写蜻蜓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5-05-17写蜻蜓的作文(汇编十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科普作文600字14篇,欢迎大家分享。
写蜻蜓的作文 篇1
一、设计意图
“竹蜻蜓”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玩具之一,它小巧精致、携带方便、飞行灵活,一直倍受孩子们的青睐。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喜欢动手制作、探索发现的阶段。因此,我尝试设计了一节科技制作“竹蜻蜓”活动,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与艺术领域间的整合,借助图示、儿歌引导,难点前置等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制作、交流等途径,在做做玩玩中获得操作技能,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科学,并发展幼儿初步的艺术审美和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
1、熟悉左右对称特征,在看流程图示制作竹蜻蜓中尝试探索竹蜻蜓翅膀的大小与飞行的关系。
2、学会较熟悉地运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技能进行科技小制作,同时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
3、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制作的愉悦情绪,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向往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蝴蝶、蜻蜓的基本特征已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
(1)蝴蝶实物标本,课件(以蝴蝶、蜻蜓为主要内容)各一;制作流程图7幅。
(2)剪刀、吸管、透明胶、画报纸、白卡纸、油画棒、记号笔、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3)自制“竹蜻蜓”范例1只。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欣赏相关的实物标本和课件,熟悉左右对称特征。
(1)出示蝴蝶实物标本,引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
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左右对称现象,掌握其特征,再次引导幼儿从蝴蝶的两个翅膀的图案、色彩、形状上进行比较和体验。
2、尝试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
提问语:“如果要做一个漂亮的左右对称的图形,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办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幼儿尝试用画纸、油画棒独立制作并装饰左右对称图形。
(3)教师观察制作情况并归纳左右对称图形的制作方法。
①出示图1~4,让幼儿了解左右对称图形的制作流程。
②自创儿歌归纳制作方法,便于幼儿熟记、掌握技能。“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环节自评:“制作对称图形”是本次活动中的关键部分也是难点部分。以“蝴蝶”而非“蜻蜓”作为观察学习的例示,主要是因为蝴蝶翅膀大,易于幼儿观察比较。这样,他们在观察左右对称的同时就能直观地欣赏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美,为下一步自制过程中的艺术装饰操作部分的更好参与埋下伏笔。制作前,让幼儿先用画纸进行尝试制作左右对称图形,一是节约材料,二是为幼儿的想法、猜测一个检验求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结合老师自创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图示呈现,幼儿和老师一起出比较合理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利于幼儿轻松攻克第一步制作的难关。
3、制作“竹蜻蜓”玩具。
(1)出示自制“竹蜻蜓”,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
指:“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谁愿意上来玩一玩?”
(2)介绍基本玩法和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指:“这么好玩的'竹蜻蜓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呢?”(一根吸管、一张卡纸。在此教师简介古时与现今竹蜻蜓制作原材料的不同。)
(3)出示图5~7,结合上环节图示1~4,启发引导幼儿理解完整制作的步骤及方法。
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谁看懂这些图了?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懂?”
(4)幼儿完整观察图示1~7,结合教师制“竹蜻蜓”实物,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5)对幼儿提出的较多疑问之处,老师可作详细讲解或示范。
(6)幼儿具体的操作材料,并提出制作要求。
指:“根据图1~7做竹蜻蜓,然后用油画棒在翅膀上装饰图案。制作时保持安静;遇到困难先看图示或者观察“竹蜻蜓”玩具后再想一想,实在不能解决时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制作中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注意节约材料;做完后及时材料。”
(7)幼儿独立制作,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合作制作或先独立制作局部后再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制作。
(8)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如下:
①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制作不同形状的竹蜻蜓。
指:“怎样才能让你的竹蜻蜓与众不同呢?”启发幼儿尝试做出不同形状的竹蜻蜓翅膀。
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已有美工知识自主创造性地装饰翅膀。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怎样来装饰你的竹蜻蜓?”
A、启发幼儿选择油画棒、记号笔、画纸等多种方式进行装饰。
B、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装饰方面的具体的分层指导:能力差、速度慢的幼儿可以在翅膀上先画简单的线条;能力中等的幼儿可以进行色彩图案的装饰或用撕贴画纸的形式进行装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式进行创意装饰。
③鼓励幼儿遇到制作流程方面困难(如粘贴步骤)时可进行两两合作。
环节自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此环节将艺术的表现力和美感培养巧妙地融合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让幼儿在制作中感受着图形的对称美,以及大胆运用图案、线条、色彩等表现出个性美,为科学探索活动了更丰富的空间。
4、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了解竹蜻蜓翅膀大小与飞行的关系。
(1)玩玩自制竹蜻蜓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指:“大家的竹蜻蜓都做好了,赶快试一试能飞起来吗?都飞得一样吗?”(为作品能成功飞行的幼儿颁发五角星,并让其作一定的示范。)
(2)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
指:“一样都是竹蜻蜓,为什么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有的飞的时间长、有的飞了一会儿就会落下来呢?”(幼儿三两成群进行比较飞行,观察、比较、交流、讨论。)
(3)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归纳。
教师:“原来竹蜻蜓的飞行和它的翅膀大小有关系。翅膀大的要比翅膀小的飞得高一些、飞行的时间长一些。”
(4)作品展示、与互换玩要。
(5)迁移知识。将幼儿自制作品展示后让大家评选优秀作品:从外形装饰、造型美到飞行效果等几个方面去评选。同时让幼儿交换作品,体验与比较。
教师:“竹蜻蜓这种玩具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0多年,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继续去探索、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更多奥秘。”
五、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手工区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尝试和改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审美情趣。
选自《教育导刊·幼儿教育》9年第4期
写蜻蜓的作文 篇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是世界上最好的一一对朋友,从大互相吵架。
有一天,寒冷的冬天来了,小鸟要飞回南方,不能和大树在一起了,临走前它和大树告别:“亲爱的大树,我要飞回南方了,再见!”大树伤心地说:“再见,等到了温暖的春天,你一定要飞回来和我一起玩。”小鸟说一定会的,就飞走了。
温暖的.春天再次来临,小鸟回来找大树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就问树桩:“大树怎么不见了?”树桩说:“大树被人砍掉了,在工厂里。”小鸟飞到工厂,问小蚂蚁:“我的好朋友大树有没有在工厂里?”小蚂蚁说:“大树被做成火柴了,被送到村子里了。”
小鸟又飞到村子里问一位小女孩:“火柴在哪里?”小女孩说火柴已经送光了,但有一些灯笼里。小鸟往灯笼看了看,小鸟很伤心,看了好久好久才飞走。
写蜻蜓的作文 篇3
春天,一只小鸟在山边的一颗大杨树上建造了一个窝,也就是这只小鸟的家,从此它每天在这家里休息,产卵繁殖下一代。
一天,一名不法分子偷偷地把这棵建有鸟窝的大杨树给锯倒了,把这棵树上的`鸟窝给破坏了。小鸟飞回来后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小鸟很生气,也认很伤心,小鸟无家可归了,心想:“破坏我家的人们一定会得到报应”。
之后,小鸟找啊找啊,可是就找不到它的家,怎么办?这时,小鸟看到了犀牛,小鸟说:“我在你身上休息一下好吗?”犀牛说:“你怎么不回家,是不是你找不到家了?”小鸟说:“不是,小鸟不禁掉下了眼泪,然后它飞走了。”犀牛说:“你干什么去?”小鸟说:“我去找我的家去。”犀牛说:“你在我这背上住一阵子。”小鸟说:“不用了,谢谢。”犀牛说:“没事,你住一阵子,行不?”小鸟说:“好吧,谢谢。”犀牛说:“不用客气。”
最后,小鸟在犀牛的背上快乐的住下了。
写蜻蜓的作文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
2.能大胆画出各种动态的小蜻蜓,并添加相关景物,丰富画面内容。
3.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
示范用纸、水彩笔
【活动建议】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领。
提问: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它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
(2)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1)在纸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
总结: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很大。
(2)蜻蜓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
(3)蜻蜓的身体腹部像长长的U字,它的尾巴长长的。
3.画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
(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
(2)在画面上添加景物。
(3)鼓励幼儿画出景物,并大胆涂色,注意构图合理。
4.作品评价
将幼儿作品贴在作业栏中,互相欣赏,说说哪些蜻蜓画的漂亮,哪些画的内容丰富。
写蜻蜓的作文 篇5
星期五,我们学校展开了一次科普表演,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科学的奥妙吧!
“小朋友们,大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一个蜻蜓飞了出来说,在她的一段自我介绍之后,我们终于知道了她的来意,她想送我们一份见面礼,就给我们来了一小段魔术,我们睁大了眼睛,站起身来,屏住呼吸,哇塞,这个蜻蜓人把一根毫无异样的绳子一变,就变成了三根绳子,她在从尾到头一摸就变成了一根长长的绳子,她再从尾到头这么一摸又变回了原来那一条绳子,哇塞,我们一个个心服口服,十分敬佩。
“蜻蜓人,蜻蜓人。”博士大叫。蜻蜓听见了,就以为博士要来批评蜻蜓,所以蜻蜓就躲到了我们中间来,可还是被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士给找到了,蜻蜓人口渴了起来,蜻蜓问博士要水喝,博士为蜻蜓人准备了淡盐水,可蜻蜓人不爱喝淡盐水,之后博士叫蜻蜓人把淡盐水倒入另一个空空如也的杯子里突然就变成了鲜红的西瓜汁。博士说:“这下你满意了吧。”蜻蜓人还在惊讶中没有醒过来,蜻蜓人好像故意对博士说:“我不喜欢喝西瓜汁。”博士说:“把那个西瓜汁倒入另外一个空空如也的杯子里。”倒下去之后,西瓜汁却变成了乳白色的牛奶,我的天啊,太神了!可是蜻蜓说:“我也不喜欢喝牛奶。”蜻蜓人以为博士没法子了,可谁知博士面不改色反而笑眯眯地说:“你再把牛奶放入另一个杯子里,蜻蜓人一放,牛奶又立刻变成了淡黄色的哈密瓜汁,这下蜻蜓人心服口服了,她拿起哈密瓜汁喝,可被博士拦住了,博士说:“其实这里面博士我是提前放了科学物品的才会变成刚才的水果汁。
蜻蜓人邀请了六位小朋友,上去跳分子式舞,大家就在这优美的音乐和欢乐的笑声中结束了这一次的科普活动,通过了这一次的科普活动我也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科普知识。
写蜻蜓的作文 篇6
前几天,我买了一条小金鱼,它真可爱。小金鱼全身是银灰色的,鼓鼓的两只眼睛像小电灯泡似的,最惹人喜爱的地方就是它还穿着一条喇叭裙。随着它的游动,这条“喇叭裙”就像盛开的`一朵莲花,我真喜欢它。
每次放学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金鱼喂食。当我把食物正要撒给它时,它好像知道我要喂它,就一摇一摆的向我游来,我把鱼食一点点撒在水面上,小金鱼就一口一口地吃起来,等它吃饱喝足后,就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这时,我脑袋里忽然闪出了一个问号,鱼为什么只能生活在水里呢?
我真想弄懂这个问题,于是我问妈妈,妈妈只告诉我鱼靠鳃呼吸。难道鱼靠鳃呼吸就能在水里生活吗?我决定上网一探究竟。
如今科技真是发达,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答案。原来鱼的鳃只适应从水里吸收氧气,而对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吸收,还有就是鱼的形状更适应水中的生活。它的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怪不得,每次用手捞起它时,觉得它滑滑的。还有就是它的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除了借助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这些游泳“工具”之外,在它的体内还长长有鱼鳔,通过调整鳔内的空气容量,在水里就能自由自在地上浮下沉了。
我终于弄懂了鱼为什么只能在水里生活,同时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从此以后,我更喜欢我的小金鱼了!每次看它自由自在地游泳时,我就会陷入无尽的遐想:如果有一天人也长了鳃,体内也有鳔,那样就能像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了。那该是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呀!
写蜻蜓的作文 篇7
暑假到了,小明来到公园里。看到了绿绿的小草、美丽的小河。小明听到了一个声音,小明往天上看,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鸟被抓了起来。
小鸟说:“你快救救我吧!”小明说:“你被谁抓起来的?”小鸟说:“我被一个坏人抓起来的。”“好,我这就来救你,你别急。”小明说。
小明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明伸手试一试,结果小明没够着笼子。小明又想试着跳起来,然后还是没有够着笼子。
小明又想了想,小明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小明去小红家借梯子,小明扛着梯子慢慢地走到了公园。小明把梯子放在了大树旁,慢慢地爬上了梯子,轻轻地把笼子拿了下来。
小明把小鸟放了出来,小鸟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命。”小明说:“不客气,以后小心点,你不要再乱跑。”小鸟说:“好的,我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动物。
写蜻蜓的作文 篇8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科普课堂超市活动,我选择的课堂超市是“模型制作”,“模型制作”,顾名思义就是要制作模型,而我们今天要制作的模型是“滑翔机模型”。
“叮铃铃”,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响了,我和同学赶到了五(1)班教室。刚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箱子的滑翔机模型,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同学跳了起来,说:“太好了,这些模型都是送给我们的。教室里的欢呼声,打闹声响成一片,就连课桌被掀翻的声音也听不到。
开始发材料了,我的心情异常兴奋,大概是这些模型都是送给我们的缘故吧。一接到模型,我就赶紧打开包装,拼装了起来。
可是刚拼装没多久,问题就来了,滑翔机的螺旋桨安装不上去,我连忙向老师请教,老师慢慢地给我解释道:“之所以安装不上去是因为你的这根木棍太粗糙了,必须要用砂纸打滑,然后就能安装上去了!”我马上按照老师的去做,果然,螺旋桨很容易就安装上去了。
最后,我把橡筋装了上去,并按照老师说的把橡筋顺时针转动一百到两百圈,然后向天空中用力抛出去,滑翔机就能在天空中滑翔了,如果技术好的话,最多能飞五百米呢!
我赶紧跑到操场正中央,用力把飞机抛向天空,可是,飞机还没飞到二十多米就落了下来,我又仔细对照了一下说明书,原来机翼要安装离螺旋桨六厘米的地方,而我却安装在离螺旋桨四厘米的地方,我又调整了一下,重新到操场上试飞,这一次,我的飞机整整飞了四百多米远呢!
这一次的科普课堂超市活动让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去仔细观察一下,不管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要去尝试一下。
写蜻蜓的作文 篇9
星期三一早,有几辆“科普大蓬车”开到了我们学校。原来,这是郑州市科技馆组织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今天要在我们学校举行了!
上午课间操时,同学们纷纷涌到了操场上,观看那这些让我们眼花了乱的、有趣的展品。
咦?哪儿聚集的人群在什么呢?我也赶紧跑了过去,原来是在进行“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呀!提问的老师手里拿着给优胜者准备的奖品——几本《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百人》。
啊!真眼馋呀!
可是,那里人太多了,我根本挤不进去!这时,马老师正好走了过来,看到我着急,便问我:“常鹏瑞,那些问题你会吗?”“会呀,会呀!”在马老师的推荐下,科技馆的老师同意让我试试。
老师问我的.问题是“展品《翻转的影像》的原理是什么?”哈哈,这个我难不倒我!“这是因为在这个展品里面有三面镜子,光线通过三次反射,把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形成了这样的翻转。”我几乎一字不差地答对了!不用说,我得到了一本书!
回到班里,我便抱起它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心里还想着:这样的活动要是多点就好了!
写蜻蜓的作文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活动过程
1、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2、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4、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5、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6、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
②风车。
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写蜻蜓的作文 篇11
六一这天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表妹和外公一起到钦州湾广场玩。
来到广场,我们看见远处围着一群人,便上前去凑热闹。原来是钦州五中和柳州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火箭发射和无线电遥控表演。
首先是模型火箭的发射表演。只听教练喊道:“五,四,三,二,一。发射!”“嗖”的'一声,一支火箭被发射到空中。我们抬头往上看,只见高空中有一个小点快速打开降落伞。由于风比较大,火箭比较轻,它被吹得东摇西晃,“呼”的一下掉了下来。“五,四,三,二,一。发射!”“嗖”的一下,又一支火箭发射了出去,又摇摇晃晃落下来。“嗖!嗖!”其余两支也成功发射了。
接下来是无线电遥控汽车比赛。只听教练的一声令下,两辆遥控汽车争先恐后、飞也似地跑出起跑线,在跑道上转圈,各不相让。
最精彩的可要数遥控摩托车了。摩托车上坐着一位英勇的“骑士”,可神气啦!刚开始,它没跑两步就开始转圈圈,很快就摔倒了。后来慢慢地,它就不摔跤了,只是样子还是很滑稽:它左晃晃右晃晃,不时还原地转几圈,像一个水桶腰的胖妹子。见此情景,我们忍不住开怀大笑。
最后,是无线电遥控飞机的精彩表演。只见飞机慢慢起飞,由慢到快,最后飞机在高空盘旋起来。突然,飞机往白海豚国际酒店飞去。天哪!它快要撞到酒店啦!我们的心都悬了起来。这时,飞机一转,又往别的方向飞去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接下来是飞机低空盘旋,飞机在贴近我们头顶的地方飞来飞去,吓得大家赶快低下了头。
精彩表演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强烈的阳光把身体照得热烘烘,就像精彩表演留给我们的印象一样,也是热烘烘的。
写蜻蜓的作文 篇12
每个人的肚子上都长着一个凹进去的小坑,由于它长的像眼睛,人们就称它为“肚脐眼”,你注意过这个小小的'肚脐眼吗?你嫌弃过这个小坑难看过吗?我曾嫌弃过它,不过今天我了解它的历史,我再也不望恩负义了。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便已经有了这个肚脐眼了,不过当时还多一根脐带,这根脐带就是帮我们输送“食物”的,我们就像监狱里的犯人,等着狱卒送东西,而这个狱卒就是脐带,虽然我们那时都已经长有嘴巴,但是却不能够吃饭,那时如果真的不进食我们也同样会“饿死”,而我们现在称的“肚脐眼”就帮了我们,因为我们的脐带是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它就帮助我们把营养送进我们的肚子,那根脐带就像草的茎,把营养输进了我们的肚子,让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可我们现在的脐带怎么没有了呢?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肚脐眼坑,原来我们一出生后就被医生给剪掉了,因为他已经没用了,如果不剪掉,你也就出不来了。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嫌肚脐眼长得丑了。
写蜻蜓的作文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构。
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呢?
(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反思:
1、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竹蜻蜓"入手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巧妙利用了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高,使科学小实验轻松有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不同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获取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耐心倾听的能力
写蜻蜓的作文 篇14
今天,天气真热,我和妈妈一起去科学馆看科普展。当我一进大门,哇!好多人,真是热闹极啦!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里钻。我觉得什么都很新奇,也觉得什么都很好玩,我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雅各布天梯”,我把手放上红色按钮,突然有束火花从底部升起,我完全被那个场面吸引住了,一直没动,心里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现象。
后来,我又走到“锥体,上滚”这里,我用手把那个“东西”放在下面,咦?怎么它会滚上去了呢?平时,我看到的东西都是从上滚到下的,可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竟然从下面能滚到上面去,我一时真的.不知所以然了。
我又到处看了看,真是太好玩了,太奇妙啦!我现在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究的知识,我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科学家,弄懂这些奇妙的现象。
-
需要更多的写蜻蜓的作文网内容,请访问至:写蜻蜓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