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表示吉祥的句子(推荐65句)。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3、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5、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6、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4、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15、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6、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1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2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25、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6、治人事天,莫若啬。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3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3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5、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6、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7、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3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4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41、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4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4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4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4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1、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54、《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55、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Www.995563.COm 经典范文网】
56、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5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5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6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61、(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6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6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64、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巴尔扎克
6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