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古典概型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1

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复习课
基础训练
1.将1枚硬币抛2次,恰好出现1次正面的概率是
2.任意说出星期一到星期日中的两天(不重复),其中恰有一天是星期六的概率是
3.某银行储蓄卡上的密码是一种4位数字号码,每位上的数字可在0,1,2,…,9这10个数字中选取,某人未记住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若按下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则正好按对密码的概率是
4.连续3次抛掷一枚硬币,则正、反面交替出现的概率是
5.在坐标平面内,点在x轴上方的概率是
典型例题
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
分析:掷骰子有6个基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
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即(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6点)
所以基本事件数n=6,
事件A=(掷得奇数点)=(出现1点,出现3点,出现5点),
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3
所以,P(A)====0.5
小结:利用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意两点:
(1)所有的基本事件必须是互斥的;
(2)m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求m值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例2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一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1,a2)和,(a1,b2),(a2,a1),(a2,b1),(b1,a1),(b2,a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用A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
A=[(a1,b1),(a2,b1),(b1,a1),(b1,a2)]
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A)==
例3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
(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
(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分析:(1)为返回抽样;(2)为不返回抽样.
解:(1)有放回地抽取3次,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y,z都有10种可能,所以试验结果有10×10×10=103种;设事件A为“连续3次都取正品”,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8×8×8=83种,因此,P(A)==0.512.
(2)解法1:可以看作不放回抽样3次,顺序不同,基本事件不同,按抽取顺序记录(x,y,z),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为10×9×8=720种.设事件B为“3件都是正品”,则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8×7×6=336,所以P(B)=≈0.467.
解法2: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但(x,y,z),(x,z,y),(y,x,z),(y,z,x),(z,x,y),(z,y,x),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6=120,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因此P(B)=≈0.467.
小结:关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是无顺序的,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观察的角度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错误.
课堂精炼
1.从一副扑克牌(54张)中抽一张牌,抽到牌“K”的概率是。
答案:
2.将一枚硬币抛两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
答案:
3.从标有1,2,3,4,5,6,7,8,9的9张纸片中任取2张,那么这2张纸片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答案:4.同时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点数之和大于9的概率为。
答案:;
5.一个口袋里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这4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2个球,则1个是白球,1个是黑球的概率是。
答案:
6.先后抛3枚均匀的硬币,至少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为。
答案:
7.一个正方体,它的表面涂满了红色,在它的每个面上切两刀,可得27个小正方体,从中任取一个它恰有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概率是。
答案:
8.从1,2,3,4,5这5个数中任取两个,则这两个数正好相差1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9.口袋里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黑球,这四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四个人按顺序依次从中摸出一球,试求“第二个人摸到白球”的概率。
答案:把四人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把两白球编上序号1、2,把两黑球也编上序号1、2,于是四个人按顺序依次从袋内摸出一个球的所有可能结果,可用树形图直观地表示出来如下:
从上面的树形图可以看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为24,第二人摸到白球的结果有12种,记“第二个人摸到白球”为事件A,则。
10.袋中有红、白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地抽三次,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次颜色恰有两次同色;(2)三次颜色全相同;
(3)三次抽取的球中红色球出现的次数多于白色球出现的次数。
答案:(红红红)(红红白)(红白红)(白红红)(红白白)(白红白)(白白红)(白白白)
(1)(2)(3)
11.已知集合,;
(1)求为一次函数的概率;(2)求为二次函数的概率。
答案:(1)(2)
12.连续掷两次骰子,以先后得到的点数为点的坐标,设圆的方程为;
(1)求点在圆上的概率;(2)求点在圆外的概率。
答案:(1)(2)
13.设有一批产品共100件,现从中依次随机取2件进行检验,得出这两件产品均为次品的概率不超过1%,问这批产品中次品最多有多少件?
答案:10件

延伸阅读

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了解随机数的概念;
(4)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并能直接统计出频数与频率。
二、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
2、正确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并能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与学生共同探讨,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
师生共同探讨: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基本概念:
(1)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随机数、伪随机数的概念见课本P121~126;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例题分析:
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
分析:掷骰子有6个基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
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即(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6点)
所以基本事件数n=6,事件A=(掷得奇数点)=(出现1点,出现3点,出现5点),
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3
所以,P(A)====0.5
例2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一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1,a2)和,(a1,b2),(a2,a1),(a2,b1),(b1,a1),(b2,a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用A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1,b1),(a2,b1),(b1,a1),(b1,a2)]
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A)==。
例3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
(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
(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分析:(1)为返回抽样;(2)为不返回抽样.
解:(1)有放回地抽取3次,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y,z都有10种可能,所以试验结果有10×10×10=103种;设事件A为“连续3次都取正品”,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8×8×8=83种,因此,P(A)==0.512.
(2)解法1:可以看作不放回抽样3次,顺序不同,基本事件不同,按抽取顺序记录(x,y,z),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为10×9×8=720种.设事件B为“3件都是正品”,则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8×7×6=336,所以P(B)=≈0.467.
解法2: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但(x,y,z),(x,z,y),(y,x,z),(y,z,x),(z,x,y),(z,y,x),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6=120,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因此P(B)=≈0.467.
例4利用计算器产生10个1~100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解:具体操作如下:
键入

反复操作10次即可得之
例5某篮球爱好者,做投篮练习,假设其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是40%,那么在连续三次投篮中,恰有两次投中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其投篮的可能结果有有限个,但是每个结果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所以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我们用计算机或计算器做模拟试验可以模拟投篮命中的概率为40%。
解:我们通过设计模拟试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可以生产0到9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我们用1,2,3,4表示投中,用5,6,7,8,9,0表示未投中,这样可以体现投中的概率是40%。因为是投篮三次,所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
例如:产生20组随机数:
812,932,569,683,271,989,730,537,925,
907,113,966,191,431,257,393,027,556.
这就相当于做了20次试验,在这组数中,如果恰有两个数在1,2,3,4中,则表示恰有两次投中,它们分别是812,932,271,191,393,即共有5个数,我们得到了三次投篮中恰有两次投中的概率近似为=25%。
例6你还知道哪些产生随机数的函数?请列举出来。
解:(1)每次按SHIFTRNA#键都会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而且出现0~1内任何一个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还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来产生随机数,如Scilab中产生随机数的方法。Scilab中用rand()函数来产生0~1之间的随机数,每周用一次rand()函数,就产生一个随机数,如果要产生a~b之间的随机数,可以使用变换rand()*(b-a)+a得到.
4、课堂小结:本节主要研究了古典概型的概率求法,解题时要注意两点:
(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3)随机数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安排和模拟一些试验,这样可以代替我们自己做大量重复试验,比如现在很多城市的重要考试采用产生随机数的方法把考生分配到各个考场中。
5课堂练习:
1.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mm,从中任取一根,取到长度超过30mm的纤维的概率是()
A.B.C.D.以上都不对
2.盒中有10个铁钉,其中8个是合格的,2个是不合格的,从中任取一个恰为合格铁钉的概率是
A.B.C.D.
3.在大小相同的5个球中,2个是红球,3个是白球,若从中任取2个,则所取的2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4.抛掷2颗质地均匀的骰子,求点数和为8的概率。
5.利用计算器生产10个1到20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6.用0表示反面朝上,1表正面朝上,请用计算器做模拟掷硬币试验。
6、课堂练习答案:
1.B[提示: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mm,即基本事件总数为40,且它们是等可能发生的,所求事件包含12个基本事件,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因此选B.]
2.C[提示:(方法1)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包含基本事件总数为10,其中抽到合格铁订(记为事件A)包含8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概率为P(A)==.(方法2)本题还可以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因为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取到合格品(记为事件A)与取到不合格品(记为事件B)恰为对立事件,因此,P(A)=1-P(B)=1-=.]
3.[提示;记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为红1,红2,白1,白2,白3,则基本事件为:(红1,红2),(红1,白1),(红1,白2)(红1,白3),(红2,白3),共10个,其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事件包括7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本题还可以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来求解,对于求“至多”“至少”等事件的概率头问题,常采用间接法,即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P(A),然后利用P(A)1-P(A)求解]。
4.解:在抛掷2颗骰子的试验中,每颗骰子均可出现1点,2点,…,6点6种不同的结果,我们把两颗骰子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一个结果,因此同时掷两颗骰子的结果共有6×6=36种,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8的结果有(2,6),(3,5),(4,4),(5,3),(6,2)5种,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5.解:具体操作如下
键入

反复按键10次即可得到。

6.解:具体操作如下:
键入

7、作业:根据情况安排

8板书设计: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基本概念:例3例5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了解随机数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1、基本事件
2、古典概率模型
3、随机数
4、伪随机数的概念
5、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
(3)了解随机数的概念
二、重点与难点:1、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
2、正确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并能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三、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
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例题:
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
解:

例2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一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解:

例3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
(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
(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解:

例4利用计算器产生10个1~100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例5某篮球爱好者,做投篮练习,假设其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是40%,那么在连续三次投篮中,恰有两次投中的概率是多少?
解:

例6你还知道哪些产生随机数的函数?请列举出来。
解:

3、反思总结
(1)、数学知识:
(2)、数学思想方法:

4、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mm,从中任取一根,取到长度超过30mm的纤维的概率是()
A.B.C.D.以上都不对
2.盒中有10个铁钉,其中8个是合格的,2个是不合格的,从中任取一个恰为合格铁钉的概率是
A.B.C.D.
3将骰子抛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
A、B、C、D、9
二、填空题
4在大小相同的5个球中,2个是红球,3个是白球,若从中任取2个,则所取的2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5.抛掷2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则点数和为8的概率为。
三、解答题
6.用0表示反面朝上,1表正面朝上,请用计算器做模拟掷硬币试验。

答案:1.B[提示: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mm,即基本事件总数为40,且它们是等可能发生的,所求事件包含12个基本事件,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因此选B.]
2.C[提示:(方法1)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包含基本事件总数为10,其中抽到合格铁订(记为事件A)包含8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概率为P(A)==.(方法2)本题还可以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因为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取到合格品(记为事件A)与取到不合格品(记为事件B)恰为对立事件,因此,P(A)=1-P(B)=1-=.]
3A
4.[提示;记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为红1,红2,白1,白2,白3,则基本事件为:(红1,红2),(红1,白1),(红1,白2)(红1,白3),(红2,白3),共10个,其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事件包括7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本题还可以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来求解,对于求“至多”“至少”等事件的概率头问题,常采用间接法,即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P(A),然后利用P(A)1-P(A)求解]。
5.解:在抛掷2颗骰子的试验中,每颗骰子均可出现1点,2点,…,6点6种不同的结果,我们把两颗骰子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一个结果,因此同时掷两颗骰子的结果共有6×6=36种,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8的结果有(2,6),(3,5),(4,4),(5,3),(6,2)5种,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6.解:具体操作如下:
键入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从长度为1,3,5,7,9五条线段中任取三条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A、B、C、D、

2、将8个参赛队伍通过抽签分成A、B两组,每组4队,其中甲、乙两队恰好不在同组的概率为()
A、B、C、D、

3、袋中有白球5只,黑球6只,连续取出3只球,则顺序为“黑白黑”的概率为()
A、B、C、D、
二、填空题
4、接连三次掷一硬币,正反面轮流出现的概率等于,

5、在100个产品中,有10个是次品,若从这100个产品中任取5个,其中恰有2个次品的概率等于。
三、解答题
6在第1,3,5,8路公共汽车都要停靠的一个站(假定这个站只能停靠一辆汽车),有1位乘客等候第1路或第3路汽车、假定当时各路汽车首先到站的可能性相等,求首先到站正好是这位乘客所要乘的汽车的概率、

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D
二、填空题
4、
5、
三解答题解:记“首先到站的汽车正好是这位乘客所要乘的汽车”为事件A,则事件A的概率P(A)=
答:首先到站正好是这位乘客所要乘的汽车的概率为

高三数学教案:《古典概型复习》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三数学复习教案:古典概型复习教案

【高考要求】古典概型(B);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A)

【学习目标】:1、了解概率的频率定义,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是随机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2、 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会解较简单的古典概型问题;

3、 了解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并能运用于简单的概率计算.

【知识复习与自学质疑】

1、古典概型是一种理想化的概率模型,假设试验的结果数具有 性和 性.解古典概型问题关键是判断和计数,要掌握简单的记数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借助于互斥、对立关系将事件分解或转化是很重要的方法.

2、(A)在10件同类产品中,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从中任意抽出3件,则下列4个事件:①3件都是正品;②至少有一件是正品;③3件都是次品;④至少有一件是次品.是必然事件的是 .

3、(A)从5个红球,1个黄球中随机取出2个,所取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 。

4、(A)同时抛两个各面上分别标有1、2、3、4、5、6均匀的正方体玩具一次,“向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3”的概率是 .

5、(A)某人射击5枪,命中3枪,三枪中恰好有2枪连中的概率是 .

6、(B)若实数 ,则曲线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概率是 .

【例题精讲】

1、(A)甲、乙两人参加知识竞答,共有10道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道,判断题4道,甲、乙两人依次各抽一题.(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2、(B)黄种人群中各种血型的人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血型 A B AB O

该血型的人所占的比(%) 28 29 8 35

已知同种血型的人可以输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一种血型的人,任何人的血都可以输给AB型血的人,其他不同血型的人不能互相输血.小明是B型血,若小明因病需要输血,问:

(1) 任找一个人,其血可以输给小明的概率是多少?

(2) 任找一个人,其血不能输给小明的概率是多少?

3、(B)将两粒骰子投掷两次,求:(1)向上的点数之和是8的概率;(2)向上的点数之和不小于8 的概率;(3)向上的点数之和不超过10的概率.

4、(B)将一个各面上均涂有颜色的正方体锯成 (n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从这些小正方体中任取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面涂有颜色;(2)恰有两面涂有颜色;

(3)恰有一面涂有颜色;(4)至少有一面涂有颜色.

【矫正反馈】

1、(A)一个三位数的密码锁,每位上的数字都可在0到10这十个数字中任选,某人忘记了密码最后一个号码,开锁时在对好前两位号码后,随意拨动最后一个数字恰好能开锁的概率是 .

2、(A)第1、2、5、7路公共汽车都要停靠的一个车站,有一位乘客等候着1路或5路汽车,假定各路汽车首先到站的可能性相等,那么首先到站的正好是这位乘客所要乘的的车的概率是 .

3、(A)某射击运动员在打靶中,连续射击3次,事件“至少有两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4、(B)某产品分甲、乙、丙三级,其中乙、丙两级均属次品,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出现乙级品和丙级品的概率分别为3%和1%,求抽验一只是正品(甲级)的概率 .

5、(B)袋中装有4只白球和2只黑球,从中先后摸出2只求(不放回).求:(1)第一次摸出黑球的概率;(2)第二次摸出黑球的概率;(3)第一次及第二次都摸出黑球的概率.

【迁移应用】

1、(A)将一粒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的概率是 .

2、(A)从鱼塘中打一网鱼,共M条,做上标记后放回池塘中,过了几天,又打上来一网鱼,共N条,其中K条有标记,估计池塘中鱼的条数为 .

3、(A)从分别写有A,B,C,D,E的5张卡片中,任取2张,这两张上的字母恰好按字母顺序相邻的概率是 .

4、(B)电子钟一天显示的时间是从00:00到23:59的每一时刻都由四个数字组成,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四个数字之和为23的概率是 .

5、(B)将甲、乙两粒骰子先后各抛一次,a,b分别表示抛掷甲、乙两粒骰子所出现的点数.

(1)若点P(a,b)落在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记为A,求事件A的概率;

(2)求P(a,b)落在直线x+y=m(m为常数)上,且使此事件的概率最大,求m的值.

2017高考数学必考点:古典概型定义及计算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数学必考点:古典概型定义及计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17高考数学必考点:古典概型定义及计算

数学是高考考试中最能拉分的学科,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提高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大纲要求掌握的考点,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好这些考点,下面xx为大家带来2017高考数学必考点【古典概型定义及计算】整理,希望高考生能够认真阅读。
基本事件的定义:
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等可能基本事件:
若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满足:(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那么,我们称这个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概率: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事件有n个,考试技巧,那么,每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了其中m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古典概型解题步骤:
(1)阅读题目,搜集信息;
(2)判断是否是等可能事件,并用字母表示事件;
(3)求出基本事件总数n和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
(4)用公式求出概率并下结论。
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
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基本事件总数及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017高考数学必考点【古典概型定义及计算】整理xx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高考生能够在记忆这些考点的时候多下功夫,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能熟练应用。

几何概型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几何概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总课题概率总课时第24课时
分课题几何概型(一)分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
重点难点几何概型概率的求法.
引入新课
1.(1)取一根长度为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那么剪的两段长都
不小于的概率有多大?
(2)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为白色、黑色、蓝色、红色、靶心为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靶心直径为,运动员在外射箭,假设射箭都能中靶,且射中靶面内任一点都是等可能的,那么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
在这两个问题中,有多少个基本事件?属于古典概型吗?
能否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怎么办?

2.几何概型的定义及特点:

3.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

4.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联系与区别:

例题剖析
例1取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及其内切圆,随机向正方形内丢一粒豆子,
求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

例2甲、乙两人约定于6时到7时之间在某地会面,并约定先到者应等候
另一个人一刻钟,过时立即离去,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例3在1高产小麦种子中混入了一粒带麦锈病的种子,从中随机取出10,
含有麦锈病种子的概率是多少?

巩固练习
1.在区间上随机取实数,则实数在区间的概率是_________.

2.向面积为的内任投一点,则随机事件“的面积小于”的
概率为____________.

3.某袋黄豆种子共100kg,现加入20kg黑豆种子并拌匀,从中随机取一粒,
则这粒种子是黄豆的概率是多少?是黑豆的概率是多少?

课堂小结
几何概型及其概率的求法.
课后训练
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在区间上任意取实数,则实数不大于20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2.在面积为的场地上有一个面积为的水池,现在向此场地投入个气
球,估计落在水池上方的气球个数为____________.

3.有一杯升的水,其中含有个细菌,用一个小杯从这杯水中取出升水,
则水杯水中含有这个细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某人午休醒来,发觉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整点报时,
求他等待的时间短于分钟的概率.

5.已知地铁列车每分钟一班,在车站停分钟,
求乘客到达站台立即乘上车的概率.

二提高题
6.如图,在一个边长为、()的矩形内画一个梯形,梯形上、下底分别
为与,高为,向该矩形内随机投一点,求所投的点落在梯形内部的概率.

三能力题
7.在长方体中随机取点,求点落在四棱锥(其
中是长方体对角线的交点)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