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

祖国处处有美景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31

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详细介绍:

教案设计示例

有几支铅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哑剧

(一)教师谈话:老师给你们演一个哑剧想看吗?谁知道什么叫哑剧?对,老师不说话,你们看完后,你说一说我演了什么,好吗?

(二)教师表演: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2.谁会列式计算?(板书:23=5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来的意思)

(四)小结: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13=4,一共有4个.(板书:13=4)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31=4,一共有4个.(板书:31=4)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摆桃子

三、活动三:理解图意

(一)教师: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自编哑剧

教师: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计算

请你挑出一道你喜欢的算式,然后根据这个算式编一个哑剧.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说说好吗?

2.谁愿意说说你编的哑剧?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同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一改.

五、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图说图意,并能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加法问题.那你们说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加法.

教案点评:

本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哑剧贯穿全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具体、从动到静,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动

套圈

游戏目的

1.帮助学生提高简单加法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游戏材料

1.用细铁丝制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圈10个;

2.用硬纸板画成不同形状的小动物四种,剪下来用铁丝支撑好.

游戏程序

1.分组,每3位学生为一组.

2.在地上画一条直线,将用铁丝撑好的4个动物模型放在离直线3米远的地方.

3.学生依次站在直线后面向小动物投掷铁圈,每人投3个.

4.一个学生投完,便按以下方法计分,算出自己的得分总数:套中小猫,每个圈得1分;套中小鸡,每个得2分;套中小鹿,每个圈得3分;套中小猴,每个圈得4分;套不中小动物,得0分;同组其余的学生验算,得分高者胜.

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

延伸阅读

有几棵树-北师大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几棵树-北师大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有几棵树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探究活动

数学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有几棵树-北师大版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详细介绍:

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计算机、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

秋天来了,各种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到果园里摘苹果.快看,它们回来了!

出示图片:摘苹果

2.教师提问

(1)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引入课题

1.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解决“一共有几个苹果”的问题.

2.教师提问

(1)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2)怎样列式?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

1.教师提问:“9+5”到底应该怎样算呢?

2.动手操作

用红颜色的圆片代替小兔摘的苹果,用黄颜色的圆片代替小猪摘的苹果,把自己的

想法摆一摆、说一说.

3.小组交流想法

4.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汇报?

(二)小组讨论

刚才你们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三)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参加采摘活动的还有许多其它的小动物,你们想看看他们的收获吗?

2.出示图片:草莓、梨

3.教师提问

(1)谁能说说图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4.我们今天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请你观察一下我们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练习巩固.

(一)出示图片:算一算

小动物们还有一些数学问题想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你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肯德基餐厅

1.经过一天的采摘活动,小动物们很饿了,他们来到了动物肯德基餐厅.请你帮助小动物选择一份套餐(包括一份主食和一份小食品),并计算出你所选择的套餐要花多少钱.

2.全班汇报

3.发散思维:假设现在我想任意地选取两种食品,比如:一个巧克力圣代8元和一份薯条5元,你能帮我算算要花多少钱吗?说说你的想法.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有什么收获?

教学点评: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释应用。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动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己选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探究活动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版

有几辆车-北师大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几辆车-北师大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详细介绍:

教案设计示例

有几辆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加法问题,给大家说一说?今天,小兰和小明要去调查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你们愿意和他们一块去吗?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

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

学生1:他们说的都对,因为小兰是先数左边的3辆,再数右边的2辆,小明是先数左边的2辆,再数右边的3辆,不管怎么数,都是5辆.

学生2: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数的就不一样,列式也不一样,但是得数是相同的.

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32=23)

(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2.我们先用小圆片代表花来摆一摆.同桌2人,一人摆,一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说出2个不同的算式.

3.反馈.

(三)出示图片:小鸟图

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

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

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

(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

1.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看到路边的地里,几只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你能给大家提一个加法问题吗?

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

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

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2.教师:你们提的问题真好,现在我们在小组内继续提问,并讨论解决所提的问题,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小组活动并汇报.

(五)出示图片:蜡笔图

1.他们俩发现了这么多的加法问题,非常高兴,想把今天看到的都画下来.他们拿出蜡笔,发现了什么?

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

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

学生:小兰借给小明1支,就可以列出14=5,41=5.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列出05=5,从下往上看可以列出50=5.

(五)出示图片:排队图

1.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小兰和小明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想看一看吗?

学生1:一共有10个小朋友.

学生2:小兰排第7

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7,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三、游戏:我摆你说.

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当学生提出两边各摆2个,列出的两个算式一样时,老师要说明:两个算式相同时,只需列一个算式.

四、全课总结.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问题,拉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接着,又创设了到生活中调查加法问题的情境,使数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起来轻松而有趣。

2.给学生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

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在“停车场”、“公园”,“小白兔拔萝卜”等问题情境中,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不论是全班交流,小组交流还是同桌交流,都让他们自主探索,老师不加干涉,使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3.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指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促进大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是大脑的老师”。在观察鲜花图时,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花,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做“我摆你说”的游戏,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精神体验。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将口算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张.

2.将学生排好顺序.

3.两个卡片中的算式结果相等,数字顺序相反的为一组.一个学生说完,同组的另外

一个学生马上要接着说.例如:一位同学举出口算卡片“2+3”说:“我是2+3=5,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位同学则举出“3+2”说:“我是32=5,你的朋友在这里.”

有几辆车-北师大版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P79—8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满十进一”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同时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进位道理。
教学准备:小棒、课前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体会“10”。
1.出示两组口算题(一组得数是10,一组是10加几),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
2.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复习“凑十歌”和“10加几就是十几”。
3.出示两题生活问题“买铅笔”和“买橡皮擦”,再次体会“10”。
3.师引出:这个“10”很有意思,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4.展示课前的作业单: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9+1”。
师小结:看来,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哦。
(设计意图: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加几就是十几的两种练习题,进一步体会“10”,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到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尊重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为本课时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做好铺垫,同时把数学中的10与生活中的10建立联系,体会方便、简便。)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笑笑家也在超市里买了2盒牛奶,每盒都是10瓶的,喝了几天后,我们来看一看第一盒有几瓶?第二盒呢?
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第一学段的目标。)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一)列式解决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9+5=14
(二)动手操作,验证9+5=14。
1.摆小棒
方法一:数出来的,9根接着往下数,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
方法二: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方法三:从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凑十”的过程,让多个学生说,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课件的示范,再引导学生说。适时抛出疑问:①为什么要从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②为什么要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
2.引导学生明确:凑成10再加上零散的比较好算。
3.教师小结:看来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得真的很紧密。
4.梳理过程,掌握“凑十法”。
通过回顾摆小棒的过程,梳理出两种“凑十”,对比哪种更简单。
(三)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
1.教师谈话引出笑笑想用计数器算出9+5=?,可是遇到了问题。
2.结合课件展示,进一步明确:9个珠子和5个珠子不能都放在个位,①个位满十,变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②十位上原来没有珠子,现在有了1个珠子。③十位上的1个珠子和个位上的4个珠子合起来就是14,所以9+5=14。
3.对比方法,理解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摆小棒得出的“凑十法”和拨计数器都是要做到10个一就是1个十,也叫做“满十进一”。
(四)通过圈一圈,运用“凑十法”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尝试解决圈一圈,算一算,体会拆小数,凑大数更简便。
(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重视借助对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重点放在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的两种方法(拆小数和拆大数)。2.直观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10的满十进一的道理。3.通过圈一圈建立9加几的数学模型——凑十。)
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引导学生对今天的数学学习进行梳理,引出“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现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从直观过渡到算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灵活应用,巩固提升。
1.P80练一练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2.P80练一练第4题: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巩固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布置作业,强化算法。
P80第2,3,5题。
(设计意图:布置与课时相关的练习作业,是一种练习的巩固,想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并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数学第四 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 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软尺、学生尺、铅笔、1分的硬币等。

课前准备: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用手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铅笔)

1、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支铅笔的长度,并说一说猜测的原因。

2、学生说一说。

活动一:认识1分米的长度以及厘米和分米的关系。

1、学生利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 度。(10厘米)

2、教师讲解:10厘米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新的名字:1分米,那么1分 米是多 少厘米呢?

3、引导学生写出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式:1分米=10厘米(板书)

4、师讲解上面的这个关系式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 d m=10cm(板书)

活动二:体验1分米的长度。

1、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并且指给同桌看一看。

2、学生在自己 的 本子上画出一条1分米的线段。

3、看一看自己所画的1分米线段,然后用手比划一下,并且在尺子上进行验证。

4、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活动三: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1、请同学们在一条长1米的软尺上找到1分米,并指给同桌 看看。

2、在软尺上面找一找有多少个1分米。

得出:1米=10分米。(板书)

3、引导学生利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关系式1m=10dm。(板书)

活动四:认识毫米。

1、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

2、实际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

教师讲解:不到1厘米的长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表示。

活动五: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观察尺子上的小格,看看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2、学生观察并进行汇报,得出:1厘米=10毫米。(板书)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并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1厘 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4、引导学生利用字母表示这个关系式:1cm=10mm(板书)

活动六: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教师利用1分的硬币 演示比划出1毫米的 长度。(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抽出硬币,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

2、学生自己实验。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毫米。

(VCD光碟的厚度,图钉的厚度等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毫米,请同学们课后量一量,看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比较接近1分米、1毫米,好吗?

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1dm=10cm 1m=10dm 1cm=10mm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支铅笔教案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哑剧

(一)教师谈话:老师给你们演一个哑剧想看吗?谁知道什么叫哑剧?对,老师不说话,你们看完后,你说一说我演了什么,好吗?

(二)教师表演: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2.谁会列式计算?(板书:2+3=5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鈥?鈥澅硎臼裁矗浚ㄢ€?鈥澅硎竞推鹄吹囊馑迹?/p>

(四)小结: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1+3=4,一共有4个.(板书:1+3=4)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3+1=4,一共有4个.(板书:3+1=4)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摆桃子

三、活动三:理解图意

(一)教师: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自编哑剧

教师: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计算

请你挑出一道你喜欢的算式,然后根据这个算式编一个哑剧.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说说好吗?

2.谁愿意说说你编的哑剧?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同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一改.

五、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图说图意,并能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加法问题.那你们说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加法.

教案点评:

本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哑剧贯穿全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具体、从动到静,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动

套圈

游戏目的

1.帮助学生提高简单加法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游戏材料

1.用细铁丝制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圈10个;

2.用硬纸板画成不同形状的小动物四种,剪下来用铁丝支撑好.

游戏程序

1.分组,每3位学生为一组.

2.在地上画一条直线,将用铁丝撑好的4个动物模型放在离直线3米远的地方.

3.学生依次站在直线后面向小动物投掷铁圈,每人投3个.

4.一个学生投完,便按以下方法计分,算出自己的得分总数:套中小猫,每个圈得1分;套中小鸡,每个得2分;套中小鹿,每个圈得3分;套中小猴,每个圈得4分;套不中小动物,得0分;同组其余的学生验算,得分高者胜.

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

有几枝铅笔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有几枝铅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加号,学会5以内的加法。

2、经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理解加法的意义。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数学的问题意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师:老师手上有些什么?猜一猜。生:杯子?花?铅笔?

师:对,有几枝铅笔呢?板书课题:有几枝铅笔

二、探究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一)说一说。

1、说一说。

师:认真看老师手上的铅笔,每只手上各有几枝?

生:一只手上有3枝,一只手上有2枝。

师:(合扰)现在表示什么意思?

1生:合起来是5枝。

2生:一共有5枝。

师:(双手分开,再合扰)请完整的说一遍。

生: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

2、认一认,写一写。

师:象这样: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2+3=5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个符号,你认识+符号吗?

生:加号,妈妈教我认过。师:真棒,你会向大人学习本领!

生:加号,我从书本上看的。师:更了不起,你会向书本学习本领!

师:请拿出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一横,一竖一样长。

3、读一读。

师:你会读2+3=5吗?板书:2加3等于5。跟读两遍。

4、再说一说。

师:在这个算式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师:做一只手1枝铅笔,另一只手4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也会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课堂本上写出加法算式)1+4=5

师:0+5=5,2+2=4,3+1=4等

(二)摆一摆。

1、摆一。看师摆,完成算式的填写。1+3=□

2、摆二。看图学生自己摆,完成算式的填写。2+□=□

3、摆三。学生独立摆,完成成算式的填写。□+□=□

引入两种解法:2+3=53+2=5

4、深入理解。(扩展加法算式的意义)

师:2+3=5表示: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2+3=5又表示:一边2个桃子,另一边3个桃子,一共有5个桃子。这2+3=5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你也能找一个象这样,表示不同意思的例子吗?

生: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是5本书。

(三)辨一辨。

1、独立尝试列式导出辨一辨。

3+1=5()和2+3=5()

师:你们能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原来有3辆车,又开来了1辆车,一共有4辆车。

生:图上有4辆车,又还有一个警察叔叔,所以一共是5。

师:四人一个小组议一议。谁是正确的?

生:车要与车合,车不能跟人合。

生:我们学过分类,水果与水果才能分在一起,蔬菜与蔬菜分在一起,所以我们不能把人和车分在一起。

师:你真了不起,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四)找一找。

1、我们学习了加法算式。你也能在教师里找一找加法问题吗?

生:前面1块黑板,后面1块黑板,一共是2块黑板。

生:这边2个窗户,那边2个窗户,一共有4个窗户。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加法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寻找加法问题的快乐。

板书设计:

有几枝铅笔

2+3=5读作:2加3等于5

加号

1+3=□2+□=□□+□=□

左右-北师大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左右-北师大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一

左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教案示例二

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探究活动

拍手游戏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上、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歌词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个还剩三,看谁能得大红花.

游戏过程

1.教师介绍拍手游戏的歌词,并教会学生.

2.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加上手上的动作.

3.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表演.

4.选出最好的一组作为班级课间休息的游戏.

听反话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

1.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2.做错动作的学生要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纵队),面向教师站好.

2.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如:教师说:“向左看”,学生就把头转向右边;教师说:“向前一步”,学生就向后一步;教师说:“摸左耳”,学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戏说明

1.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

2.在操场上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左右-北师大版

教室-北师大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室-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教室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路线和各个专业教室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专业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专业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专业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淘气与我们一起上课,参观校园”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顺序。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变化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推理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探究活动

听口令指方向

游戏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面对面站成两横排.

2.教师站在两队学生的中间.

3.教师发出口令,如“左”“右”“上”“下”等等.

4.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指方向.

游戏说明

1.将学生分成面对面的两队,一是使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二是增加游戏的难度.

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同向的几组.

2.指错方向的学生可以为大家表演节目,然后继续活动;也可以将其淘汰,等待下次机会.

营救队员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前、后、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游戏过程

1.教师在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方格图,方格图中标有两条行进的路线.

2.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名指挥官,剩下的人再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在方格的左面,作为被营救的队员,另外一组在方格图的右面,作为营救队员.

3.营救队员的眼睛用手帕蒙上,在指挥官的指挥下顺着路线前进,如指挥官说:“向前走两步”“向左三步”……营救队员根据命令前进.

4.每次只能营救一名队员归队.

5.最早将队员全部营救归队的小组获得冠军.

游戏说明

1.走错方向视为一次营救失败,队员必须出局.后面的队员继续活动.

2.前进路线的难度要适合学生.

教室-北师大版

乘车-北师大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车-北师大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乘车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车

2+1+4=77-3+2=66-3-3=0

教案点评: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乘车-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铅笔》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铅笔》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出各数,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合作交流与耐心倾听的意识,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出各数。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教学准备:

铅笔、铅笔图;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出示装有15枝铅笔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其实里面装的是铅笔。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1)(老师把盒子里的铅笔全抓在手中)同学们,猜猜看,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几枝?

生自由猜测…

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

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

1,2,…,1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

(2)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

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生:肯定比15枝要多。)

(自由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数数发现有20枝。)

(3)我们再来猜。(变20为2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

(4)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

(生:肯定比26少了。)

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

(5)刚才我们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枝铅笔,都是通过一枝一枝地数,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你感觉怎样?

(6)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办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7)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生1:2枝2枝地数。

生2:5枝5枝地数。

生3:把10枝扎成一捆。……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

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

师:对,一捆就是1个十即10,二捆就是2个十即20,三捆就是3个十即30,……,九捆就是9个十即90(板书:1个十是一十,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9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

2、摆小棒,读数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想出的好办法来试试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3捆加4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你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3捆就是30根,再加旁边的4根,就是34。)

(2)(拿起3捆小棒)这是几个十?(3个十)

(再拿出4根小棒)几个一?(4个一)

(3)小结: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板书:3个十和4个一)。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来说一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4)还有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5)练一练:

△(出示5捆加8根)现在老师再摆,这表示多少?为什么是58,谁能用刚才的说法说一说呢?(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58。)

△(又出示7捆加2根)现在有几根?为什么是72?(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72。)

(6)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老师摆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先摆出几捆,旁边再摆几根。)

(7)对,先摆几捆,就是几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下,有问题吗?

(8)学生各自操作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摆的小棒表示几?好多同学都没看见你是怎么摆的,你能介绍一下吗?

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生:我摆的是29,是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9)现在反过来,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摆的表示几。

生1:我摆的数由3个十、5个一组成,你知道我摆的是多少吗?

(小组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10)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一捆一捆地边摆小棒边数数,从10开始。10,20,…,90(当数到90时,教师故意停顿),我们一根一根地摆数到99(放慢速度),再数100。同学们,100根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

为什么这样就是100了?

(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10捆就是100。)

对,真聪明,10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

3、数的顺序和大小

(1)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老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你是怎样摆的?

54在44的基础上只要怎样?

(2)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越怎样呢?

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75前一个数是几?比36多1是几?49比50少几?

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呢?

(学生提问,其他人倾听、回答。)

好多同学还想提问题,那么我们小组合作,1人提问,其他同学回答。(小组内交流。)

同学们能否把尺子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呢?

63比64少几?89前一个数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学生抢答)

(评析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100以内各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100以内的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游戏活动。

1、数字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接力赛。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试试看。

(1)34,36,38。

(2)45,50,55。

3、排顺序

同学们,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10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有个数字,分别是24,36,30,42,75,63,50,21,19,38)。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数,表示什么呀?

有几位运动员呀?

看这些运动员上场,你感觉怎样?

很乱,那怎么办呢?

那你们说说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现在我们先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吧,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运动员互相矫正排好队。)

哪位运动员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号码?比如,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同学们觉得介绍得好,就鼓掌表扬,好吗?

作为运动员,反应要特别敏捷,现在我们来比赛。当给出问题的答案是你胸前的号码时,就请你举起手,说:是我。其余同学当裁判,对反应快的运动员鼓掌表扬,好吗?

同学们,你对这些运动员的表现满意吗?我们平时也要向运动员学习,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本领。

4、拓展:同学们今天学习了100以内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四、小结。

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铅笔》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铅笔》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

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准 又 快)。

3+8= 6+4= 9+6= 10-8= 15-5=

8+7= 4+9= 16-5= 8+8= 5+9=

2、填一填

9+( )=13 ( )+9=15

二、创 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

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生1:数数法 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生2:把15分成5和4。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师板书:15-5=10 10-4=6

生3: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用1+5=6。

师板书:10-9=1 1+5=6

生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

师板书:9+()=15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师板书:16-8=(8) 10-8=2 2+6=8

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7―9= 12-9=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 算法

1、完成算一算。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4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练一练第4题

10-9= 11-9= 16-9= 13-9=

18-9= 19-9= 12-9= 15-9=

生独立完成,师订正结果。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题)

4、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 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提供的题目有:10-9= 、11-9=、16-9=、13-9=、18-9=、19-9=、12-9=、15-9= )

四、发展练习(3页第5题)

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 摘了多少个松果?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 减9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玩具-北师大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玩具-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详细介绍:

教案设计示例

第三节玩具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玩具-北师大版

《有几支铅笔-北师大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祖国处处有美景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