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高中写作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31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知识全解:

1.什么是联想?联想在写作中有什么作用?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写作中运用联想,能使作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地选用材料,灵活地进行构思,丰富文章写作内容。许多触景生情的作品都是由联想产生的。

2.怎样培养联想能力?

培养联想能力,要向生活和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画面,要勤思精想,活跃思维。这样,才能思路开阔,左右逢源,由此及彼地展开丰富的联想.

习作提示:

一、提示: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

同学们不要受所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

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怀”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同学们由跟前“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的感情。

“树根”

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做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小草”

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戚戚于个人得失;可以从“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海潮”

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二、××的联想

提示:“××”,给同学们留下了联想的广阔天地。可以是某种实物,如松柏、苍鹰:可以是某种符号,如O、x;可以是某种情感,如嫉妒、诚信;可以是某种经历,如失败、获奖;等等。

比如《镜子的联想》,可以联想到镜子能照到真实的见不到的我,如照到人的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人的表情这一内心的素描;可以联想到镜子能照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而是人们的挚友和净友;可以联想到镜子照出的有真相也有假相,因而既不能自惭形秽,也不能孤芳自赏,也可以联想到镜子也在不断改革与进步中,从以铜为镜,到以玻璃为镜,到x光镜,到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一历程正标志了人类认识历程的不断深化与提高,还可以联想到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对个人可以知得失,对国家可以知兴替。联想丰富,可以使文章思路活跃,内容充实。

三、提示:触发也是联想,题目已作了交代。但这道题不是前两道联想题的重复而是升格。所升的“格”在哪里?在一个“新”字。“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写读书心得也好,写其他类作文也好,都得有点新的见解与认识。

范文示例:

柳赞

周敦颐笔下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歌颂的无私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却是被人们称作“弱女子”的柳树。

我爱柳树,因为她是绿得最早的生命。每年春天,是她最先吐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是她最先换上绿衣裙,给美丽的春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她是春天的使者。

我爱柳树,也因为她是黄得最晚的生命,在万木萧条的时节,在“伟丈夫”的白杨已落叶之际,柳树身着黄衣黄裙,迎着寒风,她想多为人们挡住一点寒气。她是那么轻盈、潇洒地挥着枝条;她是那么美丽,婆娑多姿,翩翩起舞;她是那么勇敢,无所畏惧地迎着寒风。

我爱柳树,因为她有顽强的生命力。“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对柳树生命力的真实写照,它说明柳树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多么强啊!

我爱柳树,因为它内外皆美。她不用绚丽的花朵打扮自己,招蜂引蝶,可她片片绿叶泛着宝石般的光彩,显得那么清新、自然、大方。你看,当夕阳的余辉照着河面时,河边那一株株青青柳树垂下弯弯的柳条,她们像少女的秀发,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河水,河面上微微漾起涟漪,荡着金波,扩散开去,这是一幅多么安详、幽静的画面啊!你再看那平旷地上的成排柳树,她们长得越高,枝条却垂得越低,有的几乎要碰到地面。无风时,那一根根柳条织成一道绿墙,又像是汇成了绿的瀑布。更美的是微风吹拂时,那枝叶也向着大地拜舞。人们说,那是因为大地时时提供着养料,柳枝不忘哺育之恩,向着大地母亲微笑,献上敬意呢!

我爱柳树,因为她不但有莲花的纯洁,也有白杨和松树的坚强;因为她不仅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具备秀美、柔美,而且具有坚强的品格和热爱母亲的胸怀。

我爱柳树,这树中的好女子!

评点:文章由柳树展开联想,由柳树的外在美,写到内在美,自然联想到它的坚强的品格和热爱母亲的胸怀,虽说是模仿的《白杨礼赞》,但是语言流畅,行文自然。

精选阅读

丰富的图形世界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课前预习】
1、圆柱的侧面是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面.
2、长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长方体共有条棱.
3、四棱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球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4、举出生活中可以看做圆柱、圆锥、和球体的例子.尽可能多举几个.
【课堂重点】
1、说说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圆柱、圆锥分别由几个面围成?你能描述圆柱、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3、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4、将下图正方体切去一小块,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1)(2)(3)
题中给出了3个图,先找出图1中的,再找其它两图的,思考还有其它情形吗?
5、阅读教材P121,完成“练一练”.
6、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巩固】
1、一个五棱锥有个面,条棱.
2、三棱柱有个面个顶点条棱;
四棱柱有个面个顶点条棱;
五棱柱有个面个顶点条棱;………
由此可以推测n棱柱有个面,个顶点,条棱.
3、你能描述棱柱与圆柱、棱锥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4、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按柱体、锥体、球体将几何体分类如下:
柱体有(填写序号):,椎体有:,球体有:;

(1)按组成几何体的表面是否有曲面分类如下:
有曲面的几何体有:,无曲面的几何体有:;
按有无顶点分类如下:
有顶点的几何体有:,无顶点的几何体有:.
5、若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七边形,则它的侧面必须有个长方形,它一共有个面.

运用公式法


2.3运用公式法(第2课时)
(一)本课目标
本课时学习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公式特点,掌握运用技巧,熟练地运用公式.
(二)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一块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如图2-3-4所示),以种值不同的新品种.
(多媒体显示题目并动画演示图形变化过程)
互动1
(师):你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吗?
(生):可以表示为(a+b)2.
(生):若将此田分成四块看:还可以表示为:a2+ab+ba+b2,即a2+2ab+b2.
(师):很好,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式:(a+b)2=a2+2ab+b2.
(生):还可以表示为a2+2ab+b2=(a+b)2.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两个等式:
(a+b)2=a2+2ab+b2①
a2+2ab+b2=(a+b)2②
第一个式子是七年级学过的公式,大家还记得吗?
(生):是整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的一种.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何联系?
(生):它们是互逆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②的形式,你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变形过程?
(生):因式分解.
(师):与此类似a2-2ab+b2=(a-b)2也成立.
(师):因此我们把a2+2ab+b2=(a+b)2,a2-2ab+b2=(a-b)2看作是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师):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明确在实际情境下,通过计算面积得出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并通过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加深对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了解运用公式法的意义.
2.解读探究
a2+2ab+b2=(a+b)2a2-2ab+b2=(a-b)2
互动2
(师):大家观察上式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生):所给多项式有三项,其中有两项的符号相同,并且这两项可化为两个数(或整式)的平方,另一项为这两个数(或整式)的乘积的2倍.
(师):在以上公式中涉及几个数或式子?
(生):在公式中涉及两个数或式子.
(师):公式中的a、b分别代表什么?
(生):与平方差公式一样,a、b可代表数,也可以代表代数式,这里既可为多项式,也可为单项式.
(师):你能用自己语言表述上面的公式吗?
(生):两个数(式)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个数(式)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式)的和(差)的平方.
(师):凡是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征的多项式都可以运用公式分解因式.
(师):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大家观察此式的结构特点.
(生):完全平方式都是二次三项,若以a为字母,则第三项(b2)是中间一项的系数(±ab)的一半的平方.
明确通过分析公式特征,让学生准确掌握公式,熟练而灵活地利用公式分解因式,了解完全平方式的组成.
例1把下列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1)x2+14x+49(2)(m+n)2-6(m+n)+9
【分析】(1)中可化为x2+2×7×x+72,这里a相当于x,b相当于7,然后“对号入座”套用公式分解因式;(2)中将(m+n)作为一个整体,此式可化为(m+n)2-2×3(m+n)+32,这里a相当于(m+n),b相当于3.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2)-x2-4y2+4xy
互动3
(师):在(1)中,如何分解因式?
(生):此式有公因式3a可提,应先提公因式,再套用公式.
(师):说得很好,对于(2),又如何处理呢?
(生):先提出“-”号,得-(x2+4y2-4xy),然后再按字母x的降幂排列为-(x2-4xy+4y2),显然括号里的二次三项式恰好满足完全平方公式的条件.
明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若有公因式要先提公因式,然后分解因式.
例3已知x2+2x-y2+6y-8=0,且x+y≠2,求x-y的值.
【分析】观察发现,由x2+2x联想到1,由y2和6y联想到9,于是可以把-8拆成1和-9,原式可写成x2+2x+1-y2+6y-9=0,即(x+1)2-(y-3)2=0,使原式变为A2-B2=0的形式,左边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再继续分解为(A+B)(A-B)=0的形式,从而由A+B=0或A-B=0求值,因为x+y≠2,所以可求出x-y的值.
3.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吗?你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吗?(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是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2)方法归纳
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了解公式的结构特征,“对号入座”套用公式.)
4.目标检测
课本第51页随堂练习.
补充:(1)若x=156,y=144,求代数式.
(2)若9x2+k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_____.
(3)已知a+b=1,ab=-12,则a2+b2的值为________.
(4)当x取何值时,多项式x2+4x+9取得最小值?
【答案】(1)45000(2)±24(3)25(4)-2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一天,小明在纸上写了一个算式为4x2+8x+11,并对小刚说:“无论x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都是正值,你不信试一试?”小刚动笔演算许多次,结果正如小明所说,小刚很困惑,你能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说明一下其中的道理吗?
【答案】4x2+8x+11=4(x2+2x+1)+7=4(x+1)2+7,而(x+1)2≥0则4x2+8x+110.
【点评】通过对代数式的变形,加强对完全平方式的认识及对非负数的再认识,培养学生的结合思维能力.
链接二:某商场有四层,第一层有商品(a+b)2种,第二层有商品a(a+b)种,第三层有商品(a+b)b种,第四层有商品(a+b)3种,则这商场共有商品多少种?
【答案】(a+b+2)(a+b)2种.
【点评】在实际情境下,提高学生应用分解因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探索
(1)实践活动
①自编几道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来分解因式的习题,同学之间写几道完全平方式并互相检查.
②阅读课本第51页了解“智慧数”并会写相应的“智慧数”.
(2)巩固练习
课本第53页习题2.5.
(四)板书设计
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完全平方式:a2+2ab+b2或a2-2ab+b2
例1例2例3.

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课时§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2、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二、自学导引
自学检测:1、画出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的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并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2、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三、典例精析
1、指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2、讨论并填写下表: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
(1)、几何体特征表:
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
柱棱柱
球球
(2)、相同点与不同点:
分类相同点不同点
圆柱
圆锥

分类相同点不同点
圆柱
棱柱
3、小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
(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_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条边?
(4)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_。
四、随堂演练:
1、用笔点一点,让点动起来,然后把你得到的图形平移,观察图形。

2、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1)(2)(3)(4)(5)abcde
总结: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3、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五、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跟大家分享吧:

六、练习设计
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正方体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

第2课时§1.2展开和折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3、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4、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重点: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2、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二、典例精析
1、动手操作、认识棱柱:拿出你们做好的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观察并回答问题:
棱柱顶点棱数面数侧面形状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1)请学生从围成这个棱柱的各个面(底面、侧面)以及棱的角度看看棱柱有哪些特点。
(2)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棱柱的特征,完成下表

2、拿出你的正方体,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回答问题:
(1)你能得到那些平面图形?

(2)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
(3)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
(4)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3、展开下列几何体的表面
三、随堂演练:
1、下图⑴、⑵、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展开图.
⑴⑵⑶
2、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面A、面B、面C的对面各是哪个面?

3、下面平面图形能折成正方体吗?
4、下面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为()
A.B.C.D.
4.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面标有字母“M”,沿图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形,想一想,这个平面图形是().

四、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跟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