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

狮子和鹿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6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欧巨变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

2.能力方面: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

4.学法指导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剧变的过程,找出两国在变化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钱其琛的谈话,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全章教材的重要关键。

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五章第三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崩溃。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

师:从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阅读教材有关波兰和民主德国剧变过程的小字内容,进行思考并作答)

师:不仅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东欧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执政的*******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出现了反对派;第二阶段是执政党被迫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势力不断扩大;第三个阶段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实现政权更迭。伴随着*******和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方面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

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使得举世震惊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打出钱其琛谈话的投影片。具体内容见后面的附录)讨论一下,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2.东欧剧变的原因

生:(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去考虑)

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影响;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政治反对派的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对东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渗透,苏联外交理论、对外政策的变化也起了相应的作用。因此,东欧动荡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材上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总结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完全处于法西斯国家军队及其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多数国家的*******(工人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是在苏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的。因此,这些国家的*******执政后,其政治、经济、外交,甚至领导人的任命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在这个组织中也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现象。如果说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和国内外阶级较量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是东欧国家的第一任务,那么这种强调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国国情和经济利益的做法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但是,随着和平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一致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师:东欧剧变的第二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二是内部原因。大多数东欧国家解放后在经济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后来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师:东欧剧变的第三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三是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面讲苏联解体时再进行分析)

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欧巨变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

2.能力方面: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

4.学法指导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剧变的过程,找出两国在变化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钱其琛的谈话,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全章教材的重要关键。

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五章第三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崩溃。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

师:从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阅读教材有关波兰和民主德国剧变过程的小字内容,进行思考并作答)

师:不仅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东欧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执政的*******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出现了反对派;第二阶段是执政党被迫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势力不断扩大;第三个阶段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实现政权更迭。伴随着*******和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方面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

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使得举世震惊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打出钱其琛谈话的投影片。具体内容见后面的附录)讨论一下,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2.东欧剧变的原因

生:(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去考虑)

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影响;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政治反对派的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对东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渗透,苏联外交理论、对外政策的变化也起了相应的作用。因此,东欧动荡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材上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总结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完全处于法西斯国家军队及其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多数国家的*******(工人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是在苏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的。因此,这些国家的*******执政后,其政治、经济、外交,甚至领导人的任命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在这个组织中也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现象。如果说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和国内外阶级较量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是东欧国家的第一任务,那么这种强调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国国情和经济利益的做法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但是,随着和平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一致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师:东欧剧变的第二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二是内部原因。大多数东欧国家解放后在经济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后来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师:东欧剧变的第三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三是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面讲苏联解体时再进行分析)

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采取如下措施:

——同其他贷方政府商定不谈判关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债务延期偿还的问题。

——中止波兰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国的民航特权。

——中止波兰在美国水域捕鱼的特许权。

——停止颁发向波兰出口高级技术项目的特许证。

——中止波兰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则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关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

师: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师:教材在第五章第二节“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时进行过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怎样?

生:(回忆并作答)

师: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执政,但他们两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从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但是由于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从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1990年2月和7月,苏共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及二十八大,把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变成苏共的行动纲领和基本方针。在党的奋斗目标方面,宣布“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在政治体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实行西方式三权分立;在经济体制方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放弃民主集中制,“放弃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还担任了苏联的总统。

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分裂的趋势日益严重,些共和国的党已分裂,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苏联领导人还开展“新思维外交”,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新思维外交”过分热衷于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依赖和幻想西方大量经济援助,不顾一切实行妥协和退让。同时,“新思维外交”也强调东欧国家根本变革的必要性,积极评价它们的“自由化”改革,并为西方干预这些国家大开绿灯,从而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并导致华沙条约的崩溃和经互会的瓦解。

改革的失败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随后,波罗的海沿岸另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独立。5月,叶利钦在执掌俄罗斯联邦大权后,发表“主权宣言”,与中央抗争。此后一年之内,苏联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其余14个加盟共和国都发表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苏联已濒于解体。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党内外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八·一九”事件。

2.“八·一九”事件

师:什么是“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作答)

师:在苏联即将要被改成一个松散邦联的情况下,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为控制局势,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3.“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正式解体

师:1991年12月,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并将此消息先报知美国总统布什,然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协定书》(即《阿拉木图声明》),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苏联总统的设置已停止,由俄罗斯代替苏联占有联合国安理会席位。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社会主义的苏联经历了69年之后正式解体。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苏联*******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那么,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一下。

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并作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分析小结)

师:(1)历史原因。苏联从2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许多错误。斯大林时期经济方面的缺点是: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另外,一贯侧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政治方面的缺点: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成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并且逐步激化。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讲苏联解体的过程时已详细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例如,为了鼓励“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给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继续鼓励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终肢解苏联的目的。“八·一九”事件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陆续宣布中止对苏联的援助,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并向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讲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下面我们讨论两个问题:第一,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教训?第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为什么?

生:(进行讨论并发言)

师: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挫折。但我们知道,从历史上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871年,当仅仅存在70多天的巴黎公社被镇压的时候,资产阶级的刽子手梯也尔曾兴奋地宣布:共产主义从此消灭了;1917年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崛起的时候,资产阶级政治家丘吉尔曾高喊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闪电战的时候,也曾经信誓旦旦地宣称:要从地球上把苏联抹掉。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波澜起伏中前进的。每一次大的挫折,带来的必然是一次大的反思,随后必然是一个大的发展。如果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放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可以推测,这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又一个曲折,它将激励人们在新的探索中将这一实践推向新的高潮。

相关知识

第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苏联和匈牙利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新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2.东欧改革——匈牙利的改革
联系旧知: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有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甚至还有所下降,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
历史小沙龙: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
3.中国改革(学生自学)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
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2.东欧剧变概况和实质
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
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
了根本变化。其中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
小组活动: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2.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
“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
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教师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
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小组活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四.板书设计:
1、东欧的变革
背景:苏联体制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的改革要求、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2、东欧剧变
时间:80年代后期起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原因
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
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
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5、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苏联解体(原因是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九年级历史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点复习岳麓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九年级历史下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改革也出现了失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的严重影响。

2、概况: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国家名称也改变了。

二、苏联解体:

1、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取得成效,反而使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2、催化剂:1991年,苏联发生“8.19”事件,叶利钦掌握国家大权,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3、标志: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原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集合,共同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苏联宣告解体。

4、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也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2019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新)


2019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新)

第14课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一、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内容:①经济上“加速发展战略”

②政治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结果:经济每况愈下;政治上思想混乱,政局失控。

2.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外部原因)等

(1)加速苏联解体的事件:八一九事件

(2)解体时间:1991年底(存在69年的时间:1922--1991年)

★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订,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影响:激化了苏联社会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分裂,导致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社会主义运动遇挫。

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从苏联解体中汲取那些经验教训:

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安定。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④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⑤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匈牙利改革

(1)、领导人:卡达尔.时间:1968年。

(2)、.内容:①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②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效果: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68年,被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

2、东欧剧变:

(1)时间: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

(2)表现: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两德统一。)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3、苏东剧变给我们的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⑤改革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⑥正确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