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个降落伞包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3

一个降落伞包。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降落伞包”,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976年1月8日,北京刮着刺骨的寒风,它扫过大地,卷过长空,摇撼着树木,抖动着电线,发出一阵阵悲戚的呜咽声,仿佛在宣告着什么震天动地的不幸消息。

大风一直刮到第二天还没有停息。

当寒风又吹来一个黎明的时候,清晨5点钟,全世界都收到了北京新华通讯社发出的沉痛的讣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患癌症,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全世界都被这噩耗震惊了,人类的活动一时间似乎陷入停顿。各种各样的人群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品味出这消息宣告的严峻的事实所包含着的全部意义。

当寒风中一传出广播员沉痛的声音,北京和全中国立即陷入了无边的悲痛的海洋。泪水似乎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漂浮起来了。

全世界各个角落的通讯手段都忙碌地传递着这个消息。

从那天开始到1月15日(周总理的葬礼举行的日子),甚至以后更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国家中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对他的逝世发表了沉痛的声明或谈话,许多国家下半旗致哀,联合国也下半旗,同时没有升起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这在这个世界组织中是极其罕见的事情。无数唁电和唁函飞向北京,各国报纸刊载了这惊人噩耗,有的报纸整版套上了黑框,无数电台播放这悲痛的消息,有的还播放沉痛的哀乐。周恩来的照片和影片资料,反复地出现在书刊报纸和电视屏幕上。无数普通的群众涌向当地中国使馆和驻地机关,表示自己的哀悼。悲痛汹涌在他们心里,热泪洒在他们胸前,全世界都为他哀歌。

一家外国报纸宣告:全世界都哀悼他的去世,因为他是一个罕见的受人爱戴的人;他赢得了他的朋友和敌人的尊敬。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的逝世震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为什么他能赢得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尊敬?

我们应该知道,知道关于他的一切,把他优秀的品德、崇高的精神记下来,传下去,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一切中华民族的后裔,把他的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继承下来,永远为我们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他这样的人物而自豪!

延伸阅读

一个苹果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苹果”,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作用功效

1、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

中国的科研人员经过试验得出: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有人实验发现,经常吃苹果的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其胆固醇含量比不吃苹果的人低10%。

2、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与作用。

苹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另一方面苹果中含有果胶,又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

3、苹果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苹果中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感消失。实验还证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苹果香味,能使人较快安静入睡。用苹果洗净挤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 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疗程, 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一个新家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新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新家
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写了爷孙俩在森林里的发现,全篇以人物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在一棵枯树周围生活着许多新的生命,有美丽的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还有鲜红的草莓、新鲜的木耳、肥壮的蘑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画面的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在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反差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大自然是神奇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处处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机,是希望。树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苍翠挺拔的树,还是枯萎死亡的树,都在这个缤纷美丽的世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田野,在路边,在海水飞溅的山崖……我们都能看到树木优雅的身姿。静默的树木美丽、深沉,散发着幸福恬静的气息。当生命逝去的时候,树木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就像文中这棵死去的大树一样,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着更多的新生命。在逝去旧我的同时,迎来新生,品味一种新的开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鹰、粪、酸、灌、摩”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策略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针对课题提出问题,通过读书试着解决,并能在读书中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提问。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提到的动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根据课题进行提问,谁来先说说你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这是谁的新家?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2、师: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再读一读书,然后再来回答问题。
二、检查读课文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流利。
2、随机指名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理解文中个别词语。如:林貂、残骸、灌木等词语。像“抚摩”可以放在文中去理解。
三、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整理一下。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棵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
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文中句子提出问题。并解答。
“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老爷爷为什么会笑了?
引导学生思考他可能会想什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新家,你会怎样?
学生在汇报老爷爷的想法时,要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这株树到底有何作用?
4、谈收获。
师:学习完课文你有何收获?
学生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如从大树的角度谈它的奉献,谈大树生活得有意义;从“家”的角度谈动物、植物相处的和谐、大家庭的和谐;甚至谈人应该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大树的精神等等。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不要脱离课本空发感想。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壮”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土”。
“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写成“束”。“趣”“窝”“粪”等字要写紧凑些。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写写你在生活实际中的发现。
回家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一个微笑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一次难忘的月考中,自己考得很糟很糟

我被语文老师请到了办公室,怎么才考了六十几分呢,自己可从来没这样过啊!强忍着在眼眶中打转

儿的泪花,带着满心的懊悔,迈着沉重的步伐,我走出了办公室。我显得无地自容,这仿佛是晴天霹雳,也使充满信心的月考变得伤心而又痛楚。

真是祸不单行,第二天再传噩耗:数学才考了75分,比以往远不如自己的同桌还要少十几分。这两科无疑将使自己的总成绩一落千丈,我这学习小标兵的脸面可往哪儿搁呀!那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天晴得很,同学们都在为自己似乎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而祝贺。教师里没有几个人只有我和同桌。我似乎感觉到什么我缓缓地抬起头。啊!那一个真诚的微笑多么有魅力,粉扑扑的脸蛋儿上嵌着一对浅浅的小酒窝,连两颗像小玉米粒的门牙都在冲着我微笑。时间虽然很短很短,可它却拨开了我心中沉沉的云雾,一丝阳光照射了进来,自己心中也顿时豁然开朗。来到校园里,春光是那样的灿烂,同学们又是那样的快乐,我霎时间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一张笑脸说明了一切。

一次打破历史纪录的糟糕成绩,却让我感受到了微笑的重要,它使我重新捡回了失落的自信。谁都渴望微笑,而忘记微笑的人最渴望得到微笑。不妨给别人一个真诚的微笑吧!一个微笑,解开心结;一个微笑,抛去烦恼。何不慷慨地献出自己一个真诚的微笑呢?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这位母亲。(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吧!就让我们乘坐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飞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课件)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发射了。请同学们睁开眼,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地球美吗?看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用一句话来谈谈感受?(生说)

2.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4.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生说)

(板书:可爱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评价。

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自己听。(教师范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2)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下埋藏的(),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大家通过练习,了解到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练习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方法:我们想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生说)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作业设计

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展示介绍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可以是资料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绍。

《一个苹果》拓展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个苹果》拓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粉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金化攻势,于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所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1952年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中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在停战谈判中,美方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中朝军队被俘人员,并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时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并伺机夺取志愿军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以改善防御态势,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于10月14日发动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的597.8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进攻前,联合国军以为只需投入2个营的兵力,即可占领该两高地。进攻发起后遭到志愿军顽强抗击,遂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计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和170余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先后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第12军。战前,第15军做了防敌进攻的准备,以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在该两阵地构筑10米长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投入大量兵力,计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炮兵9个团各1部另4个营,有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总兵力达4万余人。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把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整个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14日至20日),争夺表面阵地,抗击敌军进攻,实施连续反击。联合国军经过两天的炮火准备后,于10月14日5时开始,以美军第7师和南朝鲜军第2师各一部共7个营的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次的支援下,采取多路多波的方式,连续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猛攻。志愿军第45师防守部队顽强抗击,先后击退1个排至1个营兵力的10余次冲击。野战工事被摧毁后,转入坑道继续战斗,并于当夜以4个连的兵力进行反击,恢复了表面阵地。15~19日,联合国军又投入2个团另4个营的兵力继续进攻。第45师调整部署,增加防守兵力,依托坑道工事,白天阻击,入夜反击。至20日,第45师共毙伤敌7000余人,在大部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后,防守分队转入坑道继续作战。

第二阶段(10月21日至29日),坚持坑道斗争,为实施决定性反击做准备。从10月21日开始,联合国军一面围攻志愿军坚守坑道的部队,一面调整部署,将遭重创的美军第7师在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交给南朝鲜军第2师,将南朝鲜军第9师调至金化以南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第15军根据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关于抓住敌成营成团冲击这一有利时机予以大量杀伤的指示,令第45师重点转入坚守坑道作战,准备进行决定性的反击。21~29日,该师坚守坑道的部队,在联合国军进行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团结一致,克服缺粮、缺弹、缺水和空气污浊的困难,坚持作战,并先后组织班或战斗小组向坑道外出击158次,毙伤敌2000余人,夺回7处阵地。此间,志愿军纵深部队以2个班至5个连的兵力,多次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并及时向坑道内增派人员,补充物资;炮兵19个连进行火力支援,配合坚守坑道作战。为了准备决定性反击,第3兵团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指示,将第12军调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以第15军第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防务;给第15军增加7个炮兵连和1个高射炮兵团,给第45师补充1200名新兵。

第三阶段(10月30日至11月25日),实施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军进攻。10月29日开始,志愿军第15军进行两天的炮火准备,摧毁联合国军所占表面阵地的工事。30日夜,该军以第45师5个连、第29师2个连与坚守坑道的3个连相配合,在百余门火炮支援下,对597.9高地进行反击,夺回了表面阵地。11月1~5日,联合国军每日以1~6个营的兵力,对597.9高地展开猛烈攻击,一度突入阵地。志愿军第12军以第31师第91团和第93团1个营先后投入战斗,与第45师防守部队紧密配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多次进攻。11月5日,第3兵团调整部署,以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指挥第31师及第34师2个团担任巩固597.9高地和夺回537.7高地北山的作战任务,并组成五圣山战斗指挥所,该指挥所归第15军直接指挥;第45师除炮兵、通信、后勤保障部队外,撤出战斗进行休整。11日16时25分,第31师第92团以2个连,在110余门火炮支援下,分两路发起冲击,激战至17时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入夜该团增强兵力,抢修工事。12~14日,打退南朝鲜军2个营至1个团兵力的多次攻击。14日夜,第93团主力加入战斗。至17日,又打退南朝鲜军1个排至1个团兵力的冲击70余次。18日,第34师第106团接替第93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作战,激战至25日,打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第12军加入作战后,在第15军作战胜利的基础上,巩固了597.9高地,恢复、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联合国军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进攻,上甘岭战役遂告结束。

此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打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进行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有着巨大作用。此役之后,志愿军在整个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拥有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在正面战场是已经是攻则不克、守则必失,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

《一个苹果》课文


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

哪儿来的苹果呀?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比我们更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着的。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这些天一直没有休息。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禅打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呀!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在这样艰苦的时候,我不吃,他们是决不肯吃的。于是我决定,防炮洞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

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只有一个地球》


【教材分析】本课从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

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⑶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⑶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激,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情入境,乐学新知

1、出示课件:(录象:宇宙与地球)

师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就是人类的家园地球。

2、地球,你还想怎么称呼它?

(妈妈,摇篮。)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2、交流生字:

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地球?”

3、快速阅读,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即宇航员的感叹)

板书:

可爱、易碎。

三、精读感悟,品赏悟情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下自己的疑问。

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

⑴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句。

⑵抓住晶莹透亮这个词来想象地球的美,这正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愿意读给我们听吗?

⑶找到相同句子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补充,要敢于说我有不同的想法,我有不同的读法。

生:水蓝色“沙衣”──很美你读读。

真好,谁还来读读,读出你的理解,你的感受。(好同学)

⑷真美,我仿佛跟随你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引读。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

⑸说起地球的美,你还想读读哪个句子?

生:第一段第二句。

⑹多美的句子啊,你想怎么读来抒发你现在的情感呢?自己试试吧。

学生自读这句话。

⑺谁还来读读,读出你体会到的情感?

你为什么这么读,能谈谈吗?

从你的朗读还有你的表情都有一般浓浓的味道。我看好多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课件:出示一、二句。)

你们的朗读都让我陶醉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从地球的美感受到它的可爱。

⑻你们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⑼你觉得地球可爱在它的无私,可爱在它的慷慨。

⑽知道慷慨的意思吗?地球妈妈都慷慨的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谁能读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⑾你还知道地球妈妈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交流资料)

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⑿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

出示录像:

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大镜,猎生物。发挥课件的情境功能,从领悟到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静态单一的课堂诸如了新鲜的火力,录象极具震撼力,它既是文本的拓展,又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与开课时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丽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⒀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看到那么好的树被砍伐了很难受。

生:看到一股股黑烟,污染蓝色的天空,很心痛。师评:他们也熏疼了地球妈妈的心。

生:我看到河水都被污染了很心痛。

生:我看到了斧头砍在树上,就像看到地球妈妈的筋脉上。

(同学们都受感染。)

⒁看到美丽可爱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我们禁不住心疼、心酸,我们禁不住伤心落泪,我们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那句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课件出示这句话)

⒂地球易碎的原因在哪呢?课文中写了吗?

再读读这一个自然段,大家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读第四段。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装修,做家具,使森林受到破坏。

生:我看到了我周围的人都把旧电池乱扔,污染水资源。

生:我看到人们买菜用塑料袋装,环境受到污染。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

⒃那你们怎样看待人类的这些行为呢?(可耻)

这个词用的好,就用一个词来形容人类的行为。

⒄地球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遍体鳞伤了。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易碎那句话。)

⒅同学们,宇宙不是大的很吗?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住哇。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⒆课文中是怎样说的?谁来读读这段话?你们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⒇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只能怎么做?

⒇说的太好了,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板书:保护地球,造福人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1、老师看同学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样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地球妈妈说的或是对人类、对自己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面。

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小练笔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2、把你写好的,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倾听你们心灵的呼唤。

师评:地球妈妈听到了一定会欣慰的。

3、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真的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4、实践作业:

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保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易碎

唯一

保护地球造福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北师大版第九册课文]

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宇庙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庙海洋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了。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其实,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地下埋藏的煤、铁、金、银、铜、锡、铅、石油和天然气,它们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最多再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它们再生的速度和数量赶不上使用的速度和数量,生态平衡已经失去。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但是,这还只是设想,要实现起来很难很难,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到了那个时候,能去火星和月球居住的人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怎么办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一个苹果》教材理解


学习要点提示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艰苦环境中战友间是怎样互相关心的。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怎样做到有中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提示

习题1:故事发生在激战七天后的一个黄昏,防炮洞里。

习题2:共八人:连长、火线运输员、步话员小李、通讯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小胡、小张。从整整七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二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嘴Y

62唇干得发紫等句中可以看出战士们渴得很。

习题3:参见课文第414小节。

习题4:参见难句讲解。

难句剖析

一、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

苹果一般人都喜欢吃。而这里吃苹果还要做工作,作一番动员,这就充分说明了八个战士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这种战友之间互相关心的阶级友爱之情,真是令人感动。

二、一瞬间,我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强烈的感情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只想着别人的阶级感情。幸福的泪花,是指为生活在战友的阶级友爱中而感到幸福;骄傲的泪花是指为有在困难的时候关心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在这里作者借谈自己的感受,揭示了战友间互相关怀的阶级友爱之情,这句话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24*

一个苹果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抗美援朝中的一个故事。作者借一个苹果记叙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心的感人情景,热情歌颂了人民军队官兵间的真挚的阶级友谊。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怎样做到有中心。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让苹果和吃苹果之后战士们的心情。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这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激起了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堵住了喉咙,大家都说不出话来。虽然大家都不说话,却是无声胜有声。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流泪了。这是幸福的骄傲的泪花。大家都为生活在互相关怀的集体中感到幸福,为有这样团结友爱的集体而感到骄傲。赞美战友间这种互相关怀的阶级友爱之情,正是作者写一个苹果的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交代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出现一个苹果,接着分别写两次让吃苹果,最后一段描写了传苹果和吃苹果之后战士们的心情。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苹果这条线索,具体而又生动地描写了战友们干渴难熬的情景以及战友们传递苹果的场面。学习这篇课文,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抓住重点词句段来概括中心思想,并能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来写的。

4.句子解析:

【例1】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析这是对战士外貌的描写。借着洞口的亮光是因为当时已是黄昏,而又身在防炮洞里,光线不太好。紧接着是对运输员外貌的描写,满身尘土裤子撕破脚脖子划破说明了火线运输员来到防炮洞的辛苦、艰难,更突出了苹果的来之不易。

【例2】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析这是描写当时我连长的心理。是作者采用插叙的办法,交代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从而反衬出战士们高尚的情操。

【例3】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析为什么为了吃一个苹果,连长还要作一番动员?经过动员,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吃不完一个苹果?面对一个苹果,尽管大家都很渴,但是没有一个人肯吃,所以连长要作一番动员。动员之后,八个人只吃了小半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这充分表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阶级友爱。

【例4】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析这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直接抒发,是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中心。

重点问题解析

1.揭示课题。

作者围绕一个苹果,描述了一个极为动人的故事。一个苹果,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环境艰苦的防炮洞里,在战士们口渴得烟熏火燎的时候,就显得异常重要、宝贵了。

2.为什么为了吃一个苹果,连长还要作一番动员?经过动员,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此题表面是以内容进行设问的,实际含着对中心的理解,这就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做此题时,要把题目审深审透。然后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回答此题。

番,是回、次的意思。一番动员,就是做了一次动员。因为这个苹果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连长的手中,防炮洞中的8个人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关心别人,首先想到别人干渴,谁也不肯吃一口苹果,所以连长只好作一番动员。连长作了动员,并带头吃了,苹果又转了个圈,还剩下大半个,这是因为每个同志都想着自己要少吃一点,让别的同志多吃一点。这是战友间互相关心的阶级友爱精神的体现。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再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材料表达中心思想的?

此题含两道小题,第一小题是以中心进行设问的,第二小题是以写作方法进行设问的。虽然设问类型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在理解题目时,要搞清两题间的关系。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的火线防炮洞中,八个干渴得厉害的战士吃不完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热情歌颂了人民军队战友之间那种深厚的阶级友爱的感情。课文选择了战士们口渴难忍的情景、让苹果、吃苹果的过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最后一段含义深刻,特别是最后一个长句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请你按照提示,读出停顿与重音来。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个苹果》教学实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并且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分了段。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只苹果,最想吃这只苹果呢?

板书:最需要吃最想吃

自己读读第二段,划划句子,圈圈词语。

(分析:以此思考展开以下教学过程,旨在间域大,解答距长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已见,培养其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生:(自读第二段,划句子,圈词语)

师:你能大胆地说说自己的观点吗?

生1:我认为伤病员小蓝最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小蓝受了重伤。我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师:(随即出示该句)

生2:我来说说这句中描写脸色的词。黑黄黑黄是ABAB形的重叠词,说明脸色很难看,小蓝缺乏营养,很需要吃这只苹果。

生3:干得发紫表明干渴到了极点。

师:小蓝是伤病员,嘴唇应该没有血色,怎么会发紫呢?

生4:这是因为他缺少水份,嘴唇里仅有的一点血也仿佛凝固了。再问深细上点。

(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体会干渴极了的程度,不妨可以将学生未答到点处。)

师:说得真好。所以,这句话写出了小蓝干渴到了极点的样子。我们真应该读好它啊。

板书:干渴极了

生:齐读此句。

生:我发现小蓝也很想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小蓝拿起苹果正要吃,忽然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小蓝的动作很干脆,简直有点迫不及待,他真想吃这只苹果。

师:刚才,我们通过找句子,通过句子中的这些词,体会到了小蓝干渴极了,需要吃这只苹果,也想吃这苹果。

(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

(分析:及时点拨学习方法,寓教于无意之中,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

谁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分析:鼓励学生继续各抒见解,并以此问作为教学过程的承接。)

生:我认为小李最需要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子,脸上都是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师随即出示此句)

小李干渴极了,嘴唇都裂了。所以他最需要吃这只苹果。

生:好几道不是一道,两道,说明血口子很多。

生:上文中他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句话也说明小李干渴,声音都哑了。很需要这只苹果。

师:对呀。小李是步话机员。别人渴了,哑了,可以不说话;小李不行,他必须不停地说话,因为他要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说多了,声音就-?(齐答:沙哑了)说多了,嘴唇就干得破裂了,出现了口子,渗出了血,血干了,就成了-?(齐答:血口子)

小李又干渴,又疲惫,很需要吃这只苹果。刚才,我们就是抓住这些词体会到的。(圈出重点词)写得这么好,读好它。

(分析:再次点拨抓重点字词理解句意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指导朗读。)

生:齐读此句。

生:老师,我还认为小李很想吃这只苹果,这句话可以启发我们: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师随即出示此句)

小李看着我,他大概想吃吧,可是他后来没有吃。

师:这里有三看,(随即圈出)

你认为他们的意见重复了吗?自己轻声读读,体味一下。

(分析:学生找出此句后,课堂气氛凝静了几秒钟,学生在思考,却又无从表达。这时,需要教师巧妙地点拨,让学生抓住三次看展开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培养其想象思维。)

生:(各自轻声读此句,思考)

生:小李出神地看着我,也许他在想:我有苹果吃啦!可以解解渴啦!

(师:他很惊喜)

小李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这是他在看别人有没有苹果吃,他发现只有自己有。

(师:他开始犹豫。)

小李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这时他认为小蓝比自己更需要吃。

(师:他决定了)

生:出神地看着我,他也许还会想,哎呀,连长真好啊,自己不吃,把它让给我吃!他被感动了,所以要出神地看着连长。

(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回答的贬评价,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是学生思维的延续或总结,要求简练准确,由此,也可以体现出师生共学,共同探索的教学气氛。)

师:说得好极了。这就是小李当时思维的过程,复杂的心理。作者没有写出来,而是用了三个看,朴实的字眼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来,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生:我觉得连长也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整整几天,他没有喝过一口水。他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燎似的。

(师随即出示此句)

师:这里也有一句写连长的,比较一下哪一句写得好?

(出示句子:七天了,我没有喝过水。我的喉咙干极了。)

(分析:通过比较,再次训练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

生: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七天就有168个小时,用上整整,表示时间长。

(师:这么长的时间滴水未进啊)

生:烟熏火燎表示像烟在熏,像火在烤,干得嗓子都快冒烟了,这个词具体写出了干渴时嗓子的感觉。

师:对呀。这些词是多么的朴素,不起眼,但是用上它,就能让我们体会到连长干渴到了极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此句)

生:其实,连长还很想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师:所以,干渴,不仅能从声音反映出来,嘴唇、脸色、喉咙的感觉也能反映。写得这么好,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

(分析:在总结以上教学过程的同时,渗透一种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种东西。)

师引读:

小蓝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李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连长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师:防炮洞里有8个人呢,你认为还有谁也需要吃,也很想吃呢?

生:我认为司令员也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等到胜利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行啊。

生:我认为卫生员也需要吃。因为她日夜照顾伤病员,又累又渴。

生:我认为运输员需要吃。因为在他行军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生:我有个问题:运输员将这只苹果交给连长的时候,为什么一身尘土血迹斑斑的,他会把苹果擦得干干净净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让我们走进当时的环境中,一起来想象体验一下。

(师:随即出示: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怎么做?)。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

(分析:此操练是从学生理解运输员很想吃这只苹果入手,让学生以课文中现有的词句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其发散思维。)

生:(小组展开讨论)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急忙跑过去,捡起苹果刚要吃,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把苹果放进了口袋。

师:这位同学设想了三个动作:跑、捡、放。真好。但是,苹果怎么会擦得干干净净的?是不是有些细节也应该抓住的?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苹果,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又用袖口擦了擦苹果,把它放进了口袋。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连忙跑过去,捡起苹果,用衣角擦了擦,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拿起苹果闻了闻,又用袖口擦了擦,放进了口袋,继续赶路。

师: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想得好。这样看来,防炮洞的每个人其实都非常需要吃苹果,也都想吃苹果啊。老师的板书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生:把最擦去,改为都。

(师擦去最改为都)

(分析:教师顺其自然地修改了板书,用一个都字进行了归纳总结,简洁形象。同时,揭示了至此的教学思路其实就是一种聚合思维的过程。)

师:但是,结果如何呢?

(随即出示: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

让我们带着这个思考,一起读读课文的二、三段.师引读二、三段。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苹果转了一圈,大家都没有吃。

(师随即板书:转了一圈都没有吃)

(分析:此练习避免了教师的繁琐提问,让学生在读读、想想中理解,用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述出来,缩短教程。)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大家最后也都只咬了一小口,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师随即板书:又转了一圈,都只咬了一小口)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吃,应该让给别人。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互相推让。

师:这就是战友间的关怀,战友间的深情。

板书:情

防炮洞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份情,又都被这份情感染着,都激动地流了泪。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份情中去。

(配乐,学生在心中默读,体验情感)

生:(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师:下课。

(分析:让学生在心中跟着音乐朗读,留给学生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课堂中暂时由音乐代表语言,效果很好。)

《一个苹果》教学札记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苹果》教学札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第九册《水》单元的一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抓住情感主线,通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通过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我注意了教学过程的预设及解决措施,让学生披文入境,情满课堂。

一、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刚开始我讲了上甘岭战役中我军遇到的最大困难给养供应不足,尤其缺水。让学生走进当时的情景中,体会到当时条件的艰苦,为后面理解战友间的情谊做好了基奠。

在教学中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提升,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倡导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每一个战士都非常需要这一个苹果,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推让这一个苹果,通过这样的对比,来体会到战友间的情谊。所以,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问题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士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谁最需要?战士们尽管自己很干渴,却一直推让。有了这样的对比,就能很好地理解战友间的推让是一种怎样的情谊,也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每一个战士都被感动了。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描写战士口渴的句子。找到八个战士需要苹果也很想吃这个苹果的理由,如果不深入到战士们心中去用心体味,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升华,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我又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战士极其干渴的语句。比如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了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在品读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战友间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深情厚意。

2.抓住重点段落,升华情感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直接点明了课文发中心。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迸出的是幸福的泪花?又为什么说迸出的是骄傲的泪花?学生体会后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有感情配乐朗读这一段,升华了感情。

当然,这一节课也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应变能力要加强。如在处理苹果传递过程中有的课件与学生的回答有差距是,有些忙乱。这是课前备学生不够造成的,课堂应变机智有待提高。

《一个苹果》相关知识


平时吃个苹果是很平常的了,而在战争的特定条件下,则是异常的不易。看过电影《上甘岭》或读过张计法连长亲自撰写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个苹果》的人,会记得发生在闻名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成为上甘岭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打上甘岭的时候,我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担任宣传科副科长,被派到前方指挥所,负责战场的宣传鼓动工作。那时,我们每天都要编快报、出捷报,宣扬英雄、鼓舞士气。记得,在我们宣扬的英雄事迹中,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除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易才学、陈治国、龙世昌等等英雄壮举外,就是这个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一个苹果。

没水,是上甘岭战役中,特别是在坚持坑道战争中碰到的一个大难题。没有经过那场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干渴会使人达到多么难忍的程度。有多少战友为了把苹果送进坑道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又有多少战友为了下山抢水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所以,135团7连长张计法接到运输员带来的一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激动;当他们8个人传来传去谁都舍不得吃一口的时候,是那样震撼人心;当事后张计法像我们讲述这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催人泪下,他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当时,15军政治部保卫科侦察队长宁焕星,陪同作家到坑道里采访张计法后,他没有记下其它的,却被这一个苹果所深深打动,随后写下一篇报告。我也被这一个苹果所激动,当即写下一首枪杆诗①。現按照原件笔录如下:

干渴的人们多么把水想,

苹果的味儿新鲜又清涼,

英雄们把苹果深深地望了一望,

张计法大队长②手拿苹果想了又想:

步行机员不停的呼叫嗓子哑得话难讲,

张大队长把苹果递给了他們,

四个步行机员互相敬让却一口没尝,

八个人整整传了一圈又把苹果传给了大队长。

战士们说:你吃吧,队长!

你日日夜夜在指挥我们打仗。

大队长望了望可爱的战士们,

激动的咬了一个口,

大家这才肯把口张。

八个人传了一个圈吃了半个,

又传了一个圈才把一个苹果吃光。

八个人,一个苹果,

每人吃了两小口,

意味深长,永远难忘,

霍的站起了八班长,

他用劲喊:增加了我们的力量。

又是一场激烈的斗争,

连续打退敌人八次冲锋,

张大队长兴奋的叫步行机员:

歼敌三百多,

快快报告给首长。

这不成为诗的诗,却是我当时真情的表露,发自内心的呼喊。我们把一个苹果的故事,刻印在战地快报上,后来军的《战场报》也登了出来。

上甘岭留下了以黄继光为代表的英雄的足迹,也留下了像一个苹果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的战士,骨头是最硬的,而感情是最丰富的,精神是最可宝贵的。这样的战士,只有这样的战士,才是最可爱的。

注①:枪杆诗是当年战士们写在木制的枪托上的宣传口号、打油诗、战地诗歌等,后特指部队中的战地诗。

注②:大队长是当时连长的代称。

习作一个快乐的人


习作一个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是个快乐的人。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这是一个快乐的人。

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全方位了解这个人: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一个快乐的人”

2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的一个快乐的人是谁呢?

3快乐的人包括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很多人都是的,并且还包括我们自己。

二知道具体描述

1这个快乐人的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她很快乐,介绍一件最能表现出她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也一起快乐。

2指明学生讲一个快乐的人的一件事情。

3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件事情有何感想?

4其他人怎么评价这个人呢?

5小组交流

三、指导书写。

1、把内容写具体,写出最能体现人物“快乐”的事例。

2、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

3学生独立作文。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一个降落伞包》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识字一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