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导学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6

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导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导学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学习与探究之二

活动主题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活动,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尊重知识、追求科学的精神。

2.学习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3.以课堂剧的形式再现历史情境,从而体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

4.通过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比较,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认识社会,探索未来。

5.通过个人特长的发挥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体验个人价值实现才愉悦,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复习第八课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2.查阅工业革命前后有关人类在交通,饮食,服饰,家庭,体验方面的革新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以19世纪一个东方旅行家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为主题,编排课堂剧“西游记”,并根据剧情需要制作道具,准备材料。

活动方案

1.确定活动过程:首先组织学生表演课堂剧“西游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礼物”有哪些?这些“礼物”今天何在?你受到那些启发?

2.根据学生特长将学生分为以下小组(每组推荐组长一名):编剧组、服装道具组、演出组(导演一名,演员若干)。另外请本班其他任课教师组成评委组。

3.组长带领组员通过阅读历史教材、去图书馆、上网或者请教老师等途径查找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将资料整理并交给自己的组员。

4.编剧组根据资料编写剧本(剧情概况:一个中国旅行家来到英国,参观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见到许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模型,解说员为他分别介绍每个模型的发明者、性能及动力来源等……),将剧本移交服装道具组和演出组。服装道具组根据剧情需要制作服装和道具,如火车、轮船、蒸汽机等模型。演出组分角色熟悉台词,反复排练。评委组从参加的态度、协作情况、工作质量、观点的创新性等方面制定活动评分制度,印制评分表。

5.表演课堂剧“西游记”。展示讨论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评分组予以评分。

6.主持人宣布各组得分情况,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如最团结小组,最创新小组,个人最佳表演奖,个人思维活跃奖等等)。教师总结,并颁发小礼品。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会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道理。

相关知识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方法(1)阅读学习法(2)情景体验法
学与教的过程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展示教材中图6—2、图6—3、图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阅读教材,组织讨论:○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读有关资料,说明电的使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知道手工工场和工厂生产的不同。
2.收集相关资料,讲述发明者的发明活动及发明故事,认识一切成功源于勤学多思,从而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手工工场和工厂的不同。
教学难点: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导入1.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工业革命兴起时的主要发明,想想蒸汽动力的局限性。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图6-10了解发电机发明的情况。
○接着可介绍法拉第、格拉姆、西门子的事迹,提问:“电力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活动]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从而启发新的技术发明。科学理论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明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接下来,结合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电能的优点。(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能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图6-14和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讲述爱迪生的发明故事及其主要发明,认识科学发明的伟大和艰辛。
[活动]教师可讲述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纽约、底特律、新泽西等地在内的几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断电。通讯、交通一片混乱,曼哈顿街道上的红灯全部熄灭,道路上拥堵着装满乘客的汽车和奔跑着追逐汽车的人们。这说明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也可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说一说:“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
2.一些重要发明的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图片,了解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过程。还可引导学生回忆火车的发明,说出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变化。应说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虽然不是电力应用的直接结果,但它是本阶段工业革命的延伸和扩展。○接下来,让学生看图6-17,想想新的信息传递工具有哪些?然后指出这些新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同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相比,“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特点?”(首先,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其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在工厂]1.工厂的教学建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蒸汽机发明后,工厂发生的变化。然后将图6-18和6-19进行比较,说出工厂发生的变化,由此感受蒸汽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师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工厂管理制度的认识。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制作小贺卡,有的组分工合作完成,有的组由每位同学单独完成,看看哪一组效率高。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分工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认识分工合作是大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总结大工厂制度的历史作用。
[活动]图6-20反映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苏格兰高地妇女织布的情景,她们在户外工作,可以边聊天边织布,工作环境很轻松。而日本缫丝厂管理非常严格,对女工每天起床、早餐、午餐、下班的时间,甚至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在工厂内不能闲谈唱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不能干工作以外的事情。
2.工厂管理制度的教学建议○让学生依据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标准化生产是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的生产方法。它于19世纪后半期诞生在美国。)○然后让学生看教材中的“阅读卡”和图6-21,了解流水线生产方法,思考流水线的生产方法的作用和它对现代社会大规模生产的意义。同时,要结合活动设计中的图6-22和文字内容,阐述对流水线生产方法的看法。
[活动]流水线生产方法,也叫福特制,1913年由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最先在福特汽车公司采用,其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生产自动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这是通过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成就。实行这种制度,由于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所以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缺乏兴趣,而且教材整体线索乱,不好讲解。在教学中多数以讲授为主,但感觉很有难度。对于一些重大的发明及其过程无法做到相当熟练,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教材线索清晰,可能会好一点。所以,在讲授时,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总体感觉还可以。同学们课前能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方面有所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如工业革命、工厂等很难理解和把握。争取在本课结束后,在复习一次,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七单元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平湖市行知中学王晓戴悦2014.4.15

一、:

课标:2-3-4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解读:交通技术的进步,爱迪生与电的利用,工厂制等相关工业革命成果的了解,体会工业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

二、: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七单元第五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之后,旨在突出工业革命在对西方帝国主义对外殖民扩张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成果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2.教材结构体系:

科技的重视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成果带来巨大影响

(积极、消极)

三、: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

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五、: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材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六、:

导入新课:

通过昨天对书本内容的预习,你觉得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哪?

设计意图:通过书本资料阅读,让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同时抛出问题,展开今天的新课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科学的世纪

活动:观看投影仪上的两张图片,思考问题:

比一比,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科技受到重视

设计意图:引出人类对科技越来越重视和关注。

1、原因:

活动:

阅读课文P78,思考:为什么说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归纳:一、西欧各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

二、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1)宽敞的实验室、精良的实验仪器。

(2)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出现了专门的理工大学。

(3)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

三、重大突破

19世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2、补充:19世纪人类的三大发现:

(1)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施莱登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3)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

发明发动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飞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发明者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莫尔斯贝尔马可尼

时间18661870187919世纪80年代1903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

国别德国比利时美国德国美国美国美国意大利

(小组合作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教师提问:阅读表格,你能获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

归纳: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出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填写观察,探索第二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领域,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所处阶段

开始时期

主要特点

主要发明成果

领先国家

工业门类

共同影响

启示

(小组合作完成上面表格,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三、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提示:从不同领域回答,联系生活)

1、科技改变生活的:

2、科技影响生产的:科技开启现代生活

3、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的:

小组回答,教师总结

四、展望工业革命

你期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能解决当前社会的哪些问题?

(畅所欲言)

五、科技是把双刃剑——流水线

通过视频《摩登时代》——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完成当堂练习(见学习单)

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感悟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业布置:作业本

板书设计:

科技的重视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成果带来巨大影响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方法(1)阅读学习法(2)情景体验法
学与教的过程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展示教材中图6—2、图6—3、图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阅读教材,组织讨论:○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读有关资料,说明电的使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知道手工工场和工厂生产的不同。
2.收集相关资料,讲述发明者的发明活动及发明故事,认识一切成功源于勤学多思,从而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手工工场和工厂的不同。
教学难点: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导入1.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工业革命兴起时的主要发明,想想蒸汽动力的局限性。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图6-10了解发电机发明的情况。
○接着可介绍法拉第、格拉姆、西门子的事迹,提问:“电力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活动]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从而启发新的技术发明。科学理论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明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接下来,结合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电能的优点。(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能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图6-14和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讲述爱迪生的发明故事及其主要发明,认识科学发明的伟大和艰辛。
[活动]教师可讲述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纽约、底特律、新泽西等地在内的几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断电。通讯、交通一片混乱,曼哈顿街道上的红灯全部熄灭,道路上拥堵着装满乘客的汽车和奔跑着追逐汽车的人们。这说明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也可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说一说:“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
2.一些重要发明的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图片,了解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过程。还可引导学生回忆火车的发明,说出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变化。应说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虽然不是电力应用的直接结果,但它是本阶段工业革命的延伸和扩展。○接下来,让学生看图6-17,想想新的信息传递工具有哪些?然后指出这些新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同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相比,“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特点?”(首先,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其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在工厂]1.工厂的教学建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蒸汽机发明后,工厂发生的变化。然后将图6-18和6-19进行比较,说出工厂发生的变化,由此感受蒸汽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师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工厂管理制度的认识。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制作小贺卡,有的组分工合作完成,有的组由每位同学单独完成,看看哪一组效率高。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分工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认识分工合作是大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总结大工厂制度的历史作用。
[活动]图6-20反映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苏格兰高地妇女织布的情景,她们在户外工作,可以边聊天边织布,工作环境很轻松。而日本缫丝厂管理非常严格,对女工每天起床、早餐、午餐、下班的时间,甚至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在工厂内不能闲谈唱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不能干工作以外的事情。
2.工厂管理制度的教学建议○让学生依据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标准化生产是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的生产方法。它于19世纪后半期诞生在美国。)○然后让学生看教材中的“阅读卡”和图6-21,了解流水线生产方法,思考流水线的生产方法的作用和它对现代社会大规模生产的意义。同时,要结合活动设计中的图6-22和文字内容,阐述对流水线生产方法的看法。
[活动]流水线生产方法,也叫福特制,1913年由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最先在福特汽车公司采用,其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生产自动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这是通过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成就。实行这种制度,由于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所以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缺乏兴趣,而且教材整体线索乱,不好讲解。在教学中多数以讲授为主,但感觉很有难度。对于一些重大的发明及其过程无法做到相当熟练,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教材线索清晰,可能会好一点。所以,在讲授时,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总体感觉还可以。同学们课前能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方面有所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如工业革命、工厂等很难理解和把握。争取在本课结束后,在复习一次,这样可能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