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5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0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

“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WwW.jaB88.COm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

()1()()()5()()

()()87()()()()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扩展阅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1、2、3、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评价: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1)独立看图

(2)汇报观察结果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

(3)组间交流

三、解决问题

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四、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1题

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

3、自主练习第2题

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

4、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

5、自主练习第8题

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五、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3、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8○65○87○10

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一)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一)教案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七、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二)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二)教案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的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3只小猴;左边树上有5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提出问题

师: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

三、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3+4=74+3=7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5、巩固练习

4+1=5+4=6+2=7+3=

1+4=4+5=2+6=3+7=

6、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的信息窗4。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

2、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前将教室内画上8条跑道。

2、作13个跑号。

3、13个学生扮演运动员,1个学生扮演裁判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已经到投沙包比赛的场地去参观过,而且我发现,同学们还是非常优秀的裁判员。今天,我们的赛跑比赛的场地去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信息窗4,同学们观察画面,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13人分成两组,只有8条跑道,怎么分?

(1)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各种假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8人,第二组分5人。

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7人,第二组分6人。

对于以上两种分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还可能提出:第一组分9人,第二组分4人。对于这种分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分法的不合理性。学生再来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放在问题口袋中。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5》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5》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5》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5页的信息窗5。

教学目标:

1、借助成绩统计和分发奖品,引导学生提出多个问题,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领奖品和公布成绩”现实的情景画面中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结束了,下面该到发奖的时间了,让我们到领奖台看看吧。

二、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成绩公告”栏里以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了一年级三个班男、女同学的得分情况。

三、解决问题

1、整理提出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梳理,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有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发了几本练习本?

发了几支铅笔?

发了几个笔袋?

一年级一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年级二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年级三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班比二班多得多少分?

二班比三班相差多少分?

一班再得几分就和三班一样多?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全班交流回顾

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说出应用图中的哪些信息,解

决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四、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出示86页第一题先让生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决过程。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编成童话故事,说给大家听。然后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五、教学随笔: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四》教案1


教学内容:

信息窗4

教学目标:

★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展示美丽的图画,使同学们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建出我们美好的家园,渗透进行鈥溡孕燎诶投⑼沤峄ブ兮€澋慕逃?/p>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中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护绿小队顺利完成任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一幅美丽的图画中,小伙伴们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归纳板书)同学们互相交流补充其他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3)一共有多少只鹅?

(4)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2.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出比谁多,比谁少的问题。

(1)屋里的小鸟比外面的多多少?

(2)岸上的乌龟比河里的少多少?

(3)河里的鹅比岸上的多多少?

(4)石头上的蚂蚁比下面的少多少?

3.你能试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怎样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自己独立解决(或列算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

(2)小组合作学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可以怎样计算?说说想法。说一说你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4.想让我们周围变得这样美丽么?那大家可要记住我们学习过的八荣八耻,里面有两句是这样的鈥溡孕燎诶投佟⒁酝沤峄ブ兮€潱颐窃谄饺绽镆劝投彝е湟ハ嗤沤帷⒒ハ喟镏?/p>

三、练习

45+3=45-3=45+30=

45-30=26+7=46+7=

35-7=85-7=38-3=

67+2=76-20=59-30=

64-40=32-20=57+2=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1-3,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具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1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会列算式吗?(加减法都可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

(3)根据这幅图,口头列4个算式。

2.综合练习2

(1)拿出一组练习:52+3= 52+30= 52-3= 52-30=

(2)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3.综合练习3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哪些叶子生病了?找出生病的原因,你能为它治病吗?

(3)说一说治疗的结果。

二、补充练习

1.不计算,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小,在方框里画鈥溾垰鈥潯?/p>

54-4 □42+7 □

74-40 □59-4 □

42+6 □36+30 □

2.在 ○ 里填上>、<或=。

47-20○4265-4○65

27+2○3070○72-2

60○56+330○38-7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园》教案青岛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园》教案青岛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园》教案青岛版

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教学内容:

第67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1、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地数、读、写11-20各数;

2、考察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大小;

3、考察能否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等。

4、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全面回顾,归纳整理

1、同学们,学习数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转眼我们已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回忆一下这我们主要都学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自我整理,畅所欲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几大项:数数、估计、加减法……

二、创设情景、具体考察

(出示情景图)

1、整理复习,考察估算能力

(1)仔细观察图上是什么场景?你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

(2)不看图,请学生估出所提问的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检查自己的能力。

(3)你还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请学生估计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

(4)小组同学组内考察。

2、整理复习其他内容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1)天上有几只海鸥?有几艘船?几个小朋友……

(2)左边与右边一共有几只海鸥?红帆船、黄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边的小朋友比右边的多几个……

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决定加法、减法、数数的复习顺序,进行归类复习。

三、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丰收园

1、师: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生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你这样就做到积极了……)

2、照样子,组长组织小组内评价。

3、自己根据各种表现,涂红不同个数的苹果。

四、教学随笔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射线、直线和角导学案(青岛版)


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几个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富好感及空间观念。
重难点:
重点: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信息窗一
师: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
1.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观察射线,寻找特征。
3.射线的画法。
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讨论: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通过一点画两条射线,形成什么图形?
小组合作完成。
四、展示点评总结提升
1.角: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各部分的名称。
3.角的表示方法。
五、清理过关挑战自我
1.判断:
(1)一条直线长5厘米。()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黑板的边是一条射线。()
(4)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
(5)直线比射线长。()
2.按要求画一画。
(1)过A点画一条直线。
(2)过B点画一条射线
(3)以C点为顶点任意画一个角。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的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学过程: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二、搭积木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生:……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五、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六、课后作业: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七、教学随笔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进行简单的图表转化。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发现规律或某种现象,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分析能力。

2.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大屏幕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牙宝宝。今天,牙宝宝不仅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而且它还想知道这节课上哪个小组表现最棒,表现好的小组就能得到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红花。一组的同学有信心赢吗?其他小组呢?期待大家的表现。

谈话:同学们,关于小朋友和成人的牙齿你知道多少呢?(学生思考)我来告诉大家:小朋友的牙齿叫乳牙,有20颗;成人的牙齿叫恒牙,有32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为换牙。同学们,你们换牙了吗?(师板书:我换牙了)

师:噢,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还记得你换了几颗牙?

生1:我换了1颗。

生2:我换了3颗。

生3:我换了2颗。

生4:我换了4颗。

生5:我一颗也没有换。

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记住每个小朋友换牙的颗数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1:数一数!

生2:先让换一颗牙的举手,数一数;再让换两颗牙的举手,数一数;

师:他的办法怎么样?那我们就用他想出来的办法数一数。请换一颗牙的请举手、换两颗牙的请举手、换三颗牙的、四颗牙的

师:谁还记得换1颗牙的有几人?(生答:3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生答:5人、不对,是7人)换3颗牙的有几人?(生:大概是7人;好像是6人;不对,我记的是3人;哎呀,记不清了。)

师:瞧,有的同学都记不清了,那我们刚才不就白数了嘛,看来咱还得想个办法,怎样数过后并且记住它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生:我有办法,数完了之后把它记在纸上。师:这种办法真妙!把数完的数计下来就不会忘掉了。

(出示情境图)现在,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也在换牙,我们就用大家刚才想到的办法来看看他们换牙的情况是怎样的,好不好?

二、收集数据,整理表格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信息?

生1:有3人换了4颗牙。

生2:有6人换了2颗牙。

生3:有5人换了3颗牙。

师:他们换牙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整理一下。

展示1:横向象形图。(大屏幕演示)

展示2:竖向象形图。

师:在这里,我们用涂格子的方法来表示换牙的人数。大家记好了,我用1个格表示1个人,换2颗牙的有6人,所以我们要涂6个格。换3颗牙的有5人,你说我应该涂几个格?(学生回答)换4颗牙的有3人,应该涂几个格?(学生回答)这种表示方法你会了吗?翻开课本105页,拿起你的彩笔,自己涂一涂。(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展示3:统计表(出示表格)这个表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都会填了吗?会填了就试试看。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回忆一下,刚才为了了解同学们换牙的情况,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七嘴八舌抢着答:数一数!记一记!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师:对!像大家所说的这些整理数据的方法都叫统计。(板书课题统计)这种绘制成图的我们就叫它统计图,像这样用表格来展示的我们就叫它统计表。

师: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换2颗牙的人最多。

生2:我发现换4颗牙的人最少。

生3:我发现换2颗牙的人数比换4颗牙的人数多3人。师:通过统计,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教师向学生介绍换牙期间的小知识:小朋友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

三、拓展应用

师:统计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只要用心就能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个很大的统计图,大家发现了吗?(你追我赶评比栏)

师:从评比栏中你能发现什么?(用统计方法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达到对统计知识的再一次深化,同时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完成(1)(2)题,然后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自主练习第2题。

1.师:同学们你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么?(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

2.看了这张图,你能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简单统计的方法来填写统计表吗?学生运用适合统计的方法来整理。

3.看了这张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自主练习第3题:小调查小组统计一下全班喜欢各种小动物的各有几个人,整理后看看哪种小动物最受同学们的喜爱。

2.回家后用统计的方法统计一下自己家人喜欢吃水果的情况,还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统计一下过往车辆的情况。统计后整理分析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我换牙了统计

数一数记一记统计图

填一填统计表画一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写法》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写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写法》教案

快乐的校园1—5的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4、5题。

教学目的:

1、会写1-5各数。

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教学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好吗?

二、观察字型,学习书写

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书空,记笔顺。

4、描红,并尝试书写

“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写数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旁边的表格要我们干什么?学生能填对数就可,不做过多要求。

3、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根据给定的数涂出对应的圆圈个数,只要涂的个数与数字对应就可)再引导学生找出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

四、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11—20各数》教案青岛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数11—20各数》教案青岛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11—20各数》教案青岛版

数11—20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介绍背景: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3、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11-20各数

(1)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学生说说数的办法。)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

(2)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

(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畅所欲言,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65页的第1题:写一写,画一画

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教科书第65页第2题: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

(1)从小到大

(2)从大到小

(3)奇数排列、偶数排列

3、教科书第65页第3题:数学游戏

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

五、教学随笔: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