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

大舞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25

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人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3-1-7列举实例,分述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理解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感受经济危机爆发时的一些表现和特点。

(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3)通过表格数据,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4)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5)通过预学习,体会08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6)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中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描述:环顾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11700头牲畜。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新课教学:

一、短暂的经济繁荣

资料1:美国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增长到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

资料2: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制度创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料3:为了刺激消费,政府推广分期付款等方法。

资料4:P40图2—27美国居民收入总和

阅读教材内容及所给资料,完成:(1)说一说,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

(2)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二、繁荣背后的危机

资料1: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为1.5小时。在当时的美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称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资料2:这一时期,美国居民收入总和在不断增加,但财富的3/5掌握在占全国人口2%的人手中。

资料3:图2—28

阅读教材内容及所给资料,完成:

(1)从资料1中,你能看到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怎样的?人们对汽车的态度又如何?

(2)如果你看到这则广告,你会去购买吗?

(3)资料2又告诉我们怎样的现实?如果你准备买一辆汽车,但手中存款不足时,面对“现在购物,以后付款”的消费方式,你会选择如何?

三、触摸历史-------感受经济危机

对于这场危机我们是感觉不到什么,可是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一提起经济危机就谈虎色变,究竟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一段视频来进一步了解经济危机的一些情况(要求:认真看视频,把看到或听到的让你印象最深的信息记录下来,学会捕捉信息)

播放视频《经济危机》问:从视频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从而得知最先从美国开始,以及经济危机的一些表现: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资本主国家生产倒退20-30年,等等

出示材料:图2—23。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讨论:为什么经济危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能不能概括总结一下这场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1、持续时间长

2、范围广

3、破坏性大

四、探究根源-------揭秘经济危机

承转:人们在惊叹于经济危机给全世界带来如此大破坏性的同时,不仅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为什么会爆发这场经济危机?根源到底是什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次危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825年的英国已经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是资本主义的顽症。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段材料,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出示材料一: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

问:母女间的对话是否矛盾,矛盾在哪里?这段对话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1)资本家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多煤?

(2)资本家为什么能生产这么多煤?

(3)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什么卖不掉?

承转:一方面煤太多,另一方面又没有煤,生产的煤太多了,卖不掉,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是不是生产出来的东西真的用不完呢?不是,而是人们没有那么高的购买力,所以经济危机的实质其实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又由于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得资本家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增长,而又给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工资,导致劳动者因贫困而无钱购买,使产品积压,形成过剩。即: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矛盾才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既然国内卖不掉,卖到别的国家去行不行?

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它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亚非拉国家越来越落后。

总结: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奴役和掠夺,使得殖民地更无钱购买,还是无法解决积压产品,所以经济危机还是要发生。

承转:既然国内和殖民地人民都无力购买,那么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能不能互相消化这些产品呢?(让学生猜)

出示材料三:

各资本主义国家又都采取自私自利的政策,只顾把本国商品卖出去不让别国商品卖进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混乱。

既然消费解决不了,那么让资本家少生产点行不行?(学生回答也不行)。

那么造成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两次工业革命后,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私人小作坊,这时的生产就不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而是应该供给全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即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但是另一方面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又都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根本不顾社会需要进行生产,而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这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矛盾。

通过材料回答,生产和消费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五、总结历史-----命运因谁而改变

出示:危机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工人失业人数工人运动次数

美国70%46.2%1700万人

德国40%70%800万人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32.5%50%300万人仅1931年2415次

问:从中你能看出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如果你是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危机?

承转: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的出路也不同。美国由于新任总统罗斯福实行了“新政”采取改革的措施度过了难关。而德日意经济实力不如英、美等国,也无心更无力进行改革,他们又会寻找什么样的出路来摆脱危机呢?

六、反思历史—我们该做些什么

无论是国家干预还是对外侵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所以经济危机还是不可避免的会爆发。

出示:美国8次、日本7次、德国7次、法国5次、英国7次。然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08年于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而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国家也受到了影响,那么这次危机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展示查找结果)。

承转: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两段材料: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出口企业面临困境,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美国的消费减少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出口,出口亏损。如五金行业5万多家生产企业中,目前,约2万多家企业(多数为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其中有些已歇业或倒闭。只有25%~30%能正常运转。

2、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的情况,减薪裁员潮也随之出现,导致了失业率上升。造成2000万左右农民工失业返乡,过多农民工失业会加剧城乡社会矛盾,危及城乡社会稳定。大学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未就业人数达600多万。

假如你是中国领导人,你该怎样做?

出示中国政府措施:(摘录部分)

1.启动扩大内需的刺激经济计划:俗称的4万亿投资。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

4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5以创业促进就业。如哈尔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目标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平均1人创业带动6人就业。

小结:

中国已走入世界大经济的发展行列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不可避免。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入世”固然重要,而保持独特性也必不可少。中国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外贸和投资,使经济主动性降低,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安全平稳发展,加大内需马车的拉动力量是我国经济后续发展的必择之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30年代的大危机

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

 实质生产无限扩大

生产相对过剩普通劳动者工资低,缺乏购买力

产品卖不出去,导致积压

延伸阅读

4课经济大危机


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解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把握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观察思考

探究综合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讨论分析

评价人物

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劳动人民因为失业而生活恶化,资本家却为了保持商品价格,宁可销毁商品,不愿救济贫民。这充分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人文素养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罗斯福本人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分层复习)

1.会议:

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B、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2、影响:

A、巴黎和会: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B、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演示相关图片等资料,辅助学生讨论分析、评价人物)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onlythingwehavetofearisfear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练习巩固

1、完成第23页“练一练·选择题”:新政的中心措施是(D)

A、兴建公共工程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3、完成《填图册》第6——7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4课经济大危机:


莲山课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投影)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投影“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自我检测〕

(见课件)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4课经济大危机”,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观看课件幻灯片3,视频: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股票崩溃股民失去一切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

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美国的失业者垄断资本家销毁咖啡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罗斯福与农民在一起宣布新政的海报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观看课件幻灯片17,视频:罗斯福新政)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观看课件幻灯片3,视频: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股票崩溃股民失去一切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

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美国的失业者垄断资本家销毁咖啡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罗斯福与农民在一起宣布新政的海报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观看课件幻灯片17,视频:罗斯福新政)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