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下册统计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4

二年级下册统计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下册统计导学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

读统计图表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3~116页

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引导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重点难点

能根据统计结果制作简单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学案

导案

试点

1、观察113页第一个表格,完成填空:

(1)二(1)同学调查了什么?

()

(2)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一共有几种?

()

(3)哪一种电视节目喜欢的人最多?哪一种最少()

(4)你还看到了什么信息?()

2、观察113页第二个表格,回答问题:

(1)二(2)班同学统计了什么?()

(2)你能知道他们班的总人数吗?()

(3)你还想到了什么?()3、观察114页第三个表格,请回答:

(1)这是一个什么内容的统计表?()

(2)你看懂了什么?()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4、矫正、评价三道习题: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1、完成115页“练一练”1: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哪些天卖得较多?哪些天卖得较少?

(2)一周内大约卖了多少台?

(3)预测接下来的周日、周一可能各卖出多少台。

2、完成116页“练一练”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豆芽生长情况统计表

3、完成115页“讨论”;

小军1~7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1)小军的身高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2)小军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几岁到几岁长得最慢?

(3)预测到8岁时,小军可能有多高?

4、完成114页“小调查;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延伸阅读

二年级下册《画风》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画风》导学案
教学内容:《画风》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教学目的: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让孩子理解到脑筋的重要性,学做生活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
(2)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
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了之后,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
3、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那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㈠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宋涛画风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副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这就是宋涛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师: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
陈丹画风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画风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课件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宋涛雨丝斜
画风陈丹小树弯
赵小艺旗子飘
风车转

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封、歉”等九个生字,会写文后相关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3、体会知错能改,培养承担责任;感悟人格的美、学会宽容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2、体会小男孩心理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畅言、ppt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组织教学

2、课前引导

二、初读课文

1、我问你骄傲是一位老奶奶说的,文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学会自我解决书中的生字,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并组词。

3、出示相关的词语:玻璃破碎继续

信封便条信箱

4、归纳文中的轻声词语,给词语排排序。

三、研读课文

1、小男孩的便条一不小心弄湿了,只剩下部分字,你们能帮助他填写完整吗?

尊敬的老奶奶:您好,打碎攒了7美元道歉

师:你看,便条上的内容不完整了,你会把它补充完整吗?不急,我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用眼睛看。

2、学习相关段落,体会当时场景。师: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你能读好吗?(出示)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你们看,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还……这就叫正确流利。还有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刚才你看到石头像——

生: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

师:又像——

生: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师:你也看到——

生: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像星星一样从天而降

师:你们大家都看到——

生: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像星星一样从天而降

四、研读课文相关段落

闯了祸的我们,像兔子一样逃走了。这天晚上,我担心她——知道是我做的,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怎么读才能读好,自己练练

生:读

师:哪个孩子来读一读?这段话真不好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的心里很不安啊,还有谁来读,我没请过的。

生:读

师:孩子们,你们都觉得,不自在了。小男孩不自在的样子,都来做一做。起立。瞧,有低着头的,有羞红了脸的,有不敢看老奶奶的。你们为什么不自在呀?

生:我很难为情。我怕她知道是我干的。

师:这些话却不敢跟她说。于是,就有了这张便条。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便条

师:多么真诚,多么诚恳啊,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便条

五、写“玻璃”两个字

六、小结

师:小男孩给来奶奶写了一张便条,过了不久啊,他也收到了老奶奶给他写的一张便条,便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就是——

生:我为你骄傲。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数、统计》复习学案苏教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认数、统计》复习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数、统计》复习学案苏教版

复习1认数、统计

复习内容:书本第100页期末复习第1--3题,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对数的读、写、组成和大小的比较。能正确进行千以内的加减计算。学会统计。

2、通过建构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增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正确读、写、组成和大小的比较以及统计表格的正确填写。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这本书上所有的内容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就开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相信你们通过复习,肯定会比以前学得更棒!(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

书本第100页第3题

(1)月球表面的最高温度是一百二十七摄氏度。

(2)月球上的一天是六百五十五小时。

(3)上海金茂大厦高四百二十米。

①要求:在座位上先试着读一读这些数据。

②生读数据,指名读。

③生写数据,集体订正。

④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说数字时,可以请其余的学生板书。

⑤你们举的例子真多。那刚才这些数分别是由什么组成呢?自己选一个说给同桌听听。

指名说数字的组成。

⑥谁能把这些数字排列一下顺序吗?

⑦学生排列数的顺序,汇报交流,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

指名学生小结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三、题组练习,发展提升

1、看谁连得快

(1)我们一起看书本第100页第1题“连一连”,请你们在书上完成。

(2)生动笔连一连,汇报结果。

(3)你们是怎样想的?

2、书本第100页第2题

磁性黑板上贴出四张数字卡片:0、2、5、8

(1)我们来看这4张数字卡片,你能从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吗?小组内合作,动手把三个数字排一排,比一比哪个小组中找到的三位数最多?

(2)小组合作找三位数,汇报结果。

你们找到了许多三位数,那怎样介绍就不重复也不遗漏?

评价:你的方法真不错!

(3)那在这些三位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如果要用三个数字直接排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你有什么好方法?先与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交流方法。

(4)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谈话:排最小数时,最高位上不能写0。那用四个数字直接排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方法会吗?

(5)总结: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首先要使百位上的数最大,再每次从余下的数中挑选最大的数,分别填在十位、个位上。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必须使百位上的数最小,但不能是0,然后每次从余下的数中挑选最小的数,分别填在十位、个位上。

四、补充练习

1、4个百、9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2、703里有()个百和()个一。

3、个位上是0,十位和百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

4、30个十是()。

5、接近500的数是哪些(502、399、603、495)

6、100、300、500、()、()

7、112、233、334、()、()

五、复习统计

出示“期末复习”第24题图片。

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

1、图中的图形可能按哪几类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回答

2、你能说说“合计”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

3、会求吗,怎样求?动手试一试。

4、学生独立填表。

对这两张统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同桌交流。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好方法与大家交流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5、泉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划出来,把课文读通读顺;

(2)、圈出不认识的字,拼读一遍,把你认为较难的生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说一说每个字的记字方法。

(4)、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自我检测

1、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检测。请做《生活》第9页第2题,同桌交换检查,做对的请划上一颗星。

2、读一读,我会加拼音。

()()()()()()()()

股缝塔脆鹃杜罐哦

3、读一读,看谁都会读。

股市门缝宝塔罐头杜鹃鸟

股份石缝灯塔罐子杜鹃花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易错问题,及时记录。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预习中的困难;

2、针对学生所提及时指导认读;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成课件):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4)、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5)、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6)、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五)课堂小结

你记住了哪个难记的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三、写字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二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本课生字(一个组一个字),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wǎyīɡǔquánshuǐtiānránjiéɡuǒɡàncuìshuǐtǎdùjuān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书写,师生评价指导,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怎样写。

2.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2.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本课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针对性作业:

1、读一读生字并口头组两个词,让爸爸妈妈听一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泉水还能帮人们做那些事?说说看。

3.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我们也要去关心和帮助别人,想一想,你曾经帮助谁?把它写下来吧!

【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这是一首怀念雷锋、赞颂雷锋的儿童诗。

【教学目标】

1.认识“锋、叔”等12个生字。会写“冒、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雷锋的爱心故事和相关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2分钟)

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你对雷锋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说)

3.简介雷锋生平。

(他叫雷锋,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4.揭题: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划出来,把课文读通读顺;

2、圈出不认识的字,拼读一遍,把你认为较难的生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说一说每个字的记字方法。

4、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自我检测

1、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检测。请做《生活》第11页第2题,同桌交换检查,全对的划上一颗星。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易错问题,及时记录。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预习中的困难;

2、针对学生所提及时指导认读;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出课件)

⑴较难读通的句子: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⑵易错的生字:泞(易读出二声)曾(平舌音)又是多音字锋、莹都是后鼻音。

⑶记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宁——泞

熟字换偏旁:峰-锋摘—滴雪—雷

形近字比较:洒—酒

1、出示会认字,讲解未交流到的难点,生认读;

学习形式多样灵活:开火车、男女生比赛、拍手读等;

2、归类识字方法,并组词;

3、读一读不易读顺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

你记住了哪个难记的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写好本课的要求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冒、雷、需、迈、迷、迹、叔、锋、滴、洒”,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出示拼音,学生写出生字。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书写,师生评价指导,重点指导雨字头、走之、三点水。

雨字头:“雷、需”,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出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走之:“迈、迷、迹”献血“万、米、亦”再写走之。

三点水:“滴、洒、泥、泞”,滴字右半部分不要写出商,“洒”不要写出酒。

4.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雨字头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针对性作业:

1、读一读生字并口头组两个词,让爸爸妈妈听一听。教一教爸爸爸妈妈怎样写好雨字头的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雷锋叔叔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2.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地感受这篇课文带给你的收获。

二、课堂预习

1、师:首先我们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

出示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

1、整理课前准备的雷锋资料,有意向的同学可以选择课上向同学们汇报;(自由选择)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

3、思考:雷锋叔叔生前是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的,文中通过几个小故事来说明?提示: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

2、学生开始预习,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可随时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关注的重点:⑴学生的预习状态;⑵学生是否会预习,包括划的句子和做的批注;⑶学生间交流是否热烈。可针对学生作批注的实际水平相机用投影指导。

三、自我检测

同桌间交流你所做的批注的收获。

四、交流问题和教师讲解

1、学生汇报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指名朗读。

2、交流雷锋做的好事,说一说可以看出雷锋是怎样的人?

品读关键词句:

a、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两个“你在哪里”表现了“我们”对雷锋怀念。

b、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冒着”“泥泞”表现了当时条件的恶劣。

C.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背着”“踏着”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朴实、善良的雷锋叔叔形象。

3、有感情读一读。

4、指名读第四小节。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结合课前收集的雷锋资料理解,体会雷锋时时处处关心人,帮助人的美好品质。

(2)带着对雷锋的怀念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课堂小结

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都留下了雷锋的痕迹。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呼唤热心助人的精神,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针对性作业

小练笔:说一说你身边像雷锋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成课件):

1、注意区分“弱”“垂”“芬芳”“掀”“铃”“倾”等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

2、什么是铃兰花,野蔷薇?

3、萨沙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4、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写好本课的有球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扑、托、摸”(一个组一个字),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①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2.课件出示芬芳“儿子可以合起来知道,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课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4.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2.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2.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地感受这篇课文带给你的收获。

二、课堂预习

1、师:首先我们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

出示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思考:“谁是最弱小的”

2、学生开始预习,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可随时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关注的重点:⑴学生的预习状态;⑵学生是否会预习,包括划的句子和做的批注;⑶学生间交流是否热烈。可针对学生作批注的实际水平相机用投影指导。

三、自我检测

同桌间交流你所做的批注,写下你的收获。

四、交流问题和教师讲解

1、默读,划下带有“弱小”的句子,思考分别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2、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4、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2、讨论:

(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a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句话。

b其实前面让雨衣的过程中就已经做了暗示。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中间跳过了一个人,托利亚。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而是给萨沙呢?仔细观察插图,思考托利亚是怎么对待的?C指导读第一组对话。

(2)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a分角色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儿。

b将妈妈说的话改为句号的句式。哪一种说法好?朗读比较感受这样说的好处。(语气更委婉)(3)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a萨沙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抓住萨沙的动作理解)

b想象被萨沙保护的蔷薇花会是什么样的呢?感受野蔷薇的“美”。

找出描写野蔷薇美的句子。带着喜爱之情读句子。

感受野蔷薇的“纤弱”。

找出描写野蔷薇纤弱的句子。带着感情读句子,读出野蔷薇的纤弱与娇嫩。

C萨沙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时光往往令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若干年后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六、针对性作业

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9.日月潭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两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二、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薄雾、茂盛、朦胧”等字的读音。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2、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三、检测。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3、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交流问题,导学难点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解决预估问题:

1、日月潭的位置: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⑶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六、练习

1、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日潭像太阳清晨隐隐约约倒影

名字的来历:月潭像月亮美景:中午清晰

雨天一片朦胧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09.11.19授课人:刘兵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在重点的突破上我设计选“最喜欢的小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的题材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熟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预设问题,学生用我所发的统计图统计时用1格表示1单位不够,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想出办法。通过预设问题,学生不但回忆了旧知,更重要的是亲自感觉到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为什么要1格表示2个单位,同时,为以后学习1格表示更大的单位打下了伏笔。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设计与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喜欢的小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投影仪和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互相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你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羊。

2、这三只当中,到底哪一只才是你们最喜欢的那只小羊呢?我们应想个什么办法呢?(学生出主意)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统计的方法

板书:统计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投票环节每人领到一张选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羊。(注意,每人只能选一只羊)

2、让小组长收集选票

3、计票选票收集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得票数吗?要知道每只羊的得票数还要把选票进行整理。

(三)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记录他们的票数?

2、教师进行唱票。

3、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小组合作(抱票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仔细听,认真地听报出来的结果,不要计错,同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以便接下来的分析反馈)

4、记录好后,总结每只羊的得票数。

5、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到课前所发的统计表中。

出示统计表

姓名

美羊羊

懒羊羊

沸羊羊

票数

6、学生填完后,投影展示一两位同学的统计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有画勾,画圈,写数字。

教师可以用板演的方式,适时介绍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哪种计票方法最合适。最后让学生得出哪种方法最好。介绍正字方法的好处:为什么要选择“正”字呢,因为正字有5笔,我们五,十,十五,二十的算比较方便。“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

小结:画“正“字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又方便,在这里哪只羊的数量增加1,就在那只羊的名称下面加一画。合计的时候如果是画正字的话算起来会非常的方便,你们发现了吗?

7、师:在生活中为了更清楚,更美观地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8、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空白统计图,同时投影空白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这张统计图上有多少格?(10格)

2)可是如果他们有的票数超过了10票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办法)

9、讨论完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10、师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提问:如果统计的数据更大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办?

11、师生共同把空白统计图的数据填上。

1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统计图作好。

13、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进行评判,(特别是单数票时怎样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4、说一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15、师小结:经过学生们收集票数、整理票数、统计票数,羊得的票数最多,它当然也就成了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羊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认真,辛苦了!老师还想在你们班做一个调查,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三项体育运动项目:跑步、跳绳、游泳,你们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1、让学生想办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选择举手表决,班长点数,老师记录)。

2、学生翻开课本95页,根据整理得统计表完成“做一做”

3、展示学生所填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订正)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97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统计

美羊羊:

懒羊羊:

沸羊羊:

姓名

美羊羊

懒羊羊

沸羊羊

票数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导学案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朝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游历山水,创下无数寄情于自然的诗篇。在他老年隐居庐山时写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2.齐读课题。

3.认读两个生字:庐、瀑。

4.释题。

5.再次齐读课题。

过渡:下面我们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76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2.检查初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认读:炉、疑。指导书写:炉。

(2)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3)教师示范。

过渡:读诗不能只读通顺,还要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呢!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还想比老师读得好吗?那我们就得先理解古诗的意思。

三、再读‘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注释,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自学,理解诗意。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分小组逐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个别字词的意思)。

3.抽生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导读诗:有节奏地读诗。

四、品读,感悟诗情

1.想象读诗,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

A、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紫烟”看图理解想象。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比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想象)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

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d、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带垂下,那就是庐山瀑布。这瀑布从飞流直下,奔腾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e、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3.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四、延展

1.出示,赏读。

2.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导学案

教学内容:教材30页例2、31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七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法:
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3、生活中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9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小结: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课件出示图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
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课题: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学习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习

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情境导入:

观察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初读诗句,感受诗的情境。

3、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4、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并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5、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点拨感悟:

1、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

2、请把对诗句的主题大意写出来。

3、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

巩固反馈:

1、词语解释:

香炉:

生紫烟:

挂前川:

九天:

2、默写

望庐山瀑布

紫,瀑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学习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习

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背诵并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自主学习: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绝句》: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合作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3、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点拨感悟:

1、搜集诗人杜甫的资料。

2、《绝句》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3、请把对诗句的主题大意写出来。

4、诗中描写景色有动有静,哪些词语表现了动?哪些词语表现了静?请分类写出来。

巩固反馈:

1、《绝句》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体现诗中的景物有()、()、()和()。

2、你能从课外积累的古诗中选一句描写春景的写下来吗?

3、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像,编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听。

4、根据意思写诗句

(1)远远看去,瀑布就挂在前面的山峰之上。

(2)西岭上那终年不化的积雪,仿佛镶嵌在我的窗户上。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雷雨(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学习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感悟读文。

情境导入:

1、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

2、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范读: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4、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分别写出是哪几个自然段。

5、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请写出你认为好的句子,并说明你认为好的理由。

点拨感悟:

1、观察“虹、蜘、蛛、蝉”四个字,把它们的共同点写出来。

2、交流难写字,并进行适当地指导。

巩固反馈:

1、读一读,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清新的空气迎面(扑、吹、涌)来,舒服极了。

(2)往窗外(看、望、瞅)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3)一条彩虹(停、飘、挂)在天空。

(4)蜘蛛从网上(落、垂、掉)下来。

(5)蜘蛛又(爬、坐、停)在网上结网了。

2、词语解释。

黑沉沉:

渐渐:

清新: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雷雨(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学习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感悟读文。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自主学习:

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合作交流:

1、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

2、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

(2)“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3、“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4、描写“雷雨中”的部分。

(1)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2)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点拨感悟:

1、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

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3、指导写“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等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巩固反馈: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越越。

2、雷声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最大的“书”(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学习

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习

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情境导入:

1、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2、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

3、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3、仔细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4、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岩、册、宝、刨、痕、质”六个字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具有的特点。

点拨感悟: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巩固反馈:

1、词语解释。

勘探:

地质:

刨根问底:

2、多音字组词。

埋藏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最大的“书”(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学习

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习

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自主学习:

1、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熟读对话。回答问题。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4、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点拨感悟:

1、观察“埋、陆、铁、底、趴”的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3、指导写“册、岩、宝、趴、印、刨、埋、铁、质、厚、底”等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1、给下面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们把拾到的贝壳埋()在沙滩上。

(2)你不要老是埋()怨他,这件事我们也有责任。

(3)你知道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吗?

(4)我们有了知识,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2、写近义词。

刨根问底()奇怪()告诉()

3、写反义词。

厚厚()奇怪()沉下去()上升()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习

重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境导入:

1、一群小朋友到郊处去野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

你会怎么办?

2、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又该怎么办?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不认识的字书写出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评议,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交流初读的体会。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请把你了解的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4、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5、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你的同学听,并按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欣赏。

点拨感悟:

1、出示“我会写”的内容。观察汉字字形,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2、自己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写出或讲出你的感受。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规律。

4、学生书写作业展示,师生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巩固反馈:

1、写近义词

慌张()准确()忠实()

分辨()要是()

2、写近义词

慌张()稠()快()南()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习

重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自主学习:

分节指读课文,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合作交流:

1、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小节进行学习,讨论:

(1)这种景物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2)结合图片进行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第一节中“慌张”一词你怎样理解,还能找出与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把课文中某个小节的内容说清楚吗?

4、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点拨感悟: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怎样读才更有感情?

2、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3、指导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九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1、多音字组词。

分正

2、方位词找家。

(1)太阳中午的时候在(),地上树影指着()。

(2)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朝着()方,化得慢的一边朝着()方。

(3)北极星永远高挂在()方。

(4)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左边是()右边是()。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1、发挥想象力,善于发现事物之。

2、学会自己学习。

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

重点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习

难点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复习巩固:

1、复习本单元的所学的字、词、句,实行默写。

2、把要求背诵的课文句子背诵下来,实行小组抽背。

自主学习:

我的发现

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

1、出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图片,观察并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2、用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

3、自主观察,朗读,教材中的两组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共同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小组游戏练习:一生说句子,一生点标点。比比哪组说得准确。

合作交流:

读读认认:

1、利用偏旁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组字游戏。

2、照样子,你还能说几个吗?

3、巩固识字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5、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读读背背

1、自由练读,思考:你对节气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吗?

2、组内练读,参照教材,认识歌中的每句话所说明的节气名称。

巩固反馈:

1、变字小魔术

例:才+(贝)=(财)(财产)

半+()=()()兰+()=()()

旁+()=()()斗+()=()()

曼+()=()()且+()=()()

2、连一连。

打开方向茂密的乌云

辨别宝藏满天的空气

寻找窗户清新的枝叶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1、发挥想象力,善于发现事物之。

2、学会自己学习。

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

重点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习

难点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复习巩固:

1、默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和好的句子。

2、小组内进行抽查。

自主学习:

1、写出本单元所有的近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

2、写出本单元所有的反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

合作交流: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

1、情境导入

(1)搜集各种动物图片或音像资料,进行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2、展开话题

(1)谈谈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组内交流: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展示台:

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搜集。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1)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

巩固反馈:

1、找反义词。

快()稠()薄()南()

坏()降()高()近()

2、完成本单元的基础训练

学后总结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格代表2个单位),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兴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教学准备:统计表,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图.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今天农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记得最好?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农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你们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出示课件)你们喜欢它们吗?现在农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个动画人物里面,咱们班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少?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喜欢这几个动画人物的情况。(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体验统计。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一些方法。谁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方法呢?(可以用画圆形、正方形、打勾,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现在我们要统计全班同学喜欢动画人物的情况,选用哪种方法最快,哪种方法最好?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方法,统计到哪个动画人物,你喜欢你就站起来,坐着的同学数数一共有多少?一定要细心,不要多数、漏数。(全班讨论)

师:刚才记录喜欢动画人物情况的过程就叫“统计”(板书课题)我们把统计的数据填到表格中,这张表格就叫统计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画人物的人数,如果想一眼看出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少,还可以整理成什么?

生:……统计图

2.引导学生通过生成的数据,让学生动手画统计图。

①请同学们先观察手上的表格,想一想,每格代表几?先标上数据。

②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

3.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单位。

4.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从这个统计图,我们知道了什么?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③假如下次我们班要放动画片,我们应该选择放什么动画片?

四、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①从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超市的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


撰写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的这套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P87-90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具: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学会看统计图,引导学生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鼓励学生相互间说说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统计图二,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也有横向的。引导学生说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组织学生相互说一说,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然后汇总。
3.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不足。
二、学看统计表。
1.“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注意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并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还可根据数的变化规律估计预测一些问题。
2.“小调查”:以小组的形式调查生活中班上同学每天睡眠的时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等方式呈现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讨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身高和年龄的关系,首先要读懂表格的内容,找出数据变化情况。
三、练一练。
给出某商店10天中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是从周三开始统计,还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把握大致的销售量规律和趋势。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第90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学习

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学习

难点

感悟读文。

情境导入:

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

3、读完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为什么?

5、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5、“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2、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点拨感悟: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2、朗读:“欢呼”一词体现傣族人民的心情。

3、用充沛感情的,自然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个性语气、语调地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同学之间相互评论。

巩固反馈:

1、填量词

一()花炮一()龙船

一()花瓣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学习

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学习

难点

感悟读文。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合作交流: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写出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点拨感悟: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3、指导写“龙、恩、寿、柏、泼、特、敬、鲜、脚、度、凤、凰”等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1、选词填空。

(1)妈妈()滚动着擀面杖,()转动着面饼,熟练极了。

(2)奶奶()洗衣服,()听音乐。

2、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火把节()歌婆节()

芦笙节()泼水节()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学习

重点

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

感悟读文。

情境导入:

1、你想像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2、看了影片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

(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

4、汇报读文,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

5、交流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

(2)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

(3)“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点拨感悟:

1、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2、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

4、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

巩固反馈: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华灯()()金碧()()灯光()()

银光()()()()而降绚丽()()

2、填空:

(1)()上,照明灯,()灯、()灯、()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2)焕然一新的()、()等商业街上,()的橱窗,绚丽多彩的(),()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3)古老的()变得年轻了。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学习

重点

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

感悟读文。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自主学习:

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2、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合作交流:

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

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4、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结合插图理解。

5、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故宫的资料介绍故宫。

点拨感悟:

1、古老的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

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指导写“束、勾、府、单、夺、宫、扮、雄、伟、烁、辉、煌”等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我会填,我会写。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像,

如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1.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2.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束束()一道道()一条条()一盏盏()

4.判断哪种说法对。“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这句话是说

(1)故宫的年龄变小了。()

(2)在灯光的照耀下,故宫显得比原来更加美丽壮观了。()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发挥想象力,善于发现事物之。

2、学会自己学习。

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

重点

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习

难点

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复习巩固:

1、本单元我喜欢的文章是,是因为;给我留下深刻的地方是,是因为;最喜欢的句子是;学了这单元的课文后,我很想告诉大家。

2、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会议—()

自主学习:

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合作交流: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各自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巩固反馈:

1、做连线练习。

明亮的市场绚丽多彩的日月潭

繁华的森林川流不息的舞台

茂密的灯光风光秀丽的行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窄()强()穷()败()

贱()内()善()减()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发挥想象力,善于发现事物之。

2、学会自己学习。

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

重点

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习

难点

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复习巩固:

默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和好的句子。

自主学习:

1、写出本单元所有的近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

2、写出本单元所有的反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

合作交流:

口语交际

1、按小组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方法: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

(2)主要内容方面: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

2、把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章。主题:夸家乡

夸家乡

我的家乡在,那里是个美丽的乡村。

3、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展示台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用“生活”“美好”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巩固反馈: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木()()()月()()()

亻()()()火()()()

2、完成本单元的基础训练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学习

重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境导入:

1、大家想一想:撅着嘴巴代表样子,面带微笑又代表样子。

2、试着做做这种样子。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4、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哄骗”是什么意思?

(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3)练习读这句话,注意反问的语气。

5、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点拨感悟: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请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3、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在书写的同事大家注意什么?

巩固反馈:

1、词语解释。

鳞:

哄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哄骗()如果()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奇怪()对()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学习

重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难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合作交流:

1、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点拨感悟: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指导写“另、志、题、提、漫、朗、哄、喝、骗”等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1、读这篇课文,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学后总结及反思:

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导学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导学案人教版

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高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文以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实事求是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文理念,是一篇有益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好课例。

二、学情

本课教学的活动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现欲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3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抹、拱、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1至4自然段,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四、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1至4自然段,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

五、具体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在上课前,我把课题板在黑板上,画家写的稍大,牧童写的较小,接着情学生说一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画家和牧童身上的优秀品质埋下伏笔。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画画的本领很大?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画画的本领很大?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如将学生带入纷纷夸赞的情境,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再如当戴嵩听到牧童提出异议时与他对话时的态度和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戴嵩的品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如想象一下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还会有什么样的人,怎样称赞戴嵩的画呢?,当牧童挤进来大喊画错了!时,刚才纷纷夸赞的人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这些创造性的说话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如课文学到最后,学生已感悟出两个人物的品质。我在这时设计了你有什么话想对虚心的画家或勇敢的小牧童说吗?这一创造性说话训练的环节,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

《二年级下册统计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