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近代化的探索

观察中的发现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4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近代化的探索。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近代化的探索”,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近代化的探索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

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

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

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

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

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

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④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JaB88.CoM

(5)旗帜:“民主”和“科学”(6)宣传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会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

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相关知识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侵略与反抗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侵略与反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陷,共产党员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1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②催化剂—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③直接原因—蒋介石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

22、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23、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天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24、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5、为了粉碎敌人“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6、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2)地址:延安

(3)背景:抗战即将胜利

(4)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5)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参见P82)

(6)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7、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非正义,失道寡助;中国的抗日是正

义战争,得道多助。

②美苏的配合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2)经过: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进攻在中国东北的日军;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由局部反攻转入大反攻。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伟大胜利。

(3)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警惕日本军国主

义复活等。

(4)意义:①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

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2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2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上第二单元

考纲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清单

 一、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

 兴起: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开始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反败,谭嗣同被杀

 意义:既是一声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简介: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3、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其后各省纷纷独立,后称为“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辛亥革命意义: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评价: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四、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5年兴起,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杂志是主要阵地;后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前期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进步性-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足-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有强敌。”为应对“强敌”他采取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2.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谭嗣同B.詹天佑

 C.左宗棠D.邓世昌

 3.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和“科学”

 ②“自强”与“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5.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6.“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8.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李大钊

 9.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D.变法维新的序幕

 10.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1.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1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3.在中山装(右图)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

 14.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16.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

 17.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8.“Democrdcv”(民主)和“Science’’(科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请进来的两位“先生”,它们成为近代中国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旗帜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9.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20.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23.(6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CCCCBABDB

 11-20BCBABCDBDD

 21.(1)民族危机加深。(1分)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2分。每点一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多答不加分)

 (3)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分)

 22.(1)事件:公车上书;

 主张:拒和、迁都、变法、练兵。

 (2)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关键词:商务,人才,新书、新法、新器。)

 (3)谭嗣同;他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他说自己“死得其所”;(围绕变法的积极作用任其一点也可。)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突出其不怕牺牲精神或奉献精神之类)

 23.(1)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答三点给3分)

 (2)特点:现代化启蒙。(1分)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任答一点给1分)

 (3)作用: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任答一点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