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20

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课。从这节课开始,学生将开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因此,本课在全册教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入作用。
(二)教材结构:
1.导语
2.正文: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中英《南京条约》
③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3.文后学习内容和建议:
①每课一得②材料阅读③自我测评④活动建议
(三)内容标准:
1.能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能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等)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
(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理清线索,使教材知识系统化。如: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后,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在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通过板书,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多次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想一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要体现本节课兼有全书导入课功能的特点,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导入语: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她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中国历史步及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地落在世界的后面。中国在步入近代的门槛时,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后又跌跌爬爬。中国,这个古代巨人到底怎么了?中国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我们只有很好地去学习中国近代史,才能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放映一段“虎门销烟”的影片剪辑(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片段)。这样做的优点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
然后设问:看了以上的剪辑,请同学们想一想:剪辑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在学生回答后,再设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这样可以与导入紧密相连,并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允许多种不同的想法。然后指导学生从书中得到答案。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主要是为了牟得暴利。
2.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材料:
1800年~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
年代1800年1821年1830年1835年1838年
鸦片走私数量4570箱5959箱19956箱30202箱40200箱
并请学生们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达到训练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设问:面对严重的鸦片走私,一些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改革倾向的清朝官员,主张严厉禁烟,你们知道代表人物是谁吗?
放映影片剪辑(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片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史实。
4.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他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大家知道林则徐是怎样禁烟的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并给予简要评价。)
5.虎门销烟的意义应该在学生们给林则徐的评价后,自然地引导学生回答出来: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6.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设问:有人说,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你们赞同这一观点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最后得出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而蓄谋发动侵华战争的结论,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历史史实的目的。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应该要求学生记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时间。爆发的标志要求学生知道即可。
7.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通过看地图,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特别是对于战争中英军进攻的路线(主要在沿海地区)应该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战争结果,要善于运用“想一想”(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指导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等等。(只要学生答出其中的一点,或者拥有不同的观点,均应该给予表扬。因为讨论此问的目的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8.《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简述。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阅读、记忆:开放通商口岸、赔款、割地、税款。并着重指出:《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影响,可以结合“每课一得”(即什么是国家主权)、“自我测评”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9.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杰出代表人物。因此,要让学生知道魏源和其编著的《海国图志》。可以给学生展示魏源的一些小资料,如魏源的简历、编著《海国图志》的背景、内容、主张及意义。再利用书本上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即“想一想”: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让学生理清本课的线索并巩固所学内容。
结束语:
同学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商人为了牟得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滩头销毁鸦片110多万公斤。英国政府却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蓄谋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朝的战败求和促使了以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从此,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走上了不断抗争和探索的道路。
四、板书:
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
英国中国
侵销鸦片虎门销烟
蓄谋发动战争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精选阅读

鸦片战争1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1,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1课鸦片战争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林则徐及其领导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历史意义;《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正确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

什么危害?

2、开展禁烟运动的清朝大臣是谁?他是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

开展禁烟运动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3、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请简要评价林则徐?

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发动国各是什么?最终结果怎样?

2、《南京条约》签署的时间、双方、内容各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讲透析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自己阅读,教师适当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情况,理解难懂的概念。

按照社会性质划分,人类社会经历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主要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介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间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

掌握的很好好一般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综合多种教学手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4.影像资料辅助法。为了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印象,可以通过影像等动态画面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讨论法。鸦片的危害,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都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6.图文结合法。要想掌握好本课的内容,必须充分利用好地图,比如《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硝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分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得出结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

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媒体
1.投影仪、电脑。
2.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屏幕。
[投影显示]
《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请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左边是一艘称为“快蟹”的走私船,专门在海上走私鸦片。船上有很多橹,并携带武器,与缉私船相遇,既可以抗拒,又可以逃离。在19世纪30至40年代,这种船大量活跃在广东伶仃洋上,替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引起中国社会什么变化?鸦片战争是由鸦片引起的吗?下面我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导入语例示三]
我们经常说,中国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这与马克思说的五种社会形态有所区别,那就是我国没有资本主义社会,而多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它是以什么为标志的?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些内容。
[导入语例示四]
同学们请看课后的“自由阅读卡”的内容《从罂粟到毒品》。“罂粟是一种看起来很美丽的花,却能制成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等毒品。罂粟经过初步加工后,可以制成鸦片。鸦片里面大约含有10%左右的吗啡成分。吗啡可以从鸦片中提炼出来,毒性比鸦片更大。如果再在吗啡里加入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就可以制成白色粉末状海洛因,海洛因比鸦片和吗啡毒性更大。一旦吸上了鸦片、吗啡或海洛因这些毒品,就很容易上瘾,每天几次不断,不然就涕泪齐下,浑身瘫软;吸食时间一长,吸食者就满脸烟容,最后骨瘦如柴,直至死去。毒品很贵,瘾君子们为了得到毒品,轻者倾家荡产,负债累累,重者铤而走险,杀人抢劫,危害社会。”在这里,我想问的是,这些鸦片是从哪儿来的?是由谁运进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把鸦片输进中国?目的是什么?鸦片进来后除了吸食者的身体、家庭受害外,对社会还有哪些影响?当时的中国政府在此事上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到的内容。
[板书]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的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清廷对外政策上的严格限制。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的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贸易,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夷人不许进内,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到乾隆二十一年,规定广州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体恤地处荒僻的“四夷”,清朝管理夷商的办法是设立“行商”。所谓“行商”,就是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由于清朝体面的大吏们不能直接与未开化的夷人接触,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的间接管理办法以免有伤国体。二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入贾府,到宝玉的屋内,看到大钟摆心里还奇怪为什么把个大称砣挂起来,站在西洋镜前,还不知道那满头插花的老太婆是自己,反而指镜云:人老不知羞,花儿插满头。因此,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确实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的人广泛接受。而中国的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的家中。当时在英国饮茶竟成为一种时尚。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板书]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师讲述]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在当时,每箱(约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00至3000卢比的高价。在暴利的驱动下,他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应有的仁爱精神和作为人应有的良知被泯灭,越来越多的鸦片被输入中国。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达40000多箱。1835年东印度公司被解散,其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不存在了。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都可以有权对华贸易,这些工业革命的暴发户们争先恐后地瞄准对华鸦片贸易,疯狂地向中国运送鸦片,疯狂地从中国人口袋里捞取银元,而他们送来的鸦片又在疯狂地吞食中国人。仅仅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当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已达2万多箱。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2万多元。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表: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随着鸦片输入的猛增,大量银元流向国外也是自然的事。这无疑加剧了中国的贫困。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的《炮子谣》里可以看出四个字:鸦片吃人。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答案三:《炮子谣》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耗钱毁体。这从“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二句可以看得出来。
……
[教师归纳]下面我们来把鸦片的危害归纳一下:
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这是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一两到1500文抵一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150斤稻谷)。三是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由于军队也吸食鸦片,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五是民风日下。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
[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生回答]不对。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教师讲述]从嘉庆皇帝开始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当时多出于维护道德民风的原因,那时的朝臣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作伤风败俗的辩护者而被指控,后来发现屡禁不止,烟害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财政问题时,以大臣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出场提出新论,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照章纳税,允许内地种植罂粟,以国产鸦片来抵制外来鸦片,从而阻止白银外流。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立即予以反对,从生产力、商业、国防等方面历数鸦片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用“银荒兵弱”来敲中道光帝的心病,终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中国近代最彻底的一场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林则徐于3月10日到达广州后,立即召见行商,责成行商敦促洋商们交出鸦片,有趣的是英国的商人们关心的是中国政府会以什么样的价格收去鸦片。林则徐严厉警告鸦片商迅速无条件地交出鸦片,鸦片商们合伙凑出一千多箱想蒙混过关,哪知林则徐义正词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仓围馆,一面不准停泊在黄埔的洋商货船上下卸货物,停止贸易,一面将商馆四周所有的街道封锁起来,限期令洋商交出所藏鸦片。当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明白解决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缴烟,3月27日,义律以驻华商务总监的身份向英商发出了缴烟通知,到5月18日,共收缴鸦片二万多箱。
林则徐收缴鸦片后命人在虎门镇口村码头旁挖掘了两个长宽各15丈多的方形大池准备销烟。5月31日,万事俱备,林则徐搭设祭坛,庄严地举行祭告海神仪式,宣读祭海神文,请海神众水族暂行避开,以免鸦片入海伤及海神诸水族。6月22日,销烟开始,兵勇们先将池内倒入了水,然后撒盐成卤,将箱内的鸦片投入池内,浸泡半日后,再将烧透的石灰倒入池中,池内鸦片遇到石灰倾刻便像开锅一样滚沸起来,兵丁们再用木耙在池内来回翻搅,使池内鸦片全部烧化。这样一直烧到6月25日,才将2万多箱鸦片处理干净。
虎门销烟是从嘉庆皇帝颁布禁烟令以来最为彻底、规模最大的一次真正的禁烟,它第一次向世界表现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侵蚀的坚决性,洗刷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耻辱。
(讲完之后,向学生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增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教师过渡]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义律将中国禁烟情况报告给英外相巴麦尊,称中国政府强行收缴英王臣民的鸦片,侵犯了英王陛下臣民的私有财产。提议英国出兵中国,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的建议被英国政府接受,紧接着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板书]二、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目内容。要求:(1)阅读完之后,能简述战争的经过;(2)正确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3)了解《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先请同学们简述一下鸦片战争的经过。
[板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学生简述]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香港岛。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投影打出或直接用挂图)
1839年10月1日,英国政府正式通过了武装出兵中国的决议,1840年4月7日,英议院正式通过了对华用兵的方案,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侵华正副公使,由伯麦为海军司令,带军舰16只,运输舰27只,大炮540门,海军1.5万人由印度来华。6月到达香港,因为林则徐防范甚严,6月30日北上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7月5日北上定海,定海失陷。8月初,进攻天津大沽白河口。道光皇帝在朝中主和派大臣的鼓噪下,把林则徐撤职,发配新疆。命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9月15日,由于季节已经入秋,东南季风已退,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劲西北风不利于英国海军有效地发动进攻,在琦善的竭力劝退下,英军撤走。道光帝认为琦善退敌有功,派他为钦差大臣,赴粤议和。
琦善到达广州,义律提出既已议和罢兵,就应撤除内河的防守设备,裁减兵勇,以示诚意。琦善下令解除戒备,裁减兵勇2/3,撤去虎门海面的铁栏木栅。等琦善做完这一切后,义律提出赔偿烟款、两国官员以平礼相交、割让香港岛,废除行商制度、偿还商欠等要求,琦善对割让香港岛一条万万不敢答应,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1841年1月6日,义律再次向琦善提出要求,由于没有得到满足,第二天英军便向大角、沙角炮台发动攻击。守将陈连升及部下600多人全部阵亡,两炮台失陷。1月21日,在琦善口头答应义律条件的前提下,义律宣布“穿鼻草约”订立,并于26日宣布正式占据香港,并宣布香港为自由港。道光接到消息后,立即宣布将琦善革职查办。并向英军宣战。2月下旬,虎门炮台失守,老将关天培殉国。英军直逼广州。8月15日,先侵入厦门,然后攻破定海、宁波、上海等地。8月29日,在英国军舰开到南京城下和武力逼迫下,中英双方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详细内容。
[板书]2.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讲解]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学生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议税八字。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教师讲香港岛被割时,应结合下面地图讲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香港地区示意图
关于赔款问题。2100万银元约合白银1500多万两,这个沉重的负担全部加在农民头上。关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和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两款。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破产起了推动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中国东南沿海的手工业受到外来商品的冲击,开始解体。
[教师过渡]既然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那么,这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结合《南京条约》内容,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清朝大臣是()
A.林则徐
B.邓廷桢
C.琦善
D.奕山
答案:A
2.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A.九龙半岛
B.新界
C.香港岛
D.整个香港地区
答案:C
3.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A.广州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答案:D
4.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参考答案: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第1课鸦片战争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林则徐及其领导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历史意义;《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正确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

什么危害?

2、开展禁烟运动的清朝大臣是谁?他是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

开展禁烟运动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3、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请简要评价林则徐?

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发动国各是什么?最终结果怎样?

2、《南京条约》签署的时间、双方、内容各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讲透析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自己阅读,教师适当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情况,理解难懂的概念。

按照社会性质划分,人类社会经历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主要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介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间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

掌握的很好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