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童年》教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1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童年》教后反思。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童年》教后反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童年》是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是季羡林的回忆性散文,内容较长。因为是新增的课文,网站上几乎没什么资料可查,所以导学案、课件都只能自己制作,这个过程极富挑战的趣味,不过,我想,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才是真正的教研教改精神吧。

以下是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刚学完的同类课文《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灰暗的童年导入季林的《我的童年》。

设计意图:同时代同一背景的课文的类比,有利于学生知识、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把握主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学习习惯,了解相关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课文朗读

以小组自读和个体抽查朗读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语文氛围,重点段落的指向性朗读,暗示学生探知主旨。

四、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理清记叙的要素,概括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学习检测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点名回答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梳理了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主旨。jAB88.COM

六、交流反馈

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导学案中的问答题,主要内容为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概括课文的语言特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层解读。

七、抽测与总结

在这个环节上,我除了点名抽查学生讲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外,还展示了自己模仿课文内容写的一个语段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语言风格。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学会赏析语言。

八、检查达标

写作小练习:说说学习课文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将课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检查达标”这个环节没有进行,其余的环节,基本上都顺利的实现了。课后,老师们的评价还好,我个人认为有下列优点和不足:

(一)可取之处:

1、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及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注重了文本的解读,让学生立足文本去分析与理解,避免架空分析。

3、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的时间,整篇课文,从文意概括到重点品析及难点的解读,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基本上以点拨指导为主,较好的贯彻了高效课堂的理念。

4、导学案的设计梯度分明,符合学生的学情,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完成整篇课文的学习。

(二)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不足,对课堂教学进程的整体掌控上还需加强。

2、未重视小组评价,不利于小组建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今后要牢记的地方。

3、在点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时,没有给予学生明确的答案,使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完成导学案,影响了学生对课文主题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因此,在了解学生课堂收获方面,今后要加强。

4、课堂上对C类学生的关注还要加强。

相关知识

童年的朋友(苏教七年级)


学科:语文班级:日期:月日

教者:课时:2类型:新授

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能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3.能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1.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能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赏析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2.研读课文,了解外祖母的形象
3.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记忆中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许多。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站起来介绍。
(2)明确: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生于木匠家庭,在他五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外祖父家,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常常给小外孙讲述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后来,他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剧本《小市民》;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二、研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要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朗读课文,说说“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学法指导: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明确]:
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4.自读课文,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

外貌描写:
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健康慈爱乐观坚毅

语言描写:

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分析: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和蔼;关爱(朋友);比喻句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我”完全体会出了这里的爱。

动作描写:
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分析:反衬她眼睛的明亮。

神态描写:
快活
总之:“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
5.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三、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3遍
2.仿写训练
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你能用几句话写出父亲或母亲(也可写其他人)对你进行教育时的眼神吗?试试看。(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外祖母对“我”的影响及我对外祖母的感情
2.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整体读课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检查重点字词

二、研读课文,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1.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2.从议论的语句汇总体会“我”对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的抒情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
“她从来……花边”,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爱使“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她马上……朋友”,三个修饰语,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明确:(因为她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4.完成课后练习。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三、小结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具魅力。
四、情景创设: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象,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
学生思考、写作。
学生作品交流,讨论。
学生修改,谈体会。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童年》
2.完成《同步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童年的朋友
外貌描写: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语言描写: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动作描写: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神态描写:快活
教学后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教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朋友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童年的朋友
学习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
2.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阅读《童年》的开头段落,结合图片,介绍作者。烘托一种沉重的氛围。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我”的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板书课题,扣住“朋友”,整体体会文章的要旨。
二.点拨
1.朗读课文,说说“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学法指导: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明确]:
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读课文,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
外貌描写:
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健康慈爱乐观坚毅
语言描写:
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分析: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和蔼;关爱(朋友);比喻句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我”完全体会出了这里的爱。
动作描写:
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分析:反衬她眼睛的明亮。
神态描写:
快活
总之:“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
三.课后消化
1.朗读全文3遍
2.仿写训练
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你能用几句话写出父亲或母亲(也可写其他人)对你进行教育时的眼神吗?试试看。(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外貌描写: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语言描写: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动作描写: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神态描写:快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整体读课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1.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2.从议论的语句汇总体会“我”对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的抒情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
“她从来……花边”,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爱使“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她马上……朋友”,三个修饰语,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完成课后练习。
三.小结: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

七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学案


七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组材的方式(构思艺术);
2.品析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好处;
3.借助生动的语言感受外祖母人格的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1.照片式的构思艺术;
2.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高尔基曾说过:“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一个带给我“甜蜜”般感受的外祖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反映外祖母带给我“甜蜜”感受的一个关键词。
参考:温柔(温暖而柔和)。
2.找出文中几次提到“温柔”,说说外祖母的“温柔”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四次:繁密而柔顺的长发、温暖而柔和的腔调、温暖而柔软的体态、温暖而快乐的内心。
三、再读课文
1.整体浏览全文,看作者怎样把以上四点内容有机地组合到一起的?
以上四点内容,像外祖母的四张照片,以“温柔”为主线,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繁密而柔顺的长发
童年的朋友温暖而柔和的腔调
温柔温暖而柔软的体态
温暖而快乐的内心(板书)
2.这四张“照片”能互换位置吗?它们以什么顺序编排在一起?
参考:不能。这四张照片的焦点分别为:头发、声音、体态、内心,它们的顺序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参考:这样安排,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表及里);也有序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全方位地认识外祖母的过程。
4.这样的结构编排给我们创作以什么启示?
想把一个人物写得丰满,就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由表及里地进行介绍。
四、三读课文
1.以第一段为例,精读,品析作者是怎样显示外祖母“温柔”的个性的?
(1)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补充:人物描写四种——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2)对外貌展开细节描写
补充:细节描写的定义及内涵。
头发:第一段对外祖母头发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厚、长度之长,甚至是嘴唇的模样(歪扭着),眼珠的光芒(气愤的光芒),脸部神情(又小又可笑)都做了精细的描摹。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外祖母这独特的形象所吸引。
2.请大家仿照刚才的做法,自选课文的其它语段,品赏作者用笔的精细,人物形象的特点。尝试用简略的语言在相关语段旁留下思考的痕迹。(圈点勾画、批注等)
参考:
A.2-5段:语言描写
参考:声音:(1)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如: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在我的心目中,外祖母的每句话都像歌声那样动听,并且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2)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说明善解人意温柔的性格。)
(3)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怕母亲知道这件事,却不是一味地袒护,也有善意的责备和批评之意)
B.第6段:外貌、动作、细节描写。
参考:
眼睛:(1)黑眼珠儿闪烁着气愤的光芒(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的,体现出外祖母因生活的艰难而流露出对生活的抱怨。)
(2)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突出外祖母活泼,愉快而又充满活力。)
(3)通过她的眼睛,从她的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说明外祖母的坚毅,乐观的性格影响着“我”。)
动作: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批注:腰成了驼背,记载着外婆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微笑: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写出了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饱含了热爱之情。)
3.朗读自选语段,用心触摸作者的运笔之妙。
4.从作者精美的人物描写中,你又得到怎样的创作启示?
(1)描写人物可从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多个角度开展描写。
(2)对人物的某个部位或特征,如眼睛、头发、声音等可以多次描写,以加深读者对该中心人物的印象。
五、四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除了花大量笔墨来写外祖母,还写了些什么?
参考:“我”醒来,悄悄观察外祖母,与外祖母对话,对外祖母的评价。
2.这些内容对于外祖母来说,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如果把前面的内容看成是对外祖母的正面描写,这些内容就是对外祖母的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前面的展现了外祖母的形象。
3.高声朗读第7段,看我与外祖母的关系怎样?外祖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外祖母:是我的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是一个肥胖、慈爱、温柔、纯朴、勤劳、坚强、乐观的人。
4.结合文章的背景资料,探究文章为什么以“童年的朋友”为题?
补充:背景资料。
参考:在艰难的岁月,在失去父母之爱的童年,外祖母无疑就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他人”,她没有外祖父的乖戾,没有舅舅们的自私,没有母亲的冷漠;有的是对世界的热爱,对亲人的关怀,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她的善良与坚韧精神,在无意中又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朋友”是对曾经给过我甜蜜的关爱、温柔的依靠、坚强的教益的外祖母的最高评价。记得有人说过:“一个善良的母亲,有时甚至是一名坚强的英雄。”我想说:外祖母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外婆、母亲、父亲的角色,她更是我童年时代的一个玩伴,一个知音,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5.再度第7段,尝试背诵。
六、课堂小结:
综合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要把一个人物写生动,可以——
(1)组材:多层面选材
(2)结构:照片式构思
(3)表达:多角度描写
(4)表现:正侧面结合
七、布置作业:尝试用学过的方法中一、二种方法,写一段你最要好的朋友的形象,字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