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四季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确立,三省六部的名称、职能及隶属关系,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制的进步作用;隋唐两代对府兵制的改革、调整及其作用、弊端,府兵制的崩溃和募兵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封建统治的利弊;隋朝的租调制和纳绢代役,唐朝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各项制度对封建统治的利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学习隋唐各项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指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思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因其具有积极作用而被历朝所沿用。

2.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因而被历代沿用。

3.隋唐改革、调整、健全府兵制,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4.均田制是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因此,均田制遭到破坏是府兵制崩溃的根本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5.募兵制既对封建统治产生过积极作用,也成为军阀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6.赋役制度上,隋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后来又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唐朝统治者总结、吸取隋亡的教训,以轻徭薄赋为原则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也是唐朝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7.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因此,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唐朝统治者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客观上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也使唐朝的统治日渐衰败。

8.隋唐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并加以发展和完备。

教学要点

一、三省六部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确立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3.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2.科举制的形成

3.科举制的发展

4.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隋文帝继承和改革府兵制

2.唐朝调整、健全府兵制

3.府兵制的崩溃

4.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

四、租庸调制

1.隋朝租调制和赋役制度的改革

2.唐朝的租庸调制

3.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

五、两税法

1.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2.实行两税法的目的和两税法的内容

3.两税法的作用和意义

4.两税法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两课时。

本节重点: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备和积极作用与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其作用和意义;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本课难点:府兵制的崩溃;两税法的局限性。

二、讲本课前,教师通过概括介绍本课教材的整体内容导入新课: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他们一方面承袭、发展或完善了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制度,如府兵制、租调制等;一方面又创立和逐渐完备了一些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募兵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这些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讲本课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新课内容与学生在初中所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另外,应尽量启发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三省六部”一目,是本节重点之一,教材分两个层次讲述:1.三省六部的关系和职能;2.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讲第一个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三省六部制始于隋而发展、完善于唐。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出:(1)三省的职能及其长官;(2)六部的职能。教师要明确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机构。文献资料均可让学生课上阅读,以加深学生对三省六部制内容的理解,并为下面分析此制度的作用奠定基础。讲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和长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讲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

2.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由于上面的讲述已为分析这个问题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师在此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概括为: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四、“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一目,为本课另一个重点。教材分两部分讲述:1.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2.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①科举制产生的背景──让学生讲述曹魏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关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教师将其归纳为: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势力日益强盛,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到了南朝末年,随着士族势力的衰弱,庶族势力日渐兴起,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②科举制的兴起。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创立过程归纳为: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③科举制的完善。最后,教师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唐承隋制→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且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小字部分重点介绍考进士科为何受到重视及考取情况,加深学生对科举制的感性认识。因为本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对学生来讲较枯燥、单调,不易理解。以上均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以调节课堂气氛。

讲述第2部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举制的进步作用:①抑制士族门阀势力;②扩大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④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教材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了科举制对我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历朝沿用”。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一目,要求学生了解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时间(隋炀帝时),理解科举制在唐朝的发展情况和科举制的作用、意义。

五、“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一目,介绍了隋唐军事制度的变革。教材分三部分讲述:1.隋文帝改革府兵制;2.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3.募兵制的兴起和府兵制的崩溃。府兵制的崩溃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1.隋文帝改革府兵制。教材分别介绍和分析了两个问题:①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措施;②隋朝府兵制的进步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关键措施,是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一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归纳隋朝改革后的府兵制带来哪些效果:一、有利于生产;二、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三、扩大了兵源;四、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最后概括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为了让学生理解作用“四”,可指导学生先阅读下面小字部分,从中受到启发。如有时间,可先概括讲述府兵制的创立及其特点,并与隋改革后的府兵制进行比较。要特别强调,隋朝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这就为以后分析府兵制崩溃的原因打下基础。

2.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教材讲了两个问题:①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的主要措施;②唐朝府兵制的利弊。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唐太宗改革府兵制的三项措施:(一)增加军府的数量,且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设置在关中;(二)兵将分离;(三)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自备武器、粮食等。在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利弊时,可让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重要目的是“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教材中的《唐朝府兵俑》图,可增加学生对府兵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理解隋唐改革府兵制的主要措施和府兵制的利弊。

3.府兵制的崩溃和募兵制的兴起。教材讲了三个问题:①府兵制崩溃的原因和时间(开元年间)。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均田制的破坏;二是兵士逃亡的较多;三是府兵地位下降。教师讲原因时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可适当补充一些生动的史实、实例或具体的数字等。②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目的,为增强军事力量。③募兵制的特点和对唐朝统治的利弊。教师可用对比法,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的不同点:一是府兵需自备兵器、资粮等,而募兵的衣食等由国家供给;二是府兵若有征战,则临时从各地征发而来,朝廷临时指派军官指挥打仗,而募兵则以当兵为职业,由将领长期统帅,兵将间有隶属关系,与府兵的兵将分离形成鲜明对照。在比较之后再对两种兵制产生的后果、影响进行对比,重点放在分析募兵制的兵将关系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军阀的形成”。从而分析出募兵制最大的弊端是:它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要求学生理解府兵制崩溃,了解募兵制兴起的时间;募兵制对封建统治的利与弊。由于府兵制的崩溃是难点,教师一定要按教材讲清崩溃的原因:一要条理清,分三点一一讲清,讲透;二可适当补充感性材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三点原因中,第一点均田制的破坏是重点,是根本原因。教师可通过分析均田制破坏是导致府兵制瓦解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讲本目时,可适当引用《兵车行》等唐诗。

六、“租庸调制”一目,是本课又一重点。教材分三个段落讲述:1.隋朝赋役制度的改革;2.唐朝的租庸调制;3.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作用。

1.隋朝的赋役制度的改革。这部分教材讲了两个小问题:①隋朝赋役制的改革。讲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讲明,隋朝在赋役制度上也基本上沿用北魏的租调制,但数量却有变化,而且服役时间也不同。然后教师打出第二张自制投影片《北魏、隋、唐的赋役制度简表》,也要遮住唐朝部分。讲此表时一定要突出隋朝在服役方面的重大改革——开始部分地实行“纳绢代役”。另外,租调数量也有所减轻,服役时间也缩短了。

2.唐朝的租庸调制。教材首先介绍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原则是“轻徭薄赋”。教师要分析原因:①唐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因此,整顿田制和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教材接着重点介绍租庸调制的内容。教师打出第二张自制投影片,让学生从三朝赋役制度的比较中加深对唐租庸调制的理解。讲述此表时,尤其要强调隋唐两代关于“庸”的不同规定,并从中分析,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使唐朝统治者被迫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在此,可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

3.隋唐推行租庸调制的作用。教材将其归纳为三点:①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且保证了生产时间,垦田数增加。②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教师讲到这里时,可举出数字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直到天宝年间,租庸调的收入仍占唐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60%左右。③巩固了府兵制。最后,教材用一句话概括两项制度的意义。

要求学生理解的是:隋朝赋役制度的改革,唐朝租庸调制的内容,隋唐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

七、“两税法”一目,教材分别讲述了:1.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两税法的实行。3.两税法的作用。4.两税法的局限性。其中两税法的特点和作用、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两税法的局限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1.讲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教师要讲明:由于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前提的赋役制度,因此,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造成政府财政大大减少。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适应当时形势的新赋税制度。教师可深入浅出地分析均田制的破坏对租庸调制的推行所起的瓦解作用。

2.两税法的实行,包括实行的时间、目的、有关历史人物和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讲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用教师介绍的方法自己分析归纳出四点及两税法名称的来历,并指导学生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从中分析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3.在分析两税法的内容、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两税法的作用,并将其归纳为三点(可按教材讲)。最后要特别强调,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由此开始了我国赋税发展史的又一个新阶段。

4.结合教材中的小字,让学生分析两税法的局限性。另外,也要从唐实行两税法的背景、目的分析两税法的实行不可能使农民的负担真正减轻。

八、小结:隋朝建国虽短,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的改革却给唐朝甚至以后各代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改革府兵制、赋役制度。唐朝是在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它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整顿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它们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最终都没能挽救唐朝的统治。因此,隋唐虽曾因推行上述制度而繁盛一时,却不可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精选阅读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学案

一、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一)能够再认、再现隋朝的统一,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各民族间的交往,唐同日本、朝鲜、天竺、波斯、大食、大秦的关系以及唐朝的科技文化等史实概念。

(二)概括、归纳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和历史发展线索。

(三)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背景、内容,正确评价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影响。

(四)比较北魏、隋、唐三朝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掌握其特点和发展。比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原因,得出规律的认识。

(五)概括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知识结构

(一)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建都长安。

(二)隋朝的政治。1.统一全国。在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2.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加强与边境的联系。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还派人去西域。

(三)隋朝的经济。1.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2.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四)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亡。

(五)唐朝前期的清明政治。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1)沿用均田制;(2)实行租庸调制;(3)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武则天统治时期奖励农业生产、重用人才。3.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六)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方面:改进创制农具,兴修水利,开辟荒田。2.手工业方面: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发达。3.商业方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

(七)唐朝的民族关系。1.边疆少数民族的的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2.唐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八)唐朝的对外关系。1.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2.唐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大食的交往。

(九)唐朝的衰落:1.政治方面(1).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2).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3).藩镇割据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政局更加混乱、黑暗。(5).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2.经济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了两税法。

(十)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

(十一)隋唐文化概况:1.科学技术。建筑、印刷、天文、医学发达。2.教育。学校制度完备,专业教育开始确立,私人办学增多。3.思想方面。佛教、道教、祆教、景教等及唯物论思想发展。4.史学方面。设立了国家史馆,刘知几、杜佑著有《史通》、《通典》。5.文学方面。唐诗、散文、传奇等繁荣。6.艺术方面。绘画、书法、石窟艺术著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田可授,其根源在于()

A.封建经济受到破坏B.封建经济发展

C.地主力量加强D.地主势力削弱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宣即为之罢役。”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摘自《旧唐书·马周传》

回答:

①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②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综合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三)问答题

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述赵翼的这一观点。

2.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中做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文字表达应语意准确,条理清楚。)

答案:

(一)选择填空

1、分析与答案: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的两税法的理解和掌握及对重要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答案是B。

2、分析与答案:本题是带材料的程度型选择题,考查有关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活动和阅读理解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是A。

(二)材料分析

分析与答案: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政策的知识和阅读材料、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问题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答案:①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②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③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④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三)问答题

1、分析与答案:本题是一道通过材料设立情境的分析评论型问答题,考查对唐玄宗后期统治、唐期衰落原因知识的掌握,阅读理解材料,再认、再现重要历史史实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唐朝的对外交通、对外交流和国际大都会;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新罗、日本的影响;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和波斯、大食、东罗马的往来。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唐朝对外友好交往比前代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观察历史的能力。

2.通过学习隋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史实,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因国力强盛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有进一步发展。与前代相比,往来的国家更多,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中外交通更发达。

2.唐代中国和亚欧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友好交往,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作用。

3.中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友好使者们不畏艰难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要点

一、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唐朝的国际地位

二、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朝鲜半岛上的国家

2.经济文化交流

3.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三、和日本的友好交往

1.遣唐使和留学生

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频繁的贸易往来

4.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

四、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

2.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3.玄奘、义净西游

五、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中亚一些国家的交往

2.和波斯的往来

3.和大食的往来

4.和东罗马的往来

5.和非洲的往来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和新罗、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

本节难点:古今地名、国名及其地理位置。

二、本节讲述的是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隋唐时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我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比前代更发达,对外关系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国外的许多优秀的东西传入中国,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我国的造纸等技术传到国外,对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的对外交往,尽管发生过战争,但总的来说,和平友好方式是主要的。

关于导入新课,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和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的情况,然后指出中国和亚、欧、非地区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也比前代有了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当时外国人把中国人开始称为“唐人”的内容,然后向学生展示几张现在遍布世界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图片或录像片断,从“唐人”“唐人街”的来历着手,导入新课。

三、发达的对外交通

关于对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内容层层进行分析。1.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来华的使者和商人日益增多。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的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3.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需要对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对外交通路线,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陆路、海路方面归纳。教师应利用“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挂图(最好是制作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指明线路,以及到达的国名、地名。

关于空前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大都会,教师应指出除了交通的发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的政策,是促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超过以往各代的重要原因。国际大都会是指长安、洛阳,可让学生回顾《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中所讲的“城市的兴旺”中有关长安和洛阳的内容,教师强调这两个城市当时的国际地位。

四、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魏晋到隋唐,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国家。隋炀帝和唐太宗曾出兵高丽,结果兵败而返。新罗势力逐步壮大,于675年统一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积极同唐朝发展友好关系。教师讲述时可启发学生回忆世界史上有关三国形成和统一的内容。

关于经济文化交流。新罗和唐朝交流极为频繁,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并归纳表现:1.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仅848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就有一百多人。新罗人崔致远进士及第后曾留在唐朝做官。留学生在吸收和传播唐文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关崔致远的小字,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2.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北起登州,南至扬州,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唐都长安、楚州(江苏淮安)、莱州(山东莱州)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专门接待来自新罗的客人。新罗的特产、工艺品、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在唐朝外贸输入总额中,新罗物产居各国首位。唐朝的丝绸、茶叶、书籍、手工技艺等,大量输出新罗。

关于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新罗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文化因而十分昌盛,当时被称为“君子之国”。教师在讲述时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和日本的友好交往

关于遣唐使和留学生,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隋朝时,日本曾几次派遣使臣来隋结好,给隋炀帝带来了“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的国书,并派人来华学佛法。隋炀帝也派使臣回访了日本。2.唐朝时,遣唐使和迎送唐朝到日本的使节有十几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到玄宗时,人数曾达到五六百人。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经常带领许多留学生、学问僧到唐朝来学习中国文化和佛教经典。

关于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1.政治上,在唐初回国留学生协助下,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参考隋唐的制度,如,参照中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2.教育上,在京都设立大学,学科设置和学习内容基本上与唐制相仿,考试内容就是中国的儒家经典。3.科学技术上,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日本模仿唐长安,建成了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等。

关于贸易往来,教材利用考古成果,即在日本出土的唐币“开元通宝”和在中国出土的日本的银币“和同开(bǎo)”来说明当时贸易往来的情况。教师无需展开,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关于中日友好往来的使者。教材介绍了两位人物。其中,日本的吉备真备在长安学习17年,深通经史,回国时带回大量书籍。应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内容,说明他到唐长安研究中国文化,学成归国后根据汉字偏旁创造日本假名字母。关于鉴真,可启发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内容。强调他们是中日两国人民亲密友谊的象征。鉴真不畏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六、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关于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两汉时,我国就已和东南亚各国有了交往。隋时日益发达,到唐时使节的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应先介绍基本情况:印度半岛国家主要指今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在唐代,尼泊尔称为尼婆罗,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统称为天竺。唐与印度半岛国家的交往,均以佛教为纽带,佛教徒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汉代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起来。与尼泊尔的交往,教师可略作补充,尼婆罗和唐朝地方政权吐蕃毗邻,双方学者经常互访,松赞干布曾娶尼婆罗公主为妻,玄奘西游印度时曾到尼婆罗探求佛学。

与天竺的往来,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唐初,天竺的戒日王不时遣使来中国通好,天竺商船经常到广州、泉州贸易,郁金香、菩提树、棉布等传入中国。唐太宗一再派出使者回访。中国商人把绢、瓷器输往天竺。2.友好往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如法炮制,结果“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摩揭陀》),提高了我国的制糖技术。我国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古印度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古印度,古印度从此结束了用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关于高僧玄奘和义净:应指导学生读小字,教师在讲述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著名的是我国的高僧玄奘和义净。应主要介绍玄奘,突出他潜心研究、翻译佛经,并为后人研究中西交通和中亚、南洋、印度半岛等各国历史保存了大量宝贵资料,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自古以来民间的友好关系。

七、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国的交往

此目内容涉及的国家较多,教师讲授时应以大食为重点,中亚国家、波斯、东罗马和非洲只需作一般介绍。

关于中亚国家,让学生了解:今阿富汗在隋唐称为吐火罗,地处东西方陆路交通的要冲,是丝绸之路的南路必经之地,自西汉以来就和中国有密切关系。唐太宗时,吐火罗多次派使臣来唐通好,高宗时曾派出使者到那里访问。玄宗时,双方往来尤为频繁。吐火罗曾送来名马、玻璃、玛瑙等。

关于波斯,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波斯即是今伊朗,在我国古书中也称之为安息。丝绸之路开通后,波斯同中国交往密切。张骞通西域时,曾派副使访问安息;班超出使西域,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波斯湾。其次,应让学生了解:7世纪中期,波斯被大食灭亡,波斯国王卑路斯和王子先后定居长安,后来都客死唐朝。许多波斯商人到唐朝经商,开设波斯胡店,以经营宝石、珊瑚、香料、药品而驰名。

关于和大食的交往,教材内容主要涉及:1.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7世纪初期,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国势日增,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651年,大食遣使和唐通好。在此后的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达三十多次。穆罕默德“求学问尤当去中国”的话语反映了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3.因为唐将高仙芝率领的援外唐军在中亚被大食打败,不少唐兵被俘,于是中国的纺织、金银等制作技术,尤其是造纸术,从此传入西亚以及欧洲、非洲。

关于和东罗马的交往,应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隋唐时称东罗马为拂。唐以前中国史书上称罗马为大秦,大秦人把中国丝绸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首次派使臣来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应让学生了解教材主要内容:在唐前期,东罗马来使达五次。东罗马的皇帝、贵族都喜爱穿戴中国的丝织品,唐朝时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东罗马的丝绸、瓷器更多。东罗马的吞刀吐火等杂技、治疗痢疾和眼病等医术也传到了唐朝。

关于和非洲的交往,指导学生阅读小字,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早就结下了友好关系。

八、本节内容涉及的国家(古今异名)多,头绪多,地域跨度大,建议教师在讲授时侧重分析、综合:1.引导学生分析对外交往繁盛的历史条件与意义,归纳对外交往的表现,串联已学的中外历史知识,对照古今地名、国名。可按国家分别讲授教学内容,然后按“人员往来、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三类进行综合比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2.尽量多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化解教学难点;3.往来是双向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应引导学生既看到唐文化对别国的巨大影响,也要看到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第八节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八节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隋唐天文学和历法的成就,隋唐医学的发展,隋唐建筑的成熟;唐诗和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艺术宝库莫高窟,隋唐绘画和书法的大发展及著名的书、画家,隋唐乐舞。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唐文化繁荣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的能力。

2.通过对隋唐文学艺术的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哲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学艺术光耀千古,这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隋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才华横溢,对学问孜孜以求,对文学艺术创作精益求精,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要点

一、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文化交流频繁

4.继承传统文化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2.天文和历法成就

3.医学的进步

4.建筑的成熟

三、文学的大发展──唐诗的繁荣

1.古典诗歌的黄金朝代

2.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著名诗人

四、多姿多彩的艺术

1.艺术宝库莫高窟

2.异彩焕发的绘画

3.巅峰时代的书法

4.风格多样的乐舞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两课时。

本节重点: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建筑的成熟,唐诗的繁荣,艺术宝库莫高窟。

本节难点: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隋唐的历法发展,隋唐哲学的发展。

二、讲授本节内容时,要注意避免简单重复初中已学过的知识,突出重点。

三、关于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主要讲明四点: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文化交流频繁。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四、“科学技术的新阶段”一目,教材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

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需要讲明以下几个问题:①雕版印刷术和制造火药这两项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发明的。②隋唐时候,雕版印刷术就已经出现了;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配方。③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朝末年,其中最早使用火药的武器是火箭。

这是本目的重点,但以上这些知识点在初中均已学过,建议老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①为什么说雕版印刷术和制造火药这两项技术在隋唐时就已经出现了?②这两项技术的发明具有什么意义?同时要学生注意使用课本中的插图。

2.天文和历法的显著成就。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密切联系的,历法的不断改进,就要求天文观测更加准确和精密;而天文观测的飞跃,又会推动历法更趋科学化。教师应讲明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我国历法在隋唐的发展和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地观测,把地理纬度的测量和距离结合起来,同时吸收了古印度历法的有益成分,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它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第二是我国天文测量取得的巨大成就。开元十二年(724),一行先后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观测,他还设计了天文仪器复矩图来测量北极高度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影长度,提出了“北极高度差一度,南北距离多少里”(按唐代尺度应是351里80步)的概念,是我国古代制历思想的一大进步。一行成为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创始人。上述内容是本目的难点,教师不必展开叙述两个历法的具体内容,但需强调刘焯的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和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的意义。

3.医学的进步。隋唐医学的成就,在教学中要突出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及其著作《千金方》,指出《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唐朝及以往各代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须指出隋唐医学成就中,官修的医书及少数民族编撰的医书也占有重要地位。

4.建筑的成熟。隋唐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其重要标志就是唐朝扩建的长安城和隋朝设计的赵州桥。①唐都长安城基本沿用了隋朝大兴城的城市布局。隋朝建立后,汉代旧都长安城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于开皇二年(582)令建筑师宇文恺在汉长安城东南重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城,取名为“大兴城”。在此基础上,唐朝将其进一步扩展,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城市规划的典范。长安城对日本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及平安京(今日本京都)的设计、建造,都有较大的影响。唐都长安城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②隋代留下的建筑物还有著名的河北赵县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61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设计者是民间工匠李春。这些知识学生已比较熟悉,因而教师应重点突出: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标志着我国桥梁建筑的成熟。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既能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水流量大时排洪;桥的大拱跨度大,桥面平缓,又有利于车马行人,这种技术和造型都在古代堪称一绝,被誉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它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验,承受了各种车辆、人畜无数次的反复重压,至今安然横跨在河之上。它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瑰宝,在欧洲,“敞肩拱”造型的桥梁直到14世纪才在法国出现,比赵州桥晚了7个世纪。

五、“文学的大发展”一目,教材主要讲了诗歌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期,人才辈出。有关唐诗,需要把握心下内容:

1.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所以会出现这种繁荣的局面,建议教师讲明以下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①初唐诗坛的佼佼者是陈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直至唐高宗年间,生活遭遇、思想感情与宫廷诗人不同的陈子昂,力排梁陈“逶颓靡”的诗风,以复古为号召,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他创作的《登幽州台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盛唐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诗体大备。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虽然有时流露出佛老消极思想和政治上失意的情绪,但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他们的诗使晋宋以来形成的田园、山水诗更加丰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王维诗的特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③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中唐诗人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等就是这类诗的代表。

④进入晚唐时期,封建统治岌岌可危,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势的衰微,诗歌的风貌又为之一变。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诗人。杜牧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以意为主”,反对单纯追求“文采辞句”,现实性较强。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关心政治,咏史诗在其诗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在艺术上,杜牧追求“高绝”,不满“奇丽”;李商隐则形成深情婉曲、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唐代诗歌的介绍内容多,教师应从文学史的角度讲清诗歌的四个时期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注意结合唐代历史发展过程讲清各时期的特色,说明文学在唐代的大发展,并要突出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

六、“多姿多彩的艺术”一目,教材从石窟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和乐舞四个方面描述了唐代艺术的丰富多彩和辉煌灿烂。

1.艺术宝库莫高窟。首先可让学生回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有关知识,然后再介绍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有一千多个洞窟,所以又名千佛洞,现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它位于甘肃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崖壁上。这里是古代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的西端,由此向西南是阳关,向西北是玉门关。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1年设置敦煌郡,阳关和玉门关就归它管辖,它是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是当时文化交流的枢纽。石窟寺源于古印度,后渐渐发展为融汇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的综合体。随着佛教在亚洲各地的传播,这种艺术也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中,隋唐时期开凿的占了十分之六七。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彩塑和壁画。彩塑是在传统的泥塑上加以彩绘,塑造的形象主要是神态各异的佛像。壁画除了宗教人物故事外,还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敦煌石窟艺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包容了古印度佛教艺术、西域民族艺术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杰作。

2.隋唐绘画,教师可从三方面讲述:第一,隋唐时期的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了,除原有的宗教人物故事画为主要内容外,山水画、花鸟画逐渐发展起来,到盛唐时期,山水画已正式成为一支独立的画科了。建议教师可以提一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还是由于隋唐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第二,绘画的表现技法趋于成熟。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透过变化的线条,可以感受到人物动态的美;山水、花鸟画则采用“焦墨薄染”的画法,使其向“水墨渲淡”发展,强调山水、花鸟的意似,这对宋代的画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三,这一时期杰出的绘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与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唐朝的两位画家,初中时已学过,可启发学生自讲,重点阅读展子虔一段小字。

3.巅峰时代的书法。隋唐书法风格是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书法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南朝的秀美,也有北朝的雄健。关于这一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要求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代表作及其所处的时代。唐初三大书法家基本上继承了王羲之书法潇洒飘逸的风格以及“瘦”的特点,字形以长方为主,大小力求一致,结构严谨而优美。盛唐的书法家颜真卿突破了王氏书体,笔法遒劲,方严正大,形体敦厚,尤其是点画较肥,甚至偏向于圆。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则吸收欧颜诸家之长,自成一体,后人把他和颜真卿的书法并称为“颜筋柳骨”。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

对这一段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尽量少讲,多让学生参与。

4.隋唐乐舞,首先要让学生把握的是其特点。基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受西域文化及周边邻国文化的影响,隋唐乐舞集历代乐舞之大成,集各民族优秀乐舞之大成,发展到了高峰,并对宋、元、明、清的乐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次,音乐方面,隋代的宫廷宴乐有九部乐,列在首位的就是由西域少数民族传来的西凉乐;唐太宗时扩充为十部乐,其中著名的乐曲有《秦王破阵乐》。第三,唐代的舞蹈又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雄劲,基本以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者居多。软舞柔美,《霓裳羽衣舞》就是著名的软舞。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和积极作用。

2.掌握科举制的形成、发展和进步作用。

3.掌握隋唐两代对府兵制的改革和府兵制的作用、弊端及其崩溃;掌握募兵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封建统治的利弊;掌握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异同点。

4.掌握隋唐时期租庸调制的调整及其进步作用。

5.掌握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影响。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完备和科举制的形成、发展,分别认识我国封建社会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和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进一步认识它们都因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而被历朝历代所沿用。

2.通过学习府兵制崩溃的原因,认识到均田制是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遭到破坏是府兵制崩溃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3.学习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影响,认识到两税法的推行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但是唐朝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客观上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也使唐朝的统治日渐衰败。

4.隋唐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隋朝短期而亡,唐朝却繁荣强盛。认识一个盛世社会的出现需要一个统—、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实行的各项制度对封建统治的利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隋唐各项制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比分析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完备和积极作用与意义。

2.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其作用和意义。

3.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

4.两税法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难点

1.府兵制的崩溃。

2.两税法的局限性。

3.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隋朝短期而亡,唐朝却繁荣强盛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叙述隋唐两代的统治制度,内容比较散,涉及政治上的官制、选官制;经济上的赋役制度和军事制度。

1.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2.对一些重点、难点以讨论法和讲解法为主。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做讲解。

3.对一些有继承、发展的事件,如科举制的发展,以及一些联系比较的问题,可适当制作一些图表,既帮助学生记忆,又可以使所比较事件的异同点显得一目了然。

4.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媒体

1.投影仪。

2.自己课前制作的投影图片《唐朝历史发展情况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演变》《府兵制、募兵制对比表》《北魏、隋唐赋税制度简表》。

教学方法

1.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府兵制崩溃的原因、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两税法的局限性、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隋朝短期而亡,唐朝却繁荣强盛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

2.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3.联系比较法: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比较。如: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结构和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之一:内容概括式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的前三节,我们知道,隋朝建立于581年,589年统一中国,虽然隋炀帝残暴的统治,使隋朝只存在了30年,但是却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建立于618年,经过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到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开元盛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755年到763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唐朝后期的统治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现象,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促使唐朝的衰弱。经过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唐政府从此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繁盛的唐王朝统治了中国近300年,是封建王朝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

一个30年。一个近300年,但是他们的统治制度却基本相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发展过程。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个过程。

[生]唐建立于618年,经过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到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开元盛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755年到763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唐朝后期的统治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现象,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促使唐朝的衰弱。经过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唐政府从此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把唐朝历史的发展情况总结为下列图式。

[投影显示]

[师]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强盛的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强盛的王朝。在前面两小节,我们已学习了唐朝繁荣强盛的原因。大家是否还记得贞观之治的表现。

[生]政治方面,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二是革新政治。经济方面,——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二是戒奢从简。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师]很好。今天我们具体来学习唐太宗是怎样革新政治的。

[板书]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制

[教师提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推行的一种官制,请大家回忆——下。隋唐以前的官制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秦朝设“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政务。

[教师提问]好。这是秦朝,那么汉朝呢?

[学生补充]两汉基本沿袭秦朝的官制,但汉武帝以后,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建立了刺史制度。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教师提问]很好。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隋唐为什么要改革原来秦汉的官制呢?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甲回答]原来的官制容易形成丞相专权。

[学生乙回答]原来的官制分工不明确,导致办事效率低。

[教师讲述]常好。从我们学到的丞相的职能、刺史权力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官制有容易形成丞相专权、分工不明确,导致办事效率低等缺点。所以,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书,然后来说说三省及其长官的职能。

[学生回答]三省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教师提问]六部是哪六部?他们的职责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教师讲述]大家—定要把三省和六部的职责记清楚,不可搞混淆。中书省在隋朝时称内史省,负责草拟政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掌政令政策的审核,是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即为行政机构,—下设六个部。六部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具体做事的机构。吏即官吏;户即户籍;礼即礼仪;兵即军事;刑即刑法;工即工程。其中户还要管理赋税,这是因为古时收税是根据户口的。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三省六部制制作成下列图表。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三省六部制的推行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教师讲述]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教师过渡]隋唐不仅改革了官制,还改革了选官制度。

[板书]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1.科举制形成的原因

[教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所学的内容,我们曾经学到哪些选官制?

[学生回答]汉朝时建立了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魏晋以后形成士族制度。

[教师提问]这几种选官制度有什么局限性呢?

[学生回答]察举制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以后,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上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享有特权。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于是庶族地主代之而起。

[教师讲述]对原来的选官制度,发展到士族制度时,危害已经很严重了。一方面出现了危及统治的特权阶层——士族,另一方面政府也难以找到真正的有用人才,而且还会激化社会矛盾。这样就促使统治者改变选官制度,同时,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也导致了科举制度的推行。

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这样,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下去,科举制就形成了。

[板书]

1.科举制形成的原因:士族的腐朽导致衰落

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庶族地主的兴起

2.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讲述]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形成制度。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科举制度。到唐朝科举制度发展到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教师板书并讲述]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看课本第二目,来归纳一下科举制的作用。

[板书]3.科举制的作用

[学生回答]科举制的作用可以归纳为(1)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2)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3)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4)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教师提问]归纳得非常好。除了这四点外,联想唐朝文化发展中的特色,科举制还可以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促进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唐朝诗歌的繁荣。

[教师讲述]很好。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但是科举制也有局限性,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教师讲述]我们来看一个例题,这是2000年全国文科综合卷中的一个题目。

[投影显示]

[学生回答]答案是A。

[教师讲述]隋唐科举制是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之一,所以可以排除B选项。科举制抑制的是原来的士族门阀,并不抑制其余显贵,所以可以排除D选项。科举制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但是并不主要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所以又可以排除C选项。

[教师过渡]在唐朝,其统治制度基本都沿用前朝,包括土地制度。

[板书]三、均田制

[教师讲述]唐朝的土地制度沿用北魏的均田制。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北魏均田制的内容。

[学生回答]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二、土地不得买卖。三、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四、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教师讲述]隋唐都沿用了这一制度。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国家利用其所掌握的无主的荒地,使广大丧失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同土地重新结合起来的制度,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同劳动者分离的问题。而且统治者有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兵役的来源。在此基础上,隋唐政府得以实行府兵制度和租庸调制。

[课堂总结]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这种繁荣,在政治上就主要体现在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虽然唐朝在制度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唐初统治者善于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以及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完善都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之一:叙述式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有: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有比较积极的作用:一加强了皇权;二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另外,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建进士科,形成制度。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科举制度。到唐朝科举制度发展到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科举制的推行,也有比较积极的作用,一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二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三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四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五促进了唐朝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唐诗的繁荣。

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国家利用其所掌握的无主的荒地,使广大丧失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同土地重新结合起来的制度,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同劳动者分离的问题。而且统治者有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兵役的来源。在此基础上,隋唐政府得以实行府兵制度和租庸调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朝的兵制和赋税制度。

之二:复习提问式: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官制——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科举制。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首先来看一下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作用。

[生]三省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是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的机构。作用是:一加强了皇权;二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教师讲述]答得很好。大家来看一下投影。

[投影显示]

[师]我们再复习一下科举制的建立、完善和作用。

[生]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提高科举考试地位。作用是:(1)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2)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3)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4)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5)促进了唐朝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唐涛的繁荣。

[教师讲述]答得很好,我们来看一下投影显示的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情况表。

[投影显示]

[师]好,我们继续回忆:隋唐的土地制度是

[生]均田制。

[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唐政府实行了

[生]府兵制和租庸调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朝的兵制和赋税制度。

[板书]四、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隋文帝继承和改革府兵制

(1)措施

[教师提问]府兵制源于西魏,隋文帝继承了府兵制并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那么隋炀帝对府兵制的改革有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教师讲述]西魏初创府兵制时,基本上采取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称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隋文帝改革的关键措施就是有原来的兵农分离发展为兵农合一。与农民一样接受政府的土地,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府兵及全家都归人州县户籍,只有府兵本人由军府统领。后又改革为,府兵从均田农民中征发来,服役时的衣粮装备由个人负责,但租调全免。

[教师提问]这样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2)隋朝府兵制的作用。

[学生回答]作用有第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第二,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第三,扩大了兵源;第四,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

[教师讲述]对,由于“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因此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数量,这样就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另外又改变了原来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这样就既扩大了兵源,还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总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教师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府兵制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均田制。

[教师提问]唐朝的基本兵制也是府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我们先来看具体的措施。

[板书](1)措施

[学生回答]具体的措施有:第一,增加府兵的数量,且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设置在关中;第二,实行兵将分离;第三,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自备武器、粮食等。

[教师提问]唐太宗对府兵制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和不利影响呢?

[板书](2)唐朝府兵制的利弊

[学生讨论后,回答]作用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不利影响是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到了农民身上。

[教师讲述]唐太宗即位后,进一步整顿和充实府兵制,使府兵制更加完备。主要措施有:一是增加军府数量。唐太宗共设军府643个,将其中的261个设置在关中地区,约占军府总数的41%。这种将强大的武装集中在中心地区的做法,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形成外轻内重的局面,从而有利于控制地方性事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实行兵将分离。府兵服役后不脱离本乡、本土,户籍仍归州县,挂籍军府,田地也仍旧杂于农户之中,只有在番上(指轮番抽调府兵到其所隶卫府或边防重镇服役)校阅时,才集中于折冲府或番上的场所,过军队生活。府兵的调遣、征发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如有战事,由皇帝下敕书,通过兵部传达执行,朝廷临时点将,让其率领从各地临时征发的府兵出征。战争结束后,大将回朝廷,府兵回军府,因而有效地防止了将帅拥兵作乱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府兵服役期间,虽免征租庸调,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身上。在均田制顺利推行期间,农民还能承担,但随着均田制的被破坏,府兵制就崩溃了。

[板书]3.府兵制的崩溃

(1)原因

(2)时间

[教师提问]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府兵制崩溃的原因。

[学生回答]第一,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第二,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第三,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

[教师讲述]府兵制以均田制作为推行的经济基础。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赋税的加重,均田制被破坏了。失去土地的农民十分贫困,他们已无力承担自备武器、粮食的重负,有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兵役,只好“自残手足”;另外,自高宗、武后起,边境地区战争频繁,府兵不能定期轮换,甚至出现“壮龄应募,华首未归”的情形;而且,府兵地位急剧下降,唐玄宗时,戍卫京师的士兵,往往被驱作权贵们的奴仆,戍边的士兵白天做苦工,夜晚人地牢,能够活着回乡的“十无二三”。在这种情况下,府兵大量逃亡。有权势的千方百计逃避兵役。他们或行贿免役,或雇人代役,造成兵源严重不足,番上制度也遭到破坏。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

[教师过渡]府兵制崩溃后,唐玄宗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

[板书]4.募兵制的兴起

[教师讲述]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

[教师提问]我们来看募兵制的利弊有哪些?

[板书]5.募兵制的利弊及与府兵制的异同

[学生回答]募兵制的实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其弊端是募兵制的土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

[教师提问]答得很好。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募兵制与府兵制的不同点。

[学生回答]府兵需自备兵器、资粮等,募兵的衣食等由国家供给;若有征战,府兵临时从各地征发,朝廷临时派军官指挥,募兵则以当兵为职业,由将领长期统帅。

[教师讲述]对。府兵是兵将分离的,因此不会出现将领拥兵自重。威胁中央统治的局面。而募兵的兵将间有隶属关系,这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投影显示]府兵制、募兵制对比表

区别府兵制募兵制

士兵性质兵农合一职业士兵

器粮来源士兵自备国家供给

兵将关系兵将分离隶属关系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教师提问]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我们来比较一下唐末藩镇割据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异同点。

[学生讨论后,甲回答]产生背景是相同的。都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发展势力的。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乘机发展势力;唐末藩镇割据是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乘机发展势力。

[学生乙回答]最好讲都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势力的。因为他们在镇压农民起义之前就已经有了。所以背景不完全一样,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是在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的基础上;唐末藩镇割据是在节度使势力的发展基础上。

[教师讲述很好。那么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比较吗?

[学生回答]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都削弱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势力,帮助东汉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军,最后废除了东汉政权。唐末藩镇割据削弱了唐王朝的势力,帮助唐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军,最后废除了唐政权。

[教师过渡]回答得非常好。隋唐时期,在土地制度上,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在赋役制度上,沿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板书]四、租庸调制

1.隋朝赋税制度的改革——以庸代役

[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北魏的租调制吗?租是什么?调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租就是交纳谷物,调就是交纳布帛。

[教师讲述]我们知道北魏均田制的主要内容中有一点规定: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就是交纳谷物,调就是交纳布帛,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教师提问]隋朝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学生回答]隋朝的租调数量比原来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又规定年满五十的可以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

[教师讲述]隋朝在赋役制度上的改革,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教师过渡]唐朝时沿用了隋朝的租庸调制,但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板书]2.唐朝的租庸调制

[教师提问]唐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轻徭薄赋的思想。

[教师提问]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因为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教师讲述]对,唐初统治者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他们看到隋朝的重税,繁役,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另外,唐朝初年,政局还没有稳定,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打击,经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好,我们一起来看书,了解唐朝租庸调制的内容。

[学生回答]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教师讲述]我们来看这张《北魏、隋、唐的赋役制度简表》

[投影显示]

北魏隋唐

农民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定的徭役和兵役租调数量减轻,服役时间缩短,年满五十可以庸代役租调数量更轻,以庸代役不受年龄限制

[教师提问]隋唐的租庸调制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3.隋唐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

[学生回答]主要表现在: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也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巩固。这些都使国家富强起来。

[教师讲述]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租庸调制,有明显的进步作用,首先,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且保证了生产时间,垦田数增加。第二,增加政府的收入。第三,巩固了府兵制。促使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的强盛。

[教师过渡]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一样,它得以推行的基础是均田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也就无法推行。唐政府推行新的赋役制度——两税法。

[板书]六、两税法

1.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师提问]两税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推行的?

[学生讲述]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教师讲述]由于均田制没有触犯大地主的利益,它保护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特权。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土地集中于地主官僚手中,政府用于授田的土地逐渐减少,根本不可能按额授田。到唐中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迅速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力承担国家的赋役,大部分依附于地主。安史之乱造成大量人口流散、死亡,进一步促进了土地的集中。均田制彻底瓦解,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下去。国家财政和力役陷入严重危机。唐朝统治者不得不改革赋税制度,寻找适应新形势的新税法。这样,两税法应运而生了。

[板书]2.两税法的目的、时间、人物和内容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把两税法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看一下。

[学生回答]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时间是780年。人物是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内容是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教师提问]两税法名称的来由是——

[学生回答]因为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教师讲述]从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我们可以看出,两税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教师提问]我们从两税法的特点和内容可以看出两税法的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

[板书]3.两税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生回答]第一,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第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以资产为主;第三,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教师讲述]对。因此,我们说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教师提问]那么,两税法的局限性呢?

[学生回答]由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因此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又千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在两税外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教师讲述]唐政府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不可能真正减轻农民的负担。两税法又是根据土地和资产的多少收税,这样就不限制土地兼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两税法的实行,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由此,开始了我国赋税发展史的又一个新阶段。

我们从实施的条件、目的、内容、意义、作用等方面来列表比较一下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投影显示]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对比表

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

条件均田制的实施(国家对土地的有效控制)均田制的破坏(由于土地买卖、兼并风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目的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内容租、庸、调两税(资产、田亩和夏、秋季)

意义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赋税收入有了增加;府兵制也得到巩固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收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和进步;人身控制松弛;过渡到实物地租为主

作用荒地被开垦,人口增殖,国家富强,巩固了唐政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地主把新增赋税转嫁给农民,阶级矛盾仍未解决

[教师提问]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投影显示]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公元780年头仃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对农民的经济掠夺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调整生产关系D.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学生回答]答案应为A。

[课堂总结]隋朝建国虽短,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的改革却给唐朝甚至以后各代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改革府兵制、赋税制度。唐朝是在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它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整顿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它们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最终都没能挽救唐朝的统治。因此,隋唐虽曾因推行上述制度而繁盛一时,却不可能摆脱衰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