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第四单元儿童生活

示儿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第四单元儿童生活。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四单元儿童生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JAB88.CoM/p>第四单元儿童生活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书写生活。这几篇选文,有的读来清新而愉悦:《吹糖人》回忆了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带来的快乐、甜蜜。《五月的田野》令我们感受到五月的田野带来的新鲜与充实;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书本里的小蚂蚁》用童话体表现儿童生活的一个侧面。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它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有的读来诗意盎然:《带雨的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童真的世界;还有的却给人带来沉重与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使学生深刻懂得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的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多么值得珍惜……在本单元的综合学习中,继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语言、发展和运用语言、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锣、傅、孙”等2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糖、脆、划”等52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6《吹糖人》…………………………………………………………………………………2课时
17《五月的田野》……………………………………………………………………………2课时
18﹡《书本里的蚂蚁》……………………………………………………………………2课时
19《带雨的花》………………………………………………………………………………2课时
20《珍贵的教科书》…………………………………………………………………………2课时
阅读链接《童网——小豆豆之家》…………………………………………………………2课时
综合学习四……………………………………………………………………………………1课时
口语交际《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
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第二实验小学闫爱菊
1、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1)师: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穷的乐趣,奇妙的经历,丰富而多彩!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由交流,教师参与进去)
(2)总结:看来,我们的儿童生活的确很丰富,也很有乐趣。看着大家说得这么激烈,我都不好意思打断你们,我看给我们几天的时间我们也说不完。下面老师提个建议:在你的儿童生活中,有最难忘的、最有趣的事情,有最喜欢、最有意思的游戏,还有奇特的想法,不平凡的经历……选择一种你最想说的说给小伙伴听。
2、学生自由交流
(1)小组交流,合作互评
鼓励学生真实地讲述自己的儿童生活,特别要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可以让他最喜欢的小伙伴带着他说,也可以老师参与,慢慢引导鼓励他来说。
说的同学要注意把事情讲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注意听,可以随时提问题,也可以提建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为他做补充。
(2)全班交流,典型评议
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来说,同学们给与适当评价,教师注意适时引导。
总结:每个人的儿童生活都是美好的,但每个人的儿童生活又不一样。无论是生长在宁静的乡村的孩子,还是生活在喧闹的城市的儿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论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忧伤的、悲痛的,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3、和家人一起分享
回到家里,把我们这节课说的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把你想说但还没有时间说的讲给家人听。请你的家人评价一下你说的怎么样?
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请他们讲一讲他们的童年生活,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可能在战争年代,爸爸、妈妈的童年生活可能正处在贫困时期。看看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该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说明:以上活动在本单元教学前进行,旨在,一是使学生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的童年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是给学生留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时间。)
4、儿童生活“留影集”
这段时间同学们做的非常好,我们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儿童生活,还知道了小伙伴的儿童生活,不仅了解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童生活,还懂得了要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那我们就做一期展现儿童生活的“留影集”。现在向全班征集“留影照片”,作品的体裁、板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作品,也可以是照片,只要是有关儿童生活的就行。一周后我们收稿,举行“儿童生活留影大赛”。评比的标准就是:看谁介绍的儿童生活最真实,最感人,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此活动与“综合学习”中的“阅读链接”、“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栏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小编推荐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13和时间赛跑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把无影无踪的时间写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细细品读课文,不难发现,第四自然段爸爸说的那段话,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形象地说明时间是“一去不复返”。为此,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时间的宝贵,读中感受爸爸的表达方式。同时,课文中有许多词句非常恰当地表达了我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咀嚼那些格言和形象生动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感情变化,并且有感情地用朗读来表达。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时间的宝贵,搜集并积累格言、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积累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说说对“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四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猜猜老师有几岁?老师非常羡慕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再也回不到像你们一样的年龄,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2、童年不能再回来了,真有点伤感。不光是老师,同样是孩子的你,学习这篇课文后,也会有同样的感触。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和时间赛跑)

3、学习“赛”,赛跑就是什么?你跟谁赛跑?结果怎样?当时心情怎样?

4、这篇课文说的是和什么赛跑呢?再读课题(重音落在“时间”这个词)。

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冒出什么问题呢?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比呢?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比赛结果怎样?……)

5、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抓紧时间打开课本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词语检查:

第一行,这些词语都在描写什么?

第二行,“光阴”指的是什么?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第三行,“梭”是什么呢?(看图理解)

这两个词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3、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随机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忧伤”、“与其……还不如……)

4、同桌互读。

读了课文,说说你解决了刚才提出的哪几个问题?(初步了解:谁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初步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1、至于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先读读爸爸对我说的那段话吧。(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①自由读读,爸爸要告诉我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先体会总起句,也可以先理解昨天、童年、外祖母永远不回来的几个分句。)

②“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的是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呢?(质疑,引导读下面的句子)

③引导学生读懂,什么永远不会回来?(昨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人长大了,童年永远不会回来了;外祖母去世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2、总结:怪不得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叫——“一去不复返”。(板书)

3、快乐的童年,最最疼爱我的外祖母永远不回来了,爸爸在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体验到了吗?

(哀伤、悲伤、难过、伤心、无可奈何……)

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自由练习。

4、指名读

5、评议中体会每句话的句尾的“了”的作用。(你读得老师的心酸酸的,你能读得那么好,是因为捕捉到一个字,那是个什么字呢?每句话的句尾都有个“了”,“了”字含着爸爸的伤心、无奈、难过,把爸爸沉痛而复杂的心情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带上这种心情一起再来读读爸爸的话。(有条件可以配乐读,读的声音轻一点,语速慢一点)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生引读第5自然段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

这个谜比——

比——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夜如梭”都是在说时间很宝贵,可作者为什么要重复用?请你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觉?

3、说不出滋味,说的是什么滋味呢?你能说说吗?

4、齐读。(带着这种说不出的滋味来读读)

五、学习生字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关于时间的名言

3、《语文课堂作业本》第2、3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交流抄写的名言

2、熟读课文

二、学习6、7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1、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没有明白爸爸说的话呢?有没有发现一些事物也永远不回来了呢?

2、出示6、7两个自然段,自由读读,指名回答。

文中的“一寸一寸”为什么不说“一寸寸”?

你眼巴巴地看着太阳一寸一寸沉进山头,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着急、多么舍不得、无可奈何……)

3、师生引读:

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是啊!到了第二天,新的一轮太阳升起来了,但昨天的太阳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同时,“我”也感悟到“飞翔的小鸟”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么美好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想留留不住,想挡挡不了,“我”是多么着急,多么不舍呀!(有条件的配乐读6、7自然段)

4、师再一次总结:在爸爸的启发下,我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现象,自己明白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怪不得爸爸曾对我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三、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1、师: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得飞快,此时作者明白了爸爸的话——他要紧紧抓住眼前的时间,他要和时间赛跑。

2、课文中那些段落具体写我和时间赛跑呢?(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3、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呢?跑赢了吗?自由朗读。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小结)

——作者和快要落山的太阳赛跑;(在比赛中赢得时间。)

——和西北风比赛;(在比赛中赢得胜利。)

——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这样快速学习就是珍惜时间)

5、作者每一次比赛都胜过时间,心里肯定非常高兴,课文中是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6、你怎么来形容这份快乐?(心里美滋滋、乐得合不拢嘴巴、高呼万岁、欣喜若狂、做梦也带着笑……)

7、带着这份无法形容的快乐来读读。(齐读第8自然段,随机指导朗读:“下决心、狂奔、跳起来”)

8、回读6、7、8自然段,朗读中体会作者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着急,又因为跑赢时间而欣喜。

四、学习9、10自然段,理解“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1、作者跑赢了时间,又有什么样的深刻体会呢?默读9、10自然段,划句子。

2、交流后,课件出示作者体会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3、理解“受益无穷”,“益”是什么意思?那么“受益无穷”呢?

作者到底受到了什么好处呢?

(补充出示林清玄的相关资料)

林清玄小时侯家里很穷,常跟着父亲下地种田。一次田间休息时,他对父亲说,我长大,就不需要你种田了,我天天呆在家里就能挣很多钱。果然如此,十几年后,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记者。为了实现作家梦,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每年就是一百万字,就是好几本书,一本书就可以卖几十万册。他终于梦想成真,已经出了100多本书,成了台湾最优秀的散文家。

4、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结合名人和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例子。

5、师予以引导、归纳,引读作者体会深刻的句子

怪不得作者说——

怪不得作者说——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我想对好朋友说——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我想对小懒虫说——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师总结:人或许永远跑不过时间,但可以比原来跑快一些,甚至几步,这几步可能就会创造很多东西,就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可以让一个人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瞬间。

五、在练习本上写上对时间的思考

1、可以是课文中体会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2、指导抄写方法:先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再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抄写。

(切忌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板书设计:

一去不复返和时间赛跑受益无穷

教学反思:

14检阅

教学分析

文章向我们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行文线路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而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教学目标

1、会认文中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理解“检阅、鸦雀无声、”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文中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做人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

课前准备

军队检阅时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孩子们,你们见过检阅仪式吗?

2、出示军队检阅时的图片(录像),学生欣赏。

3、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在那一天,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今天,我们就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遇到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要反复读,一定要读通顺。

2、词语检查:

波兰华沙(地名)

博莱克拄拐截肢(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话)

(鸦)雀无声情不自(禁)(填字成词)

3、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段落就在写这次隆重的检阅呢?

三、学习十、十一自然段,感受检阅的隆重

1、指名读(读得正确)

2、读了之后,让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再指导朗读

3、出示课文图片,形象感受检阅的隆重,再次朗读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注意“席”和“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感情朗读10、11自然段

2、经过检阅台这么多的队伍中,赢得称赞最多、掌声最热烈的是

观众是怎样称赞的,指名说

3、质疑:听到观众们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这个小伙子指谁?这些小伙子指谁?为什么观众会说这个小伙子真棒,究竟棒在哪儿?为什么观众后来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他们又棒在哪儿?

二、“这个小伙子真棒!”——走进博莱克

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学习12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这段话,现在你知道他棒在何处了吗?学生交流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觉到的?(肯定、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

你能把他的自信读出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3、拓展说话: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摔倒时,他——

当烈日高照,晒得博莱克满头大汗时,他——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磨破衣服,队员劝他休息时,他——

…………

4、引读:

正是他平日的坚持不懈、努力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

让我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三、“这些小伙子真棒!”——走进儿童队员

过渡: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与坚强,赢得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的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吧!

1、自由朗读2~9自然段,想想:儿童队员们在讨论什么事?交流

2、他们觉得这件事——(非常难办)

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件事难办呢?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师:既然是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这个时候的表情会是怎样的?

“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棘手是什么意思?(很难办的事)这件棘手的、非常难办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博莱克左腿截肢了,怎么参加检阅?)如果让左脚截肢靠拄拐走路的博来克参加检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让他参加,让他一个人在家休息,那又会怎样?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来克左脚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师:“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大家不知道该怎么说,到底让不让他去?)

师: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大家心里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们发挥想象,让队员们说出“鸦雀无声”背后真正的想法吧!他们这个时候可能会在心里说什么,怎么说?(指名说)

师:是呀,队员们虽然鸦雀无声,但内心却有这么多的话,有这么多想法。出示句子:“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赶紧读一读吧。

师:这种为难不仅通过文字表达,还藏在一连串的问号中。这么多的问号说明了什么?(大家想了很多方法,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好,感到很为难)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指生读)矛盾的心情,想说又不能说,不好意思说却又不得不说——再指生读

师示范读——再指生读——齐读

我们从队员的表情、语言、内心活动中,感受到这件事是多么的棘手啊!

3、学习队长及队员的话

①该怎么办呢,既要使检阅时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博莱克。队长,队长在哪儿呀,你可是儿童队员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吗?

队长为什么决定让他参加,还要把他放在第一排?难道你不担心吗?(交流)

队长,你是这么想的吗?那就请你再一次大声地告诉队员们你的决定——(指生再读)体会“洪亮”,想象队长为什么要用“洪亮”的声音说,从而体会其内心的激动,为自己的大胆决定而自豪。

让他参加比赛,不把他放在中间,不把他放在队尾,还把他放在第一排,说明了他把博莱克当成一名正常的队员来看,这就是对残疾人而言最重要的尊重呀。还有谁想当这样的队长,来读一读这段话!再指名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队员们听了队长的话,他们同意吗?指名读并指导朗读

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自豪什么?

③引读: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都欢呼着——

其他的队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4、再次回读

正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了检阅,并站在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

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看着这整齐划一的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赞叹——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由衷地赞叹——

四、自由练笔,实现心灵对话交流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那么,就请你们任选一个内容,用你手中的笔,把你现在的想法写下来吧: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2)我想对队长和其他队员们说:……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教学反思

15争吵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因克莱谛的宽容,两人又和好这样一件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这是一篇叙事过程比较清晰的记叙文,尤其是对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尤为生动、细致。作者通过对“我”争吵后的不安、后悔,“我”知错但没有勇气认错的矛盾心态,以及“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和印象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将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对克莱谛的心理,作者只通过一个“瞟”的动作就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的。而“瞟、嫉妒、挨”等词语的意思则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而父亲说的三句话则可以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自己所领会到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熟字带生字等方法认识“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嫉妒、挨”等词语的意思。

2.创设情境,通过角色体验,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爱的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师:看到课题“争吵”,你想了解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谁和谁,为什么,怎样争吵,结果怎样)

2.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个儿读读课文吧!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想

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反馈。

①出示词语

●正音:“哼、侍”

●利用熟字,记记“嫉、御、瞟”

●理解“胳膊肘”、“戒尺”的意思,。

②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③交流质疑提出的问题,梳理文章脉络。

师:把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回答,连在一起,那就是本文的主要意思了,谁来说说?

三、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写我和克莱谛争吵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2.课文是怎么写争吵的过程?请大家自己读读1至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我”的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3.交流。(随机指导句子的朗读)

●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

重点抓住:“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让学生感受到我与克莱谛发生争吵其实是因为嫉妒,而并不是像课文第一句所说的“并不是因为嫉妒。”

●描写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重点抓住:“我不是故意的。”“你这是故意的!”这两句话,让学生感受到克莱谛从微笑到气恼的变化。指导好朗读。

4.师:课文中只用了短短的四个自然段就把争吵的过程写清楚了,就是因为作者把“我”和克莱谛的各自表现写具体生动了。让我们男女同学把这四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吧!

四、巩固字词

1.指导“替、缘、愤、戒”等字的书写,认真完成其他生字词语抄写。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复述两人争吵的过程。

二、学习课文的5至8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5至8自然段,课文是如何描写争吵之后两人的表现?

2.发现了吗,这四个自然段主要都是在描写什么呢?(心理活动)

3.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觉得争吵之后我的内心是怎样的?(后悔)

4.课文是怎样把这种后悔的心情写清的呢?自个儿再去读读课文。

5.交流:

①出示: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是呀,听到克莱谛要在外面等我,我就想到他可能会——打我,能把那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②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出示:“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我还回忆往事,想起了他的好,谁来说说他的好?(“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③想到这儿我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他,甚至有点愧疚了——(引读)“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④“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谛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那就向他去向他认错吧?为什么?

6.指导朗读

师:作者在写“我”的心理活动时,从起初的不安到之后的后悔,还回忆了以前的生活,写了克莱蒂的好,让我慢慢地感觉到了一种愧疚,觉得对不起他,想先认错吧,可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你瞧,那是多么矛盾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吧!(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师:而克莱谛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出示:“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瞟”是怎样的看?做做动作。

“从他瞟我的眼神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照理说“我”故意弄脏他的本子,他应该愤怒,却为什么是“悲哀”?能给“悲哀”换个词语吗?(悲伤、难过)他感到悲哀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想想前面发生的事。)看来,当就那么不时地瞟我时,他的内心也在不停地变化,也有那种——不安、后悔、……

发现了吗,作者在描写“我”的心里活动时写了长长的一段,而在写克莱谛的内心活动时,就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动作“瞟”,就把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

8.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体会读读这两段话吧!

9、师:在这种心情下,克莱谛说——(引读)“我在外边等着你”,而“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此时,我想到了什么?

出示: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yù)就是了。”

“防御”就是当别人打你时,自己不还手。

当我听到克莱谛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时,我怎么就想到了防御呢?

带着各自的感受,让我们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三、学习9至13自然段

1.毕竟是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这种不安、后悔、矛盾的心情一直缠绕着我,课也听不进去,课堂上的等待也变得漫长起来,那种感受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那就是——挨。一起读读——“终于挨到了放学。”请大家自己读读9至13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

2.读了课文后,你喜欢克莱谛吗?为什么?

3.那请你回头再去读读课文的6.7自然段,我们两都说“在外边等着你!”我心里想的是——防御,克莱谛心里想的则是什么?

4.难怪,当克莱谛用手拨开戒尺时,一直想着如何防御的我——愣住了,此时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没想到是和好;他会先主动认错。)

5.看来克莱谛是比我要——勇敢、高尚……

6.误会消除了,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没有了,我们又回到了往日的友谊中,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让我们分角色读读吧!(分角色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现在你就是安利柯,这件事你打算怎么跟你的父亲说呢?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吧!

2.指名复述事情的经过,请学生评议是否说清事情的经过。

3.父亲在听了我的所说的这件事情后,是怎么说的?

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4.课文中还有几句父亲的话,找出来。

出示“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5.读读父亲说的几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以后,在与你的同学、朋友、家人等相处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6.看来,父亲的话对我们都有启迪,那就让我们把这三句话认认真真地抄下来吧!牢牢地记在心里。

五、课外拓展

师:《争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他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叫——《爱的教育》。本文也是选自那儿,建议大家去读读这本书,你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教学反思

资料袋: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有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由于19世纪意大利实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男性。

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16绝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两次比绝招的故事。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了3位主人公的形象。课文还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篇略读课文,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可以抓住3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具体表达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尴尬、下巴颏、蔫蔫地回了家”等词语。

2、抓住3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3、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抓住3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一、揭示、质疑课题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好比一条弯弯的小河,童年中的故事就好比是小河里翻腾的浪花。今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小伙伴之间的趣事。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绝招》。

1、读课题

2、质疑课题

3、谈谈什么是绝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交流反馈。

A、哪些孩子在比绝招?

B、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2、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

挺着大肚子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嘴撇到下巴颏

一个空翻不靠树的倒立单臂倒立新鲜招儿

蔫蔫地回了家攥饺子露了馅蹲在炕上

尴尬羡慕

A、第一行边读边表演,理解下巴颏、腮帮子等词语。

B、第二行“新鲜招儿”解决儿化音,“胳膊”的“膊”读轻声。

C、第三行“攥”字解决字音和字形,“露了馅”露字读“lòu”,理解“蔫蔫地回了家”的意思。

D、读着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你的脑海里浮现出谁的形象?(三胖、二福、小柱子)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A、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两次比绝招的故事。)

B、交流反馈:第一次比绝招是第1至5自然段。第二次比绝招是第13至17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第一次比绝招第1-5自然段。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他们第一次是怎么比绝招的?

A、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先写(三胖憋气),再写(二福空翻),最后写(小柱子没绝招,撒腿跑了。)

B、体会文章抓住3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①拿笔划一划,这几个小伙伴是怎样比绝招的?作者怎么把这几个小伙伴们写具体的?(交流:对三胖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对二福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对小柱子的描写抓住人物的神情和动作,初步体会小柱子的心理感受)

②读一读。小伙伴们多快乐啊!我们要好好地读一读。作者写得这么好,小朋友们我们再有感情地把它读一读。

③记一记。读着读着,我们似乎都能把它记住了,要不我们看看谁能记得多,记得快,好吗?试着背一背。

2、体会第6自然段中奶奶包饺子的语言的简洁

A、学生自由读。作者除了把小伙伴比绝招时情景写得具体,还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得具体。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奶奶包饺子的情景。

B、找一找。划一划作者怎样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具体的?

C、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具体的?体会语言的简洁。(抓住一只手怎样?另一手怎样?)

D、师生合作读。是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抒情的词语,活灵活现地把奶奶包饺子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我和大家合作读好吗?

师:呀!奶奶这一手真够绝的:她一只手(生:拿着小竹板铲馅),师:另一只手(生:拿着面皮,专管攥(zuàn)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

E、说一说。现在,我们能不能不看书本把奶奶包饺子的过程说清楚?试一试。

3、第二次比绝招

A、小柱子第一次面对他们的绝招,觉得自己太丢人,蔫蔫地回了家,但是在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的绝招却是得到了伙伴们的羡慕。我们一起读读13到17自然段。你再思考一下,结合前面奶奶说的话,此时你想说什么?

一种情况:学生说的是夸小柱子的绝招厉害。(过渡:是呀,小柱子的绝招很厉害,你从奶奶的话中又明白什么?)

另一种情况:学生会从奶奶话中明白绝招是靠练出来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智慧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傅永健笔下那几个可爱的小伙伴们比绝招的情景,那让我们展开想象他们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练习写一段话。

2、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整体板书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学会在交际中自然大方、有序地表达。

2、通过练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学会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观察比较基本字与形声字的音形义的异同,思考感悟汉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4、积累一组有关读书、治学的成语,在运用中感悟成语的意思与用法;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5、通过看图猜说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和语言积累的兴趣,培养观察、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口语交际中演示要用的材料。

2、学生准备:口语交际中要展示的道具、作品或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展示作品,激情导入。

同学们读《绝招》一课时,都非常佩服小柱子,其实你们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都有自己的绝招。(逐一出示小发明、小制作、书画等作品)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班同学心灵手巧的成果、绝招的证明。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绝招,是怎么练出来的,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掌握更多的窍门。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阅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说”和“听”的要求:

1、“说”要有顺序,先说你这一招怎么好,让别人听了乐意学,可以边展示自己的作品;再教别人怎么做,可以边说边演示。做到层次分明,表达清楚,语言生动。

2、“听”既要用心倾听,又要随时发问,注意交际礼仪。

3、创设情境,示范交际。

(1)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精彩的介绍语言:

大家好,我叫“快乐变变变”。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漂亮蜡烛吗?这可是我的绝招。做彩色蜡烛,不但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学到一些蜡的知识,现在就让我来教你们做吧!首先,要把制作蜡烛的工具准备好,即准备一些普通的白色蜡块、一个铁罐,外加一个铁夹子和一把小锤子,一些短线、纸和彩色颜料。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制作了。制作彩色蜡烛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用小锤子将蜡块敲碎,放入铁罐里,用铁夹子夹住铁罐放在火上加热,烧到一定程度,蜡块就会融化成液体了。第二,把融化的蜡倒入做好的造型里,别忘了把那根短线放在中央,外面还要露一点头哦。第三,在蜡水没有凝固之前,加入你喜欢的颜色,放在塑料杯里,小心,不要烫伤手啦。第四,等被融化的蜡块凝固后你再把造型纸拿下来。就这样,一个漂亮的蜡烛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敢和我比试比试吗?那么就亮出你的绝招吧!

(2)学生评议,归纳方法:

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再取一个精彩的外号;然后,介绍这种绝招精彩在哪儿,尽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具体介绍绝招时,要说得清楚明白,要使别人佩服你的绝招,要能激起他们尽快亮出自己绝招的欲望。

4、小组练说,尝试交际。

(1)小组精彩大碰撞。小组成员逐一介绍,鼓励用创意新、形式活、精妙、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他同学可喝彩、评价、提问,或提出更精彩的建议。交流后相互评议、修正,再推举出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2)教师巡回检查,进行个别指导。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的气氛。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自己或指定优秀学生加以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亮出绝招,进行交际,增强自信心。

5、精彩纷呈,全班交流。

(1)介绍“看班上谁是英雄”的擂台活动规则,宣传鼓动。

(2)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探讨评价,重点看:“外号”是否响亮;是否把自己的绝招说得精彩明白、引人入胜;仪表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亮;表情是否丰富。思考不足之处该如何矫正、补充。

(4)颁奖: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最佳本领奖、口齿伶俐奖、小能手奖等个性化奖项。

6、活动拓展,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很勇敢地把自己掌握的本领教给了别人,也从别的同学那儿学到了不少新本领,有很大的收获。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再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

(1)把你的精彩招术、精妙发言向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戚邻居展示,请他们欣赏、评议指导,还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新本领。

(2)小组合作,把各自的精彩发言配上图画,办成一期手抄报。

(3)结合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发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组织相关的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第二课时(指导习作)

一、回顾谈话,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展示了自己最拿手的本领,除了这个本领外,你还会做些什么呢?回忆一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也可以是在学校里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学哪种本领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正因为学本领时有困难,有趣,有教训,有启示,所以我们才如此难忘。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学本领的事。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快速想一想,列一列:从小到现在,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选择其中一样,忆一忆,写一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范文引路,点拨指导。

1、出示范文。

我学会游泳啦

我不会游泳,但我想学会游泳。今年夏天,我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游泳训练班。

我们先学“闷水”,就是深深地吸一口气,把头埋进水里,等憋不住气的时候再把头抬起来,看谁在水里保持的时间最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习惯,闷的时间很短,还常被水呛着,但我坚持练习,三四天后就学会了“闷水”。

接着就是学“蹬腿”。老师让我们手扒着栏杆把身体漂起来,两腿在水中不停地来回蹬动。后来我们又学习“划水”和“漂”,这两项动作非常重要。我原想漂浮肯定很简单,不就是把四肢展开嘛——小菜一碟!可是做了以后才知道,学漂浮可难啦。这不,手伸展开了,脚却像粘在水底一样,怎么也抬不起来;索性用力一蹬,这可好,四肢是伸展开了,可是整个人立刻就沉到水里去,这时我的手和脚就乱动,水把我呛得够苦的!老师要我在水里别乱动,注意身体的平衡,可我练了好久也不会,我失望极了,真想不练了。可现在放弃多可惜呀,前面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和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比我小,游得都很不错,他们都能学会,为什么我不能学会呢?我一定要学会!在水里,我一边思考老师讲的动作要领,一边反复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苦练,我终于学会了漂浮。现在,我只要把手一伸,就能轻松地浮在水面上。

我终于会游泳了,一开始只能游一米,后来变成了二米、三米……终于,我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地穿梭了,我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我学会游泳啦,我学会游泳啦!”我完全忘了呛水时的痛苦,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其实,学游泳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只要有胆量和耐心就能成功。

2、感悟方法。小作者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的心情如何?他是怎样坚持的?成功后心情又如何?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

四、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点评)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先阅读学生的草稿。并进行一定的分类。

一、交流写作内容:

要求学生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写的内容。

二、作文自查、自改。要求:

1、读:句子是否通顺。

2、查: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用对了没有。

3、想:有没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四人小组评议

1、小组互阅交流。

2、在你欣赏的作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3、小组推荐一篇交流。

四、交流评价,共同修改。

1、优秀习作欣赏与点评。评议要点:

一是学本领的过程是否具体,别人看了是否能够了解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二是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

三是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教师宣读优秀习作,选取各具特色的习作片断(语言、细节、开头、结尾等)引导学生欣赏点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思路。

3、评议后师生有针对性地共同修改习作。

4、誊写作文,做到字迹工整。

5、小结。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

一、相信孩子,给予发现。

1、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自读词语,观察发现。

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只要有发现,就要给予鼓励。)

5、教师引导、小结规律:这些词语中,每组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相近,都是一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另一个字,一个字是另一个字的声旁;两个字的意义不同。

6、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7、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包裹花苞

比一比谁发现多

二、填一填:

1、学生自主填词语,鼓励一空多填。

2、)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答案里观察“的、地、得”的用法,感悟规律。

3、特别引导:“弯弯曲曲地()”莫填成“弯弯曲曲地(小路)”。

4、适当补充一些练习题。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引导发现:这些词语,都与治学相关,而且每组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对不理解的成语提出质疑。

3、指名合作读,一人读一个,轮流。多种形式练习读,当堂背诵。

4、能仿照样子说一组成语吗?丰富积累。

四、趣味语文:

1、回顾导入:在这个语文园地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我们快乐的发现,让我们继续带着一颗发现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趣味语文”。(出示书中的六幅图)仔细看图,你能发现什么成语呢?

2、独立观察,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写谜底。

3、小组合作,揭示谜底:同时亮出各自的谜底,再每人一个轮着说说自己猜谜的依据。(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4、制作成语画谜(根据成语,画出图画):教师提供给每个小组一些不同的成语,合作制成画谜,然后全班互问互猜。(如脚踏实地、七嘴八舌、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大同小异、千钧一发、万紫千红……)

5、课后收集一些有趣的成语,与同学快乐地交流。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这三篇课文让学生走进神话寓言的宝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并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积淀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

《开天辟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颂扬了他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这篇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叙述上,作者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这些空白的存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资源。

《一路花香》本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2.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3.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单元目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14个字只识不写,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纵横交错精疲力竭开天辟地小心翼翼触犯大发雷霆惩罚折磨欣赏完好无损”等词语。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并能凭借语言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单元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引导同学们复述课文,是同学们领悟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到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选材的别具一格;指导同学们以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13《开天辟地》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此外还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14《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叙述上,作者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这些空白的存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资源,是一篇训练语言、发展思维的好课例。15《一路花香》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直观教学法。运用电化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2.朗读体会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3.品析词句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13、开天辟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神话生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故事导入二、初读感知课文。三、研读交流。四、作业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2、揭题:12、开天辟地1、指导自读课文。2、检查自学效果。3、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本课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1、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2、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指导朗读

“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读题后,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谁开辟了天地?他是怎样开辟天地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渎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3、读通课文。4、自由练读课文。5、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由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逐段研读课文,读好长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掉难理解的词句。课题:13、开天辟地(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画面,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课前准备:继续搜集神话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巩固

二、细读文本,想象画面

三、指导复述

四、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一)学习“开天辟地”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文章开始至第二自然段倒数第二句。

问: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引读其他句子。

(二)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引读盘古头顶天脚踩地使劲地顶着,他定了多长时间?

(三)学习“化生万物”

过渡: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1.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读到了什么画面?列出复述课文的提纲。

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背诵第六、七、八自然段。

朗读课文读生字词。自己读读刚才老师朗读的内容,把直接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找出来,在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盘古的什么特点呢?

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神力无穷!

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

再次看课本插图

△指导朗读

1)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2)几千万年过去了……全体男孩子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女孩子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相互交流讨论出提纲根据提纲复述。1、同座练说。

2、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通过复习字词和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本节课的教学。从三个场景画面入手,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画面,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用列提纲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板书复述,更有条理性。激励学生多看神话故事。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4、普罗米修斯盗火(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心翼翼触犯大发雷霆惩罚经受折磨”等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录音。2.揭示课题,解题。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1.指导朗读课文2.教学生字出示生字卡片3.指导理解有关词语1.听录音,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2.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揭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题解题,并带着问题自渎课文。3.讨论:盗火的起因是什么?盗火的经过怎样?盗火的结果是什么?盗火有什么意思?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边读边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在自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了解字义,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个别读生字词,集体正音,说说有关生字的结构、部首、注意点。3.讨论词语的意思。激发兴趣,学习课文内容。初读课文,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
三、分段
四概括全文五作业迈进不远万里烈焰惩罚驱赶张弓搭箭烟火袅袅讨论段意。第一段:写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第二段: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勇敢地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第三段:写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触犯天规而受罚。第四段:普罗米修斯获救了。说主要内容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字义。2)交流,讨论3)自由朗读课文。1.讨论说说各小节内容,再分成四段。2.说说每段的段意。根据事物发展顺序,分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四段。根据板书概括主要内容。1.抄写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各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教会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初步感悟课文内容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4、普罗米修斯盗火(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3、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人类造福的伟大形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4、抓住教材空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思想感情,用故事形式复述课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引发对“盗”的思考

二、体验“盗”的过程

三、感受“盗”的后果

四、作业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三课——普罗米修斯盗火。

2、“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质疑普罗米修斯的身份。

1、教学第三小节

(1)(出示第3节内容)

(2)指名读

(3)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去盗火呢?书上找找答案。

2、教学第1、2小节

(1)课文哪些内容告诉了我们?(出示第一段)

(2)没有火,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人们还会遇到哪些困苦呢?

(3)指导读好这小节。

(4)出示: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3、教学第4小节

(1)(出示第4小节及图片)

(2)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教学5、6小节

(1)引出“天规”

(2)这样的天神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会怎样去惩罚普罗米修斯呢?

(3)出示第6小节

(4)(出示图片)

2、教学7、8小节

(1)普罗米修斯被征服了吗?(出示第7小节第一句)

(2)出示: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3)回到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普罗米修斯是贼吗?”

(4)出示7、8小节,引读。

(5)引导读好普罗米修斯的名字。

1、小练笔: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写一段话。

2、将故事按“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的顺序讲给爸爸妈妈听。

1、读课题。2、引发对“盗”的思考。3、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普罗米修斯在“偷”火。

1、学习第三小节

(1)生自读课文思考:找出最能体现“偷”的词语,加以理解体会。

(2)交流

(躲在、悄悄地、偷取)

(3)个别读,齐读,体会盗火的不容易。

2、学习第1、2小节

(1)说出自己找到的段落。

(2)用上“没有……只好……”说话。

(3)想象人们没有火的悲惨生活,齐读。

(4)读了这句话,说说普罗米修斯的“偷火”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齐读)

3、学习第4小节

(1)看图,理解“小心翼翼”

(2)自由读读第四小节,并思考一下,人类生活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3)用上“有了火,人类就……”交流书本上或者书本外的知识。(4)再次感受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怎样的行为。1、学习5、6小节(1)想象“天规”上是怎么说的。交流:当宙斯发现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他有什么样的反应?(2)默读第六小节,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两幅画面。(3)说说自己的体会。(4)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一读第六小节。2、学习7、8小节(1)个别读、齐读。(2)想象:当初盗火前他想到了什么?(3)再次在心中提升人物形象。(4)读7、8小节(5)齐读普罗米修斯的名字。

在教学伊始,紧紧抓住课题中含有贬义的“盗”字,通过设疑,在“贼”与“普罗米修斯”的对比中,制造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过程,体会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不易,从而让学生对人物品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两部分内容,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句式,用上“没有……只好……”“有了火,人类就……”说话。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没有火的痛苦和有火以后的幸福。同时也能更好地走进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通过前后对应着学习,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再是停留于表面,对人物品格的体会也会有更深层次地提高。只有在学习中融进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思维在对与错、是与否的碰撞中得到升华,才能使他们的精神、行为在好与不好、该与不该的矛盾中得到提高。

学生在感受了无火的困苦,又经历了盗火的惊险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场面,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情感的喷发。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5、一路花香(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2、读通读准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读通读准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三、把握故事内容。1、读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再次读题目,读出你的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课文中的物(水罐)会像人一样说话,这种写法叫拟人。
3、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1、学生自我提出朗读要求:2、检查自学效果。水罐完好无损日复一日不禁骄傲惭愧渗出浇灌花瓶欣赏道歉漏掉
3、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1、方法指导。(先概括各自然段内容,然后连成全文主要内容)读题目,说感受。(回忆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带有生字的词或不懂的词。读词语。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自由质疑,相互交流。组织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把文章读通,读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六、作业。3、逐段概括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两个不同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自然段:破水罐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让它回家时注意路旁的花儿。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知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1、读议:挑水工的两只水罐有什么不同?
2、自由练读,读出两只水罐的不同。
3、指名朗读,评议。(朗读时强调:有裂缝,完好无损,满满的,只剩下半罐水)
4、对比朗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1自学生字表里的生字,描红“罐、傲、愧、灌、瓶”,思考怎样记住。
2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指读、自读、齐读,讨论交流。
(在充分了解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读读议议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学习生字交流识记方法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从两只水罐有什么不同入手,通过对比,从外观上对水罐有初步的认识。
罐、傲、愧、灌、瓶这几个字都比较难写,要让学生用好的记忆方法记住它们。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4一路花香(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从而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课前准备:搜集名言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你还记得这些词语怎么读吗?出示词语:水罐完好无损裂缝骄傲惭愧漏掉道歉欣赏浇灌
2、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相机板书: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读读词语。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读课题)(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感受破水罐的情感变化。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字词的提示,回忆课文内容。抓住主线,两只水罐的情感变化: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到最后的“欣慰”来理解课文。(二)体会“惭愧”(三)体会“伤心”(四)体会“欣慰”三、揭示寓意。四、拓展延伸。五、作业。1、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惭愧)“惭愧”是什么意思?十分惭愧可见程度更深。能从课文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到水罐因什么而惭愧?想象一下,当好水罐遇到破水罐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面对那只完好的水罐,破水罐不仅会惭愧,还会怎样呢?
2、指导朗读:对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说了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挑水工?一只怎样的破水罐?1.过渡:可是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它为什么仍然伤心呢?(出示: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总结:再读(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2.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时,这次他的内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挑水工的话说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价值。请有感情朗读。读到这儿,你想对课文中的破水说什么?又想对挑水工说什么?提供名言,再读课题,说内涵出示一首散文诗《欣赏自己》
(读一二两小节)(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惭愧。边读课文,展开想象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来朗读谈感受读第三小节想一想,说一说。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有感情朗读自由说。畅谈自己的理解。欣赏一首散文诗《欣赏自己》搜集与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或谚语,读一读,记一记。
结合文本语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理解文本寓意。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4(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短文,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练习写好钢笔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重点与难点: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课前准备:工具书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处处留心。二写好钢笔字。出示思考题。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教学第三题1写好钢笔字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3比一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1、读题目要求2、练习3、读短文思考:(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在预习时是否也产生过类似的疑问,学生提出来研究一下,可以通过找工具书,也可以小组互动.(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学生跟着教师写。比一比。通过让学生读短文,让学生从交流中明白“只要你处处留心,随时能学习语文”的道理。找准三个字的共同点,注意把字写舒展。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4(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熟记成语,积累词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口语训练,说漫画。(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重点与难点:口语训练,说漫画。课前准备:工具书搜集漫画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读读背背。
二、口语交际:
课堂延伸实践活动。1读读背背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3指名读4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5交流。6看谁背得最快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3、谈谈你的感受。4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2、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3、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学生自由练读。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指名读。学生自由读。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集体背诵。指名背诵。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感受。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小组内交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来说也行.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通过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含义。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在总结漫画特点后,引出漫画种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4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点与难点: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1、猜谜激趣: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象是在和我们告别。。。。。。)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耳朵

流水——哗啦啦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模仿其他的声音,其他人猜一猜。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指名说说,师生评议由声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的声音,积累语言。

三、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

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

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

明确要求。

开始写作。

明确习作要求后,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

他们让我感动

单元训练项目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本组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些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题

《再见了,亲人》

《桥》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咆哮、狂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涵的深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2课文中有不少句子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如:

(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们交流。

4背诵喜欢的段落,并把使自己感动的词句抄下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如,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课文中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课题

《金色的鱼钩》

《梦想的力量》

单元训练项目

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多么令人感动,下面这篇课文讲述的红军老班长的故事也非常感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一位老人,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他的心灵多么高尚!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故事,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金子般的心。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

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习

重点

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会读,会写27个词语,并且要会运用。

读读记记

会读、会认29个词语。

口语

交际

习作

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口语交际中需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再想一想哪件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令自己最感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认自己要写的内容。

1学习本组作者组织材料和适当的表达方法。

2继续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

回顾

拓展

交流平台

本此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来设计,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

日积月累

读背成语,积累成语,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发和教育,并进一步丰富语言积累。

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

总第36、37课时

课题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内容表达思想的。

教学难点

透过事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回忆英雄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烈火烧身一动不动,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些英雄事迹,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击美帝侵略者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撤出朝鲜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14、再见了,亲人

2、介绍作者魏巍和他的主要作品。

3、师生共同交流查阅到的反映抗美援朝的资料。

4、播放《再见了,亲人》情景朗读等音像资料,感受情景。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4、讨论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依据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记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暂、谊、混”等字在文中的读音。

2、组词练习:

锁()暂()糕()阻()组()

琐()斩()羔()租()祖()

谊()捣()谣()摇()混()

宜()岛()遥()瑶()棍()

耗()嫂()艘()馊()

牦()搜()嗖()飕()

3、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二部分,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的读音。

(注意“暂时、乘机、血泊、捣米谣、混进、看守”等词语的读音。)

⑴ 课文是以谁的口气写的?(

语文第8册第四单元备课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语文第8册第四单元备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

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42个生字

2、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3、用“和谐”“目的”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6、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

三、重点分析:

1、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

2、了解法国著名诗人用语言帮助盲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句

四、难点分析:

1、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2、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3、体会《六个馒头》中同学间的纯真、丰厚的友谊。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延承上一学期默读课文的学习,继续有关于默读的训练。此外,依旧重视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写作内容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把读写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的魅力》后就让学生尝试写作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的能力,查字典及积累词语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通过介绍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

七、课时分配:

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分别两课时

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一课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为三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备课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读及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据学前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部分学生认为本单元比较难学,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尽管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绝大部分学生平时极少关注和接触,所以整体上感到比较陌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身边资源,加强对大数的体会,并在学习中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不过由于学生对于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估计等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大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叙万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5、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能认、读、写万以内数。
(2)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难点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3、关键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理解数位的顺序;
2、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能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课题数一数教时四116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
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师展示学校图片,介绍。
2、让学生说说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2)小组合作、认识“千”、“万”
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
3)认识“万”
4)感受一千、一万的大小
A、5)数位顺序表的排列
A、回顾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B、班内反馈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课本29页“说一说”
2、课本31页“涂一涂”??
班内反馈交流,只要学生涂的正确都给以鼓励,涂法可以多样化。
四、班内总结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学生仔细观察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并说出原因。
学生在课前发的表格中按一定的顺序填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数一数有多少个,班内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数的。
学生独立涂出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要求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数位顺序表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课题拨一拨教时四217

学习
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二)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老师归纳。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写出横线上的数
3、填一填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分组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拨在计数器上。
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
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
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板书设计
拨一拨

298(299)(300)(301)302八百零六(806)
3800,(3900),(4000)4100九千零三十(9030)
四千八百(4800)
课题比一比-比较万以内数大小教时四318

学习
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小鸟认数
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
108498237564184
2、比大小
出示108498237564184
3、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4、交流:
5、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1074○846389○9825102○5184
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猜数游戏
活动五:估一估
1、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2、估一估,填一填
树上大约有一()个桃子,大约有三()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只鸭子。学生活动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学生独立练习
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学生独立思考
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比一比
??
??1084982
?37564184
课题练习五(万以内数认识的练习)教时四419

学习
目标1、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并能运用词语描述两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3、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基础练习
1、解决课本38页第1题
班内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汇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判断。
??3、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交流。展示学生的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
??1、解决课本38页第2题。
??班内交流答案。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说说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规律。
??2、解决课本39页第5题
??班内汇报答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解决课本39页第6题
??班内交流
??最接近8000的数可以比8000大有可以比它小,但它与8000相差最小,答案是8002
??三、班内总结汇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看题理解题意,在班内说说如何做,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数字。
A、自由读数B、同位两人每人选两个数,说说各数中的“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A、学生说说题意。连线-把数字和相应的读法联系起来。B、独立连线完成题目。

A、读懂题目,先找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填空。B、让学生独立找规律然后填空。

A、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B、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用自己喜欢的图标画在相应的表格内。
A、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哪个数最接近8000。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板书设计

练习五-----万以内数读写的练习

30402005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量》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P42~P47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3、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难点: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关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课题五、测量铅笔有多长教时五120

学习
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一猜这支铅笔的长度。
2、学生说一说猜测的原因。
二、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
3、教师引导学生想想,1分米是几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活动二: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2、教师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活动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学生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
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学生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0厘米1m=100cm
1米=10分米1m=10dm

课题1千米有多长教时五221

学习
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请一位同学量一量.
二.玩中学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再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马路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在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
1.完成43页的第1题。
2.完成43页的第2题。

四、总结

儿童与发明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与发明”,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自主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通过阅读与交流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及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与交流文本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同学们,这个场面你看到过吗?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题?(四大发明)

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儿童一些小发明说起。(出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课件出示中心话题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与儿童发明有关的发明?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自主读文,交流感受。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2、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发明与儿童的小故事,在小组讲一讲,并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3、师小结:课文为我们列举了五个事例说明许多发明的奇迹都源自儿童的需要、奇想与发现,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发现、你也能成为小发明家。

儿童和平条约


刘玉玲女,1975年元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英语专业97届本科毕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毕业后分配文化部做外事工作,被派驻德国、芬兰、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小学任少先队大队长,是全国手拉手活动最早发起人,被评为全国最佳少先队好队长,赴美国参加了 世界儿童联欢节。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签署了《世界儿童和平条约》。87年入重点初中英语试验班,直至93年高中毕业。六年中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参加绘画、服装表演比赛并获奖。两次被评为市级年度文体活动积极分子。曾担任过班长、团支书。89年被全国少工委授予中国好少年称号,是首届全国十佳少年评选中唯一获德、智、体全面发展者。邓颖超生前亲颁金质状章,江泽民、李鹏在怀仁堂接见。93年高考以英语94的高分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开学典礼代表新生讲话,大学一年级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会宣传部长,95年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除英语外还学习了哲学、伦理、逻辑、心理学,以及西方经济、欧洲文化、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贸务实,商务联系学、国际金融、管理学、经贸口译等三十多门课程,成绩优秀。已顺利通过高校英语专业8级(相当于普通高校10级),及北京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外贸大学《语言天地》社团的发起人。并选修了法语,成绩优秀。多次参加外贸洽谈会的翻译工作。所发明的轮式喷雾器,脚播种器、特种三轮车、降温器都已获得国家专利权,并载入权威巨著《当代中国发明》。已在多种报刊发表文章三十多篇。《我在美国的见闻》被列入中国少年报佳作一百篇的第一篇,中央广播电台全文广播。《在中南海》获全国文学夏令营竞赛第一名。《爸爸的生日》获泰山杯全国作文竞赛第一名。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直播演出,主演的《大雁的行踪》参加全国比赛获三等奖。善于绘画与打字,其双手作画已拍成电视,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作品两幅入选联合国,一幅入选加拿大,一幅在日本。身体强健,是外贸大学的篮球和游泳代表队队员。95年与八一游泳队一起进行过长期训练。现已长期在美国工作多年,家住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现为迪斯尼总部动漫画画师。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四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四)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课前复习

1、口算:57+43= 34+28 = 380-20= 0÷107 =

24×5 = 125+8=

2、填空。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算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算单位。

0.07的计算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算单位。

0.138的计算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算单位。

3、口答。

(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右边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呢?它们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0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法.教师出例3

明代铸造的“嘉靖通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它高:0.58米

厚:3.5厘米,重:41.47千克。读出这枚古钱币的有关数据。

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学生在堂上练习本试读,并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2、出示:读出3020和3.020,重点强调区分整数和小数的读法。

3、分组讨论:小数怎样读?

4、组长汇报,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

5、学习小数的写法.出示例4

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气温将上升一点四到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写出上面这段话里的小数。(学生在堂上练本上试写,并找两位学生板演)

6、出示:写出三千零二和三点零零二,重点区分整数与小数的写法。

7小组讨论: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8、组长汇报,教师总结: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

3、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在本上写)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5、判断:

(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 ( )

(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 (  )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 ( )

(提高题:)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 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书本P36--37第5、6题。

教学反思: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反思本节课,有较成功之处,也有明显不足。

成功之处:

1.灵活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数学,经历探究的过程。

数学的五个关注非常重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关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在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要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当学生在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的时候,就能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2.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求同学把自己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其实就是一次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

3.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学。

我们知道一般说读,就会想到语文教学,什么小组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数学也要读,而且要求”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去读“,可以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算--边读边比--边读边记。教学中,我让学生分了两次去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比较这两次不同的读法的好处,让学生真正领会书上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足之处:

小数点的写法未有明显训练,练习时有个别学生会把小数点写成顿号,另外,本节课”以旧促新,迁移类推“的学法,但从课堂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出,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至第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

教学重难点

1、乘法的意义

2、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儿童乐园挂图,学生准备18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2+2+2=(2)3+3+3+3+3=(3)5+5+5+5+5=

(4)6+6+6+6+6+6=(5)7+7+7+7+7+7=(6)10+10+10=

指名口算,并且说说每题各是几个几相加。

2、动手操作题。

让学生动手摆圆片,同桌两个学生,要求坐在左边的学生横着摆圆片,每排摆6个,摆3排;坐在右边的学生竖着摆圆片,每列3个,摆6列。

提问:

你是怎么横着摆的)

你摆了几个几?(3个6)

求3个6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怎么列式?(6+6+6=18)

还有的同学是怎么摆的?(竖着摆的)

你摆了几个几?(6个3)

求6个3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怎么列式+3+3+3+3+3=18)

二、新授

1、投影出示挂图。

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提问:

图中画的是谁在做什么?(小朋友在儿童乐园是玩耍)

小朋友们都在玩哪些游戏?(小火车,划船,飞机)

谁能说一说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板书: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谁会列式计算?[(2+2+2+2=8(人))

板书:2+2+2+2=8(人)

你为什么这样计算?(每架飞机可以乘坐2人,有4架飞机,就是求4个2相加是多少,求4个2相加是多少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3、教师说明:求4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计算,但是,如果有5个2相加、6个2相加、10个2相加、16个2相加……还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就太麻烦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板书:乘法

教师接着口述:现在我们来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先看2+2+2+2,加数相同,都是2,先写2,有4个2相加,再写4,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2×4=8

教师接着提问:

在乘法算式中“2”表示什么?

“4示什么呢?

2”表示什么呢?

那该用什么做单位名称呢?(人)

板书:2×4=8(人)

4、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和读法。

师说明: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名称,同样的,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都有名称,乘号左边的数叫乘数,乘号右边的数也叫乘法,相乘的结果叫积。

(2)教师接着指着2×4=8,叙述;在这个算式中,“2”和“4都是乘数,“8”是积。(边叙述边板书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让学生把名称齐读一遍)

板书:2×4=8(人)

(3)教师指出“2×4”读作2乘4,全班齐读两遍。

(4)教师最后小结:2和4相乘可以写作2×4,也可以写作4×2。

板书:或4×2=8(人)

提问:4×2这个算式该怎么读?(4×2读作4乘2)

全班齐读两遍。

5、教师提问:

从这幅图中,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小火车上坐多少人)

板书:小火车上坐多少人?

要求小火车人坐多少人,该怎么算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板书:4+4+4+4+4+4=24(人)4×6=24(人)6×4=24(人)

在乘法算式中,4表示什么?

6从哪儿来的?(有6个4相加)

6、教师提问:

从这幅图中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划船的一共有多少人?)

该怎样列式计算呢?([3+3+3=9(人)3×3=9(人)]

算式中的两个“3”分别表示什么?

7、引导学生把以上几道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然后总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三、练习

完成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题。

1、一共有几只鸟?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相加。

2、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列乘法算式的。

第五单元生活哲理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五单元生活哲理》,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第五单元生活哲理
单元主题分析:
登高望远,观山看海,森林中的新陈代谢,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品质……均可以引发人的思索与感悟。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从自然山水中感悟到人生哲理;“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住下来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新旧更迭的规律何止于一片小小的森林?“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索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学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既要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到其中的哲理,受到人生的启迪,更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可以从平常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和感悟。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和思索寄托在山水万物中,因此,“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寄情于山水,,才能将自然万物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想联系,也才能得意于其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鹰、粪、酸”等30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壁、横、岭”等51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人与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中屈服。
5、懂得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浓浓亲情、真诚的友谊,能学着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6、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7、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8、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一个新家》………………………………………………………………………………………2课时
23*《尝试》…………………………………………………………………………………………1课时
24《陶罐和铁罐》……………………………………………………………………………………2课时
25《三个问题的答案》……………………………………………………………………………3课时
阅读链接《小故事大智慧》…………………………………………………………………………2课时
综合学习五……………………………………………………………………………………………1课时
口语交际《故事会》…………………………………………………………………………………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3课时
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1)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生活的一些哲理,那么,对于“哲理”你怎么看(或怎么理解)?你都知道哪些生活哲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由谈论)
(2)总结:其实,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细心归纳,我们就能发现它,并能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同学们,你们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或者你看过、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好不好?(同学们兴致高涨,肯定地回答:“好!”)
2、学生讨论,归纳整理
(1)、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因为此时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生活哲理好像不太容易,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到事情的实质、故事的主题思想,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平常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2)、全班交流,归纳整理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然后全班评议,最后归纳整理出一些有关生活的哲理,誊写后张贴在教室合适的位置,随时提醒学生,并使学生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总结:不论自然界,还是我们生活的社会都有一定的规律,蕴含着一定的哲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有着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
3、留心观察,发现同学优点。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留心观察你身边的同学,用你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特别去发现你小组同学的优点,并把它写下来,除了写出同学的优点,还可以加上几句评价。
(说明:以上活动可在本单元教学前进行,旨在,一是使学生对身边的生活哲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二是给学生留出观察、发现同学优点的时间。也可与“综合学习”中的“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栏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4、开展“我来夸夸他”活动
让学生回忆和收集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注意发言时态度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表达要清楚,可以稍加几句评价。从而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习作和生活紧密联系,为“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做好准备。
5、“个人优点大展示”
刚才同学们交流的特别认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同学,很好。那我们就做一期展现全班同学优点的板报,现在向全班征集板报素材,板报的名字不限,可以自己手工绘制,也可以电脑绘制。一周后我们收稿,举行“**班手抄报设计大赛”。评比的标准就是:看谁设计的最独特,内容最充实,最能体现本班学生特色。
(说明:活动4、5与“综合学习”中的“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栏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重点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重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重点

兔死狐悲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毛蒜皮画蛇添足亡羊补牢闻鸡起舞气壮如牛藏龙卧虎打草惊蛇杀鸡吓猴呆若木鸡狗急跳墙鱼目混珠指鹿为马饿虎扑羊狡兔三窟

角Jiǎo:三角形钝角直角锐角角度júe::角色净角旦角

当dāng:当然当心应当dàng:勾当当铺上当

折shé:枝折花落折本zhé:折断折纸转折损兵折将

恶wù:可恶厌恶è:恶劣恶习ě:恶心

《白鹅》

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颇像”就是很像;“净角”中的“角”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净角”是一种戏曲角色,通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③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体现出来了。

④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侍候”是指在别人身边供使唤,照料别人的饮食起居;“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⑤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窥伺”是指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知道它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在这里,作者还称它为“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表现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公鹅》

①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攀谈”的意思是拉扯闲谈。作者将白公鹅比作海军上将,突出了白公鹅的特点──有派头。“板正的姿势”“攀谈的腔调”,都是拟人的写法,这样写不仅形象,而且能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鹅的欣赏和喜爱。

②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涟漪”指细小的波纹。这句话说明鹅的翅膀强健有力。

③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这是作者调侃的话。对近似“霸道”的鹅,作者虽然无可奈何,却不憎恨它,之所以这样说,是出于一种喜爱。因为喜爱,才留心鹅的一举一动,做种种的遐想,用人的心理去推测鹅的心理,更突出了鹅的行为的放肆,增加了幽默的效果,使人觉得很好笑,很有趣。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破折号。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表示注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延长,三是表示话题转移。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都有突然转移话题的作用。

《猫》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老舍(1899----1966),满族人,原名舒庆春,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猫的性格古怪是分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的:①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②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③猫既胆小又勇猛。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重点抓住三个方面来说明的:①小猫什么东西都玩;②小猫玩起来不怕摔跟头,也不怕撞疼;③小猫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①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小梅花”指的是猫的脚印。因为梅花有五个花瓣,猫有五个脚趾,它的脚印和梅花的形状很相似。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十分喜爱猫,由于喜欢就不会嫌它脏,就不讨厌它,所以把猫的脚印比喻成美丽的小梅花。这表达了作家老舍爷爷喜爱猫的思想感情。

《母鸡》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一、教材分析:

《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声“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座,舍已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整篇课文按时间顺序叙事,条理清晰;重点描述人物的事迹,详略得当;语言简洁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六、板书设计: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救死扶伤

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12“番茄太阳”

★一、教材分析:

《“番茄太阳”》本课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明明虽然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先交代“我”在菜市场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接着讲盲童的名字叫明明,是一个聪明富爱心的小女孩。最后讲明明将去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使我感到无比激动。课文对话较多,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温情和关爱的渴望。

2、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

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

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

3、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

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明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心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

(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等等。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六、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我”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13第一次抱母亲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4、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5、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习字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3: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4: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6: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放FLASH)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教材分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二、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1、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

1、检查预习

(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段。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讨论:时间:假日地点:森林天气:闷热人物:一家人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一、复习导入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闷热弱小旷地掀起低垂附近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几滴雨点在雨如注滂沱大雨野蔷薇娇嫩纤弱萨沙托利亚

(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

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

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学习第3—8小节。

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

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

(1)引读:萨沙问道—

(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

(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

(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A)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

5、学习7—8小节

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

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

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9、讨论交流

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

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

14、讨论反馈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

2、指名说说

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妈妈每个人都要保护

爸爸比自己弱小的人。

托利亚

习作四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

2.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具准备:剪贴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3.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指名读习作例文。

3.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小结:先用4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六、板书设计:

习作4记叙一次讨论会

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练习四

★一、教材分析:

《练习四》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药;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与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内容有关的成语,积累《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歌”、“领”。

★二、教学要求: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一份《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7种中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

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小柴胡冲剂》,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7.指名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己读读这8个成语,读准字音。

2.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永远的白衣战士》,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

2.互相讨论、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

3.指名说《三字经》的意思。

4.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

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师范写“羽”。

6.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3.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纸毛笔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3.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


课题

回顾·拓展四

课时

1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1、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评价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

(3)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4.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如《红楼梦》等……

(1)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读后收获

人物

性格、特点

个人见解

课内阅读

原著

课外阅读

(2)师生共同评议。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

评价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讨论

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回顾·拓展四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达标情况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

达标率

5.1

36

34

94%

100%

优点: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较热烈

缺点:阅读感受个别同学谈不出,部分同学谈不好

课题

回顾·拓展四

课时

2

1、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1、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现在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

3.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5.练习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

(1)指名读。

(2)同桌对读。

(3)小组比赛读。

(4)师生对读。

全班一齐背诵。

6.拓展

(1)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

(3)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说歇后语

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自读自悟

练习背诵

指名读

同桌对读

小组比赛读

回顾·拓展四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学生达标情况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

达标率

5.1

36

34

94%

100%

优点:同桌对读、小组比赛读都读的很好。

缺点:练习背诵时个别同学背的较慢。

《第四单元儿童生活》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示儿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