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2)评价:

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时期

著作

标志

萌芽

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

时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国十五大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4、历史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关阅读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主张的社会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
理解新三民主义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新三民主义在民族方面增加了明确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在民权方面增加了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在民生方面,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内容。
③新三民主义的意义: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①三民主义的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在三民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新三民主义的作用: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2、毛泽东思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这一理论形成于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
A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B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A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B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地位: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A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B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E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F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G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A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C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F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G在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战略。
H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I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A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邓小平理论着重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C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1905年)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
内容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王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①民族:增加了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
②民权: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
联系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时间内容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在国家政权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开始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
②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大会系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④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
⑤完善: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条件的成熟;创立的过程;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创立的?其思想内涵与之有何关系?探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问题探究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思想的三大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情景再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实践指导意义:是在新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其思想内涵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历史比较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针对新世纪新考验,"三个代表"思想把推进党的建设同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现实性较强,与现在的时间间隔较短,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可适当进行补充运用,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展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后一部分则简介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又是怎么样创立的?建议教师以两部分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问题一、通过阅读前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讲的是什么理论成果?问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纲领。问题三、通过阅读后一部分内容,你能说出这一理论成果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教材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为时代背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说明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随后重点叙述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中国共产党内,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比如,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设好党的组织;如何适应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立足于我们党的实际状况,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遇到的新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决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条件,在教材中并无大段落的具体表达。我们可从上下文的相关段落中提取出来如下几个方面: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成为可能。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教材以两段文字具体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基本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内容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段概括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涉及了从酝酿到成熟的时间、主要的创立者、创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理论成果名称等。江泽民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部分展现的是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的最集中概括。他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工作,一再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既是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重要步骤。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使之更加系统、成熟。在这次大会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这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中的最重要步骤,又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教学建议:结合学思之窗内容,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十六大重要内容的理解。

第二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教材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定义、及精神实质等方面,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不断解放生产力,"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

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要扫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就要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不断地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就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于我有用、适合于我的文明成果,而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正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又是她的行动准则,人民的利益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也要不断地调整治国策略和政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以先总体概述、再具体分析的形式,深刻分析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说明各部分内容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部分内容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材在最后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概述,具有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几句话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说的是理论价值。"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在新世纪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讲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一目的教学。

教材介绍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教材所讲述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是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教材按国际国内两大方面作了介绍。国内形势则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建议教师在本目学习时,首先增加有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提出是时代的召唤。随后重点叙述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由于本部分涉及事件较多、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议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资料,以增强学生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感性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江泽民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完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为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一目的教学。

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更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在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和过程基础上的自然展开,也为掌握下一目内容直接起到铺垫的作用。

课本先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建议抓住文字提供的有效信息,提出相关设问,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深对总体概括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教材以总体概述和具体分析的相结合的形式,深刻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一结论,这是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总体概述,要求我们要把各部分内容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而不可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在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分析时,应抓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关键概念,明确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课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范围、理论基础、解决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按理论来源、理论价值、重大指导意义三部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建议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结合突出江泽民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请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总结。也可以引用中共十六大的相关影视资料和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加以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课本以三个段落的文字,较详实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讲解。可以把这三段文字分别分为两部分:总体概括和内容阐述。对总体概括进行分析时,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字表达方面来看,建议教师抓住这么几个有效信息:从开头所共有的"我们党"来看,都是对党的要求;从"要始终"所表达的时态上看,"始终"表明着一个时间序列:从开始到最后。从时态逻辑来看,"三个代表"的时态语句内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在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高二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


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一、重要概念阐释

1.三民主义

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之后,他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其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2.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邓小平理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邓小平理论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

二、重点问题突破

1.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

理论成果解决问题思想精髓重大作用

三民主义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民族、民

权、民生使中国人民醒来了

毛泽东思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1)三大政策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孙中山在不断奋斗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欲求三民主义实现,必须抛弃依靠军阀、幻想取得帝国主义帮助的做法,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方法和新的依靠力量,因而,形成了三大政策。

三大政策初步确立之后,在共产国际、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他的三民主义,使之有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三民主义的民主主义色彩更浓了。三大政策使三民主义增添了革命政策的崭新内容,弥补了旧三民主义的重大缺陷。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必然要求。如果没有联俄,民主革命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倒向帝国主义,必然同帝国主义联合;如果不联共,不扶助农工,那必然要反共,必然会导致民主革命失败。所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成功实践的必然要求。

(3)三大政策为新三民主义的实行提供了基础和保证。三大政策确立后,孙中山的革命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大力援助,得到了掌握先进思想武器、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踊跃参加,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积极支持,这就使三民主义有了实现的基本保证。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时期撰写的文章主要思想作用

中国共产党

创建和大

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大革命

失败后《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理论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

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人民解放

战争时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政治理论上的准备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阐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4.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思想路线上看,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改革最终取得成功必须依赖城市国有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

第三,从统一战线的运用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如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脉相承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贯穿两大重要思想的一条主线,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形成和展开的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这一理论的拓展和深化。二者的内在联系,还集中体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思路的一致性上:使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相统一;使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相统一;使现代化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振兴相统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大理论拥有共同的思想起点、科学精神和价值取向,在理论上都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上都立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起点、共同的科学精神和共同的价值取向。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悼念的是()

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能力。材料提到“三民五权”,应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主张;推翻数千年专制,应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应出自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

2.上图为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下列有关三民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A.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

C.民权主义是“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D.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

答案 C

解析 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

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是要收买地主土地,而不是剥夺地主土地。

4.《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答案 B

5.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B

6.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和节制资本,①属于旧三民主义,③属于三大政策。

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幅标语。这说明()

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题干“七大”及“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反映了②④的准确性,①早在抗战前期就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是《论持久战》等三篇文章的发表,③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底。

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比较的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的具体实践就是中国的国情。

9.几位同学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进行辩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

答案 D

解析 “文革”期间严重的“左”倾错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1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为“南方谈话”()

A.深刻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

B.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

解析 “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问题等。

11.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答案 A

解析 “三个代表”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归宿。

12.下列政策最能体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

A.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B.1995年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部分省市决定取消农业税

D.党中央号召: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答案 B

解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3.结合漫画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少数党员干部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作风 ②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③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④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由图中内容可知是乡镇干部的乱摊派、吃喝风的腐败现象,因而④与漫画内容恰恰相反,而①②③均符合漫画所揭示的内容。

1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余三项都不是它们的本质特征。

15.毛泽东曾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以下不符合这一论点的史实是()

A.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B.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农会组织

C.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2009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湘赣边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连受挫折的情况下,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功不可没。

材料二 如图是1949年2月7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江泽民

材料四 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胡锦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正确道路”具体是指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2)材料二《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材料三中毛泽东和邓小平受到高度评价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现实意义。(5分)

答案 (1)井冈山道路。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2)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4)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17.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

(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3分)

(2)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5分)

(3)读图三,联系中共十三大的有关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4)读图四回答,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5分)

(5)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3分)

答案 (1)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带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方针政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内容:邓小平理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作了精辟的分析。

(4)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三个理论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三者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