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上下两千年

纵横十万里

春秋战国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万里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万里长城是巍峨的历史丰碑。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发扬长城精神,在新时期为中华民族修筑“新的长城”。

问题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讨论法

长城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独特的建筑

风格

长城的建筑原则与方法

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保护好长城遗产,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功能

丰富的文化

内涵

长城的建筑、装饰艺术围绕长城所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巍峨的历史

丰碑

移民实边驻军屯田

互市、民市、小市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全面地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风格、结构、修筑方法、文化内涵,阐述了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积极作用。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万里长城堪称人类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是我们祖先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创造力。

因为本课教材是本册课本中第一篇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课文,教师在导入本课之前先叫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再向学生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有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其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等多项历史遗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学习研究,探究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此引入新课。

在本课课题下,教材安排了一幅嘉峪关城楼的精美照片。这座屹立在西部的雄关是明长城西端的一颗璀璨明珠,显示出万里长城的雄风和深厚文化内涵。嘉峪关也是万里长城众多雄关中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建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嘉峪关图及阅读图右的嘉峪关简介揭开本课学习的序幕。

学习本课内容,不仅应了解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外部景观,还应注意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内部结构,认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普遍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认真思考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一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教材简要介绍了世界建筑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纵横十万里的矫健身姿。

1.春秋战国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修筑。教材首先分析了长城出现的深刻背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大国争霸,周边少数民族借机纷纷内进中原,为应对频繁的战争,急需防御工程。教材还介绍了春秋战国长城的两种类型:一是诸侯国为抵御邻国而修建的长城;二是处在中原北部的秦、赵、燕三国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修建的北长城。北长城是后世秦始皇长城的基础。教材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的照片证实了长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可靠性。

2.“秦始皇长城”

“秦始皇长城”是本目教材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介绍了秦始皇长城的修筑背景:战国后期,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伺机深入中原,对内地各族人民进行袭扰和掠夺,当时各国忙于兼并战争,对匈奴袭扰采取守势。秦统一后,强大的中原王朝不再容忍匈奴的袭扰,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设郡县。为防止匈奴再度南下,蒙恬奉命从前214年开始大修长城。长城的修建体现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强大威力。教材还介绍了秦代长城的修筑方法和地理位置:秦将蒙恬先将秦、赵、燕的北部长城连接,再向两侧延伸。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五千多公里。临洮位于甘肃岷县,辽东郡位于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秦始皇长城的旧基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长城,但又向北扩展了不少。秦始皇长城遗址现存多处,教材选临洮遗址的照片是为了与文字中西起临洮相一致。

3.汉长城的修筑

教材介绍了三个问题:秦汉之际匈奴的强大与汉初和亲政策;汉武帝打匈奴修筑长城及背景;汉长城地理位置上的西进与地位。

秦汉之际,匈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其首领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重新占领河套地区,势力十分强大。汉初,民贫国困,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以期缓和匈奴的袭扰,却仍不能如愿。关于汉武帝打匈奴筑长城,教材首先分析了它的背景和条件:经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空前强盛,为西汉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反击匈奴的条件完全成熟了。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握有利时机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战。教材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汉武帝“夺回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多次大修长城,把长城向西延伸的壮举。关于汉长城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教材指出了汉长城“向西延伸到盐泽”,盐泽是今新疆罗布泊。与前代相比,汉长城又有新的发展,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在整个长城修筑史上,汉长城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可将汉长城的地理位置及长度与秦代万里长城作比较,说明汉长城的发展。汉武帝修长城不仅是为了防御,也是要开拓和进取。他新修的西部长城被称为河西长城。

4.汉以后的长城修建

汉以后诸朝都曾修建长城,教师可按照教材讲述,不必补充,但要提醒同学汉以后的北魏、辽、金等朝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也修筑长城。本目中介绍了少数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情况,旨在说明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思考中的史料及所提出的问题。

5.明长城

教材首先介绍了明长城在长城修筑史上的地位,指出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的长城。明长城也是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完善的长城。正因为这些原因,明长城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教材接着介绍了明长城修建情况:一是明朝建立以后始终都在修建长城,二是修建过程大体可分两个阶段。1449年土木堡之战前,主要是对原有长城进行小规模的修缮,土木堡之战后转入大规模修建。本目中分析了明朝始终修筑长城及1449年加大修建力度的原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关于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教材指出“除河西一段为新筑”,“大部分是在原长城的基础上修缮、改建”。教材还介绍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本目中“明长城行经图”紧密配合文字叙述展现了明长城所跨越的地理空间。与汉代长城相比较,明长城的地理位置大规模地向南向东退缩。这一现象不仅和明朝国力有关,也和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逐渐恶化,可耕地减少,大量人口内迁有关。

6.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教材概括长城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规模、行程十万里(五万多公里)的空间跨度和横贯北国雄伟壮观的气势,客观地指出长城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修建于公元前7世纪。从那时起直到明朝最后一次大修长城,前后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如果将历史上所修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在五万多公里以上(十万华里)。这么长的距离,工程规模自然十分浩大。有人作过粗略的统计,如果把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以环绕地球十几圈。

世界古代虽也曾出现过古罗马等多处类似长城防御功能的军事设施,但就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阔,形制规模宏伟,位置险要,气势雄伟而言,中国的万里长城置诸世界建城史上则是无与伦比的,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第二目 独特的建筑风格

教材以万里长城独特建筑风格为核心,主要介绍了三个问题:长城选择建材建法的原则;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和方法;万里长城的独特建筑风格。前两个内容是分析理解万里长城独特风格的基础。

1.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和构筑原则

我国历代修建的长城,绵延数千里乃至数万里,沿途穿越各种复杂险峻的地形,面对各地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巧妙地选择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与构筑原则,为世界建筑史谱写了宏伟的史诗。

2.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

战国、秦、汉、明等朝代所筑长城多为土石身躯,以黄土和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教材列举秦始皇长城东段山地一带多在山岭上用天然石块垒砌城墙,明代辽东长城,因地理条件不同,除版筑夯土墙外,还有用石块垒砌的石垛墙,嘉峪关长城,地近荒漠,墙体或用黄土夯筑,或以土坯垒砌等。西汉在河西地区的某些长城,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当地没有黄土和石材,墙体就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本目教材中的玉门关汉长城图中的长城就是属于这种类型。长城的构筑方法也因地形和自然条件而异,如教材所述,秦始皇长城在穿越河谷地段挖掘沟堑代替城墙,或在河谷一侧增筑平行的墙壁;中段基本是依托连绵不绝的山脉,以石块垒砌为主;西段则凭借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明代辽东长城中还有利用险峻山岭作为屏障的山险墙,或将崇山峻岭加以劈削的劈山墙等。这些朝代均根据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建筑方法,但都遵循用险制塞的原则。如利用山岭,凭借黄河天险等。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本目教材中还列举历代在长城修筑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情况,说明我国长城修筑技术与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

3.万里长城独特的风格

教材在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建筑材料、建筑方法的基础上对万里长城独特风格进行分析。教材是从两个层次去观察分析长城风格的。一是从各地长城与各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长城,指出长城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协调一致的结果。”二是通过对长城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外观形象、地理空间跨度的综合观察来分析长城的风格,指出“各段长城连缀起来,绵延不绝地横贯于中国的北方大地,形成一种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

第三目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教材介绍了万里长城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完备的军事功能,说明万里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一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城墙

教材首先分析了城墙在长城这一综合性防御工程中的地位,指出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紧接着,教材介绍了城墙的建筑原则,指出它是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建,如在平原或要冲处往往修得比较高大坚固,在崇山峻岭之上较为低矮狭窄。教材叙述了明长城的一般高度和厚度,指出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明长城,城墙一般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城墙由墙基和顶部构成,城墙顶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完备的防御功能。教材重点介绍了城墙顶部的各种设施与功能。城墙内侧建有女墙,起护栏作用,防止巡逻士兵从墙上跌落。女墙高约一米。顶部外侧建有垛口墙,是连续凹凸的齿形小墙,约二米高,垛口墙上设有瞭望孔、射孔和礌石孔,具有防御功能。有些险要地段的城墙顶部设有女墙,内外两侧均是垛口。城墙顶部每隔半里到一里左右,有一凸起墙上的台子,这种台子分墙台、敌台、战台三种,限于篇幅,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敌台。敌台也叫敌楼,有人形象地称其为骑墙敌楼。敌楼分空心与实心两种。空心敌楼为明将戚继光创建,分上下两层或三层,四面开有箭窗,供戍卒住宿、贮藏和射击守望用。战台实际上是一种较大的敌台。本目中的图片选用了“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的照片。照片中敌台的外侧中开三个箭窗,顶上有垛口墙和铺房(瞭望台),属明代的空心敌楼。教材一栏精心选择了戚继光《练兵纪实》中的一段资料,对空心敌台的大小、形制和造台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上述照片和资料。教材还介绍了一些重要地段建有双重甚至二十几重城墙,这主要是为加大防御的纵深和力度。

2.关城

关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的门户和重要通道。教材介绍了关城的险要地理位置、军事上的重要性,列举了历史上的几大著名关城。

从地理位置上看,关城大多设在长城的重要关口,如建在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山海之间的险要之处,关城的建筑十分坚固,如城门下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用砖石连接为城池。由于关城的地形险要,必然是易守难攻。本目教材中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可谓点睛之笔。关城成为历代王朝防御的重点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长城沿线的关城有数百上千,教材重点列举了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最著名的关城。这几个关城不仅地形十分险要,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的至今保存完整,如嘉峪关等。

山海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是三大名关之一。教材中栏目精心撰择了这座名关进行介绍。同时教材还安排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照片作为插图,可谓图文并茂。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入海处,也是山海关长城最有特色的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文。

3.烽燧

教材首先道破了烽燧的性质与历史渊源,指出烽燧说白了就是烽火台,是长城出现以前就有的一种报警设施。在中国古代,白昼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合称烽燧。烽燧后来被引申为燃烟点火的烽火台。接着教材分析了烽燧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地位,指出长城修建后,它和长城紧密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材介绍了烽燧的地理位置和报警功能,指出它一般建于长城沿线的山峰、高岗或易于瞭望之处,这样既可节省人力和建筑材料,又便于发挥作用,遇到敌人来犯,点燃烽火,向邻台报警,可将军情迅速传到远方。运用烽火台迅速传递军情要靠一整套严密的烽火制度。教材最后还介绍了明代成化初年的烽火制度。

4.城障

教材指出,在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还设有许多小城堡,供官兵驻守戍边,称为障或城障。障有别于城,城的大小不一,城内除官兵外还有居民,障则只住官兵且尺度差别不大。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曾发现四座城障,大小相似,形制相同,边长约450m,呈正方形。

5.军用道路

教材首先强调军用道路在长城防御设施中的作用,指出军用道路是长城防御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道路交通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使长城防线贯通的动脉。接着教材简介了秦代、西汉和明代修建军用道路的情况。如秦始皇曾命蒙恬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陕西内蒙古境内修筑一条从九原郡到都城咸阳的“直道”,以便于皇帝巡边、大军出塞、军情传递和军用物资的运输。西汉在长城内侧修建了与长城大体平行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道路,明代在长城内侧修建宽阔的道路等。

6.长城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教材概括了长城各部分设施在防御中的作用,也指出这些设施只有互相配合,构成综合性防御功能,才能发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

第四目 丰富的文化内涵JAb88.COm

教材首先总结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又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成就,还介绍了围绕长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作品,证明了万里长城既是防御性的军事工程,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宝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建筑艺术成就

教材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指出:万里长城在建筑艺术上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教师可结合前面几目课文中对长城结构、风格的分析来讲解这一内容。

2.装饰艺术成就

教材首先从细部考察长城,指出一些墙顶和垛口交接处的边饰,一些射孔、礌石孔的雕饰,都做得非常精美。一些重要关城上的箭楼、敌楼更是集中展现长城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的瑰宝。教材指出,一些重要关口的关城,大多修有敌楼、箭楼等,其顶部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式样,柱梁之间加用斗拱结构,精雕细刻,有些还是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山海关镇东门上的城楼即是这样一种集建筑与装饰艺术为一体的优秀建筑典型,教师可作些补充性讲解。

城砖和石块是长城的基本细胞,教材指出,在关城的门洞里或城楼的券门上,有砖雕或石刻的装饰图案,其工艺之精美、刀法之娴熟,足可以和一些皇家或王府建筑雕刻相比美。教材精心选用了《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与《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两张照片做插图。读图可知雁门关城门城砖和瓦当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莲花,工艺精湛。这种莲花砖属长城城砖中之精品。《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上雕的是用石块拼接成异常精美的天王像,这种精湛的石刻属国内少见的雕刻艺术精品。这些高超的艺术品的存在,充分证明长城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藏。

3.文学艺术成就

万里长城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不仅波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也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教材指出,两千多年来,围绕着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长城折射出来的艺术光环,它们丰富了长城的文化内涵。教材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围绕长城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李白、王昌龄、王维边塞诗作等。教材还特别指出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借长城抒发自己的革命胸怀,堪称为当代长城诗作中的绝唱。教师可参考本课教参后面的课文注释,对这些诗句和艺术作品作简明的分析与讲解。

长城的文化内涵除本课教材的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长城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两种文化间的矛盾与融合;长城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及思维方式等深层次问题,鉴于学生年龄和教材篇幅,本课教材未作进一步探讨,仅在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中初步涉及到两种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第五目 巍峨的历史丰碑

万里长城经历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变革,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目教材主要以长城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积极作用为切入口,说明万里长城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把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1.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教材对长城的积极评价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教材既指出“历代王朝为修建万里长城,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充分肯定长城的修筑“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长城本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矛盾与融合的产物,中原王朝把修筑长城作为处理与游牧民族关系的历史性选择。教材指出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长城能否抵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事关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教材从军事上分析了长城的防御作用。教材指出“游牧民族不擅攻坚步战而长于骑射……中原王朝修筑起坚固的长城,既可挡住他们的攻势,迫使其下马步战。他们的优势被化解,也就难以破墙而入,深入到中原内地。”与此同时,教材还通过栏目列举五代、辽、金时期的历史和明末的历史,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长城的防御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教材客观地指出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长城的修筑也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和羌的联系,由于丝绸之路在长城的内侧,所以长城的修筑“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长城虽是个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渗透到经济领域。历史上修筑长城与移民实边、驻军屯田是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教材指出,随着长城的修筑,历代王朝不仅在沿线地区驻守重兵,而且往往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长城沿线驻有重兵。驻军的军需供应成为长城守御的关键,于是秦始皇移民实边,汉武帝开军屯之先河,以后历代王朝纷纷效法。教材接着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教材指出,“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秦始皇命他修筑长城的同时,就把一批罪犯迁到那里。”“过了三年,又迁徙内地3万户居民到那里定居。”“汉武帝在收复河套地区以后,一次就招募内地10万人移居朔方。”教材还介绍了明代九边地区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情况。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我们不难判断长城的修筑,引起了边地的深刻变化。正如教材所分析,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3.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教材首先分析了万里长城的双重性质,指出长城既是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二种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接着教材用历史事实说明修长城的目的在于阻止游牧民族南下破坏农业生产,使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以长城为界各自发展民族经济,而并没有阻止二者间的交流。教材指出“自汉代起,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称为互市,由于这种市场多设在长城的关口,又称关市”。在明代这种关市也称“马市”。据文献记载明朝在长城沿线的九边地区先后设置的“马市”达七十余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官市外,还开放民间贸易。教材指出,到明代,除官办的互市、马市外,还开放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教材最后还介绍了长城守军对关市的保护作用,指出“长城的守军定时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根据以上史实,长城的作用就不单纯是防御,长城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课,承上启下,注意正确引入课题,可参见本课教材分析与建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可采用温故知新的办法叫学生回忆学过的历史知识春秋战国的政治形势,再分析长城产生的背景。叫学生阅读《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图。通过对此图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长城就已出现。秦皇、汉武为什么要修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地理位置是怎样的?请同学阅读课文后回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1.秦始皇长城较春秋战国长城有何发展?2.汉长城在地理位置上较前代有何拓展?介绍明长城时充分发挥的作用,从史料中找到明朝始终修建长城与1449年后加大修筑力度的原因。请学生阅读《明长城行经图》,将明长城与前代长城比较,注意明长城技术上的进步与地理位置上的倒退。让学生计算从春秋战国长城始筑到明朝最后修筑长城上下相隔多少时间,以“上下几千年,行程十万里”概括总结。

“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目,教师可先提问题。长城选用建材、建法的原则是什么?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材和建法?万里长城具有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请同学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对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选择长城建材和建法的情况作些必要讲解和补充。要用好甘肃玉门关西的汉长城图画,讲清这幅插图的多种内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长城风格。寓长城风格的分析于对长城建材建法的了解之中。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综合性的防御工程,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投影长城的结构提纲,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分别介绍长城各个组成部分。教材中的《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山海关老龙头》《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三幅图画均为长城不同部位的真实照片,教师要生动、准确地进行解说,还应投影教师手绘的形象图如垛口等。讲述关城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山海关老龙头》图画和对山海关的介绍。军用道路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教师讲解时强调军用道路与长城相辅相成,常常同时并进,是长城防御工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目,教师先说明长城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接着简要概括长城建筑艺术上的成就,再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重要成就。结合投影,介绍长城细部的边饰、雕饰,结合山海关镇东楼,介绍关城中敌楼箭楼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特色。参考本文后面的图画说明生动介绍《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两幅图画,把学生引入长城艺术宝藏的深处。关于与长城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可叫学生自己讲述孟姜女的故事,投影李白、王昌龄、王维和毛泽东主席边塞诗作中的名句,师生互动,说出这些名句的出处及全诗内容,教师注释教材所引名句的含意。本单元课文注释中相关条目供参考。

“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是本课难点之一。教师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秦皇、汉武修长城都是劳民伤财,也有人说万里长城修得对,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历代修筑长城的得失。教师再提问题:长城在历史上产生哪几方面重大的积极作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将答案编为提纲。教师投影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师生互动,逐条消化理解。长城能否起到阻止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是长城能否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本目中列举的史实印证。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指导学生对秦、汉、明三个朝代所筑长城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比较,先列出提纲:

再用特征记忆方法将这些特点编成三字歌诀:

秦延伸,汉西进,明后退,秦与明,不同位。

案例二 学习“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时,教师自制以下投影图示,可增加直观性。

图示1、凹凸不平的垛口墙与低矮的女儿墙

图示2、骑在城墙上的空心敌楼

案例三 学习“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师:万里长城既然是综合性防御工程,为什么还说它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呢?

依据教材,要求学生找出答案:“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师:请你举出史实,印证长城的纽带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答出:历代王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互市”、“马市”,还开放供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

师:那么,在这些“互市”和“民市”中长城戍卒是否起过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答出: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

师:如此说来,长城的修筑并未阻断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通有无,长城沿线众多的“关市”“马市”“民市”等便是证明。当然,长城也确实有效地防御过游牧民族贵族(如匈奴贵族)南下侵扰。“只知长城内外是故乡,谁知长城有多长”,这句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我国长城内外各兄弟民族长期以来以长城为纽带互相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的光荣历史。

相关知识

世界新七大奇迹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世界新七大奇迹

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由民间组织“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发起。该基金会于2006年发起全球范围内的评选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话及手机短信等投票方式,从21处世界名胜中选出7处作为“新七大奇迹”。组织者称,超过9000万人投票参与了评选。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北京时间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以最多得票数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除中国万里长城外,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泰姬陵也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中国万里长城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二——约旦佩特拉古城

在阿拉伯沙漠的边缘,佩特拉古城曾是国王阿莱塔斯四世(公元前9年公元40年)当政时的纳巴泰王朝的首都。纳巴泰人是水设施技术方面的杰出大师,他们为佩特拉修建了伟大的水渠和蓄水池等供水系统。佩特拉城中有一个大竞技场,以希腊罗马的建筑为蓝本而建,可以容纳最多4000个观众。今天,佩特拉陵寝(在El-Deir修道院上有一个高42米的希腊式庙宇正面建筑)已成为中东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三——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已故爱妻而下令修建的陵墓。陵墓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四周是用红砂石筑成的高大围墙,非常宏伟壮观。泰姬陵被公认为穆斯林建筑艺术在印度最杰出、最完美的代表。人们传说,后来沙贾汗皇帝被囚禁起来,每天只能透过小小的囚窗来观望美丽的泰姬陵。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四——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在里约热内卢的科尔科瓦杜山上有一座基督雕像,高达38米左右,雕像中的基督似乎正深情地俯瞰着美丽的里约热内卢。这座基督像是由一个叫HeitordaSilvaCosta的巴西人和一个叫PaulLandowski的法国雕刻家分别设计和创造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巨型雕像的制作共花费了五年时间,最终于1931年10月12日完成了落成典礼。巨大的基督像张开双臂,似乎正在欢迎来参观的游人。如今,基督像已成为美丽的里约热内卢和巴西人热情的象征。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五——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

公元15世纪,印加王朝的国王Pachacutec在马丘比丘山脉(“古老山脉”)上修建了一座云中之城。这个非凡的居住地上延至安第斯山脉、下潜至亚马逊热带丛林,并位于Urubamba河谷之上。历史上由于“天花”爆发,该城市遭到印加王朝遗弃。当西班牙人打败了印加帝国后,这座古城便“消失”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直至1911年,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发现了该城遗址。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六——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位于罗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如今,通过电影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七——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

位于墨西哥尤卡塔半岛上的奇琴伊查是玛雅古国最著名的城邦遗址,它曾是古玛雅文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内至今仍可见的古迹主要有库库尔坎金字塔、ChacMol寺庙、千柱林和囚犯竞技场。这些建筑在空间和造型组合上均充分体现出了玛雅人杰出灵动的建筑意识。而金字塔本身,则是众多玛雅寺庙中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注:古代七大奇迹

1、古巴比伦空中花园2、亚历山大灯塔3、古希腊宙斯神像4、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5、土耳其阿尔忒弥斯神庙6、罗德岛巨人雕像7、古埃及金字塔除古埃及金字塔外,其他均已不存在。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介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简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员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随军带上印刷机器、军工机器等一切笨重的器材,使部队行动迟缓,对于行军打仗极为不利。红军英勇奋战,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江以西地区,但已损失过半。这时,蒋介石已察觉红军的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立刻调集重兵,准备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5日,红军攻占了贵州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放弃向湘西前进的计划,改向黔北挺进。黎平会议是红军战略转变的开始。12月底,红军进抵乌江南边的猴场(今草塘)。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后,红军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在贵州以西,曾四次渡过赤水河,使敌人疲于奔命。随后,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的彝族地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过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6月14日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从川陕根据地转移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大主力会师后,6月26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战略方针,而主张向川康边界少数民族地区退却。由于张国焘的阻挠,使红军在懋功和毛儿盖地区停留一个半月,致使胡宗南得以重兵控制经松潘北去的交通要道,红军陷于被动地位。8月4日,党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重申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对张国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鉴于松潘战役计划已被张国焘破坏,决定红军主力出敌不意,穿过草地,迅速夺取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并依据这个地区东进,以便取得陕甘宁广大地区。毛儿盖会议以后,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率领,穿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到达巴西地区,打开通向甘南的门户;左路军由朱德、刘伯承、张国焘率领,向阿坝地区开进。当左路军通过草地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反党野心大暴露,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向南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公然进行分裂红军的活动。张国焘还给右路军中的陈昌浩发密电,妄图以武力裹胁党中央和右路军南下。密电幸被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发现,并报告给毛泽东同志。中央在巴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采取果断措施,率领一、三军团组成先遣支队(陕甘支队)迅速北上,渡过渭水封锁线,到达俄界。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红军,违抗中央命令的严重错误。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长征途中,中央偶然得知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9月27日,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开会,决定放弃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计划,而把陕北作为革命的大本营。1935年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多次围攻袭击,被迫退向西康的甘孜一带。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其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他们同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与张国焘进行了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总括说明我国建筑的特征,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是要掌握其文体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在初中到高中的课文中,我们已接触过说明文,本课作为自然科学小论文就是说明文的深度发展,即说明文重在“说明”,而说明性论文重在说明后的论述。因此,本课在本学科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有巩固说明文知识、向纵深开掘论文知识、为今后论文写作打基础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顺序以把握结构的逻辑性,并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解决这两个重点的关键是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是加强变式训练。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定位:A.了解这种说明性论文的文体特点;
B.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的逻辑性;
C.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目标解析:A.了解就是指对论文与说明文的异同点要弄清楚;
B.把握就是指对本文的思路及其思维的逻辑性要理清楚;
C.体会就是指对有关句子中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的含义及其作用要能准确把握。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把握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二、整体感知
问题1:本文属于什么文体?(科普说明文)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课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说明文与议论文、记叙文的不同点,以掌握其思维规律,为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作准备。
1.本文3—13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说明)内容是哪方面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建筑特征)起什么作用?(介绍)语言特点如何?(平实、准确)属何文体?(说明文)
2、《说“木叶”》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议论)内容是哪方面的?(文学方面的看法:诗人们爱用“木叶”入诗的原因)起什么作用?(找理由分析,通过感悟谈看法)语言特点如何?(平实、稳健)属何文体?(议论性随笔)
问题2:文章思路如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掌握论文写作的逻辑顺序,正确划分段落,借鉴于作文中学会谋篇布局。
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3-19段: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问题3: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问题4: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问题5: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三、疑难问题探析
问题6: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问题7: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
作者在文章中说的“词汇”是指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问题8: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四、课文总结
本文从整体上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件来安排文章的大框架。在主体部分采取先分后合的说明顺序。先分说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再合说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使是一个小的段落,也是精心安排结构。因而,整篇文章显出谨严的结构美。
目标检测:《优化设计》之自主梳理
配餐练习:《优化设计》之巩固与拓展及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