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2012届高考历史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单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2届高考历史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二十一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1939-21C初)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时间从1939年大战爆发到1989年苏、东剧变。这一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战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从美国独霸到三足鼎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改革,改革总体成效不大;国际关系上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两极格局,50年代中期后演变为美苏争霸,威胁了世界和平;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其中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局势瞩目;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到更高层次。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独霸到美欧日三足鼎立:
1、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
(1)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2)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推广,宏观调控加强。(3)经济格局--从美国独霸天下到美欧日三足鼎立。(4)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加强,欧共体是其主要标志。
2、资本主义政治—相对稳定:
(1)雅尔塔体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2)各国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矛盾。(3)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依然存在,阶级矛盾,社会危机,极右势力泛起。
(二)、社会主义运动——一国到多国,动荡和改革:
1、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
2、各国的动荡和改革:50-60年代,由于原有体制弊端的显露,经济困难,政局动荡,也希望摆脱苏联的干扰;改革的内容大多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放松对企业的限制;改革总体失败,中国在曲折探索中摸索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四)国际关系——二次大战到两极格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帝国主义削弱,社会主义壮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逐渐尖锐,逐渐形成两极格局,形成了冷战局面。
3、50年代中期以后,两极格局逐渐演变为美苏争霸,两强互有攻防,争夺世界霸权,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威胁和动荡。
(五)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发展
在科技革命作用下,市场制度推广下,国际金融发展下,跨国公司主导下,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扩张。欧共体等区域集团化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和全球一体化相辅相成。
二、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可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表现,成因各是什么?这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四个阶段。战后到70年代初,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特征成因和表现:(1)第一阶段稳定发展--①美国大力开拓世界市场;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③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国家资本主义;④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第二阶段衰退--①自身受危机打击,经济放缓;②美苏争霸,包袱沉重;③欧日竞争,十分激烈;
④第三世界,石油涨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经济霸住地位动摇,经济进入滞胀.
(3)第三阶段经济复苏--美国政府降低税率,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对企业干预。
(4)第四阶段经济繁荣—-大刀阔斧改革,信息技术刺激。
对对外政策影响:战后初期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对社会国家展开冷战;60—70年代实力下降,实行战略收缩;80年代政策重新回到强硬立场;9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美国霸权十分嚣张.
三、欧洲战后经济恢复的总体原因有哪些?认识?
恢复原因:(1)利用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资金因素;(2)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因素;(3)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因素.
上述因素中,最根本的还是科技因素.
四、欧共体成立的原因?目标?成立的过程?性质?发展的趋势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影响?
原因:(1)自身--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提供可能;(2)外部--面临美苏争霸,美国控制.
目标:争取商品,人员,劳务,资本自由交流,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过程:1951年六国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原子能联营和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改组为欧盟.
发展趋势、特点:成员扩大--由西欧向东欧扩展;程度加深--由经济一体走向政治一体;目前是世界合作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区域国家经济政治集团.
影响:促进欧洲自身经济发展,也推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五、德日两国在战后经济腾飞的相似原因?
(1)经济因素--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国防开始小。(2)政治改革—战后的民主化改革;
(3)美国扶植—德的马歇尔计划,日军事订货;(4)科技因素—-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高新技术;(5)政府调控—-国家制定经济战略和加强调控;(6)教育因素—-两国都重视教育.(7)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都保持了稳定。
六、二战后至今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原因?影响?
演变:从美国一枝独秀,到60-70年代美欧日三足鼎立,再到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
原因:(1)战后初期,欧洲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通过,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通过布雷顿体系控制了世界金融,生产了世界商品的一半以上;(2)6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腾飞,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争霸的影响,第三世界冲击下,布雷顿体系崩溃,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演变为三足鼎立;(3)新科技革命的一个内向,市场制度的推广,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载体.
七、19世纪晚期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两次高速发展,相似原因,影响?
原因:①科技革命推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②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③政治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社会改革调整;④社会环境稳定--巴黎公社至一战,雅体系下相对稳定.⑤不平衡--前:后起美德超越英法,后:欧日冲击美国.
影响:(1)前: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疯狂对外扩张,资本主义殖民和世界体系确立;各国争夺世界的矛盾空前激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引起了世界大战.(2)后:欧日谋求政治独立,冲击了两极格局;也推动了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八、德日两国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似性.
(1)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阶段:自上而下形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2)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后起帝国主义国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疯狂对外扩张.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经济危机打击,法西斯势力登台,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成为大战策源地.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接受改造,美国扶植,非军事化,,制定发展战略,重视科教.
九、50-60年代东、西欧的两种改革,结合背景分析其内容特点,不同的结果.从中得出的认识?
背景和内容特点:
内容和特点:西欧:(1)二战后经济困难,政局动荡;面临冷战和美国控制.(2)各国加强宏观调控,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社会改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并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建立欧共体.
东欧(1)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照搬苏联高度集中模式,弊端逐渐显露;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受苏联干涉,要求独立发展.(2)各国放松对经济控制,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经济;政治上发扬民主;对外要求摆脱苏联控制.
不同后果:西欧经济腾飞,走向一体化;东欧由于未冲破原体制和苏联干涉而归于失败.
认识:经济建设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出发.
十、结合史实评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几种不同模式.
(1)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传统模式,经济上强调重工业,所有制单一,计划和指令性,否定价值规律;政治上高度集权,民族法制不健全.形成于苏联,二战后推广到大多数国家。有利于巩固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长远不利于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
(2)南斯拉夫模式--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经济上社会所有制,企业自主管理,重视商品市场;政治上地方和社会自治.这种模式调动了地方和个人积极性,但削弱了宏观调控,出现分散和自由主义.
(3)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上对内改革,多种所有制共存,对外开放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同时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此模式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一、结合亚洲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说明“经济发展必须要从国情出发,抓住机遇,走自己的路”的基本经验。
(1)东亚东南亚模式:韩国新加坡资源匮乏,劳力丰富,抓住60年代西方国家转移劳动密集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同时不断调整战略,韩国实施不均衡增长的战略,新加坡重视道德和社会秩序,两国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西亚等国模式: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但大都控制在西方垄断资本手中,西亚各国收回石油资源,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冲破国际垄断,提高油价,增加收入;同时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发展农业提高粮食自给率.产油国日益富裕
(3)日本:日本战后进行社会改革,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同时接受美国的扶植,利用朝鲜和越南战争时机发展经济,不断调整战略,发展外向经济.实现了经济腾飞,仅次于美国.
(4)中国: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延伸阅读

第1课二战后的世界形势


第1课二战后的世界形势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1)德国被彻底打垮,英法战后沦为二流国家;(2)表明二战后,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地位丧失;2、美国:成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政治上: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军事上: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大国;①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200万军队,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②垄断了原子弹;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3)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①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②1944年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③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1)军事上:①战后初期,苏军总兵力接近美国;②苏联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万架;③苏军在欧亚许多地区驻扎;(2)政治上: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提示:美、苏关系演化;

意识形态的斗争

国家利益的冲突

苏联欲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需要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

苏联力图发挥更大影响

战时同盟

战后破裂

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1、基本含义: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2、建立条件:(1)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受到重创而衰落;(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3)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大国;3、建立基础:美国、苏联实力均势;4、倡导原则:和平、民主;5、主要内容:(1)处置战败国,消灭法西斯主义;(2)重新划分欧洲、亚洲政治地图;(3)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4)建立联合国;6、体制实质:美国、苏联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7、体制评价:(1)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是历史的进步;(2)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实质是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3)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格局的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苏;※归纳总结: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1)演变概况: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2)演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对比变化;(3)三大格局:

比较项目

维也纳体系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战争

拿破仑战争

一战

二战

确立时间

1915年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形成会议

维也纳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维系组织

神圣同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体系实质

维护欧洲封建秩序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美苏两分天下和大国强权

体系演变

①形成:1815年;①形成:一战后两会;①形成:二战后期;②动摇:30年代;②动摇:法西斯崛起;②动摇:美苏争霸;③崩溃:欧洲革命③解体:二战爆发;③瓦解:苏东剧变;

体系评价

①违背社会进步潮流①分脏反苏、强盗联盟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②使世界格局中心转移;③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4)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对比;

项目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①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新秩序;②都通过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来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③都是大国实力对比消长变化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都有一个维系体系的工具: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不同

①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的意志;①体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志;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重新确立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③确立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国际格局;④建立在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④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⑤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⑤主要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对立;⑥最终为新的战争拖垮崩溃;⑥因苏联社会剧变而瓦解;

高中历史复习要点:一战后二战前东西方世界


高中历史复习要点:一战后二战前东西方世界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高二历史教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历史教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考纲课标解读】

考纲考点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概括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2)工业:①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考点强化演练】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5、(12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高考真题再现】

1.(09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解析】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2、(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答案太绝对。

【重点难点突破】

答案:(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4分)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分)(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2分)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分)(3)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并且要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医疗水平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等。第(2)问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3)认识要体现出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要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考点强化演练】

1-4CCCC

5.(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2分)(2)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3分)(3)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分)(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分)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不大,(3)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要分清。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考纲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2)工业:①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5、(12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09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2、(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B。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答案太绝对。


答案:(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4分)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分)(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2分)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分)(3)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并且要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医疗水平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等。第(2)问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3)认识要体现出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要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1-4CCCC
5.(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2分)(2)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3分)(3)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分)(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分)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不大,(3)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要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