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巴黎和会精品教案

小学精品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巴黎和会精品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巴黎和会精品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1巴黎和会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被和会所排斥的国家;控制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帝国主义参加会议的目的;帝国主义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争斗和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勾结;《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特别关注有关疆界问题和殖民地问题方面的规定。

2、理解: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各自图谋背后的背景原因;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凡尔赛和约》的掠夺性与强迫性。

3、理解和约主要条款对德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以及难以忍受的原因所在;和约部分条款背后所潜伏的危机因素。

4、利用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帝国主义大国在会上所提出的建议看似是为了和平,实际却隐藏着充满私利的用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揭露列强的真实用心;用联系的方法,联系各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列强在会议上争夺与勾结的原因。

2、用具体分析方法,揭示《凡尔赛和约》关键条款的背后用意;分析与评价《凡尔赛和约》背后的危机。

3、在师生配合基础上,利用概括和抽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估《凡尔赛和约》的客观作用与局限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列强在和会上争夺与勾结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各自阴谋的正确认识。

2、通过了解中国在会上的遭遇,使学生形成仇恨帝国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及对其的理解;《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巴黎和会召开前和会议进行中的有关问题;二是《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内容虽不多,但内涵丰富。一战后战胜国集团召开了巴黎和会,他们根据变化了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通过签订《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战后欧洲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

在学习关于出席会议的大国的图谋以及在对德问题上的争夺的内容时,为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进而巩固记忆,可尝试采用学生角色进入的方法。事先选定某些学生,或由学生自荐,来扮演某个大国的角色,站在这个大国的立场上、熟悉这个大国当时背景的情况下,设计自己出席这次会议争夺权益的目标。

在学习第二目关于《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内容时,先不急于做出评价和结论,可插入一段学生活动,以便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为加深对巴黎和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理解,可先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然后指出:战争仅仅是帝国主义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它仅为实现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而外交是政治的延伸,因而,争夺只不过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召开的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法国封建时期的华丽纪念碑——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她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它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杰出的典范。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是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主体达707米,有700多个房间,中间是子宫,两翼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剧院、教堂等。室内地面、墙壁都用大理石镶嵌,并饰有雕刻、油画等装饰。中部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不同于其他皇宫的地方,长73米,宽100米,高12.3米。拱顶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长廊一侧是17面落地镜,镜子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将外面的蓝天、绿树都映照出来,别有一番景色。厅内两旁排有罗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并有3排挂烛台、32座多支烛台和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经镜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烛台,映照得整个大厅金壁辉煌。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极至,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许多艺术品。

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871—1878年,法国国民议会设在这里。1875年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919年6月28日,法国及英国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它领导人也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首脑和外交使节。

2、参加国与操纵国:

参加国: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和会席位: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2个席位。这是由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准则所决定的。一方面,帝国主义在国际关系舞台上一直讲实力原则,从来不讲国家与民族的平等;另一方面,就战争作用方面来说,广大中小国家对战争未能发挥决定作用。帝国主义自然不允许这些国家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决策,从而影响它们自己利益的实现。

3、各自野心和意图:

(1)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同时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5)中国: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

出席巴黎和会的各国领导人的雅号: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带着《十四点和平计划》出席巴黎和会,大唱高调,被称为“百灵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政治手段狠毒,发言咄咄逼人,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在和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力图削弱德国,不让德国东山再起,被冠以“老虎”称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能言善辩,为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又力图夺取德国海外殖民地,被称为狡猾的“狐狸”。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对其他问题少开尊口。被称为“无足轻重的伙伴”。而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但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因而被成为“沉默的小伙伴”。

巴黎和会上的“巧合”与刻意安排: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919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1919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在对德问题上的争斗:

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甚至建议将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分割出来,建立一个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以实现肢解德国的目的;

英国: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想把欧洲政治平衡打破,不愿因过分削弱德国而导致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出现,因此极力反对法国的主张,特别是建立“莱茵共和国”的主张;

美国:想法比较复杂,且有所矛盾。美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特别是建立一个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的建议。但又不能不考虑到法国未来的安全,只能与英国一起承诺一旦遭到德国的进攻,将联合援助法国

5、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1)中日对山东问题的争斗:日本希望把在战争期间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山东据为己有。中国则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并在会上对日本进行了一定的抗争。(建议在此引述教材“历史纵横”的内容)

(2)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英法与日本缔结密约,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而美国虽然反对日本的要求,但由于私利的考虑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的合理要求。最终导致日本实现了自己的意图。

(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和人民反对和约的压力下,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了压力,在经过36次谈判后,双方终于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二、《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则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从1919年3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最终的谈判由三大(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6月16日,当条约内容在议会提出时,德国夏的曼首相拒绝签署;6月21日,内阁总辞职。此外,德国海军舰队司令官洛达少将命令海军舰队自爆,德国的学生们更愤怒地群聚在街道上焚毁法国军旗,展开示威行动。6月22日,继夏的曼首相之后成立的鲍亚内阁,却在国民议会上决定接受此和约,原来拒绝引渡战犯的要求,也在法国总理克里蒙俊所率领的联合代表团威胁恐吓下屈服,最后是在毫无任何保留下,全盘接受和约内容。但是正因为凡尔赛和约内容过于严苛以及法国存心报复下,加上赔款数字过于庞大,导致德国经济崩溃。

1、主要内容:

(1)重划德国疆界:分西、东、南部三块。

西部: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关于法国占领萨尔区问题,要解释法国为什么执意要占据萨尔区的原因。法国代表提出阿尔萨斯必须归还,并且依照1790年以前的归还,这意味着原属德国的萨尔煤矿区也将由法国控制,萨尔区的储煤量相当于法国全国煤炭蕴藏量的40%,而且还紧邻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将两者联合起来,无疑将极大推动法国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制约德国重工业的发展。关于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问题,指出这是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方案没有得到实现后的一个妥协的产物,在削弱德国国防力量的同时,也给予法国一定的心理安慰。

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永远禁止德奥合并是防止这两个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国家合并后更为强大,威胁欧洲其他国家的安全。关于德奥关系问题,说明这里隐含的协约国的深远意图:奥地利与德国在民族和历史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奥地利在军事上受德国影响,也有较强的军事能力,所以,德奥的合并对它们的欧洲邻国来说,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作为波兰出海口,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

关于德波关系问题,要指出:战后波兰复国使得德国版图大为缩水,特别是“波兰走廊”的存在,将经济发达的东普鲁士分割为一块飞地,其目的在于以波兰去牵制德国;使德国蒙受了领土、经济上的双重损失。而这一安排是对德国领土的最大分割,是德国难以忍受的,也成为后来德国发动对波兰战争、挑起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借口。

总之,《凡尔赛和约》让德国损失了13%的领土(约2.7万平方千米)和10%的人口(约800多万)。

(2)分割德国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德国挑起战争的目的是要夺取更多的殖民地,但结果事与愿违,还丧失了自己原属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这对德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但对殖民地人民而言没有任何实质变化,此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断高涨。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属东非除卢旺达和布隆迪委任给比利时、基翁戈委任给葡萄牙统治外,大部分地区都委任给英国统治。多哥分给了英、法两国统治,喀麦隆也被英、法两国瓜分。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新几内亚岛的德属部分分给了澳大利亚,萨摩亚群岛分给了新西兰。日本则占领了太平洋中部的德国殖民地马绍尔群岛、马利亚纳群岛和加洛林群岛。

关于“委任统治”的形式问题:解释“委任统治”的来历与基本内容。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帝国主义不得不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动,给殖民统治继续下去维持一个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殖民地宗主国大都是战败国的,当地人民都设想利用战败国的不利处境争取民族独立,如果战胜国以不变的形式进入这些殖民地,不会被当地人民轻易接受,这迫使它们改变策略。委任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隐秘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

(3)限制德国军备:①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③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④莱茵河东安50千米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关于德国兵役制的问题:解释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内涵,它是义务兵役制的进一步扩大,以全民为征兵对象,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服役一段时间和普遍接受军事训练。这种兵役制常常与军国主义相联系,协约国禁止德国实行这样的兵役制,目的是要约束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

关于允许德国陆军拥有10万人:说明其目的是能够让德国资产阶级有足够力量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当时出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高涨局面),但这一数量的陆军,又不能满足德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关于不得拥有空军和潜水艇:说明空军和潜水艇被公认为是进攻性武器,是德国对外侵略战争的必备条件。不允许德国拥有,无疑是防止它再次挑起战争的可能。

关于海军只能拥有轻型战舰:说明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德国在海外的军事扩张,也避免了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竞争。

关于莱茵河东岸非军事区问题:指出这是将法国所要求的与德国之间建立缓冲区的进一步扩大的举措,对德国的进一步控制。

(4)赔款问题:规定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赔偿委员会确定赔款总额和赔款方式。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说明由于这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复杂问题,政治家们难以讨论清楚。所以,会议没有对赔款总额和各国所享受的比例等达成协议,但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在以后确定赔款总数和赔款方式。以后,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

道威斯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8月16日之伦敦会议(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1928~1929)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1928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及其由它控制的赔委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其次,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据记载,1924年9月至1931年7月,德国共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约合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从美、英等国得到的贷款约为210亿金马克(约合5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德国提供的是22亿5千万美元。也在同一时期,美国从各协约国收回了约20亿美元的战债本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再以赔款的形式流入协约国,最后又以战债形式流回美国,形成了一个循环。再次,“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法国外交的一次失败,而美国则显示了它在欧洲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实际“能力”。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独特性和欲望。最后,“道威斯计划”事实上从经济上扶持了德国。它对战后德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杨格计划:192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重新规定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因由美国银行家杨格主持制定,故名。1929年初,德国提出因财政困难,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要求修改有关规定,得到美国支持。经协约国商定,1929年2月由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在巴黎开始工作,制定新的赔款计划。1929年6月委员会通过杨格计划,经1930年1月海牙会议批准生效。主要内容:①规定了德国的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把赔款总额由1320亿马克(1921年4月伦敦会议确定)削减为1139亿马克,分59年偿付。规定1929—1930年度支付7.4亿马克,下一个年度支付17亿马克;以后逐渐增加,到1965—1966年度达最高点24.29亿马克;然后再逐年减少,最后一个年度即1987—1988年度为8.98亿马克。赔款来源为德国铁路和政府预算收入。②协约国对德国提供所谓杨格计划贷款,净额为12亿马克。③废除协约国在德国的一切监督机关,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直接控制。成立国际清算银行,以调节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关系。该银行此后实际上成为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向德国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投资的新机构。④协约国从德国莱茵区撤走占领军。计划制定后仅4个月,1929年10月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财政面临崩溃的危险。1931年6月,美国总统胡佛宣布,赔款和国际债务延期支付一年。德国此后不再支付赔款。杨格计划夭折。

2、评价:

(1)性质:《凡尔赛和约》是一个强加给德国的苛刻的和约。

(2)积极性:缓解矛盾,初步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和约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也缓和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使它们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利益的妥协,初步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体系。

(3)消极性:对德国过分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和约背后潜藏的新的危机)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的希特勒所利用。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这个和约所强加的种种束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尔赛和约》已在国际关系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名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态度与评价

意大利首相SinorNitti在《没有和平的欧洲》(PeacelessEurope)一书中评论道:“这在近代史中,留下永远可怕的恶例,违背所有保证、所有先例、所有传统,甚至德国代表也未想到,除了要他们在此饥饿交迫、国力衰竭与内部革命威胁之时,不得不签订的条约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为他们设想。教会旧约中曾有规定:即使是魔鬼,也应有其发言的机会。然而,在这以国际公理自诩、首创民主的国家,对待被告却不及中世纪黑暗时代,连最起码的公理原则都不能遵从。”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巴黎和会,后来因为坚决反对和约中对德国的经济政策最终辞职。辞职后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和约的经济后果》的文章,其中明确指出:这种赔款方法就像“年复一年地活活地把它(指德国)的皮剥光。无论这种手术做得如何熟悉和小心,在手术过程中多么注意不要杀死病人,它却代表了一种政策,这种政策如果真的被采纳并被蓄意实行,人民的判断就会宣告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法国谈判代表团团长克里孟梭私下说:“这个和约,正如其他和约一样,只不过是战争的延续而已。”列宁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凡尔赛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和约”。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不多,主要讲解了巴黎和会上,各参会国的野心与意图;《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非正以的掠夺战争,掠夺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性。巴黎和会上,各参会国的野心与意图(中国提出正义要求除外),正是以掠夺为出发点的,因而在经过五个多月的争吵中,最终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全方位的处置,反映了列强在和会上分赃的性质。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对德国的过分处置,引起了德国民族主义的仇恨,暗藏了德国复仇报复的种子,为日后希特勒上台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战后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下节课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作了铺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参会国的野心与意图来对《凡尔赛和约》的客观评价,理解日后法西斯德国利用人民复仇的心理推行对外扩张的历史根源。

教学中,要把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相关内容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在中国人民的反对之下,北洋军阀政府派出的代表团最终拒签和约,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反帝斗争精神。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答案提示:《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以及全部的殖民地。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还不及周围小国的水平。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量都很大的资本主义强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旦它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战争是其最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如同建立在火山口上。

⊙本课测评:

1、巴黎和会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召开?谁在这次会议上起主导作用?

答案提示:帝国主义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的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由于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实力政策,因此,实力相对强大的英、法、美三国主导了会议的进程,广大中小国家仅仅作为陪衬。

2、《凡尔赛和约》埋下了哪些将会产生罪恶的种子?

提示:德国接受投降是希望得到体面的和平,而得到的却是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这对德国新政府、军队和人民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必然激起社会性的普遍复仇情绪。而这种复仇情绪,在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很容易会与战争政策联系在一起,所以,复仇情绪将成为产生战争罪恶的种子。

⊙学习延伸:

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所以希望尽可能地掠夺德国,以得到补偿。但又反对过于严厉地制裁德国。这是由于英国不能突破惯用的均势外交的平衡原则,不愿意由于过分制裁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此外,英国还希望一个有足够力量的德国,成为其反苏战略上牵制苏联的一个重要力量。

2.据有关资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有什么分歧?并说明其原因和理由?

参考答案:法国近代历史上,如在拿破仑时代反法同盟与法国的多次战争中,在普法战争中,以及在一战中,法国多次遭到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打击,以致对德国存有难以抹平的心理恐惧。为了彻底消除德国未来的军事威胁,自然要求最严厉地制裁德国,以至于提出了肢解德国或建立缓冲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削弱德国的机会,法国还可以建立欧洲的霸权,这也是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之一。

精选阅读

《豹——在巴黎动物园》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豹——在巴黎动物园》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豹——在巴黎动物园》教案
里尔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朗读、背诵《豹——在巴黎动物园》,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感受这首诗浓厚的象征主义风格,并理解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联系诗人生活经历,知人论世;对精彩的诗句鉴赏评议,注重个性解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所面临的孤独、彷徨、苦闷,从而让学更积极地认识自己人生意义及生活,培养学生诵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诵读品味,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象征意义及理解诗文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评点质疑法。

●教具准备:朗读录音、CAI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本单元我们初步领略了我国现当代诗歌的风采,感受了比较丰富的文学意象之美,同时也学习了几篇外国诗篇,管窥了普希金、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二十纪初的东欧文坛,去关注那来自著名的(后)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心灵深处的震颤——(板书)《豹——在巴黎动物园》。

二、联系旧知对比体验,整体感知诗文“豹”的形象

1、设置情景,复习铺垫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会联想起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哪一首诗呢?(《华南虎》)

这首诗中的“华南虎”是怎样一种形象?(维护个性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2、那么请你认真地看着课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录音朗读的同时,思考:同是猛兽,又同是囚禁于动物园的铁笼中,在里尔克的笔下的“豹子”还有“华南虎”的这种高傲不羁的个性吗?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自读一遍后,结合相关诗句及自己的感受来回答。

4、抽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去感悟(作开放性的点评,适时板书)

三、感知意象特点

1、那么我们现来看看,本诗三节具体抓住了“豹”的哪些方面在作刻画呢?(眼睛、脚、眼帘及心理)

2、在这三节蕴含着豹细微的心理变化,你感觉到了吗?豹的心理有何变化呢?(抓表心理活动的词来理解)

(第一节中写在铁栏后来回走动寻找出路的目光,和那目光后透露出的内心世界:疲倦。第二节具体描绘了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眩。第三节中通过写豹的眼帘和四肢,描写了豹的雄心一现即消失的悲哀与无奈。)

3、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神入手?第一节中,“缠得这般疲倦”中“缠”用的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第一节中豹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是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

4、第三节中,诗人再次写到豹的眼睛,与第一节相比,你觉的豹子的眼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怎样理解“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句话?(第三节有时无声地撩起眼帘,好象在瞬间又一次获得意志和力量,似乎看到一副诱人的前景,它的四肢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好象要猛然跃起,冲出牢笼。但是当它看到周围的铁栏,以前的努力,刚才的美好景象都“化为乌有”了)

过渡:像这样一只豹子还能称其为豹子吗?一个消失了生命力,雄心不再,被非兽的生活折磨得成为一个无聊的玩物,被人观赏,虽名曰豹但已名不符实的豹子跃然纸上,它那幅可怜的模样不禁令我们要问作者刻画这样一种豹是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四、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探究诗文意象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要体会诗人借豹表达的情感和在豹身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入手。

1、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知道的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情况,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2、老师通过媒体强调与补充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三颗最璀璨德语诗人之一。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
(2)寂寞而不正常的童年时代,暗淡而郁郁寡欢的少年时代,造成了他极端敏感而丰富的内心。
(3)满怀理想的青年时代,却在巴黎体味着极度的贫困、人情的冷暖和世界的冷漠。
(4)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
(5)不幸中的万幸,1902年旅居巴黎,结识了大雕塑家罗丹,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高一语文教案:《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了解,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通过教师对《巴黎圣母院》的分析,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及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

2、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上课前两周利用阅读课布置学生通读《巴黎圣母院》原著至少一遍

2、课前播放电影《巴黎圣母院》,并留相关问题由学生提前查阅资料

教学辅助手段:ppt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851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场有200万人参加的隆重的葬礼。这场葬礼哀悼的既不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而是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众多经典文学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很美,美得无与伦比;有的很丑,丑得世所罕见。《巴黎圣母院》也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 “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欣赏名著

(一)走近雨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家雨果:(ppt展示)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其中《巴黎圣母院》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板书: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二)回顾方法

结合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

师生探讨:阅读一篇小说,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归纳)

明确:小说阅读的切入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课堂设置: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小说《祝福》为例,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阅读方法

例: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饱受封建礼教和婚姻生活折磨的妇女形象(人物形象)。通过祥林嫂两次婚姻中第一次丧夫→出逃→被婆家贩卖再嫁→失去孩子、再次失去丈夫→被众人嫌弃→被主人赶出家门,流落街头,最终悲惨地死去的人生命运(故事情节),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主题)。小说以“祝福”为题目,营造了主人公祥林嫂活动的社会环境,以祝福的喜庆场面反衬了祥林嫂悲惨地人生命运(环境)。

(三)文本探究

1、主要人物梳理

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敲钟人:卡西莫多

穷诗人:甘果瓦

花花公子、弓箭队队长:弗比斯

副主教:弗洛罗

(以上内容ppt展示)

2、学生概述小说情节 (生1、生2……)

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弗洛罗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弗洛罗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沉迷于其美色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骑兵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但弗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弗罗洛刺杀却没有死。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乞丐群众为营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梅拉达被由克罗洛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最后卡西莫多愤然将弗洛罗从教堂顶楼摔下,卡西莫多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进入圣母院地宫殉情。

课堂讨论: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方面。

例如:这是一个关于________的故事,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爱情、亲情、人格分裂(神性与人性的争斗);

荒谬的司法、暴力与反暴力(封建与反封建)的矛盾冲突,奇迹王朝的互相救助……

(以上内容ppt展示)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洛罗和贵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3、主题归纳

师问:读完《巴黎圣母院》,你觉得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想表达什么:

生答:1、2、……

明确: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体(宗教、世俗)的封建专制统治

(四)欣赏小说的亮点

1、作为雨果个人文学艺术特色的最明显标志之一,最为典型的是“美丑对照”原则

课堂讨论:“美丑对照”原则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人物形象上的美丑对照

学生讨论列举:

爱斯美拉达的“美”与卡西莫多的“丑”

爱斯美拉达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

爱斯美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

同一人物身上也存在着对比:

卡西莫多相貌的“丑”与其内心的善良

弗比斯的英俊潇洒与其风流成性、卑鄙肮脏的灵魂

情节上的美丑对照

法国法庭的审判:表面公正庄严实则荒唐残忍

奇迹王朝的审判:似有悖常理却隐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2、在故事情节安排上追求离奇,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

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

被救入圣母院后险象环生;

临刑前夕母女相认;

3、大胆的夸张,绮丽的幻想

为了救出爱斯梅拉达,乞丐们全体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除此以外,巴黎圣母院高大挺拔的哥特式建筑,狂欢节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专门在黑暗里活动的副主教弗洛罗的阴险歹毒,还有和爱斯梅拉达同样可爱但象征着厄运的山羊,都洋溢着雨果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浪漫主义文学

4、鲜活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弗比斯轻薄的爱。弗比斯是爱斯美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他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美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基于对英雄的爱慕,爱斯美拉达死心塌地爱上他。而弗比斯呢?实际上是个轻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对女性的玩弄与占有。对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美拉达绝不是他的梦中情人。因此当爱斯美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致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姐完婚了。因此,弗比斯的俊美掩盖着心灵的空虚与丑恶。

其次是副主教弗洛罗兽欲的爱。弗洛罗与爱斯美拉达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他们是对立的力量。弗洛罗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衣冠禽兽。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垂涎三尺,表现出疯狂的爱恋,但这是一种兽念、占有。在勾画弗洛罗的卑劣灵魂时,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一方面写他的灵魂是丑恶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弗洛罗的兽欲意念的强烈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分不开,弗洛罗既是施恶者,也是受恶者。

第三,是穷诗人甘果瓦——一个能编会写,知识丰富的知识分子。爱斯美拉达出于不让有才学的诗人无辜丢命的目的表示愿意与他结婚,而并非爱上他。甘果瓦虽然知识丰富,却是一个“心灵本来就是混沌,无决断,且复杂的人”,如此平庸之辈不可能激发爱斯美拉达纯洁的爱。就甘果瓦来说,对爱斯美拉达的救命之恩知而不报,这就说明这个人无情无义;当爱斯美拉达受难时他还协助敌人陷害救命恩人,这说明他不但是懦夫、庸人,还是一个无灵魂无品行的卑鄙恶人,因此甘果瓦对爱斯美拉达的感情是一种干瘪的无品行的爱。

第四,是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纯正而自卑的爱。作者对其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其人性的光辉让人产生一种丑到极处却是美到极处的文学感受。他对爱斯拉达的爱慕从外表看来似乎不配,而且他内心也有自卑感,但这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忠诚,感恩,崇拜及献身的精神,是人类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特别是当意识到自己被弗洛罗利用并使爱斯美拉达死去时,他杀死了收养自己的弗洛罗,这表明了他人性的正义,外表丑陋却无法掩盖灵魂的纯洁。

雨果通过描写四个处于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对爱斯美拉达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的爱,在强烈对照中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形式与内容,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

(五)电影片段与文本的比较,以此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

课堂准备:播放视频片段

(1)爱斯梅拉达救助受刑的卡其莫多(眼睛的描绘)——女主人公的善良

(2)拯救爱斯梅拉达于绞刑架下 (动作 心理)——弱者的无助

三、拓展延伸

师生探讨:如何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形象?

1、什么是悲剧?

西方标准:崇高、悲壮、悲悯——崇尚英雄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学:“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学生讨论:普罗米修斯、布鲁诺、爱斯梅拉达、窦娥、杜十娘、祥林嫂、西门庆、郑屠哪些是文学意义上的悲剧形象?陈述理由。

2、悲剧形象的美学意义

震撼人心、引发悲悯、传递正义

四、课外作业(学生选做)

1、学生改编小说为剧本,做《巴黎圣母院》课本剧的编排

2、以文学欣赏中的悲剧理论,合作探究《悲惨世界》

五、课后反思

《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文学名著,学生读过的不多,且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主题深刻,小说涉及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学生了解甚少,这为本课教学造成一定的障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扫除这个阅读障碍,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

本课性质为“导读”,因此我认为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导”上,即经过对《巴黎圣母院》的分析,教给学生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学生利用领会到的方法去阅读其他文学名著,以期形成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附板书设计:

《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体(宗教、世俗)的封建专制统治

美丑对照”原则

“悲剧”

西方标准:崇高、悲壮、悲悯

中国文学: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美学意义:震撼人心、引发悲悯、传递正义

美苏争霸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3美苏争霸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美苏争霸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50~60年代美苏的争霸战略;赫鲁晓夫访美;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苏联战略武器的迅速发展;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的扩张;美苏限制和裁减核武器协议;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会议;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2、理解: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地位和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为苏攻美守。

3、运用:美苏争霸既有尖锐对抗又有相对缓和,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争霸态势,探究美苏在争霸中角色不同的原因,尤其是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守苏攻的原因,从中探究出美苏与中国的关系演变。

2、情景再现:教师收集一些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中认识到核讹诈和核威胁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争霸中矛盾最为尖锐激化的事件,曾将世界拖到核战边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2、苏联的对外扩张是霸权主义表现,大大影响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现象。

3、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霸权主义政策对和平的威胁和破坏,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进行谈话法导入:

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961年9月10日苏联《真理报》)

生1:体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生2:苏联想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图。……

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怎样看待苏美两国的世界地位?

生: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师:他对苏美两国关系有什么样的展望?

生:希望苏美联合。

师:赫鲁晓夫认为苏美两国对世界局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生:两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样世界局势就会安定。

师:在赫鲁晓夫看来,只要苏美两国不兵戎相见,那么世界将不会有战争。那么,他又如何看待发动战争的人呢?

生:他认为这些人是自不量力的,是疯子。只要苏美两国动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制止他。

师:我们从赫鲁晓夫这段并非长篇大论的语言中已经发现了非常多的值得关注的信息,他所表达的想法正是我们今天课上要来学习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还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赫鲁晓夫发表这些看法的时间是在1961年9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些材料:

1962年10月22日晚上,美国总统肯尼迪首次告诉美国人民,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美国绝不容忍这种挑衅。他下令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

肯尼迪的广播震撼全美,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核战如此迫在眉睫,舒适的家园与宝贵的生命即将毁于核辐射,举国上下顿觉世界末日来临。

师:同学们看了这两段文字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生:美苏争霸的冲突。

师:的确,1961年9月赫鲁晓夫还在与美国记者大谈两国的和平和制止战争的能力,但一年之后美国却突然间大难临头。什么事件能够引发如此紧张的美苏关系,而这一事态又将如何发展下去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天这堂课上找到答案。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在对外战略上,基本目标之一是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抵制美国的扩张行动。这一时期是美苏关系处于全面对抗的“冷战”时期。1953年斯大林逝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1961年肯尼迪成为总统后采取对苏联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认为,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为了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美苏争霸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②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③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④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2、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苏联宣布取消对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苏美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2)紧张:

①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1960年5月):

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间谍飞机,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U-2飞机曾经肆无忌惮地飞行在前苏联的领空上,进行各种侦察活动。尽管前苏联当局十分恼怒,但在初期却拿U-2飞机没有办法,因为U-2在当时来说飞得实在太高了(2万多米),高射炮打不着,战斗机又跟不上。

1960年5月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市上空,一架U-2飞机被前苏联空军用萨姆导弹击落,飞行员弗朗西斯.鲍尔斯被生俘,飞机上所有的侦察设备基本上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被作为了间谍活动的罪证。这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使美国颜面扫地,也使前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张。U-2间谍飞机事件给刚刚开始的缓和过程投下阴影,加重了苏美两国首脑之间的相互猜疑,对新的一轮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原定在巴黎举行的最高级会晤胎死腹中。

②“柏林墙”的修筑(1961年):

1961年5月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日益严重的本国居民逃往西德的问题。几年来大批东德居民越过边境跑到西德,仅1961年6月就有近10万人西逃,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做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

1961年8月13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8月18日开始了柏林墙的全面建设。柏林墙全长166公里,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柏林墙的建成封死了192条街道,其中97条连接东西柏林,95条连接东西德其他地区。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据统计,在那些年里大约5000人试图越跑,其中3200人被抓获,100多人在越墙时被打死,200多人受伤。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32岁的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并宣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1961年1月5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1961年4月美国雇佣兵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随后进攻被击退。

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古巴的求援,正中赫鲁晓夫下怀。鉴于当时美国已经用轰炸机基地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都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应尽快秘密地把导弹运进古巴,而且要在美国发现之前装好,可供发射。(据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供的数字,美国当时拥有5000个核弹头,苏联仅有300个。而且,美国在意大利、西德、土耳其都部署着针对苏联的导弹。)

1962年,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是星期天,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10月15日,经美国专家辩认出一座发射台、许多发射弹道导弹的建筑物,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在修建射程为2000英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使用的坚固的永久基地。

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后,非常恼怒。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封锁命令一下达,美国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部队即开始集中。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以后的5天中,即从10月23日至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3日,星期二。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于10月24日上午10时起正式开始。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在离古巴东部海岸约300公里的大特克岛上,设有巨大的美军导弹跟踪站,密切监视往古巴去的船只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不仅在佛罗里达和邻近各州,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戒备状态,剑拔弩张地准备打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入侵古巴,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从而使危机出现了一丝缓解希望。但仅隔一天,10月27日,赫鲁晓夫第二封信则语气强硬,要求美国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来换取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几乎在同时,一架美国U—2侦察机在古巴被击落,机毁人亡,整个危机达到了高潮。美国军方态度强硬起来,要求在28日早晨摧毁古巴的导弹基地。但肯尼迪仔细审查了所有可能采取的方针,决定再延迟一天。在这一天,美国一方面表示同意赫鲁晓夫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要求,同时威胁:赫鲁晓夫必须在24小时内回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赫鲁晓夫接受了拆除导弹的要求。

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而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苏联的核威胁,使其在争霸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这个结局说明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美国显示了力量,巩固了与北约盟国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联对美洲渗透,维护了美国在美洲的特殊利益。

对苏联而言:使苏联与古巴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美国撤除了在土耳其的导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苏联的直接的核威胁。同时,苏联的扩张势头,特别是对美洲的扩张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在国际舞台上形象和威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在危机中所显示出战略劣势,苏联更加注重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尖端军事工业,长期扩大积累,压缩消费,影响了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并积累了社会矛盾。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总体态势——美守苏攻

1、美国对外收缩战略: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外交方针

(1)原因:

①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法国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就卷土重来。1954年,中、美、英、法和印度支那三国达成日内瓦协议,在法国承认印度支那三国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法国撤走后,美国乘机插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它的傀儡政府——吴庭艳政权,并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派遗顾问,为南越建立起拥有三十万人的军队。

1961年5月,美国破坏了“日内瓦协议”,发动了反对越南人民的“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适应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新型侵略战争的一种形式。它在经济上利用傀儡政府去剥削人民,而更主要的是帝国主义用提供武器和金钱,派遗“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屠杀和镇压革命人民,并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帝国主义自己的军队参加战斗,以达到殖民掠夺的目的。在越南南方人民的顽强反击下,美国的“特种战争”惨遭失败。美国于1964年8月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北方。1965年3月美国在岘港登陆,从而把侵略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越南人民奋起抵抗,使“局部战争”遭到破产。1969年起,美国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结果,美伪集团在战场上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被迫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签订《关于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协定》)。美国撤出越南南方以后,阮文绍政权破坏《巴黎协定》,拒绝实现民族和睦,蚕食越南南方解放区。1975年春,越南军民发动春季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整个越南南方,彻底摧毁南越伪政权。至此,越南人民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有5.6万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损失各种飞机5000多架,战争支出达1000亿美元。越南人民为抗击美国的侵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165万人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

②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油价引发石油危机,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

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美国为了对抗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斗争,威胁要使用武力占领这些国家的油田,美国的恫吓遭到阿拉伯国家的迎头痛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亚发出严正警告,如果美国胆敢武装入侵,就立即炸毁油田和有关设施,彻底摧毁美国在中东的全部石油利益。阿拉伯国家的坚决态度,迫使美国不敢贸然动手。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表现:

①从越战中脱身: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尼克松哀叹:“美国已丧失了它在工业自由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占压倒优势的经济力量”。詹姆期富布赖特1972年在《跛足巨人》一书中说:“我们已经付出的代价是:5.5万多人死亡,30多万人残废,和远远超过1,500亿美元”,这是一场“徒劳无功,莫明其妙的十字军战争”。“一场为了无人相信的目标而进行的泥足深陷、劳而无功的十字军战争。”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②主动谋求同中国对话:1969年2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第12天,就指示基辛格“探索同中国人和解的可能性”。1970年1月,中美恢复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次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同美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对中国的7天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访华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尼克松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并为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1972年连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曾对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为世界各国建立一种新颖的、更加持久的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1972年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走向世界持久和平的坦道上取得最巨大的进展的年头,而为人民永志铭记”。同时他也强调美国为维护和平而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他明确承认“各国政府体制存在这巨大差异,但世界人民却可以成为朋友”。这句话貌似平常,实际上代表了他一个重大决定:实现战略收缩,不再到处干涉,并愿意接受不同制度和平共处。从1972年至1974年,苏美首脑频频互访,签订了有关限制战略武器、促进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等几十个文件,还签订了四国西柏林协定,召开35国参加的欧安会和合作会谈。70年代,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所谓的缓和时期。

④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分担安全责任。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3年定为美国外交的“欧洲年”。1974年6月,与西欧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建立新的、相对更为平等的美欧关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放弃在亚洲打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战略部署,从亚洲收缩,确保欧洲这一战略重点。1973年1月27日,与越南签署《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结束了越南战争,

▲手段:“谈判”则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和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手段。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先后举行3次首脑会晤,就限制战略核武器、双边关系、经济与科技合作等问题,签署了34个协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2、苏联对外扩张战略:“缓和”与霸权扩张并存

(1)原因:勃列日列夫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着力提高综合国力,使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请参考必修Ⅱ第21课之“勃列日列夫改革”)

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

时间洲际导弹

(枚)潜射导弹

(枚)

苏美苏美

1963年100424100224

1972年10501054160656

1974年15751054720656

1975年16181054787656

1979年16181054787656

(2)苏联的“缓和”战略:

表现: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勃列日列夫比赫鲁晓夫更重视推行“缓和政策”。1969年3月,勃氏在华沙条约组织布达佩斯会议上,提出了一整套实现欧洲缓和的主张,建议东西方尽快对话,谋求建立起包括华约和北约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1971年,在苏共第24大上,正式提出以“缓和”为核心的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在70年代把“缓和”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促成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实现了“政治缓和”;后来,苏联又提出“缓和物质化”口号,主张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利用“缓和政策”发展东西方贸易、经济关系,争取从西方得到资金和先进技术,以便加紧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超美国;同时利用“缓和”口号,麻痹西方,分化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同“南下战略”相配合,对西欧和美国实行战略迂回包围,最后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

实质:赢得时间、积蓄实力,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3)苏联的霸权扩张:

①向中东、南亚次大陆和非洲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②在亚非拉取得20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③出兵占领阿富汗(1979年,霸权主义的顶峰)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3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苏的旗帜派人士。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

苏联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队的负责人、军队的总参谋长和阿明的侄儿、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骗手段解除了喀布尔军队的武装。27日晚,苏联撕毁1978年12月与阿富汗签订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出动近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并发动了第4次政变,推翻阿明政权,处死阿明全家,扶植亲苏的旗帜派领导人、当时在国外当大使的卡尔迈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党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

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许多抵抗组织,武装抗击入侵者。到1980年,全国抗苏武装力量已达10万人以上,控制了全国75%的农村和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强烈谴责苏联侵占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第6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苏军在阿富汗伤亡达3万多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4月14日日内瓦协议签字,规定苏自当年5月15日开始撤军,9个月内撤完。1989年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3、美苏争夺中的缓和表现:

(1)1963年8月,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苏联、美国和英国为巩固其核垄断地位而缔结的条约。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8月5日由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同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该条约向所有国家开放签署。至1990年底,共有12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条约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大气层范围内外(包括外层空间)、水下(包括领海或公海),禁止、防止和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他任何核爆炸;如一国在任何其他环境中进行的核爆炸所引起的放射性尘埃出现于其管辖或控制的领土范围以外时,则这种核爆炸亦应禁止。②缔约国保证不在上述任何环境内或可能产生上述影响的任何地方,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③对条约所提出的任何修正案必须由所有缔约国的多数,包括所有原3个缔约国表决通过;在上述国家交存批准书后,修正案对所有缔约国开始生效。④各缔约国如断定条约危及本国最高利益时,有权退出条约。

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苏联和英国也先后于1949年8月29日和1952年10月3日进行了核爆炸试验。为争夺核优势,美苏核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核爆炸当量不断增大。由于美、苏、英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多为大气层核试验,由此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美苏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各国人民的关切。1954年4月8日,印度总理J尼赫鲁首次提出停止核试验的建议。1958年1月13日,43个国家的9000位科学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集体签名的呼吁书,要求立即签订一项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国际协定。联合国大会也多次通过决议,敦促美、英、苏三国尽快举行停止核试验的谈判。在国际舆论的推动下,1958年10月31日,上述三国终于在日内瓦开始谈判,但由于美苏在全面禁止核试验还是部分禁止核试验等问题上争论不休,致使谈判时断时续。直至1963年法国核试验成功后,美苏立场逐渐接近,于同年7月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草签本条约。

条约不提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也未规定禁止地下核试验及有关核查和监督措施,使美苏得以继续进行各种当量的地下核试验。条约签署后,美苏虽未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但双方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次数均超过缔约前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核试验的总数。为此,1963年7月3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美、苏、英三国企图通过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并建议全世界所有国家庄严宣布: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

(2)1968年1月,苏美英等国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

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0年和1964年,法国和中国先后成功地爆炸了核装置,美苏极为担心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

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1995年3月已有178个缔约国。尽管该条约具有明显的缺陷,但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等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1972年5月,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1972年5月22日—3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同苏共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会谈发表了《苏美联合公报》和《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防止海上事件、科学技术合作、空间合作、卫生合作、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等问题共7项协定,并决定成立苏美贸易委员会。限制战略核武器是会谈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激烈斗争,双方虽然在协议中规定,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在数量上大体保持均衡,但并没有对导弹质量的发展和核弹头的数量加以限制;对于潜艇导弹所规定的上限还大大超过了双方当时的实际拥有量。因此,苏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冻结导弹数量的幌子下加速提高导弹的质量,继续进行核竞赛。尼克松的这一次访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苏联。会谈的结果被认为是东西方关系缓和达到高潮的标志。

(4)1973年参与召开“中欧裁军会议”:

全称“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1973年10月起在维也纳举行,至1987年底,已进行460次会议,但未减裁一兵一卒。参加谈判的有北约7国,即美,加,英,联邦德国,荷,比和卢森堡,华约集团的苏,波,捷和民主德国4国,另有北约和华约的8国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一共19国。

东西方国家在以下问题发生分歧:①北约认为,华约驻中欧陆空军是114万,北约为94万;而华约声称,其在中欧军队仅为99.6万人,双方兵力大致相等。②裁减原则:华约提出“对称”原则,即双方按同等数量或同等的百分比裁减;而北约则坚持“均衡”原则,即通过非对称的裁减,将双方的武装力量降至同等水平。③核查问题:北约要求实行长期的实地监督;华约只同意使用各自的技术手段,建立和实施临时性核查。

由于该谈判历15年无进展,及美苏关系缓和,美苏关于核导弹谈判有所前进,1986年底华约和北约集团商定就全欧洲的常规裁军问题进行谈判,1987年2月起已进行预备会议。1988年苏联及华约国家率先单方面宣布裁军,这一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欢迎。1989年3月6日北约和华约23国在维也纳举行全欧裁军会议从而取代了长达16年的中欧裁军谈判。{

(5)1975年参加欧安会:

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欧安会首届首脑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与会国家有33个欧洲国家及美国和加拿大。当时阿尔巴尼亚宣布不参加会议(1991年6月19日,阿尔巴尼亚被接纳为第35个成员国)。会议签署的《最后文件》(又称《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共分四个部分,也称四个“篮子”:欧洲安全问题;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人员、思想和文化交流;续会问题。

苏联最关心欧洲安全问题,希望能通过欧安会固定欧洲边界现状。《最后文件》在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提出了处理与会国互相关系的10项原则,其中特别提到“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文件》还规定,与会国同其他与会国在距离共有的边界250公里以内举行2万5千人以上的军队参加的军事演刁时,应在21天以前通知与会国家,并邀请它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在讨论《经济、科学技术和其它方面的合作》问题上,苏联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合作,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资金。西方国家既想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渗透,又想以此作为施加压力的手段。

1994年12月,欧安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将该组织更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现有成员国55个(2003年11月),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每两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

4、美苏关系缓和中更加隐蔽的进攻方式及表现。

(1)美国积极推行“和平演变”策略,以“尊重人权”为口号扩大影响,削弱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它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1983年7月12日,美国合众社对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都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苏争霸的前两个阶段的态势,内容包括:美苏对峙(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从对峙走向缓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与旧人教相比,新增的内容较多,如戴维营精神、美苏的“缓和”外交、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中欧裁军会议和欧安会的召开等。在教学中,教师可收集一些图片或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如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的局势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时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的一面,又有紧张的一面。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一阶段的美国因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采取战略防御。这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1963年和1968年美苏先后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1973年和1975年,召开了由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战后苏美关系从对峙走上缓和的主要表现。

回顾美苏之间两个阶段的争霸过程,在其争夺的重点和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停止在战争边缘。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用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也非常精彩的内容,而且能够从中挖掘出大量与本选修课专题──战争与和平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对战后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

另外,教材有一处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即教材正文叙述“古巴导弹危机”(P97)时,没有注明时间(1962年),只是在教材引言中交代了时间。这易引起学生的迷惑不解,教师必须向学生作说明。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请从军事方面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的原因。

答案提示:战后美国长期采取的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60年代开始的长达十几年的侵越战争使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而苏联在这一阶段则借助有力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相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方面采取了守势。

⊙学习延伸:

如有条件,请查一查这本书的中译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略)

华盛顿会议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3华盛顿会议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掌握华盛顿会议的基本史实,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各种原因;《四国条约》及其影响;《五国条约》对各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不同安排;该协定在国际裁军史上的地位、主要作用与影响;山东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其评价;《九国公约》的名义内容和实质内容及其影响。

2、理解:《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分别对美、英、日等国的影响以及背后所隐含的各自用心和说明的问题。

3、了解: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实质与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归纳: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评价《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对美、英、日三国的不同影响及《五国条约》中各国在条约规定比例背后的得与失。

2、问题探究:透过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的个性表现,归纳它们的共性,揭示它们的实质与局限。

3、本质揭示:从客观结果与主观目的辩证关系,揭示《五国条约》的历史局限性;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系方法,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认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的原因,重点认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矛盾的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2、认识到《五国条约》仅仅限制了海军方面的竞争,但随着其他领域争夺的加剧,它已毫无意义。

3、中国人民的抗争对山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能缓和帝国主义矛盾,但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4、通过对华盛顿会议条约的讲解,认识弱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关于海军军备的安排;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难点:《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主要介绍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以及会议的发起者、东亚问题的关键问题等基础知识。还介绍了帝国主义大国在会议上的第一轮较量,废除英日同盟,签订《四国条约》;

(2)介绍了帝国主义海军大国之间在裁减海军军备问题上的争斗与妥协及其结果《五国条约》;

(3)介绍了中国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与结果;介绍了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介绍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并作了简要评价。

本课引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巴黎和会留下的遗缺,然后介绍了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格局带来的新的矛盾。引文在总体上说明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原因。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1919年的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关系,并就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作出了一些决定,但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解决。一战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前,这里曾是英、俄、法、德、美、日等国争夺的焦点;战后,德国战败,退出了这一地区的角逐;法国暂时对亚太地区无力顾及。于是,美、英、日三国成为这一地区的竞争主角,再加上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捞到便益,便想在亚太地区争得应有的地位。

那么怎样协调好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

(1)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激化了美日矛盾,这是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最主要原因;

日本借一战之机独占了中国若干年,势力扩张不少,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战争已经结束,对战败国处置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英美必然要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因此,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尖锐,成为这次会议召开的根本原因。

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取代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一次大战期间,日本趁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战,进一步侵略中国,夺占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1915年日本政府诱迫袁世凯接受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死后,日本先后扶持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作为它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日本的势力迅速扩大。1920~1923年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占日本出口总数的47%。1920年下半年,日本海外投资的90%都在中国;中国的外国投资总额当中,日本约占一半,其中东北地区的外国投资总额,日本即占了70%以上。日本不仅竭力想把英、美资本从东北地区排挤出去,还想扩大在华北、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投资,有独霸中国之势。一次大战后,日美、日英之间争夺中国的斗争日益尖锐。

(2)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碰壁使它把外交注意力转到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而阻止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发起者美国的主观目的上看:由于英法的阻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野心未能实现,实际上近乎一无所获。美国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决定在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谋求点实实在在的利益。那就是要全力阻止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扩大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但美国又不想通过战争对抗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目标,设想了勾结英国通过国际会议来加以实现的计划。

(3)缓解英、美、日三国战争结束后展开的海军军备竞赛;

大力扩建海军,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持殖民统治、争夺海上霸权的重要手段。英国历来十分重视加强自己的海军力量。它一贯坚持所谓“两强标准”,一次大战结束时,英国仍然保持了海军的优势。1919年,英国有各类舰只737艘,总吨数2309000吨;美国有各类舰只595艘,总吨数1468000吨;日本有各类舰只192艘,总吨数820000吨。

美国首先向英国提出了挑战。美国政府提出了几个造舰计划。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三年造舰计划,规定要建造137艘军舰,其中包括10艘主力舰、6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计划完成后,美国海军就可以达到和英国同样的水平。后来,由于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上述计划未能全部完成。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于1918年又向国会提出第二个三年造舰计划,目的是要超过英国海军。英国对这个计划十分不满。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英美两国为此在会外举行了所谓“巴黎的海战”的谈判,英国方面要求美国放弃新的造舰计划,承认英国的“特殊地位”,否则英国就不支持美国在德国问题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美国为了换取英国的支持,联合英国共同对付日本,表示承认英国的“特殊地位”,并放弃新的海军计划。但这种利用的关系结束后,于1921年,美国又制定了一个新的三年造舰计划,打算增造3艘主力舰;海军军费也从1914年的13600万美元增至1921年的43300万美元。

日本也不甘落后。1920年,日本国会审核批准了一项造舰计划:到1927年,帝国将拥有一支包括25艘主力舰的海军舰队。1921年,日本正在建造和计划建造的军舰共145艘,海军军费也从1917年的8500万美元增加到24500万美元,占到整个国家预算的1/3。

而无限制的军备竞赛使它们精疲力竭。财政状况十分困乏的英国,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劳合乔治认为,使海军力量与其他国家达成形式上的均等,比长期进行军备竞赛要好一些;1920年3月,海军大臣隆格在下院声明,英国将放弃两强标准的政策。1921年,日本的众议员尾崎行雄也有过限制军备的动议。财力雄厚的美国,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也有缓和军备竞赛的要求。虽然美国军舰的吨位将接近英日两国军舰吨位的总和,但是,美国还来不及训练足够数量的海军指挥人员,也缺少完善的海军基地,此外,吨位过大的舰只通不过巴拿马运河,这对美国的海军建设也是一个限制。

(4)平息巴黎和会后形成的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华的侵略利益。

巴黎和会极大地激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反帝怒潮始终激荡,这使帝国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来维护他们在华的侵略利益。这既需要帝国主义一起来协商新的侵略策略、制定新的规则,也需要把中国拉进来对中国进行安抚和欺骗。所以召开一次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会议是完全必要的。

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21年11月;

(2)参会国: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

3、《四国条约》的签订:

(1)目的:拆散英日同盟

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20世纪初,英国为了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续约为10年。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与日本争霸,就必要拆散英日同盟。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2)签订:1921年11月,美、英、日、法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3)内容:

①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②上述权利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③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

(4)影响:

①对美国:成功地拆散英日同盟,消除了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②对英国:保证了它的既得利益,也平衡了英国与日、美的关系,但是同盟解散后,使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将会受到日、美的双重压力。

③对日本:今后的侵略行动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但通使日本第一次处在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它所获得的绝大多数既得利益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承认。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签订《五国条约》

1、时间:1922年2月

2、名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

3、内容: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以及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但没有对其他舰种进行限制。

《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

美英日法意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所占比例5:5:3:1.75:1.75

主力舰:旧时指海上作战的主力战舰,包括战列舰和巡洋舰。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过去曾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巡洋舰(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3万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它们的作用完全被驱逐舰代替。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巡洋舰有三级: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前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苏联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一般航母舰队会配备1~2艘潜艇,护卫舰,驱逐舰以及补给舰。驱逐舰或航母上搭载反潜直升机、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依靠航空母舰舰队,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按其舰载机性能又分为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和直升机航空母舰,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传统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各种飞机,而后者则只能起降直升机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定翼飞机。某些国家的海军还有一种外观类似的舰船,称作“两栖攻击舰”,也能搭乘和起降军用直升机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机。按吨位分,有超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9万吨以上,只有梅友军有此类航母,美军核动力航母均为超级航母)、大型航空母舰(6—9万吨)、中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分,有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航空母舰。21世纪初,世界上一共有11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阿根廷、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以及日本、韩国。世界各国海军一共有数十艘在使用。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它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小得多。

4、对主要国家的影响:

(1)对美国: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取得了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也限制了日本的海军扩张;

(2)对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

受一战的影响,英国这个拥有全球性海军霸权的国家,其经济遭到惨重打击,根本无力继续维持其特有的“两强战略”(即其海军实力要达到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的实力的总和),面对美、日等新兴的海军强国,甚至连世界第一都难以维持。为此,英国不得不希望进行全球性的海军军备谈判,妄图通过谈判来达到其继续维持世界第一海军的目的。毕竟,战后的英国不可能去试图寻求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因为这是无法取胜的。而美国也希望能够限制英国的海洋霸权,这从前一段时间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上就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干脆地拒绝了其中的第二条: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海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使美国认为英国是一个比德国军国主义更可恶的海洋霸权,是“全球专政”的国家。结果签订《五国条约》,损失最重的就是英国,而美国则名正言顺地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实力和权利。

(3)对日本:有得有失。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这使它比较强的海军扩张能力受到抑制,难以自由地发挥,甚至于还要被迫进行适当的约束。但它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受到束缚,使它在新加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占有优势、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

在海军军备谈判期间,日本代表则坚持要求英美日之间的比例应为10∶10∶7。日本认为,进攻舰队对迎击舰队必须保持50%以上的优势兵力,而防守舰队则必须对敌国的舰队保持相当于该舰队70%以上的兵力。美国坚决反对日本的要求,并对它施加压力,宣称要是日本继续坚持下去,那末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日本只好就范,表示同意接受美国提出的比例,但又提出了两个交换条件:一是承认日本原来在中国的利益,二是美国不得在太平洋上建筑海军基地。美国基本上满足了日本所提出的条件。其实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

总之,有人戏称,《五国条约》签订后,各主要大国的心态是欢欣鼓舞的美国、郁闷失落的英国、态度勉强的日本、不太在乎的法国和意大利。

5、整体评价:

(1)《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具有暂时缓和主要大国之间海军军备竞赛的作用。

(2)条约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能发挥阻止战争的作用。

除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对其他舰种没有任何限制。而其中的巡洋舰和潜水艇都是具有强大攻击性的海军武器。再加上在海军基地方面又给了日本极大的让步;特别是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以至于日本根本就没有遵守条约的限制,一直在埋头扩大航空母舰的规模,也没有受到有效的制裁。因此,不能遏制侵略行为的发生。

三、中国山东问题:

1、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1)由来: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③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谈判——华盛顿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在会议上讨论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反对,要求中日双方在会外“直接谈判”。

巴黎和会没有解决山东问题,而这次会议上,为什么中国还要把解决山东问题当作主要争取实现的目标。这是由于中国意识到,这次会议的国际背景与巴黎和会有很大不同,出于遏制日本的长远考虑,英美有可能在不损害它们利益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支持中国的要求,至少能阻止日本的过分要求。所以,仍把解决山东问题作为会议争取实现的目标。

日本要求在会外进行“直接谈判”,主要是害怕英美在会上干涉和压制日本,而英美对日本的主张加以妥协,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让步。英美坚持要有它们的观察员列席会议,这实际上保证了它们有机会对会议进行干预,确保了会议的走向基本上可以按照它们的意图发展。

(3)解决: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1922年2月)

根据条约,日本将山东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4)评价:

①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修正;

②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取得的少有的重大外交成果。

为什么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的山东问题得以解决?

提示: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

②美英与日本矛盾。

教师也要指出:这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产生尖锐矛盾的特定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并不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发生根本改变情况下的产物。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仍然处于“弱国无外交”的地位。

2、《九国公约》的签订:

(1)时间:1922年2月

(2)名称:《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3)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才是列强奉行的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4)实质: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虚伪的,实际上是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这一阴险的侵华政策,以九国公约的方式得到确认。

(5)影响:

对美国:又一个外交胜利,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还由此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对日本:又一个外交失败,它在中国的扩张不得不受到这个公约的极大限制。

对中国:又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回答: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这些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其中的哪些条款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侵略中国而安排的?

参考答案:这些条款不能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也不能维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侵害中国主权的行为比比皆是。严重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国之中国──租界依然存在,外国在中国领土上的驻军一个也没有减少,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特权一项也没有废除。所以,“尊重”也好,“给予中国机会”也好,都是虚伪的说教。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第3、4两款。帝国主义想在前两款对中国欺骗的基础上,诱使中国接受帝国主义共同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华盛顿体系的构成: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条约》、《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九国公约》所构成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称之为华盛顿体系。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评价:

(1)凡——华体系的构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则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一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它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只能暂时地缓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能长期维持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虽然日本被迫归还了中国的山东,但并不等于日本放弃了灭亡中国的计划,相反,由于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极大地利用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获取了不少外交成果,更激起了日本对中国的仇视和报复之心。此后日本抓住种种机会,不断制造事端,寻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矛盾越来越激化。

加之,日本在这次会议上受尽了美国的气,从此怀恨在心。此后埋头扩军,到30年代,利用欧洲注意力集中在德国身上、美国集中精力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的机会,一再突破华盛顿体系,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将华盛顿体系彻底打破。而这一行动突破了美国妥协的底线,招致美国的全面制裁,这种制裁逼得日本无路可退,被迫贸然发动对美国的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名人对凡——华体系的评价

列宁曾评论道:“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日本出席会议的代表抱怨道:“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教学小结:

华盛顿会议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学习中,要把握三个主题,即英日同盟、海军军备和中国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是最大的赢家:①拆散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③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④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日本、英国和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日本:①英日同盟被拆散;②海军力量受遏制;③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英国:丧失了海军强国地位;

中国:虽争回了部分权利如山东主权,但是最大的受害国,《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使帝国主义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案提示:巴黎和会仅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区的矛盾,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随着欧洲等地区矛盾的缓和显得日益尖锐起来。此外,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一战后开始的海军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使帝国主义国家觉得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加以协调和解决。而美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决心在亚太地区寻求外交突破,所以,倡导召开了这次会议。

由于美国主导了这次会议,所以美国收获颇多。比如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又如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可谓是一箭双雕。再如在中国问题方面,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而使自己多年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以实现,从这一政策中,使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经济优势,争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可以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在亚太地区的全面胜利。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颠覆,和平将不复存在。

⊙学习延伸:

1、(材料略)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我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参考答案: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图将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据为己有,为了达到此目的,日本正在寻求英国的外交支持。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前后结局如何?

参考答案:在巴黎和会上,由于英法等国为了避免日本在解决欧洲问题上制造麻烦,决定用当时与自己利害关系还不大的亚太地区的利益暂时来安抚一下日本,所以当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对山东的要求之后,英法给予明确的支持,而当时美国的注意力,放在了谋求对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权,不愿因一个具体的外交问题引起与英法日等国的纠纷,基本上默认了日本的要求。它们共同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结果,使日本占有山东的目标得以实现。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与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参考答案: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日两国属于同盟关系,即英日同盟。

但是,随着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主宰的美国,极力反对这个同盟,英国也不愿意再让日本借这个同盟谋取私利,而自己却获利不多,甚至于有牺牲自己利益的危险。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维持了近20年之久的同盟,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