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1届高三地理气候形成的原动力07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08

2011届高三地理气候形成的原动力07。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1届高三地理气候形成的原动力07,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难点9大气环境——气候形成的原动力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大气环流是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最重要的要素。通过对大气环流的考查,可以考查考生对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的掌握情况和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地理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三复习应加以重视。

●难点磁场

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图9—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1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

2.★★★★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哪些现象发生()

①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②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③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成低压区④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如图9—2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9—2

图9—3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回答4~5题。

4.★★★★这是月气压分布状况()

A.1月B.4月C.7月D.10月5.★★★★★G2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B.亚速尔高压C.印度低压D.冰岛低压

6.★★★★★甲图是“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部分)”示意图,乙图是“地球上的行星风带(部分)”示意图,读图9—4回答:

(1)气压带、风带②的名称是带,A地区所属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名称是。

(2)B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特点是,该地区种植业除麦类外,等种植非常广泛。

(3)气压带③的名称是,C地区在其控制下盛行气流,农业的主体是业,气候类型属。

(4)D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写出图上的数字代号)控制,其自然植被是。

(2001年上海,31)

●案例探究

[案例1]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形成因素的理解,进而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气候的形成因素,典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错误往往是由于考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不熟悉造成的,不知道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具体的气候类型而发生错误。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为“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大陆东岸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而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30°N~40°N为地中海气候,40°N~60°N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同是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因大气环流不同而形成的,故本题应选B。

答案:B

[案例2]读图9—5(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图9—5

(1)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位于点附近,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半球,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据图可以判断F地此时盛行风,其气候特点是;E地的气候特点是。

(3)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方向弯凸,C地以西海上等温线向方向弯凸,E地沿海海洋等温线向方向弯凸。

(4)非洲大陆南端因受带控制,气候具有的特征。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气候形成因素及气候特点的掌握情况。

知识依托: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大气环流的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等温线的特点等。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问题是不能正确判断出时间;也有可能对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不熟悉;还有就是对等温线的特点理解不深入造成的。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中盛行风的方向及位置,由图可知为中纬西风且处于30°N~40°N,说明北半球是冬季,因此第(1)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应该为昼短夜长。第(2)题因F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此时应盛行偏北风,气候特点应为温暖少雨;E地在大陆西岸且在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燥。第(3)题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应向南(低纬);C点以西海上等温线因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北)弯凸;E地沿海海洋上等温线因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南)弯凸;第(4)题此时非洲大陆南端为夏季,又因为该处为地中海气候,故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具有高温干燥的特征。

答案:(1)近日南昼短夜长(2)偏北气候温暖,降水较多高温干燥

(3)低纬高纬低纬(4)副热带高压炎热干燥

●锦囊妙计

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最重要的要素,它对气候特征中的降水影响非常大。对此知识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熟练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特别是7个气压带,6个风带的具体位置和作用。

2.深入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熟记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冬、夏两季对应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及作用。

3.熟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影响,特别是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掌握好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歼灭难点训练

1.★★★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A.东北信风B.中纬西风C.极地东风D.台风

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9—6中状态时,回答2~3题。

图9—6

2.★★★★此时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3.★★★★★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

C.吹东北风、湿热多雨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4.★★★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只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5.★★★★★若图9—7表示大气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则()

A.气流a表示信风带

B.气流c在运动时不会产生偏向C.②处全年降水较多且多为对流雨

D.智利首都7月份受气流a控制

6.★★★★★天气情况对大型运动会的运动员成绩和会场组织工作影响很大,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召开的理想日期是()

A.4月~5月B.7月~8月C.8月~9月D.9月~10月

7.★★★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9—8,回答下列问题:

图9—8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B。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等。

8.★★★★读图9—9,回答:

图9—9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①;②;③。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冬季向移动。

(3)下列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与图A所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

A.东南沿海台风频繁B.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C.华南开始进入雨季D.印度一带盛行东北季风

(4)试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南美巴西高原干湿季节交替,说明:。

②意大利罗马冬雨夏干,说明:。

③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原因。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大气环流中纬和高纬环流形成过程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60°和锋面两侧气流的性质,锋面的上气流应为来自30°的暖湿气流,而锋面的下气流为来自极地的冷气流,故甲处为30°N,乙处为90°N,故A项符合要求。

答案:A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和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季,故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应向南凸出,东亚盛行西北风,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地球公转速度应变快,故①②组合正确,本题应选A。

答案:A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进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与北半球中纬西风有密切关系,故四幅图中只有A项符合,故本题选A。

答案:A

4~5.解析:本题组是考查学生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形成的影响的理解,借此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30°N和图中经度的划分可知G1、G2分别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且为高压、而D1、D2在陆地上为低压,故应为北半球夏季,应为7月份,G2在大西洋上应为亚速尔高压。

答案:4.C5.B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具体涉及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及分布,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气候、植被的关系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可以将两图叠加在一起看,想象着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所形成的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再依次推出A、B、C、D不同的自然带、农业带等。

通过读图可知:甲、乙两图的纬度范围相同,在乙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别是:①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②是西风带;③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④、⑥是信风带;⑤是赤道低气压带。

A处由于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的影响,气候适宜,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带;B处为地中海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宜于种植麦类、葡萄、柑橘、油橄榄、蔬菜等;C处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生产以粗放畜牧业为主;D处常年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的交替控制,形成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

答案:(1)西风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2)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葡萄或柑橘、油橄榄、蔬菜

(3)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粗放畜牧热带沙漠气候

(4)④⑤热带稀树草原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和对大气环流知识的运用能力,由西欧和北欧的相对位置可以知道应为西南风把形成酸雨的条件传送过去的。故本题应选B项。答案:B

2~3.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等压面的特征,可以作一个水平线然后比较海、陆间同一高度气压高低来判断出季节,可知北半球应为夏季,第2题应选B,第3题选D。

答案:2.B3.D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判断能力。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成因是不同的,比较分析后只有A项正确。

答案:A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中纬环流形成过程及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的理解。①处为副热带高压带②为副极地低压带,a为中纬西风,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智利首都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控制,故该选项正确。

答案:D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7、8月份,而春季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多大风天气,只有秋季,秋高气爽,天气非常适宜。

答案:D

7.(1)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副极地低压带(3)西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而形成西南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A、B、C三个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的移动方向;第(4)题关键明确巴西高原、罗马、西欧它们的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答案:(1)东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中纬西风带(2)太阳直射点南(3)A

(4)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受到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终年受西风控制

相关知识

2011届高考地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及大气环境保护考点专项复习7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1届高考地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及大气环境保护考点专项复习7”,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利用气温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低,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利用气温确定所属温度带。利用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

月均温度最低值温度带降水特点气候类型

15℃以上热带全年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

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最多月可达600毫米;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少;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

0℃以上亚热带夏季降水多;夏雨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温带降水均匀,全年湿润;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0℃以下温带夏季降水多;夏雨型温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都不多;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10℃以下亚寒带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少雨型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小于5℃寒带降水少苔原气候

最热月小于0℃寒带降水少冰原气候

2.根据地理位置推断气候类型

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以及所处的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3.根据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判断气候类型

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依此确定该地所处的气候带位置,其次要牢记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处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又有哪些;在季风的影响下会形成什么气候类型;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综合影响下又有什么气候类型。最后还要根据地面状况对气候类型形成的作用,特别是海陆位置对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形成的作用等进行判断。

特别提醒

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气候类型的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有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洲)。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②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①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②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9)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①四处特殊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③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处于雨影区,降水稀少。

气候带气候

类型分布

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马来群岛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高原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大陆东岸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气温高,一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温带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前者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后者分布于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前者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降水也比前者均匀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美洲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和非洲西南角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带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带温

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的狭长地带在西风带控制下,终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北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终年严寒

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量最少,受冰洋气团控制终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特别提醒

(1)影响气候(温度、降水)的因素:①纬度高低: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反之气温低。此外纬度也影响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进而影响云量多少和降水量多少。②大气环流(包括盛行风和气压带风带):被高(低)气压控制盛行下沉(上升)气流,降水少(多),阴雨天气少(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多),盛行风来自海洋,降水多,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③海陆位置(岛国,距海洋远近):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大陆中部距海洋较远,海洋上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大陆性显著。④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及海拔高度。⑤洋流(寒流及暖流)。

(2)气候海洋性(大陆性)的表现:①气温年较差小(大)②降水总量大(小),季节分配均匀(季节变化大)③北半球最热月在8月(7月),最冷月在2月(1月),南半球最热月在2月(1月),最冷月在8月(7月)。

(3)地中海对地中海气候特征典型性所起的作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地中海形成高压,增强了副热带高压势力,冬季地中海海域形成低压,增强了西风势力。

(4)气候特征的表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气温及降水。如果为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和温带海洋气候还应加上光照强度。气温: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低于20℃以上,应为凉爽),冬季寒冷(最低气温高于0℃,应为温和)。年较差大(小)。如果为寒带地区,应为终年低温,如果为热带地区,应为终年高温,温带海洋气候区,冬夏温差不大,应为终年温和。降水:全年降水多(少),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少),冬季降水少(多),雨热同期(不同期)。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因降水有季节变化,但气温季节变化小,故没有明显的冬夏季,降水情况应为有明显干湿季。热带沙漠气候应为终年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应为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如果为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还应加上一句:降水年际变化大。

举例:①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低,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强。②昆明(春城)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温和湿润,或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或雨热同期。

(5)从沿海到内陆(同一纬度地区)气候特征变化的描述:气候有大陆性(海洋性)气候向海洋性(大陆性)气候过渡,气候的海洋性增强,大陆性在减弱。如东亚地区由东向西,大陆性在增强,海洋性在减弱,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欧洲西部由西向东,大陆性在增强,海洋性在减弱,气候由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如果要求叙述再详细些,应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展开讨论:气候由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是指最热月均温在变低,最冷月均温在变高,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量变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1)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很相似,两者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大于20℃,最热月都在雨季来临前的一个月,都分为旱季、雨季。不同之处表现在:

①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②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干、湿季明显。③从降水过程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④从降水的集中程度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为集中,季节变化大。⑤从成因上看: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⑥从分布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等,在亚洲几乎缺失。⑦从景观上看:热带草原气候在旱季时草原枯黄,景观类似热带沙漠;热带季风气候在旱季仍有一些常绿植物存在,干旱不太显著。⑧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降水为零的月份,所以能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降水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乔木很少,分布稀疏。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此外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而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不同点——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冬雨稍多),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4)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都小于0℃,最热月15℃,不同之处表现在:

①从全年降水总量看: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500毫米~600毫米;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②从雨季上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较干旱。③从成因上看: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是深居内陆,终年受到大陆气团的影响。④从分布上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到60°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⑤从月降水量上看:温带季风气候有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温带大陆性气候无大于100毫米的月份。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这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特点相似,只不过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气温、降水较均匀,最好通过分布地区来判定。如果分布在亚洲东部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若分布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变化成分二氧化碳增多臭氧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增多

变化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②毁林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原因②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改变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③腐蚀建筑物和古迹④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间合作①减少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②参加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的排放,加强全球合作

特别提醒

我国的酸雨为何南方重于北方?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5.0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我国江南各大城市中,大多燃烧的是高硫含量的煤;②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为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雨缺少足够的中和,北方与此相反;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利于气体的扩散;④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硫氧化物排放多。⑤我国南方降水多。

 (2009保定5月)读下面甲乙两地冬夏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同一地区冬夏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B.冬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差异

C.降水的季节变化

D.昼长的季节变化

 本题组考查气温日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属于核心知识、基本能力型考查题。第(1)题,气温日较差变化规律是:一般夏季变化大于冬季,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图中甲地日较差小于乙地,则甲地气候的海洋性大于乙地,①②两条曲线中,②日较差大于①,故②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第(2)题,任何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都要大于冬季,而落于地平线时太阳高度都为零,则夏季太阳高度日变化要大于冬季,故冬夏气温日较差不同。

 (1)B (2)B

 (2009南昌5月)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2)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本题组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素,难度不大。第(1)题,由图中海陆轮廓、纬度位置等信息可判断①处为北太平洋东部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所在区域,因寒流而使该区域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第(2)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都在10℃至20℃等温线之间,而乙处显示等温线最稀疏,则南北温差最小。

 (1)B (2)B

 (2009福建4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l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读下图回答(1)~(2)题。

世界1月平均气温在10℃~20℃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

(1)适合我国东北居民到图中适宜避寒区旅行观光的是()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2)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本题命题背景新颖,且富有生活气息,命题切入点有很强的实际意义,考查了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空间定位能力。第(1)题,我国北方居民的避寒地选择,要注意距离、方便可行等因素。第(2)题,甲位于我国东南部,冬季受强大的冬季风影响,而使其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1)D (2)A

 (2009云南4月)下表为某地有关气象要素的多年统计情况。据此回答(1)~(2)题。

气象要素(单位)1月4月7月10月

月平均气温(℃)10.814.220.718.6

降雨日数(日)11.29.30.88.0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5.58.411.17.7

(1)该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和天气

B.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

C.正午太阳高度和自转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和气候

(2)该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组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以及通过数据判读气候类型的能力,难度中等。第(1)题,图中显示不同季节日平均日照时数不同,而日照长短与白昼长短、晴天与否关系密切,再结合表中数据可推断影响因素。第(2)题,该地气温1月最低、但高于0度、小于15度,则为亚热带气候区;同时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地中海气候区,则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A (1)C

 (2009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某地区“大陆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大陆度”是表示大陆对各地气候形成影响程度的指数。其公式为D=1.7×ΔT/sinφ-20.4

(式中D为大陆度,ΔT为气温年较差,φ为纬度)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统计数据。

材料三 cos59°=0.515。

漠河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西沙

最热月

平均气温18.422.726.027.928.328.9

最冷月

平均气温-30.6-19.7-4.73.313.422.8

气温年较差49.042.430.724.614.96.1

(1)若图中O点位于某大陆的中心,导致A、B、C三地大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D地的大陆度比F地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圆心O点位于大洋中,则图中大陆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

(3)上海的大陆度约为__________,北京、上海、兰州三地比较,大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四川盆地的大陆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

(4)简述我国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5)我国大陆度是同纬度地区最高的,这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解析] 第(1)(2)题,正确理解大陆度的概念和读懂图表,不难得出结论。第(3)题,读材料二中的表,直接得出答案。第(4)题,气温的年较差与纬度、海陆分布、季节和天气状况有关。纬度和季节不同,造成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差异,影响气温的年较差及其变化。第(5)题,大陆度越强,气温的变化越大,降水越少,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 (1)距海远近不同 大 距大陆中心越近,受大陆影响越大 (2)C、F (3)60.8 兰州北京上海 大 (4)北方地区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南方。 (5)冬冷夏热的气候降低了居住的舒适度。

 (2009北京)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第(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增加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理坐标图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对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环境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结合图分析可知,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中纬度,臭氧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增,而在高纬度递减明显。第(2)题,臭氧层破坏直接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使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平流层气温降低。

 (1)C (2)B

 (2009浙江)读下图,完成(1)~(2)题。

(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

 第(1)题,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第(2)题,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选A。

 (1)C (2)A

 (2009重庆)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

(2)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B.黑土C.黄壤D.红壤

(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

 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地全年气温高(最低气温在2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大,且5~8月份降水少,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对应各选项,选项B正确。德干高原属于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年温差变化较小,最冷月在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可判断乙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棕壤,故选项A正确。红壤、黄壤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第(3)题,结合(1)、(2)题判断可得出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经济作物分别为咖啡和甜菜。花生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亚麻和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

 (1)B (2)A (3)A

 (2009海南)图a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b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D.洋流

(2)图b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3.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第(1)题,甲乙两地位于南纬33°附近,降水的影响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从比例尺来看,两地相距不到200km,降水巨大的差异,最可能是地形的因素,甲地位于沿海迎风坡上,降水量大。第(2)题,甲地位于南半球,1月份前后气温最高,7月份最低,且沿岸有暖流,冬季气温较高,因此②曲线最相符。第(3)题,乙地位于亚热带,年降水量约为500mm,且位于大陆内部,应该为草原带最合理。

 (1)C (2)B (3)B

2011届高三地理锋面系统05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1届高三地理锋面系统05”,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必修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二章《大气》

第五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一课时“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新授课

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说出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学生能区分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3)学生能解释冷锋、暖锋形成的原因,以及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4)学生能识别锋面系统,并能运用这些方法阅读简易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阅读和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通过分析天气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提高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通过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天气的影响,增强学科学、爱科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生产,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1、锋面系统的识别;

2、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天气的关系。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PPT、flash课件、天气预报视频剪辑)主要用来展示图片、视频、音频文件,为学生创设情景,演示动态变化过程;板书主要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展示知识体系。

本课时教学运用的方法有:视频直观演示法、发现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讲解及讨论法、归纳法、角色扮演法等。

1、直观发现教学法:本课锋面系统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摸拟演示,提出探究问题,边演示边启发。使学生接触客观事物,把具体感受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展能力,增强兴趣。

2、比较法:由于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揭示概念之间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是一条重要途径,它是一切思维的基石。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通过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3、读图分析法:本课时教学用图很多,有的显示结构,有的显示过程,读图分析,从图象中发现信息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组讨论法:主要在学习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时使用,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前面理论知识的理解。

5、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试做天气预报员”活动环节,通过天气形势预报帮助学生阅读天气形势图。

6、归纳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是做阶段知识小结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有助于知识体系化。

1.(3分钟)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述典故: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谴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作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到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了病。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而所谓的“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的天气反常现象,古代诸葛亮掌握气候的规律,借助天气帮助东吴打败了曹军。

过渡:古代的战争需要关注天气,今天的人们同样关心着变化多端的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天气变化有关的问题。

视频:播放近期中央台播出的天气预报,提醒学生注意天气形势预报信息。

总结承转:我们注意到在天气预报时,除了城市的阴晴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信息,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那么,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对天气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5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2.(29分钟)

第一部分:气团

教师:(引出)在学习锋面系统之前,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个与锋密切相关的概念——气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2页,阅读小字部分,找出气团的概念。

教师:(板书)(一)气团: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读出气团的概念。

教师:(讲述)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团空气。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物理性质均匀、大团空气两个基本条件。

(板书)1、定义:物性均匀大团空气

(提问)我们又知道,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那么,冷气团和暖气团除了温度差异,还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思考,完成下表。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PPT)

2、气团分类及性质对比:

温度湿度气压密度

冷气团

暖气团

师生:互动完成表格

教师:对于在完成上表时学生不太理解的地方适当讲解,如:湿度差异。

第二部分:锋

教师:(承接)我们学习了冷暖气团,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差异,那么,我们想象一下冷暖气团要是相遇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动画。

(动画)Flash课件演示冷暖气团相遇的情况。

(承转)冷暖气团的相遇就形成了锋,什么是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找到锋面、锋线的概念,并思考:什么是锋前?什么是锋后?我们再来看一次动画。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教师:(动画)再次播放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的动画。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

教师:(提问)什么是锋线?什么是锋面?哪位同学可以用拳头代表冷暖气团,桌面代表下垫面,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演示锋的形成。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结合学生活动总结出锋面、锋线、锋前、锋后的概念

(板书)(二)锋:1、基本概念:

锋面:

锋线:

锋前:

锋后:

学生:在课本上图2.19上相应位置上标出这几个概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2.19、2.20,找出,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

教师:(板书)2、锋的特点:

(1)结构特点:

学生: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教师:(启发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前面学习了气团是温度、湿度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温度的差异,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启发提问)一上一下两个气团能稳定存在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气压差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水汽含量较大的暖气团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下降,成云致雨,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板书)(2)天气特点:

(引导)我们再来观看两个冷暖气团相遇的动画,请同学们注意,这两个动画有什么不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看完动画后小组讨论、回答。

(PPT)A.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B.降水分别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降水有什么不同?

(动画)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

学生:观看动画、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两个动画展示的就是冷暖气团相遇的两种不同情况。我们通常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将锋分为两种类型冷锋和暖锋。

(板书)3、锋的分类:

冷锋:

暖锋:

(结合课本图总结)冷锋,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的锋面前面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所以,冷锋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等现象。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转折过渡,启发提问)由此可见,冷锋和暖锋的形成、结构、对天气的影响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它们究竟与天气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4、冷锋、暖锋与天气:

(活动布置)我们先以冷锋为例分析,为了更清晰的看出冷锋对天气的影响,我们从三个阶段来观察记录,第一个阶段是:过境前,也就是冷气团没有来临之前天气状况;第二个阶段是:过境时,也就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时天气的变化;第三个阶段是:过境后,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位置时候的天气状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画过程。

(动画)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变化演示。

学生:观看动画,分别记录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状况。

教师:(PPT)

锋面类型天气状况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要求学生完成表格中冷锋部分。

(启发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天气状况呢?(请同学们结合冷暖气团、冷暖锋的特点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冷锋过境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暖气团温度高、密度小、气压低、湿度大,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由于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大,天空会有云朵。冷锋过境时,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凝结成云、雨,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的天气;暖锋过境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冷气团干冷、气压高,在它的控制下出现低温晴朗天气。

(转折过渡)我们一起分析了冷锋对天气的影响,那么暖锋对天气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观看动画,小组做好记录,根据我们分析冷锋的思路总结,完成表中暖锋部分内容。

(动画)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变化演示。

学生:观看动画,小组记录,小组讨论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肯定,做出总结。

教师:我们刚才已经学习了锋的概念、特点以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完成一下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提问)我们学了这么多,如果给我们一个封面图我们能不能准确识别冷锋和暖锋呢?锋面的判读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PPT)

冷暖锋判断法:

1.侧视图判断法(图1、图2)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2.平面图判断法(图3)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三角形表示,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指向锋面,而暖气团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

教师:(承转过渡)学习了锋面系统知识,我们知道了冷锋、暖锋系统的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理解了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所联系,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些在锋面系统影响下的灾害性天气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什么灾害?

(板书)4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PPT)

(1)北方夏季的暴雨

 (2)冬季的寒潮

 (3)冬春季节的风沙天气

3、(2分钟)

教师:(PPT)展示知识体系

(总结)我们这一节课主要学习了常见天气系统中锋面系统的动态演变,冷锋、暖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以及锋面系统与我国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关系,我们现在来做几道巩固练习题,看同学们掌握得如何。

4、(10分钟)

(1)试用锋面知识分析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地理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春雨:过去被暖气团控制,春雨过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秋雨:过去被冷气团控制,秋雨过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2)争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形势预报

教师:(PPT)展示天气形势预报图

学生:根据PPT展示图做天气形势预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指导,给出正确答案

(3)

学生:根据图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

5、(1分钟)

1、请同学们连续三天收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天气预报,做好天气形势预报记录,小组讨论交流。

2、收集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典型实例,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下节课时我们找同学来给我们讲解。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一)气团:

1、定义: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

2、分类及性质比较:冷气团、暖气团

(二)锋面系统:

 1、基本概念:锋面:冷暖气团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下垫面的交界

2、锋的特点:

(1)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2)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天气

3、锋的分类

4、锋与天气

5、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北方夏季的暴雨

(2)冬季的寒潮

(3)冬春季节的风沙天气

2011届高三地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06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如农业的起源,黄河和长江两大农耕系统的形成、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利系统的完善,以及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革新而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事实概括出一般特点和特征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概况,并体验先民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勤劳、奋发的历史、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

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

(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从此,“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仅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贫瘠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提示开发这些“边地”,一方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今天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训: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环境并重。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概括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演变过程,深刻认识生产力发展是其演变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

2、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板书设计]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战国以后

二、土地兼并

1、原因

2、危害

3、措施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田庄制

2、租佃制

(1)原因

(2)普遍化的过程

(3)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4)积极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演变:井田制商代就已出现,因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形,所以得名,西周时期达到鼎盛,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废除。

特点:井田之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破坏

原因: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表现: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贵族间争夺土地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3.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私有主要是通过各国的变法改革得以实现的。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制,并允许土地买卖。同时,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即奖励军功,培植了一大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这样,通过变法运动,土地私有制在各国普遍确立起来,并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部分。

2.君主的私有土地,是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3.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土地有多种来源,后来,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更加剧烈,明清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兼并因此而更加严重。

4.均田制的实行

(1)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实行均田制。

(2)内容: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北魏均田令规定把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按性别年龄分配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等。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承担徭役和兵役。

想一想:均田制能否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能否根本解决呢?

提示: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是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并不触动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所以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演变

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汉代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2.作用

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身份提高,生产自主性也大大提高。农民可以选择雇主,在支配产品方面也有一定的发言权,甚至能与市场发生联系,取得实际利益,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想一想:租佃关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农民的反抗斗争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利于租佃关系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归纳一下东汉田庄经济有哪些特点?

提示:田庄多为聚族而居;庄园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田庄经济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3.东汉时期田庄中的劳动者对豪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与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怎样的不同?

提示: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内的劳动者大多数是投身于庄园以求庇护的外姓农民,他们与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不但要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且还要承担军事义务,成为豪强的私人武装。明清时期,租佃经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的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②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学生自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

②结合潮汕区域地方的乡土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通过对一些地方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区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分布

2、四大经济区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三次南迁高潮

2、主要原因

3、影响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2、过程

3、文化重心的南移

教学设计过程

师: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这一历史过程。

师:问答式教学,讲解四大经济区的划分及其经济特点

教师提问:“山东山西这一中原地区大体相当于黄河流域地区,历史以来一直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大家能不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它的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设想: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间的融合与知识的理解。

A组: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800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组: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

学生:归纳出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特点,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图片提取历史信息,学会古代与今天的比较。

师:用白居易的《忆江南》和一系列图片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提问:“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从而过渡到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师:利用表格展现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状况,讲解人口迁移的形式及其原因

生:掌握中国古代三次人口迁移的高潮,并分析其原因。

师:重点讲述第三次人口迁移的情况,引入潮汕区域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历史来理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所带来的影响。

设想过程:(打出“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师: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人口主要由黄河流域往南方迁移。现在大家把目光集中到这一个箭头,这是哪里?

(指着右下角的箭头)

生:广东

生:福建

生:潮汕

师:对,就是闽南潮汕这片地区。

生:啊……

生:哦……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些老屋大门上挂着“陕西世家”、“颖川世家”或“颖川旧姓”之类的牌匾?有没想过这是为什么?

生:对,有见过

师:我国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发祥地,就拿这个“颖川世家”来说,陈姓的发祥地是河南颖川,这个“颖川世家”就是要说明他们是祖先从河南颖川迁移过来这里的名门望族,他们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了自己的老家。我们所熟悉的灵山寺的大颠和尚,他就是河南颖川人,俗名叫陈宝通。现在还挂“颖川世家”的屋子,这户人极可能就是姓陈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调查下。

师:这大批南迁的人口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生:还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师:对,不仅有量,还有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学生笑)

师: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还有其它的变化吗?

师:还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课本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事实上潮汕地区过年吃春卷的习惯也是北方人带来的。

师:大家都非常肯定自己是汉族人,而我不敢确定你们是不是“纯正”的汉人,除非你能确定你祖先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从刚才“全国南北方人口户数对比”的表格中看到,南迁的人口是巨大的,甚至占了压倒性的多数。事实上,我们大家都有可能是古代百越民族和南迁的汉人通婚结合而成的——“杂种”。(学生笑)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我们继承了父亲和母亲各自一半的遗传基因,所以叫“杂种”没错。南迁带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它带来了民族的融合。

生:阅读以下史料

材料1:(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分析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归纳:由于中原人口的南迁,南方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

师:引导学生继续从社会环境和江南地区自身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来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师:显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通过对词作历史背景的分析,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文化重心的南移造成的影响。

设想:通过分析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融合词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文化的影响,达到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与情感愉悦相互统一的境界。

师:结合潮汕地方历史做进一步说明

师:中原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对江南文化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课本24页左边(唐)张籍《永嘉行》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就说明了中原文化对南方语言系统的影响。事实上,潮汕方言跟古代中原地区的语言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潮汕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的特点。可以说,在唐代,潮汕这一地区是一个“蛮荒之地”,潮汕地区往往是作为朝廷流放不同政见者的地方,我们都熟悉的韩愈就被流放到这里来。

生齐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师:对,韩愈来到这“鸟不拉屎”当时是非常郁闷的,(学生笑)说这里的人“不知礼仪”。然而正是中原人口的不断迁入,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最终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教发达的区域,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课堂总结: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随着历史的演变,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从中原南迁,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江南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还带来了文化重心南移等一些列深刻的影响。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技术

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已比较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

2.钢铁冶炼技术

(1)产生: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2)炼钢技术的演变:春秋时期是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的进步

(1)汉代开始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2)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想一想: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提示: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造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它相当于我国的夏商周时期(即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之所以称为“青铜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第一,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第三,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二.衣被天下

1.丝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想一想: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为什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提示: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三.从烧陶到制瓷

陶瓷技术主要包括制陶技术和制瓷技术的演进。

1.制陶技术的演变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古代先民创造了彩陶、黑陶、白陶等陶器工艺。

2.制瓷技术的演变

(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5)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由于陶瓷技术的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磨用于粉碎瓷土。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依据材料分析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瓷都”?

提示:

(1)这里出产优质高岭土,周围盛产松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的原料和燃料;四周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同时还可为制瓷业提供动力。

(2)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了各地的名师名匠。

(3)景德镇由于高超的陶瓷技艺,多为皇家烧制贡品,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

(4)宋代,以皇帝年号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更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起初,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增大。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西周时期。

(2)特点: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生产,原料由官府供给;②职业世袭,依附关系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

(3)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评价: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和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②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想一想: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

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的概括是本课的难点,可通过纵向的朝代比较,横向的与世界比较,注意结合史实来概括手工业发展特征。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

据材料概括出毅庵“家业大饶”的成因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品种多,花样全;丝织品质量高;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毅庵适时改行易业、注重扩大再生产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一.商业的发展

1.产生和初步发展

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商朝的商业活动发展水平较高,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和货币。

(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商业有了重大突破。一是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二是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黄金和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三是著名都会形成。

2.发展和高峰

(1)隋唐:商业繁荣表现为大都会的出现,如长安、洛阳、扬州;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如西域商人、阿拉伯商人的活动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等。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商业迅速繁荣。

(2)宋元:商业发展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表现为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加上水陆交通便利,海运、河运发达。

(3)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农作物商品化;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如徽商、晋商等。

原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1.想一想,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

提示: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根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提示:商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影响加大,商业就会萧条;国家统一安定,商业就会繁荣。因此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等。

3.想一想,北宋时期为什么能够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提示:纸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当时使用的金属货币质重而值微,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对货币的要求,急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便于流通的货币;"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携带方便而又能大量复制这一要求。纸币便应运而生。

二.城市的繁荣

1.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从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宋代: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一些乡村也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城市发展概况

(1)汉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沿途城镇的兴起,敦煌、楼兰、于阗、莎车、龟兹、疏勒等就是代表。

(2)唐宋时期:由于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城市的兴起,如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

(3)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想一想:中国古代城市经济演变有何规律?

提示: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未根本改变。③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重心南移与城市布局成相应变化。

三.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的政策措施。如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对商业征收重税。

2.发展汉代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汉武帝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对商人征收重税,私营工商业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些许的松动,政府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使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3.强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继续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1.想一想:“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兴起原因是什么?

提示: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时期,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基础。而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政治集权的需要相矛盾,发展商业也会减少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等。因此,封建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2.想一想,应该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提示:“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后面。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我国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地区;理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通过分析17~18世纪中西方不同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综合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学习,启迪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教学过程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时期的经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1.农业的发达

农业技术世界领先,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棉花种植普遍等;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手工业的发达

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技术也明显提高,《天工开物》涉及的约#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商业的繁荣

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

4.国力强盛

明清盛世时期的国际地位比前代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表现在: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欧洲,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想一想:明清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提示: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结构;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发达的手工业为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劳动力条件等。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1.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时间、地点和部门明朝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中最先出现,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中也随后出现,另外采矿等部门也有出现。

3.特征

(1)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自由雇佣为经营特点。

(2)大量雇工集中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极高。

4.地位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缓慢,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想一想:

(1)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手工业的丝织业部门?

(2)材料中苏州的丝织业具备了哪些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提示:(1)丝织业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技术和资金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产品种类多、质量高。

(2)工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之分,“黎明立桥以待”说明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机户雇佣工匠“计日受值”,雇佣关系已经形成,这就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特征。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已经孕育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末期,这种倾向始终未能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未能形成革命性的变化。

1.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1)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2)清朝统治者继续沿用“重农抑商”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和打击工商业活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以及传统观念习俗的形成。

2.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西实力对比的变化

(1)西方: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导致革命性的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展了工业革命,相继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转变。它们开始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

(2)中国:中国清朝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厉行文化专制,阻碍新生因素的发展而不自知,从而日益走向了衰落。

总之,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起,几百年的时间,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实力对比发生严重逆转,这就为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想一想,清朝统治者为何要推行海禁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原因:防范外敌侵犯和沿海人民积聚力量抗清是其具体原因。闭关的根源在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依赖于对外贸易。

(2)影响:一是“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是闭关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进行经济交流的渠道,从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

2.十三行

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清“沿明之习”,但意义不详。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家洋行于!$%年!%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逐步趋于没落。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其过程和影响;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造成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罗盘针运用于欧洲航海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本课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工具,有条件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加大课堂容量。

教学要点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1.葡萄牙的殖民侵略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3.欧州殖民者掠夺的结果

4.扩张时代对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一切为了香料”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的渲染带来欧洲人的“寻金热”。

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来自亚洲的许多商品是欧洲不能生产或无法与之竞争的。

(2)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重要原因。

欧洲人渴望东方的珍品奇物,但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开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3)摆脱动乱的需要。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严重的动乱之中。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4)传播基督教是重要推动力。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这也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客观条件:①罗盘针的普遍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罗盘以及从阿拉伯传入的用于计算纬度的星盘广泛应用于航海。②绘图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画面。③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不仅可以顺风行驶,而且也能逆风行进。

(2)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扶持。

新航路开辟之前的东西方贸易情况是怎样的?

提示:15世纪以前,东方出产的香料、珠宝、丝绸等都是先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运到欧洲其他地方,这大大提高了商品的价格。而且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一度垄断了欧洲与亚洲间的香料贸易,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奥斯曼国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更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西欧国家被迫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二.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

1.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1)迪亚士——第一次到达好望角。

1487年,迪亚土率领三艘轻便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回国后葡萄牙国王将其重新命名为好望角。

(2)达伽马——第一次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

1497—1498年,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1)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抵达美洲。在以后的8—10年间,哥伦布又三次西航。

(2)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在新航路开辟方面走在前面?

提示:①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②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③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④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他们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三.新航路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对欧洲的影响:引发了西欧的商业革命

(1)促成了西欧在商业经营范围上的重大转变。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作为欧亚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

(2)导致商贸中心西移,欧洲诸国商业地位变化。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伦敦等西欧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3)促使商业经营方式改变。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

(4)扩大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对美洲的影响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的影响

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后来英国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奴隶贸易长达400年,非洲上亿精壮人口丧失,奴隶贩子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4.对亚洲的影响

由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只能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同时又是殖民掠夺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课堂练习

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型问答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1)同意第一种观点: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引起欧洲“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2)同意第二种观点:其航行美洲目的是掠夺黄金,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3)同意第三种观点:其虽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参见2),但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西欧乃至世界的进步。

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由于这种联系建立在侵略、奴役的基础上,必将引起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反抗。

布置作业

1.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

2.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世界”是怎样被发现的,并分析其影响。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

教学目标: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教学目标:

一、了解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及其对殖民地的掠夺情况,理解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灾难。

二、通过分析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利用矛盾的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认清失望的主次矛盾。

三、了解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一方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给各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他们此后长期的落后局面。

教学重难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怎样进行殖民扩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1.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1)方向:主要方向是非洲和亚洲。

(2)占领地区:15世纪初,葡萄牙先后在西非和东非海岸建立了许多据点,进而控制了通往东南亚的交通咽喉马六甲,夺取了印度、印度尼西亚的一些沿海据点和岛屿以及中国的澳门,并占领了美洲的巴西。

(3)扩张特点:采取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为主,同时采取武力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来获取财富。

(4)扩张结果:葡萄牙打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阿拉伯舰队,从而确立了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葡萄牙人凭借着武力垄断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达一个世纪之久。

2.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1)扩张的方向:主要是在美洲。

(2)占领地区:除巴西以外的中美洲、南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3)扩张特点:与葡萄牙不同,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是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并且还在当地建立农业大庄园,以供应欧洲市场。

15—16世纪殖民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提示:(1)主要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2)残酷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3)野蛮掠夺殖民地财富。(4)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5)葡萄牙因国小、经济落后,侵略对象大多是人口密集的大国,因此采取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又采取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取大量财富。而西班牙除了掠夺金银和进行奴隶贸易外,还发展大种植园,生产单一农作物,这成为16世纪西班牙的三大财源。

二、“海上马车夫”

1.荷兰:17世纪,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赢得“海上马车夫”之称。

2.荷兰的殖民扩张

(1)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其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2)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资本雄厚,又有政府作为后盾,从而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

(3)荷兰还成立了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洲侵占了一块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今美国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

(4)荷兰商人也活跃在远东。他们一度侵占中国的澎湖、台湾。荷兰商人以此为跳板控制了前往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并且成为当时惟一与日本进行贸易的西方商人。

3.荷兰殖民扩张的影响

(1)17世纪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赢得“海上马车夫”之称。

(2)商贸的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市场,吸引了各地的资金,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荷兰殖民扩张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提示:(1)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的位置。(2)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其造船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最早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使荷兰力量最为强大,有能力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英国崛起的条件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处在大西洋中心线上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海外贸易。

(2)英国的海外贸易又是同海盗劫掠分不开的。英国海盗的掠夺行为得到了政府的鼓励。

(3)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海上霸权开始确立。

(4)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为夺取贸易优势和更多的殖民地,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到18世纪下半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2.殖民扩张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2)贩卖奴隶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3.罪恶的奴隶贸易

(1)原因:欧洲的殖民扩张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强迫劳动和奴隶制之上。由于当地人口急剧减少,从非洲贩卖黑奴成为殖民者发财的一种重要手段。

(2)主要国家:最初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但到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

(3)主要方式: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4)影响: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同时,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然而,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

17—18世纪殖民扩张的总体特征及其成因是什么?

提示:特征:(1)主要国家:英、荷。(2)手段:由殖民商业公司公开掠夺。(3)目的:掠夺物质财富,追求商业利润。(4)地区:印度、北美的沿岸地区。

原因:(1)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力不发达。(2)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小结:

殖民、贸易重点殖民、贸易

活动的特点殖民、贸易

活动的结果

葡萄牙亚洲、非洲,

巴西

暴力掠夺和

敲诈勒索

垄断亚欧贸易达一世纪之久

西班牙中、南美洲,

菲律宾

屠杀土著;奴役土

著开采矿藏、建立

农业大庄园

在中、南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荷兰西北欧海域、

亚洲、

西方新大陆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东、西印度公司);发展银行信贷业

垄断东方香料场;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美洲、

印度(群岛)

海盗掠夺,

建立奴隶制种植园,

东印度公司,

三角贸易

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独占了东方贸易和殖民活动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

教学方法

1、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过程,创设情境,时空结合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成果对社会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

3、采用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企业时代到来等部分内容。

4、结合课本上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前后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加强。从而加强对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教具制作

自制教学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数据资料。

板书设计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一课时)

工业革命的含义、原因(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性发明及影响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第一次相比有何特点)

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性的发明及影响

工厂制的确立

(第二课时)中小企业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时代的到来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自由主义

工业时代的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生产经营

经济组织所有权与经营分离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到来联合、规范

与政府关系密切

影响国际化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方式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威逼

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及表现

教学过程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1)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外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于是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2.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

(1)机器的发明

①棉纺织业 织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研制成功。

②冶金业 铁匠达比父子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

③采矿业 锁匠托马斯纽可门研制出蒸汽抽水机,用于排干矿井里的积水;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明了安全灯。

④交通运输业 工程师约翰麦克亚当发明碎石路;到处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

(2)动力机器的革新: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工业布局的变化: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

(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影响:一方面,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另一方面,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

3.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工业革命的爆发需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保护。

(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4)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5)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6)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

二.进入电气时代

1.标志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其中最突出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2.突出特点

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机构取代了发明家孤零零的阁楼或工场,一些重要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3.主要成就

电力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成为一种新的动力机,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炼钢技术突飞猛进。具体表现为:

(1)交通领域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塞尔分别在!##$年和!#%年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不久,人们将内燃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事业,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2)化学领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他的再传弟子柏琴发明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德国化学家雷佩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3)钢铁部门先后出现了多种以发明家名字命名的炼钢法:英国的贝塞麦的酸性转炉炼钢法、德国的西门—马丁的平炉炼钢法、英国的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的碱性转炉炼钢法。

(4)电力的发明及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迅速跨进了电气时代。

(5)电讯事业的发展早在发电机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有线电报。在电气时代,电话和无线电报出现。

(6)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在电力的生产上,发电、输电形成配套的生产系统,一大批生产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器材的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电力的应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4.影响

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提示:第一次科技革命因为主要在英国,所以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法国因为各种原因,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与推广比较困难,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美国则借助移民带来的技术和引进英国技术,不断产生新的发明,工业革命较快地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法等国,不愿更新设备,导致其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工业生产分别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现代工厂的出现!在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但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2)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在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他们雇佣上百个乃至上千个工人进行生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同时,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如电力、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需要巨额资金。于是,大企业时代到来了。

(2)大企业的代表

美国的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八大财团”,日本的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法国的“二百家族”以及德国的通用电气、西门子电气、莱茵—威斯特伐里亚煤业等都是规模空前的大企业,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3)大企业的影响

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工厂和工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制度是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主要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武力威逼

(1)国际贸易的发展

①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②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③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贸易增长主要发生在欧洲内部。此外,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

④英国是#$世纪国际贸易的中心,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欧美其他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它们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2)人口和资本的大规模流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这些国际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3)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4)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它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

(2)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我们应如何认识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提示:(1)一方面使当时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2)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平等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

小结

[学生对各小目作总结,教师引导作结]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经济也受到冲击,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一.记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熟悉列强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掌握中国从传统经济向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变化的过程。

二.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通过认识列强早期经济侵略的主要特征,初步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

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的变化,能主动使用对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时代特征,把握社会转型时文明进步的残酷性和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极大的提高国家的生产力,促进它们在海外寻求更多的殖民地和商品市场。)

它们侵略印度后,把印度作为它们的根据地,以此为跳板,把矛头对准了中国。

(讲授新课)

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了哪些政治经济特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内容:涉及割地、赔款、协定关税、开埠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借土地等方面,列强由此获得大量经济和政治特权。

影响: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使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外国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并造成了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清政府订约,中国的大门开始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1.列强为了取得对华贸易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及攫取的特权

不平等条约特权影响

《南京条约》及附件五口同时开放了中国门户,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永久居住丧失关税主权

司法主权

领土主权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兵船巡查、建立教堂、

自由传教进一步丧失贸易主权、

文化主权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公费旅行通商口岸”、11口通商,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自由往来。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2.列强攫取中国海关权

(1)关税: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是指一国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或者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主要作用:

A.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是海关的基本职能。

B.具有了调节经济和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作用关税的保护作用就是通过征收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削弱其在进口国市场与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达到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目的。

(2)过程

《南京条约》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望厦条约》

规定中国变更税率须与各国官员商议。

《天津条约》

明文规定中国关税率为5%,而且样货运销内地免征内地税。

(3)影响

中国海关关税权的丧失,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大大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中国沦为列强的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读P49表格,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表格反映了从1842年到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逐渐上升,但1946年后便出现下滑。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经济的抵制②盲目的输入③鸦片贸易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

看下面的表,分析变化的原因

年份进口额

1872-187466105041

1882-188475014563

1887-1889112643649

1892-189414952230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更多的经济特权,关税再一次下降,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涌向通商口岸及内地,因而导致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三.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小农经济的解体

1.原因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读史料,谈谈小农经济是怎样瓦解的?

(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2.表现

东南沿海的许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买办阶层出现

小结: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方列强通过强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

洋务与官办洋务运动的人物及企业。洋务运动的原因、性质及评价。①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

收集和分析有关洋务运动的资料,正评价洋务运动。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及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呈现的特点。

③ 收集民族企业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近到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深刻体会一些洋务派代表人物和中国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地点、主要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在夹缝中步履维艰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①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

难点: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②民族工业的特点;③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1、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和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感受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曲折。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第一次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醒来,看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严峻的形势使更多的中国人觉醒了,他们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在洋务派的推动下,中国的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了。

讲授新科

一.洋务与官办

设计思路 将本目内容分为洋务运动的原因、主要企业、性质、评价四部分进行学习。背景由学生依据政治史中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进行补充阐述。主要企业则通过快速阅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并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依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通过课上辩论的方式对企业的性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洋务运动做出客观的评价。

师:在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时,课本上谈到清政府“内外交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

的含义。

生:内困指的是发生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外困指的是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师:面对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分化,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清朝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通过自强求富来维持清朝的统治,人们把它们成为洋务派。他们发起了一场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企业呢?(由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中进士。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以在藉侍郎的身份在湖南家乡办团练,很快扩编为湘军,因灭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是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主要代表。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大臣,洋务派和淮军的首领。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共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建立北洋舰队。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采用机器大生产。

师:正因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所以我们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

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洋务企业的性质。

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讨论。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严重的依赖性,实际上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混合物,是封建官办企业向资本主义企业转化的过渡形式。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带有明显的封建性。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呢?

《走向共和》片段:慈禧要修颐和园风光地过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的实力,设“海防捐”,又赵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订《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上了汉奸的恶名。

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官员的贪污成风,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使企业难以发展。

除此之外,洋务运动还遇到以来自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的阻挠。总之,由于洋务派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只要求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不想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成败。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是其失败之处。但洋务运动也有成功之处,如它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等。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学会从图片、文字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了。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设计思路 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近代实业家的资料。将民族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企业列成表格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补充完整。让学生谈谈爱国实业家张謇等人的事迹,体会它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企业

民族工业出现①鸦片战争后,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②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19世纪70年代前后上海、广州、天津陈启沅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眸机器磨房

初步发展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③兴办实业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东南沿海一带张 謇

荣宗敬

荣德生上海振华纱厂

南通大生纱厂

师:下面请同学展示收集的成果并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这些实业家的生平。

教学反思 通过表格的填写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通过让学生收集展示历史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主探究、质疑历史问题,体验历史学习的过程。

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虽然产生了,但这株柚苗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相反迎接它的是疾风骤雨的洗礼,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三.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设计思路 利用文字材料是学生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由抵押于洋商者。

——《东北续录》

材料二 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无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是抗衡,在竞争中许多企业遭到排挤,被迫停产。所以,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②由于其政治、经济实力弱小,所以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影响深远,伴随着整个中的历史。

教学反思 通过漫画等材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对中国民族工业特点形成了正确地认识。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的情况。两次鸦片战争,结果都以中国的失败而收场。此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也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千古未有的突变,迫使清政府内部的一部分开明封建官员,寻找新的对策,洋务运动就在这种形势下兴起了,这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次尝试。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并在甲午战争后得到了初步发展,但由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洋务与官办

1、原因:内(太平天国)外(列强入侵)交困

2、主要企业:

3、性质:

4、评价:积极;消极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5、出现:①时间 ②背景 ③表现

6、初步发展:①时间 ②原因 ③表现

三.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7、原因:①外 ②内

8、民族工业的特点:双重性

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到来的原因、表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方针、手段及危害;认识民族资本艰难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学习,认清民族资本主义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教学过程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出现的原因

(1)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3)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国民政府还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3.发展概况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黄金时期”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提示:(1)工业结构上主要是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二.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经济侵略

(1)方针:“适地适产主义”。

(2)时间: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3)内容: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由伪满洲国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华中则容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4)目的:“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2.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及危害

(1)对沦陷区工矿业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严重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2)控制和垄断了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这样就便于日伪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3)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说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提示: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是由其侵略战争的目的所决定的。日本是个小国,国内资源不足,发动侵华战争,就是为了摆脱国内危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此外,为了弥补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困难,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质供应地。

三.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

1.外国资本的压迫

“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排挤

(1)抗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2)官僚资本还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3.(补充)封建势力的束缚

无论是在清末,还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都受到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不仅苛捐杂税难以应付,还遭受到赤裸裸的敲诈和勒索,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原因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列强入侵日益瓦解自然经济;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19世纪末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政府放宽限制

黄金时期1912—1919年辛亥革命扫除一些障碍;一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人民的反帝斗争;“实业救国”的影响

日益萎缩国民政府时期三座大山的压迫

花冈事件

1944年起,986名中国人分三批被强掳到鹿岛组花冈事务所,遭到日本政府和鹿岛组织非人的奴役和虐待。1945年6月30日晚,700多名花冈矿山的中国劳工因不堪忍受繁重劳动和残酷折磨而发动起义,结果被日方残酷镇压,3天内共有130多名劳工被拷打折磨致死。据统计,从1944年8月至1945年11月间,在花冈的986名中国劳工中共有400多人死亡,“花冈事件”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强征劳工的最典型例证。1995年6月28日,11名花冈事件的受难者代表组成原告团,正式在东京地方法院向鹿岛公司提出诉讼,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在一部分华侨和日本朋友的支持下,2000年11月,“花冈事件”中国劳工幸存者及死难者家属与被告日本鹿岛建设公司达成和解。鹿岛公司向中国劳工谢罪并赔偿5亿日元。然而,同样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日本政府至今仍拒绝道歉和赔偿。

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鸦片战争后中国服饰的变化;西方饮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和中国建筑艺术的融合情况;了解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及对人们社会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材料的搜集工作,围绕教材的“变”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现的机会:由学生分组讲述近代社会的“衣”、“食”、“住”、“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在工业文明崛起后产生的变化,探究理解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密切关系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

以学生讲授、讨论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导言)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来到中国古老的土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感受当时中国的特有的景观吧。

第一组学生——“衣”

(学生甲)现在各电视台经常播放反映清朝宫廷的电视连续剧,如《铁嘴铜牙纪晓岚》、《乾隆微服私访》(幻灯片)等,为大家耳熟能详,因此大家对鸦片战争前清朝中国人的服装穿着应是很熟悉了。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除了给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在服饰领域就出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幻灯片)传入了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服饰变革的潮流开始萌动。

现在,我们就以大家最熟悉的中国女子的传统服装——旗袍,来说明当时的服饰变革。

(学生乙)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

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幻灯片)

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幻灯片)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幻灯片)

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愿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间。(幻灯片)

(学生甲)从同学乙的介绍我们可发现,虽然西式服装传入了我们中国,但中国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我们的传统服饰,而是将两者相结合,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服饰。中山装也是这一典型。(幻灯片)

(学生丙)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幻灯片)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提问:在座有哪位同学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呢?)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幻灯片)

(学生甲)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和流行,说明近代中国,在服饰领域深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国人又能结合中国传统,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新鲜事物。

第二组学生——“食”

(教师)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的饮食文化,由于中国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八大地方菜系,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幻灯片)

(学生甲)到了近代,西风东渐,除了服饰文化受到西式服饰的影响,传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在19世纪40年代,也就是腐败的清政府被迫向英国打开国门后,在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厅。

(讨论)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幻灯片)

在原料的选择上,西餐精而窄,中餐范围广泛;

在调味的方式上,西餐的菜与调味汁是分开的,而中餐的调味是在原料的烹调过程中进行;

在菜肴烹饪的成熟上看,中餐以熟为主,西餐则要求不一;

在进食的主食中,西餐以面为主,中餐则种类繁多;

在餐具方面,西餐以刀叉为主,中餐以筷子为主;

在集体用餐方面,西餐讲究分食,中餐讲究合食;

在进餐的气氛中,西餐讲究环境幽雅,中餐讲究场面热闹;

在为宾客服务上,西餐讲究女士优先,中餐讲究主宾优先。

(学生甲)19世纪60年代,在“东方明珠”上海,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一品香”。(幻灯片)虽然环境幽雅,服务周到,便烹调之法却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被称为“中西大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讨论)受自然物产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制约。

(教师)在今天,我们仍然能找到这种又中又西、又洋又土的餐厅,就是——茶餐厅。

第三组学生——“住”

(教师)人类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接的视觉载体;建筑的历史折射出人文内涵,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成为民俗的演化。

(学生甲)我们先给大家看两组图片:

第一组:(这是一组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图片)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幻灯片:古代皇宫、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以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方式为主(幻灯片:布达拉宫)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自然的高度协同(幻灯片:古代皇宫、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幻灯片:天安门)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幻灯片:中国古代园林)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幻灯片)

第二组: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幻灯片:罗马大教堂、凡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西方传统建筑的特点:直率敞朗,和盘托出,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幻灯片:欧洲园林)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幻灯片:欧洲园林、巴黎皇宫花园)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幻灯片)

这种“新”却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地演化出来的,而是随着列强的剌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大批西方式样—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新的功能要求,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西式建筑,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西方的建筑艺术的传入,在上海、武汉、南京、天津、福州等地,出现了中西合璧的

里弄住宅(幻灯片)。里弄建筑是上海所独有的产品,里弄建筑的出现和一个世纪前上海的殖民地历史背景有着深切的关联。从1845起,英、美、法、日相继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建立了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租界,而老城厢一带则为华界,初期,这些界地各自为阵,互不干扰。有些外国租界甚至在一些公共建筑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但受到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和186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人们纷纷迁居租界,致使租界的人口急剧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房地产商见有利可图,乘机大肆建造低价位的住宅。为了牟取更大的暴利,设计师将欧洲的联立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幻灯片)

在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独院式的洋房(幻灯片)。

与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平面布局的住房结构不同,西方的独院式的洋房、里弄住宅更加多元化,而且设计科学合理,房间布置灵活,视野开阔。因此,能被当地的居民和富商接受。

(教师)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出现了的中西合璧的建筑仅仅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而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却充斥着阴暗、潮湿、破烂、污秽、拥挤的棚户区和贫民窟。

第四组学生——“行”

(教师)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然而西方技术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自然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先进交通所取代。

(学生甲)交通工具方面: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幻灯片)、马车(幻灯片)和步行(幻灯片),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幻灯片),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说到“中国铁路”时,我们必然就要提一位中国铁道工程师,他的名字叫詹天佑。(幻灯片)

近代中国铁路史,在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之前,堪称一部愚昧史、屈辱史。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朝野,人们视铁路为不祥怪物,如李鸿章就说修建铁路会“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幻灯片)后来,列强将铁路作为“割地之快刀”,逼迫清政府“借外债”、“用洋匠”,在牺牲主权的情况下修筑铁路,中国官吏或者迷信外人,轻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或是狂妄自大,以为“铁路无他,不过是堆土、垒石、架木、盖铁而已”。

直到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由此,伴随着陈旧落后的运输局面和“以夷变夏”腐朽思想的打破,一个“开风气、通利源”,“南北冲途,成一大路”的新时代正式到来。正如晚清著名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所说,铁路既兴之后,令世人耳目一新,“人人有海若望洋之思,恍然知经国之道之所在。”(幻灯片)

由此,詹天佑成为中国近代铁路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他一生参与、主持修建的关外、新易、京张、粤汉、汉粤川等铁路,成为我国早期铁路典范,为我国铁路路网的规划,线路的勘探、设计、施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今天,“詹天佑奖”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最高奖项,在世界上亦影响深远。(幻灯片)

(教师小结)

(幻灯片)从1840年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其次,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使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更加巨大和丰富,不仅民众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而且民众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也有变化。

中国近百年的衣食住行是在吸收和扬弃的过程中,按照中国人民自身的生活逻辑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其变迁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课前系统:

1.教学内容分析:

社会生活指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及人们的观念形态变化的反映。陈旭麓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在欧风美雨的作用下,交通与通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本课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能否举例说明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能否从变化中感受到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趋势;能否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些变化。

2.学情调查:

交通与通讯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问卷的形式得知,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课本的具体知识就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老师引导着学生概括。

3.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近代中国铁路、航运、航空及邮政事业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逐步认识到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荆棘,试着分析其原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近代同古代或现代交通与通讯的差异,从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唯物主义历史、辨证观点全面分析问题,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做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二课堂系统:

1.导入设计:

用图画展示古代、现代交通与通讯,给学生视觉形成强烈冲击。引出近代交通与通讯,从而引入主题。

2.教学过程设计:

师:先指导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扮演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这种交通或通讯工具的态度。

生:(表演)。

师:接着让其他同学逐一点评。[提示学生从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原因等方面分析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师:交通变化不止铁路,还包括轮船航运、航空。我们接着来看轮船航运,请同学们概括近代中国轮船航运的变化。

生:(回答)。

师:(总结)。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火轮船与羊皮筏子并存,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师:我们来看知识之窗,中国旧式水运的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

师:(归纳)。中国旧式水运由一度繁荣到衰落,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但从另一方面说,帝国主义在侵略的同时又促进了近代水运的发展。没有巨痛不会有嬗变。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近代航空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生:(回答)。

师:(归纳)。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引出古代驿传,指出古代通信的困难,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作比较,引出近代邮政电讯事业的发展概况。

生:(回答)。

师:近代化交通与通讯是在西风东渐下艰难起步的,但影响不容低估。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使生活多姿多彩;另一方面还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钱乘旦教授曾指出,火车的发明,使人们变得守时了,自此有了时间观念。

三.课后设计

1.课后作业:

P106-107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

2.学生课后活动建议:

(1)调查家乡交通近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并制作图表(或以曲线、柱状图表示)

建议:制作图表示应从车辆数量、种类的变化,公路里程的变化,公路建设的变化等方面入手。

(2)调查交通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建议:从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使人们的交往便捷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入手。3.教学反馈设计:

(1)概述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缓慢的原因。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中国的封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起步的,处处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制约;经济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又长期遭受侵略,国家财政紧急困难等)。

(2)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气息、新事物,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几方面以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可以以史实资料或图片说明。(可以借助网络)

(3)对于清末民初发生的巨大变化,保守者难以理解,并极力反对,进步者则欢欣鼓舞,大力提倡。为此,双方经常发生针锋相对的辩论。请你编一个历史短剧,反映双方的辩论。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等,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内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①“非常”政策的实行与中止。②制定国家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③中国经济建设改革与借鉴苏联(俄)经验教训。①分析图表及文字材料

②经济政策比较

③历史现象联想

④问题探究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②经济建设要符合生产力水平。③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新经济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

斯大林体制表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利弊及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教学过程

㈠新课导入

使用投影,放映幻灯片。教师不必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并由此导入新课。

㈡师生互动

第一目放映幻灯片,指导学生围绕要点阅读课文,掌握知识要点。

课堂探究

问题1分析P110《内战时期的苏俄形势》图和中间的小字,从哪些方面体现实行战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过程: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归纳提炼主要内容。

提示:①从地图看:外有英、法、美、日,从东西两面进攻苏联国土,内有捷克军团和白军发动叛乱。②从文字看:红军只控制全国的1/4,原料缺乏,铁路瘫痪,工厂大量停工,粮食短缺,人民忍饥挨饿,反革命活动猖獗,列宁被刺。

结论: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只能采取非常措施。

联想: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说明: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是必要的。

问题2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过程:自由发言,归纳提炼。

提示:①国家的这种做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红军的军粮供应,对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有重大意义。②苏俄政府的粮食征购价格极低,几近于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意见很大,又带来新的政治危机。

结论: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还试图用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承上启下,转入第二目)

第二目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围绕要点阅读课文,勾划要点。

课堂探究

问题3阅读材料

……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问:喀琅施塔得事件反映了1921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

过程: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提示:喀琅施塔得事件集中反映了当时苏俄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以最尖锐的形式向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联想: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没有及时改变恐怖政策,结果出现“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苏俄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可以体现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的英明。

说明:所谓“新经济政策”,是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入下面的问题)

问题4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过程:放映幻灯片,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

表一历史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表二内容

名称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表三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表四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提示:答案基本上没有难度,大都能从课本找到,但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如果学生不能分析特点,教师应当启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用幻灯片打出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转入第三目。

第三目放映幻灯片,先引导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是本课的难点,老师随堂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放映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第聂伯河发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共青团城的建设者们》。

适当补充: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经济建设意义很大: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扫除了大量文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消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⑵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等。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原因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的恶劣等;主观原因如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错误的理论指导等。

课堂探究

问题5回到上一张幻灯片,并阅读P113“阅读与思考”题: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过程:随意抽查,提问学生。

提示:思考角度: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⑶根本问题是斯大林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引伸:新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苏联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总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课脉络:

背景____________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

新经济政策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

斯大林体制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不论是列宁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还是斯大林创立“斯大林模式”,无不是苏俄、苏联历史的转折点。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都是关系到国这家命运的重大事件。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对苏联影响巨大。有关情况,第18课还会涉及。

课后练习

1、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请查阅相关资料,想想这是为什么?

2、历史小论文:你如何看待斯大林体制?(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

对本课涉及的许多经济政策,学术界讨论十分热烈,观点颇多,因此,在讲课时要尽量按教科书讲解,避免得出与教科书相反的结论。教师不必讲得太多,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讨论的氛围。同时,本课与第18课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以便学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第16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大萧条“的有关情况,记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认识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从实践和理论上印证了政府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史料分析;情景再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及协调发展等特点,初步理解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本课重点:罗斯福新政。

四、本谭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五、教学过程:

引言:

当我们沿着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走来,一路目睹灿烂的中国农业文明景观时,我们感慨万分。但当我们扬起时代的航帆,沿着新航路走近欧美时,两次工业文明为我们展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它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更另人陶醉。正当人们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景高唱赞歌时,突然一阵晴天劈雳,轰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厦,繁荣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倾刻崩溃,这就是历史上另人谈股色变的“黑色星期四”,它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非完美无缺。

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完成的基本任务:

阅读与思考:

一 第一目(p115)的资料,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方面经济___,财富集中在___的手中;另一方面,广大工人农民实际收入____。这种状况势必造成___与___的脱节,这一矛盾最终会导致怎样的恶果?

请概述1929_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第一目(p116)讲述经济危机的什么内容,请表述出来:

二 阅读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一目,请完成以下任务:

1经济危机的特点(请根据史实填写特点)

特点

史实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

从1929年___1933年前后5个年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

2面对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办法摆脱危机,结果怎样?

(1)办法:

经济:

(2)危机的影响: 政治:

国际局势:

面对危机,1933年,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出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三 罗斯福改革:

 胡佛主张及结果:

1改革背景 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2理解内容

(1)新政首先开始于哪个部门,为什么?有何作用?

(2)中心措施是什么?着力消除哪种状态?

(3)调整农业政策的做法及目的是什么?

(4)推行:“以工代赈”,3特点及实质:

 具有国家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

 实质:

 4评价:

四 危机时期产生的新理论__凯恩斯主义

1这一理论是_________的产物

2这一理论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有何影响?

讨论:罗斯福新政中,有些政策是对工人的?因此有人认为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发达国家国营企业的重要行业和国有经济的比重、福利国家主要福利种类。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掌握“国家干预经济”一词的史实依据。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过程与方法:逐渐掌握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掌握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能力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进而认识到“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三、本课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四、本课难点:国家干预经济。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战后西方国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

1、经济恢复和发展2、促进社会稳定

要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政府干预——宏观调控2、企业改革——微观调整

3、福利国家——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阅读思考:

1、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经济调整中,放弃什么?接受什么?采取什么?

2、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哪些?(3条)

3、国家干预经济的利与弊?

4、“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分别指什么?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背景

(1)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2)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3)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迫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

(2)制定经济计划。(日本)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美国)

思考:

概括一下,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

分析P123的图表,回答旁边的问题。

制定经济计划有何好处?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有何区别?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但其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指导,所以戴高乐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他们之间具有一种互补性。

3、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和影响

利:避免盲目生产,保证生产社会性。

弊:经营不善,效率低下。

阅读思考:

1、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企业规模扩大,什么组织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份公司

2、什么是人民资本主义?有何影响?

3、经营者革命是什么?有何影响?

4、找出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关键词?股票分散化、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二、企业的微观调整

1、“人民资本主义”

背景: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含义:股票分散化

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

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结合课本知识,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1996年营业额达118亿马克,但西门子家族只拥有公司股票的4%左右就控制了西门子公司。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影响:(即:股票分散化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有利企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2、“经营者革命”—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增加,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知识链接: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所以两手兼用,即两者都有合理的地方。

阅读思考:

1、什么是“福利国家”?(概念)

2、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社会福利的资金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4、社会福利的种类?特点?最早的福利国家是哪国?

5、福利制度的利与弊?

6、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两次)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是指私人企业生产物质产品,而政府则提供旨在提高文明和文化水准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包括社会保险、卫生保健、住房建筑、教育、文化活动等内容的国家。一般认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成了“福利国家”。

2、福利制度的特点

3、福利制度的影响

基本结论和规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人类社会发展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要吸收学习各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二: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活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①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②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录和“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表格回答问题)

表现: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

第一、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第二、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第三、二战的特殊作用,二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第四、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法国国营企业核电站”“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繁荣的东京银座街头”

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

欧洲侧重于第一种方式,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美国侧重第三种方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的利与弊。

“黄金时代”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三国财政赤字增长的状况

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弊: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国家债务负担沉重。(点明:计划能补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使他失去优点,所以当今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资料:

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股票的分散化)

随着股票的分散化,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基本已经不存在,企业的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普通公民都是资本家,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请结合课本知识,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错误,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变化?为何要改变经营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应回答内容)

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所以现代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由经理控制,这实质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经营者革命的影响?

第一、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改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中间阶层”,有“金字塔型”变为“枣核型”。第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资料: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

1、西方福利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能、为什么要建立这种福利制度?2、这种福利制度有什么特点?3、实施福利制度有什么消极与积极影响影响?4、西方福利制度实质上是什么?

以上三点措施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黄金时代”的出现与结束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1973年经济危机出现后结束,开始进入了“滞胀”时期。

课后的知识链接

“黄金时代”的出现和结束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三、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自我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小结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现了经济发展。只有不断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它并没有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70年代后,“滞胀”出现。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记忆重要的改革措施,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编制历史简表,学会运用表格进行分析、归纳、比较。认识历史材料的多样性及材料与现实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苏联经济改革的艰难历程,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坚持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

三、本课重点:苏联经济改革的措施。

四、本课难点:对苏联经济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的相对落后;

4)斯大林的逝世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项目内容

农业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4.失败的原因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项目内容效果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四.启示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六.给中国改革的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苏联的控制或照搬苏联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反对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方向。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的具体过程。记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理解中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史实的分析,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问题探究;史料分析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综合认识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

三、本课重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项目的曲折发展。

四、本课难点:中共“八大“会议的精神实质。

五、教学过程: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②合理调整工商业。

2、路线方针

1)1953年过度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什么叫过渡时期?

是指1949—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3)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什么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4)“一五”计划(1953—1957)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见课本)

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初步成就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取得突出成就。

表现:

①全国工业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②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原因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三大改造的过程:(见课本)

3、三大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1956年中共八大

历史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主要内容:①正确指出了主要矛盾的变化

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正确指出了主要任务

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即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历史意义: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2、严重失误: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原因:①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

消极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3、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轨道。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和国家制定政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扩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⑥要努力加强政治民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总结:建国---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误之处?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

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决策的内容,认识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过程。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以及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掌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表现。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学习,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会会的深远影响,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本节学习重点:农村城市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四、本节学习难点: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本质、前提、及意义;领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五、问题设计:(自读课本)

1.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3.“十四大”、“十五大”对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的规定:

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意义是:

六、重点知识点拨:

1.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在建国初期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其弊端仍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几次重要会议之间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始形成,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成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的指导思想。十三大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把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5次会议是前后相继、承前启后的,都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3.建国后农村经济的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国后农村经济的调整:建国初到1958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七、随堂练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作业)

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课程标准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形成过程。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通过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进一步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渗透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对外开放与维护主权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的理解,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的战略及其成就,培养历史使命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史料阅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的学习,进一步坚信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从而激发投身于改革开放潮流的热情。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培养社会责任感。

4、识记理解: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资料收集

5、问题探究:

比较归纳、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1)设立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

(2)设立特区的原因及国家政策

(3)经济特区的概念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历程

(2)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3、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

导入新课

用《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师问:深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师问: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四地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浦东

原因:(课本上,略)

经济特区实行“请进来”“引进来”策略。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提出时间

设置经济特区主要地区

特征和国家政策

意义

开放沿海城市开放上海浦东

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开放内陆城市

开放边境城市和口岸

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

2、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导入下一标题)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吸引外资,向外国逐步开放我们的市场,但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设计思路:对“走出去”战略,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领会“请进来”,然后用图表适当介绍我国目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状,学生搜集资料展示、介绍部分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概况。

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从最开始进口消费品到后来引进设备、技术,再到引进资金、人才、管理乃至引进全套的外国企业等等。通过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中国还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拉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应当说,“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导入下一标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加入世贸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前身建立原则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关税和贸(1948年1月1日)(1995年1月1日)准则的多国国际协定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结合学生和教师课前准备资料,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展示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它的一员的史实。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

3、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小结:

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实践创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加入世贸组织”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初步形

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

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

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

工业化的进程。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履行对外承诺,这可能给中国的一些产业带来挑战和压力。但是,我们有改革开放20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一定的承受能力,我们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并通过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课题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授课人

课程标准1、建国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神化及其影响;

2、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4、当今时尚中国的神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2)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城镇化进程,探讨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4)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衣着、住房追求的变化,以及人们流行语言的变化,切实体验改革开放后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下中国的现代生活生活。

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搜集史料、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或社区、家庭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做简易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搜集和体会生活中体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例证,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感悟,培养历史论证能力;

认识到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道路。

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搜集和体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表现

教法学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含多媒体运用

知识结构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展示图表资料

提出问题

演示课件

展示图表资料

提出问题

演示课件

理论提升

指导学生展示资料

展示图表

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

引出我国城镇化道路

提出问题

提供框架

指导学生展示和讲解所搜集的资料

展示练习题

结课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1、从GDP的变化看发展

描述我国建国以来GDP增长轨迹,并分析其巨变原因。

2、经济巨变的体现

GDP增长轨迹横向比较,搜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展示并分析。

3、下一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1、什么是城镇化?

2、建国以来城镇化的历程

以身边熟悉的例子论证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曲折过程。

将数据变成图表资料,更直观的说明问题,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3、我国城镇化的道路

(1)小城镇的崛起

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b.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2)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

4、城镇化战略

2002年提出实施积极城镇化战略

作为济南的下一代主人,设计济南的下一步城市建设该如何展开。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2、互联网的影响

四、时尚中国

1、思想观念时尚

2、生活时尚

(1)穿着时尚

(2)家居时尚

3、语言时尚

随堂练习

小结

经济腾飞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是确保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指引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自由发言

(提前准备搜集资料)

看图思考回答

看图表回答

回答

看书总结

(搜集资料)

展示资料

(搜集资料)

看图表回答

回答

(查找资料)

回答

(搜集资料)

展示资料

其他同学积极配合

思考回答

第24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课内容与现时的世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要补充一些现实的材料,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由于在初中时历史基础打得不扎实,所以总体素质不高,对专题史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也会对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所以本课除讲述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外,还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识记

1、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从而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建立起来?

2、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呼吁建立一个专门处理和协调国际贸易的机构。其目的是什么?完全达到目的了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否是一个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

3、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那么,其构成的三大支柱是什么?这对世界经济的发慌有何重大意义?

(二)理解

1、理解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从美国战后的经济实力、目的分析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原因。

2、结合美国经济实力分析其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理解美国的没有完全达到的原因;准确地掌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性质、宗旨及作用。

3、把握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明确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这一理性认识。

(三)综合运用与拓展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世界银行、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TO标志图

2、材料: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及照片

思考:以上三幅标志图,分别是哪几个机构的标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怎样成立的?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说明前两个是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后一个是世界性的组织。

(二)新课讲述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美国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书本课后学习延伸

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最终是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哪个计划?这标志着什么?

学生看书后回答。

讨论: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材料一:关于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材料及12月签约现场的图片。

2、书本《学思之窗》

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怎样建立起来的?其前身是哪个组织?其宗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结合《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六、课堂小结

依托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学生理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也就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的三大支柱。它既是美国经济对外外扩张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开始朝着体系制度化方向发展。

七、板书设计

第1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①二战后实力对比: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物质基础

②美英争霸:美国提出“怀特计划“

英国提出“凯恩斯计划”

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④《布雷顿森林协定》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美国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目的、经过、结果)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八、教学流程图(略)

九、教学效果检测与评价

1、二战后初期,英国与美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的条件是()

A、英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

B、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的中心

C、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D、制定出“凯恩斯计划”反映出

2、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或步骤不包括()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怀特计划”

C、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D、主持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3、“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出()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②美国在经济政治上控制了英国③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④美英两国联合发动对苏“冷战”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4、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美国也由此确立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请回答:(1)美国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谋求战后世界支配权的活动。那么,美国在经济领域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来谋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其直接目的是什么?都完全实现了吗?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特别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但客观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依据是什么?

第25课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辩证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丰富呈现世界上的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世界区域化的原因、特征、作用及表现;

2.列举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比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产生原因,尝试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区别;

2.分析各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地位与作用。

(三)德育目标

以积极的竞争意识去迎接国际挑战与机遇,养成开放的思维和策略,一方面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区域影响,加强区域总体竞争实力,才能获得双赢。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世界区域化特点、作用及表现。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观察法、分析法、教师指导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在宏观下,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趋向于全球化,但是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利益的不同,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度还是有差别的,于是,在一定的区域里有存在经济形势的一体化,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内容。

(板书)5.3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1.世界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家间的矛盾和竞争更加激烈,由此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化不断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形成。

(板书)2.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一方面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板书)3.世界经济区域化的作用

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联系密切,容易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2)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3)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和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参与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让渡一部分国家经济主权,由参与国集体行使,实现国际经济调节的行为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扩大和各个一体化组织的联合,可以推动经济全球化。

(投影)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说区域经济集团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又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2)世界经济区域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否矛盾?

(3)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发点是否一致?

(教师总结)

(1)这是因为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对区域经济集团以外的国家来说,既没有关税优惠,进入市场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说区域经济集团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又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2)不矛盾。因为①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没有区域化就不可能实现全球化,②区域化本身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表现,区域化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全球化,因为只有全球化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不一致。发展中国家通过联合加强自身实力,维护地区利益;发达国家热衷于搞区域化,则是为了在区域内占据主要地位,排斥其它大国,从而在国际经济中争取有利地位。

(板书)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欧洲联盟

(1)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

1948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成立经济联盟,相互降低关税,对外实行共同关税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

(板书)(2)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继荷比卢联盟成立之后,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于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共同管理6国的煤铁产销。1958年,上述6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并于1967年将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并人欧洲经济共同体,并改称欧洲共同体。到1986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增加到12个。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欧洲共同体国家启动欧洲联盟。到2000年,成员国增加到15个。欧盟的15个成员国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

(板书)(3)欧洲联盟建立的意义

欧洲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联合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欧盟是目前最发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整体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达5.9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成为可以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大国相抗衡的经济实体。欧洲联盟的三大支柱是经济货币联盟,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的司法与警务合作。欧盟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内部空间.,加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货币,使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均衡和持久地发展。

请思考:为什么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

(学生活动)

欧洲各国面积较小,资源有限,仅靠一国的力量很难在世界政治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联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集团整体实力的优势与大国相抗衡。因此,从1948年的荷比卢联盟开始,欧洲相继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的经济集团。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一方具有外向的竞争性。欧洲联盟的建立,使其成为可以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大国相抗衡的经济实体。

(板书)2.北美自由贸易区

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1994年开始运转。成员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特点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生命力旺盛,成为与欧盟相抗衡的共同市场。

(板书)3.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中国在1991年加入。特点是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其发展过程是亚太经合组织第四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马尼拉行动计划》和旨在加强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从1997年开始逐步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付诸实施,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由官方性质的论坛向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目标迈进。

(板书)4.其他地区性经济集团

在东南亚、东北亚、南亚、西亚、北非、南美等地,区域合作进程也发展很快,形成了很多地区性的经济集团,如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独联体经济联盟等。到1994年,区域一体化组织达到109个。

(课堂总结)

八、板书设计

5.3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1.世界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原因

2.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一方面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3.世界经济区域化的作用

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欧洲联盟

(1)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

(2)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3)欧洲联盟建立的意义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合组织

4.其他地区性经济集团

第26课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体化

一、课标要求:

熟悉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记忆主要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名称。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记忆主要经济区域化组织的名称,立即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2、过程与方法:掌握“正在形成中的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史实依据。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影响。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美洲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理解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才能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通过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以及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正确的发展观,树立忧患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本课重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四、本课难点: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26课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体化

一、东盟

1、背景

Q:冷战下的东南亚局势?

(世界形势:美苏“冷战”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南亚各国期望摆脱超级大国控制,在地区和平的格局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地区形势:东南亚地区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加上受列强的长期殖民统治,二战后刚刚取得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他们意识到只有各国消除矛盾,联合起来,才能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稳定,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

2、过程

1967年—————————————成立

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发展

1984年文莱加入

1995年越南加入扩大

1997年老挝、缅甸加入

1999年柬埔寨加入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深化

Q:东盟与欧共体有何异同?

(相同:都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为摆脱大国控制,谋求平等地位而进行的;都是吸取了本地区冲突或战争影响经济发展的教训,认识到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都正式成立于1967年并逐步扩大和深化的。

不同点:建立初期的目的不同;组织形式不同;决策方式不同。)

3、影响

政治:P174

经济:P174

东盟是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原因

世界形势:20世纪80年代末,欧共已日趋成熟,成为能够与美国抗衡的世界重要一极力量。它的成功促进了更多区域集团的出现,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已经起步,这些都对美国的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地区形势:美国需要应对来自欧亚的挑战,而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地区经济合作显得更为必要。因此三国开始走向经济合作,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谋求本国更好地发展。

2、成立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宗旨

Q: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是什么?

(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协定规定了时间表,即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通,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Q: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的区别?原因何在?

(从目标上看:欧`的三个目标是:1999年建成经济货币联盟,发行单一货币,建成欧洲中央银行;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实行司法内政合作等方面的政策。

北美`的三大目标是:促进美国经济复兴;加快墨西哥的经济改革;阻止加拿大经济衰退。其中复兴美国经济是根本,也是北美`赖以发展的基础。

从组织结构看:欧`是体制性的。自成立以来,组建了关税同盟,实施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创建了欧洲货币体系,建成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和欧洲联盟,并组建了一套超国家机构等等。

北美是半机制性的。没有正式的组织,没有关税同盟,贸易区成员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原因在于合作的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美是超级大国,加拿大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墨西哥只是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4、评价

Q:有人说墨西哥加入这个组织,是快速进入发达资本主义俱乐部的捷径,也有人说这是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促进了三国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三国经济的互补性。美国和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于各成员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对欠发达的墨西哥而言。如关税减免问题,短期内关税的降低,大量产品的涌入,使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Q: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合作有何利弊?

(有利的一面:(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2)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4)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5)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6)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不利的一面:(1)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2)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3)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使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合作新模式出现,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这种类型的组织。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

Q:成立的原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世界经济发展重心逐渐东移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亚太各国走向联合。)

2、成立及发展过程

(1)1989_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有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的第一届部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简称APEC。

(2)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原则及合作方式

特点:

(1)从性质上讲亚太经合组织只是一个经济合作贸易合作论坛,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

(2)所有进程与决定都是在自愿、自主、灵活与协商量致的基础上做出的。

(3)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动,以促进共同发展。

(4)非他性的经济合作,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落实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上,具有不同时间表。

原则:

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以渐进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等。

合作方式:

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方式,与就是人们常说的APEC方式,其特点为: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守自主自愿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结合等。------这些做法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

4、影响

Q: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作用)

(促进了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充分尊重成员国的主权和多样性,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Q: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跟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怎样?

(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中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多是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合作关系,在亚太地区建立稳定、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自1991年加入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全面参与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于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9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小结)

Q:现代世界经济领域活跃着哪些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它们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欧盟、东盟、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些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说明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也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影响了世界格局。)

第27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其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难点。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本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的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中也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但初中重在基本史实的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的学习更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使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4、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辩论和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辩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导读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布置课前预习提示。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并将学习成果带到课堂上分享。

导入新课

(3分钟)多媒体显示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等跨国公司的商标。在此情景下,引导学生明确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和贸易领域,而且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导入新课。

引起兴趣,进入角色。

讲授新课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1、原因(10分钟)设问引导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并做记录。

多媒体显示图片:磁悬浮列车、跨海铁路、海底隧道等;文字材料:“被接近的距离”,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得出认识。

提问:促使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划出相关知识点。

2、表现(3分钟)提问: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教材,自己得出结论,并划出相关知识点。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积极影响(5分钟)显示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入手认识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得出认识。

提问:请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经济经济全球化如何丰富和方便人们的生活。

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肯定学生的发言,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引出下一部分: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调整思维,整理知识。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2、存在问题(11分钟)多媒体显示有关全球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经济危机等问题的图片及文字材料,设问:结合上面的材料,请你谈一谈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哪些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得出结论。

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学生按课前准备的材料,自愿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畅谈见解。

肯定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看法。过渡至下一部分。调整思维,整理知识。

三、经济全球化的展望(3分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教材,形成认识。

小结

(7分钟)组织讨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既给我们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怎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多媒体配合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结构,并记录于笔记本。

形成性练习

(3分钟)多媒体显示教材“解析与探究”的材料及问题。思考并作答。

八、教学后记

本教学设计是我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讨论、辩论、自由发言、设计灵活的课后调查活动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本质上认识经济全球化,辩证地看待全球化的利与弊,并进一步思考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目标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要求。

从课堂实施以及学生后续学习的情况来看,本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主发言时,学生的争相发言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当然本设计仍存在着有待修正的地方,如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是有所欠缺等。假如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会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

附录:

一、课前阅读教材提示及自主探究主题

1、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的展望三方面阅读教材,自主建立知识结构。

2、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搜集和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

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上课需要用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1、几个跨国公司:

2、先进的交通工具:

3、全球贫富差距扩大

近10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贫富悬殊情况却日益严重。如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高低分成五等分,则全球最高20%国家与最低20%国家所得差距,已由1987年的57倍扩大至92倍。

近10年来各国所得贫富不均情况有恶化之势。1997年人均GDP逾1万美元的为28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占全部国家的17%,但所创造出的GDP比重高达79%;人均GDP在1000至9999美元间有43个国家,人口比重为26%,GDP比重为15%;人均GDP在999美元以下者有33个国家,人口比重高达57%,其GDP比重仅6%。

4、环境污染

5、经济危机

第28课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教案

教学目标:

一、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合资成功的事例作为引子,探究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目的、措施和对外经济合作发挥的作用,从而理解中国的全方位开放离不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也需要中国的积极参加。

二、理解失去关税保护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而且产业内部结构也需要调整,并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通过探究海尔成功的原因,深刻理解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并试图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通过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认识,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通过了解如何应对倾销指控,理解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如何遵守和运用规则,树立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中国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要怎样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我们一起来探究。

(讲授新课)

Q:看“最受赞誉的合资企业”,回答课本问题。

(这些企业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抓住了机遇,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缩短了和国际企业的差距,大力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我国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我国科技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通过大胆的吸收引进,用较短的时间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说中国需要世界。

中国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逐步完善的其他设施条件,对跨国公司具有巨大的投资吸引力,中国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国外技术转移的重要场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劲,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离开了中国这一大市场,也是不完整的。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内部调整

Q:看“竞争中求发展”,回答P185问题

(关税作用:维护和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工具。

中国的农业因为经营分散,规模小,批量小,劳动生产率低。西方国家人均粮食产量90—140吨,中国0.4吨。1995年起,中国粮食价格开始高于国际市场,30%左右。入世后,中国现有的购销体系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可能形成国家收购的粮食不能顺价销售,被迫长期囤积,而市面却充诉着外国的低价粮食,这样一来,政府的财政资金就越来越多的沉淀在粮仓里,一旦财政无力承受,停止高价收购政策,抛售存粮,粮价将全面暴跌,大批农民将破产。)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预防这种情况发生,要对农业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怎么调整,我们看看能不能从彩电业的发展得出什么启示。

Q:P185面对全球化……启示?

(引进先进技术和自我创新相结合,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扬长避短。)

Q:行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高级化和现代化,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走出去

Q:“走出世界的海尔”问题

(主动出击

海尔的成功证明了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只是被动应战,就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最后只能沦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Q:什么是走出去,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四、遵守规则,运用规则

1、知识产权

商标属于知识产权,中国以前很多企业都不注重对商标的保护,曾经出现过“中华老字号”等知名商标被恶意强注,知名商标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失去自主权的现象,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无形资产的流失。

1991年,上海家化和美国庄臣父子公司合资成为上海庄臣公司,上海家化是以牺牲“美加净”“露美”两个品牌为代价,结果产品销售量锐减了54%,1995年,不得以重金赎回,当年的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2、应对倾销指控

Q:P187问题

(上述两个事例从正反双方说明了我国企业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学习并运用世贸规则,自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中国企业愿意与反倾销指控进行抗争,就可能在外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获胜。)

(小结)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建议

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二、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加强国家的经济安全防范。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发挥政治、经济大国的优势,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的新规则。

五、加大科教的投入,创造知识资源,以确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步。我国只要能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并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就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2011届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02


洪家楼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导学案

课题:地球的运动(五)课型:复习课

1、熟悉地球运动的规律

2、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意义

一、练习基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

(一)选择题

右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1~4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北方D.西南方

2.从甲地飞往丁地的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是:()

A.向东北飞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

C.向西北飞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飞

3.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先迎来新年曙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这天,北极圈上的白昼时间为:()

A.0小时B.6小时C.18小时D.24小时

5.下图能正确表示由于地球自转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该地的经度是()

A.100°EB.110°E

C.125°ED.130°E

8.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026’ B.66024’ C.900D.450

10.该地的纬度是()

A.23026′B.21034′C.25026′D.68026′S

某日,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下图中的圆是以0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竿子,A1、A2、A3、A4、A5分别是秆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的轨迹)。回答11~12题:

11.在图中以O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A.南1B.南2

C.南3D.南4

12.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

如下图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图中点H

的经度是()

A.125°EB.55°WC.120°ED.130°E

(二)综合题

13.在甲、乙两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的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据此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绘在图乙上,再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线表示)。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处。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伦敦时间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B点位于D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5)该季节,开普敦正值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____(枯水、丰水)期。

14.(09年浙江文综第36题)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二、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