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复习归纳2

高中优秀教案地理

发表时间:2021-05-07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复习归纳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复习归纳2”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复习归纳2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jAb88.Com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

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消费人群:多

扩展阅读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③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④近些年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5、现代工业发展中,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
一、方法技巧
问题1:选择题怎样保证对
答:哪有保证对的方法啊,谁要是有早就会被国家保护起来了不是~不过要想保证不错,也有希望,一要保证知识点完全考不倒,二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严谨的逻辑思维,很好的材料分析能力(目前确实很多题目需要调取已学知识然后非常好的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中关键点非常多)。三要有丰富的做题经验,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说出我在什么时候那套题做过个类似的题目。四要有沉稳的考试心态和抗压能力。如果能做到,那可以。但是咱们时间可能不是非常充裕,无法每一项都做到,还是那句话,越到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课本,最后的这段时间一定把知识捡起来,每一天拿出半个小时时间,梳理一个章节知识点,配套做几道题就可以,再强化一遍知识,如果以前有分类的整理的知识点这时候正好拿出来看,事半功倍。平常跟这老师做题保持手感,这时候一定要做到每做一道题得到了一道题,不要贪多,做题时候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思路出现疑问一定要和同学老师搞清楚。咱们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选择题的正确率就会一点一点提升了~
问题2:做文综试卷综是时间不够怎么办呢?
答:高考时间的设置大部分是够用的,考官并不想在时间上难为大家。做不完通常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可能是思考时间比较长。这又会有两个可能: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自己会冥思苦想和选择困难,记不清我们学过的内容怎么说的,所以要进一步扎实基础,三个字,过课本,并且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用抢答方式复习!二是思维不熟练或者过于纠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个要注意塌下心来,仔细读材料,逐条概括,可以借鉴英语阅读方法,先看问题确定关键考点与方向,同时确认分值后再回头细读材料和联想所学,找出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答题语言要简练。还有就是拿到试卷后最好通读一遍,从有把握的题,简单的题开始入手,拿到越多分数越好。还有个原因就是写字慢,写字速度自然不用我多说。做题每次都当做考试,杜绝一切参考资料,全神贯注思考,不要边玩边走神,天马行空各种联想。做完题目后拿出答案自己找寻自己丢点的原因,语言不准确的原因,做到做一道会一道,慢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努力锻炼自我。同时要注意时间方法,45分钟左右选择题一定要做完,并且涂好。做不完也要淡定,别影响会做的。后面实在来不及就看眼材料跟着感觉写,多少得点分。最后:题并不是答不完,加油,逐渐练习,答得会越来越多,不要为了速度放弃质量。
问题3:有时候地理后面时常审题错误,该怎么办?
答:审题错误一可能是因为不够仔细,没有关注都题干中的限制性词汇,比如题干明明要求我们选择限制性因素,结果我们选了主导因素,比如题干要求选出洪涝等空间原因,我们还是选择了夏季降雨集中(时间原因)人家让选错误的我们偏选了正确的。这类问题解决方式就是平常联系到时候多注意,读题时候把这类重点词汇做上明显标记,可以画圈划线都行,提醒注意,这种问题只要是细心慢慢就会减少错误量了。二是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够敏感,无法迅速定位到自己学过的知识上,首先你要分析关键词,找到这道题其实考你哪个知识点,基本上每个知识点是要有考试套路的,要明白命题人考我们什么。这个就要先保证知识点的掌握,在做完题目之手参考答案研究,哪些地方我们没有挖掘出对应的答案要点,培养敏感性。最后如果不理解材料,首先要细读细看,实在不明白就拿着错题问老师同学,勤学好问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自己就是有瓶颈,只能寻求外力,弄明白为什么错,才能知道如何做对!
问题4:人文地理总学不好,拿不到高分。选择题错特别多,该怎么办?
答:咱们地理虽然是更偏向理科,但是毕竟属于文科大背景下,确实记背知识比历史政治少很多,但是很多还是要背的,就像数学公式也是需要背的啊。一是很多固定的思路,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就那么多,记不住考试的时候大题就不知道该答几点,就无法得全分。二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逻辑,前提是理解,理解之后也还是要记住的,考试现场推理的话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比如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就是北逆南顺,北印度洋洋流的运动方向就是冬逆夏顺,信风带的风是哪个方向的。这些知识也全是要背下来的。这样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节约很多是的时间。而且很多问题是知识点清晰了就清晰了的。比如我们要知道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光听课不够,课后要保证自己在不看书情况下能够画出这部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图,这叫掌握了知识点。做题的时候要保证每一个选项都搞清楚,不在多在质量,这样做题才有提升。
问题5:地理回归课本有用吗?
答:还是那句话,记忆是有遗忘性的,越到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课本,但是这个课本并不只是单纯的指咱们的教材,还有对于知识点进行细化的教辅书,一定把隔一段时间就把知识捡一遍,可以每一天拿出半个小时时间,梳理一个章节知识点,配套做几道题就可以,强化知识,如果以前有分类的整理的知识点这时候正好拿出来看,事半功倍。平常跟这老师做题保持手感,这时候一定要做到每做一道题得到了一道题,不要贪多,做题时候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思路出现疑问一定要和同学老师搞清楚。另外就是总结一下来个科目大题的常见题答题思路,做到有章可循,考试的时候再具体结合材料进行重点阐述。
问题6:地理答题术语不规范怎么办
答:地理的答题规范术语确实比较多,而且很多答题的思路也比较固定,所以最好的办法,第一步就是跟着答题思路一起把基础术语背下来,比如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第二部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原因部分的分析以及做题时候的答案表述积累,将基础术语进行丰富,比如位于黑土区,土壤肥沃;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光照充足等等类似的词汇。大题做完之后一定要对答案,对答案的时候要向人家怎么表述的这个问题,我们有什么差距,然后学过来,下次就这表述,规范语言慢慢就训练出来的。因为真正高考的到时候阅卷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熟悉远不及我们的高中老师们,能够根据不同表述酌情给分,有时候就是按照标准语言来赋分的。所以趁着时间还够,平常做题多多积累!
问题7:地理大题知识点有很多答不全的地方,分析材料也分析不出来,怎么办呢?知识迁移可以么?
答:答案不全这种情况一是基本思路没记住,比如农业区位就是自然和社会,社会最主要的就是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和技术。通过材料具体进行详略处理。如果这部分问题不大,二就是在做题的时候积累特殊点,比如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和人们偏好等等就是属于具体地方的具体点,这种靠平常积累。然后在读材料的时候就能够有更强的敏感性了。知识迁移当然也是个很好的方法啊,很多知识在作答的时候都是有关联的,可以相互帮助。比如农业种植的历史悠久我们知道了,那工业是不是一些具体题目也可以谈历史悠久。总的来说想要达全,一是知识上的思路把握,二是做题经验,三就是灵活迁移。思路是对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加油!
问题8:感觉地理知识点比较零散,怎么把它们连贯起来记忆
答:其实地理的知识只是看起来散,内在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比如说自然地理。地球的运动带来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在地球上的呈现又带来了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有直接决定了全球气候分布,其后决定了植被,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其实是有非常明显的逻辑自爱,表面上看我们需要记很多的知识,如果弄明白内在逻辑,就只需要记住前面的原理,后面自然能够搞明白。所以自然地理这部分,就是从头到尾,每一章节的内在逻辑自己来串一串,也可以借助教辅书来自己画逻辑思维图,它的好处在于会了就能记住,考试基本就能确定选择哪一个。人文地理这部分的知识更考察分析能力,大题比较多,基本的思路框架都比较固定,比如农业区位就是自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生物)社会(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等几个方面,这个非原理性的就真的要记背了,这种可以考虑顺口溜的方式(气地水生土、是政交劳技)这样就可以把基本思路记住,然后考试的时候再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调整就行了。所以从原因结果的思路去考虑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开始的到时候会稍微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能够将知识有效串联,就可以做到连贯记忆了
问题9:地理选择题怎么做才能尽量少错,做得好的时候可以只错一两个,做得错时也只对一两个
答:选择题不稳定就说明知识存在漏洞,一定要搞明白错的理由。通常丢分多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知识点不系统。很多时候我们每个知识点都努力的的背了,但是对于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到不够,这样在进行综合考察的是后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就算我们背下来了,我们知道这道题应该答气候因素,但是对于相应气候知识无法迁移过来,更不知道海陆位置和地形都对气候有影响,可能就无法更全面回答这道题。所以如果咱们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下一步就是要自己画画逻辑思维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尤其是自然地理,内在关联想很强的。第二个原因是读题不够仔细。很多题目我们一对答案就豁然开朗,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就是选不出正确答案。比如问我们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人家说夏天严重,就是不对的,因为夏天是时间概念。所以很多同学会在这部分丢分,就是对于题干理解的不够。当然还有就是每年都会有些题目思维真的很难,所以错两道以内一般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最好不要多错,累加起来很可怕的。对于我们就是从今天开始每天一个章节知识点,先扎实自己基础,同时对本省市近年来的题目进行练习(新课标全国就做全国),而且要每道题吃透后再做下一道,每一个题目选项都搞明白错的原因。不会的翻书问老师同学,否则自己默默刷题完全没有意义。平常练习时候注意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优选法五种大方法的灵活运用;选择题的提升比大题要慢,从现在开始做,坚持下去,慢慢就会稳定下来了
问题10:选择题很差,不稳定,感觉得选择题就得天下,马上就高考了,怎样提高选择题?
答:刚刚也有同学问到这个问题,说实话选择题确实没有的大题好提高,选择题也没有模板什么,但是好在选择题分析的难度不高,通常都是知识性的。最后的时间,一是根据本省情况把重点章节的知识点再好好的看一遍,争取再提高一下对于知识本身的敏感性。知识掌握的越好,选择题正确率越高。二是做题的时候仔细读题,很多选择题选错并不是知识性错误,而是不够认真的问题,就好像问洪涝灾害频发的空间原因,答案中有夏季降水集中这就不能选,因为这是时间因素。三是一定保持好的心态,你也说了你不是选择题不会,而是不太稳定,所以一定平和的心态争取发挥最好的状态。剩下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如果现在开始抓紧,把重点章节复习一遍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11:对于我们艺体生,做大题吃力,求老师指导
答:其实大题要比选择题更好突击复习,还剩下这段时间建议拿起书,挑重点章节参考教辅书背知识点,比如北京这边自然地理出题最多的是大气和水、人文出题最多的是农业和工业,咱们具体省份差不太多,具体结合高考卷总结一下。区域就背十条重要经纬线。挑考试出的最多的,做出效果的地方先突击,然后找之前自己老师整理的大题思路和模板,如果没有网上也是有很多的,大部分还能用,背下来,这样答大题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知道应该这类知识一共几点,再根据题目取舍,取舍不了的就都答上,如果能够背下来,差不多大题一半分数心里有底!在不知道答什么的时候,背模板思路还是会很有帮助的。但这方法适合突击,如果时间充裕,结合题目总结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加油,这段时间辛苦点,过去了就好了!
问题12:大题目真的让人头疼
答:其实咱们地理大题相比于文综其他科目大题来讲算是比较好得分的,因为确实很多题目思路比较固定,这种类似于模板的东西在地理大题思考的时候很有用,能过帮助我们形成思路并减少遗漏要点的的可能。比如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重点一共只有五个方面:流量、流速、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那么如果我们记住了,以后再遇见类似的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思路依次比对,筛选这道题材料和题干中涉及到了五条中的哪一点或者哪几点,然后重点展开。这东西大部分老师会总结的,如果没有,网上也很多,可以结合高考省份,筛选着用。但是模板也有弊端,模板有时候会限制我们的思路,而且现在的高考题,很多答案都会是从材料中分析出来的,所以完全脱离材料按照模板来答能的一定分数但是无法得高分。很多大题是根据材料关键词来的。所有模板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第一步咱们要把知识点搞清楚,然后根据模板自己总结更适合自己的答题思路,在真正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内容对模板进行调整,找到需要重点细化和简略的地方。总的来说,第一步都是要先对课本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材料,并积累大题模板,以后遇见大题就会有思路的多。放平心态,一定一点来。不管胜多长时间,只要着手改变都会有进步的!
问题13:选择题有什么答题技巧吗
答:如果刨除知识点本身的掌握作为第一关键点之外,单纯讲技巧,对于地理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有图解法、因果联系法、排除法、代入法、优选法。图解法最重要,主要意思分为多种,如果要是无图材料考题,可以通过简单绘图方法得出。简图材料考题也可以自己画上辅助线,特别是有等值线的题目。图片比较详细,但是看不出来的,可以采用图图转换法,用在局部整体中替换,找到切入点。我们地理就是要看明白图,弄明白图中的要素,等温线、等高线、经纬度等等,并且结合各个答题要素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果联系法,就是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条用知识行进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排除法一般用来解决文字性材料,一般有两个明显错选,一个迷惑选项,需要我们找出反例。代入法的意思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题感,一般计算类和关联类比较实用,这种题少,但是很难。对于优选法,我们要注意仔细审题,有的时候涉及知识面会比较广,这时候我们要看最主导根本等等关键词,排除相对不符题意的答案,与排除法经常结合使用。先搞定知识,然后结合适合的方法,好好训练,加油!
二、具体知识相关问题
问题14:高考主要复习哪几个单元啊
答:不同考卷的情况会有差别,比如北京来讲,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和岩石,人文地理的农业和工业,以及最终落实到具体区域上的具体表现情况;比较难计算比较多的地球运动这部分反倒是考的的很少,所以如果时间过于紧张,这部分就可以暂缓。最容易了解的方式就是拿出近几年的本地高考卷,分析选择题和大题的出题主题知识点都是什么,哪些模块占得比重最大就重点看重点学这一部分。在最短时间就会效果更明显一些。
问题15:鲁尔区的衰落及整治措施?
答: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3)加强交通建设.鲁尔区有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莱茵河的水运也很便利.(4)发展科技.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变了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
问题16:有污染的工厂,应建在什么地方?
答:首先所有有污染的企业都要尽量选择距离城市和河流远的地方,但是如果一定要建在城市附近,要看是具体什么类型的污染。如果是有废气,要建在下风向或和盛行风垂直的方向。如果是有废水排出,要选择原理河流尤其河流上游,也要远离耕地。如何和辐射污染的那干脆就要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了,都距离城市很远的。归根结底这种有污染的企业,按照城市布局来讲,就是以对人伤害最小的原则来布局~
问题17:气压带,风带,还有地理计算,不知道该怎么记?
答:气压带的问题要先从热力环流和地转偏向力的部分先搞懂。第一步:赤道空气遇热上升,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形成赤道低压带。两极空气遇冷下降,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形成极地高压带。水平上空气由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高空由赤道向两极,近地面由两极向地面。第二步: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因此高空空气是无法从赤道顺利流向两极,会在30度左右偏转成与纬度平行,集聚下沉,形成了副高,下沉空气向南北两方向流动。向北的一支与极地流过来的的冷空气相遇,热空气遇到冷空气爬升,因此形成了副极地低压带。这就是气压带的形成。近地面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发生偏转,就带来的风带。这样单纯用文字描述可能不是特别好理解,但是这部分知识非常有逻辑性。热力环流和地转偏向力带来的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有带来的气候和洋流。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掌握,后面才能够更好的接受。所以建议咱们自己进行知识的整理,按照部分攻破,然后再关联性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地理计算的地方也是一样,先把原理记住,然后公式就那么几个,比数学少多了,但是这部分理解了原理之后还是要记住公式的,就需要迁移理科的思维了~
问题18:觉得地理是环境保护好做些还是旅游地理好做些
答:环境保护这一部分的具体类型比较多,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基本都是涉及几个知识点,给几个思考角度。比如谈破坏的原因(就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思考),谈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啊),谈影响(可以考虑对不同主体的影响,从小到大比如对生物,对人,对社会,对整个的区域环境),谈对策(思想、管理、制度。其中思想包括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日树立典型等;管理包括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比如补贴罚款等;制度手段包括完善法律法规等)。这几个是基本都包括的,除此之外还会有一部分涉及到表现,这个就需要记忆的~至于旅游地理最常见的就是评价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或者这里闻名于世的原因。主要从开发条件上考虑。一是游览价值(就是本身好)。其中资源价值上通常考虑它的非凡性(别人都没它好。非凡性如果需要谈原因可能涉及到自然原因,比如特殊的气候形成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好不好;地域组合好不好。二是市场距离,三是交通位置和通达性,四是景区以及所在地区的接待能力,五是大的环境,比如环境好人少等等,偶尔会涉及到人们的习惯和偏好。这两部分的核心内容都不是非常多,理解和分析的难度比较小,但是记背的任务稍微多点,拿出课本和教辅书把考的的多的点进行梳理,基本的几种提醒思路掌握了,后面遇到这种题目就会游刃有余了!
问题19:请问一下区域部分十条重要的经纬线是什么
答:纬线有:赤道0、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南北纬30(副高所在大致位置,众多大城市和名胜古迹在其附近.)南北纬60(副极地低压在其附近.)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经线有:本初子午线,180经线(约和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同时和0度经线一样分东经和西经)。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30E、60E、90E、90W、120E、120W如果就我们国家来讲,重要经线就要从73E(中国最西端所达的大致的经线.)135E,(中国最东端所达的大致的经线.)、80E开始每10经线,还有116E,北京所在经线。先记世界的,然后记我们国家的,先条最主要的记,然后再记其他的。重点记忆经纬线所穿过的地区,记住大概十条的目的是基本全世界的大致定位就很清楚了,然后再是根据大洋大洲的轮廓,以及具体区域标志性名称,进一步确定区域位置。这是一个慢功夫,需要重复,但是真心特别有用记住了会有非常大帮助,加油!
问题20:掌握区位因素的绝招是什么
答:哪有啥绝招,努力思考就是绝招了。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都是每年高考出题的重中之重。第一就是背下来,不惜以其代价把所有固定的区位因素记住,这就是成了基础模板。比如有些同学背农业区位就用气地水生土、市政交劳技来记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要素。咱们也可以参考类似的方式,顺口溜也行,记住就行。第二步就是做题时候积累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生产习惯,地区偏好、历史因素等等。第三是仔细阅读材料,抓取材料关键词,将模板落地。比如我们记住的是土壤,在具体答题时候如果涉及的是三江平原,那我们就可以答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提供。要细致并且和所问问题做好关联。并且在做题中积累经验,什么词汇出现需要谈气候,什么词汇出现需要答政策。这个部分好好做不用多,十个题,就能够很大的发现。好好背多思考,就是对每个学科的绝招了,加油!
问题21:区域地理有什么窍门
答: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基础理论在具体地区的应用。所以想学好这部分,一是自然和任务两部分知识掌握好。这样就知道什么因素会引起什么,知道如何分析。就像看见40-60大陆无论是哪个国家我们心里第一想法就是这里应该是温带海洋气候。就像看见暖流我们就知道沿岸增温增湿。第二就是准确定位。方式一就是通过经纬度。这个需要我们对于全球重要经纬度有个基本概念。比如十条重要纬线经线经过那里,每个大洲大洋中间的经纬线是什么。方式二就是通过轮廓,包括大洲大洋的轮廓,重点岛屿轮廓,以及重要国家的基本轮廓。三就是通过地标。比如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最少最知名的要心里有数,比如科迪勒拉山系、比如西西伯利亚平原,比如红海,这些基本地区出现了我们就要在心里反映出大概的位置了。这些就需要我们多看多背多记忆了,这确实是个慢功夫,可以在卧室贴个地图,或者随身携带一本小地图,没事就看,可以一个一个区域来,多和同学家长沟通探讨一起记,也可以像初中一样买一本填充图册,看完了自己填名字,慢慢就记住了~
问题22:自然地理大题怎么答?
答:自然地理考大题比较多的是大气和水这两章,通常会结合某一具体区域来考察。自然地理大题如果达不好,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区域定位出现了问题,确定不出这是哪里,所以答题偏差。这种情况需要对于区域进行更好的定位,比如重点经纬线穿越的地方,比如大洲大洋中间穿过的经纬线,确定大致位置。这个是个辛苦活,需要经常看随时看,慢慢就记住了,可以找一本方便携带的地图册,自己没事就看看。二可能是因为基础自然地理的知识是真的不太会了,这个就需要回头把这两部分常考的好好复习复习,自己穿线知识点。具体考察题目的时候,很可能知识点本身是不能完全得分的,需要结合着本道题目材料的具体情况,有重点的展开,并且结合当地情况说清楚前因后果。比如知道这地方是季风气候,那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对这个地方又有什么影响,可能都要说完整才能得分。每做一道题就要总结到底哪个知识点没清楚,一定回到教材和教辅,好好研究明白,慢慢问题就会变少的!
问题23:涉及时事该怎么办
答:文综三科都会涉及到一些时事的题目,第一当然是建议大家平常也要对热点有所关注,尤其是国家特别重点谈到的地方,或者是逢五逢十的纪念日,很可能会在考试的时候考到,平常如果有了解,考试的时候就会心里有谱,并且能够加入国家谈到的最新的思路想法、二是其实所有的时事热点也都是依托于课内知识来出题的,遇到新的材料没见过的也不要慌,好好分析材料,认真读题,定位到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根据答题思路和材料的内容进行答案的组织也是能够得到大部分的分数的
三、冲刺提分
问题24:如何尽快把地理从30分提到70分?
答:目前的成绩可能咱们的知识点确实存在很大的漏洞。如果现在高一高二,那就好好跟着老师的进度,不懂得一定要问,放心,只要是好好听,地理很少有听不懂的,放平心态。同时课后自己抽时间从头到尾复习,参考教辅书自己梳理记背知识点,穿逻辑。再配套习题进行消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了这一步,分数就会提升到大概60分左右。然后再通过做题积累方法和思路。如果现在已经高三了,马上要考试了,那就放下题,狂背知识点。挑重点的,比如大气和水,比如农业和工业。一天一个章节肯定时间够了。同时如果自己没有大题答题思路和模板的话,就去找老师或者网上都有,这几块知识的模板都记住,考试按照思路模板的几个方向依次做答,拿不准的就答上。如果现在开始大概十天到半个月基本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想一下子20天时间达到70分不太可能,但是如果真的去做了分数肯定会有不小的提升。加油!
问题25:地理应该怎么学?总是不知道该背什么,有些图不知道该不该记?每次地理只能考30多分?这该怎么办啊?
答:咱们地理存在一个问题,叫做教考分离,最直白就是教材上内容特别少,如果上课错过了老师的补充,或者高一有些学校不重视,讲的很少的话,课后确实不知道该背什么,因为就算把书都背下来,考试还是不会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买本合适的的教辅书,有的学校会发,如果没有,可以考虑同步版或者总复习版本的五三,里面有对于知识点的细化和总结,并且有配套习题,对于考点也进行了分类整理。我们辅助教辅书来背知识点,就会全很多也落地很多了。至于图的话,教材知识点涉及的典型案例的图要记住,比如自然地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洋流分布示意图、世界气候分布示意图;人文的美国玉米小麦带、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地区等等,这些都是教材的例子也属于基础性知识,考试都是默认大家会的。除此之外就是做题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比较难频率又较高的图要有印象,知道怎么分析。其他的图没办法每个都背下来,也不需要,类似于世界各个区域,咱也没法都背下来。这个方面建议多看地图,多积累印象,考试的时候都是根据学过的自然人文基础知识,和区域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一个新地方的情况。地理就是没搞明白的时候分数很低,搞没搞明白了每年都有90分以上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搞明白知识点本身,多认地图,可以一个一个章节的回头背,保证知识点记住,并且构建内在联系,过一轮之后肯定会很不一样的。
问题26:答地理大题会有不知道写啥的感觉,就感觉不会写,现在马上高考,一般地理60多,这种问题怎么克服?
答:地理大题要比选择题好提高。大题的分析通常分两种方式,一是心里的模板。咱们地理大题很多题目具有固定的分析方式,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就是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就是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最少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等。这种固定分析角度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基本都讲过的,如果没有,网上也有很多,可以搜搜看看,不过要结合具体省份的具体情况。这是提前做到心里有底。第二就是对于材料和题干的仔细研读,关键词寻找。首先模板是要在具体题目中根据重点强调的。其次通常题干和材料给出的关键词通常会是答案的来源。一定要仔细重视每一个词!比如说到政府补贴或者政府号召,就是要考虑政策;说到山区或平原就要考虑到地形。当然除了这两点,最基础的是要对于基础知识点有良好的把握,这样才能够对于问题足够敏感,心里足够有数。这样就能够拿到大题的基础性分数了。很多同学还会发现另一个更痛苦的情况,就是考完试明明对完答案自己的点都是有的,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是拿不到全分。这里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你答的点都是对的,比如问湄公河口附近为什么洪涝严重,答热带季风气候、答地形平坦。这些点都对,但是不能得全分,因为热带季风气候和洪涝有什么关系?!热带季风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所以夏季洪涝严重;地形平坦不利于排水所以洪涝严重。一定要结合材料答出前因后果,这样才能得全分。这一点通常是我们单纯刷题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一定要结合考试卷子进行分析,平常做题的时候重点研究大题参考答案的描述逻辑是什么样的,出了关键点之外的逻辑语句是什么,怎么能够将关键点和想要考察的内容连接诶起来。我们总结思路不光是答题模板,还包括答题的逻辑。所以在这部分再好好联系联系思考思考,就会发现大题有质的变化。一定要更细致更全面,才能将咱们的知识点和题目更好的结合。这种习惯是可以培养和练习的。道和术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题目问题,获得高分!
问题27:上次考试文综261,政治83,历史85,地理93,还能提高吗?还有对于政治怎么提高到90呢,选择题怎么办?
答:文综上260确实很不错了已经。地理分数很高,说明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注意仔细读题和自己的答题思路的总结好好保持就够了。政治希望提到90分以上,要保证选择题错一个甚至全对,同时大题尽可能全面而规范。选择题如果想要做全对,一方面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特别是每部分的易错易混知识点区分,这个老师上课应该有总结,或者自己做题的时候也应该会有感觉的,记下来搞定它;同时要提高材料分析能力,在有两个不确定选项时,认真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提取整段材料的核心意思而非片面观点,选取最优答案而非正确选项,对经典题目加以总结和思考。搞明白每一个错的地方到底是为什么,对应到哪些知识点或者方法技巧还有漏洞,及时返回补充。查缺补漏。加油,争取冲上270!
问题28:文综底子超级差,想学不知道从哪下手,有什么好办法吗?
答:如果很明确自己确实基础不好的话,基本上最大的问题在知识点的漏洞。这个时候,放下题,狂背知识点。抓大放小挑重点的,比如自然地理的大气和水,人文地理的农业和工业,区域部分背可以十条重要经纬线,最后区域这部分记住多少算多少。一天一个章节参考教辅书背!肯定时间够了。同时如果自己没有大题答题思路和模板的话,就去找老师或者网上都有,这几块知识的模板都记住尤其农业和工业,考试按照思路模板的几个方向依次做答,拿不准的就答上。如果现在开始大概十天到半个月基本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做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心里有底的多了。这是最快的突击提升方式,如果真的去做了分数肯定能提升。这段时间辛苦辛苦,加油,剩下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相信自己!
问题29:应届艺考生。因为文综很多答题方法没掌握,能有什么快速的方法提高文综吗?
答:这位同学,其实说实话每个学科都是一样的,很少有一蹴而就的方法。不过如果你愿意下功夫,还是有一些见效要快一点的方式,要看你现在高几了,如果高二的话,很多同学这个时间差不多要准备开始集中训练了。这时候如果知识点问题不大,只是方法没有掌握,出题角度了解的少,那可以在复习艺考内容的这个阶段,每天晚上选择找一些比较好的模拟卷子来刷题,搞明白每个题目的原委,好好刷题会比较迅速的提高对于技巧的掌握。如果现在已经高三了,还有二十几天,差不多艺考内容已经结束了,建议拿起书,挑重点章节参考教辅书背知识点,比如自然地理出题最多的是大气和水、人文出题最多的是农业和工业。区域就背十条重要经纬线。像政治,背知识点作用非常大。然后找之前自己老师整理的大题思路和模板,如果没有网上也是有很多的,大部分还能用,背下来,这样答大题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如果能够背下来,差不多大题一半分数心里有底,然后再答题的时候具体结合材料就能够达到还不错的分数。加油,这段时间辛苦点,过去了就好了!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重要界限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重要界限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1、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1.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