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美妙的“杯琴”》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

发表时间:2020-06-05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美妙的“杯琴”》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美妙的“杯琴”》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延伸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买文具》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买文具》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习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简单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在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

2.通过多样化算法,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流程:

一、学情调查

1.读出下面小数,结合情境说说它们的含义。

0.2元 0.3元 0.6元 0.4元 0.05元

2.填空。

5角=( )元8角=( )元10角=( )元1.58元=( )元( )角( )分4.06元=( )元( )分2.4元=( )元( )角6角5分=( )元

二、质疑探究

1.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33页情境图,谁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

(1)课件展示教材上的信息,教师引领提问题。

生1提出问题: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师:同组交流你的想法。

生2:加法算式为:( )

生3:乘法算式为:( )

师:在这里,0.24表示的是( ),乘法是加法的( )。

(3)师:你能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24是多少元吗?动脑试一试。

[尝试计算,四人小组交流算法,算法汇报。]

生4: 一个橡皮擦0.2元,四个橡皮擦就是0.2+0.2+0.2+0.2=( )元。

生5: 0.2元就是2角,4个2角就是8 角,8角等于0.8元。所以0.24=( )元。

生6: 我们用涂色的方法也可以算出0.24=0.8元。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0.2元,也就是一个橡皮擦的价钱,买4个就涂色4个0.2元,合起来是0.8元。

生7: 4个0.2就是( )个0.1;8个0.1就是0.8。

师:仔细看笑笑与你的做法一样吗?

生8:一样。我认为( )

师:多媒体演示面积模型;4个0.3=( )

生9:淘气总结得也很容易懂。

2. 师: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鼓励学生将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独立、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经历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再尝试提出不同问题,并列式计算。

生10:化成角简单。0.4元=( )角 3个0.4元=( )角

师:多媒体演示面积模型;3个0.4=( )

生:同组交流。

0.4是( )个0.1,3个0.4是( )个0.1,是( )

三、达标检测。(多媒体依次出现,便于汇报反馈)

1.教材第34页练一练13题。

2.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4题。探讨:0.011000=( )

3. 0.6+0.6+0.6+0.6+0.6=( ) ( )

0.3 4可以看成是( )个0.3连续相加。

0.08 3= ( )+ ( ) + ( )

一本作文本0.9元,买4本多少元?(只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 我们周村小学大门口的街道旁栽了一行柳树,每1.2米栽一棵,那么从第一棵到第六棵共有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5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对比照片,并提出问题。(预设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爱吃)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4.谈话:这是老师以前的一张照片,和现在老师的样子对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6.教师小结变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学饮食,所以才变得这么胖)

7.谁还能追问?

8.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9.课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0.学生对老师的身材对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1.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小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身材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活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0分钟)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学生齐读营养专家的话。

4.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讨论后汇报。

5.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6.学生分组检验,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用计算器计算)。

7.学生汇报检验过程、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尽可能荤素搭配方能符合营养标准)

8.学生独立思考配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检验、修改,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本组最满意的方案来。写好的由汇报员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9.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全班最喜欢的菜式。

10.究竟怎样吃才有营养,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11.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营养专家的话,的?(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

12.谈话:那么谁知道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13.引导学生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检验一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4.引导汇报交流发现: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

15. 根据你的发现,能结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在这些菜中也选择三道菜搭配出符合标准的菜谱来吗?你觉得在配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6.引导学生统计全班最喜欢的五道菜式。

17.课件出示营养专家的话。

18.课件出示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

19.课件出示检验结果。

20.课件出示菜谱,及其营养成分。

小组互评对不低于不超过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依据专家提供的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判断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明理由。

学生互评相互的发现,并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予以评价。

学生小组内互评方案,评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我力图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探究、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经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比较、选择、判断、调整、统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此活动,并且自己喜欢去验证自己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

三、活动三:回顾总结、引申问题(3分钟)

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1.学生自由对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2.先相互交流对自身饮食习惯的评价,再全班交流。

3.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老师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吗?

4.能再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身材做个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吗?

学生对老师、同学或自身的身材及饮食习惯进行自评或互评,并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总结式的提高,进一步明确学了知识后自己心中迸出的感悟与想法,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四、活动四:拓展提高、实践应用(2分钟)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口头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课件出示实践作业

1.将全班最喜欢的 5种搭配方案,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给父母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或晚餐菜谱。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9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克

() ()

荤 素 搭 配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鼹鼠钻洞

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

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

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

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

4、数线段

(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

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

(板书: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

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问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1、获取信息,理解题目。

5个车站可用字母什么代表?单程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想想你是按什么标准来数的。

3、汇报交流(课件展示数法)

(板书:5个站,车票总数为:4+3+2+1=10(种)

问题二: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7个呢?8个呢?

方法一:画6个点,重新数

方法二:直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F点,即10+5=15(种)(课件在图下面展示需再加的5条)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条数刚好与原来的点数相同。

4、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5、知道了规律,让学生尝试写出10、100个车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四、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按一定的顺序数对于数线段来说很重要,其实它对于数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也同等重要,所以以后不管在数什么图形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才不会重复和遗漏,记住了吗?

板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

有序 不重不漏

点的位置: 3+2+1=6 线段的长短: 3+2+1=6

5个站,车票总数: 4+3+2+1=10

6个站,车票总数: 5+4+3+2+1=15

7个站,车票总数: 6+5+4+3+2+1=21

8个站,车票总数: 7+6+5+4+3+2+1=28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下册《孔子学琴》教案

29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认识痴、抑、纯、浸4个生字,会写倦、恳、溢、浸、抑、炉、纯7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孔子)

3、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与孔子相关的资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4、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法解决。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件展示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4、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读文,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记叙的。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sèbìkěnchīyì

鼓()()恭毕敬诚()如醉如()()扬顿挫

2、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毕恭毕敬:

炉火纯青:

第二课时

一、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1、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2、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做事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对待学琴这件事儿的?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2.他看到孔子的手指(),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悦耳动听……

3.师襄听得(),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二)、选词填空。

席地而起激情洋溢炉火纯青

1.时隐时现,眼前是一马平川的荒芜石原,几块嶙峋怪石傲然而立,时而有狂风(),吹过凹凸不平的石质地面,卷起漫天飞沙走石,打在脸上犹如针砭。

2.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的乐曲声迷住了。

3.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的地步。

(三)、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四)、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3、积累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29孔子学琴

学曲谱学而不厌

练技巧不断进取

领会内容精益求精

体会作者炉火纯青

教学反思: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孩子多说,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最后升华主题后还可以适时的让孩子根据板书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孩子就会更深的领会文章的主题。谈感受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对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好品质靠近,进一步学习孔子的好品质。从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方法指导:

引导法,提示法,学会观察,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具 体 内 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一顿营养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开始。对将近10个小时不停消耗能量却没有补充的身体来说,早餐格外重要。早餐唤醒了身体,开启了身体高效的新陈代谢;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给到大脑,以便让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进行一天的工作、学习。不吃早餐,不仅会营养失衡、引起胃肠疾病,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容易衰老、精神无法集中等各种问题,所以,要想学习好,早餐要吃好哦!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深入理解,体会方法

(1)一共要考(90 )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54)个没有烤,每次烤9个,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图示中,把要考的90个看做一个整体,分成( 已烤的 )和(剩下的 )两部分,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先求出(剩下的量 ),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每次烤的数量9个,就是要烤的( 次数 )。

(3)尝试解决,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师精讲,再次理清题意。

2.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四、精讲点拨

(约5分钟)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

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

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五、测评总结(约15分钟)

1.达标测试。

(1)

问题

① 你知道了什么?

②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25+15)8

=408

=5(只)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④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⑤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60-15)5

= 455

= 9(米)

③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⑤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 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639

=189

=2(排)

③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④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⑤解答正确吗?

2.课堂总结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3.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绘出物体的位置》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绘出物体的位置》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重点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2、学法: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上节课给出地图,同学们能说出位置,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给出了方向和距离,我们如何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板书课题:绘出物体位置

2、说一说: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 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 200米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一上课就使孩子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有关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2、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出,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4、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距离怎么确定?可以画线段表示,可以用 1厘米代表 50米,150米便可以画一条 3厘米长的线段。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设计意图:例2是通过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它与例1是相互联系、互逆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完成课本21页练习三3、4题。

1、组织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辅导学困生

3、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1、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给出方向和距离,就能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大家的收获真大!

板书设计:

绘出物体位置

方向 距离

绘制平面图

教后反思:

1、收获: 学生在画图时参与的热情比较高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积极的投入到这节课中来。

2、不足:同学在画图时对于物体的方向容易弄反,还有的同学在定距离是不够准确。

3、改进措施:积极纠正学生画图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努力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课本18页例1 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演示讲解。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大家回忆以前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关于辨认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回答。师结:一般定方向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的。还有吗?

(引导学生回顾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学生汇报。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

2、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1号点、2号点、终点与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确定物体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越野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条件?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板书:方向 距离

4、练一练:让学生找出2号点和终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讨论充分,积极参与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小主人的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做一做 。

师:这是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仔细看图

(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2)书店在小明家( )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3)邮局在小明家( )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4)游泳馆在小明家( )偏( ) ( )方向上,距离是( )米。

指名填空,集体评议。

2、练习三第1、2题。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

方向 距离

确定位置

教后反思:

1、收获: 在这节课中,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一个物体位置的方向与距离。

2、不足: 有的同学说了方向后忘了说物体的距离。还有的同学有时会将物体的哪偏哪与度数弄反了

3、改进措施: 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严密性,及时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度数与所偏方向的一致性。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认识容量和升》《认识毫升》《练习一》《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一)》《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三)》《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二)》《连除的实际问题(一)》《连除的实际问题(二)》《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一)》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二)》《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三)》《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四)》《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整理与练习(一)》《整理与练习(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2)》《练习六》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2)》《平均数》《平均数练习》《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2)》《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可能性》《可能性练习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课》《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角的度量练习课》《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垂线与平行线练习》《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怎样滚得远(综合与实践)》《数的世界(1)》《数的世界(2)》《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有关0的运算》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有关0的运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3页例6 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2、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

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

主题图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

150+0=43-0=25-25=0 +50 =0135=012=

1、让学生快速口算。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问题的形式创设数学情境,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5+0=5

一个数减去0, 还得原数。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05=0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大家在组内畅所欲言,然后在全班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2、质疑

(1)老师提出问题: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 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 50=□ 00=□

小组交流、教师补充板书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

(设计意图: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 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但掌握结论,而且理解结论的算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算一算。

0+1=0+0=68-0=230=456-0=780=00=781=056=100-0=

2、填一填

(1)一个数加上0,还得( );

(2)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是( );

(3)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 );

(4)0除以一个( )的数,还得0;

(5)0不能作( )。。

3、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820 014+637

24(75-67) 9+99-9

4、列式计算

(1)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2)840减去140的差,再乘上0,积是多少?

(3)87减87的差除以78加22的和,商是几?

5、课本P15

(1)练习二第7、8题。

(设计意图:围绕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正确对待学生暴露出的学习的不足和疏漏,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0的运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么?你认为自己或同伴的表现怎样?

(设计意图: 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对情感态度进行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 5+0=5

一个数减去0, 还得原数。。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05=0

0除以非0的数都得0 。 05=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将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一些有关0的运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举例,再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要板书的内容,如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必须举出例子来进行验证。教材中特别强调0不能作除数,那么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如有学生发现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0的积都等于0,00的结果有无数个。学生能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在隆隆作业的挖掘机上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二、梳理知识,自主练习

1、回顾梳理角及角的分类、大小比较。

谈话:什么是角?(学生回忆)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且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记法。(学生画、说)

谈话:用你手中的纸随便折出一个角,跟你的同桌比较一下你的角大小。互相说说怎样比的。(学生活动)

谈话:同学们你能试编一句顺口溜记住角的分类与大小?(学生试说)小指代表锐角,无名指代表直角,中指代表钝角,食指代表平角,大姆指代表周角。

【设计意图】在对应着说的过程不仅记住了这几种角,还能把他们的大小关系很清楚地记住。

谈话:同学们喜欢顺口溜吗?量角中心对顶点,零线重合角一边,若想知道多少度,分清内外看他边。老师的顺口溜说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

【设计意图】如果继续按上节课讲的量角的方法复习学生会失去兴趣,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进一步记牢量角的方法,而且还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练习。

①自主练习第4题。

谈话:同学们对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比赛。

(学生量角并比较)集体校对

②自主练习第8题。继续量角训练

谈话:从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看,大家都知道节约时间,同学们知道吗在钟表上还藏着许多角的知识。

教师出示钟表教具,先演示,学生口答几个,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一圈是多少度?每一大格多少度,每一小格多少度?

(利用规律限制时间同桌解决第8题,一人用得到的规律解决,一人用量角的办法。)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解决了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而且能让学生不用量角,就能观察出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角的度数。

③自主练习第5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在书上量角量得很好,现在我们量量手中的三角板,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同桌合作量角,量后把你的结果汇报给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以下信息

⑴都有一个角是90度。

⑵一个三角板是有一个角是45度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⑶每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之前就有学生已经知道它是180度,小组交流的目的,让学生在复习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内角和的知识,为新知打下基础。加强学生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

④自主练习第11题。

谈话:对于一个三角板同学们了解这么多知识。两只三角板你又能得到哪些角的知识?学生口答一些拼成的角,并举着自己的三角板演示给其他同学。

谈话:刚才同学拚得很好,下面个人动手拼一拼谁的发现最多?把你得到的新角画在本子上。

(学生动手拼摆画,可能有的学生几个人合作,运用三个三角板拼成的角要给与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用三角板拼不同度数的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小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摆加深学生对这些角的理解组成。

三、综合巩固,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0题。

谈话:通过刚才练习,同学们对角的有关知识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考考你的眼力。手势判断对错。(师生共同完成)补充

①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三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 )

②把一个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来,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两边画出的越长,角就越大。 ( )

【设计意图】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一个综合理解。更加清楚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

2、自主练习第13题。

让学生动手画在练习本上,教师在黑板上跟学生一起画。

谈话:你画出一个什么图形?量一量第3个角是多少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⑴两个角的另一条边交于一点,得到一个三角形。

⑵三个角的度数和正好是180度。

【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画角的同时,又一次间接渗透三角形的内角和。

3、自主练习第9题。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你喜欢体育运动吗?你知道哪些运动项目?你知道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上藏着角吗?谁表演给同学们看看,并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之后同桌互相表演画角)

【设计意图】第10题学生用眼判断角,第13题学生动手画量角。第9题让学生整个身体活动起来找角,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应用拓展。

自主练习14题

谈话:同学们对于量角画角都掌握了,那么你会计算角吗?先观察第一幅图,你通过看图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可能

⑴有一个角是135度。

⑵角1和135度的角正好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⑶角1和角2正好也是一个平角180度。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计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表扬,同时提出要求借助已经掌握角的知识,继续寻找生活中与角有关的知识为我们学习今后的知识打下基础。

课后反思: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以这一教学思想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旧知,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巩固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一些激励性语言,以及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甚至一些小比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巩固。

2、练习题的设计,基本上遵从书上的练习题,从易到难,面向全体学生,对书本上的题目重新调整。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角及角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并在其中通过一些题目渗透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测):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测

生1(预测):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测):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测):平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

生4(预测):平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平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表示呢?(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开始的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平均每人做对11道题。

第二小组:(10+12+14)3 =12(道)答:第二组平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08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5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对比照片,并提出问题。(预设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爱吃)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1.谈话:这是老师以前的一张照片,和现在老师的样子对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3.教师小结变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学饮食,所以才变得这么胖)

4.谁还能追问?

5.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学生对老师的身材对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小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身材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0分钟)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1.学生齐读营养专家的话。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讨论后汇报。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学生分组检验,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用计算器计算)。

5.学生汇报检验过程、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尽可能荤素搭配方能符合营养标准)

6.学生独立思考配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检验、修改,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本组最满意的方案来。写好的由汇报员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7.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全班最喜欢的菜式。

1.究竟怎样吃才有营养,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2.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营养专家的话,的?(营养专家说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中的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

3.谈话:那么谁知道如果我们长期获取的热量和脂肪过多、过少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4.引导学生按照专家提供的这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检验一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引导汇报交流发现:怎样配菜才能容易达到这两条标准?

6. 根据你的发现,能结合营养专家所说的两条标准,在这些菜中也选择三道菜搭配出符合标准的菜谱来吗?你觉得在配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7.引导学生统计全班最喜欢的五道菜式。

1.课件出示营养专家的话。

2.课件出示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

3.课件出示检验结果。

4.课件出示菜谱,及其营养成分。

小组互评对不低于不超过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依据专家提供的两条基本的营养标准,判断食堂师傅推荐的三种菜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说明理由。

学生互评相互的发现,并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予以评价。

学生小组内互评方案,评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我力图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探究、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经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比较、选择、判断、调整、统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此活动,并且自己喜欢去验证自己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

三、回顾总结、引申问题(3分钟)

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1.学生自由对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2.先相互交流对自身饮食习惯的评价,再全班交流。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老师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吗?

2.能再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身材做个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吗?

学生对老师、同学或自身的身材及饮食习惯进行自评或互评,并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总结式的提高,进一步明确学了知识后自己心中迸出的感悟与想法,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活动四

四、拓展提高、实践应用(2分钟)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口头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课件出示实践作业

1.将全班最喜欢的 5种搭配方案,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给父母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午餐或晚餐菜谱。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9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克

() ()

荤 素 搭 配

表格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美妙的“杯琴”》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