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

幼儿园知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06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
组成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保护、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组成
分化组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组成
系统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结构图
(4)草履虫的应激性

相关阅读

初一上册生物人教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初一上册生物人教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初一上册生物人教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课后练习题:
1.调查中不应该()
A.明确调查目的 B.凭借个人喜好取舍
C.如实记录D.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的基本方法
B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故选B。
2.(2010·苏州结业考试)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调查的基本方法
A
本题考查调查的方法。调查校园内生物时要仔细,不仅要对较大的生物进行统计,更应细致仔细,特别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的结果比较全面、客观。
3.(2008·天津中考)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进行的工作是()
A.设计调查报告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D.作好归纳整理
调查的基本方法
B
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习性、数量、生活环境的特点,所以要设计调查表,并且做好调查记录,然后把记录的内容作好归类整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察生活环境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制作植物标本不是调查的内容。
4.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A.人口普查 B.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D.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什么是调查。
D
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属于观察。

初一上册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点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点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
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拓展练习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
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
A.会制造工具B.会使用工具C.会使用天然火D.会人工取火
3.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B.八十万年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
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初一上册生物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生物导学案(新版人教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7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六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五、归航拾贝学完这节课后,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
六、达标测试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2)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P82
3、P83
七、学后反思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拓展创新:
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归类有什么意义?
五、归航拾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达标测试
1、P111
2、P112 
七、学后反思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培养合作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1、理解生物的生活与其周围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形成爱护实验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3、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学习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难点:1、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4、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共同的家园。
二、导入新课: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什么是环境?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
三、合作探究:
(一)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2-15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态因素?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哪些影响?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4-16页,完成下列各项:
1.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3.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
5.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的收获是:
六、达标测试
1、P1812、P1823、P183
4、P1845、P185
七、学后反思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认识到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生物与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导入新课:(展示家庭水族箱),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水族箱,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合作探究(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第20页课本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
1、(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2.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植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
______________——————阳光、空气、水等
3.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看课本21、22页完成下列各题:
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光系,主要是是-----和-------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通过22“观察与思考”讨论: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课本23-24页资料,讨论思考: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的收获是:
六、达标测试
1、P2412、P2423、P243
4、P2545、P255
七、学后反思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能力目标: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学习重点: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学习难点: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这种性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作为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最终夹裹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生态系统。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吗?你认为在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生态系统吗?
三、合作探究(一)生物圈的范围利用课本插图,阅读课本第26、27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的深处。这个厚度为()的圈层,包括(
)、()和()。
3.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阅读课本28-29页内容完成: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湿地生态系统是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__________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阅读课本30-31,回答下列各题:
1.据30页的资料,说明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通过分析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2.课本31页的的资料,说说你有何启发?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的收获是:
六、达标测试
1.P3212.P3223.P323
4.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5.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3)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4)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七、学后反思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时间:
学法指导: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学习本节课最好的方法。
学习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重点是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而难点是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这一部分的考点有:显微镜的对光、调节、和观察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察教材37页图2-1普通光学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二、导入新课:
1、生物形形色色,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什么?
2、观察越来越小的生物或观察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要用到什么工具?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
1、对照教材37页图2-1和实物认识并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
3、动手探索: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习任务(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规范、独立操作,并能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总结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⑴如何取放显微镜?
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放压降升找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上”的物像是;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学习任务(三)总结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技巧:
1、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光线强时用镜,光圈)。
2、显微镜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带有螺纹的镜头是。
3、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4、对光的三转是:;;。
5、怎样算是对好光了?
6、观察动作的先后顺序:....
7、整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并将镜筒下降到处。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六、达标测试:1、P401
2、P402
3、P403
4、P4045、P4056、P406
七、学后反思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植物细胞时间:
学法指导:动手实践制作临时装片。
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在活动中学习与人合作,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学会制作临时装片;难点是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分辨出植物细胞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42-44页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了解实验方法步骤
二、导入新课:
思考: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树叶、头发、手指头能不能看清楚?那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细胞?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自学了解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和要求。
观察的材料一定要。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判断:用口腔上皮制成的属于片;用血液可制成血片;观察叶片内部结构应制作片。
学习任务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准备:用洁净的把载波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波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适量)
制作: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特别重要)
染色:把一滴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请你归纳制作装片的“动作”步骤:、、、、、。
3、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怎么取洋葱鳞片叶表皮?
(2)为什么盖盖玻片要这样小心做?
(3)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怎么做才能给材料染色?
4、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体会总结制作技巧。
学习任务三:观察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植物细胞的大体形态。
2、自学教材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细胞结构,认识各部分功能。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
1、制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的步骤和技巧:
2、总结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六、达标测试:1、P451
2、P452
3、P453
4、P454
5、(1)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_________。
(2)这些植物细胞是在显微镜的目镜12.5×,物镜是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被。
(3)已被碘酒染色的装片上,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
(4)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______中。
七、学后反思: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三节动物细胞时间:
教师寄语:手脑并用收获颇丰。
学法指导: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总结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巧。
3、通过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是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难点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细胞结构的观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47-48页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了解实验方法步骤
二、导入新课:
你已经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了,那么动物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学习制作动物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0.9%的,保持细胞的形态)。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几下。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总结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动作步骤
2、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②如何避免出现气泡?
③怎样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3、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可使用不同的材料),体会总结制作技巧。
学习任务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认识动物(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
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简图。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动物(人体)细胞的大体形态。
实践与尝试:如何使上皮细胞更清晰?
2、自学教材动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图。
4、总结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有、、而没有、、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和技巧。
2、总结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六、达标测试:
1、P491
2、P492
3、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
七、学后反思: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时间: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3、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4、认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重点难点: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②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③理解细胞核的作用
难点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细胞核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现象引入:①切西瓜流出许多甜甜的汁液,这说明细胞中含有什么物质?来自于细胞的哪些结构?举例说明细胞中含有什么物质?(结合吃水果时的各种口感,说出水果中含有糖、水、酸性物质等)
②树叶能够燃烧,说明在细胞中蕴含着能让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1、实验体会:蔗糖、盐等溶于水,说明这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自学教材50-51页,了解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并尝试总结:
实验探究:将一粒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烧掉的是,剩下的灰是。
学习任务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甘薯能被晒成甘薯干,是由于甘薯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甘薯干会感到甜味,说明甘薯细胞中的糖类物质没有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可见细胞膜有的作用。
学习任务三:理解和认识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引入:联系人不吃饭挨饿的感受,体会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
1、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
2、分析实验:能量有不同的形式,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能转变成能和能。类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电灯。
3、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
学习任务四:认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阅读教材P52-53,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人体,就是因为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叫做。
2、遗传信息存在于中。
学习任务五:了解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阅读多莉诞生的资料,回答问题
1、在小羊多莉的诞生过程中,A羊B羊C羊分别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2、多莉和那只有哪只羊长相相同?由此可以说明什么呢?
3、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4、细胞的生活是的统一。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1、细胞膜的作用:。
2、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3、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
4、细胞的生活是的统一。
五:达标测试:
1、P54.12、P54.23、P55.3
六、学习感悟:
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难点是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56-57页了解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二、情境引入: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
想一想,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描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阅读教材58—59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之所以由小长大是与和分不开的。
2、什么是细胞的生长,细胞能无限的长大吗?
细胞的生长是指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且转变成的物质,不断增大,但细胞无限制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
3、师生总结: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内→外(核、质、膜、壁)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细胞,分裂时先由一个分成,随后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
学习任务(二)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1、演示:一团毛线分成两部分。染色体是否这样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解释。
3、课件展示: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4、描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5、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的意义:
四、交流展示:拓展反思:由细胞分裂图判断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
五、归航拾贝:教师引领,构建本节知识体系:
1、细胞的生长过程:
结果:
2、细胞分裂的概念:
过程:
最显著的变化:
六:达标测试
1、P571
2、P582
3、P583
4、新产生的细胞很小,它要通过()由小长大。
A生长B分裂
C生长和分裂D能量转变
5、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A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为两个B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形成新的细胞壁D形成新的细胞膜
6、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七、学习感悟:
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时间:
学习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难点:(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是什么细胞?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自学教材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明确什么是分化?
学习任务二: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器官的构成
1、学生观察人体基本组织切片,了解四种组织的特点。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总结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分布
特点
功能
探讨: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2、组织构成器官。
实例分析:皮肤
举例:常见器官(如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由消化器官引入消化系统细说说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阅读教材P62,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说明:器官如何构成了系统。
2、总结:细胞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的?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分裂、分化按一定次序按一定次序协调配合
细胞———→()—————→器官—————→()———→人体
五:达标测试
1、P621
2、P622
3、P623
4、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5、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6、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①结缔组织②上皮组织③肌肉组织④神经组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下列具有保护功能并属于上皮组织的是()
A.小肠腺上皮B.心肌C.血液D.皮肤上皮
8、人体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特点是。有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等作用。请举例:。
六、学习感悟:

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通过解剖、观察植物体的某些器官,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下自行观察番茄:番茄的果皮与果肉口感有什么不一样呢?
2:思考:为什么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细胞会不同呢?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植物的几种组织
①自学教材P63-65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②联系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特点,谈谈植物的各种组织是如何由细胞分化而来的?
③展示课件,以番茄橘子的果实和叶片为例,小组内探讨植物的各种组织,说明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植物的器官和结构层次
1、学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分辨构成的器官。简单描述各器官的作用。
2、小组内类比动物体结构层次,讨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师生总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教师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五、达标测试
1、P651
2、P652
3、P653
4、P654
5、P655
6、P656
7、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8、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所取植物组织中应含哪种组织,才最容易发育成新植株()
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
9、下列哪项是营养组织的主要功能()
A.对细胞起支持作用B.供给保护组织营养
C.贮藏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D.输导营养供给其他组织
7、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西瓜瓤b.西瓜瓤中的瓜子c.瓜子仁d.桃e.一个花瓣
A.bcdeB.bcdC.bdD.be
六、学习感悟:
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各种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尝试找出探究活动设计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破难点的办法并实施自己的设计;
4.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逐渐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收集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要注意包括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和真菌等各个类群。总结思考:这些美丽的生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没有水的地方也有,每一克土壤中就有几十万个。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就悄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它们太小了,小到全身只有一个细胞。因此把它们叫做“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又可以叫做“单细胞生物”。
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这类生物的代表:草履虫。
二、合作探究:
(一)自读教材P66-69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为,如等,大多数生活在环境中。
2、草履虫的身体端较圆,端较尖,形状像一只。
3、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草履虫依靠进行运动,食物从进入细胞内,在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出。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草履虫通过呼吸。
5、我们能用肉眼看到草履虫吗?。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再盖上盖玻片。
6、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益处有:和;害处有和。
(二)参与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
1、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2、观察草履虫时,先在载玻片上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其
目的是:。
3、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你的根据是
4、如果让你找一些单细胞生物来做实验,你将到环境中去采集。你将选用来观察,为什么?。
5、衣藻、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其中为动物,为植物。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微观的生命世界,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征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大部分同学能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能认真思索,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希望这种学习精神,探索科学的学习态度要继续发扬下去。
五、达标测试:
1、P6912、P692
3、P6934、P694
5、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A、纤毛B、伸缩泡C、表膜D、收集管
六、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说出自己认识的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归纳植物的四个类群。
二、合作探究
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请分析: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请阅读课本P72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上述现象吗?
2、读P72-73图3―1和3―2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2)根据课前的观察,阅读课本P72-74回答: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3)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4)阅读课本P74图3―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各小组观察课前采集到的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苔藓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
(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看不到苔藓植物,你能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4、读P76-77图3―7、3—8和3―9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1)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3)蕨类植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创新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2、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来辨别方向?
四、归航拾贝: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谈收获。
五、交流展示
六、达标测试
1、P771
2、P772
3、P773
4、P7745、P775
6、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A室外阳光充足处B室内光线阴暗处C室内光线明亮处D暗室内
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A.葫芦藓B、墙藓C.地钱D.紫菜
8、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A.叶子太薄B.茎太细小C.没有真正的根D.靠孢子繁殖
9、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
A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
B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
C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很少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
D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并能说出种子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重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藻类、苔藓和蕨类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世界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1.5k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种子
1、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
2、阅读课本P79-80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出实验步骤,完成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
3、实验结束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总结出种子植物的共同点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完成下表: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和
玉米种子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观察与思考:切开苹果、桃梨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1、那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那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4、看书P82-85内容及图片,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1、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五达标测试
1、P861
2、P862
3、P863
4、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
A胚B胚乳C子叶D胚芽
5、种子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
A种皮B胚C胚芽D胚乳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株参天大树也是有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这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A营养物质B无机盐C水分D胚
7、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
A花被B果皮C种子D子叶
8、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9、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能力目标1、会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3、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3、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被子植物的一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三、合作探究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阅读课本P88-91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前一周进行)
2、展示实验结果,对本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展开讨论:
⑴本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⑵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⑶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分别研究什么样的条件?
⑷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⑸如果事先已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⑹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
、。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阅读课本9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实验小组的展示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
(2)什么叫抽样检测?抽样调查?
(3)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怎样计算发芽率?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阅读课本P92最后一段,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长,发育成和。。伸
四、拓展创新
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会得出什么结论?
2、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好处?
3、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例如大麦和豌豆就比棉播种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耕和耙,变得松软,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五、归航拾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和,自身条件是和,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或,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胚轴发育成

六、达标检测
1、P941
2、P942
3、P943
4、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土壤水分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D.减少了阳光照射
5、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④潮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胚芽B.胚根C.胚轴D.胚乳
7、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A.子叶B.胚芽C.胚乳D.胚根
8、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A.360粒以上B.360粒以下C.320粒以下D.300粒以上
9、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A.被胚芽吸收掉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
10、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B.同时发芽C.都不发芽D.乙先发芽
11、.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
12、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
13、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各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1234
发芽率92%90%91%95%
A.92%B.90%C.95%D.91%
14、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的温度、、。
15、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1040年历史,仍能萌发。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1040年,是处于状态。
16、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中抽取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的情况。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的影响。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17、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400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10天内,有240粒种子萌发;4天后,又有40粒种子萌发。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能力目标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学会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2、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无机盐。
二、导入新课
种子萌发后,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叶,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
三、合作探究
(一)幼根的生长
阅读课本96页,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你的探究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根?
2、当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怎样处理?
3、从记录数据中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补充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的细胞。
5、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阅读课本P97-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请分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成的?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通过阅读课本P98页并结合课前的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1、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补充哪些营养物质?植物是如何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3、施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拓展创新
1、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五、归航拾贝
植物的根和芽之所以能够不断生长,是因为幼根和芽中有组织。
六、达标检测
1、P10112、P10123、P1013
4、P10145、P10156、P1016
7、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8、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氧气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桃花,掌握观察的方法
2,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花的结构的研究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意义的认识,养成爱护花,进而爱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
三、合作探究
(一)花的结构
阅读课本P104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3-21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
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二)传粉和受精
阅读课本P104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2、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阅读课本P106并读图3-26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填一填
子房壁
子房胚珠
受精卵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六、达标测试
1、P10712、P10723、P173
4、雌蕊的组成是()
A.花药和花丝B.柱头、花柱和子房C.花柱和子房D.花药和花柱
5、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A.加速果实发育B.减少虫害C.增加产量D.防止品种变异
3.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
A.花芽B.花柄C.花轴D.花梗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3.描述绿色植物
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2、能力目标: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这里生有大量的。
2、导管能自而运输,而筛管能自而运输。
二、导入新课
想象“假设没有水,一棵树会怎样?”一分钟后回答,那么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取一段带叶的茎,插进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取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完成: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阅读p110-113,做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参照教材第112页图3-29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气孔并总结叶片的结构。
2、阅读课本112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保卫细胞与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2)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它的开闭由 控制。在白天和黑夜,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观察课本113页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你能对照图为大家讲一下生物圈的水循环吗?
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3、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茎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保护绿色植物。
六、达标测试
1、P1141
2、P1142
3、P1143
4、P1144
5、我们给果树剪枝时,往往会发现从枝条的断面上渗出许多汁液,这主要是()
A、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有机物
C、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D、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有机物
6、在茎的结构中,导管、筛管、形成层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A、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D、分生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7、若将一段帯叶的鲜嫩幼茎浸入含有红墨水的水里,光照2—3小时后,取出幼茎横向切断并观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上述操作中,采取光照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
8、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
A.减少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 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 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
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 )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3)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难点:组织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从中认识阳光对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请学生说说这方面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一)学生阅读课本P116-117页实验,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展示,让学生说出做法,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遮盖一面可以吗?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二)阅读课本P118-119页回答:
1、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2、植物体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课本P119页回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意义是什么?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
五、达标测试
1、P1201
2、P1202
3、P1203
4、P1204
5、下列生物不能进行光和作用的是()
A、海带B、苔藓C、小麦D、蘑菇
6、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A、太阳光B、无机盐C、水D、二氧化碳
7、在同一片树叶上,于早晨、中午和傍晚,用打孔器分别打出同样的a、b、c三个小圆片,将小圆片脱水后称重,其重量关系为()
A、abcB、bacC、abcD、无法确定
8、非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把银边天竺葵至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圆片将A处两面
遮盖后,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分析回答:
1、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其绿色部分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
2、加碘液处理后发现B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而A、C两处均不变色,其原因分别是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情感目标:(1)在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2)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你有哪些了解?
二、导入新课: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三、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P121实验,回答: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
(二)阅读课本122页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惠利斯特利实验其实是由四个小的实验构成的,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2、思考在实验中,密闭装置中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
3、如果你是惠利斯特里的话,观察实验现象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三)阅读课本123页,并看演示实验,讨论、分析、交流后,得出结论。
思考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吗?
思考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什么气体?
(四)请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四、交流展示
五、归航拾贝:
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根本保证。
六、达标测试:
1、P1261
2、P1262
3、P1263
4、P1264
5、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6、在有阳光和灯光照射的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目的是()
A、增加鱼缸水中的氧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内的营养D、吸收鱼缸水中的二氧化碳
7、西瓜表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往往呈现黄色,原因是接触地面的部分()
A、见不到阳光B、得不到氧气C、没有叶绿体D、得不到二氧化碳
8、(2007,威海中考)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密植
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9、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就会导致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不利于棚中蔬菜的()
A、传粉受精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10、非选择题: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其自身_______________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___________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而且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简称__________________。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
难点: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居室里,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放的,还有空中垂钓的,一眼望去,一片绿意中花色纷繁,真是好不惬意。王先生认为,这些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释放氧气,既更新了空气,又美化了室内环境,可谓两全其美。同学们,你们认为王先生的想法和做法对不对呢?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实验一的对照装置。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回答问题:
两种温度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二)说明实验二的对照装置。
讲述: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因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存在。
回答问题:二氧化碳在豆苗中是怎样产生的呢?
既然植物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们是否也类似动物呼吸那样要吸收氧气呢?
得出结论: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豆苗中有机物,有机物在分解时,不禁产生了二氧化碳,而且还产生了水。
(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提问:为什么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
根据三组实验的分析结果,请大家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过程。
请同学们分析、谈论、探究:
(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要进行呼吸吗?
(2)植物在白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在夜晚呢?
(3)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为什么总的结果依旧表现为向外界释放氧气呢?
(四)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五)探究“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探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从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交流展示
四、归航拾贝:
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达标测试:
1、P13112、P13123、P13134、P1314
5、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做如下实验: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原因是。
(2)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绿色植物,小白鼠将,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六、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能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3、情感目标: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学习重难点:重点: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难点: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植物的益处很多,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需要对我国的植被的分布情况做大致了解。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课本133页的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植被是指-----------------------------------------------。我国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被称为“地球的肺”的是--------------。
2、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而我国只有-----------。
3、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荒漠
(二)认真阅读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本134-135页,思考:
1、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化校园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拓展创新:
有人认为一次性筷子又方便又卫生,应该提倡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航拾贝: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测试:
1、P1361
2、P1362
(一)选择题
1、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B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D以上三项都对
3、1998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被严重破坏B水土流失C环境污染D降雨量大
六、学习感悟: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