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肥料

高中必修三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6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肥料。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三化学教案--化学肥料”,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案

课题2化学肥料

教学目的:

1、了解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了解常见化学肥料施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

2、氮肥的特效及施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常见化学肥料化学式的书写

2、各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

实验准备

1、展示化肥样品(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尿素等)

2、铵盐与碱混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的化学式

引入新课:

植物生长主要需要哪些元素?上述哪些物质含氮、磷、钾元素?

今天我们讲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

讲授新课:

一、化学肥料

学生分组看样品并计算含氮分数

常见氮肥的俗名(简称)及含氮的质量分数

名称氨水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

俗名

气肥硝铵硫铵

化学式NH4HCO3NH4NO3(NH4)2SO4NH4ClCO(NH2)2

含氮量15%-17%17.7%35%21.2%26.2%46.7%

1、氮肥的特性

(1)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铵盐遇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氨气。

如:NH4NO4+NaOH=NaNO3+NH3+H2O

氨气遇水生成氨水,氨水是一种碱,显碱性,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方法可以检

验铵根离子。

(1)操作:取少量化肥放入试管再加入NaOH,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含NH4+离子。

(2)原理:NH4Cl+NaOH=NaCl+NH3+H2O

NH3+H2O=NH3#8226;H2O(碱性,使石蕊变蓝。)

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失效。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俗称“气肥”。

2、磷肥:常见的磷肥(磷矿粉、重过磷酸钙)

Ca3(PO4)2Ca(H2PO4)2

3、钾肥:KCl、K2SO4

复合肥料:KNO3、KH2PO4、NH4H2PO4

含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氨气味。

都易溶于水,加碱有刺激性气味、(尿素除外)

磷肥:灰色一般不溶于水、无味

钾肥:白色、无味易溶于水

练习

1、为使作物叶色浓绿应施用为使子粒饱满应施用

为促进茎杆粗壮应施用肥。

2、一溶液含有KCl、K2CO3、K2SO4三种化学肥料怎样鉴别

本节小结:

(1)化肥的种类

(2)氮肥、磷肥、钾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氮肥的特性

布置作业:书P83页1-3题。目标P71-76页

课后记:内容简单,进行顺利,但应提醒学生需记忆的知识点。

相关知识

化学肥料2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肥料2”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1.2化学肥料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初步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2)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2)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
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脚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写出含有N、P、K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导入新课
引入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家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
推进新课
一、化肥简介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
NH4Cl、(NH4)2SO4]、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分析]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尘埃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肥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倾倒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这么多种类的氮肥,哪一种含氮量最高呢?请大家分析下表。
名称氨水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
俗称—气肥硝铵硫铵——
化学式NH3H2ONH4HCO3NH4NO3(NH4)2SO4NH4ClCO(NH2)2
含氮量15%—17%17%35%21%26%46%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分析]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小,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分析]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搞倒伏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裼班,严重时叶内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万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4.复合肥料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回答]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磷酸铵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
[思考]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回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2.大气污染。
[分析]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分析]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引导]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要准确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一看二溶三烧四加碱
[活动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比较外观。2.溶解性。3.灼烧。4.加入少量熟石灰,闻气味。
区分觉化肥的方法: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全部溶解大多不溶或部分溶
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没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分析]氮肥有多种,不同氮肥性质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区分不同的氮肥,步骤如下:(投影)
也可将硫酸铵、氯化铵分别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铵。
[课堂练习]1.江西的“南丰密橘”享誉全国。某果农发现他种植的橘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
A.NH4H2PO4B.NH4ClC.K2SO4D.CO(NH2)2
2.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答案:1.A2.B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它们的优点同时看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板书设计
化学肥料
化肥简介
1.氮肥
2.磷肥
3.钾肥
4.复合肥料——含有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一看二溶三烧四加碱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全部溶解大多不溶或部分溶
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没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化学肥料


11.2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学生回答]
[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
[教师]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投影]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板书]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引导]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氮肥磷肥钾肥
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能否嗅到气味?
氮肥钾肥
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3.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活动]
[交流]1.比较外观、气味、溶解性:
白色晶体
刺激性气味
溶白色晶体
无味
溶灰白色粉末
无味
难溶灰白色粉末
无味
难溶白色晶体
无味
难溶白色晶体
无味

2.
熔化冒烟有刺激味熔化冒烟
有刺激味跳动无味跳动无味
[板书]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状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教师]氮肥有多种,不同氮肥性质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区分不同氮肥。
[投影]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其他常见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优点的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又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作业]习题3
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整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下节课我们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状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初三化学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初三化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研究性学习—空气中有什么?

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或者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所需的实验仪器、药品可自己搜集或从实验室借取)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空气进行重新审视,较为理性地、科学地整理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围绕科学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开展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倾听学生们的争论和发言,随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并时时点头或用贴切的话语对学生们的表现表示赞许。

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活动天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这个问题可留做课外作业,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对于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们也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所以实验思路、反应原理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有些实验操作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刚刚接触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开放的讨论和教师适当的指导很有必要,但总的探究过程可以放开让学生大胆去做。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学生处次接触物质分类的知识,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师可多列举一些学生容易辨析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判断。

二、关注空气质量

1、[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

●初步学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真实感受。

2、[活动天地]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这一活动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的指量。

学生自学,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替;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这一标题可组织学生自学,多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

学生自学,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自己对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认识,谈对空气发现史的感受。

课堂小结: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两个探究实验,你觉得要研究一个未知问题大致要经过那些步骤?

学生回顾实验,整理思路,进行表述,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基本形成一个教完整的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论证——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在次基础上,再对活动过程进行归纳,就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教学的起点挂靠在已知与未知的衔接点上,是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着力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前布置研究性课题——空气中有什么?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的高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不失时机地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如何应用化学反应的方法。

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的基本思想。探究的动因源于问题,探究的功效在于教师的恰当引导。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节课追求的又一个教学目标,对于“关注空气质量”,“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等知识的学习,宜采用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