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及练习题

观察中的发现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6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及练习题。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自然界中的水学案及练习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1)(学案)编号:17

1、水的存在?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设计实验证明生物体内(如生菜)含有水?

2、水的用途

3、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否说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

4、水的物理性质

5、探究水的组成

(1)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的原因是。

(2)实验中,所用电流应是电。

(3)如何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

(4)电解水时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及对应化学式为:

【意外分析】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123456789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61220293949556575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24711162126313641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

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可能的原因是。

(5)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性,检验的方法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性,检验的方法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对应化学式为。

由上述实验可说明水是由组成。

(6)【思考1】水的煮沸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思考2】有关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1)

班级:姓名:

【基础知识】.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______,但是真正可以直接利用的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______。

2、造成水源污染的三个主要污染源是:工业生产中________的任意排放,生活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上部汇集的是____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上部汇集的是____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前者与后者相比,体积比是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g/l,氧气的密度是1.429g/l)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5、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火焰,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壁上有_________,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_________。此此实验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性,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1、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在0℃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B.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的。

C.动植物体内及大气中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D.水不是取之不尽的一种资源,因此要节约用水

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诸多重要议案,其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保护水资源最密切的方案是()

A.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B.制订低碳社区建设促进法

C.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加强对“鲜榨果汁”的监管

4、生活中的下列水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井水C.海水D、地下水

5、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一定是纯水

B.水是生命之源,但淡水占总水量不足1%,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C.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含氢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水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地球上淡水储水量最大

7.下图1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图2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

(3)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4)与图2装置相比,用图1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

相关推荐

自然界的水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自然界的水”,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
第一轮
课题:自然界的水
一、目标解读: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分子、原子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3、水的分类、水的净化及其水资源污染
4、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二、要点回顾:
1、水电解:2H2O===2H2↑+O2↑
产生位置_________
体积比____:____
质量比____:____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原子和____氧原子构成的。
2、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实质:
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H2OCuO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H2SO4HNO3
碱NaOHCa(OH)2KOH
盐NaClCuSO4Na2CO3
三、典例分析:
例1、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g。
(4)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①,②。
例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四、达标练习:
1、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水银B.不锈钢菜刀、铁矿石C.干冰、冰水混合物D.石墨、氧化铁
4、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淘米水用来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5、海口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西海岸是其一道风景线。防止西海岸被污染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下列情况中,一般认为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A.海水晒盐B.垃圾填海C.油轮泄漏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6、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请你判断下列物质的运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B.从空气中分离制氧气
C.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菜刀保管不慎生成铁锈
五、拓展提高:
7、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的水知识概述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界的水知识概述”,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④用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3.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

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物质组成。混合物、纯净物。

(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或离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知识巩固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

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汗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A.全部B.①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B.静置C.煮沸D.混合

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量筒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

A.空气、铁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气D.冰、干冰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ClB.2ClC.Cl2D.4Cl

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

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

C.水分子变大了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

8.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9.点燃下列各组混合物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

A.氢气和氧气B.天然气和空气C.氮气和氧气D.面粉粉尘和空气

10.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11.下列物质:①清新的空气;②酒精;③过氧化氢溶液;④水银;⑤冰水共存物;⑥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⑦液氧;⑧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序号);属于单质的有(化学式);属于化合物的有(序号)。

12.用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用加热高锰酸钾产生的氧气,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13.水收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属于化学变化。

14.小强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请分析一下原因。

答: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原因可能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接受滤液的烧杯内有不溶性固体杂质。

15.有人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的伪科学之处。

答:①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不存在铝分子、铜分子、金分子。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铝不会变成铜和金。

2.3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学案


第2章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3.知道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并通过氢气的燃烧产物建立水的组成概念。
【学习重点】水电解实验及水的组成探究
【学习难点】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学习方法】资料收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
一、回顾、预习、交流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判断河水、海水、湖水、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冰水、澄清石灰水
2.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一)氢气的燃烧
现象:氢气燃烧实验现象。
结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同时放热
由此可见,氢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有怎样的用途?
注意: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但实验中我们看到的火焰颜色为黄色,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思考:(1)水的分解与水的沸腾的区别:
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是变化,而水的沸腾只是水的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是变化;
(2)电解水的电源用(填“交流”或“直流”)电。
(3)氢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活动(二)电解水的实验
主要器材水电解器、电源、导线
实验现象(1)通电后,两极上都什么现象?
(2)从量的角度看气体的体积比
产物检验(1)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怎么检验?
(2)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怎么检验
实验结论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为什么?
2.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纯度,如果点燃不纯氢气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上方,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响声很小,说明氢气已纯。
问题讨论:如果响声很小,是不是说明氢气绝对纯净了?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发现,刚开始时,负极与正极的体积比明显大于2﹕1,后来慢慢的接近2﹕1。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四、检测、反馈与巩固
(1)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海水C.雨水D.蒸馏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液态的水轻能浮在水面上
D.凡是无色,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
3.从“电解水实验”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或推论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氢气的密度小于氧气
C.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
D.正、负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4.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①.实验A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②.实验B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③.实验C原理与(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2)课后训练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电解B.水结冰C.水沸腾D.水挥发
2.纯净的水是: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④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B.水C.蛋白质D.脂肪
4.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
A.炒脆的瓜子敞口放一段时间后回软
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5.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电解B.氢气燃烧C.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

7.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1)a电极是电源的极,电源用(填“交流”或“直流”)电。
(2)甲、乙两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为_______、。
(3)要检验甲、乙两管的气体采用的方法与现象分别是甲,
乙。
(4)在水中往往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5)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
(6)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元素组成。
(7)在相同条件下,如果乙试管中气体的密度是甲试管中气体密度的16倍,则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是。
8.请写出氢气燃烧和水通电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这两道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反应和反应。
14.载人飞船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注: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氢氧燃料电池→水的净化装置宇航员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及人体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