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六课《洋务运动》学案

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1

第六课《洋务运动》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课《洋务运动》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六课《洋务运动》学案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及内容,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本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一:课前预习
1.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从世纪年代到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为代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
目的:是维护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地位:是一次运动,为中国的开辟道路。
作用:它没有使中国,但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培养了,在客观上为,起到了作用,为,开辟了道路。
二:内容研讨
1.引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内容。
2.分组研讨以下问题:
①根据预习第一小题,理清洋务派的概念、洋务运动的时间及代表人物
②找出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
③从四个方面讨论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新式堂
④齐声朗读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结合预习第二小题对其分析:破产标志、性质、目的、作用
⑤强调: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练习反馈
㈠.选择题
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最有可能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B.李鸿章C.曾国藩D.左宗棠
4.洋务运动主张的“师夷长技”是指
A.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B.教给少数民族先进技术
C.仿效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将中国的先进技术教给别人
㈡材料题(课后完成)

相关知识

第六课雪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六课雪》,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六课雪

教师寄语:

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天生的,你与困难不断地作斗争,毅力便会你身上萌生。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3.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4.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学习难点

散文诗的特点,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塑罗汉()脂粉奁()

灼灼()朔方()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②美艳

③灼灼④蓬勃

⑤凛冽⑥天宇

⑦精魂⑧升腾

3.简介作者及作品:

4.说说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雪景?

2.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语句品析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二)问题研讨

1.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作者在描写雪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诗句、歌曲、或谚语等,写出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按拼音写出汉字。

⑴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 )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⑵ 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 )尽了。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

qìng( )口的蜡梅花。

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的词语。

⑴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灼灼:

⑵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博识:

⑶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升腾:

弥漫:

⑷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

朔方:

 3.作者写怀念中的江南的雪,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

 4.简答。

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课内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急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段首使用“但是”,有什么作用?

2.朔方的的特征雪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3.朔方的雪的赞颂,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试举例说明。

(三)课外阅读

 冬韵

树的疏朗的枝桠纵横交错在苍穹,招引来几只小麻雀在其间飞上舞下,雪的舞蹈柔曼飘逸,令观者悄然动容。

这世界宁静得似乎凝固了。听不见纷争,消失了尘嚣,所有的坑凹被柔软的线条抹平掩埋,城池只在这时才显示它少有的温情,幢幢高层建筑不露声色地观赏万里雪飘,沉浸在一种诗意的境界。

居高远眺是放飞心灵之歌的最佳契合。此时此刻,崇山之伟岸,丘壑之跌宕,江河之邈远,天地之无际……这一切,都因寻的渴望而肃然起敬了。万类不语,几千年几万年历史就这样一步步向你走来,岁月就这样失而复生,周而复始,一如不被留意的野草,唯生存是它们毕生的追求。其实人也是草木,尽管他们有腿,都拼命去城里拥拥挤挤顶顶撞撞,但其根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的荫护和恩泽。唯有如此,古往今来,子子孙孙,人类才衍荡成为生物家族中最庞大的一支。

雪仍在下着,厚厚的积雪告诉你冬季原是封闭的房子,而躲在房子思维最活跃、最富灵感。是的,他们不会躲进洞里木然置之,总该思想一下一年的得与失,以利来春播下希冀,为此谁都看重这雪飘之季。

所以沉默不语不是冬的呼唤!就这样,每当飘飘荡荡的一天飞雪向你亲近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你就能听到一位诗人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冬天的诗句,在不分国界的漫天雪片的贺岁声中,终于舒展成美丽的起起伏伏的流韵。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

1.谈谈读完该文后你的感受。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____________的一句诗,本文引用它有什么含义?

3.冬带给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品读原文,试说说作者对冬的理解。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学案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学案
学习目标:1、熟记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一、新课预习:
1、唐朝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2、时,已有日本遣使来到中国,唐朝高僧曾次东渡日本,他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还仿唐制建立了______制度,采用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技成就。
4、中印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__。贞观年间,他从______出发,前往_______,他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游学。他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这部书也成为研究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典籍。
二、合作探究:
隋唐时期中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三、师生互动
四、当堂训练检测
1、学习唐制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国家有()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大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新罗人B、印度人C、波斯人D、日本人
3、六次东渡日本,最后成功的是( )A、鉴真 B、玄奘C、晁衡D、郑和
4、居唐朝物产进口首位的是()A、日本B、天竺C、新罗D、东罗马帝国
5、中印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A、鉴真 B、玄奘C、崔致远D、戒贤
6、日本派使团到中国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是在()
A、汉朝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
7、不仅在唐朝宫廷里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A、大秦音乐B、楼兰乐C、天竺乐D、新罗乐
8、下列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第一批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成功C、玄奘西游D、文成公主放藏
9、《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玄奘B.鉴真C.法显D.晁衡
11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0、“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诗中的“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表现了鉴真什么样的精神?

(2)诗中的“传道艺”是指什么?

(3)“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这首诗表明了怎样的思想?

五.知识树:

第六课戊戌变法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六课戊戌变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六课戊戌变法

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掌握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较分析理性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思想意识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1.布置学生预习

根据《学案》让学生分组完成,小组可以讨论进行。

2.教师进一步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辅导学生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3.学生展示《学案》,教师适当进行补充,表扬学生,对各组展示的情况进行评价。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1)背景:1895年春,《_____》的签订。

(2)经过:_____、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2.创办报刊:创办《_____》(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

3.组织团体:联合朝廷中具有维新思想的官员,建立强学会。

二.“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德国派军舰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时间:1898年6月1日~9月21日。

3.标志:光绪帝颁布《_____》。

4.内容:(1)政治: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2)经济:提倡____,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3)文化:改革____,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4)军事:训练和装备新式陆军、海军等。

5.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溪太后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____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6.影响:(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性质),加快了中国____的进程;(2)这次变法广泛传播________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一、填空题

 1.______年6月11日到9月21日,_________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___”。

 2.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______》,实行变法。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______”。

 3.光绪帝任命康有力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还让维新派人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参与变法。

二、单项选择题

 1.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的呼吁救国、宣传变法的组织是()

A.强学会 B.粤学会 C.保国会D.南学会

 2.戊戌变法中曾因支持变法被免职的户部尚书为()

A.荣禄B.翁同龢 C.袁世凯D.陈宝箴

 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B.发动人民群众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

4.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的出卖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顽固派的强大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话出自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宋教仁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7.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地主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

请回答:(1)康有为主张中国的变法当学习哪国的经验?为什么?

(2)康有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变法主张的?

(3)在朝廷中,变法运动得到谁的支持?又受到谁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