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遗传与变异核心知识自查(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

发表时间:2021-03-31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遗传与变异核心知识自查(人教版必修二)。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遗传与变异核心知识自查(人教版必修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遗传与变异核心知识自查(人教版必修二)
考点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实验设计思路: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
2.格里菲思转化的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3.艾(埃)弗里转化的实验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论: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5.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RNA是遗传物质。
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
2.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三、基因的本质及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的本质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考点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规律事实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性状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
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
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活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实质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联系①两定律均发生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定律同时进行,同时发挥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③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二、伴性遗传
类型
项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
传递规律①女性患者的父、子一定为患者
②正常男性的母、女一定正常①男性患者的母、女一定为患者
②正常女性的父、子一定正常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遗传特点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连续遗传患者全为男性,连续遗传
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外耳道
多毛症
考点三.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基因重组
1.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的交换。
(3)DNA重组技术。
2.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因突变
1.含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特征: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率性、有害性。
三、染色体变异(畸变)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缺失、增加、倒位、易位。
(2)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四、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获得新品种。
3.单倍体育种:常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4.多倍体育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五、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5)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迁)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相关知识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生物技术实践核心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技术实践核心知识自查(人教版选修一)

考点一、微生物的利用

(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

①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②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③分类和应用

(2)无菌技术

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重点是消毒和灭菌。二者的区别如下:

使用方法结 果常用的方法举例

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

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3)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注意事项①接种环的灼烧a.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残留微生物,避免污染菌种和培养基b.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c.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④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①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及其中的9mL水、移液管等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cm~2cm处

②涂布平板时:a.涂布器用70%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b.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c.酒精灯与培养皿距离要合适,移液管管头不要接触任何物体

目的在培养基上形成由单个菌种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培养平板冷凝后倒置培养,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法。

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②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③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实验原理

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

2.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二、酶的应用

(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果胶酶的作用:分解细胞壁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果胶,使其变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易于榨取果汁。

2.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

(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用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2.实验过程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同时还要考虑到酶的专一性和洗涤成本等问题。

(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比较

类型固定酶的种类适用方法优点及不足实例

固定化酶一种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可反复利用,但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化细胞一系列包埋法成本低、操作容易,但反应效果下降固定化酵母细胞

三、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一)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提取方法实验原理方法步骤适用范围

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适用于提取玫瑰精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中芳香油的提取

有机溶剂萃取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①粉碎、干燥②萃取、过滤③浓缩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①内因:植物的种类,同一种植物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部位等。

②外因:MS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pH、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③植物激素:生长素用量/细胞分裂素用量影响细胞分裂、分化,该比值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该比值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该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2.植物茎的组织培养与花药植株的产生的比较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的比较

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无土栽培

含义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体器官或组织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在无菌条件下,在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对微生物的培养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各种矿质元素按一定比例配成营养液,并利用这种营养液栽培植物

培养基成分水、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剂和植物激素等水、无机盐、

碳源、氮源等水、必需矿质元素

特殊操

作要求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在培养过程中要更换培养基,调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严格控制无菌操作,整个培养过程无需更换培养基适宜的环境条件,基质垫底并固定幼苗,不需要保证无菌条件

三种技术中均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但营养物质的划分标准不同。

(三)DNA和蛋白质技术

1.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细胞内DNA复制与体外DNA扩增(PCR技术)比较

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依据蛋白质的各种特性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离

(2)常用方法

①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②电泳: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由此将各种分子分离。

(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基本原理

①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③DNA不被蛋白酶水解。

④DNA可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2)主要步骤:选取材料→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去除滤液中的杂质→DNA的析出与鉴定。

(3)注意事项

①选择动物细胞时,细胞比较容易破碎;选择植物细胞时则要先溶解细胞膜(如加洗涤剂、研磨等)。

②以鸟类等动物血中的红细胞为材料时,需向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抗凝。

③二苯胺需现用现配。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复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命题热点(1)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条件(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转化关系
命题角度高考对此类问题的考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以物质转化示意图形式考查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相互关系;二是以曲线图形式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例1] 如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推知:M是丙酮酸,N是葡萄糖。①过程指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H,其中一个来自—NH2,另一个来自—COOH,A选项错误。③过程指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B、D选项错误。④过程指在无氧的情况下丙酮酸氧化分解为乳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 C
[例2] (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C3化合物、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意在考查应用分析能力。(1)CO2浓度降低时,C3化合物的产生减少而消耗不变,故C3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与物质A的变化趋势一致;而C5化合物的产生不变却消耗减少,故C5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与物质B的变化趋势一致。(2)在正常情况下,1molCO2与1molC5化合物结合形成2molC3,即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CO2浓度迅速下降后,C5化合物的产生不变却消耗减少,故C5化合物的浓度升高。(3)在达到相对稳定时,C3化合物的含量是C5化合物含量的2倍。(4)CO2浓度较低时,暗反应强度低,需要的[H]和ATP的量少,故在较低的光照强度时就能达到此CO2浓度时的最大光合速率。
[答案]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名师提醒1.环境条件骤变时各物质量的变化
同理:CO2不变,光照由弱变强时C5含量上升,C3含量减少。
2.据细胞呼吸的产物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1)有水产生存在(不一定只存在)有氧呼吸。
(2)产生CO2量>耗O2量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3)产生CO2量=耗O2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4)产生CO2量=酒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5)产生CO2量>酒精量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命题热点(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2)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命题角度此类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多以图表、曲线形式考查,正确识读曲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3]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对漂浮刚毛藻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的结果。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光合放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必须相同
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氧充足
C.若连续光照,则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则漂浮刚毛藻有可能死亡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温度,故测定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时,其他变量如CO2浓度、O2浓度应相同且适宜。实验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应为净光合作用速率,从图中可知,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漂浮刚毛藻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其体内可以积累有机物,会生长繁殖,故不可能死亡。
[答案] D
[例4] (2011广东高考)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a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___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此时段___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从图b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________,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______。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________,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等问题,意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1)0~4时,无光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和[H];此时段叶绿体内不能合成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10~16时,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关闭气孔,导致CO2吸收受阻。(2)从图b中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比长期干旱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大,所以为了利于蝴蝶兰的生长应避免长期干旱,又因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所以栽培还需适当遮光。(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利用植株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育,在快速繁育过程中,一般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1)有 呼吸作用合成 无 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H] 气孔关闭 (2)长期干旱(长期缺水)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名师提醒解答此类问题,应首先区分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明确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
(2)绿色植物组织在光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表观(净)光合速率通常用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真正(实际)光合速率通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制造量来表示。
③呼吸速率通常用黑暗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有机物消耗量来表示。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过程、结果及色素的种类和作用;近年来,涉及本实验的非选择题有所增多,如2011年广东卷T29以色素提取为素材,考查了pH对叶绿素的影响的实验分析;2010年江苏卷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
①3.0Y10绿色
②3.07.010绿色
③3.06.010黄绿色
④3.05.010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__食品,否则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解析] 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等知识,意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1)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机溶剂。但是有机溶剂大多有毒,所以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2)分析题中表格不难得出Y等于8.0,原因是pH是该实验的自变量,④到①pH逐渐增大且相邻两组的pH相差1,所以①组的pH应该为8.0。(3)从表中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天然叶绿素色素容易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该叶绿素粗产品来自植物,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可用纸层析法。
[答案] (1)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 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8.0 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体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 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
(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1.实验结果的拓展分析
(1)在滤纸条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四条色素带的分布与扩散速度有关,扩散速度与溶解度呈正相关,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3)色素带的粗细与色素的含量有关,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
2.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
(1)提取液颜色浅的原因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
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2)色素带呈弧形的原因是滤纸条未剪去两角。
(3)滤纸条上只有两条色素带,原因是使用的叶片中叶绿素被破坏或不含叶绿素。
(4)滤纸条上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溶解到层析液中。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遗传的分子基础
[备考方向要明了]
高频考点考题例证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及拓展应用2011山东卷T2、江苏卷T12,
2010海南卷T13等。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011海南卷T25、上海卷T27,2010广东卷T7等。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2011安徽卷T5、江苏卷T7,2010天津卷T2等。
1.肺炎双球菌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两实验的比较 [重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过程及结果①体内转化实验

相同点①实验思路相同: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只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从S型菌直接提取分离,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间接将DNA和蛋白质分开②结论相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生物的遗传物质总结 [难点]
生物所含核酸所含核苷酸含氮碱基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原核、真核生物)2种(DNA和RNA)8种
四种脱氧核苷氨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5种:A、T、C、G、U均为DNA
病毒DNA病毒为DNA核苷酸1种,4种脱氧4种:A、T、C、GDNA
RNA病毒1种,为RNA4种核糖核苷酸4种:A、U、C、GRNA
3.有关疑难问题分析[易混点]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总结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后得出
的,而不是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的。
(2)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1.(2011徐州模拟)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35S和32P的放射性以及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B.搅拌时间小于1分钟时,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C.在实验过程中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D.若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下降,细胞外35S放射性会增高
解析:由图可知,被侵染细菌全部存活,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如果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下降,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
答案:D
2.(2010江苏高考)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解析:不同的生物遗传物质不同,而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构也不同,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直接体现者,故推测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与蛋白质相比DNA更耐高温,故DNA的热稳定性大于蛋白质,另外蛋白质也不能自我复制;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推测不同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答案:C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重点]
(1)中心法则解读:
①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绝大多数生物)的中心法则。
②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中心法则(如RNA病毒等)。
a.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b.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2)基因与性状间的关系:
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可存在如下情况。
①一个基因控制一种或多种性状;②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一种性状;
③基因之间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改变生物性状。
如蚕茧的黄色(A)对白色(a)是显性,与蚕茧颜色有关的基因还有B、b,且只有基因型为Abb时,才表现黄色。
2.与碱基互补配对或DNA复制相关的计算[难点]
(1)据T或U可判断核酸种类,DNA中含T,RNA中含U,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之和=嘧啶之和,即A+G=T+C。
(2)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某碱基的百分含量,求其他碱基的百分含量,可用A=T,G=C,A+G=T+C=50%求解。
(6)若一个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可得2n个DNA分子,若某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含15N的DNA分子占其总数的2/2n,含15N的DNA单链与14N的单链之比为1/(2n-1)。
(7)双链DNA分子中,如含某种碱基x个,复制n次,则需加入的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2n-1)x。
3.有关疑难问题分析[易混点]
(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都可发生。
(2)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mRNA,tRNA和rRNA也是转录的产物,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3)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并不能缩短每条多肽链的合成时间。
(4)并非所有的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
3.(2011江苏高考)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解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酶首先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上,从而启动转录过程;以mRNA为模板翻译合成蛋白质时移动的是核糖体;一个氨基酸可对应几种不同的密码子,这样能保证由于差错导致的密码子的改变而不会改变氨基酸,从而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性。
答案:C
4.(2011海南高考)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解析: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过程需消耗能量;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真核细胞核酸的合成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
答案:D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知识考点人体的稳态与免疫复习教案


考点一.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
(1)组成:
(2)作用: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2)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平衡原因来源=去路产热=散热吸收量=排出量
神经调节下丘脑感知血糖变化并通过神经支配胰岛A(α)细胞、胰岛B(β)细胞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冷(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汗腺、甲状腺、肾上腺、立毛肌等)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肾小管和集合管);渗透压升高时可在大脑皮层形成渴觉
参与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
共同点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调节的神经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免疫类型
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概念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抗原被相应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
作用对象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或异常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免疫失调
(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2)过敏反应
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四、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致病机理: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并寄生在T淋巴细胞内,患者的免疫系统最终完全瘫痪,功能瓦解,使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3.HIV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考点二.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它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神经调节过程
考点三.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生长素发现实验的相关结论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2)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3)向光弯曲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4)生长素可穿过琼脂片向下运输。
2.作用特点——两重性
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合成部位生理功能
赤霉素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根尖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
三、植物激素的应用
1.棉花摘心整枝,果树整形。
2.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
3.获得无子果实。
4.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考点四.生物与环境
一、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种群数量的变化
(1)变化趋势:包括数量的增加、减少、波动和平衡等。
(2)增长曲线
项 目“J”型曲线“S”型曲线
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数量连续增加,Nt=N0λt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先增大后减小
K值的有无无有
二、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的演替
项目内 容
物种组成动物、植物、微生物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演替类型初(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营养结构的特点
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②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③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
(1)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3)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
(1)参与循环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循环范围:生物圈内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3)循环特点: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
3.信息传递
(1)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作用
①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
②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