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

向大树道歉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31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jAb88.cOM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列举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讨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了解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了解我国科教文体事业等方面的事情。
二、新课: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开讲述:
1、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高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实施“八六三计划”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引导学生看书:
讨论: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2、教育发展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关系?
3、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什么任务?教育事业应怎样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讲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成果。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由学生自学教师讲述。
作业:《伴你读历史》、材料阅读、自我测评。

延伸阅读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

1、掌握: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4).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能列举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

2、分析: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网络梳理

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二)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当时参会的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副国务卿史密斯在佩服中国总理周恩来杰出的外交才能的同时,只能摇摇周恩来的胳膊。

材料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尼克松说,这是为了纠正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的失礼行为。

请回答:

(1)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拒绝同中国代表握手?

(2)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大史实有哪些?

(3)从20世纪50年代的拒绝握手到20世纪70年代的主动握手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1972年尼克松访华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签署了《》,之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哪一项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

A、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B、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举行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苏联的支持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C.中美关系改善D.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B.尼克松C.布什D.克林顿

4、《上海共识》与哪次外交活动有关?()

A、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B、2001年APEC会议

C、亚非国际会议D、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5.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上海APEC会议B.上海合作组织会议C.万隆亚非会议D.昆明世界博览会

6、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APEC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

7.下列关于中美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双方敌对长达20多年

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双方签署《建交公报》

C.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秘密访华

D.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并表示不支持“台独”

8.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材料分析

看下图,回答问题:

(1)这些领导人当时在上海出席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3)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课堂小结

反思:

作业:

16课学案达标测试答案:

1、D2、B3、B4、B5、B6、D7、A8、B

材料分析答案:

1、2001年APEC会议

2、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4.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能列举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5.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2.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难点: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课前导学

1.查找能反映新中国外交史上重要事件的历史图片。

2.准备APEC会议的相关资料。

3.复习上一课内容,准备新课的导入词。

4.查找、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中美关系点滴。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复习

我们已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谁能做今天的复习小导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自制复习题,争做小导师。同组或异组的同学补充、订正。

调动学生情绪,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

板书课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授新课

在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中,20世纪70年代可谓好戏连台,其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哪位同学能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20年的中美关系?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相导入新课。导入方案:

1.由课前提示“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导入。

2.由上一节课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导入。

3.由本世纪“唐装盛行”导入。

学生依据旧知识,回忆、总结或自学课本76页第一段。

学生发言:“敌对”“敌视”。本课与上一课一脉相承,学生基本上能自行导入,教师要予以鼓励。

预计还有的导入方法:

1.由毛泽东语:“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导入。

2.多媒体展示与本课三个子目标题有关的图片导入。

学生头脑中形成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

了解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运用多媒体:

1.图片《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乒乓球队员与美国乒乓球队员在一起》。

2.与图片相配的影音资料: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应。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理学生看大屏幕,听资料介绍。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和正确决策,巧妙方法。

同学们,听了上面的资料,你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有何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有谁能说说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程中,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哪位同学能分阶段来说说?

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音资料:“尼克松走下舷梯”,这是1972年2月的一个历史瞬间,请同学们想一想,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再请看几段材料:

A.《中美建交公报》

B.图片:2001年10月,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迎接美国总统布什

C.①1979年4月,美国总统签署由美众、参两院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

②1992年9月,美总统以国内因素为由,不顾历届政府做出的承诺,宣布售予台湾150架F?16战斗机的决定。

③2001年3月,美国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反华人权议案。

讨论如下问题:

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a发表于哪一年?

②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③结合以上三组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展望。学生发言:

中美关系将不断走向改善。因为双方都在为此而积极努力。

学生思考、回答:

1.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

学生发言:

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学生看大屏幕。

学生们互相交流,每组推荐一人发言,同组或异组补充。

学生看大屏幕,讨论所提问题。

学生发言要点如下:

①1979年。

②台湾问题。

③观点一: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现在的确存在一些摩擦,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进一步强大,这些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少。

观点二: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如美国希望谋求世界霸权,而中国反对任何国家称霸,现阶段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但不同的目标将使双方分道扬镳。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温故知新。

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但反映了个人的修养,还关系到国家。所以,重要时刻要“三思而后行”。

培养运用史料来分析研究历史现象的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今天的讨论就到这儿。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史上,还有两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显示图片:

①《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②《中日建交》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这两幅图片所展现的历史事件?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场由20位政府首脑表演的“时装秀”。大屏幕显示图片:《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同学们,这幅图使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显示《世界政区图》。

教师对照地图指出APEC成员的区域位置。

并说明:APE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简称,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APEC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有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次APEC会议的主题吗?

本次会议的主题告诉我们:面对新的挑战,APEC成员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有哪些?意义如何?有谁能来介绍一下?

学生看大屏幕。

学生发言要点:

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学生竞相发言:

①2001年上海APEC会议。

②图中人物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各经济体领导人。

③此照片拍摄于2001年10月。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召开。

学生发言: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学生讨论,强调:“参与”“合作”“共同繁荣”

启发:在生活与学习中,也要多一些合作,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学生依据自学介绍会议内容:

A.江泽民发表讲话。

B.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C.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意义: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由阅读大屏幕的图片形成感性认识,达到图文结合帮助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01年距现实生活较近,用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思维,令其畅所欲言。

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完成板书,使学生对上海APEC会议的知识要点清楚明了。

课前曾布置同学们查阅有关亚太经合组织的资料,有谁能将你从报刊、互联网上了解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吗?

至此,我们已经学完了本课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课所学知识,准备练习。

教师用大屏幕显示练习。补充资料(课外)

①亚太经合组织现有成员21个。

②自1993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立以来,我国已连续10次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1991年,APEC部长级会议接纳中国为APEC成员。中国积极参与APEC事务,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举措。

学生梳理记忆,当堂消化。

同学间互相提问,巩固所学。

①学生依次做练习。

②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资料由学生查阅报刊或互联网自行准备,增加知识容量,拓宽视野。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本课小结

①请同学们回忆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哪位同学能说出“外交事业的发展”的表现?

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歌谣):

“美日总统来访华,

促进关系正常化。

联合国的大厦前,

五星红旗迎风扬。

新世纪,新挑战,

APEC首脑上海见。

多边外交规格高,

唐装引领时装潮。”

③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还有许多重大的成就,你能说出一两个来吗?

④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学生齐答: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生依据教师的板书回答: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中国承办APEC会议。

学生齐读,试唱并记忆。

学生发言:

a.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2003年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学生发言,要点如下:

A.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国家的贫穷落后。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也折射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B.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

C.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使本课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关注天下事,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认识到“广交朋友,促进共同发展”将福泽整个世界。

附:板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4.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能列举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

5.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2.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难点: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课前导学

1.查找能反映新中国外交史上重要事件的历史图片。

2.准备APEC会议的相关资料。

3.复习上一课内容,准备新课的导入词。

4.查找、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中美关系点滴。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复习

我们已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谁能做今天的复习小导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自制复习题,争做小导师。同组或异组的同学补充、订正。

调动学生情绪,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

板书课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授新课

在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中,20世纪70年代可谓好戏连台,其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哪位同学能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20年的中美关系?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相导入新课。导入方案:

1.由课前提示“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导入。

2.由上一节课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导入。

3.由本世纪“唐装盛行”导入。

学生依据旧知识,回忆、总结或自学课本76页第一段。

学生发言:“敌对”“敌视”。本课与上一课一脉相承,学生基本上能自行导入,教师要予以鼓励。

预计还有的导入方法:

1.由毛泽东语:“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导入。

2.多媒体展示与本课三个子目标题有关的图片导入。

学生头脑中形成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

了解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运用多媒体:

1.图片《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乒乓球队员与美国乒乓球队员在一起》。

2.与图片相配的影音资料: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应。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理学生看大屏幕,听资料介绍。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和正确决策,巧妙方法。

同学们,听了上面的资料,你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有何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有谁能说说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程中,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哪位同学能分阶段来说说?

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音资料:“尼克松走下舷梯”,这是1972年2月的一个历史瞬间,请同学们想一想,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再请看几段材料:

A.《中美建交公报》

B.图片:2001年10月,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迎接美国总统布什

C.①1979年4月,美国总统签署由美众、参两院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

②1992年9月,美总统以国内因素为由,不顾历届政府做出的承诺,宣布售予台湾150架F?16战斗机的决定。

③2001年3月,美国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反华人权议案。

讨论如下问题:

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a发表于哪一年?

②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③结合以上三组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展望。学生发言:

中美关系将不断走向改善。因为双方都在为此而积极努力。

学生思考、回答:

1.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

学生发言:

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学生看大屏幕。

学生们互相交流,每组推荐一人发言,同组或异组补充。

学生看大屏幕,讨论所提问题。

学生发言要点如下:

①1979年。

②台湾问题。

③观点一: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现在的确存在一些摩擦,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进一步强大,这些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少。

观点二: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如美国希望谋求世界霸权,而中国反对任何国家称霸,现阶段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但不同的目标将使双方分道扬镳。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温故知新。

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但反映了个人的修养,还关系到国家。所以,重要时刻要“三思而后行”。

培养运用史料来分析研究历史现象的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今天的讨论就到这儿。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史上,还有两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显示图片:

①《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②《中日建交》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这两幅图片所展现的历史事件?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场由20位政府首脑表演的“时装秀”。大屏幕显示图片:《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同学们,这幅图使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显示《世界政区图》。

教师对照地图指出APEC成员的区域位置。

并说明:APE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简称,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APEC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有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次APEC会议的主题吗?

本次会议的主题告诉我们:面对新的挑战,APEC成员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有哪些?意义如何?有谁能来介绍一下?

学生看大屏幕。

学生发言要点:

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学生竞相发言:

①2001年上海APEC会议。

②图中人物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各经济体领导人。

③此照片拍摄于2001年10月。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召开。

学生发言: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学生讨论,强调:“参与”“合作”“共同繁荣”

启发:在生活与学习中,也要多一些合作,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学生依据自学介绍会议内容:

A.江泽民发表讲话。

B.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C.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意义: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由阅读大屏幕的图片形成感性认识,达到图文结合帮助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01年距现实生活较近,用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思维,令其畅所欲言。

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完成板书,使学生对上海APEC会议的知识要点清楚明了。

课前曾布置同学们查阅有关亚太经合组织的资料,有谁能将你从报刊、互联网上了解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吗?

至此,我们已经学完了本课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课所学知识,准备练习。

教师用大屏幕显示练习。补充资料(课外)

①亚太经合组织现有成员21个。

②自1993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立以来,我国已连续10次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1991年,APEC部长级会议接纳中国为APEC成员。中国积极参与APEC事务,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举措。

学生梳理记忆,当堂消化。

同学间互相提问,巩固所学。

①学生依次做练习。

②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资料由学生查阅报刊或互联网自行准备,增加知识容量,拓宽视野。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本课小结

①请同学们回忆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哪位同学能说出“外交事业的发展”的表现?

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歌谣):

“美日总统来访华,

促进关系正常化。

联合国的大厦前,

五星红旗迎风扬。

新世纪,新挑战,

APEC首脑上海见。

多边外交规格高,

唐装引领时装潮。”

③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还有许多重大的成就,你能说出一两个来吗?

④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学生齐答: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生依据教师的板书回答: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中国承办APEC会议。

学生齐读,试唱并记忆。

学生发言:

a.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2003年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学生发言,要点如下:

A.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国家的贫穷落后。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也折射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B.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

C.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使本课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关注天下事,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认识到“广交朋友,促进共同发展”将福泽整个世界。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