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燃烧和缓慢氧化

高中氧化还原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08

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能力目标:
在学习了以上知识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基本原理。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剧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讨论灭火的条件,简单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剧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一定方式进展。

如果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应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了解: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足就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对比,加深理解。

--示例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密切,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发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
板书: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演示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讨论:
1.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2.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
讨论总结:铜片上白磷燃烧是达到着火的温度而且又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没达到燃烧的温度。热水下白磷不燃烧是没与氧气接触。使二者燃烧,红磷可加热达到燃烧的温度,而水下白磷燃烧需向水下通入氧气。
小结: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的温度,另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板书: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讨论:了解燃烧的条件后,想想灭火可采取什么措施?其原理是什么?
回答:根据生活经验马上回答:水、沙、湿的被褥、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灭火。
原理是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设问: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灭火措施是端锅、泼水、盖锅盖、洒沙土哪项为最佳措施?为什么?
回答:端锅危险,油比水轻,用水不能灭火;盖锅盖洒沙土都可以灭火。盖锅盖为最佳措施。
设问: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
回答: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可用湿布盖灭。
思考:灭火的"灭"是在火上有一横,祖先造字的意图是什么?(一横就是要隔离火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
思考: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现象不同?
2.设问为什么刨花、小木块比大木块易燃烧?
讨论小结:一是氧气多少不同,二是可燃物的性质不同。
提问:同是木材,着火点不变,着火快慢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小而薄的物质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所以燃烧的快而剧烈。
小结:
板书: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讨论: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厂,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油库、烟花爆竹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小结:当空气中混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大量的可燃性粉尘时,遇明火会在有限的空间迅速反应,体积急速膨胀会引起爆炸。
板书: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骤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投影:食物腐败、酒与醋的酿造、堆放的秸秆、金属的锈蚀图像。
讨论: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很慢的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回答:热量聚积能使食物变质,易燃物可能会引起自发燃烧。
实验:白磷的自燃
板书: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剧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设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小结:区别是发热的程度、反应的速率、是否发光等,但均属氧化反应。
设问:易燃物、易爆物怎样存放?搬运时怎样才能避免意外事故?
讨论:不能一起存放。因为万一发生事故后灭火方式不同而不易处理。存放时不能堆的太高、太密、要注意通风……(阅读)
安全知识教育: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堂练习:
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温度超过着火点
 (C)白磷的质量太小(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需要点燃 (B)很剧烈
 (C)放出大量的热 (D)属于氧化反应

3.白磷的着火点40℃,少量白磷应保存在()。
 (A)冷水中(B)氧气中(C)空气中(D)煤油中

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答案:
1.D;2.D;3.A;4.C

板书: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骤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剧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探究活动

小实验-制作防火材料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氯化铵溶液制防火布
把布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浸湿,取出晾干。将处理后的布放在火焰上烧烤时,布只是冒烟,离开火焰,布完好无损。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纺织品可用于防火。

2.用明矾做防火纸
将纸的一部分在明矾溶液中浸湿,晾干后,点燃未经处理的另一半,可以观察到火焰燃至明矾溶液浸泡过的痕迹处时便熄灭了。经明矾溶液处理过的材料可用于防火。

3.防火木材
取一根火柴,将其后半部分浸入由1份碳酸钠和3份水形成的溶液中。把火柴取出晾干,划着火柴后发现,火焰燃至浸过碳酸钠溶液的部分时,火柴便熄灭了。

延伸阅读

燃烧热和能源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二预习内容
1反应热可分为、、等。时,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
2能源包括以及柴草等。化石燃料包括。新能源包括。它们的特点是。

三提出疑惑
1什么事燃烧热的定义
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什么事燃烧热的定义
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过程: 
一、燃烧热
[探究1]阅读教材指出燃烧热的概念。
[问题]解释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所表示的含义:
[讨论]你是如何理解燃烧热的定义的?
(1)条件:
(2)可燃物的用量:
(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H2燃烧生成,S生成SO2
(4)单位:
(5)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1mol可燃物为配平标准,其余可出现分数。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探究2]阅读教材指出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探究3]分析教材中表1-1,讨论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试举例说明
[板书]二、能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讨论1]分析教材中资料卡片并阅读教材讨论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
1.
2.
3.
4.
[讨论2]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
1.
2.
3.
4.
2.新能源包括那些?有什么特点?
三、反思总结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点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变化放热反应
ΔHΔH0,单位kJ/mol


点反应物的量1mol可燃物可能是1mol也可以是0.5mol(不限)
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2O1mol
反应热
的含义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物质燃烧热不同酸碱中和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强碱间的中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
四、当堂达标
1.有人预言: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A.生产H2的原料来源广阔
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C.H2易液化,携带方便
D.燃烧时无污染
2.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B.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
C.在农村提倡利用沼气作生活原料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碳或氢气燃烧热的()
A.C(s)+O2(g)===CO(g)ΔH=110.5kJ/mol
B.C(s)+O2(g)===CO2(g)ΔH=-393.5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D.H2(g)+O2(g)===H2O(g)ΔH=-241.8kJ/mol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4—6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
源;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H=+571.6kJ/mol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5.已知:CH4(g)+2O2(g)=2H2O(l)+CO2(g);△H=-890.3kJ/mol,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A.1∶3.4B.1∶1.7C.2.3∶1D.4.6∶1
6.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7.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
放出649.5kJ热量,表示乙硼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又已知:H2O(g)=H2O(l)ΔH=-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
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8.在101kPa时,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1.00L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使用天然气作为居用燃料对环境更为有利。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的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二学习过程: 
一、燃烧热
[探究1]在25℃、101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问题]实验测得25C,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
[讨论]
(1)25℃、101kPa
(2)lmol
(3)CO2(g),H2O(l),
(4)kJ/mol
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探究2]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探究3][提示]可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二、能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讨论1]
1.主要是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枯竭。
2.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能源储量丰富,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
4.近年来能源的总消费量与人均消费量情况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出现了能源危机问题。
[讨论2]
1.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2.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3.节约利用现有能源。
4.研究开发新能源。
2.
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四、当堂达标答案:
1.答案C。制取H2的原料是海水,海水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源广阔。并且,H2燃烧时生成物是水无污染,但H2易燃、易爆,携带不方便,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较高。2.D
3.答案B。A项C(s)燃烧未生成稳定氧化物CO2(g),故其反应热不能叫燃烧热;B项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项H2虽然转变成了稳定的氧化物H2O(l),但由于其反应热表示的是2molH2完全燃烧时的热量变化,故不能叫燃烧热;D项参加燃烧的H2虽然是1mol,但其生成H2O(g),而不是H2O(l),故它的反应热也不为H2的燃烧热。
4.答案AC
5.答案C。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约为14.4kJ,1gCH4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约为55.7kJ,可估算出答案。
6.答案AC。水不分解是不可能得到H2的,且水的分解是个吸热反应。7.B2H6(g)+3O2(g)=B2O3(s)+3H2O(l)ΔH=-2165kJ/mol;1016.5kJ
8.(1)285.8kJ/mol,H2(g)+1/2O2(g)=H2O(l)△H=-285.8kJ/mol; (2)57.3kJ/mol,1/2H2SO4(aq)+NaOH(aq)=1/2Na2SO4+H2O(l)△H=-57.3kJ/mol
9.天然气;增大;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丁烷遇冷凝结为液体,使管道流通不畅。

,氧化还原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2.(B)、(D)

燃烧热能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燃烧热能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学习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二学习过程1、燃烧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定义:在25℃,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C→CO2(g)、H→H2O(l)、S→SO2(g)
[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
A.C(s)+O2(g)===CO(g);ΔH=110.5kJ/mol
B.C(s)+O2(g)===CO2(g);ΔH=-393.5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D.H2(g)+1/2O2(g)===H2O(g);ΔH=-241.8kJ/mol
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
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mol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例题]1.在101kPa时,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L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000L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97×104kJ
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计算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2、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l);△H=-57.3kJ/mol。3)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例: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3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4、能源1)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作用?
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2)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是什么?怎样解决能源枯竭问题?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是什么?什么是新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解决的办法: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措施: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
3)相关思考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燃料燃烧时,若空气过量或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固体燃料要粉碎后使用?
煤在直接燃烧时会产生SO2、氮氧化物及烟尘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且易导致酸雨、温室效应等,从而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故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势在必行。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开发新的能源也是大势所趋。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导读】
1、请同学们写出氯、溴、碘及其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2、在氯气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主干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
①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发生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②特征:发生变化
③实质:发生转移
2、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①失去电子的物质是剂,还原剂发生反应
②得到电子的物质是剂,氧化剂发生反应
3、氧化性与还原性以及强弱的判断
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②一般来说,得电子能力越强,物质的就越强
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的就越强
氟、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F-、Cl-、Br-、、I-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①双线桥法: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
注意点:a.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b用双箭头表示,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元素
c在线桥上要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
图示:
失ne-电子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得ne-电子
②单线桥法: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结果
注意点:a.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
b用单箭头表示,箭头起点为电子元素,终点为电子元素
c在线桥上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而不标得与失
图示:

ne-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2+2H2O==4HF+O2B.I2+SO2+H2O==H2SO4+2HI
C.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D.Na2O+H2O==2NaOH

【课堂练习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很多反应中IBr是氧化剂B.在IBr中碘和溴的化合价均为零
C.和水反应时,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和NaOH反应生成NaBr和NaIO

【课堂练习3】下列反应中,能说明卤素氧化性顺序是ClBrI的是()
①2HClO4+Br2==2HBrO4+Cl2②2NaBr+Cl2==2NaCl+Br2
③2KI+Cl2==2KCl+I2④2KI+Br2==2KBr+I2
A.仅①②③B.仅①②④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4】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MnO2+4HCl(浓)==MnCl2+2H2O+Cl2↑2FeCl3+H2S==2FeCl2+S↓+2HCl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达标提高】(一看就懂,一做就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在反应3CO+Fe2O3==2Fe+3CO2中,CO是()
A.被氧化B.氧化剂 C.被还原 D.还原剂
3.下列反应中,SO2被还原的是()
A.SO2+2NaOH==Na2SO3B.SO2+Cl2+2H2O==H2SO4+2HCl
C.SO2+2H2S==3S+2H2OD.SO2+NO2==SO3+NO
4.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做还原剂的是()
A.Br2+2NaI==2NaBr+I2B.Fe+H2SO4==FeSO4+H2↑
C.2C+SiO2==Si+2COD.2Al+Fe2O3==2Fe+Al2O3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4-→MnO2B.Cl-→ClC.H2S→SO2D.Fe2+→Fe
6.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
7、在下列各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HCI+NaOH=NaCl+H2O B、Zn+2HCl=ZnCl2+H2↑
C、HCl+AgNO3=AgCl↓+HNO3D、MnO2+4HCI(浓)=MnCl2+C12↑+2H2O

*8.下列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Mg3N2+6H2O==3Mg(OH)2↓+2NH3↑B.2Na+2H2O==2NaOH+H2↑
C.2NO2+H2O==2HNO3+NOD.2F2+2H2O==4HF+O2
*9.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常见化合价均为+2,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B.X2+〉R2+〉Y2+〉Z2+
C.Y2+〉Z2+〉R2+〉X2+D.Z2+〉X2+〉R2+〉Y2+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11.ClO2是一种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ClO2是氧化产物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2.在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质量比是()
A.1:1B.3:5C.5:3D.2:8
13.已知硫酸、氯气、Fe、双氧水、碘均有氧化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Fe3+H2O2I2稀H2SO4,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B.I2+SO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D.2Fe2++I2==2Fe3++2I-
*14.将13.4克KCl和KBr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
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克。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B、1︰2︰3C、1︰3︰2D、2︰3︰1

*15.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二、填空题:
1.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⑴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
⑶当有68克氨气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为克,生成还原产物为克。
2.从下列各组反应的对比中,判断哪种微粒的氧化性最强,哪种微粒的还原性最强
⑴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原子还原性最强,Fe2+、Cu2+、Ag+中离子氧化性最强。
⑵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氯离子、氢离子中,具有氧化性,氧化性最强。
3油画所用原料含有白色铅化物,久置于空气中就会变成黑色PbS,从而使油画的色彩变暗。若用H2O2来清洗,则可将PbS转变为白色PbSO4,从而使得油画复原。
⑴上述清洗的化学方程式
⑵在此反应中,H2O2用作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三、计算:
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有64g铜被氧化,则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多少?
2、NH3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N2、Cu和化合物A。
⑴推断A的化学式。
⑵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⑶当有17克还原剂发生反应时,求消耗氧化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