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高中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5-20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发现问题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伽利略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那么把重物和轻物拴在一起下落,它们将是什么结果呢?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重物下落得快,轻物下落的得慢,由于两物拴在一起,“轻的”被“慢的”拉着,“慢的”被“快的”拖着,所以两物拴在一起的速度应是不快不慢。同样,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两物拴在一起,应该是更重了,那它们应该下落得更快。这两个结论都是由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推出来的,但得到的却是互相矛盾的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2、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是均匀的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

3、数学推理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如果v与x成正比,将会得到荒谬的结论;如果v与t成正比,它通过的位移x就与t2成正比。

4、实验验证为了便于测量时间,伽利略设法用斜面做实验。他在木制斜槽上蒙上羊皮纸,让铜球从光滑的羊皮斜槽上滚下,通过上百次对不同质量的小球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越大的定量研究,发现小球沿光滑斜面运动时通过的位移x确实与t2成正比,小球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倾角一定不同小球的加速度一定,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5、合理外推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当斜面的倾角达到900时,小球就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精选阅读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一

课前准备

小石子、形状相同的纸片若干、羽毛、小金属片若干、牛顿管、有空气的玻璃管、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铁片就比羽毛下落得快.这个结论正确吗?

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哪些规律?

学生回忆并回答.

物体的下落快慢和重力没有关系的结论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难以接受.但这个结论却是伽利略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后才得出的.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回顾伽利略的研究过程.

推进新课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重的物体下落总是比较快.比如:树上的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树上同一高度掉下来,一定是苹果先落地.所以在16世纪以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物体的重力决定,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由于亚里士多德在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人们将他的观点奉为经典,当时的教科书上这样写,众多学者也认同.虽然也有人表示怀疑,但由于教会利用他的结论,进行神化处理,所以大家都不敢对这一观点发出公开的质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由伽利略通过推理的方法研究下落运动的规律并发表.之后伽利略也由于他的著作而受到教会的迫害,被判处终身监禁,著作也被列为禁书.

点评:通过讲述以上内容使学生明白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科学终究要向前发展.培养学生敢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

问题探究

伽利略是怎么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并建立自己的理论的呢?

点评:通过探究该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体会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内容和事先查阅的资料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伽利略通过四个环节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并建立自己的理论.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以下操作:

展示图片和资料.

课件模拟斜塔实验.

课件模拟不同倾角的斜面实验.

牛顿管的演示实验.

二、科学推理,勇于质疑

学生阅读:

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后来,他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利略的纪念碑)

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猜想:既然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质量无关,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快慢不同呢?我们能否科学家的足迹,大胆的猜想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造成的呢?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将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大胆猜想

伽利略运用理想模型,猜想运动的规律.

在有了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较为严密的推理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要有一个科学的猜想,或者叫假说,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模型,是对事物认识的基础,是建立概念描述规律的前提.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

1.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用什么量来描述物体“运动性质”?

3.伽利略作了怎样的大胆猜想?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首先定义匀速运动,表明时间与通过的空间的比例关系.然后再定义匀加速运动,用于表述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但在没有进行数学推导和实验研究之前,他对匀加速运动的认识十分模糊.一开始他的设想有两个,一个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

后来发现,如果v与x成正比,将推导出荒谬的结论.所以伽利略的精力集中在v与t成正比的研究上.

伽利略推出:一个从静止开始的匀速运动下落的物体所经过的各段空间的比,等于经过这些距离对应所用的各个时间间隔的平方之比.伽利略又给出另一种表述: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速度按自然数增加,而在这些相等的时间间隔里所经过的距离的增量之比则等于从1开始的奇数之比.至此,伽利略便完成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数学表述.伽利略修正了早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错误提法,提出正确的表述:在匀加速运动中,落体的瞬时速度正比于下落的时间,经过的距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

这样,并不需要测量瞬时速度,只要测定t与对应的x就可以了.

四、伽利略猜想的实验验证

猜想毕竟是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指导意义,还需要验证.

展示问题:伽利略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学生仔细阅读后讨论,得出)

1.困难之一:无法测量瞬时速度.

解决方案:借助于数学推理得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困难之二: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无法测定像自由落体这样较短的时间.

解决方案: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点评:通过该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体会伽利略所采用的方法的巧妙,鼓励学生要敢于猜想,大胆发现,勇于创新.

多媒体展示:传说中(并无历史事实记录),伽利略亲自登上比萨斜塔,让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同时从手中开始下落,结果两球同时落地.因为塔并不高,而且物体在下落时速度又很快,所以这个实验有其局限性,难以明确x是否真的与t的平方成正比.于是,伽利略又在设计另一实验——斜面实验.

由于伽利略时代的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并通过延伸斜面和控制斜面倾角来控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所经历的时间.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虽然不断改变斜面的倾斜度,但得到的结果有共同点:小球经过的距离的比值等于经过这些距离对应所用时间间隔的平方之比.伽利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当倾角增大到90度时,实验结论仍应成立,此即竖直落体运动.至此,伽利略就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虽然当时伽利略已经意识到空气的阻力将影响物体的下落,但是由于科学发展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当时仍然没有办法用实验手段得到真空,所以并不能真正地完成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伽利略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部分,直到牛顿的时代,发明了抽气机,才由牛顿设计了钱羽管(又称牛顿管),真正用实验证明在真空中,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力无关.于是,伽利略的理论终于从纯理论研究进入实验验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问题:伽利略是怎样建立自己的理论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伽利略通过四个环节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并建立自己的理论.

1.运用推理方法,使亚里士多德的结论陷入矛盾中.

2.运用理想模型,猜想落体运动的规律.

3.运用数学方法,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可以直接测定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4.运用实验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定律进行实验验证.

五、伽利略的成就

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请同学们总结本节内容,归纳这种科学方法.

同学讨论归纳:对现象的一般观察→大胆猜想→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实验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教师点评:1.伽利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的科学方法.

2.合理的外推对得出正确结论有很大的帮助.[来源:Z+xx+k.Com]

提出问题:为什么最终我们特别重视伽利略的结论呢?

回答:因为伽利略对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先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和数学推理得出推论,再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这是其他物理家在研究同一问题上缺少的关键环节),并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他最先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的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这种研究方法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更重要的是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对待问题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不畏强权的精神是我们更应为之喝彩并学习的.

1642年,伽利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78岁.直到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

六.超越伽利略

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可以对落体运动精确地“计时”、“定位”,直接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我们有更优越的条件,推动科学更大步的前进。

点评:通过解决此问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学生的以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来源:Z。xx。k.Com]

当堂训练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2.伽利略对运动问题的研究,蕴藏着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这种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

A.对现象一般观察,从而提出假说

B.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

C.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

D.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3.小鹏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下落,发现苹果先落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和树叶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则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讲述了伽利略怎样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并建立自己的理论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的探索精神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路。

布置作业

1.如何证明v∝x的猜想是错误的?

2.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和受到启发而想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二、勇于质疑,科学推理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

三、伽利略的大胆猜想

1.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

2.伽利略的猜想:v∝t

四、伽利略猜想的实验验证

1.伽利略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困难之一:无法测量瞬时速度解决方案:改测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x∝t2)

困难之二: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 解决方案:“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2.合理的外推

五、伽利略的成就

对现象的一般观察→大胆猜想→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实验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六、超越伽利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可以以落体运动精确地“计时”、“定位”,直接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我们有更优越的条件,推动科学更大步的前进。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二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二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学史。

2.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们对知识敢于质疑的勇气。

2. 学习科学家们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

3.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了解,认识到科学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了解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三、学习难点

使学生体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的科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木块、海绵块,形状相同的纸片若干、米尺、小球、秒表、机械节拍器、自制长轨道。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传说三国时期,周仓是关羽的贴身跟班,周仓欲与关羽比力气,关羽说:“你能把一根稻草丢过河吗?”周仓多次试丢未成,反问关羽 .关羽随手将一捆稻草轻易丢过了河,令周仓折服.。这个故事真能说明关羽臂力过人吗?为什么?周仓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新课学习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重的物体下落总是比较快.在16世纪以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物体的重力决定,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为什么2000年里没有人提出质疑?

分析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因为他的这个论断符合人们的常识;

第二、由于亚里士多德在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人们将他的观点奉为经典;

第三:运动的问题含糊不清,人们不知道怎么去研究或者根本不想去研究。

二、逻辑的力量

伽利略是怎么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呢?学生回答

我们可以举什么其它例子,来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

让学生利用三张完全相同的纸片设计实验来推翻。

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观看视频:比萨斜塔实验

点评:通过讲述以上内容使学生明白

1,从生活经验直接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就是科学的真相。

2.伽利略善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突破。

伽利略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并没有就此止步。既然大小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它们遵循了同样的规律,那么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三、猜想与假说

在有了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较为严密的推理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要有一个科学的猜想,或者叫假说,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模型,是对事物认识的基础,是建立概念描述规律的?前提.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

1.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用什么量来描述物体“运动性质”?

3.伽利略作了怎样的猜想?

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伽利略猜想: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与它下落的时间成正比。

四、实验验证

猜想毕竟是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指导意义,还需要验证.

展示问题:伽利略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学生仔细阅读后讨论,得出)

1.困难之一:无法测量瞬时速度.

解决方案:借助于数学推理得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困难之二: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无法测定像自由落体这样较短的时间.

解决方案: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点评:通过该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体会伽利略所采用的方法的巧妙,鼓励学生要敢于猜想,大胆发现,勇于创新.

指导学生上台操作实验,重现伽利略当时的实验过程。

分别从改变质量,改变倾角的角度获取三组数据。

分析数据,

这样的实验,伽利略反复做了几百次,结果表明:小球沿斜面的运动的确是匀加速运动,只要倾角一定,小球的加速度就相同,与小球轻重无关。斜面的倾角变大,仍为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变大。

3.困难之三:小球沿斜面的运动并不是落体运动,怎么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呢?学生讨论

伽利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当倾角增大到90度时,实验结论仍应成立,此即落体运动.至此,伽利略就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点评:伽利略把斜面的倾角从5度外推到90度,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他曾经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克服困难最后得到了落体规律。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应该勇敢地面对,要有坚强的信念。

4.如何解释人们常常看到的石头比树叶下落得快呢?

让学生用一块橡皮和几片完全相同的纸片,先猜想,再实验,再外推,得出结论。学生学大师,自己做大师。学以致用。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请同学们总结本节内容,归纳这种科学方法.

同学讨论后归纳: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猜想→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实验进行检验→合理外推→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而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呢?对现象的一般观察→经验总结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亚里士多德失败了,他的失败就在于他把生活经验等同于科学研究。而伽利略大胆地把逻辑推理和实验结合起来,引入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中来,从而使物理学踏上了正确的轨道。

点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学生总结:

布置作业:

1.查找更多的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写出自己的感想。

2.如果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你如何再行设计伽利略的实验方案,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过程?

板书设计:

第 二 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 六 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说

3.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

4.实验验证

5.合理外推

6.得出结论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三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物理教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三

重/难点

重点: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难点:“观念——思考——推理——猜想——验证”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最后请同学总结本节内容,归纳这种科学方法。

难点分析:知识就是力量,而能力与方法比知识更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象伽利略那样去思索。重要的是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如若我们能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以及其他伟大学者的失败与成功中寻求启发和借鉴。我们也将会拥有一颗杰出的闪烁出智慧之光的大脑,去面对已知的与未知的物理世界。

突破策略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注重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

二、逻辑的力量

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后来,他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但后来又被严谨的考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庄古塔看作伽利略的纪念碑)

三、猜想与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四、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结论和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否则不成理论。猜想或假说只有通过验证才会成为理论。所谓实验验证就是任何人,在理论条件下去操作都能到得实验结果,它具有任意性,但不是无条件的,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验证,而与实际有区别。

(课件投影)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说:“用一块木料制成长约12库比特、宽半库比特,厚三指的板条,在它的上面划一条比一指略宽的槽。将这个槽做得很直,打磨得很光滑,在槽上裱一层羊皮纸(也要尽可能光滑)。取一个坚硬、光滑并且很圆的钢球,放在槽中滚动。将这个木槽的一增抬高一到二库比特,使槽倾斜。就像我要讲的那样把球放在槽顶沿槽滚下,记录下降的时间。实验要重复几次,以便使测得的时间准确到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差不超过一次脉搏的十分之一,进行这样的操作。肯定了我们的观察是可靠的以后。将球滚下的距离改为槽长的四分之一,测定时间,我们发现它准确地等于前者的一半。下一步,我们用另一些距离进行试验,把全长用的时间与全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或者其他任何分数所用的时间相比较,像这样的实验,我们重复了整整一百次,结果总是经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并且在各种不同坡度下进行实验,结果也都如此……”

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很快,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是很难测量其位移和相应的时间,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又能研究匀变建直线运动的?

让小球在倾斜的轨道上滚下。倾角不要太大。

当时伽利略就是用这个方法。他设计一个斜面实验,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变慢,解决了测量的难题。伽利略在一块木板上刻出一道直槽,槽内贴上羊皮纸使之平滑,用自制的水钟测量时间,探究一个光滑黄铜小球沿倾斜直槽滑下时的运动情况。我们也可以模拟这个四百多年前的实验,感受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根据斜面结果出发,认为,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的距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即加速度为恒量,恒量的数值随着斜面倾角增大而增大。当斜面倾角增大到90°,即斜面与地面垂直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的关系仍然成立,此时的比值为最大,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思维相联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开辟了一条科学研究之路.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对现象一般观察——提出猜想——运用逻辑推理——实验对推理验证——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推广应用。

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面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例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

A.亚里士多穗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解析:B。

突破反思

本次课再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不同认识,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从而体会“观察现象→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方式。从科学研究过程中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必修一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预习内容
对于落体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本节课介绍落体运动的研究历史,主要是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和他的科学思维方法。要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归纳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二、学习过程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
(二)、逻辑的力量
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三)、猜想与假说
(四)、实验验证
阅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
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
设计实验: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三、反思总结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①问题的提出。
②提出假设,逻辑推理。
③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然后实验验证。
④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四.当堂检测
1.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5,20,15
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前ns内通过的位移与前(n+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n2/(n+1)2
3.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g取10m/s2)。16
4.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当其下落x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由它下落的位移x=__________H/4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6.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C)
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
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
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8.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D)
A.1/2B.1/3C.1/4D.(+1):1
9.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图2-4-4中的(B)
10.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取g=10m/s2)20m/s,2s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7.0s,66m/s
2.如图2-4-5所示,把一直杆AB自然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直杆通过A点下方3.2m处一点C历时0.5s,求直杆的长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2.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