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
本数?85?143?126????
问: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边问边板书:加法)
学生提问题并列式,师板书: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126=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43=
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26=
问:第一道我们已经学过了,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开始!
齐尝试练习。师巡视,出示正确竖式评讲。
问:那第二道怎么算呢?能试一试吗?
老师是这样算的,你来看和你的一样吗?
师写出正确竖式。问:第2题十位上8+4得12,怎么办?
同桌互说计算过程
143+85怎么用竖式计算?独立做同桌互说过程,讲评
第3题怎么计算?能用一分钟算出来吗?
你是怎么计算的?同桌互说再点名说。你们和他一样吗?
(第一道先写下来)(依次写第二和第三道)
1438585
+126?+143?+126
269?228?211
仔细观察这三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师归纳:
得出:相同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出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是第一题不进位,第二的十位进位、第三题的个位和十位都进位。
第二题一次进位,第三题连续进位。
第二题十位满10向百位进1,第三题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谁会把这两句话并成一句?(出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笔算加法,你们会算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四年级是159本,和三年级一共多少本?(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五年级764本,六年级是236本,一共多少本?
问:笔算加法,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判断并改错:
6576334+243?+646+569
208??712893
先尝试判断和订正再点名回答
再次提醒大家用加法计算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三、实际应用
想想做做4
先齐练,后评讲
四.作业
168+240536+89370+423

编辑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l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坚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教学资源:例题挂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写数学日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记录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级的借书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大屏幕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
2.同学们,你们看了大屏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摘录如下:
(l)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记下了四个问题,你们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什么算法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和第4个问题好不好?
教师擦掉黑板上的其他问题,只保留下面两个问题,并重新编写序号。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探索算法
提问: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
板书143+126=------------(本)
谈话:下边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谈话:随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用记数器拨珠,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主要强调每一位的数要拨在对应的数位上。
另一种是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算出来的。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一般应从个位加起)
谈话: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师述:题目计算出得数后,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自己验证。不同得题目有不同得验算方法。我们验算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可以交换两个加数得位置,再算一算。
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
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延伸迁移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并进行验算。完成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算得对不对,是怎么知道的。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订正时先问: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谁来试着这样验算一题给大家看看。再用这种办法验算其他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帮助。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自己动手翻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再全班共同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那些,然后再告诉大家,好不好?
板书: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43+126=269(本)
143126
+126+134
269269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思考、体会、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投影、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57+18236+143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张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你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再投影展示给你们,你们说出算式,再回忆一下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
投影展示下列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其中画/的是已经解决的问题)。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126/
(2)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43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126
(4)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85+236
(5)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43+236
(6)三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26+236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解决例题中的两个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这两个问题。
(1)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
生的计算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各写出一题的计算竖式,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追问:第1题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该怎么办?第2题中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处理的?每道题目加的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从个位加起?“这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和上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解决其他问题,
谈话:在你们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两个没有解决,你能独立解决吗?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订正。
3、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
谈话:我们巳经用两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汁算,过去我们还学习过两位数的加法计算。请大家想一想:列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l、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上独立练习,集体订正。尤其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验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创设情景,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伴听听,然后改正过来。提醒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要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和验算的好习惯。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
五、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进位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解决吗?
教学板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228(本)
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26=211(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得计算方法,能熟练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继续培养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地意识;
3、在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获得成功地体验,产生数学地积极情感。
4、会用学过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景中培养灵活地解题思路。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进位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进位的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二、比一比,算一算
1、学生独立计算
6+87+98+35+7
60+8070+9080+3050+70
2、互相说说上下两题的联系。
三、算算,填填
加数45227350957688
加数396727294650312

四、解决问题
1、出示第6题挂图
(1)看图,说说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小兔从家到学校怎样走比较近?先让学生说说小兔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每条路各是多少米?
60+70=130(米)50+90=140(米)
50+70+80+100=300(米)
(1)小猴呢?
70+90=160(米)80+100=180(米)
70+50+60+70=250(米)
(2)谁到学校路近一些?为什么?
2、做第8题
(1)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2)自做,集体订正,说说想法。
3、出示第9题挂图
(1)让学生在图上指一指每个小动物地家在哪里?互相说想法,再交流。
(2)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1000米吗?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板书:520+420=940(米)
从小猫家到小狗家有1000米远吗?为什么?
板书:460+480=940(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问,教师相机板书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全班交流、讲评。
五、全课总结
说说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小组内交流,派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学板书:
进位加
小兔:
60+70=130(米)
70+90=160(米)
50+90=140(米)
小猴:
80+100=180(米)
50+70+80+100=300(米)
70+50+60+70=250(米)

三位数的加法


三位数的加法
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播放儿童商场录像,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
教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
教师:(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教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练习:52页“试一试”
三、巩固新知
教师: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
(1)教科书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2)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
(3)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
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一)
(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明明背着一个书包高兴地向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们好,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我给你们带了好多礼物来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课件出示:明明先拿了两大盒钢笔,盒子的面上清楚地写着:“钢笔”、“100支装”等字样;两小盒钢笔,盒子的面上写着“钢笔”、“10支”等字样。
教师:你们知道明明一共带来的是多少支钢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有两个大盒,就是200支,两个小盒,是20支,合起来就是220支。
课件出示:明明又拿出了两大盒铅笔,每个盒子上面清楚地写着“铅笔”、“100支”等字样。还拿出6个小盒,每一个盒子面上清楚地写着“铅笔”、“10支”等字样。
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吗?
教师重点板书: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教学220+260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如果是你们去买的话,一定会得到礼物的。
奖励给回答得很好的学生1支钢笔。
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6+1=6+4+1=7+5+1=9+3+1=
2?笔算下面各题
175+108
359+217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课件。
教师: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我们共有153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奶牛有153头,肥猪比奶牛多270头)
你最想知道什么?(肥猪有多少头)
(2)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
(3)你们想知道肥猪到底有多少吗?请列式:
153+270
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2?教学例4
出示例4主题图。
教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辆自行车多少元?
请学生列式:125+378
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
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3?初步练习
53页“试一试”。
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第3题,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出示第54页第2题图。
①张全跳了多远?李勇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
②集体讨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
四、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
(3)第57页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
五、总结
……
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
(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例3、例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报名参加的小动物可多啦!按照规则,比赛前要测量运动员的体重。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一)问题1
1?提出问题,估计验证
教师:小猪和小牛刚刚测完体重,正说着什么。
出示情景1:(小猪和小牛对话图片)
小猪:我的体重是153千克。
小牛:我比你重270千克。
教师:小猪、小牛谁轻?谁重?
教师:估计一下,这头牛大约重多少千克?(教师板书估算结果和问题)
教师:要求这头牛重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板书:153+270)
教师:究竟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最接近,我们来验证一下。这道题你能很快口算出它的得数吗?(不行)那可以用什么方法?(笔算)用竖式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一学生板演)
2?质疑、探讨
教师: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一学生介绍)
教师:在计算时,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应该特别注意?
教师:你是怎么加的?
教师:十位上的5和7分别表示什么?5个十加7个十得12个十,就是120,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写2,所以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十位上的数怎么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教师: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记住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学生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把错误改正过来。
3?得出结论
教师:这头牛重423千克,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得数最接近?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问题2
1?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师:知道了小猪和小牛的体重,这时,其他动物的体重也测量完了。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体重告诉小朋友。
出示情景2:(老虎、黑熊、长颈鹿的图片)
老虎:125千克。
黑熊:378千克。
长颈鹿:等于老虎和黑熊的总质量。
教师:它们的体重你都知道吗?
教师:长颈鹿比老虎、黑熊轻一些还是重一些?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才能算出长颈鹿的质量?小组讨论一下。
尝试:先列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出来。(一学生板演)
教师:你是怎么计算的?说说你的想法。(请两位学生介绍,如有学生有困难,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怎么算。
2?比较
153+270与125+378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同桌讨论,集体汇报。
相同点:都是三位数加法。
不同点:153+270相加时只是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125+378相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也满十又向百位进一。
教师:也就是连续进位两次,这样的加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在计算这样的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连加教案


三位数连加
教学目标:
l、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个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激发数学兴趣。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2、保证计算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教学资源: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复习口算
6+97+68+8
4+74+77+9
3+9+44+8+86+8+9
3+9+74+6+86+8+2
1、把得数写在自备本上,完成后集体校对。
2、3+9+4是怎么想的?3+9+7又是怎么算的?(提出凑整的简便算法。)
3、还有哪几题可以用凑整的方法简便运算?怎么算?
(二)情境导入
谈话:六一节快到了,小明和同学们都收到了节日礼物,可他们想起了山区的小朋友们很可能没有节口礼物,于是,他们提出倡议,开展“献爱心”。活动,给山区的小朋友捐书。你们想知道各班捐书的情况吗?
各年级捐书情况统计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
本数85143126178194236
你能帮小朋他们算算一、二、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吗?:算式怎样列?
学生问答,教师板书:85+143+126
继续提问:那么85十143+126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观察今天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三位数连加)
2、自主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用实物报影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如果三种竖式都有学生做出,就让学生比较哪种竖式的写法简便,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板书:连加)
如果学生只出现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竖式,教师可这样引导:
小朋友,你会把这两个竖式并在一起吗?先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得出第二种连加竖式(投影出示)
如果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没有学生做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小红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7(投影出示)让学生观察竖式的写法,然后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只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指导竖式写法:一般只写一个加号,写在最后一个加数的前面。
3、动手实践,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提问:你能用第三种形式算出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吗?(让学生独立做---做)
提问: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第--种算法:把各位上的数依次相加,算到十位时,教师提问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怎么办?(强调向前一位进2,如果更多的数相加得数满30呢?然后得出共识: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第二种算法:把各位上能凑满10的数先加。(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哪种算法好,为什么?)
如果没有出现这种算法,可引导学生观察个位上哪两个数先们比较方便?十位上呢?
小结:在计算连加时,可以把能凑满10的数先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又不易出错。
4、小组合作,合理灵活地进行笔算。
提问:看了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连加问题?用你喜欢的算法去计算一下。
(1)小组学习。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在小组内每人提出一个连加问题其他学生列式计算。
(2)组内交流。(重点说说凑十的方法)
(3)全班交流。(表扬合作积极、认真的学生和小组)
5、初步小结。
小朋友,我们提出了很多连加的问题,并熊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大家学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在做连加时特别要注意些什么呢?(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能凑满10的可先加……)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三人板演,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小组内互相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投影显示题中插图,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要求学生说说列竖式计算时每一位上怎样加简便。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后在班内交流列算式的理由和计算结果。
四、总结、发散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你觉得学了这种本领有没有用呢?(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一说)
用今天的方法还能算出四个、五个年级,甚至全校捐书的本数,有兴趣吗?回去试试。
教学板书:
三位数连加
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126=354(本)
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78+194+236=608(本)

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法》教案范文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法》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三位数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 第1题

2、想想做做 第3题 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 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 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

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

2. 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 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

(巡视、指导)

4. 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

4种方法:

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

(1) 6+7 个加个

50+40 十加十

300+200 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 百加百

50+40 十加十

6+7 个加个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 先加百

=596+7 再加十

=603 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先加个

=403+200 再加十

=603 最后加百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

“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单独进位加法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视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复习题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比较喜欢《熊出没》,今天熊大、熊二、光头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光头强今天运气不好,砍树被熊大、熊二发现了了,今天你们就来代替熊大、熊二想办法让光头强不砍树,好吗?

1、教师出示第一关。

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3)教师演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教师出示第二关: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220支钢笔和260支铅笔共要480元,要求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怎样列式?

(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演示完后,请同学上台用竖式计算。随后再次利用多媒体演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利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教师出示第三关:

本关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4、多媒体出示第四关,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

三、小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加法,还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在课余时间相互讨论,互相学习。

四、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八1—4题。

三位数的减法


三位数的减法
第1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
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3.机动练习
□□
-□
82□□3
-42□
360
第2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计算器、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1-8=510-80=517-85=51
-8
□□510
-80
□□□517
-85
□□□
二、探索运用
1?学习例4
(1)引出问题。
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
(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
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
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
教师:那百位上得几?
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189,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
教师:那最后答案是79,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
教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好像并不容易。
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79
(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注意什么?
(5)尝试练习:
60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
2?学习例5
(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
(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575=225。
(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
(4)尝试练习:61页“试一试”。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数法》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数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数法》教案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数法

教学要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2、 按照1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

3、 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 新授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

1、 教学例子1

(1) 出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相一?

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2) 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 个一百一千。

(3) 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4) 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

(5) 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 教学例子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说从右往左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重点认清千位在右边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个位上拨珠,学生回答表示的数是多少。

(2) 教学例2的(1)

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学生装数数,从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在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该怎么样拨珠?”“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样变化的?接下去怎么样数?”

当数到一百一十九时,要注意各个数位上的变化情况。

(3) 教学例2的(2)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八,边拨珠边数数,数到一百九十九时,提问:

“个位上再加上一个珠子,九十九后面是多少?应该怎么样拨珠?

“为什么是数二百而不是向百位进一吗?“再继续数到二百零六。

教师还可提问:一百九十九加一是二百,那么二百九十九加一是几百?三百九十九加一是多少 ?、、、、、、九百九十九加后面的数是多少 ?

3、 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 巩固练习

课本第30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教师巡视后订正。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1)》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1)》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1)》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 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

(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两个问题的区别。求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需要用到哪几个条件?求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又该用哪几个条件?各需要几步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加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2)》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万以内的加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育学生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难 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竖式计算。

59+77=85+68=445+238=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及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教学例3。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1)从题中你对我国的湿地又有什么认识?会列式解答题中的问题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445+298=。

2.计算。

教师:刚才445+238同学们都会计算,这道题你会算吗?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例题中的两种算法用课件展示出来)

3.验算。

教师: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列竖式计算,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想一想,该怎样验算?

4.归纳小结。

教师:比较445+238和445+298,两个算式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归纳】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不管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验算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5.反馈练习。

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练习八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得又准又快。

2.练习八第5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出对错,并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学生独立改正。

(2)小组代表汇报判断结果。

3.练习八第6、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6题连线,然后讨论: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4.练习八第9题。

走哪条路最近?小组内交流,说说理由。然后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并解答。

指名汇报方法和结果,教师评判。

5.练习八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组内讨论解答方法,然后检验等式是否成立。

指名说一说结果,师进行评判。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1)》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1)》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1)》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

提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

271+31=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八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中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此类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卡片出示)

2.笔算。

① 指名板演。

② 指名说说其中一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新知。

1.把18×74改为118×74。

2.观察因数有什么变化?引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独立尝试练习。

4.小组讨论。

① 如何列竖式?

②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③ 自学课本,对照比较。

5.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6.试一试。

456×19208×37

① 指名板演。

② 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③ 总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指名板演后集体评议。

2.笔算。

179×44348×27246×38 123×59

107×93235×36205×48 618×15

3.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4、5两题。

4.小结。

四、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

2.完成作业本。p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2)》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2)》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2)》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2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减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3-158=321-78=728-44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463-158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回顾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二、尝试探究,体会领悟

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

(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四、借助表象,突破难点

如果没有计数器,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边回答,教师一步步写完竖式)

1.沟通联系,理解算理。

(1)解决第一个难点:连续退位。

教师:个位3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拨珠子时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又要从百位退1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作10个一,10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再用13减8得5。

(2)解决第二个难点:理解被减数十位上是几。

教师:联系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现在被减数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百位上退1到十位是10个十,十位就有10个十,再退给个位1个十,还剩9个十,所以十位现在是9,9减8得1。

(3)被减数百位上现在是几?

(百位退1后还有3,3减1得2)

2.这样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可以进行检验。怎样验算减法?

小组交流,说一说,做一做。

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订正后小结: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五、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第42页做一做。

想一想,拨一拨,再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题500-268,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又该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说计算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3题。

想一想,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和?求差、减数、被减数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把得数填在表里,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归纳求几种不同的数的方法。

3.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除了强调列竖式计算这一重点内容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多种口算和心算的方法。学生探索多种算法的过程是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还是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详细介绍:

课题: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2.能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3.通过操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到美源于生活,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

2.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教学难点

1.了解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

2.熟练地数千以内数.

教具学具准备

木块、计数器、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指导学生数木块,从一数到一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指导学生拿出一块木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块木块,用数字一表示.

(2)指导学生数木块,数到十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十块木块,用数字十表示.

(3)指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百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百块木块,用一百表示.

(4)启发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块.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千块木块,教师明确用一千表示.

(5)教师明确:这些数可以一、十、百、千来数数,一、十、百、千叫计数单位.

板书:一、十、百、千

(6)反馈练习.

十个一是多少?

十个十是多少?

十个百是多少?

十里面有几个一?

百里面有几个十?

千里面有几个百?

通过上面这些题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关系.

2.教学例2.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二十.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学生:再添一个是多少:该怎样数?

(2)从七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

从八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

从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

使学生明确十个一是一个十.

(3)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二百零六.

启发学生数到一百九十九时,再添一个,怎样数?

使学生明确九个添一个是十个一,

九个十添一个十是一个百,

一个百添一个百是两个百,

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二百、二百零一……二百零六.

(4)完成“做一做”.

从二百九十数到三百一十;

从三百八十九数到四百一十二;

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5)从上面数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投影出示.

十个一是,十个十是,十个百是.

十里面有个一,百里面有个十,千里面有个百.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数出五个数来.

一百四十六一百九十八三百零七五百六十五八百八十九九百九十五

3.说出下面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百五十七四百零二八百九十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三位数的读写法(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第7课时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5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0×4 80×6 700×3

400×2 200×7

2.竖式笔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2×3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反馈练习: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4.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四、课堂总结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3=36(只)

可以用竖式计算。

一般这样写:

答:一共有36只。

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教学反思:

1.通过编口算题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2.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了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苏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