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归去来兮辞

高中文言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18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归去来兮辞。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归去来兮辞”,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归去来兮辞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入刘宋后改名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三、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四、一词多义:
心:1、因事顺心(心愿)
2、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1、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2、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1、故便求之(所以)
2、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2、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3、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1、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2、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1、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2、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3、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4、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以: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五、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六.指出文言句式:
1、皆口腹自役(判断句“皆”表判断)
2、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5、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6、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7、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8、情在骏奔(省略句省略主语“余”)
9、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10、稚子候门(省略句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11、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见,被)
12、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被)

相关推荐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阅读与鉴赏”中也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摒弃官场归隐田园的一篇宣言书,描绘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自然风光及惬意的田园生活,表达了陶渊明饱经忧患,看透了官场的污浊、黑暗、卑鄙,不与之同流合污,而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情趣和理想。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领悟作者热爱自然、返朴归真的高尚情趣,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审美境界。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感悟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理,(2)欣赏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点: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用典自然,想象丰富。(3)在了解辞赋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渊明)那么,关于陶渊明你了解多少呢?在你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启发谈话,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让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一读——正字音。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感悟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

读出语速——快、中、慢;

思考题:

(1)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什么?(来自骈文的运用)

(2)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3)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4)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与《荷塘月色》对比)

4、四读——体验感情美

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可让学生分析探讨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5、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点拨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字词句篇到情感意境,循序渐进地理解、感悟、探究作品内涵,提高诵读鉴别的能力。)

三、品评鉴赏,体悟情感

1、通读序文,小组讨论: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

(三点理由: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2、研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

(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接着表示要与世隔绝,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说是乐以忘忧了。接下来的描写是一段颇带诗意的描绘。春回大地,农人告诉他将要从事春耕了。并且在农事闲暇,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注意它的句意承接,“或命巾车”后承“亦崎岖而经丘”,“或棹孤舟”后续“既窈窕以寻壑”。前者是陆路,后者是水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虽有点沉郁,但细品全段,基调还是静谧而愉说的。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

(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3、合作探究

(1)对陶渊明的人生感想如何理解呢?对我们现代青年来说是否可取?

(我们不能笼统、简单、肤浅地把作者的这两句话打上消极二字就算,我们应该深入地理解。这是作者历经曲折的人生后的真实而复杂的感慨,作者曾经品尝过官场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庸俗,映照一下归隐后平民生活的质朴、真率、自然、自由,确实愤激于官场的龌龊,眷恋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且,在作者看来,在官场那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种生命的扭曲与糟蹋,只有在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可是我耽误太久了、久违了,所以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复杂的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体验。作者并没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真抒胸臆。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高义谈玄更有意义些。生活在激流勇进的时代中的现代青年,更应该奋发有为,而不应该消极避世。)

(2)本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点?

(本文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风格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3)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发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发自内心,又出于真情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情托于物: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写得自然真切,必须要有寄托物,以便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感情诉诸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真切、生动、感人,韵味悠长。而这一点,本文堪称典范。)

4、背诵课文。

(背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延伸阅读,探究问题。

(1)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2)探究问题

研究性问题: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的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潜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就如是说),是追叙和实录之作,到家前是追叙,到家后是实录;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也就是说,本文是在荫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象之作,写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辞官归隐的。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后者更有道理。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直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筹、‘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钱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这样来体会《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陶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2、布置学生进一步收集陶渊明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随笔,在全班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学生交流评议的过程,既是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欣赏能力提高的过程。)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多次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从字词到句读,从韵律到情感,都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循序渐进地逐步感受,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用学生的阅读代替教师的讲解,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语文学习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正确品评古代文学作品。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评析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奋发有为和洁身自好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提高。本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争鸣,其目的不在于形成统一认识,而是通过辩论交流,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逐步养成勇于探索、乐于交流的语文学习品质。

《归去来兮辞》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去来兮辞》”,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知识点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二、古今异义
1、幼稚迎室(古义:小孩;今译:指年纪小或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译:出征的人)
3、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译:怨恨,悔恨)
4、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山路深远曲折;今译:美丽的身材)
三、一词多义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开)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
行之有效(实行,执行)
引: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不易妄自菲薄(引用)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吸引)
乘: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车)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
执策应长明灯读(成编的竹筒)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世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以:舟遥遥以轻飏(相当于“而”)
农人告余以春及(把)
请息交以绝游(表转折)
景翳翳以将入(表修饰)
聊乘化以归尽(表目的)
四、词类活用
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
2、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悦)
3、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
4、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在园中;每天)
5、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常常)
6、或棹孤舟(名词用作动词,用浆划船)
7、乐琴书以消忧(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五、特殊句式
1、遂见用为小邑(被动句)
2、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3、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句)
4、足以为酒(省略句)
5、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
6、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8、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
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
10、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
11、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1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乃瞻衡宇 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泛指事情。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过错、错误;今义:不。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埋怨、遗憾;今义:仇恨、怨恨。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名词作状语,有时。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子。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
悦亲戚之情话。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羡慕。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之: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
而: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并列关系,不译。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转折关系,但是。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顺承关系,不译。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因果关系,因此,因而。
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连词,因为。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修饰关系,不译。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
聊乘化以归尽。连词,因而。
园日涉以成趣。连词,因而。
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因为。
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
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句。
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七、请找出下列句中五个疑问代词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整理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