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26

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见教参
复习重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
复习难点:对不平等条约危害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启发式、点拨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小黑板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二)师生构建知识网络
1、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内容危害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年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

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1860年1860年
1864年19世纪80年代
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从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家想一想,这一单元列强对我们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生:四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师:战争给清政府带不深刻的灾难。你能说出哪些有名的条约?以及它们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生1:从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生2:《南京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三个条约的内容?三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生:巩固三个条约的内容,并做材料题。
师:列强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
生: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师:多媒体出示俄国割占中国领土表和图
生:巩固记忆,并做题。
师:当时的中国边疆,不仅东南战争频传。而且列强也对西北虎视眈眈。英国和俄国想争夺新疆,谁收复了新疆?这一课我们应掌握哪些知识?
生:巩固,并做题。
师:西方列强不仅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且在中国犯下了数不清的滔天罪行。
哪位同学能讲一讲,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哪些罪行?
生1:火烧圆明园。能抢的抢,拿不走的就烧,掩盖劫掠的罪行。
生2:向中国输入鸦片,蚕食吸食者的体质,使白银大量外流,官兵腐败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生3: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生4:如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运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焚毁前后的图片。结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话进行材料分析。)
师: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自从侵略者来的那一天起,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就举起了爱国主义的旗帜。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例子有哪些?
生1:林则徐虎门硝烟禁烟运动,把所有鸦片焚于大火之中,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生2: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了表示收复新疆的决心,所到之处都抬着口棺材,誓与新疆共存亡。
生3: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勇撞敌舰,与全体将士共存亡,壮中国海军的声威。真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生:天平天国运动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在取得青浦大捷。后又在慈溪的一次战斗中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义和团运动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在廊坊狙击八国联军取得胜利。
生:巩固,师出示材料题。
师: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涌现出的这些英雄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生:爱国、坚贞不屈、誓死如归、大义凛然、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决反侵略……
师:两次农民运动都反侵略运动。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天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师: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没有改变中国屡次被侵略的命运?为什么?现在让我们沉思过去,总结失败的原因。
生1: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妥协投降。
生2:武器落后,战斗力弱。
生3: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师:说得好。面向未来,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有何感悟与启示呢?
生1:落后就要挨打。
生2:清政府闭关锁国使我们落后,现在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多吸取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生3:我们要学习林则徐、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4:我们要发奋读书,将来保卫祖国。
三、典型题剖析
1、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定,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
2、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三回答:“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这歌谣出自中国人民的哪一次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3)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教师点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命题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竞测有代表性、有创意的题目。
四、反馈练习、拓展延伸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帮凶是谁?这次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年签订的什么条约?割占领土范围和面积各是什么?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五、小结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从鸦片战争到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我们要牢记落后挨打的历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七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复习课学案鲁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复习课学案鲁教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
本课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三、讲授新课:
1.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
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
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四、小结: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六、作业: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答。

附: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于1894年,结束于1895年
二、甲午中日战争四次战役:
三、《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中日双方代表,内容,影响
1.时间:1895年
2.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危害:《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学案2鲁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学案2鲁教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学案2鲁教版

第24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联系旧有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考生看榜图》,质疑此图反映了什么?并对此做简要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必须进行变革。从而引而新内容的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2.了解中国近代后期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3.了解近代后期进步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自学指导:
自学要求: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勾画出基本的知识点,自学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同学之间补充完善,完成自学任务。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出示《京师大学堂》、鲁迅、《义勇军进行曲》等相应的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1.我国近代前期的新式教育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2.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什么?
3.完成下表:
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作品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废除的时间起点是1906年。
2.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然后指出: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历史赋予民国时期文化的新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是高奏主旋律的。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上任何一位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重点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揭示其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激励人民英勇奋斗的巨大号召力,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然后,启发学生效法教师,选择课本上另外一位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去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指导学生按文学、艺术分类,编制“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这一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或在课上完成,或在课下完成。这一活动对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是有帮助的。
教师点拨: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京师大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来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废除科举制度。
师生探究:
1.清朝晚期为什么要变革教育制度?
2.对照《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里的课程,课时与今天课程、课时设置,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3.出示鲁迅《狂人日记》中的一段,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看他们各主要怎样的主题思想?
教师点拨:
1.清朝的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为清朝统治者培养了忠实的奴仆。而清朝后期随着闭关政策的破产,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科举制度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形势的需要,所以清政府开始逐步变革教育制度,向新式教育制度迈进。
2.《奏定学堂章程》设有“读经”“讲经”课,我们的课程表没有。它里面没有我们今天的化学、音乐等课程。另外,我们今天的政治课它叫“修身”,数学课它叫“算学”,生物课它叫“博物”,美术课它叫“图画”,体育课它叫“体操”。
两者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有“读经”“讲经”,而且所占课时比例很大,反映出它还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的色彩。
3.鲁迅的《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大胆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批判了黑暗的封建制度。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激发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心和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课堂延伸:
1.如果你生活在清朝晚期,你会从哪个方面来培养自己?为什么?
2.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激励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政权也得到了巩固,再把它作为国歌,是否已经过时了?
教师点拨:
1.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着想,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志和信心。现在我们受剥削受奴役的历史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我国现在仍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还比较落后,而且世界上的一些反华势力也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破坏,妄图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义勇军进行曲》激励全国人民勿忘过去,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没有过时。
总结:
按照下面的纲要信号梳理本课知识:
近代教育制度变革科举制度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文学艺术家文学家作者作品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茅盾《子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家徐悲鸿《愚公移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七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学案1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课学案1鲁教版

第23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将制碱奥秘公诸于世,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严复译著《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思想,激发国人向西方学习,“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和杰出的思想家魏源、严复,他们那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这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师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事迹,概括主题思想,并且做到,既不平均使用力量,又兼顾到四个典型的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2.图片:京张铁路、《明长城》、《明朝北京城》
3.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以利于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时把握好难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1)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比较四位文化名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3)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自学指导要求
首先教师明确把思想家提到前面学习的原因: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
自学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本,用铅笔圈出要点,把核心词语填表,若有疑难可同桌或前后四人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位同桌或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出示思考题(可用多媒体出示)
1根据课本比较近代两位杰出思想家
姓名时代主要成就思想特色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学习西方背景魏源严复2.比较近代的两位科学家
姓名主要成就优秀品质(具体表现)3由表格比较近代史上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由此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师生共同探究(生展示,师点拨释疑)
七、知识整合(结合表格,整合归纳知识,多媒体出示)
成就
名称姓名主要成就共同品质不同点思想家魏源严复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八、知识拓展与延伸(多媒体显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畅所欲言)
讨论:你认为魏源和严复的观点,哪一个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有指导意义?
(都非常有指导意义,强调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谁先进就向谁学习,在学生的激烈争论和教师的强调中达到高潮)1909年通车
二、飞机设计师是冯如(1910年设计成功)
三、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魏源。
四、魏源所编的第一部介绍西方情况的著作是《海国图志》,严复所译述的介绍西方先进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是《天演论》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