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七单元功知识点

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0-04-24

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七单元功知识点。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七单元功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七单元功知识点

1.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计算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W=Fscosα。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

⑴恒力的功:根据公式W=Fscosα,当00≤a<900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0时,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当900<α<1800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做了功。

(2)合外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

(3)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3.功和冲量的比较

(1)功和冲量都是过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冲量表示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

(2)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冲量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方向,计算冲量时要先规定正方向。

(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三个因素决定.冲量的大小只由力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力的冲量不为零,但力对物体做的功可能为零。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⑵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练习题:

1.下列关于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做了功。

B.只要物体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

2.下列关于做功多少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做功越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功越多。

C、外力F与物体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越大,做功越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的力都做了功。

B、受到的重力没有做功。

C、受到的支持力没有做功。

D、对滑梯的压力做了功。

4.做1J的功就相当于()

A、把质量是1kg的物体移动1m做的功。

B、把1N重的物体水平移动1m所做的功。

C、把质量是1kg的物体匀速举高1m所做的功。

D、把1N重的物体匀速举高1m所做的功。

扩展阅读

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直线的方程知识点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直线的方程知识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直线的方程知识点

定义:

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表达式: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1)/(y1-y2)=(x-x1)/(x1-x2)

点斜式:y-y1=k(x-x1)

截距式:(x/a)+(y/b)=0

补充一下:最基本的标准方程不要忘了,AX+BY+C=0,

因为,上面的四种直线方程不包含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如x=3,这条直线就不能用上面的四种形式表示,解题过程中尤其要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练习题: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解析】选C.因为直线方程y+2=-x-1可化为y-(-2)=-[x-(-1)],所以直线过点(-1,-2),斜率为-1.

2.直线3x+2y+6=0的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有()

A.k=-,b=3B.k=-,b=-2

C.k=-,b=-3D.k=-,b=-3

【解析】选C.直线方程3x+2y+6=0化为斜截式得y=-x-3,故k=-,b=-3.

3.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1=2(x+),且l的斜率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logab的值为()

A.B.2C.log26D.0

【解析】选B.由题意得a=2,令x=0,得b=4,所以logab=log24=2.

4.直线l:y-1=k(x+2)的倾斜角为135°,则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

A.1B.-1C.2D.-2

【解析】选B.因为倾斜角为135°,所以k=-1,

所以直线l:y-1=-(x+2),

令x=0得y=-1.

5.经过点(-1,1),斜率是直线y=x-2的斜率的2倍的直线是()

A.x=-1B.y=1

C.y-1=(x+1)D.y-1=2(x+1)

【解析】选C.由已知得所求直线的斜率k=2×=.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1=(x+1).

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圆的方程知识点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圆的方程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三单元圆的方程知识点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圆的方程知识点!

圆的方程定义: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0,直线和圆相交.②Δ=0,直线和圆相切.③Δ<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交.②d=R,直线和圆相切.③d>R,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

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

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当一条直线满足

(1)过圆心;

(2)过切点;

(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圆锥曲线性质: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椭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定长大于两个定点间的距离)的动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2.双曲线: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定值小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动点轨迹叫做双曲线.即.

3.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01时为双曲线.

二、圆锥曲线的方程

1.椭圆:+=1(ab0)或+=1(ab0)(其中,a2=b2+c2)

2.双曲线:-=1(a0,b0)或-=1(a0,b0)(其中,c2=a2+b2)

3.抛物线:y2=±2px(p0),x2=±2py(p0)

三、圆锥曲线的性质

1.椭圆:+=1(ab0)

(1)范围:|x|≤a,|y|≤b(2)顶点:(±a,0),(0,±b)(3)焦点:(±c,0)(4)离心率:e=∈(0,1)(5)准线:x=±

2.双曲线:-=1(a0,b0)(1)范围:|x|≥a,y∈R(2)顶点:(±a,0)(3)焦点:(±c,0)(4)离心率:e=∈(1,+∞)(5)准线:x=±(6)渐近线:y=±x

3.抛物线:y2=2px(p0)(1)范围:x≥0,y∈R(2)顶点:(0,0)(3)焦点:(,0)(4)离心率:e=1(5)准线:x=-

练习题:

1.△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0),B(3,0),C(3,4),则该三角形外接圆方程是()

A.(x-2)2+(y-2)2=20

B.(x-2)2+(y-2)2=10

C.(x-2)2+(y-2)2=5

D.(x-2)2+(y-2)2=

【解析】选C.易知△ABC是直角三角形,∠B=90°,所以圆心是斜边AC的中点(2,2),半径是斜边长的一半,即r=,所以外接圆的方程为(x-2)2+(y-2)2=5.

2.已知圆C经过A(5,2),B(-1,4)两点,圆心在x轴上,则圆C的方程是()

A.(x-2)2+y2=13B.(x+2)2+y2=17

C.(x+1)2+y2=40D.(x-1)2+y2=20

【解题指南】根据题意设圆心坐标为C(a,0),由|AC|=|BC|建立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a,从而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可得圆C的标准方程.

【解析】选D.因为圆心在x轴上,

所以设圆心坐标为C(a,0),

又因为圆C经过A(5,2),B(-1,4)两点,

所以r=|AC|=|BC|,可得=,解得a=1,

可得半径r===2,

所以圆C的方程是(x-1)2+y2=20.

3.已知实数x,y满足x2+y2=9(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或m≥B.-≤m≤

C.m≤-3或m≥D.-3≤m≤

【解题指南】m=的几何意义是:半圆上的点(x,y)与(-1,-3)连线的斜率,作出图形,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得解.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m=的几何意义是:半圆上的点(x,y)与(-1,-3)连线的斜率,作出图形,所以m的范围是:m≥=或m≤=-.

故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m≤-或m≥.

4.设P(x,y)是圆C(x-2)2+y2=1上任意一点,则(x-5)2+(y+4)2的最大值为()

A.6

B.25

C.26

D.36

【解析】选D.(x-5)2+(y+4)2的几何意义是点P(x,y)到点Q(5,-4)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P在圆(x-2)2+y2=1上,这个最大值是(|QC|+1)2=36.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向心力》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向心力》知识点复习

向心力:

(1)向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总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是,两者方向恒一致:总是与速度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

(4)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应是: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向心力公式:

(1)由公式a=ω2r与a=v2/r可知,在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根据公式,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物体将速率不变地运动到半径减小的新圆轨道里(在那里,物体的角速度将增大),使物体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该轨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见物体在此时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反之,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将增大,因而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心运动.

向心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时应做到四确定:

(1)确定圆心与圆轨迹所在平面;

(2)确定向心力来源;

(3)以指向圆心方向为正,确定参与构成向心力的各分力的正、负;

(4)确定满足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

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同样遵从牛顿第二定律:Fn=man在列方程时,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合外力,右边写出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可选用等各种形式)。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平抛运动》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平抛运动》知识点复习

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

例如:平抛运动的物体和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一样(2014江苏);平抛出去之后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与自由下落后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是一样的(2012江苏)。

竖直高度决定下落时间

例如:由高度比较下落时间长短(2012全国卷),由高度计算出时间,然后通过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2012北京)。

结合斜面应用tanθ=2tanφ

例如:落在斜面上出发落在斜面上,速度与斜面夹角为定值(课本P.26);落在水平面上,初速度越大,速度与水平面夹角越小(2013云南);垂直落到斜面上,根据斜面倾角及几何关系,求出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010全国)。

平抛运动实验

例如:结合频闪照片,用竖直方向的运动求频闪频率(来源不明);竖直方向不同间距,分析水平位移(2013北京);课本图示装置,平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总同时落地、平抛小球和匀速小球总能相撞(2014江苏)。

类平抛运动

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做类平抛运动(来源不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显像管原理、喷墨打印原理(2013广东)。

结合力学其它知识

“摆”在最低点时绳子断开,小球平抛(2013福建);水平滑动后平抛(2012北京);轨道圆周运动后平抛(2012浙江)。

练习题: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2、关于平抛运动,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而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gα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的()

4、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为v0

C.运动时间为2v0/g

D.速度变化方向在竖直方向上

5、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投下一颗炸弹,共投下5颗,若空气阻力及风的影响不计,在炸弹落到地面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5颗炸弹及飞机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平抛运动

B.这5颗炸弹及飞机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自由落体运动

C.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平抛运动

D.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自由落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