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认识物体》

认识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7

《认识物体》。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物体》,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的空间概念比较差,在教学中多出示模型和相应的事物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学更直观,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熟悉实物的分类、观察、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爱的兔博士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秘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5个百宝箱,每组4个小方块,4种图形的图片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组的桌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是兔博士特意为你们准备的,你们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吗?

一会我们就把百宝箱里的礼物全取出来,同学们在取得时候千万别抢,把礼物轻轻的堆在桌子的中间,把百宝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礼物呀,开始。

谁来介绍一下百宝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学看一看你们桌上的礼物和他们的一样吗?

齐说:想

生取出箱里的东西

找一名学生说

通过兔博士和神秘的百宝箱的出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认识物体的兴趣。

一、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给我们带来这些礼物是想让同学们从这堆物体中选择样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们能做到吗?

师到各小组指导学生给物体按要求分类。

师:哪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师指名)

2、揭示名称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把样子相像的物体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国王给每种样子相像的物体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像这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师出示物体)

每人从桌上拿一个长方体叫出它的名字

现在老师给这些物体脱去花外衣,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指名说它的名称。

师用上面的方法,揭示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

……

二、感知物体的特点

1、引导感知长方体的特点

(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一看,长方体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放在桌上推一推,会是怎么样?

小结:长方体看上去是长长、方方的,摸一摸它的面是平平的,放在桌上推一推,它会平着走。

2、感知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按照认识长方体的方法独立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汇报:

哪组同学先来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或者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点。

谁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圆柱的特点。

哪组同学发现了球的特点?

小组同学合作边商量边动手分。

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把这些礼物分成四堆。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魔方、地球仪包装盒、方塑料块……放在了一起;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茶叶筒、圆木柱、露露瓶……;把大皮球、小球、塑料球……放在了一起。

……

生说:长方体(多说)

学生拿出长方体并在小组内叫出名字。

学生说长方体的名称。

生:长方体

每生拿一个长方体观察。

班内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六个面……

生动手摸长方体

汇报: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汇报:

推着它会走……

生拿着长方体进一步感知特点。

学生活动: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正方体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面,每个面也是平平的,,每个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着向前进……

学生拿着正方体感知特点

生:圆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样粗;摸一摸中间是圆圆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滚……

学生拿着圆柱进一步感知特点。

生汇报;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没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实物、小组合作按照样子相像的标准分类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这一环节,认识长方体,由教师引导,达到对学生认识物体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独立尝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产生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名称与形状相对应的表象。

1、课间活动:引导学生看动画片。红红和聪聪为机灵狗盖房子。在动画片中,有哪几位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2、说一说

师:其实这些形状的物体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老师也从生活中找来了一些物体,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3、完成数一数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30页

(1)请同学们从左边的图中数一数有多少正方体、有多少长方体、多少圆柱和球,然后把数出的结果分别填在()里

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多少小方块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

4、游戏:摸物体

按形状名称摸物体。老师和一个组的同学示范。然后各组照样子做。

作业:回家每个人用像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给爸爸、妈妈看。

学生汇报。

生自由发言:冰箱是长方体的、衣橱是长方体的、地球仪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

生抢答。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订正。

生自己完成

汇报订正:学生在幻灯下数,有的数了3块儿、有数了4块儿。

生自己拿出小方块来摆一摆再数一数。

学生游戏。

动画片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休息,同时让学生体会我们认识的物体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儿中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相关阅读

物体的质量


云阳学校八年级物理指导教学书
(编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1号)
课题:物体的质量课型:新授主编人:XXX审核人:初二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逐渐感受世界的物质性,逐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②认识目标: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
了解天平的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教学时间】(1学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多媒体)
(二)自学与互帮
1.自学内容一:P2小明与小华的对话
自学方法:
(1)铁锅和铁钉,它们都是由组成的,含的铁多。
举例:木课桌和木凳子,它们都是由组成的,含的木头多。
生活中我们把铁锅、铁钉、木课桌、木凳子叫物体,把铁、木叫物质。
释疑: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大理石和泡沫,它们不同之处是:、。
(2)质量的概念: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3)比较下列三组物体中谁的质量大:
大胖子和小瘦子;一把铝勺和一口铝锅;一把大铁锤和一枚小铜钉
2.自学内容二:P2质量的单位
自学方法:(1)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2)“一只铁球的质量是2千克”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3)单位换算:0.5t=kg680mg=t75g=kg
(4)估测物体的质量:一张邮票50一个中学生60
一只苹果150一只大公鸡3
3.自学内容三:P2-3信息快递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1)托盘天平主要有等几部分组成。

(2)天平的使用:
①天平的调节:第一步,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第二步,先将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对准的刻度线。
②称量:被测物体放盘,砝码放盘;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③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总质量+所示质量
④整理
(3)阅读P3图6-2,指出天平使用中的错误
(4)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还有、、、。
(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1.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②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________,
③一瓶白酒的质量约500________,④一瓶雪碧的质量约1.25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4.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A.1.19×10-7tB.125mg
C.0.13gD.0.00012kg
5.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四)知者加速
1.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五)因人作业(适度作业量,知者加速)
《必学教程》P1-4

测量物体的高度


1.6测量物体的高度

1.下表是小明同学填写活动报告的部分内容:

课题在两岸近似平行的河段上测量河宽

测量目

标图示

测得数据∠CAD=60°,AB=30m,∠CBD=45°,∠BDC=90°

请你根据以上的条件,计算出河宽CD(结果保留根号).

2.下面是活动报告的一部分,请填写“测得数据”和“计算”两栏中未完成的部分.

课题测量旗杆高

测量示意图

测得数据测量项目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

BD的长24.19m23.97m

测倾器的高CD=1.23mCD=1.19m

倾斜角a=31°15′a=30°45′a=31°

计算旗杆高AB(精确到0.1m)

3.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某校九年级数学老师布置一道利用测倾器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活动课题,下表是小明同学填写的活动报告,请你根据有关测量数据,求旗杆高AB(计算过程填在下表计算栏内,用计算器计算).

活动报告

课题利用测倾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

测量示意图

测量数据BD的长BD=20.00m

测倾器的高CD=1.21m

倾斜角α=28°

计算旗杆高AB的计算过程(精确到0.1m)

4.某市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计划修建跨河大桥,需要测出河的宽度AB,在河边一座高度为300米的山顶观测点D处测得点A,点B的俯角分别为α=30°,β=60°,求河的宽度(精确到0.1米)

5.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1)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在图(2)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β等表示测得的数据____.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___________.

6.在1:50000的地图上,查得A点在300m的等高线上,B点在400m的等高线上,在地图上量得AB的长为2.5cm,若要在A、B之间建一条索道,那么缆索至少要多长?它的倾斜角是多少?

(说明:地图上量得的AB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AB′,由B向过A且平行于地面的平面作垂线,垂足为B′,连接AB′,则∠A即是缆索的倾斜角.)

7、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右示意图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用工

具的序号填写)

(2)在右图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的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等表示测得的数据: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六节物体的沉浮条件
设计思想:
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教案立意与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
探究准备:
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
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
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
探究中的具体操作:
1、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
2、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
3、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也可自己设计实验仪器);
5、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
6、写出实验步骤;
7、得出实验结论;
8、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9、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姓名实验日期
探究课题物体的沉浮条件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

自评

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
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下,物体就会下沉;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请同学们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

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
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下沉;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液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
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