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2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创新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创新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小编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课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精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听劝告
寒冬腊月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补充教学《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及时)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能有多少个)
八、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新编
冬天快到准备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温暖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熟睡鼓励◆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课文有2幅插图。第一幅插图中喜鹊忙着衔树枝做窝,寒号鸟却躺在崖缝里睡懒觉。第二幅插图冰雪覆盖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寒号鸟却再也没有出现,表现两者的不同结果。

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3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1.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2.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品读感悟。

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的喜鹊。

(一)按时间顺序学习课文。出示: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1.思考在这个时候,喜鹊忙着干什么?寒号鸟在干什么?用“_____”划出。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2.出示幻灯片,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入体会寒号鸟懒惰。

5.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二)出示: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1.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三)出示: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学习6~8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a.喜鹊怎样劝告寒号鸟?

b.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c.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三、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四、教师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五、拓展延伸。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板书:

13.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鹤雀楼》创新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鹤雀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重点:

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

3、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二、解题、介绍作者

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

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

3、揭示挂图。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

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五、学习理解诗意

1、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

(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

(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

(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

(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6)指导朗读。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读,试着在座位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

2、学习三四行。

(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5)指导朗读。

六、想象诗情

1、听录音,看图想象诗人所观察的景象,诗人观察时的动作和神态。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七、指导背诵

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

2、随音乐一齐背诵。

八、作业

1、指导写生字:登、欲、穷。

2、抄写、默写这首诗。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创新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4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4.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5.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贝类引入,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出“贝”字。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因此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课文用4幅图简洁明了地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图画与课文内容相照应,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甲”“骨”等15个字。

2.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等词语。

3.会写“贝”“壳”两个字。

4.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归纳一批学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了解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

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汉字的起源不了解,但这一课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与“贝”相关的汉字,学生易于接受。这是一篇识字课,学生之前对于识字方法,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汉字知识,在课外拓展孩子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汉字的起源及相关知识会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

教学理念与方法

【理念】部编版教材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学习的工具性。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是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方法,多元化识字,激发识字兴趣,将自主识字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对贝壳的实物状貌及特点有所感知,更好的理解其字形的来源及其与“货币”有密切关联的意义;学习生字,采用创设语境法、字理识字法;理解词语创设语言环境,降低理解词语的难度;归纳讲解与补充,让学生不断提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感知能力,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与了解汉字知识的兴趣。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贝壳”导入-----激趣识字

(一)“贝壳”实物导入,教师简介贝壳(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你眼中的贝壳是怎样的?看到了美丽的贝壳,那么“贝壳”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PPT出示词语“贝壳”齐读,

(二)指导书写“贝壳”这个词语。

过渡:这两个字,不光要认识,还要会写。

1.字理明义:我们先来看“贝”这个字,甲骨文中的“贝”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PPT)

2.指导书写“贝”字: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识记,观察田字格中的“贝”字。

4.教师范写指导:写这个字的时候,竖与横折的折断要一样长,两边要对称,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最后一笔是长点。(此句如果学生说出来了,可以省略。)

5.指导“壳”字

(1)学生观察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壳”的上边是“士”不是“土”;竖写在竖中线上。

6.学生将“贝壳”这个词语写在作业纸上。

7.评价:生评价,师补充。评价标准(汉字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字体匀称美观,关键笔画规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一个“趣”字。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语境,采用贝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识记“贝壳”,书写“贝壳”一气呵成。指导书写“贝壳”时,我有意识引导孩子连词一块写,这也是二年级学生书写方面的一项训练。写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明确生字要写得规范、美观。】

(三)识记“类”

过渡:“贝壳”这个词语会写了,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贝壳的图片。

1、PPT出示贝壳图片,教师引导:像蜗牛、河蚌这些动物,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坚硬的贝壳,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叫“贝类”。(PPT出示汉字“类”)

2.指名扩词。

【设计意图:在图片的引导下,在教师语境的创设启发下,学生不仅认识了“类”这个汉字,还明白了它的意思。】

过渡:小小的汉字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符号,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贝”的故事》,了解更多的汉字故事。

(四)补全课题:“贝”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由来

(一)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老师刚刚讲的知识,就在课文第一自然段里。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带拼音的字,就是我们刚才学过的生字,读的时候要多加留意。

(二)展示读:指名一、两名同学读文正音。

(三)交流: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指名交流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主要是介绍汉字“贝”字的由来。

3.了解“甲骨文”,识记“甲、骨”两个字。

(1)PPT出示甲骨文介绍甲骨文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创设语境认识,识记“甲、骨”两个字,组词识记。

教师归纳小结:像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造出来的汉字就叫象形字,“贝壳”的“贝”字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

(3)你都知道哪些象形字,学生说,

(4)PPT出示其他象形字,再次感受象形字的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这些汉字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贝”字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接着来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用“甲骨文”抓住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层层铺设,环环紧扣,在了解“甲骨文”知识的同时,不仅随文识记了“甲、骨”两个汉字,又进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的环节设计紧凑合理,铺设有序,打破了传统识字的方法,紧扣识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乐趣。】

三、感知特点----明了字义

(一)PPT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字。

(二)出示词语:珍贵饰品随身携带不易损坏钱币漂亮

1.带拼音读词语。

2.去拼音再读词语。

3.选词说话。

4.去拼音读单独的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把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7.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正音。

(三)明了字义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从每一句话中,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珍贵”: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珍贵的?(价值高,意义大,少见的,一般人都没有的受重视的东西。)

教师归纳小结:正因为贝壳漂亮而且不常见,显得非常宝贵,所以很多人都想拥有贝壳,那么贝壳自然就成了“珍贵”的物品,并且人们还把贝壳做成各种“饰品”戴在身上作为装饰。(师相机贴词语卡“珍贵”,再次巩固识记这个词。)

过渡:你还读懂了什么?

3.PPT出示第二句,学生交流,相机理解:随身携带不易损坏钱币。

教师引导:随身携带说明了什么?贝壳比较小,带在身上方便,又很坚硬,自然而然的,古人就把贝壳当作了最初的钱币。(出示词语卡片“钱币”贴在黑板上)

4.用“因为……所以”说说读了这两句的收获。

5.齐读1、2句。

过渡:既然最初的贝壳被当作了钱币,那么汉字“贝”,演变成了偏旁时,含有贝字旁的汉字在意思上又与什么有关呢?

6.ppt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1)指名说理解。

(2)引导学生明确汉字的意思与部首所表示的意思有关,因而凡是含有“贝”字部首的汉字意思上都与“钱财”有关。

(3)PPT出示文中含有贝字旁的生字:赚、赔、购、贫

(4)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5)交流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

(6)引导学生明确这些字大多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所以我们也可用“形声字归类的识字方法”来识记这些字。

(7)“贝”字迁移: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贝字旁的字。引导生进一步明确字义与偏旁之间的关系。“贝”字旁的字,都与钱财有关。

(8)齐读最后一句话。

(9)讲述“贝”字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词语导入,抓住贝壳的特点,由浅入深,抽丝剥茧,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逐步感知汉字部首与字义的关系。接着迁移运用,用圆圈图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更多含有贝字旁的字,激发学生不断地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最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贝”的故事,加深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课件出示: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2.作业:你还知道哪些部首的字与什么事物有关,用圆圈图画出来。

四、激情小结:

汉字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我们的汉字文化是最有意思的,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这些汉字时,富于智慧和想象力,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怎能不自豪呢?在我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探索汉字奥秘的脚步不能停歇。我们可以找一些汉字小故事来和大家分享。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解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解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

号(学号)(号角)堵(堵着)(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

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

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

吼(吼叫)(大吼)复(复习)(重复)哀(哀求)(悲哀)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冰窖”、“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幻灯片):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改写。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课文有2幅插图。第一幅插图中喜鹊忙着衔树枝做窝,寒号鸟却躺在崖缝里睡懒觉。第二幅插图冰雪覆盖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寒号鸟却再也没有出现,表现两者的不同结果。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 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 13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重点)

3.准确领会故事的寓意。(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寒号鸟的资料,初步了解寒号鸟。(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质疑。

预设:

生1:它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哭呢?

生2:它会哭些什么?

3.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号、当”,并组词。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有趣的讲述,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质疑,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ǒnɡ,“复”不读fú。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如:

加一加

良+月=朗 木+古=枯。

换一换

“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

(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

(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呼呼地刮着 冻得直打哆嗦 温暖的窝里 冷得像冰窖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

生2: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

3.指导学生划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以后抓住时间变化来分段打下基础。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预设:

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

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

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

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

3.师范写,学生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

4.学生描红、临写。

5.投影反馈,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学段学习的重点,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扎实的写字指导。本课的生字较多,因此挑选比较典型的重点字,以点带面,让学生写好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

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

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

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导入课文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故事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图文对照,让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

2.交流。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

③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

④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____”划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1)预设:

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

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

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

(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

(喜鹊不傻,因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

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

换用句式: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从小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

课件出示:

只看___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___;只顾___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___

(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7.小组分角色读,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

生1:我觉得××把寒号鸟的话读得很好,读出了寒号鸟的懒惰,还带有一点儿不耐烦。?生2:我觉得如果他们在朗读的时候加上动作、表情,就会更生动。

设计意图: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呈现各自的特点。细致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

2.补充《明日歌》。

3.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外《明日歌》的补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万事不能拖,要及时去做。要懂得把眼光放长远。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阵、枯”4个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

2.把“寒号鸟”读正确,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式巩固读音,如“号叫、号哭”。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了解“寒号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设计意图:

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识记“堵”和“缝”。

3.观察插图中喜鹊在干什么。(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识记“衔、枯”。

4.从图上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够保暖;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两次哀号: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3.请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呢?(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冻得哀号。)

4.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出示课后题:

5.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6.创设问题:天气真的很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那天气是一下子变冷的吗?(天气是慢慢变冷的。)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顺序。

(1)指名读读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

(3)板书概括3句季节变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4)根据3个句子复述课文。

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学写汉字“面、朗、阵、枯”,重点指导“朗、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回顾这两种小动物的形象,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过渡:寒号鸟这样哀号,邻居喜鹊看不下去了,所以“劝告”它赶紧做窝。

2.理解“劝”。(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

二、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创设问题: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呢?用横线画一画它们的对话。

2.出示两次对话。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喜鹊关心劝告,语气诚恳。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从喜鹊说的话,看出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

4.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寒号鸟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

5.理解“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6.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同桌间分角色练习。

7.分角色朗读。

8.结合朗读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揭示寓意。

三、拓展想象

1.故事续编。寒号鸟终于冻死在严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鹊呼唤它……想象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2.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就不会死?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四、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因、园、脸”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悟作者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字,学写3个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街”,利用换偏旁识记的方法认识“挂、该”等。

2.写好“因、园、脸”,写对全包围结构字的笔顺,把“脸”字写得疏密匀称。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纸。

教学流程:

一、欣赏音乐,育情导学

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师点击课件: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歌曲中的小朋友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师点击课件:4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着声响依次跃上天空。)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圈出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⑴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由读。请“小老师”领读:街道、挂在、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应该、因为、脸蛋、季节。

⑵去掉拼音读词语:同桌互读,开火车领读,玩“大声小声”的游戏。

3.认读生字。

⑴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讨论“熟”“街”“尝”的识记。)

熟:偏旁识记,师课件讲解四点底的由来。

街:结合生活实际,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街牌。

尝:编顺口溜,“白云戴帽子”。并与“长”和“常”字用选字填空的方式区分记忆。

⑵同桌互读字卡,玩扑克牌的游戏。

4.游戏:小太阳升起。

开火车读,学生读一个词语,带有生词的小太阳就升起来。

三、读文感悟,乐趣浓厚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读。

2.读通长句:老师发现有一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自己试着先读一读;全班交流读;齐读。

3.指导读这一句所在的第2自然段。

这么难读的长句你们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一个自然段读好。

4.自由选读:你还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太阳,你就把哪个自然段多读几遍。

5.出示句子补充: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夏天。

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冬天。

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春天。

6.指名品读: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教师相机贴出“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彩色的太阳”4张图片,并在相应图后板书春夏秋冬。

7.小结:一年有四季,小作者画的太阳多有创意呀,给我们带来如此美妙的享受!美美地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也要把字写美观、漂亮。

四、用四看法,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巩固生字读音。

2.指导书写“因”“圆”“脸”。

⑴指导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看法: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头脚、四看占线笔画在哪里。

⑵指导书写。师范写;生描红,书写。

⑶评议写字情况。

五、变换语境,巩固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一段话:“秋季,果子熟了。小伙伴们来到果园,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因为他们品尝到了香甜的水果。如果天天能来这里,该有多好啊!”

2.指名读,检查识字效果。

六、用笔描绘,表达愿望

师生共同看板书总结全文:送一个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送一个红红的太阳给冬天,送一个金黄的太阳给秋天,送一个彩色的太阳给春天,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啊!我也送一个快乐的太阳给你们,愿你们天天都快乐。

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心愿。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回家用彩笔描绘出来,下节语文课我们再来交流。

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如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识字,在快乐中识写,需要我们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街牌、直观的谜语、编顺口溜、动作、表情等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欢快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渲染下,进入课文的意境,感悟文本的意思、积累语言;在开放的状态中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一种有言、有色、有声的教学情境,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1、识字方法多样化

在识字环节中,主要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如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用字卡读、开火车大声小声读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哪些字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记,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识记”“动作演示法”“字谜法”及“歌诀法”等等。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识字方法上的、字音字形上的、偏旁结构上的特点。只要学生能发现,教师就用欣赏者的眼光去看待,用欣喜的语气去夸奖,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2、指导写字亦有乐

在写字之前,教师先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真好!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4个太阳。一年有四季,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的太阳多有创意啊!美美地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也要把字写美观、漂亮。”从而将写字与课文形象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读是一种快乐,写会有另一番快乐。指导写字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在格中的占位,再进行描红书写。

3、合理安排来巩固

换语境识字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造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后,拓展延伸,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回家用彩笔描绘出来。虽然下课了,但教师却没有中断孩子们的想象,而是继续拓展到了课下,让孩子们的童心随着自己的想象飞向窗外的世界,用彩笔描绘,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四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最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范例讲故事,学生回家也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话讲给父母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方法:

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揭题。(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公“寒号鸟”。(教师出示第2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传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o”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2)(教师出示第3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学生读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3)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教师出示第4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2~5自然段。

a.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b.检查(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c.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d.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后半部分内容指导学习)

(2)喜鹊怎么劝告?(喜鹊第一次劝告: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告的语句。(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教师引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交流。

3、学习6~8自然段。

a.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讨论交流: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教师点拨要点: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指导读好语句:寒号鸟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寒号鸟最后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教师出示第7张前面的幻灯片的内容朗读)

f.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凡事适时做,明日不待我。万事待明日,明日能几何?只有努力做,才不负日月。(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词。)

2、(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二: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五、续讲故事:

1、(教师出示第11--1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范例: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人们叫它“寒号鸟”。寒号鸟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它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别人干活,反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呀!”寒号鸟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它在山脚下找了一条缝,就把这条缝当做自己的窝。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喜鹊。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找回来一些枯枝、棉絮,给它的窝添加铺盖,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玩累了就睡觉。

晚上,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很暖和。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呢?原来,寒号鸟早就被冻死了!

六、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布置课外作业: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2、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太阳》创新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太阳》创新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字13个,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认识人类离不开太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后羿射日》的故事、字词卡片。
2、学生可在课前搜集太阳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猜猜它是谁?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它是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太阳》。齐读课题。
二、配乐欣赏:
运用挂图向学生展现课文描绘的几个画面,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进行范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范读有音乐与画面的衬托,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学生从感官上、心灵上能感受到儿歌语言文字的优美,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自学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
2、拭出你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3、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小“?”,一会儿和同学们研究解决。
四、识字
1、同桌互相检查字音,全读对了的,给他画面小红旗。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比比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好。
3、你还有哪个字不认识?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选你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一定会扫清生字的障碍。尤其是第三个环节,把不认识的字再通过请教别人多读几遍,使认字过程落得扎扎实实。)
五、写字。
1、记字形:“水”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强调左边是横撇。“鸟”字可教学顺口溜:“撇是鸟头一撮毛,点上眼睛明又亮。身子弓来爪子短,站树枝叫喳喳。”。
2、学习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水”和“鸟”“出”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太阳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为了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早早起床,勤奋地工作着。让我们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诵读,评价
1、选句朗读。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2、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几行诗中“跳”“冒”“叫”“唱”等词语的感情,让学生做做动作来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体会日出的美丽景色。
3、读全文,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语文教学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味语言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日出的奇妙,读出对太阳的赞美。)
三、写字
指导学生写剩余的几个生字。教师指导写“出”字要强调笔顺,第三笔是“长竖”,不是两个“山”字撂在一起的。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
1、选句背诵,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背给大家听。
2、全文背诵。教师小结:同学们背得真错,老师也感到太阳从各个地方升起来。
三、交流
1、你知道太阳还会从哪里出来吗?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把你课前查找的资料和伙伴们交流。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我们共同分享吧!(见《补充材料》及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按查找的资料去读,而变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学生才会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练习
1、种太阳。(扩词练习)
水()()鸟()()
2、读一读。(见语文天地中“读一读”中的内容。)
3、画一个最美的太阳,送给你喜欢的人。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月迹》创新教案


《月迹》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把握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熟练阅读课文

一、导入:

月亮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二、整体感知: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作者以月迹为线索,分别写了屋中盼月、镜中看月、庭中望月、杯中饮月、河边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梳理文章的结构吗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庭院内赏月

月迹第二部分(5-32自然段)院内、河沿寻月。

第三部分(33自然段)寻月满意沙滩小睡。

三、品味文本: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月色入户”一段描写精彩,但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指名朗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创新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