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寻找幸运花瓣儿》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9

《寻找幸运花瓣儿》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找幸运花瓣儿》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幸运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5课《寻找幸运花瓣儿》,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丁香花的图片。

2.丁香花非常好看,但文中的“我”寻找五瓣丁香却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寻找五瓣儿丁香吗?(指名回答,板书)

3.找到了吗?(板书)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4.到底我是怎样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寻找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过程

(一)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前两次“我”怎样寻找五瓣儿丁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多读两遍,互相谈谈你的体会,分别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批注在书上。联系上下文理解“悻悻然”的意思,试着用“悻悻然”说句话。

(2)请用双横线划出第三次寻找时描写最具体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后出示: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这段话中写了我的哪些动作?通过这些动作你看出什么?起立,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4.作者写的真细致,你也来试试吧:说一说我还会有什么姿势呢?

5.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此处引导试写)

出示:咱们也一起感受这寻找的过程吧?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寻找,还有什么情形‘我’没有注意到?

(),我没()。(),我没()。我只是在()地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6.小结:我找的多认真,这寻找的过程不但不单调,反而还挺有意思呢!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份幸运啊!同学们也很细心,文中还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两次,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自学指导二:指名读快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文中两次写到“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这是什么写法,揣摩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1.学生自主讨论。

2.指名交流。

三.感受喜悦、理解幸运

1.教师:寻找的过程很漫长,也很艰难,作者停下找寻的脚步了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他的做法?

2.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我”终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或者演一演)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学生试读-指名读-指导读-挑战读)

4.尽管经历了寻找的艰辛,但“我”还是找到了,因此我无比快乐,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不用去寻找,就直接有了一朵五瓣儿丁香,你觉得我还会有这样的快乐吗?

5.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候的惊喜,作者又感到茫然。什么是乐此不疲?什么是茫然呢?让他茫然的是什么?(出示)

6.到底什么是幸运呢?我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最后一段)

7.你明白什么是幸运了吗?结合最后一段、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你对幸运的理解: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8.带着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想不想把这段话记下来?把它当做格言背一背吧!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男女轮流读、齐读):

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窗子里飞出去……——比尔盖茨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王老师和大家共勉

3.教师小结: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萌生希望之后去努力的将其变成现实,你就能感受到快乐和幸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得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幸运!

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写一句关于幸运的格言。

2.作者说:“快乐源于一个新的发现”你认为呢?请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快乐的看法。

板书:

寻找幸运花瓣儿

萌发希望细心寻找实现希望(快乐)(幸运)

努力

编辑推荐

《寻找幸运花瓣儿》同步练习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找幸运花瓣儿》同步练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寻找幸运花瓣儿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

我怔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后,我绕道去街心花园,从丁香树旁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噢,原来是四个花瓣哪!

可是,又一天,你忽然又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

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最终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然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恶作剧,故意诳我吧?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正围在你身边,你手中举着一朵小小的丁香花。

你还特意举到我跟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诳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放学比较早,我径直奔向我小时侯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那里分布着樱花区、竹林区、梅林区,还有丁香区。

我走进丁香林,那里早已有不少赏花的人。我不是赏花,我是在找花。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有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着。

一片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划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个瓣儿丁香。

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着由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的惊喜,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

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

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

当你心中萌发了一个希望的时候,与此同时,你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你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1、给加点字注音

余晖()花瓣()着实()茫然()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

兴致勃勃

悻悻然

3、先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希望()

4、许多人见我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一句中,这赏花的姿势是什么?

5、我径直奔向我小时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这句话中径直是什么意思?如果把奔向改为走向可不可以?为什么?

6、我未能找到五瓣丁香,可谓贪黑起早,你能在文中找出体会这个词的两句话嘛?

7、题目叫寻找幸运花瓣儿的理由是()

A、因为能找到五瓣丁香就得到了幸运。

B、因为寻找五瓣丁香的过程,使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使我有了一种实现希望的力量,所以说我找到了幸运

C、因为五瓣丁香是幸运的象征。

D、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8、结尾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寻找幸运花瓣儿》答案:

1、huībnzhumng

2、兴趣很浓,非常高兴怨恨、恼怒的样子。

3、马虎失望

4、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5、直接不可以,奔向可以写出当时我要寻找五瓣丁香的急切心情。

6、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

7、B

8、因为我心中曾萌发了寻找五瓣丁香的希望,与此同时,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又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苦熬了。

《寻找幸运花瓣儿》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感悟幸运的内涵。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金波的散文、儿童诗或有关幸运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学生:了解丁香花的有关知识,搜集有关金波的资料。

教材简析

什么是真正的幸运?本文作者从小处取材,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收入笔端,诠释了幸运的内涵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希望变成现实。文章语言清新朴实、自然流畅,于平实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处处都是学问。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作者寻找五瓣儿丁香花的故事:先写同学告诉我,谁要是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花,谁就会得到幸运;接着写我两次去寻找五个花瓣儿的丁香,都没有找到;再写我第三次去找,在经历了许多次失望之后,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五个花瓣儿的丁香;最后写我找到丁香花后的感悟,明白了幸运的真正内涵。

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有一些细节描写和重点词句,如第15~20段中我找花的动作描写以及两次出现的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意图,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本课,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幸运的内涵;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并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联系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文中的你指的是我的同学。

第2段:怔是发愣、发呆的意思。

第3段:只匆匆看了两眼反映出我在看丁香花时的漫不经心。

第5段: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高,劲头十足。

第7段:悻悻然指的是作者两次都没有找到五瓣儿丁香不满意的样子,和前面的兴致勃勃形成了对比。

第8段:诳是欺骗、瞒哄的意思。

第15段:这一段写的是我寻找五瓣儿丁香的样子。

第16段: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第17段:专心致志:专心专意做某件事。

第18段: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看的花很多,看得也很仔细,一朵一朵地在寻找,同时我的心情也在失望与希望中起起落落。

第19段:这一段进一步说明了我寻找得很专心,除了五瓣儿丁香,其余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注意。

第21段:在经历过无数次失望过后,我已经开始失去寻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决心了。

第22、23段:从忽然、情不自禁等词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我寻找到五瓣儿丁香时激动、幸福的心情。

第26段:茫然:完全不知道或是失意的样子。同学告诉我,谁要是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可是,正当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后,对于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幸运而茫然,并进而引起了我对幸运的深思。

第27段:乐此不疲:指对某事物特别有兴趣,因而沉浸于其中,不知疲倦。

第28、29、30段:这几段是作者寻找到五瓣儿丁香后,对幸运的感悟: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只是一种心灵感受。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希望变成现实,那就是幸运。学生在领会这几段话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课后第1题:是本文理解的重点,应渗透在学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寻找五瓣儿丁香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什么是幸运。在朗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课后第2题:文中反复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课后第3题:这些词语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检查学生是否都理解了。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任选两个词语练习说话或写话。

选做题: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谈谈自己对快乐的看法。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看法肯定不一样,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设计参考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如:我为什么要寻找幸运花瓣儿?什么样的花瓣儿会带给人幸运?幸运花瓣儿真的会给人带来幸运吗?)

2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查读文和生字认识情况,相机指导。

4在小组内交流刚才质疑的问题的答案。

二、品读课文,领会感悟

1我在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心理感受?找到有关的词语或句子作上记号。

2全班交流。抓住我的心理感受,理清文章线索:

(匆匆看了两眼)漫不经心兴致勃勃悻悻然兴奋不已失望与希望的相互交织更替(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激动茫然深思

3为什么我会有这些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每次我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重点指导第15段、18~23段,28~30段的学习。

5我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幸运的内涵。

三、联系生活,感悟升华

1在作者的眼里,幸运指的是什么?

2在你的眼里,幸运又指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注意积极、正确地引导。

3老师提供有关幸运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抄写。

四、回归文本,熟读成诵

1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或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

2教师总结。

西师大六下《寻找幸运花瓣儿》优秀教案


这篇散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撰写的。通过描写一名小学生锲而不舍地寻找幸运花瓣五瓣丁香,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揭示了幸运源于新的发现,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哲理。五瓣丁香是不可能给人们带来幸运的,但专心致志寻找的过程,以及最终发现后的惊喜,确实令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寻找、发现中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以思促读,从而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引导学生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的寻觅中感受快乐。

重难点、关键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一起读课题。

2.指名说说幸运的意思。(称心如意;运气好)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这幸运花瓣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寻找幸运花瓣?

(3)怎么寻找幸运花瓣?

(4)找到幸运花瓣了吗?

4.教师导入:是呀,世界真是太神奇了,还有幸运花瓣。作者能找到吗?是怎么找到的?请同学们发挥小组的力量,一起读课文,共同解答刚才提出来的问题。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答疑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思考刚才提出的四个问题。

(3)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进行再强调。

字音:诧是卷舌音;瓣是前鼻音;茫是后鼻音;若的声母是r.

字形:瓣是左中右结构,注意与辩辨辫区别;茫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十足。

悻悻:失落的样子。

诧异:惊异,惊奇。表示非常的出乎意料。

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4)指名用这些词语造句,在造句中积累词语,并学会正确地运用词语。

2.指名反馈: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幸运花瓣具体指的是什么?(五瓣儿的丁香)

3.教师追问:为什么把五瓣儿的丁香称为幸运花瓣呢?(指名反馈:因为文中的你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4.教师小结:也正是因为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作者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这五个花瓣的丁香。作者找到了吗?(找到了)然而要找出这五个花瓣的丁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作者在寻找幸运花瓣的这一过程中情感不断地发生变化,谁能说一说。、

失落怀疑兴奋惊喜茫然快乐

5.引导学生用上面的感情线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读中探究解答。在初步集体反馈中,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为深入地探究文本奠定基础)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原因和结果。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征程,看作者除了找到了幸运花瓣,还找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照课文的感情线索,说说我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

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道理。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喜欢的句子。

教具准备

灿烂的丁香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灿烂的丁香花图片,指名用话形容这一丛的丁香花。

2.教师导入:同学们,丁香花很常见,但很多人和作者一样,很少去认真观察它的花瓣,以至于丁香花有几个花瓣都不知道。现在,你们知道丁香花有几个花瓣了吗?(四个)

3.教师:不,确切地说,丁香花大多数有四个花瓣,有时也会有五个花瓣。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这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文中的老师找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文中的我也找到了。他是怎么找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寻找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快乐

1.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语句。

2.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地引导体会,并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

(2)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

3.引导学生反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寻找幸运花瓣很认真、很仔细、很专注、很用心)

4.教师导:是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这五个花瓣的丁香花。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演一演)

5.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花?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6.教师:同学们,我找到了丁香花,得到了幸运了吗?如果得到了,你觉得他的幸运是什么?(得到了,他所得到的幸运就是他在寻找丁香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7.教师小结:是呀,作者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的时候的惊喜,这些都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快乐源于一个发现。你们有过这种快乐经历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寻找的认真和专注,从中体验作者找寻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在体验快乐的过程中,感悟出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收获的人生道理。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源自发现的快乐经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三、总结全文,拓展感悟

1.教师:同学们,作者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有过快乐的感受?(学生自由说一说)

2.教师小结: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你要时刻拥有一颗感悟生活、体验快乐的心。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授课结束后,参考大家的意见,我又重新修改了教案。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

北沟头付老师

教学目标:

1、抓住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经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追随作者寻找幸运花瓣,你们愿意与老师合作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踏上发现之旅,体验寻找的乐趣。

1.通过初读,同学们一定已经知道了文中的幸运花瓣指的是什么?那作者为什么要寻找五瓣丁香呢?指名答。最后找到了吗?作者找了几次才找到的?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句子,并圈出表现他心情变化的词语。

2.学生交流:

谁来读一读文中写“我”第一次、第二次寻找五瓣丁香的相关语句。(5—7自然段)

(1)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起初寻找五瓣丁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第一次,他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两次都没找到,兴致勃勃的心情变成了什么?从悻悻一词,你读出了作者的心情怎样?指导学生读出失落的语气。

(2)在心情失落时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3)就在作者怀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动摇时,事情发生了怎样的转机?此时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不已,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寻找。

二、学习第12—2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12——22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说一说,第三次“我”是怎样寻找幸运花瓣呢?

2.学生交流:“专心致志”。

3.默读课文第12—2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我”专心致志寻找幸运花瓣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我”为了能看清丁香花长着几瓣儿,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所以,我的姿势就变得很奇特。引读: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生读: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引读:有时候,还要——生读: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学生谈感受,理解“直视”,想象说话:为了能直视张开的花瓣儿,我还会用怎样的姿势去寻找?高于视线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点的——

师过渡:正是我这与众不同的赏花姿势,让周围的人很诧异。有一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旁人诧异的目光和少年的尾随我全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寻找。说说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⑴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朵一朵”、“……”感受“我”看的花多,找得仔细。

⑵指导朗读。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五瓣儿丁香。

(1)引导学生理解:这么多丁香花,香味一定很迷人;蜜蜂的嗡嗡声也一定很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这些都没有吸引作者,说明他找得是多么专注!

(2)教师引读:淡淡的花香——生接读;蜜蜂的嗡嗡声——生接读;我只是在——生接读。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一方面说明作者看过数不清的四瓣丁香,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焦急与无奈。

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6.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⑴说一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失望(板书)

⑵“几乎要”这三个字可以去掉吗?所以他还没有停止寻找,还抱着一线希望。正在他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学习第20——25自然段。

1.指名读20——25自然段: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2.师小结:回想作者寻找五瓣丁香的过程:第一次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第三次,“我”又换了个地方专心致志地寻找,如今,“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是多么——惊喜。板书惊喜指导读出惊喜。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范读,然后再指名读。

四、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五瓣丁香找到了,作者找到幸运了吗?自由读课文第26—29自然段,想一想,你觉得在作者眼里,幸运指的是什么?相机理解“乐此不疲”。随机

《寻找幸运花瓣》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寻找幸运花瓣》》,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授课后,参考大家的意见,我又重新修改了教案,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

北沟头付新红

教学目标:

1、抓住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经过,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追随作者寻找幸运花瓣,你们愿意与老师合作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踏上发现之旅,体验寻找的乐趣。

1.通过初读,同学们一定已经知道了文中的幸运花瓣指的是什么?那作者为什么要寻找五瓣丁香呢?指名答。最后找到了吗?作者找了几次才找到的?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作者寻找幸运花瓣的句子,并圈出表现他心情变化的词语。

2.学生交流:

谁来读一读文中写“我”第一次、第二次寻找五瓣丁香的相关语句。(5—7自然段)

(1)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起初寻找五瓣丁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第一次,他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两次都没找到,兴致勃勃的心情变成了什么?从悻悻一词,你读出了作者的心情怎样?指导学生读出失落的语气。

(2)在心情失落时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3)就在作者怀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动摇时,事情发生了怎样的转机?此时作者的心情变得兴奋不已,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寻找。

二、学习第12—2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12——22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说一说,第三次“我”是怎样寻找幸运花瓣呢?

2.学生交流:“专心致志”。

3.默读课文第12—2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我”专心致志寻找幸运花瓣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我”为了能看清丁香花长着几瓣儿,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所以,我的姿势就变得很奇特。引读: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这样才能看清。于是——生读: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引读:有时候,还要——生读: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学生谈感受,理解“直视”,想象说话:为了能直视张开的花瓣儿,我还会用怎样的姿势去寻找?高于视线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点的——

师过渡:正是我这与众不同的赏花姿势,让周围的人很诧异。有一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旁人诧异的目光和少年的尾随我全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寻找。说说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朵一朵”、“……”感受“我”看的花多,找得仔细。

指导朗读。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五瓣儿丁香。

(1)引导学生理解:这么多丁香花,香味一定很迷人;蜜蜂的嗡嗡声也一定很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这些都没有吸引作者,说明他找得是多么专注!

(2)教师引读:淡淡的花香——生接读;蜜蜂的嗡嗡声——生接读;我只是在——生接读。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一方面说明作者看过数不清的四瓣丁香,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焦急与无奈。

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

6.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说一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失望(板书)

“几乎要”这三个字可以去掉吗?所以他还没有停止寻找,还抱着一线希望。正在他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学习第20——25自然段。

1.指名读20——25自然段: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2.师小结:回想作者寻找五瓣丁香的过程:第一次从夕阳西下找到暮色降临,没有找到;第二次又特意起了个大早,结果还是没找到。第三次,“我”又换了个地方专心致志地寻找,如今,“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是多么——惊喜。板书惊喜指导读出惊喜。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范读,然后再指名读。

四、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五瓣丁香找到了,作者找到幸运了吗?自由读课文第26—29自然段,想一想,你觉得在作者眼里,幸运指的是什么?相机理解“乐此不疲”。随机

六年级藏戏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预习(或复习)提纲

1、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我国西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嚢樽;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重点研读,感悟情感

(一)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二)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三)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四)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升华: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教案设计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学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的第一篇,通过两人同名师弈秋学下棋,虽师出同门,却结局不同,说明了做事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决不能三心二意。本篇课文语言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二、学情

学生之前学习过文言文,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本篇文章的大体意思。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形式上差距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其内涵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断句,如何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理解深邃的寓意。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是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难点则为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现代下棋大赛的视频,并顺势导入新课《学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释题:“学弈”的意思。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文言文断句的正确方式。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2.主人公如此厉害,他的徒弟是否都像他一样厉害?

3.两个徒弟分别是如何学习的?找到原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

4.这两个徒弟师出同门,结局却完全不同,原因是什么?作者首先排除了什么因素?你从哪句话得知?那么结局不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也能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通过这两位徒弟不同的学习方式,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从课上体会的道理结合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设计意图:掌握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并通过表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编钟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编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1.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

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

编钟赋

历史的浓烟淡了

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

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

一缕民族的精魂

从土地里

掘起永恒

时光静默流逝

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

……敲……

响了龙的信念

直了龙的脊梁

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

六年级语文《养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案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编钟》是S版六年级下册一篇语文课文,下面是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编钟》教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1.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

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

编钟赋

历史的浓烟淡了

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

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

一缕民族的精魂

从土地里

掘起永恒

时光静默流逝

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

……敲……

响了龙的信念

直了龙的脊梁

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

古城踏歌起舞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2.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比较准确地理解桑娜的心情,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神态中感悟人物善良的品质,并做出评价。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教学重点: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方法:抓住人物心理、对话去朗读,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学习表达。

设计理念:对于这样一篇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堪称典范的文章,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取舍的。从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内容、表达方式,需处处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学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取舍得当,长文短教”,具体的教学策略是:直奔重点,上挂下联;一气呵成,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幻灯片,查阅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出示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预设:如果学生说到7自然段,教师可作两方面引导——①母爱是相通的,虽然贫穷,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细节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西蒙对孩子强烈的爱。②是啊,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桑娜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这种本性的善良怎不令人感动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一)抓住桑娜的心理描写,感受善良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心情怎样?

2.(再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她怎样的忐忑不安?(害怕、自责、担心、决断……)

教师引读:短短的几句话,既让我们感受到桑娜的紧张、担心、自责,又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坚定。大家都感受到了吗?你们都体会着读一读。

3.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想一想,段中的省略号对表达桑娜的心理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们再想一想:仅仅是多了两个孩子,桑娜为什么如此地忐忑不安呢?(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板书:环境描写)

5.指名把课文的1、2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一读,此时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对表现人物品质起什么作用?(板书:铺垫、衬托)

过渡:仅仅是描写桑娜的这个场景让你感动吗?

(二)抓住渔夫的语言、神态描写,感受善良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4自然段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让学生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你们想一想,家中只多了两个孩子,渔夫为什么会如此的严肃、忧虑?(板书:严肃、忧虑)

②你还从哪个字感受到的?“熬”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渔夫的语言中为什么没用这些词?(板书:搔、熬)

③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④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对话,再一次感受当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2.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学生看板书总结。(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读写结合,完成片段练笔

1.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的写法,自选内容写一个片段,写一写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后当时的心理活动:

①课间,小刚的文具盒被王强碰到地上,小刚认为是我碰掉的就大声指责我,此时,我非常……

②上课时,老师把检测的试卷发下来,我只考了70分,此时我……

③作文讲评课上,我的作文获得“最佳习作”受到老师表扬,此时我……

2.学生展示作品,借助实物投影,师生赏评,再修改。

3.教师推荐作品: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的都非常好,如:《李子核》讲的是……又如《战争与和平》讲的是……要想知道事情的结果怎样,课下你们一定读一读。

【教学总结】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你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穷人》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例如教学《穷人》中桑娜想的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桑娜此刻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怕丈夫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有的说因为桑娜担心要读得慢些,而有争议的说桑娜紧张、着急要读得快点。在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再及时运用多种朗读的方式,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大声读等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教学中,学生能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高,课堂收效明显。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怎样‘熬’过艰难贫穷的日子”这一环节时,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有的说:“他们会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天天长大,去跟着列宁推翻沙皇统治。”我听了好激动,立刻评价说:“你真了不起!是的,这是一条能彻底改变穷人命运的出路.事实正是这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剥削统治,使俄国所有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能结合时代背景,能把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想象,实在难得。我心里确实为学生这一合理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而高兴。仔细想一想,学生之所以能出现如此精彩的发言,正是因为这一问题触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象的愿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师提问开放灵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故宫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故宫”,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増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懂得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按照空间移位来进行介绍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激发对中国古代辉煌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讴歌。

教学准备:

查阅故宫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话题,激趣导入。

身为洛阳人就从龙门石窟的佛雕艺术价值谈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说出自己对龙门石窟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古代辉煌艺术的兴趣,为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打下基础。

2、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在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指导“重檐屋顶”、“额枋”、“蟠龙”“降龙”等字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分析结构。

重点分析第1段,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欣赏建筑艺术

1、自由朗读课文,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故宫景点;

2、把这些景点板书在黑板上,并按照顺序标出来,理出文章线索,学习按照空间移位的顺序写作的方法;

3、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中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景点的景色。

4、结合课件中所展示的景点对照课文内容找出,并完成以下问题:

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3、4自然段是略写,重点让学生理出写作顺序;

(2)、5、6自然段是详写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段,要在读中分析、感受。

在第5段中要抓住太和殿之大,殿身的艳丽色彩和殿顶的雕金盘龙图案来欣赏体会故宫建筑艺术之美。第6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作用。结合教学课件并配以庄严浑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太和殿神圣、宏伟的气势,在朗读中体会出来。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的读,把这种情感植到学生心中。

(3)、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自然段,加深对故宫建筑艺术的赞叹。

(二)、赞叹奇珍异宝

朗读第10段了解故宫藏品之多之奇之贵种,并出示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故宫的了解。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出示资料介绍“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以来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的参观,使学生认识到“故宫”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

五、小试牛刀拓展延伸

2009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以一名邮展志愿者的身份按照空间移位顺序写一篇小文章给各地游客介绍一下龙门石窟。

试飞六年级语文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试飞六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课题入手,了解背景及人物

1.齐读课题,了解这次试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2.师生共同交流资料,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进行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各段序号。

2.按“试飞前”“试飞”“试飞后”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三、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逐段学习

1.自己学习第1~15段,了解孙中山、宋庆龄、杨仙逸和黄光锐这几个人物和这次试飞的意义。

2.自己用符号勾画出描写宋庆龄外貌、神态和场面的地方。

3.师生互动学习交流。

4.找出宋庆龄这样勇敢的原因,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5.老师指导对话朗读。

6.理解关于描写宋庆龄外貌的词语,体会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四、学习重点段,深刻体会人物思想境界

1.自读第16~18段。找出描写宋庆龄微笑的句子,并读一读。

2.勾画出描写飞机进行特技表演的词语,读一读。

3.谈自己的体会。

4.老师指导学生读好第18段,通过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自己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试背第18段。

7.从写作的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完成课后第2题。

五、学习第19~22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1.自读课文,找到与前面照应的宋庆龄亲自参加试飞的原因。

2.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人物的爱国之情。

六、再读全文,深化感受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自己学这篇课文的感受。

3.完成课后第1题。

4.结合选做题,拓展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认识。

《《寻找幸运花瓣儿》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