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化学第四章燃烧燃料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初三化学第四章燃烧燃料复习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初三化学第四章燃烧燃料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四章燃烧燃料
一、知识模块
知识块基础知识延伸知识综合知识
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爆炸、燃烧的现象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以及原理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配平、意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几种方法
化石燃料的利用三大化石燃料
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危害
化石燃料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酸雨的防治
二基本知识
[考点1]有关概念
1燃烧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关联词:
什么叫燃烧:(重点提示:燃烧不一定非得在氧气或者空气中才能发生,氢气在氯气中就能燃烧。)
2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完全燃烧的条件:优点:碳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2)不完全燃烧的条件;缺点:碳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3灭火的原理:
它们之间的关联词:;(重点提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降低的,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
影响燃烧的因素:
4爆炸:可燃物在空间内,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是气体体积而引起爆炸。
5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1)用水扑灭,水起的主要作用:
(2)电器失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应先,然后再用不导电的物质来灭火,例如:四氯化碳。
(3)酒精洒在桌面上失火时用:
(4)油锅失火时用:
(5)油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原因:,可用
灭火剂或者扑灭。
(6)森林失火时,常围绕火场原理是: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点(1)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是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不是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如5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碳和氧气的总质量是11g,而不是13g。
(2)生成物质量总和包括和;
(3)相等的是“质量总和”,而不是体积。
(4)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解释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拆成,重新组合成或者;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都没有变化,因而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变化。
3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变的有:(5点)
一定不变的有:(4点)
可能变的有:
[考点3]化学方程式
1概念:
(1)宏观上表示:
(2)微观上表示:
(3)在量上表示:
[考点4]书写化学方程式
1原则:(2点)
2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前,写在后,中间用来连接,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中间可以用
来连接。
(2)配平:化学计量数之比应该是比;
(3)标注①反应的条件条件写在
②气体符号标在的后面,标注条件
③沉淀符号标在的后面,标注条件
④把“”改成;
⑤催化剂写在上方或者下方,知道催化剂的名称就写名称或者化学式,不知道的写“催化剂”切不可不写;
⑥“===”读,“+”读。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几种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例铁的燃烧;

(2)奇数配偶数法:例:乙炔的燃烧;

(3)观察法:例:氧化铁和硫酸反应;

[考点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即:;
2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反应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下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已知,所设的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简明写出答案;
3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的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2)解题规范;
(3)注明物质的单位;(4)只计算纯净物的量;
4适时总结
(1)质量守恒定律的几种应用
①解释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碳燃烧后质量变小?
②驳斥一些伪科学;
点石成金;水可变成煤油;
③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实际质量;
36g水可以电解到多少氢气和氧气?
④确定某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71g氯气能和4g氢气燃烧,求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⑤确定某种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种类;
某物质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问该物质含有哪些元素?
⑥确定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2KNO3+3C+S===K2S+N2+3X求X?
(2)计算的几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量求反应物的量;
③反应物或生成物含杂质的计算;
④与溶液有关的化学计算;
⑤与气体有关的化学计算;
[考点6]燃料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能源,都是物;
(1)煤被称为“”,主要的组成元素是,煤不仅是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染剂、医药、杀虫剂、消毒剂、合成材料、炸药、筑路材料等。
(2)石油被城为“”,主要组成元素是,石油不仅是能源,还是能制成油漆、炸药、化肥、农药、塑料、医药等。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煤矿井中逸出的瓦斯气、池沼底部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也是,可燃冰是的水合物,在低温和高压下形成的,是由和
构成的。
2使用燃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使用化石燃料时,应注意燃料,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因此,要注意2点:
(1)燃烧时要有充足的;
(2)燃料要与空气有足够大的;
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放出的少,而且还会生成大量的,造成环境污染。
3一氧化碳和甲烷的鉴别
[考点7]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造成“”,煤中还含有少量的硫、氮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和,这些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形成。
2汽车所使用的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汽车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含有,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防治措施(1)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的。
(2)使用催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气体。
(3)使用,禁止含铅的物质的排放。
(4)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没有达到标准的汽车上路。
(5)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代替汽油和柴油。
3酸雨的危害(1)影响植物的,使叶子枯黄、脱落,造成植物死亡。
(2)腐蚀、大理石雕像。
(3)损坏一些金属设备。
4酸雨的防治(1)使用煤。
(2)向煤中添加。
5化石燃料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等燃烧时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烧不充分,会产生。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固体颗粒排放到空气中。
6几种新的燃料和能源
(1)乙醇:(化学式)俗称,由高粱、玉米、薯类等制成,属于
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燃烧时放出大量的,可作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氢气:三大优点(1)(2)(3)
(3)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
[考点8]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加工处理叫,可以提炼出焦碳,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
油是生产的重要原料;焦炉煤气是重要的。这是一个变化过程。
2石油加工处理叫,这是一个变化过程,精炼石油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3适时总结:
(1)、、都是清洁能源。
(2)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①泡沫灭火器:使用时能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附在可燃物上,使之与隔绝,由于灭火时喷大量的泡沫,只能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引发的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在受热时碳酸氢钠会发生分解反应
其中二氧化碳能起到灭火的作用,还能吹动干粉,具有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了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以扑灭等物质燃料引起的火灾。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液态的二氧化碳喷出时可起到和的作用。因为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使物品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灭
等处的火灾,使用时要注意手要在钢瓶上,防止冻伤。
三、重难专攻
[专攻1]有关燃烧条件和现象的简答
1如果是“燃烧”和“熄灭”或“能不能燃烧”就属于条件方面,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要
思考燃烧时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了?
例:燃着的火柴火焰向上为什么很快就熄灭了?
2如果是“旺不旺盛”或“燃烧的剧烈不剧烈”那就属于现象问题,就要思考影响燃烧的因素是什么。
例:为什么实心煤球没有蜂窝煤球燃烧的旺?
[专攻2]物质中含有碳、氢元素的探究
[专攻3]燃烧产物的确定
碳和氧气燃烧,当氧气充足和不足的时候情况是不同的。
C、O2质量比小于3:8,等于3:8,介于3:8和3:4之间,等于3:4,大于3:4,剩余物质的分析。
[专攻4]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首先,应明确反应物有哪些,这些一般题目会直接说明;
其次,反应条件是什么。一般常见的反应条件有:
另外,生成物有时会直接说明,有时需要用质量守恒定率来推测的。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香水挥发C、湿衣晾干D、瓷碗破碎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3、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A、过滤B、煮沸水C、结晶D、加入肥皂水
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A、增加咸度B、改善酱油味道C、减少厨房污染D、预防缺铁性贫血
6、“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aAlSi2O6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7、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
8、中华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炭雕摆设要远离火种B、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C、炭雕是轻质透明的固体D、炭雕能吸附室内有害气体
9、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于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B.蒸馏水C.苹果醋D.纯牛奶
1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mg/L。这里的K、Cl、Mg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金属离子
12、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食品污染B.防止酸雨的形成C.防止臭氧层空洞D.防止白色污染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药品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14、下列物质中,放入水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白糖C.白醋D.豆油
15、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氢能B.太阳能C.石油D.风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17、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核外电子数为22.99
C.元素符号为NaD.元素名称为钠
1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的是
A.2H——2个氢原子B.Na(+1)——1个钠离子?
C.3Fe3+——3个铁原子D.H2O——1个水分子
19、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6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32℃时,a的溶解度为30
C.a的溶解度比b大
D.85℃时,a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
20、“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100%)。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甲醇(CH4O)B.乙酸(C2H4O2)
C.乙醇(C2H6O)D.甲醛(CH2O)
三、填空题(每空1分)
26.(6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2)下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根据图A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食欲不振B.骨质疏松C.夜盲症D.贫血病
(4)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7.(5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A.水的沸腾B.水的电解C.水的净化
(2)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B.禁止用含磷洗涤剂
C.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D.实施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监控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X,则X的化学式为;
28.(7分)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
则表示,表示,表示。(填化学符号)
(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②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9.(6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填字母)。
A.冰B.浓硫酸C.硝酸铵D.干冰E.氢氧化钠F.氧化钙
(5)向一定量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温度,产生的现象是;其中改变的量是。(提示:CaO+H2O→Ca(OH)2)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30.(6分)①~⑤为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C的固体俗称“干冰”,L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2﹕2,⑤为置换反应。
①A+B→C②D→B+E③C+L→F+D④M+K→C+G⑤G+H→E+N
⑴B、C、F、L的化学式分别为、、、。
⑵写出符合反应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符合反应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每空1分)
31.(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CDE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2.(6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
ABCDEF
(1)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2)D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33.(8分)甲、乙同学分别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⑴甲同学:检验一种气体并探究该气体的性质。
探究活动一:

实验内容实验一:观察一瓶气体并闻气味实验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内实验三:向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验现象瓶口向上放置,无色无味燃着的木条熄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1.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该同学另取一瓶该气体,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将其从水槽中取出,如何证明该气体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一支试管内液体变红,一支试管内液体为紫色结论:该气体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⑵乙同学: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部分内容。
编号操作方法实验目的
A
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
B向试管中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并用植物油液封
C
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时的生锈情况
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11分。)
34.(5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35.(6分)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扩展阅读

第四章概率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四章概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四章概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2.初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必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4.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5.在概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教材分析

概率中“随机”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七年级(上)《可能性》一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确定事件的有关事例(如在“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已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转盘游戏”中又体验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中进一步体会到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景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概率的方法,并通过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转盘游戏,意在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做大量试验的过程中感悟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材在第二节中,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定量刻划一类事件(古典概型)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在第三节中,通过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问题,使学生直观体验另一类事件(几何概型),了解此类事件发生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题图”,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课文给出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介绍本章主要内容,并指出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亲自动手试验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逐步消除错误的经验,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是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3.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事件的现象与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感受和探索,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丰富对概率背景的认识,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亲自尝试试验,以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消除一些错误的经验,体会不确定事件现象的特点.

4.1游戏公平吗

一、教材分析: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在本节中,学生将在“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大致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3、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4、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三、教学设计在本节教学设计上,以小组活动为主要课堂学习方式,特别注重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和谐、统一。在小组实验中,进一步教会学生分工与合作,如每个小组都配有组长、记录员等,在组与组的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与反思,在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感悟能力。四、教学建议1、本节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历、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以老师的已知感受代替学生的自身经历,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游戏是否公平,再进行试验,然后分析试验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测。例如,对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的游戏,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做试验收集数据。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每一次试验的结果事件是无法预料的,每一个小组收集到的试验数据都带有随机性,但大量试验后,两种情况出现的频率都稳定在同一个数值上,因此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在感受中成长,在体验中发展能力,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情感态度。2、针对书本中的不同实验和游戏,每次都应明确探究任务,并分层次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正确指导小组活动,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是什么,应如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相互统一,对探究结果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述意见的时间,对不同的意见给予充分的交流时间。3、教材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素材,教学中教师应加以挖掘与拓展,比方针对书本P103的做一做(2)“你能利用上节课的做一做中的均匀小立方体设计一个游戏,使游戏对小明、小丽都公平吗”,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应鼓励学生开展思考与讨论,只要能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方案即可。除了利用好教材,教学中老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比如可利用摸球、扑克牌、电脑随机抽样等设计出对双方公平的游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会给老师带来许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4、本节内容安排两课时。

4.2摸到红球的概率

1、本课在全章中的地位与作用

“摸到红球的概率”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将越来越重要。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本章前一节内容通过对学生活动数据的统计,让学生亲身体验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不相等所带来的某些游戏的不公平性。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经历了多次活动的亲身体验。本节课中,学生将再次通过摸球游戏活动,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为下一节课概率的“数学模型论”建立扎实的基础。2、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通过摸球游戏,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其实全章的教学中,突出学生自我“体会”的重要性,概率是无法靠教师教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领会的。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数据统计、类比观察、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寻找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如何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取对概率计算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以及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3、关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4、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课前要准备好教具:在不透明的盒子(或布袋)里放人三个橙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白色的乒乓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四人一组。在展开教科书中的游戏时,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摸到何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并猜测摸到红球的概率。活动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一人负责记录)活动一:将球编上号码,1~4号(其中4号白色),每组摸球的基础次数为20次,通过活动思考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活动二:在活动一(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基础上,请学生再对照数据,看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四种:1号球,2号球,3号球,4号球)。是红球的可能结果有几种?(三种:1号球,2号球,3号球)。教师引导计算摸到红球的概率方法:P(摸到红球)=3/4。分子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结果,分母表示摸到的所有可能结果。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对于不确定事件来说:0<P(A)<1

活动三:想一想这个过程中摸到白球的概率。活动四:任意掷一枚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6”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二是“6”朝上的结果有几种。学生不难找到答案。活动五:接下来是学生练习《做一做》,本题是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要根据要求设计游戏,这体现了概率模型的思想。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准备好乒乓球让学生使用,增加直观性)。随堂练习可放在活动三内完成。活动六:《概率小史》介绍,让学生了解概率与人们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门学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活动七:学生自我活动完成习题4.2,巩固新知。本节课教材的安排较为合理,所以无须作改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多发现问题。本课的教具准备也较为容易,课中,教师也可设计与生活较为贴近的例子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切忌套用公式机械性的计算概率。不能让学生等待知识的传递,而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5、关于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学生想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教师的评价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4.3停留在黑色砖上的概率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挖掘,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体验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2.借助具体情景,了解一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计算单间事件发生的概率;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的模型;4.继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建议:1.由于教材通过探究小猫停留在黑砖块上概率的大小问题,让学生直观体验生活中概率的另一种模型——几何概率。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①方砖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小猫在方砖地走动方式是随意的,停留在哪一块方砖上是一个随机问题;②几何概率的大小与面积有关,即“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所组成的图形面积除以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所组成的图形面积”。2.想一想(1)“小猫停留在白色砖块上的概率”其实质是“小猫停留在黑色砖块上的概率”的余事件,即;但教学时不必深究,也不必让学生掌握。如果有同学提出,教师可引导这部分同学作进一步探究。想一想(2)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两个事件发生概率相同的结果,让学生初步建立概率的模型思想,教师应保证时间鼓励学生举出一些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为“”的例子。3.本节教材所涉及的例子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情景出发,它充分体现了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学时务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结果”的真正含义;如例1中获奖券的可能性结果是“7”,获100元购物券的可能性结果是“1”,获50元购物券的可能性结果是“2”,获50元购物券的可能性结果是“3”。4.“读一读”是本节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准确领会其中的道理(买彩票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中奖固然可喜,不中奖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同时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如果一心想买彩票发财的话,那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四章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四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2、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追求实事是的科学态度。

内容简析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书和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因此,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学习时,注意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质和量的涵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各种符号的意义和书写步骤。重点: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命题趋势1.考查正确书写初中课本中常见的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一.2.能够根据提供的条件,结合有关知识.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核心知识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书写步骤:

1.左写反应物化学式,右写生成物化学式;

2.配平;

3.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四、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观察法;

3.奇数配偶数;

4.待定系数法.

五、表示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六、读法:

例如S+O2SO232∶32∶64从质变读法: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从量变读法: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七、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

1.定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写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5.漏标了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H2+OB.CuO+H2Cu+H2OC.4Fe+3O22Fe2O3D.2KClO32KCl+3O2↑E.CH4+2O2CO2↑+2H2O

分析(A)氧气的化学式书写出错,应写为O2,反应物水为液体,故生成物中出现气体均要标↑,还须配平.放正确应为:2H2O2H2↑+O2↑;(B)漏写反应条件,改为H2+CuOCu+H2O;(C)不符合客观事实,Fe+O2中燃烧应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另外方程式没配平,改为3Fe+2O2Fe3O4;(D)是正确的;(E)反应物有气体,故生成物气体CO2不应标上↑符号。

解答选(D)

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KClO3KCl+O2↑(2)C2H2+O2CO2+H2O(3)Fe2O3+COFe+CO2

分析(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观察: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不相等的一种元素氧元素;求它的最小公倍数32=6;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系数=2=3KClO3KCl+O2↑再配平其它系数2KClO32KCl+3O2↑(2)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观察:找出在方程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O;找出氧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配成偶数.C2H2+O2CO2+H2O配平其它系数2C2H2+5O24CO2+2H2O或用待定系数法:C2H2+xO22CO2+H2O氧原子左、右个数相等,即有x2=22+1∴x=代入,再将系数扩大2倍即可。(3)用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左边CO前系数与右边CO2前系数一定是相同的,找出方程式中比较复杂的化学式Fe2O3,令系数为1,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Fe2O3+3CO2Fe+3CO2

例3求出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执制备O2,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2KClO32KCl+3O2↑2(39+35.5+163)∶2(39+35.5)∶3(162)2122.5∶274.5∶332245∶149∶96

例4写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使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第①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Cu2(OH)2CO3----CuO+H2O+CO2第②步:用观察法将其配平.在CuO前配系教2第③步: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加热△和生成物的状态符号。由于生成物CuO和反应物Cu2(OH)2CO3都是固体.所以CuO右边不要注↓号;生成物中CO2是气体,而且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所以CO2右边要注↑号。解答Cu2(OH)2CO32CuO+CO2↑+H2O

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引入新课: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

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

燃料热值J/kg价格y/kg

原煤:2.1×107、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2.8

煤气:1.56×107、1.5

液化气:4.7×107、4.0

柴草:1.7×107、0.3。

交流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

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亿吨、1.6亿吨

天然气、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

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

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设计意图:

培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并知道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拓展视野:P107石油的开采,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