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高中新中国的成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8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
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
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
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
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
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新中国的教育工作逐渐拉开了帷幕。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
1、拉开序幕: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根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小学,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②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表现:
①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
②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③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
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2)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
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①学校停课,教育战线混乱(红卫兵大串联、“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
②废止高考制度,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1966年废止高考,※张铁生交白卷成英雄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1991年10月,张铁生出狱。
2、原因:“文革”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3、影响:(注意关键词:破坏、缺乏、下降、拉大)
使教师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三、教育的复兴:
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①全面整顿教学秩序
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②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文革”开始后不久,高考制度即被取消,高校也停止招生工作。直到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12月,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这恐怕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取,其中培养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
④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气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1985年),颁布了《教师法》(1993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①“三个面向”指导方针的提出;
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②改革教育制度,基础、中等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006年)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扩大自主权
③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我国的“211工程”计划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这即“211工程”计划。总之,"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④增加教育投资,启动“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的标志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母亲钟业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找到了正在上课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希望工程概述和意义
190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在中国青基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建设希望小学8,890所;累计资助失学儿童2,474,342名;累计资助“希望之星”20,543名;累计援建希望网校130所;累计培训希望小学教师15,898名;累计捐赠10,000套希望书库和3,000套三辰影库。
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小结: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业布置: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我们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创立发展;左倾思想影响下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
(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第五,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扩展阅读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开基创业

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一系列教育方针

接管改造旧教育,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及教育发展的初步成就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原因、战略决策、具体措施和巨大成就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探究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状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迎接挑战

迎接挑战的背景和具体做法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领会概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归纳总结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现代中国教育开基创业;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迎接挑战。

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这一事例,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回答后导入新课。

第一目“开基创业”。本目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1.拉开序幕

(1)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这是本目的一个重点。教材介绍了人民政府创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措施。

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

根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小学,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2)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教材重点强调了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大决议。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2.制定方针。这是本目的又一个重点。教材介绍了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首的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3.初具规模。重点强调在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17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资料回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所有学校进行的一系列做法。利用“学思之窗”的材料设计并分析讨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二目“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材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混乱,使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被拉大了。第二,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包括拨乱反正,全面整顿;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教育蓬勃发展四个层次。

1.“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教材首先点出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2.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是本目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最重点的内容。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4)新时期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教学建议:

1)建议教师补充资料重点讲解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河北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学生做根雕、山东平度山区的希望小学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图片展示、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格等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

3)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

第三目,迎接挑战。本目可归纳成两部分:迎接挑战的原因和如何迎战的具体做法。

1.原因: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带入21世纪。教材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西部地区教育三方面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做法。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的做法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建议:

1)对义务教育、教育改革、“211工程”等重要概念进行讲解。“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大学。

2)建议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的图片和资料回放的内容,加以分析理解。

3)最后提问:现代中国教育是如何发展的?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即回应了开始的“探究主要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又做出了全课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发展这一概念,建议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含义理解的程度,宏观叙述教育发展状况,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对本课教科书进行课前通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本课内容包括的三大内容:开基创业、探索发展、迎接挑战。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

关于“开基创业”一目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可以利用帮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教材内容。

关于“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目的教学。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比较表格和,设计问题分组讨论、争辩、阐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1)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2)邓小平复出后是如何自告奋勇抓教育的?你如何理解“教育的春天”?中外历史上你还学过哪些历史事件的“春天”?(3)改革开放后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据此出台了哪些大政方针?在这些方针引导下在哪些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取得如何成就?(4)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能举出一些吗?这些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积累了宝贵经验。你能否分析总结有哪些经验或启发?

关于“迎接挑战”一目的教学。提出问题:当前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何发展教育加快建设这一严峻问题,党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国家教育领导人,你有何更合理的建议和计策?学生可以就以上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可以通过教材的图片、表格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后小结:可以用文字总结: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也可以用问题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利用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现古今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成就,如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教材上的,从而阐述辉煌科技成就。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教育?从而使学生明确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对教育的学习。

案例二在介绍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时,投影下列材料,加深阅读、理解、巩固。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回答:

(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案例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尤其是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丰功伟绩。用投影或计算机展示邓小平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方针。

△面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邓小平义正词严:“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在1977年8月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面对清华大学教学质量很差,邓小平尖锐地指出:那就应该称做“清华小学”、“清华中学”。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我们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深刻地阐述道,“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这次会议没有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提议把钱省下来搞教育,闭幕式只有短短的18分钟,邓小平同志讲话只用了13分钟。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与各地党政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四、问题解答

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对不对?为什么?试分析一下。

解题关键:实际上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思路引领:中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答案提示: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不对。因为文革前17年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接管改造旧教育,使教育主权回到人民手中;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建立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制定一系列教育方针,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本课测评

1.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解题关键:新中国教育事业经历开基创业、探索发展、机遇和挑战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思路引领:“怎样”,强调的是一个发展过程;“走过来”实际就是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创立发展;左倾思想影响下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今竞争下的教育的机遇挑战。以及从这个过程中得出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答案提示:(1)“走过来”: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教育,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题关键: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实力,国际竞争的需要)。

思路引领: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是对的。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2.争鸣。

3.阅读与思考

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上述教育方针,再与前面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相比较,看看各有什么时代特点?

解题关键:上述教育方针的实质是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根本大计。

思路引领:两者所处的时代是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大区别是:前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后者,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答案提示: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特点: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改革开放后,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的战略思想。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一系列教育方针
(2)说出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的严重破坏以及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概况。
2.能力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
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差距。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难点问题更是应该多角度进行解决。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初步把握本课概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引言导入,本课引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回到了人民手中,人民政府就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开始筹划建立人民教育,这段说明新中国成立是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具体事例,说明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然后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1952196319701976
产值1736821969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日比较材料,探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探究二:请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三个面向”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分析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的伟大意义。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案表格,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时代背景(2)具体措施(3)影响
2.动乱中的教育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2)表现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3.“教育的复兴”
(1)措施(2)原因
十、教学反思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表格。
时期方针措施影响
奠基时期
挫折时期
发展时期
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二、预习内容
1.人民教育的奠基
从“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和“影响”三方面掌握新中国17年教育概况
2.、动乱中的教育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2)表现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3.“教育的复兴”
阅读课文找到文革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复兴教育采取的措施并分析新时期教育向前发展的原因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和“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以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
2.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
3.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第一目人民教育的奠基
出示知识结构表格。从“知道时代背景”、“了解具体措施”和“认识影响”掌握。教师简要概括奠基时期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了解该时期重要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影响
新中国成立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教育事业回到人民的手中。
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发展全日制学校,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扫除文盲,培养人才。
1949——1965年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第二目动乱中的教育
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践踏的内容,通过对话认识“教育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失去青春,失去幸福权利的多桀命运。
设问: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进而根据课文整理本目的要点: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表现: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探究一:
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1952196319701976
产值1736821969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设问:阅读中日比较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第三目“教育的复兴”
请学生们阅读课文,找到文革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复兴教育采取的措施。
1、措施: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A基础教育方面: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B中等教育方面: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D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社会办学应运而生
⑤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
⑥启动“希望工程”
⑦加大西部教育发展的力度。具体做法: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探究二:请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三个面向”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
2、新时期教育向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反思总结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表格。
时期方针措施影响
奠基时期
挫折时期
发展时期
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当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关于新中国成立17年后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B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C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D高等学校已成为全国科技事业的生力军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文革”的发生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在“大跃进”的年月获得了突破式的发展
B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遭到破坏
C“文革”时期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D“文革”时期学校秩序混乱,但整个民族素质大大提高
5.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②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③组织编写新教材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D①④
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指导方针是()
A优先发展教育B尊师重教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科教兴国
7.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定《义务教育法》
B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
D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多渠道筹措经费为主、国家拨款为辅的体制
8.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实施素质教育B加快课程教材改革
C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D着手实施“211”工程
9.为帮助贫困的失学少年上学,国家启动了:()
A、科教兴国战略B、希望工程C、春蕾计划D、《义务教育法》
10.新时期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A制定了义务教育法B实行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C建立了学位制度D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11.下列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B建立了学位制度
C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D严格控制学校办学自主权
12.对党和政府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②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③在西部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④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1ADACB6CDDBA11DC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有几次大的变革,改变中国教育方向的事件是(C)
A.国民政府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D.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初期,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即(A)
A.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B.老解放区教育制度和苏联教育制度
C.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苏联教育制度D.新解放区教育制度和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3.“文革”时期,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其造成的影响不包括:(C)
A、八九十年代出现人才断层现象B、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
C、彻底抛弃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D、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4、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D)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2001年,中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体现了教育(A)
A.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D.全局性作用
6、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一句空话”。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根据材料一回答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的?
(2)材料二中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3)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为了“根本大计“的实施,我们对发展中的教育还该思考和实践一些什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

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国等重要史实。

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课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

2、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3、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分析

4、情感态度价值观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过程

导课: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指导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

二、动乱中的教育

通过材料、图片让学生认识以下问题:

“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三、教育的复兴

教师: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

学生看书,结合对文革结束后对教育领域的认识理解,归纳中央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措施。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4、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5、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小结

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也可以用问题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习题反馈:

见课件和评价手册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一系列教育方针
(2)说出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的严重破坏以及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概况。
2.能力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
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差距。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难点问题更是应该多角度进行解决。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初步把握本课概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引言导入,本课引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回到了人民手中,人民政府就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开始筹划建立人民教育,这段说明新中国成立是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具体事例,说明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然后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1952196319701976
产值1736821969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日比较材料,探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探究二:请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三个面向”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分析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的伟大意义。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案表格,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时代背景(2)具体措施(3)影响
2.动乱中的教育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2)表现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3.“教育的复兴”
(1)措施(2)原因
十、教学反思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表格。
时期方针措施影响
奠基时期
挫折时期
发展时期
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二、预习内容
1.人民教育的奠基
从“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和“影响”三方面掌握新中国17年教育概况
2.、动乱中的教育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2)表现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3.“教育的复兴”
阅读课文找到文革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复兴教育采取的措施并分析新时期教育向前发展的原因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和“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以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
2.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
3.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第一目人民教育的奠基
出示知识结构表格。从“知道时代背景”、“了解具体措施”和“认识影响”掌握。教师简要概括奠基时期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了解该时期重要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影响
新中国成立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教育事业回到人民的手中。
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发展全日制学校,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扫除文盲,培养人才。
1949——1965年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第二目动乱中的教育
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践踏的内容,通过对话认识“教育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失去青春,失去幸福权利的多桀命运。
设问: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进而根据课文整理本目的要点: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表现: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探究一:
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1952196319701976
产值1736821969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设问:阅读中日比较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第三目“教育的复兴”
请学生们阅读课文,找到文革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复兴教育采取的措施。
1、措施: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A基础教育方面: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B中等教育方面: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D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社会办学应运而生
⑤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
⑥启动“希望工程”
⑦加大西部教育发展的力度。具体做法: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探究二:请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理解“三个面向”这一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
2、新时期教育向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反思总结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表格。
时期方针措施影响
奠基时期
挫折时期
发展时期
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才能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当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关于新中国成立17年后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B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C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D高等学校已成为全国科技事业的生力军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文革”的发生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在“大跃进”的年月获得了突破式的发展
B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遭到破坏
C“文革”时期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D“文革”时期学校秩序混乱,但整个民族素质大大提高
5.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②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③组织编写新教材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D①④
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指导方针是()
A优先发展教育B尊师重教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科教兴国
7.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定《义务教育法》
B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增设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
D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多渠道筹措经费为主、国家拨款为辅的体制
8.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实施素质教育B加快课程教材改革
C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D着手实施“211”工程
9.为帮助贫困的失学少年上学,国家启动了:()
A、科教兴国战略B、希望工程C、春蕾计划D、《义务教育法》
10.新时期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A制定了义务教育法B实行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C建立了学位制度D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11.下列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B建立了学位制度
C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D严格控制学校办学自主权
12.对党和政府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②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③在西部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④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1ADACB6CDDBA11DC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有几次大的变革,改变中国教育方向的事件是(C)
A.国民政府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D.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初期,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即(A)
A.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B.老解放区教育制度和苏联教育制度
C.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苏联教育制度D.新解放区教育制度和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3.“文革”时期,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其造成的影响不包括:(C)
A、八九十年代出现人才断层现象B、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
C、彻底抛弃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D、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4、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D)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2001年,中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体现了教育(A)
A.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D.全局性作用
6、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一句空话”。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根据材料一回答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的?
(2)材料二中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3)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为了“根本大计“的实施,我们对发展中的教育还该思考和实践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