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前方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前方 [苏教版必修1]。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前方 [苏教版必修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维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5.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②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③人无法还家。

④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6.“家”如何理解?

双关既实指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义冢寄托与归宿。

7.文章引用了许多表现家园之思的古诗文,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那么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呢?(分小组讨论)wwW.jAb88.Com

三、交流、评价学生的评点

四、作业布置

任选一幅图片,写出自己的感想。

相关知识

高一必修一《前方》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高一必修一《前方》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语文前方知识点大家都掌握了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字词
迁徙(xǐ)袭(xí)击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cuì)颠簸(bǒ)惶(huáng)惑温馨(xīn)
工具点击:字典|词典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三、文本研读:
1.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
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师说 [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的】

1.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2.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掌握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设想】

1.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2.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板书课题。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4、教师范读。

5、读讲课文第1、2两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以上再从反面说。一正一反,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对“师”的看法:凡先闻道者

,都可以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在结构上,既照应开头“传道”是“师”的首要职能,又为下段议论张本。(读讲至此,教师可带领学生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读后小结:这一段论述师的职能和从师的必要性,中心围绕一个“道”字。这和作者自命继承儒家道统有关。文中提出从师不论长少、贵贱,有他破除对长者、贵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为也自己“抗颜为师”(一本正经地做老师)申说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

板书:(略)

说明如果不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板书:

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板书:

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注意:“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

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6.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并作好回讲课文第1、2段的准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读讲课文第3、4段,总结课文;结合“思考和练习”三——五题,讲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检查复习:指名朗读、回讲课文第1、2段。

2.读讲课文第3、4段。

第3段,论述“圣人无常师”,从正面进一步阐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第4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集体朗读全文一、二遍。

4.总结课文: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5.指导学生作“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参考答案见“课文总结”部分。

第二题参考答案见课文第二段的读讲内容。

第三题:讲结构助词“之”的几种用法,略作补充如下:

(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2)①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②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参考答案: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2、代词,代“知”的对象。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关系中,表明这里的主谓结构并不构成独立的句子,而只是句中的一个词组或分句。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5、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作“的”讲;后一个“之”是代词,代“童子”。6、结构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表示宾语的前置。7、结构助词。“师道之不传”是句子的主语部分,用“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相当于一个词组。

第四题,补充例句如下:(1)“者”相当于“……的(人)”,如:①捕蛇者。说②乃使其从者衣褐。(2)“者”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第五题参考答案:1、师道,以道为师。“师”是意动词。2、“不耻相师”即不以相师为可耻。3、“尚羞之”即尚且以之为羞,认为这是羞耻的。4、“先国家之急”即以国家的危急作为自己先考虑的问题。“而后私仇”,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5、“毒之”,即以之为毒。“你认为这件事应该怨恨吗?或“你怨恨这件事吗?”6、“怪之”即“以之为怪”,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对数(1)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数(1)教案苏教版必修1”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2.1对数(1)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会根据对数的概念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并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引入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假设200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
根据题目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此方程的特征是什么?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
情境问题: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通常用乘方运算;而已知指数和幂,则通常用开方运算或分数指数幂运算,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呢?
二、数学建构
1.对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a>0,a≠1)的b次幂等于N,即ab=N,那么就称b是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即b=logaN.
其中,a叫作对数的底数,N叫做对数的真数.
2.对数的性质:
(1)真数N>0,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2)loga1=0(a>0,a≠1);
(3)logaa=1(a>0,a≠1);
(4)a=N(a>0,a≠1).
3.两个重要对数:
(1)常用对数(commonlogarithm):以10为底的对数lgN.
(2)自然对数(naturallogarithm):以无理数为底的对数lnN.
三、数学应用
例1将下列指数式改写成对数式.
(1)24=16;(2);(3);(4).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264;(2)log832.
基础练习:
log10100=;log255=;
log2=;log4=;
log33=;logaa=;
log31=;loga1=.
例3将下列对数式改写成指数式
(1)log5125=3;(2)log3=-2;(3)lga=-1.699.
例4已知loga2=m,loga3=n,求a2mn的值.
练习:
1.(1)lg(lg10)=;(2)lg(lne)=;
(3)log6[log4(log381)]=;(4)log3=1,则x=________.
2.把logx=z改写成指数式是.
3.求2的值.
4.设,则满足的x值为_______.
5.设x=log23,求.
四、小结
1.对数的定义:b=logaNab=N.
2.对数的运算:用指数运算进行对数运算.
3.对数恒等式.
4.对数的意义:对数表示一种运算,也表示一种结果.
五、作业
课本P79习题3.2(1)1,2,3(1)~(4).

《前方》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前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方》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作者对人生之旅独特的哲学思考
2、初步掌握有关文本研习的评点方法。
【教学要点】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少年时期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时的毛泽东胸怀大志,离家远走,求学四方,先后到过长沙、北京等地丰富了学识,成熟了思想,最终缔造了新中国,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而这一切无不源自于最初的离家。其实千百年来,离家也正是人类的普遍行为。人们为什么要离家呢?离家之后的人生之旅是怎样的呢?学习《前方》也许你会有深深地思考。
板书重点:“哲学思考”“研读方法”
二、背景知识
1、作者介绍。
重点介绍曹文轩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比较大。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他写了人类普遍关注的生活元素——美。
2、文学观点。
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地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呢?还是让我们来品读文章吧。
三、研习方法。
我们正在学习的这个专题向同学们介绍的研习方法是评点。评点最重要的是对话,是交流,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观照作者的文本,用作者的观点去丰富自己的学识,进而在批判地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评点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词语反复揣摩、比较。对话,就是交流,有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有读者之间的交流,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深入文本的背后,与作者对话;也是注重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四、具体研习。
(一)第一部分:
这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成功的摄影散文不是对摄影作品呆板的解说,而是由图像本身引发的新的思考。《前方》,它的开篇引出一个什么话题呢?
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正是本文要谈的话题。
(二)第二部分
1、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课文是作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无家时,离家是种习性;有家时,依然还要离家。
2、为什么要描述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
明确:能更直观地表现迁徙是习性,前方对动物的诱惑。
通过置换表明:离家由来已久,深深地融入到生命之中,离家的观念已是根深蒂固。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居无定所,在不同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都有部落首领带领大家迁徙的传说。如犹太民族领袖摩西,土尔扈特人领袖渥巴锡。
3、有家时的离家其实根子里还有欲望,只是生活的复杂让离家的原因又丰富了内涵。为什么样有家时还离家呢?
明确:5、6、7各段的第一句虽然句式并不一致,但却都是本段的总领句,恰恰表明了离家的原因。(同学们熟悉第一、第二、第三式;但这是写散文,不是写报告)
4、因为各种原因的离家最终的追求是什么?
明确:获得生命的快感,满足虚荣心;获得自由;为了一个梦想。
细究:你为什么要离家呢?
为什么要用“逃离”呢?用“离开”好不好?逃离可恰当地说明家对自己的压迫之深,离家是出于对自由的向往,是令人激动的欢欣。(胜利大逃亡来形容大休)
再次明确:离家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5、因为人们的离家远行,产生了“路”“车”“船”。思考,与先前相比,人类的离家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8段)
明确:变的是离家的方式、手段、速度,不变的是离家的内涵。
6、为什么人类总要离家,总要赶路?(9段)
明确: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
7、人类的命运是什么?(10段)
明确:人生是一场苦旅。
8、人生苦旅苦在何处?
境遇之苦,精神之苦。
用钱钟书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类似场景作证明,表明作者观点的普遍意义。
明天早晨,大家送李顾上车,梅亭只关心他的大铁箱,车临开,还从车窗里伸头叫辛楣鸿渐仔细看这箱子在车顶上没有。脚夫只摇头说,今天行李多,这狼□(字“犭亢”——输入者)家伙搁不下了,明天准到,反正结行李票的,不会误事。孙小姐忙向李先生报告,李无生皱了眉头正有嘱咐,这汽车头轰隆隆掀动了好一会,突然鼓足了气开发,李先生头一晃,所说的话仿佛有手一把从他嘴边夺去向半空中扔了,孙小姐侧着耳朵全没听到。鸿渐们看了乘客的扰乱拥挤,担忧着明天,只说:“李顾今天也挤得上车,咱们不成问题。”明天三人领到车票,重赏管行李的脚夫,叮嘱他务必把他们的大行李搁在这班车上,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那股蛮劲儿证明中国大有冲锋敢死之士,只没上前全去。鸿渐瞧人多挤不进,便想冲上这时候开来的第二辆车,谁知道总有人抢在前头。总算三人都到得车上,有个立足之地,透了口气,彼此会心苦笑,才有工夫出汗。人还不断的来。气急败坏的。带笑软商量的:“对不住,请挤一挤!”以大义晓谕的:“出门出路,大家方便,来,挤一挤!好了!好了!”眼前指点的:“朋友,让一让,里面有的是地方,拦在门口好傻!”其势汹汹的:“我有票子,为什么不能上车?这车是你包的?哼!”结果,买到票子的那一堆人全上了车,真料不到小车厢会像有弹性,容得下这许多人。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身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腰跟腿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辛楣的箱子太长,横放不下,只能在左右两行坐位中间的过道上竖直,自己高高坐在上面。身后是个小提篮,上面跨坐着抽香烟的女主人,辛楣回头请她抽烟小心,别烧到人衣服,倒惹那女人说:“你背后不生眼睛,我眼睛可是好好的,决不会抽烟抽到你裤子上,只要你小心别把屁股揞我的烟头。”那女人的同乡都和着她欢笑。鸿渐挤得前,靠近汽车夫,坐在小提箱上。孙小姐算在木板搭的长凳上有个坐位,不过也够不舒服了,左右两个男人各移大腿证出来一角空隙,只容许猴子没进化成人以前生尾巴那小块地方贴凳。在旅行的时候,人生的地平线移近;坐汔车只几个钟点,而乘客仿佛下半世全在车里消磨的,只要坐定了,身心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地看书、看报、抽烟、吃东西、瞌睡,路程以外的事暂时等于身后身外的事。
汽车夫把私带的东西安轩了,入坐开车。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搞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训、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叹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汇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孙小姐从卒位上滑下来,鸿渐碰痛了头,辛楣差一点向后跌在那女人身上。这车声威大震,一口气走了一二十里,忽然要休息了,汽车夫强它继续前进。如是者四五次,这车觉悟今天不是逍遥散步,可以随意流连,原来真得走路,前面路还走不完呢!它生气不肯走了,汽车夫只好下车,向车头疏通了好一会,在路旁拾了一团烂泥,请它享用,它喝了酒似的,欹斜摇摆地缓行着。每逢它不肯走
境遇之苦引发精神之苦,那些富人们境遇是好的,却为什么有苦恼呢?因为境遇是相对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遇,也有不同的烦恼。本拉登撞飞机,烟台海边沉船,火车放毒气。这只是形象的说法,其实的说法只能是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而自然会产生了烦恼苦闷。因此,作者说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9、人有痛苦要向何方去呢?
要回家。家是心灵的港湾。刘亮程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家园就是宗教,就是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人们要寻找精神归宿,因此思乡才成了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真可魂牵梦绕、愁肠寸断。让我们来欣赏一支曲子来体会这种摧心之痛。
10、如果说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悲伤,使人欲哭无泪甚至潸然泪下,那么人生更大的非剧还在后面。是什么呢?来看课本。
此家非物质的家,而是精神的家,精神的家又到哪里去寻呢?人生正是在苦苦地寻找着自己的家。
(崔颢一说离家千里,一说离家十几里,可是都没有回家,因为那不是他要找寻的家。)
因为人们内心不单纯是在追求物质,更是在追求一种心灵上得以慰藉的家园,由于这种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所以它是虚渺的,人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人们的心灵也需要有慰藉的地方,这个心灵的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这种情形与现实生活造成的反差让人们永远都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11、最后一段话回扣摄影作品,怎么理解。
将要回家的,其实处在心灵的旷野;走向旷野的,远离了精神的家园。
12、总结作者观点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家,更需要精神的家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不断地寻找这种精神家园,但这条道路和人类走向前方的道路都是漫无尽头的,因此,人类自然会产生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永远在不断寻找着精神家园。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有人,这种观点可以让人们全面地关注人类的精神生活,总而让人类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完善;有人认为,精神家园的无法寻找,让人类永远处于痛苦状态中,自寻烦恼,不可提倡。
五、巩固练习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古人认为杜鹃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都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六、课堂小结。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句话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老在湖南第一师范一再倡导的,青年毛泽东以实际行动来实践老师的倡议。几乎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密加圈点和写眉批,或写读书笔记。《韩昌黎全集》,每天阅读一两个小时,并在上面认真圈点“此论颇精”“言之有理”,有的是“不通”“荒谬”。一个人讲的话不一定全对,也不一定全不对,何况古今不同时,事理多变化,我们不应该迷信古人,也不应该把古人全盘否定。《伦理学原理》,原文10万字,毛泽东在上面的读书批点就有12000多字。
因此,同学们在读书时应该多与文本展开对话,多作评点,方能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