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二物理《速度的计算》知识点

高中物理速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23

初二物理《速度的计算》知识点。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二物理《速度的计算》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初二物理《速度的计算》知识点

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速度是矢量.
初中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的多少,叫做速度.高中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符号:v【注:希腊字母υ表示另一物理量“位移”】定义式:v=s/t.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米/秒(m/s)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性质:矢量.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792458m/s.相关名词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常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中学物理定义式】
初中公式:v=s/t

初中物理速度的计算知识点(二)

1.一个人站在狭谷中,左边是高山,右边也是高山.他喊了一声,1秒后,左边的回声传回来了,再隔1秒后,右边的回声传回来了,求狭谷左右相距多少米?
2.A处有一光源,B处有一平面镜(较大),某天,某人将A处光源射向B处(未经反射),20秒后光反射回来了,求A、B的距离。
3.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4.一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1S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5.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商量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
6.汽车在出厂前都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8分钟,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分钟。求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山洞,需40S,已知这列火车长100M,则山洞长为?
8.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水面上。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母?
9.蝙蝠水平飞行速度为20m/s,现在朝他正前方的一铁丝飞去,他发出的超声波经0.5s收到信号。蝙蝠收到信号时距离铁丝多远?
10.卡车在笔直高速公路匀速行驶。当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停着一辆故障车,他将刹车踩到底,车轮被抱死,但卡车仍向前滑行,并撞上故障车,且推着它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l后停下。事故发生后,经测量,卡车刹车时与故障车距离为L,撞车后共同滑行的距离l=8/25L,假定两车轮胎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卡车质量M为故障车质量m的4倍(1)设卡车与故障车相障前的速度为v1,两车相撞后的速度变为v2求v1:v2
11.A、B两列火车沿平行的两条直轨运动,A车速54km/h,A车长120m;B车速72km/h,当两辆车相向而行时会车时间为10s。(1)当两辆车同向行驶时,B车超A车的时间是多少?(2)B车长又为多少?
12.声音在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地空气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13.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14.长100m的火车通过长1900m的大桥,用时200s,求火车过桥的速度?-------(10m/s)
15.一辆小轿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前半程的速度是20m/s,后半程的速度是30m/s,求小轿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4m/s)
16.一辆小轿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前一半时间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是30m/s,求小轿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5m/s)
17.物理计算题:一辆汽车在广珠高速路上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所受的阻力是2000N,广州至珠海路段为162KM,则(*1)行驶5min,汽车的牵引力做功为多大?(2)全程行驶,实际功率为多少?追问:这才17道啊,我们老师要二十道,能不能再加点?回答:
18.一座铁桥长1000米,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的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分钟。现在这列火车在桥上40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19.火车铁轨每节长12.5米,如果从听到火车车轮跟钢轨接头处碰击发出的第一声道第49声用了半分钟,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20.电梯从一楼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先匀加速上升5s,速度达到5m/s,再匀速上升6s,最后匀减速上升2s后停止,求电梯在整个过程中上升的高度jab88.cOm

延伸阅读

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速度速度单位及换算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速度速度单位及换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速度速度单位及换算

(1)速度的单位:由于v=s/t中,距离的主单位是m,时间的主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主单位是m/s(有时也写成:m·s-1);常用单位有km/h.
(2)速度单位的换算通常可由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①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分别换算求得,如想知道72km/h=?m/s,便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如下计算:
②由速度单位间的进制求得:1m/s=3.6km/h,
知识点.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由数学知识结合速度的相关计算式可得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
由计算式s=vt.可知:当速度一定时,s与v成正比,与t成正比.
知识点.平均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为
.使用平均速度公式时应注意:
(1)计算平均速度时,选取的路程s和时间t要有对应关系,即公式中s必须是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t必须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求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要抓住平均速度的定义其中s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总路程,t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路程s所用的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几段路程中的速度求算术平均值.
知识点.错误与误差
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简单的运动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简单的运动

说明1本知识点是重点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说明2本知识点是难点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说明3掌握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速度、平均速度。
说明5本知识点主要讲述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它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路程的计算公式
由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可推导出s=vt。
规则2:时间的计算公式
由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可推导出t=s/v。

通过学习机械运动,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定参照物,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及其速度的概念,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算平均速度,会计算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
核心知识
1.知识归纳
2.要点小结
本章讲述的是运动的初等知识,重点内容是:(1)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速度的概念。(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概念。(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学习时应注意:(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不同的参照物是不同的(2)对匀速直线运动而言,速度是个常量.(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是针对某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而言的.(4)在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综合计算时,先应根据题意,在头脑中想象出物体的运动情景,注意各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几个不同运动的组合问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求解过程要按课本中例题的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力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力的知识点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第七章: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