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20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

释放量和O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1.CO2释放量、O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考点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外因——环境因素(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O2的浓度

①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2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2浓度升高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考点4实验面面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实验流程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

提出问题:条件下进行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

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1.对比实验:不设置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这样的对照方法也叫相互对照。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通过两个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对照实验: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一般是已知的,对照组主要起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等作用。常用的对照方式有:(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是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2)条件对照:指虽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3)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向一组实验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因子,然后测量其前后的变化,这种实验又叫单组实验法。

(4)相互对照:不设对照组,通过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种实验也就是对比实验。

相关阅读

高一生物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细胞呼吸”的认知。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产实践等措施制造认知冲动,以寻求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同化的最佳途径。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3 情感目标 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3 教学过程

3.1 激趣法导入 多媒体展示有关“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指出吸入空气中的不良飞尘及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而治理“雾霾”,还需全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社会热点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趁势抛出疑问:通过呼吸我们吸进了O2,排出了CO2,那么CO2 是从哪里来的,O2又到哪里去了呢?简单的设问不仅拉近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能促使学生回顾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学生作答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平常生活所说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3.2 有氧呼吸 多媒体展示柠檬酸循环的过程简图,讲解克雷布斯博士发现柠檬酸循环的故事,并指出进入体内的营养成分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一系列呼吸作用下得到分解,产生能量。这样学生不仅领悟到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善于捕捉一切有用信息的能力,而且深刻体会到有氧呼吸过程的复杂性。

Flash动画分三步演示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选择的动画要注意以细胞及线粒体的结构为背景来呈现每个阶段的反应式),并要求学生口述每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产物、条件及能量释放情况。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归纳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如下: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提出问题:反应式前后都有H2O,为什么没有消掉?引发学生思考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水与第三阶段产生的水所存在的区别。等待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后,进一步提出系列问题:①如果用18O标记O2,则反应结束,18O会出现在何种物质上?②能量的释放过程与体外燃烧有何不同?③释放的大量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吗?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并归纳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

3.3 无氧呼吸 设问:①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有酒味?②人剧烈运动后肌肉为什么会有酸胀感?自然过渡到无氧呼吸的学习。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①就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而言,无氧呼吸肯定没有哪一阶段?②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哪里?③为什么不同生物或不同器官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教师对问题的答案给予一定的提示,并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解(见图1)分析无氧呼吸每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产物、条件及能量释放情况,进而归纳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及总反应式。最后以填写表格(见表1)的方式,让学生来比较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

3.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列举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实例,如:粮油种子贮藏必须使种子风干;水果和蔬菜保鲜中低温或降低空气中氧含量;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学生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和思考,懂得如何控制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条件来为生产生活服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5 课堂作业 多媒体展示“米酒”制作的流程,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开始酿酒时,为什么要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②制作过程中,为什么洞里先出来的是水后出来的才是酒?③如果把盆口敞开,是否有酒产生?④用手摸一下盆壁,为什么会感到发热?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生物知识。

4 教学反思

本课的最大特色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教材的核心知识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更有效地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生物学习经验、自我的问题解决经验对话,深入理解文本,并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加上巧妙的课堂点拨,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得生物知识,反过来,又在不断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考点·助力
1.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是怎样的关系?是否需要ATP水解供能?
人与鸟类和哺乳类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都是细胞呼吸。在这些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等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除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外,其余的则转化成热能,可以直接用于提升体温;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除了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外,有一部分也能转化成热能,用于提升体温。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还需复杂的调节机制。
2.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高三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三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6)、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出,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是本节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资源

1、文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细胞呼吸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等,并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上一节的探究实验,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细胞的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但是产物不一样,有氧的情况下产生那些产物呢?无氧的情况下又产生那些产物呢?

2、提问:细胞的呼吸作用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运动一样吗?

3、引入课题

讨论方法、原理

回答提问

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切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解释说明细胞呼吸的概念

熟悉概念

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有氧呼吸

1、场所

根据细胞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否有氧参加,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提问: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儿?过程怎样的?

讨论场所,猜测过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2、过程

1、多媒体课件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观察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多媒体演示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并标明场所

讲述三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进一步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3、反应式

1、让学生归纳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提示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变化。(列表)

2、提问:产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氧来自哪些反应物?产物中的水中的氢和氧来自哪些反应物?

归纳、总结反应式

讨论问题,并获取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4、概念

请学生讨论后自己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图。(提示学生注意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ATP的生成)。

画出概念图,并小组展示

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突出了概念图建构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创设情境,生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教材

探讨

阅读课文

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场所

2、过程

多媒体课件演示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

观察归纳总结

加深理解

3、反应式

式书写反应式

总结,并分析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4、概念

1、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进行归纳。

2、创设情境:无氧呼吸对生物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3、提出农家自酿酒的技术让学生探究讨论其中的原理。

归纳叙述无氧呼吸的概念。

学生讨论

讨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知识与生活、生疾的联系。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出示相应表格

讨论,完成表格

培养学运用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多媒体列举课本上所举的六个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

让学生生结合细胞呼吸的原理,分析这六个例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1、小结本节内容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做练习(投影)

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五、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提问:有人说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你认为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去预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课后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五、附板书: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3、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多媒体电脑显示)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条件

需氧气和酶

不需氧气、需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氧化成水和CO2

葡萄糖不彻底氧化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ATP

反应式

三、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基本知识整理

1、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⑴化学组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

⑵结构特点:①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即腺嘌呤+核糖,T表示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达到30.54kJ/mol。②1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团和2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于断裂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吸收能量后也易于形成。③当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当ATP的两个高能磷酸键同时水解时,形成焦磷酸(PPi)和一磷酸腺苷(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二、重点知识归纳

1、ATP与ADP的相互转换

在酶的作用下,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同时生成ADP和Pi;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其反应式如下:ATPADP+Pi+能量。

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原因有如下三个:

(1)反应条件不同:ATP的分解是水解反应,催化反应的是水解酶;而ATP是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是合成酶。(2)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化学能。(3)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呼吸作用)和叶绿体(光合作用);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

2、ATP的形成途径: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化学能,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化学能和太阳能,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三、难点知识突破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⑴细胞内糖类、脂类等较稳定能源物质中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需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传递给ATP,成为活跃的化学能直接供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故ATP是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⑵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且含量相对稳定。因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的,其消耗与再生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使ATP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水平。

⑶细胞中的化学反应有些是吸能反应,有些是放能反应。ATP水解是放能反应,它放出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等生命活动。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合成是一个吸能反应,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放能反应如糖的氧化等,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模型构建

点拨:1、在ATP的合成中,绿色植物: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2、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其中主要转化如下六种形式的能:⑴渗透能:用于主动运输等活动;⑵机械能用于肌细胞的收缩等活动;⑶电能用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生物电等活动;⑷化学能用于物质合成等活动;⑸光能用于萤火虫的发光等活动;⑹热能用于动物体温的维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