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案例:统一货币、焚书坑儒

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7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案例:统一货币、焚书坑儒。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10课《秦王扫六合》案例:统一货币、焚书坑儒”,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活动目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存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揭示,学生就能够对秦统一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有真正的了解,因而也就能深刻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得失。为此,笔者在上“统一货币、焚书坑儒”这两个环节时进行了讨论活动方案的尝试,引进了创设情景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学生也更加喜欢。

活动准备:

(一)设计制作战国时期货币投影图片

(二)设计制作“模拟战国货币间兑换问题”的投影图片

(三)设计穿越时空隧道、想一想的问题并制作投影图片

(四)设计并制作讨论“焚书坑儒”的情景资料

活动步骤:

1.投影展示战国时期货币图片,教师补充介绍或说明

2.算一算:模拟战国时期不同货币间的兑换

3.穿越时空隧道:扮演秦国商人思考问题

4.想一想:替秦始皇出招,解决现实问题

5.议一议:利用资料,创设历史情景,发表个人观点或见解

活动过程:

1.展示战国时期货币(投影战国时期货币图片或展示战国时期货币仿制品。)

教师: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齐、燕通行的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子变化来的。韩、赵、魏通行的铲币,是由古代除草的农具演变而来。楚国通行的蚁鼻钱是从贝壳型的铜币演变而来的。周、秦用圆形的钱。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

2.算一算:模拟战国时期不同货币间的兑换

教师:(投影展示)假如1个圆形钱换3个铲币,4个铲币换5个刀币,2个刀币换1个蚁鼻钱。问题:(1)1个圆形钱能换多少蚁鼻钱?(2)1个蚁鼻钱能换多少铲币呢?

学生:(1)1个圆形钱能换15/8个蚁鼻钱。(2)略。

3.穿越时空隧道: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学生甲:货币不统一,人们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要换不同的货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学生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度量衡的不一致,经商往往容易亏本,加剧了商人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学生丙:不利于国家税收的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

学生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4.想一想:作为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货币不统一带来的不便呢?

学生:我想作为秦始皇应该统一六国的货币。如果人们使用同一种货币就不会有繁琐的货币换算问题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现在欧洲人就统一使用欧元。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当年秦始皇就是这样干的。

5.议一议:

(投影展示)材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议: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问题:皇上应该采纳谁的建议呢?为什么?

学生甲:应该采纳李斯的建议。1、秦统一六国是形式上的统一,六国的旧观念,旧势力依然存在,不利于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权,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从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2、“焚书坑儒”虽然很残暴,但最直接、最有效,同时坑儒可以起到威慑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焚书,实行奴化教育,有利于统一思想,应该说是一种明智之举。

学生乙:坑儒的手段太残忍,激起了人们的反抗情绪,导致了秦朝短命而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学生丙:可以采用温和一点儿的手段。既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也符合人民的心愿。

教师:同学们探讨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也是历史学家们所争论不休的话题。就个人的观点,我认为秦始皇不该焚书和坑儒。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通过民主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它们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不过,学术观点,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生天地:

收集古钱币,到课堂上展示。

背景资料: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力,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筑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摘自白话《史记》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摘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参考书目: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第一册
《中华上下五千年》
白话《史记》
有关秦史的研究论文

延伸阅读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时间(∨)
2、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3、秦长城(∨)
4、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秦的统一
①时间:②人物:
③地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的封建国家,定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制。
2、经济:统一和货币(钱)。
3、文化:统一(小篆,后来推广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4、思想:加强思想控制,“”
5、军事:派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东起、西到);南修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
三、评价秦始皇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一、选择题
1、小明的姓与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那么小明姓什么()
A.夏B.秦C.隋D.元
2、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到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旅游线路,被称为“始皇帝---末代皇帝”游,末代皇帝指的是清朝逊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始皇帝指的是()
A.禹B.启C.秦始皇D.汉武帝
3、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4、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请你仔细看看右边的《货币统一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大禹建夏“家天下”
B.诸候争霸战火烧
C.商鞅变法促发展
D.一统江山是秦朝
二、非选择题
1、下面一段历史材料表述中,有六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12分)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参知政事,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同时统一度量衡,把五铢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把隶书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韩非的建议“焚书坑儒”。为了安定北方,派大将军卫青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始皇,自古以来就评说不一,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是一位暴君。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之后,你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评价,
谈一谈你对他的认识。


1.(08盐城卷)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金文
2.(08福建泉州卷)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加强了与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四川宜宾卷)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央集权、咸阳
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度量衡、圆形方孔、文字、焚书坑儒、蒙恬、辽东、临洮
三、略

选择题:B.C.C.D.D.
非选择题:1、错误___参知政事_改正______御史大夫____
错误____分封制_改正______郡县制______
错误___五铢钱_改正_____圆形方孔钱_____
错误___隶书改正_____小篆______
错误____韩非_改正____李斯____________
错误_____卫青________改正_____蒙恬___________
2、略
AAC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

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掌握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校本教材和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秦朝加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来为一位影响中国的伟大帝王颁奖,他就是秦始皇。那么他对中国到底有多大的贡献,为什么寄予他这么高的荣誉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自己先来了解秦皇从建国到治国的伟业。并阅读我们的历史校本材料《原来如此》——链接标题:秦统一六国
阅读材料:嬴政登基始末!(材料附后)
在学习中,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这样的方法把有关秦皇的重要知识标出来。
(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约10分钟后)师:好,现在大家已自学完了秦皇的伟业,下面请同学们来列举一下秦皇的丰功伟绩。
师:出示幻灯片:
先请同学们观看一下秦灭六国的顺序。(老师演示、提问)为什么秦能灭掉六国?他比其他国家有哪些优势?
生回答:
师总结:根据你们的答案,老师把原因概括为一个字:“强”,强大的军事、强盛的经济、强有力的干将、强势的帝王,还有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的愿望等等,这一系列因素加起来,秦灭六国已是大势所趋。那么秦灭六国后改名为什么?哪一年?
生回答。
师:继续演示幻灯片。当时秦朝的版图已相当于现在版图的五分之一。面对扩大了好几倍的版图,秦皇仍不满足,他继续南推北进,使秦朝的疆域更加广阔。(展示幻灯片:秦朝疆域)(提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秦朝疆域的四至?
生回答。
师:(继续展示幻灯片:秦朝的疆域)。这时秦朝的版图已接近今天版图的三分之一。奠定了以后历代王朝直至今天疆域的基础。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面对已经超过了原来秦国十几倍的大帝国,该如何进行治理呢?秦始皇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强化自己的政权。这时有位大臣上了一封这样的奏折。(出示幻灯片,请学生起来模仿大臣上奏:现在天下统一,请依法古代,分封诸子到各地做诸侯,镇守疆土)(提问)秦皇会赞同实行分封制吗?
生回答。
师:为什么?
生回答。
师:是的,正是由于秦皇亲眼目睹了分封制带来的战乱纷争,他不想噩梦重演,他创立了一套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制度。(老师展示幻灯片)(提问)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回答。
师:通过这样一套制度,秦皇从下到上,把大权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跟分封制相比,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出示幻灯片:分封制与郡县制),所以这种体制一直被后世所沿用,直至清末,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央的事处理好了,但他的烦恼却接踵而至,全国的奏折纷至沓来。咱们来看看秦皇到底又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师展示幻灯片:奏折:各地官员反映治理困难重重,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收上的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师:请同学们看本课历史校本材料《原来如此》中的链接标题:巩固统一的措施
阅读材料:(材料内容附后)
生:大声阅读,并同桌交流材料后面的习题。
师(提问):秦皇该怎么解决呢?
生:回答。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官吏,这种做法对你有什么好处?假如你是商人或是百姓呢?
生回答。
师:总结:可见这种措施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还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千年不变。
师: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我们来继续拆阅下一封奏折。(展示幻灯片学生读:现在国内很多儒生到处散布谣言,抨击我朝的制度,很多百姓起来反抗,严重影响国家稳定)
师(提问):秦皇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生回答。
师: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秦皇的这种做法在当时为加强思想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极端残暴的手段严重牵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对此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出示幻灯片)。可见,秦皇这种统一全国思想的方法是做的很不漂亮的。咱们一定要吸取这种教训。下面我们来继续拆阅下一封奏折。
师出示幻灯片:奏折:现在北方匈奴不断进犯,杀我人民,掠我土地。
师(提问)面对这种形式,秦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回答。
师:假如你是当时生活北方边境不断遭受匈奴侵扰的百姓,你赞同这种做法吗?
生回答。
师:假如你是当时被征发修长城的百姓,你又是何种态度?
师总结:是的,万里长城虽然对安定边疆起了重要作用,但城墙底下却掩埋着层层白骨,这不得不发人深省。现在我们是不可能再看到雄伟的秦长城了,但长城却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心中。在国歌中我们会唱(生: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在遭遇大地震或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四个字(生:“众志成城”)。可见,长城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它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下面我们来查阅大臣的最后一个奏折。
师出示幻灯片:奏折: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秦军运输补给供应不上,秦军在岭南地区已苦战三年仍无建树。
师:(提问)面对这种情况,秦皇做了什么决定?
生回答。
师: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灵渠一通,南北交融”,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回答。
师:秦皇真可谓是一位办事效率极高的帝王,他把所有的困难都雷厉风行的解决。现在请同学们来设想一下假如秦始皇没有采取这些统一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的话,当时秦朝将会变成怎样的局面。这些措施如果没有千年延续的话,我们现在的国家又将是怎样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是的,没有这种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没有几千年统一文明的延续和积淀,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不可能是这样一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它可能会像欧洲那样小国林立,也可能会像阿拉伯国家那样的不断争斗。所以,秦皇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被誉为伟大帝王也是名之所归。现在请同学们为这样一位帝王写上合适的颁奖词。
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秦皇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学生写,展示。老师点评。
师:老师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幼年即位,青年掌权,壮年一统大业。废旧制,创新章。奠万世之基业,定中华之根骨”。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秦皇也有很多不足称道的地方,他的残暴、他的好大喜功等等,这些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继续学习。但瑕不掩瑜,这些都无法掩盖秦皇对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味一下秦皇的伟业。请同学们来为秦皇的贡献进行简单的知识建构。教师出示幻灯片:知识结构。(附:板书设计)
师:学完了本课后,我们来对秦皇的伟业进行一下知识检测,看看同学们从这个伟大帝王身上学到了什么。
生做题,展示,老师点评。
师:除了这些知识外,秦皇身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想象他身上哪一点精神最吸引你?
生回答。
师:希望同学们都能秉承先人的遗风,树立远大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再书写上更光彩的一笔。

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案


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案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我们责任重大!
1、知识目标:熟记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学会用全面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本课,增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欣赏秦始皇肖像图,秦长城遗址图片,引起探究兴趣,渐入新课。
二、通读教材,提取知识要点,准确编制本课知识网络。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快速记忆秦朝的建立及统一中国的史实。

2、仔细阅读课本P57,师生共同归纳中央集权的建立措施:

3、重温历史,感悟生活: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假如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关于怎样巩固统一,你有何建议?
(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边疆方面考虑。)

四、交流展示,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代表发言,精彩展示。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为巩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六、达标检测题。
当堂达标,巩固训练,检测过关!
:大胆尝试、学会知识梳理及知识间的网络联系非常重要。

:重点内容问题化,思想教育渗透始终,关注当今热点是当今教育的目的。

:本课是中考的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多,题型多样,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举例如下:
(2008徐州市)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A)
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D.建立皇帝制度
(2008盐城市)2.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B)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金文

达标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秦始皇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促进了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有()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B.焚书坑儒
C.建立专制集权统治D.修筑万里长城
2、秦始皇的重大活动是()
A.支持商鞅变法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C.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3、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是在()
A.战国B.秦朝C.西汉D.西周
4、秦统一后,全国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规范文字是()
A.金文B.甲骨文C.小篆D.隶书
5、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B.C.D.
二、简答题
1、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2、你怎样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

3、我们要想全面、准确的了解、评价秦始皇,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的材料?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