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核

发表时间:2020-03-20

高一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wWw.jAb88.cOM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相关推荐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梳理

细胞的增殖公式是什么?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是什么意思,不要着急,下面就我们就给大家带来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中细胞增殖的知识点。
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
公式:
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语句:
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
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归纳

第二节、细胞增殖
名词: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
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语句: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细胞分裂期:A、分裂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记忆口诀:膜仁消失两体现(说明是染色体出现和纺锤体形成)B、分裂中期: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记忆口诀:着丝点在赤道板。C、分裂后期: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记忆口诀:着丝点裂体平分。D、分裂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记忆口诀:膜仁重现新壁成。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①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②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5、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在间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后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单体的产生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6、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①染色体(后期暂时加倍):间期2N,前期2N,中期2N,后期4N,末期2N;②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才有):间期0-4N,前期4N,中期4N,后期0,末期0。③DNA数目(染色体复制后加倍,分裂后恢复):间期2a-4a,前期4a,中期4a,后期4a,末期2a;④同源染色体(对)(后期暂时加倍):间期N前期N中期N后期2N末期N。7、细胞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教案:《走近细胞能力拓展》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教案:《走近细胞能力拓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走近细胞能力拓展》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

1.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由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B.病原微生物(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C.患者将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可通过唾液、握手等途径传染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卵细胞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完全相同

4.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

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器官的是( )。

A.树皮 B.导管 C.形成层 D.种子

6.下列有关对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7.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8.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大肠杆菌 B.神经细胞 C.精子 D.水分子

9.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各种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体水平以上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B.生命系统层次中不包括生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C.各层次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10.构成人体的细胞,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可以分为600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原因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11.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1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 D.调整准焦螺旋

13.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的视野比低倍镜的视野(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胞体积的大小不同 B.有无细胞核

C.有无核膜 D.有无遗传物质DNA

15.比较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他三者显著不同的是( )。

A.噬菌体 B.颤藻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16.下列有关蓝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17.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其含义是( )。

A.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发育而成 B.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生长而成

C.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分裂产生 D.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的产物构成

18.下列有关细胞的多样性的叙述中,不属实的是( )。

A.鸵鸟的卵细胞直径达5 cm,是最大的细胞

B.动物的神经细胞可伸出长达1 m的神经纤维

C.独立生活的支原体直径约100 nm

D.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电镜才能看到

1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

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生物界中,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生物体的细胞体积趋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③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它由 个基本环节构成。

(2)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的是〔 〕 ;能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 〕 ,它是由 构成的。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 ;刺激Ⅲ处,肌肉 。

(4)参与此反射活动的细胞主要是 。

2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 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 ,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至物像清晰。

(4)若显微镜下视野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无用,则可能是由于 。

2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因而它是一类营 生活的生物。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5)其他图示中与图B中〔4〕相似的结构是 (填图序号及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