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1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

第一专题祖国土(七课时)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
长江三峡刘白羽
肖邦故园[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颂歌的变奏
发现闻一多
北方艾青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九课时)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五人墓碑记张溥
◎底层的光芒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老王杨绛
◎殉道者的歌
离骚(节选)屈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俄]普希金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美]惠特曼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八课时)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认识和沟通
东方和西方和科学乔治萨顿
中国与西方和文化资源陈炎
◎拿来与拒绝
拿来主义鲁迅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翁乃群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九课时)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庄子
非攻(节选)墨子

第一专题祖国土
教学内容: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
长江三峡刘白羽
肖邦故园[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颂歌的变奏
发现闻一多
北方艾青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学生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生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
4.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5.学生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
呈现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七课时

返回目录
第一课时《祖国山川颂》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专题内涵解说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本专题,特别是在第二板块,诗人们表达了对祖国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历史地、具体地看待国家、祖国、爱国主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本专题收录了波兰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围绕这篇表现音乐家生活的散文设计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研习方案,这些都是学习中要注意的难点。
二、导入新课
1.祖国是什么?
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了解作者并对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
四、解题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五、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六、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1.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3.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
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抒情的语句如:第1、2节,第5、8、9、10节开头,第34节等。
讨论:哪些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好?为什么?
第34节,描写了象征性的景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流露出了内心真切的爱国情感。
七、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八、作业
板书设计:

点明主旨:爱祖国,爱祖国美景——总领全文

颂大地之美,文化之美——劳动者创造之美

具体描绘颂四季之美,晨昏之美——如诗如歌

祖国山川颂颂家乡之美,江河瀑布之美——象征祖国

小溪汇入大海
群山默默相送
主题升华爱国情感的真实流露
流水化作羽云
回首瞭望故乡

返回目录

第二课时《长江三峡》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三峡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抓住特点描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课《祖国山川颂》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本课《长江三峡》放舟“母亲河流”,隽秀瑰丽。
二、解题与作者:
1、解题:
(1)《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
(2)《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3)三峡: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动人。
杜甫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2、作者: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者板书字词,学生给课文分段,各段大意也要概括出来。
碇:系船的石礅。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绛:大红色。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蒸,升腾;蔚,聚集。
隽秀:秀丽。
婀娜:柔美的样子。
神妙莫测:非常高明、巧妙,不可推测。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淹死,灭顶之灾,比喻致命的灾祸。
浸泡:使渗透。
绎:抽出头绪。
怪诞:奇怪,古怪。
四、解析字词并分段,概括大意。
全文分四段:
一(1-1)总写游历三峡的感受。
二(2-2)描绘瞿塘峡的雄奇。
三(3-5)描写巫峡的秀美。
四(6-9)描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感想。
五、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1: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题2: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
题3:课文四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4:三峡景物各人什么特色?
1、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2、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方面,运用丰富的动词、形容词描绘景色,使作品写景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作品概括“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4、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象交响曲,可概括为: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六、读第一部分并分析:
引用作者给朋友的信中片段,表达作者在此次航程中的新奇强烈的感受,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提问:作者说:“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这句话是作品的神,起提起全篇的作用,“雄伟而瑰丽”,概括了三峡景致的特点,下文的具体描写,都是围绕着这特点进行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长江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非常恰当,因为作为本体的三峡与作为喻体的交响乐之间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激越雄壮,声势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奋。通感表现作者的新奇。
“飞翔”一词用得恰当,一方面,它写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势,使人不禁想到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寻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心情。
七、第二部分分析:
提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蓝天”“金色浮云”“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
八、第三部分分析: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引用了哪些神话传说?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在这一段,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第5段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作者在这一段引进了美女峰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丰富了作品内容,并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
作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白云,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绿草,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象一个崇山峻岭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
九、第四部分分析:
提问: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引用屈原、王昭君的传说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一部分首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青、崆岭。
泄滩:凶险在漩涡多。
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
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
作者在这一部分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不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义,也使文章在结构上和情调上有密有疏,有缓有急。
在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人类在一切斗争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急流勇进,就一定能够排队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十、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问:
之一: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
之二: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从浩浩荡荡的长江,你会引起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说三峡是美的?
之三:作者说,他“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瑰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1、长江三峡,给人总的印象是山陡、流急、滩险。
2、长江三峡,江水“激流澎湃”“雷霆万钧”,一路穿群山,过峡谷,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作者从各个方面烘托、映衬、描绘了三峡江水的浩荡气势。
写山:悬崖绝壁,层峦叠嶂,万仞高峰,山势奇绝,奇峰突起,高与天齐
写水: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漩涡密布,浪涛翻涌。
写云雾:云海茫茫,云蒸霞蔚。
崇高险峻的山,涌动如海的雾,衬托着汹涌奔腾的长江,使作品波澜壮阔,声势浩大,雄奇壮美。
2、从如此雄壮的长江,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从如此壮美的长江,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会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无尽的联想,联想到我们身处的“大时代”,联想到我们的“全部生活”,联想到开放改革的汹涌大潮,联想到我们的革命生活,一种“雄伟”“豪迈”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3、作品中描绘了三峡江水、山峰、云雾,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人与自然构成了世界。
4、作品写山势、写水势、写激流、写险滩,都突出了“雄伟”二字,写云霞、写浓雾、写野草、写传说,皆紧扣“瑰丽”一词,创造出奇美的意境。
十一、主题思想:
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航行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
十二、写作特点分析:
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
课文的第8自然段结尾,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了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
2、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1)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3)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
4、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形象。
十三、作业:
板书设计:
一、总写感受

长江三峡二、瞿塘峡所见——雄
三、巫峡所见——秀
四、船过西陵峡的情景和作者感想——险

返回目录

第三课时《肖邦故园》
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
二、作者简介: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三、基础字词
马厩jiù夙愿sù通衢大道qú茕茕孑立qióngjié瘠薄jíbó
缱绻qiǎnquǎn命运多舛chuǎn养尊处优玲珑剔透天籁lài簌簌sù
四、分析课文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在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五、作业
本板块有两篇文章都有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分别从文章中找出来,对比分析这些描写各自从什么角度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
(取景范围写作目的写作手法)
四季景物的描写取景范围写作目的写作手法
祖国山川颂对象是祖国,在普遍意义上写季节更替中景色的变化,选取的也多是体现季节特征的事物。赞美祖国,赞美祖国的四季美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人们的心情穿插其中,形成不同色调与气氛的意境与场景。
肖邦故园只写一处的景物变化,选取对象受到限制,虽然也有对四季景色的一般性描写,但更多的是具有肖邦故园特色的风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写音乐,四季不同的景色就是肖邦不同的旋律。比喻,拟人,通感

六.板书设计
过去现在影响
简朴圣地清流、源泉
肖邦故园清寒殿堂精神享受
简陋古迹斗争武器
教后记:

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历、音乐创作有个具体深刻的认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压迫的民族。

返回目录
第四课时《发现》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设计诵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闻一多的《发现》
1、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
2、鉴赏诗歌不能只注意文本,就事论事,还应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状况,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别是有关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品。这就是孟子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发现》的创作背景。思考:诗人“发现”了什么?借助了哪些意象描写自己的发现?这些意象说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满怀期待回国的诗人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用“噩梦”“噩梦挂着悬崖”这些令人恐怖、绝望的意象,形象表现当时军阀混战下的祖国残破的黑暗现实,表现了诗人希望破灭后的失望和悲愤之情。
3、难道作者的发现仅是祖国的沉沦吗?齐声朗读诗歌。
明确:“你在我心里”,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发现。这个发现,表现了诗人挚爱之情。正因为诗人对祖国爱之深,才会对黑暗的现实恨之切。所以说,朱自清曾说过闻一多“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
4、闻一多先生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反复诵读诗歌,用常见的朗读记号,设计朗读方案:划出节奏、标出重音、判断语气。体现诗歌的音乐美,准确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三、学生交流朗读、互评。
关于《发现》
(一)
何其芳同志在《诗歌欣赏》中曾经评述过闻一多的《发现》,指出:“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是不平常的,有吸引力的。”“构思是新颖的,表现是有力的。”
(二)
“呕心”的典故,出于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李贺)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三)
梁任公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谈到:“……有一类的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我们可以给这类文学起一个名,叫做奔迸的表情法。例如碰着意外的过度的刺激,大叫一声或大哭一场或大跳一阵,在这种时候,含蓄蕴借,是一点用不着。”“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至少也是当他作出这几句话那一秒钟时候,语句和生命是迸合为一。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
(四)
闻一多,新月派诗人,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四、小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不是我的中华——会见的是噩梦——沉痛失望
发现
美丽理想的祖国——在我心中——深沉的爱

返回目录

第五课时《北方》
教学目标:
解艾青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
2、通过意象分析法,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3、有表情地诵读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声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2、“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那种杜鹃啼血般的决绝,今天读来仍然令我们心魂颤栗。这种对祖国的挚爱埋在心底,和平的日子里可能浑然无觉,但当祖国陷入困境,我们心中的琴弦马上就会被铿然拨响。古今中外的诗人们就留下了无数的在苦难中升华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华章。
二、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一举成名,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学习课文:
1、听朗读,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
北方是悲哀的。
2、听完文章后,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
忧郁、悲哀、沉重。
3、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等等。色彩:灰暗。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4、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5、诗文的1、2、3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那第四小节作者主要以什么为主?
抒情。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四、小结:
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在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言语”与“姿态”也“永远不会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首诗包括题记在内,可看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记,交待了本诗的写作缘起;诗的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第二部分,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热爱和崇敬“悲哀的北国”。
五、概括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或艺术特色。
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
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
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六、作业

板书设计:

风沙寒冷逃亡
一(1-3)北方的灾难与不幸
贫穷饥饿
北方
不诅咒崇敬
二(4)热爱崇敬北方
相信“永不会灭亡”

返回目录
第六课时《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设计诵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诗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用平凡而又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的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
二、作者简介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初中毕业以后曾在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
三、关于“朦胧诗”,80年代成为潮流的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化、意象化和立体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人们在对“朦胧诗”的认识、态度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中国新诗的未来主流”,另一种意见认为“朦胧诗永远不该是诗歌的主流”,有人甚至认为它是诗歌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朦胧诗句欣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节选自顾诚《一代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节选自北岛《回答》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和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节选自舒婷《中秋夜》
四、课文赏析
第一节:以象征的手法,选取“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特点突出的意象,用“破旧”、“熏黑”、“干瘪”、“失修”、“淤滩上的”等定语修饰,再加上“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等表现力极强的情态动作,向读者传达贫困、落后的感觉,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朗读时语调低沉。
第二节:1、2两行承接第一段,三、四两行揭示本节歌唱的主题——痛苦与希望。使用“‘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个意象,传达出“祖国有着古老的文明但人民得到幸福的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的痛苦情绪。这里的“花朵”无疑象征这美好的愿望。感情基调痛苦中饱含期望,朗读时语调宜舒缓
第三节:“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意象象征着新生和喜悦,感情基调欣喜自豪,朗读时语调应该高昂。
第四节:前三节里的“我”代表的事物各不相同,只有这节里的“我”才可以看作是作者。这一节里,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迷惘”、“深思”、“沸腾”三个定语,概括了当代青年的特点,“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把自己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激情澎湃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感情基调热情高亢,朗读时语调激越。
五、小结:
1、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前后感情大起大落。
2、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
3、诗人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通过四个意象群的递进组合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和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
六、作业
板书设计:

贫困、落后的祖国
思昔
痛苦、追求的祖国
祖国呵
热爱祖国
我亲爱的祖国
新生、希望的祖国
抚今
养育、献身的祖国

返回目录

第七课时《祖国土》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设计诵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
1、这种对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应该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祖国北面的另一个国度,那里有皑皑冰雪和无边白桦林、空中飘荡着忧郁悲怆的旋律,那里比任何地方更能够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出诠释。那里有一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但月光柔美恬静的色调并不属于她的命运!她一生坎坷,晚年方才云开月霁,但在她的诗中却听不到自怨自怜,响遏青云的依然是从苦难中升华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不,既不是异国他乡的天空下,也不是在他人的卵翼之下,在我人民蒙受不幸的地方,我与我的人民同在。”
2、自由朗读《祖国土》。根据有关背景,思考:诗人笔下的“祖国土”象征了什么?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的?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是否一样?
“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
3、齐读诗歌,思考: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
4、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后四句在沉郁的情感上掀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
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的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5、朗读《祖国土》,准确表达这首诗的深沉的祖国之爱。
二、总结
1、这个板块被称为“颂歌的变奏”,鉴赏了四首诗,你如何理解“变奏”?(小组讨论)
(一)情感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大都热情洋溢地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诗人对祖国美好的赞美。这四首诗虽然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反思,透露出的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
(二)意象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多采用一些境界阔大、美好、崇高,色调明朗的意象;而这几首诗不一样,如《发现》虽直抒胸臆,也选用了一些意象:噩梦、恐怖、噩梦挂在悬崖上,《祖国土》中,选用了“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等渺小的被人忽视的意象,这些意象描绘和象征了祖国的贫困与悲哀,突出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2、小结:这种“变奏”的情感更能表现祖国之爱的崇高、深切。俄罗斯19世纪诗人巴拉廷斯基说过:“一个人被赋予才能,就意味着,不论怎样,他都要完成所承担的使命。”即对诗人来说,他们的创造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他还肩负着对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景思考的道义责任。而艾青、闻一多、阿赫玛托娃等十人正是这样的富有使命感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学习了这组诗,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今天,祖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中华民族的复兴依然困难重重。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抛弃与背叛,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
三、作业
板书设计:

不珍惜、没激情,不知价值何在
祖国土热爱
躺在它怀,化为一体,亲切、实在

返回目录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
教学内容:
◎殉道者的歌
离骚(节选)屈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俄]普希金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美]惠特曼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五人墓碑记张溥
◎底层的光芒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老王杨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探讨,了解人与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不同的人格追求。
2.学生能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探讨了解不同文本、不同风格在表现共同主题时的不同表达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诵。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5.学习从人物生活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真实地记写人物的方法。
呈现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九课时
返回目录
第一课时《离骚(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情感及追求。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三、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辟芷:辟通“僻”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四、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五、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作业
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板书设计:
出身高贵
内在的美德
美好的才能
离骚(节选)精勤修德
感悟时光
为君带路jAb88.COm

返回目录
第二课时《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2.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教学方法:
朗诵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二、写作背景
见课下注释1。
补充:12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国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12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俄国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5个领袖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更多的人受牵连。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党人为什么值得尊敬?
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
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
3.师生齐读。
4.问题探讨
自读研讨下列问题:
(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12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强调了12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
(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回降临,爱和友谊会来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
(3)“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
(“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诗歌在12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
(4)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
(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5)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姐妹”?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的含义。
(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乐观态度)
(6)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乐观。这首诗歌写于特定的年代,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但诗歌的基调高亢,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5.诗文分析
(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
(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确: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
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
(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
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
四、小结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气氛,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阴云笼罩,但是诗的格调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
五、作业
板书设计:

1、提出希望:坚持着高傲的忍耐
2、相信希望:希望会唤起勇气和欢乐鼓舞革命者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相信未来
3、相信生活:爱情和友谊来到身边看到希望
4、相信未来:自由会在门口欢迎你们
返回目录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2


第三课时《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教学目标:
1.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
2.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
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
3.师生齐读。
4.诗文赏析。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课后问题探讨(第二题)
明确:普希金把自己的诗作称作“自由的歌声”,并不是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在本诗中诗人用“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是为了突出林肯悲壮的死,胜利的钟声响起,而带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船长却死去了,这就突出了悲痛的气氛,同时表明了诗人对领袖的憧憬怀念之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同,《致西伯利亚囚徒》写给受难的战友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充满对战友的鼓励。《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在胜利到来之际悼念死去的伟大领袖,充满了悲痛之情。
(3)课后问题探讨(第三题)
明确:在第1节中,诗人呼告“我的船长哟”,用的是第三人称“他”(“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而第2节中在呼告“我的船长哟”后,用的却是第二人称“你”(“号角为你长鸣”),在第2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出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第l、第3节用第三人称,而第2小节换为第二人称,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
问题探讨:
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
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
四、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五、作业

板书设计:

表现林肯的功业
对林肯卓越功勋的赞颂表现对林肯的爱戴
对林肯功勋的评价
啊,船长,敬仰之情
诗人对林肯的个人感情父子之情
我的船长哟!失去慈父的悲伤之情
客观叙述林肯之死
诗人对林肯的悼念之情不相信林肯已死
接受惨痛的现实

第四课时《<指南录>后序》(上)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2、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写照。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
三、解题
(1)为什么称《后序》;(2)诗集的命名由来;(3)课文的主要内容(书序的一般格式);
四、初读课文,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记叙部分);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说明部分)。
细读(或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堂进行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课本已有注释的除外):
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修辞上称为借代。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带子。
萃:聚集。
会使辙交驰:使,使者。名词。
奉使往来:使,使命。名词。
意使遇哨:使,假使。连词。
使北营:使,出使。动词。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谓……为……”,“说……是……”。
觇(chān):窥视、观测。
遽(jù):匆忙。
自度(duó):度,估计,忖度。
付之度(dù)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
庶几(jī):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无聊:无所依托。
迥(jiǒng):远。
靡(mǐ):无。
虚词:
莫知计所出:莫,在句中用作不定代词,充当主语,相当于“没有人”;所,在句中用作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全句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所字结构,后面有名词“舍”(或名词性结构),则此“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为巡船所物色:“为”和“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徼所陵迫死:同上。
当国者:者,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
以上字词的释义或正音,不必全部列出。为便于归纳,像一词多义的“使”“度”,还有“数”“分”“间”等字词可放在讲读有关句段时详细解释。
五、朗读并补充注释。
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
1.第1段。
①萃——集。
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在文天祥之前,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意,猜想、揣度。
④觇(chān)——偷偷地察看。
(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小结段意: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2.第2、3段。
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
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巡、南霁云皆唐代名将,守睢阳,杀安禄山叛军十余万人,终因兵尽粮绝,城被叛军攻破,不屈而死。
(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德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泽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2)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明确:“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小结段意: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
3.第4段。
①得间奔真州——天祥与其客杜浒等12人趁夜逃到真州。真州安抚使苗再城曾出迎,并共同商定以两淮兵为主力进攻元军的计划,所以下文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这计划后来未能实现。
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李庭芝下令通缉文天祥一事。按:苗再成曾派20名士兵护送文天祥,抵扬州城时,夜方四鼓,听守门人说:“制置司(指李庭芝)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不得不变姓名逃亡。
教师范读,同时以指示文天祥北行路线得脱险行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范读前,教师应提示学生,本段写了三层意思: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4.讲读第5自然段。
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4段的关系:如“预习提示”所指出,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这具体体现在第1—4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5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第5自然段则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4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5自然段则有“去京口……几自刭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
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
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
以上第1——5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六、作业
板书设计:
(1-4)自叙出使元营的种种磨难
出使元营的磨难及感受
(记叙部分)(5)抒发爱国、忧国心志

《指南录》后序
说明诗集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交代诗集的题名(6-8)
(说明部分)

第五课时《<指南录>后序》(下)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2、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回顾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讲读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
列出题目,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并解说。
(1)提问:诗集的是怎样来的?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
(3)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小结第二部分6——8段段意: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交代诗集的命名,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
归纳中心思想,并评价文天祥的行动。
第6段大意: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
第7段大意: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
第8段大意: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名。
补充注释:宋恭宗(年号德佑)在位仅一年。德佑二年三月,伯颜入临安,掳帝北去。同年五月,宋端宗即位于福州,改年号为景炎。
三、结构层次和写作特点分析。
1.用提问导入。
①学习这篇文章须用倒读法,请大家先看最后两段,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种表达方式?(说明。)
②说明了哪些问题?(见段意)
③试将所说明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书的一般常识(卷数、书名、作序时间);一类是有特殊内容的(结集目的)。
④在这两段话中,哪一句话是关涉全篇的?(“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
2.进行讨论(四人一组)。
①第5、6两段作为诗集的说明在书序体裁中是最不可少的,为什么被置于最后?
②前四段跟这两段有怎样的联系?
小结:①前四段从总体上看,是用来说明诗的产生背景;分别来看,第1段说缘起,第2、3段说事实背景,第4段说作诗时的心态。知道这样的背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容。②从第2、3段可以看出,诗集中卷次划分的标准正是这段所记叙的作者的行程;第4段是作者心志的集中描述,是为下文“悲余志”一语作铺垫的。③先说背景后说有关诗集的问题,便无须再作任何解释,言简而意赅,有水到渠成之效。
四、研究与讨论:
本文是什么文体?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显著特色?举例说明
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背景——体例和目的——时间和命名

记叙中——抒情——议论

〔附〕助读资料——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浙江温州文信国①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②,忠胆若铁石;敢问何为浩然正气③,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④。花外子规⑤燕市⑥冷;柳边精卫⑦浙江潮。
北京文天祥祠联:
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⑧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海丰县方饭亭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注释〕①文信国: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②龟鉴:龟,龟卜;鉴,镜子。龟鉴,借鉴。③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④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⑤子规:鸟名。又名杜鹃,鸣声悲切,从夜鸣叫到天明,声似“不如归去”。有“杜鹃啼血”之说。李白《蜀道难》:“又见子规啼夜月,愁空山。”⑥燕市:元大都,今北京。⑦精卫:神话中的鸟。“精卫填海”,常指按照己定目标,奋斗不止。⑧禋:祭祀。

第六课时《五人墓碑记》(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及文章的主题;
2、体味本文组织严谨、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4、积累字词句知识。
教学重难点:
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筛选信息,把握课文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在读课文时应眼到、口到、心到的学习习惯。提问:
1.本文记述的是哪五个人的事?在文中第几段出现的?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5.作者对这五人的态度是什么?
提问的基础上归纳出本文的文意: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归纳、概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补充资料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
(3)张溥与复社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
(4).补充介绍作者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18岁那年,魏忠贤阉党开始专政,政治更加黑暗,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之后,当是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他26岁。
四、学生口述苏州市民暴动经过。
五、学习课文内容
1、诵读第1段
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以下各段同此)
评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
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2、、诵读第2段
评点: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
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
注:以上内容大多可以化为启发提问,不是由教师说出。
六、作业

板书设计:

五人墓碑之由来(叙)
吴民之乱激昂大义
五人死难之经过(叙)
五人墓碑记从容就义蹈死不顾

五人死难之意义——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议)
交代贤士姓名——义士之举动(说明)

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第七课时《五人墓碑记》(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及文章的主题;
2、体味本文组织严谨、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4、积累字词句知识。
教学重难点:
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回顾与复习
继续学习课文
1、诵读第3段
评点: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此处点出五人姓名,值得玩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写法指要:
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2、诵读第4段
评点: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
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3、诵读第5段
评点:
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解释:“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宫(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
写法指要:
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4、诵读第6、7段
评点: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遇”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
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小结
强调词语:编伍缙绅视暴谥隶屈明大
强调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第7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文章开头。属于碑记格式的范畴。
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2.巧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
作业
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2.巧用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独五人之曒曒
五人慷慨就义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褒贬之意昭然若揭
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今之高爵显位,其辱人贱行
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之慷慨赴死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明死生之大,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第八课时《品质》
教学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对五位义士的死作了高度评价,让我们重新理解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含义。这五位义士,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在世俗的社会中,他们根本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光。然而往往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良知与选择,奠定了社会的公正,使人类文明传统得以传承。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表现社会底层人物品质的文章。(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作者简介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Galsworty,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他的作品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把社会分成阶级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要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第—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作明显地反映出他越来越坚定地站到维护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了。高尔斯华绥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者摆脱了向来充斥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故事平淡,语言朴素,通篇无惊人乏笔,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着重刻划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在工作上,因而结局只简单几笔,就足以激动人心。格斯拉饿死前精工细作了最优质的靴子一节,表现了劳动者对自己技艺的深厚感情,尤为感人。
三、学生初读作品,理清情节结构
讨论明确:小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通过“我”和鞋匠格斯拉的交往,介绍格斯拉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从“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到文末,写格斯拉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做质量最好的靴子。
四、人物讨论:
1.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的?
讨论明确:
⑴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
作者细致地描绘橱窗陈列的样品,称赞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艺。“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作者不吝笔墨,用最美好的话语来赞美格斯拉的手艺。
⑵先赞美靴子的制作手艺,后介绍制靴人。在看过靴子的样品之后,人们一定想知道格斯拉其人。作者在介绍格斯拉兄弟的相貌时有一些评点:“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人物性格已经部分地表现在这样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看出,这是个严肃认真、不擅交际的人。在这一部分中已经点出了矛盾:因为质量好(“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所以靴子经穿,人们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⑶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从他接待顾客的方式来看,显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⑷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其实,格斯拉有自己的愤怒,对那种不顾靴子质量利用广告销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视。“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这是格斯拉发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在大工业公司的垄断下,小手工业作坊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格斯拉的愤怒,不完全是因为大公司的垄断使他的生计出现困难,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大公司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的靴子坑害消费者。
对格斯拉来说,他如果“顺应潮流”,就得利用广告,就得粗制滥造,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地换靴子,不断地跑到他的店铺里来购买,以增加业务。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在这里展现出来,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两年的时间,格斯拉的生意继续下滑,不得不盘出一间店面,而哥哥因此想不开,死了。又过了一年,“我”回到伦敦,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生活艰难的格斯拉一下子老了许多(“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
2.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
讨论明确:为人物的死作铺垫。
在一番对话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为“我”量尺码;“我”在收到货后,又对靴子作了一番评价(“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这些铺垫之下,人物的命运就显得不可思议:格斯拉竟然饿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的一段话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
3.人物形象小结:
格拉斯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是导致格斯拉生意下滑的原因(“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气?除了小说结束部分借“年轻人”的口说出了一部分原因,其他原因也不难揣测: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要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认为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矛盾的焦点,也许就在于他太重视靴子的品质。
五、深刻的小说主题。
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六、小说的人物描写特点
1.小说塑造鞋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
小说对人物肖像描写的两个特点:(1)把外表的形似与内含的神似结合在一起;(2)把描写的落脚点归结于人物精神境界的提示上。
对店铺的描写和格斯拉的对话,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对格斯拉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地称赞他的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而最好的手艺,最悲惨的命运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七、问题讨论:
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点拨:当大工业生产冲击了传统手工业生产,鞋匠格斯拉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仍坚守着做人的准则,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爱他的劳动(“我们热爱靴子”),宁可饿死也不肯粗制滥造,表现了高尚的劳动道德。大工业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格斯拉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如果要求他为了生存“因时而化”,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六、作业
板书设计:

1、格斯拉兄弟迷恋制靴,质量高超
2、格斯拉给“我”做靴精益求精

受大公司挤压的惨痛
品质盘出一间门面
3、格斯拉兄弟的惨淡经营
哥哥死掉了
最后一次给“我”做靴子
4、写格斯拉饿死,揭示他悲剧的原因。

第九课时《老王》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作者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学习文章组织材料的办法。(利用片段来刻画一个人物。)
3、学习分析人物命运的根源,尤其是社会根源。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体会作者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文本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庄子“相濡以沫”的故事,略加分析。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爱心,“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有条件,课文结束时可播放这首歌曲。)我们中国在古代就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进步思想,这些其实都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和谐的关系。今天我们将学习杨绛的《老王》,本文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把握课文主要结构:
板书《老王》
(一)(第1~4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逻辑顺序)——“苦”
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二)(第5~末)回忆与老王交往几个片段(时间顺序)“善”
A、愿意给我们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
D、去逝前一天硬撑着身子给“我”送香油、鸡蛋。
分析第一部分:
1、老王的是个干什么的人?他有什么生理上的缺陷?老王的居住条件如何?
答:老王的身份是三轮车夫,老王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老王住在一个破落的大院中的破旧小屋里。(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2、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人物是老王,从文章里不难感受到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苦”与“善”;第一部分的交代显然重点表现了他:“苦”的一面,那么他的“苦”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苦,具体表现在: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汁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瞎了一只,另一只又看不清;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同是不幸”?
老王的眼睛瞎了一只是事实,相对于正常人而言,这就是一种不幸,不管他是因“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还是因为“得了恶病”而瞎了一眼,所造成的后果都是瞎了一眼,而这原因都是不幸的表现,所以这样说。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爱护反映在文章中,这体现了作者一家那种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老王是不幸者,但作者认为,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人道主义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总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4、“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请你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为什么“蹬三轮”的要组织起来?如何评价那个时代?
答:作品反映的是“文革:那段荒唐动荡的社会,当时受到左的思潮,不许人们单干,所以连蹬三轮的也要组织起来。作者对那个时代是深恶痛绝的。
分析课文主体部分:
作者因为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老王,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就不可能将老王所有的事情写上去,而是写自己与老王交往或者听闻的几件事,用这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可以使情节集中鲜明,节省文章的篇幅,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但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1)事件一:“送冰”
第一个片断写老王给“我”家送冰,“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突出老王的忠厚、老实;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一句表明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大概”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这一句是对前面“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的一个补充说明,表明老王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占“我们”的便宜或是欺负“我们”,可见老王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
“大概”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大概”表示一种猜测,它并非是老王的想法,而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而作出的一种猜测。
2、事件二:“看病”
第二个片断写“我”家默存(即钱钟书先生,杨绛的丈夫)上医院,老王不仅把默存送到医院门口,,还坚决不收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从老王的语言上又可看出他的善良与憨厚。
从文章里,你能不能感觉出“我”与丈夫当时的身份与处境?
答:都是知识分子,受到不应该有的迫害。
3、片段3:
第三个片断写“文革”时期,载客三轮取缔了,因此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老王又老又病又穷,如果不是“幸亏”有位老先生坐老王的车,他还怎么能活下去?不久老王果然病了,且总不见好。这也是为下文做铺垫。
4、片段4、
老王去世前一天,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可就是这样,他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一瓶子香油,一包裹鸡蛋。老王认准他们一家是好人,所以知恩必报。而此时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去世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太少。
(1)“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④,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肖像描写,表现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脱形。(比喻手法。其作用是该句借僵尸、骷髅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
(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
答:“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作者记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强笑?
答:勉强的笑,对老王送我们东西感到于心不安,也为老王的善良和不幸感到凄怆与高兴,故而欲笑又笑不出,只能“强笑”。
(4)“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又“站着等我”。
答:“赶忙止住”是出于老王真心,“站着等”是为我的话,是在领受谢意。
(5)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送香油和鸡蛋给“我们”是为了表示“感谢”的?
答:.他送我们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并说“不要钱”,送的第二天便就死去了。
(6)“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答:.夸张。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7)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你认为我是如何领受他的谢意的?

答:很诚实地给他钱,并注意他的尊严。我只说“免得托人捎了”。
(8)对结尾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小结:课文主体部分通过“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重点表现了老王善良的性格。
善,具体表现在:“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动乱的年代,钱钟书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然而老王丝毫没有影响,照样尊重钱钟书夫妇。他认准他们是好人。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太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2、为什么在新社会里,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而且每况愈下?
在新社会里,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而且每况愈下,这是因为当年极“左”思潮所造成的。如北京解放后,连蹬三轮车的都要组织起来,而老王因为那时“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没有进去,只能成为单干户,使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文革”时期,载客三轮都被取缔,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送客,将就维持生活。另外,整个社会对不幸的人缺少关心。可以说,老王悲惨结局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小结: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
作业
板书设计:

登三轮、
一只眼生活艰苦
塌败小屋“苦人”
老光棍
不愿坐他车精神凄苦
老王受恶意攻击

送冰、送病人、送礼(详写)——“善人”
坐车、送鱼肝油
付车费、关心生活善良,有同情心
不白吃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
教学内容: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认识和沟通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乔治萨顿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陈炎
◎拿来与拒绝
拿来主义鲁迅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翁乃群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能够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写出内容提要。
4.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常见的议论文(学术论文、随笔、杂文)在表达方式上、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5.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论说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呈现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八课时

第一课时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上)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3、把握阅读社会科学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专题内涵解说
文明的对话是一个亘古以来就已存在,并且世世代代都在探讨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尤为突现出它的重要性。
不同国家、民族,它们的起源、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各不相同,由此而形成了多元文明,并且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装点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文化既涵盖信仰、价值观与创造力,也包括知识体系、生活方式、物质产品。文化的多元对于全球生态的重要性,犹如物种的多样性,对于物种平衡那样不可或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外来文化因素,自主决定用何种方式来吸收,吸收哪些内容。
华夏文明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情感认同和身份纽带。它不仅有着自洁和自强的能力,还有兼容的气度和灵动的智慧。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拒绝抱残守缺,反思我国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长处,以发展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文明之中可贵的人文精神,用以化解当今世界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正加速进行。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既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共享,也突显出国家、民族和地区间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应该承认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价值,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要以平等的态度,积极地开展文明对话,减少偏见和敌意,消弭隔阂和误会。
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不可调和的冲突,甚至认为这种冲突必然导致灾难性的战争,这种对于人类前途的悲观主义的看法,是与世界文明发展史所揭示的规律相背离的。
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异质文明,推动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传播与交流,开展文明对话,这样就能使我们共居的地球村和平、安宁、幸福、进步,就能使人类文明得到长足的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繁荣。
本专题共分三个板块。
“审视传统”选入学术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文章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和联系,文化传统的两重属性,指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揭示出文明对话的作用。
“拿来与拒绝”选入杂文《拿来主义》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着重谈文明对话中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接受外来文化。学习这一板块,是要求在全面领会文章精神的基础上,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三个板块构成一个整体:对于传统的认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继承和接受,从而帮助学生懂得文明对话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现代文阅读指导:
第一步,阅读全文,结合后面问题把握文章大意。
第二步,审清问题要求,正确划分问题的信息区间。
第三步,辨析信息主次,抓关键词句,筛选出主要信息。
第四步,根据问题要求,整合主要信息要点形成答案。
基本原则:
1、答案在文中(原文中的句子就是答案或由原文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推理形成答案)。
2、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3、书写工整,答题规范。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阅读文章,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阅读全文,说出文章大意,划出问题在文中的区间,再回答问题,要求笔答。
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征?
怎样看待和理解传统的双重性?
怎样看待文化传统的惰性?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开头从总结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人手谈利用“过去”的重要。这里所说的一个多世纪,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所说的“社会试验”,就是指仁人志士们的救亡图存运动,从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纪末的反思之中,中国人明白了“过去”的意义。作者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指出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文章中所指出的“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等,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倾思想泛滥时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或是割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论述,予以随心所欲的引申;或是主观主义的估计和评价,但其思想源头和过去,特别是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有关。
接下去,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带出了“传统”一词,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
在这部分的结尾,提出了传统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仍然是从正反两面来论述的。最后,对思想学术界以及其他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混同起来的现象,提出批评,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蜜蜂”和“蜂蜜”的区别,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是相同的,语序不同,内涵更不相同,也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
从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人论述的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首先,对“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进行界定:(1)从“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有类于语法分析,前者于后者是修饰关系,“文化”是中心词,意味着落点是文化;(2)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去界定,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应;(3)内容上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这个长短语,从语法关系上看,是偏正短语,落脚在“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上,是可睹的,可以言说的;(4)包含的成分,作者举例加以说明。实际上,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对于概念加以界定。
然后分析传统文化的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概述以后,讨论如何理解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问题。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是怎样变化,变化的程度有多大,只要是存在过的,便都是传统文化。因为既然是存在过的,就必然会有影响,这种影响,隐性的或显性的存在,就成为民族性,即文化中带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和上一部分不同,主要用了比较的方法,即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前者是有形的,或者说是可以名说的,而后者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些是从其表现形态方面来说的。接着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共同生活,即共同的生存环境把本民族的人连接到一起,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共同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共同的园地;民族共同语言成为他们共同的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工具。作者先从正面阐述,接下去,从反面来谈,就是说在这个生存环境中,无法导出的方式、方法或无法表述的意念、思想,是不会融人民族共同心理中的。最后小结,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为全民族所共同崇尚的才能构成文化传统。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这也是文化传统的特点之一,是就其所起的作用而言的。惰性,并非完全是否定的成分,它起着制约、整合的作用。文化传统有着稳定的一面和变动的一面,但这种变动是缓慢的。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一种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就会发生变化。文章描述了交流到变化的全部过程(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指出变化带来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作者说得很有意思:“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这一部分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所谈到的各个问题彼此相关,作者论述时,一环套一环,逐步深入,引向问题的核心。从文化传统的本质,谈到了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导致变异的原因、文化传统的评价、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超民族超历史文化的关系,等等。像是信口而谈,由于所谈的问题前后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弄清楚后面的问题,必须以前面的问题为基础,因而显得有层次、有条理。
第四部分(第18—23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文章把这两重属性形象地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我们应该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作者针对两种简单化的理解,提出批评。一种把传统视为服装,而服装又以人时为美,因而抛弃传统,从本质上看,这是将传统看成包袱;一种把传统视为文物,对待文物应“惟古是尚”,根本不敢碰,这是因为惰性在起作用。进而分析了导致这两种看法形成的认识论上的根源,用比喻和比较的方法,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说法作解释,肯定了传统的内在性——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是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的。这样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最后,再一次将传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指出传统是必然随着时代而变化、演进。
这一部分是综合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而论,批评了错误倾向,分析形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指出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实)——表现

传统传统的双重性

文化传统(虚)——精神

总分总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下)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3、把握阅读社会科学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
1、文章从哪几个角度阐释“传统文化”的?
(1)从内容方面。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都属于这一范畴。
(2)从历史发展角度。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发生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事过境迁,后人应辩证的批判吸收。
2、“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1)实质是民族精神。
(2)生活在同一园地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从而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这种为这同一群人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大行其道,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加以时日,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3)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回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补充为传统新成份;受外部世界影响,特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也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成份。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一变化是缓慢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惰性。同时还具有民族性、共同性、涵延性、主导性、兼容性、选择性等特点。
3、如何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
从文中看出“惰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探讨文章的艺术特色
1、严密性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作为学术论文,它的根本要求就是持论的严密性。为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了解释、比喻、正反对比等方式。如第22段谈传统的两重属性,“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为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的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打算自戕或自杀”。第一句是从正反两面来谈的,第二句是进一层用比喻和比较的方法来谈,第三句是用判断的方式下定义,第四句用了排除的方法,指出非此不可。
2、可读性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除可读性。可读性就是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的文采追求和通俗表述。作者注意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句式的变化,整句与散句的组合。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连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再如第二段“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相当长的短语,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纬度之中去审视,揭示出它的实质和作用。再如以“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者同样语序组合不同导致概念内涵发生差异,极好理解,又觉得饶有风趣。
3、辩证性从表述方式的角度看,本文又可以看成是关系性议论文。作为这种类型的议论文,要分辨两种事物或概念的区别,弄清两者的关系。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只是词的组合的次序的差异,应用起来容易混淆是很自然的,本文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富有辩证性。
三、小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财富——有利全面看待
辨证看待
发展看待
包袱——不利

时代性民族性惰性可变性交融性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三课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二、学生阅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师生讨论归纳如下:
1、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3、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4、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5、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6、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7、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9、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10、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四、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五、问题探讨:
1、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明: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六、探究写法: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自己的担忧——存在的问题——一代人的使命——强调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七、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1.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资料链接】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答案:东方与西方的科学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中心内容文章着重地论述了东方与西方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对待东方科学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理解或评价文章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而是站在西方科学的立场上说明东方人民对于我们的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即光明从东方来。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文章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其中有历史的比较,也有各种不同见解的比较,如文章采用比较论证方法,或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作者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明正误,表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正反结合起来说理,显得有说服力。
文学常识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国籍)科学史专家,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拓展迁移】
1.D。紧扣“根本原因”进行选择,ABC属于答非所问。2.A。抓住“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选择。3.C。C项属于无中生有。4.C。C项与“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不一致。

第四课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陈炎,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杂志主编。

二、解题: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一篇文化批评论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就是揭示论述的范围。如果将它补全了,就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的短长,以及由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四、师生讨论归纳:
1、从文化结构上,也就是从根本观念上,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考察。
2、谈感性生命的极度表现。
3、西方文化这种对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两极的极端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中国文化由于其根本观念形成了传统体育与科学均不发达的局面。
5、中国文化,导致其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
6、中国文化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艺化的影子,显现出中国与西方文化各有短长。
7、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
8、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五、编写结构提纲:
第一段:(1节)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的根本差异(总说,正面)
感性-体育
西方(两极最发达)
理性-科学
中国(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感性与理性两极均不发达
第二段:(2-6节)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分论)
西方:感性文化的极度表现(体育)-感性生命的生机
理性文化的极度表现(科学)-理性生命的强大力量
艺术-科学化(模仿说)体育化(宣泄说)-失去审美情感的魅力
中国:感性生命(体育)-知足、容忍(蔑视竞争、压抑冒险)-气功、太极(艺术化)
理性生命(科学)-知行合一-(只注重实践、忽视思辨)-没有理论体系(工艺化)
艺术和工艺特别发达文学
工艺
第三段:(7节)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反面论证)(进一层)
第四段:(8节)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再进一层)

六、讨论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点。
1、递进式结构
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法
对比把握住相应的范畴进行比较,显得条理分明。
举例有代表性,表述点到为止,比较概括。
3、语言:㈠干净利落,用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
㈡笔锋带感情。如:用“邯郸学步”讽刺全盘西化。

七、问题探讨: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分别从不同领域论述了文明对话的意义,两篇文章有那些异同?
明:同:结论大致相同,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异:《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以历史考察探究两种文化的关系正反对比揭露错误认识和偏见的失误所在。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着眼于现状的分析,两两比较,从文化结构到具体领域比出两者的差异短长。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评估》上的作业

【拓展迁移】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其中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这种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使得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那么导致这两种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且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
中国人与欧美人在思维方式的取向上具体有什么差异?
答:。
2.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与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各自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
3.尼斯比特从哪两个角度阐述了东西方思维产生的渊源和特性?
答:①,②。
4.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能够成立的一项:()
A.“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
B.西方的分析思维要优于中国的辩证思维,因此中国人要善于向西方人学习分析思维。
C.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开创了古希腊文化,而儒教和道教则造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
D.在当今世界,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如果能做到求同存异,无疑必将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也更能有力地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答案:
1.中国人用辩证思维,而欧美人则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
2.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强调变化、矛盾和中和,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强调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3.①社会背景②社会认知系统。4.D。A“从而”后说法错,B“优于”说法不当,C“开创”不合史实。

【资料链接】
陈炎: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首先是因为“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再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提诗。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正含义,是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其次,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不仅是因为诗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而且也由于以诗为灵魂的艺术精神影响和左右着艺术之外的文化产品。在感性活动方面,中国的体育并不以开发人的肉体极限为目的,也从来不陷入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而是在感性宣泄中强调理性的制约,在肉体的拼搏中注重智慧的较量。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不是足球,而是太极拳,它不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肉体迷狂,而是强调身与心的统一、气与力的和谐。直到今天,我们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的强项大都带有艺术的成分,如体操、跳水、技巧之类,而在足球、田径等单纯感性较量、张扬肉体迷狂的项目中,我们则常常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说到底,中国人的体育观念和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人不仅要以力量、以速度为原则,更要以美为原则;而在西方人那里,即使是所谓的“健美”活动,也不惜为了考察人的肉体极限而将其变得畸形……在理性方面,中国的科学并不以开发人的理性能力为目的,也从不陷入阿波罗式的精神沉醉,而是使理性的运演不脱离经验的内容。正如中国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艺术特征一样,传统的科学活动也常常具有审美的性质。例如,张衡的“地动移”既可以看作是一件科学仪器,也可以看作是一件艺术精品;而传统的许多中医方剂则采取歌诀体。这同西方人将科学的发展引向逻辑化、思辨化、超验化的轨迹完全不同。
第三,不仅中国古代的文化产品渗透了艺术精神,而且中国古人的行为方式也具有着审美的品格。与依靠法律来约束人们外在行为的西方不同,中国古代主要仰仗伦理来调节人们的社会活动。《乐记乐本篇》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样一来,“乐”这种广义的艺术,便不仅成了“礼”的合法补充,而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只有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才能够理解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意义所在。在“礼乐文化”的构架内,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要符合“礼”的规范,而且要具有“乐”的儒雅,即具备审美的特征。因此,就在西方的经院哲学家们通过逻辑或数学等手段来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奥秘时,自隋、唐而开始的科举制度却要将写诗和作文看成是每一个国家官吏所首先应具备的素质。这种对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的美学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与儒家不同,道家是反抗礼乐文化的,但其“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的逍遥精神更容易让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全部生活。无论是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还是庄子的“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都显得比儒家更加接近于艺术的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休养方式,难道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
第四,从信仰方式的角度上讲,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过分发达,在功能上有着弥补宗教信仰的特殊意义。我们知道,在具有宗教传统的西方社会,艺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起着引导人们走向上帝的中介作用。与之相反,在没有宗教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艺术的境界可以抚慰人们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性情,从而起着准宗教的功能。正因如此,被称为中国思想主要支柱的儒、道、骚、禅四家,无不以审美和艺术为其最高境界。孔子毕生“克己复礼”,但在关键的时刻还是道出了“吾与点也”(《论语先进》)的名言;庄子毕生“绝圣齐知”,但其“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的文章,显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楚骚思想自不待言,其中的神人、仙女并不是信仰的对象,而是审美的化身;佛教本来是从印度一带传入的宗教,但中国化了的禅宗却扬弃了其中的思辨内容和行为戒律,把它引向了充分自由的审美境界。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但却有了《诗经》。这种“以诗为经”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从语言的角度上讲,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也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根据。与印欧语系相比,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具有因声调而带来的音乐性的特点,这一切自然无助于逻辑性的表述和科学性的思维,但恰恰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思维(参阅加尔通、西村文子《结构、文化和语言——印欧语系语言、汉语、日语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8期。)。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从这个“存在的家园”出发,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精通近十种语言的辜鸿铭指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中心内容本文从论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入笔,具体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向深处开掘,找出了形成差异的原因,最后指明两种文化对话的意义。在作者看来,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长项和弱项:西方人体育和科学最为发达,而中国人艺术和工艺最为发达。
理解或评价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优势互补,重视并弘扬中华民族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文化传统,可以引申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点,从而探讨商品生产中的“审美附加值”的问题;还可以引申出“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从而探讨人类的“情感慰藉”问题。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本文从中西方文化资源的角度,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当今世界中西方文化对话的意义。

第五课时《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教学目标:
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对文章的关键词语和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一篇人类学的田野笔记,或者说是文化随笔。他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变化,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文章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出发,观察各种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态度,从而据此剖析一个民族带有某些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发现因外来文明引起的微妙的变化,说明文化交流的形式、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影响的深远性,把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说得明白易懂。
二、学习课文
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先标出美国麦当劳的三个特点: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再谈这些特点发生的变化:针对快捷这个特点来说,它已经变得慢下来,便捷的快餐店化为悠闲消遣的场所。写出了麦当劳快餐店在功能上也发生了变化,它化为庆典仪式的场所、读书写作的场所。针对价廉这个特点来说,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偶尔光顾,说明在中国人眼中价并不廉。最后深入一层来说,麦当劳作为符号意义,既体现美国文化的意义远远大于饮食本身的意义。作者一开始标出麦当劳在美国经营的三大特点,快捷、价廉不复存在,但是依然被中国各种职业人、各个社会阶层所欢迎,麦当劳似乎成了文化使者,起了沟通中美文化的作用。麦当劳为什么被广泛接受呢?作者留待后面展开。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2段,将麦当劳餐厅与中国餐馆相比较,突出麦当劳的平等、民主氛围。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体现在麦当劳用餐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消费水平差别不大,服务员提供的服务差别也不大,而中式餐馆用餐的情况则相反,品种价格差别大,用餐环境差别大,服务员提供的服务差别也大。比较的结果是就餐者的消费反差暴露无遗。品种、价格、服务、消费水平是外在的,可感的,民主平等的氛围是人们心里感知出来的,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第3段,从揭示麦当劳吸引人们的原因人手,描述各类社会人群心目中的麦当劳。
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吸引了各类社会人群,麦当劳在各类人的心目之中,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作者列举年轻人、一般人、高收入者、少年儿童是怎样看待麦当劳的。各类人带着不同的欲求、生活经验来看待同一事物,他们的感受也就各自不同。这也是一种比较,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握住麦当劳文化的某一点。
第4段,麦当劳使中国人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这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模仿外国顾客倾倒自己餐桌垃圾的行为;一是行为更加自律。段末点出:这种变化的本质意义是接受外国的餐桌行为文化。
第5段,中国人心目中的麦当劳餐食和麦当劳的企业哲学。先谈美中两国民众对于麦当劳餐食的看法,美国公众持怀疑态度,中国公众则视为“现代化”象征的食品。两者构成反差。至于麦当劳的“企业哲学”,与中国政府提倡的企业现代化的方向又是相一致的。到麦当劳就餐,就餐是主题,餐食不能不评价。麦当劳的汉堡,未必对中国人的胃口,众人欣赏它,似乎不在餐食本身,醉翁之意不在酒,吃麦当劳,是吃环境、情调、气氛,是在于体味外国文化。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6段,麦当劳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把自己塑造成为中国地方企业形象。
麦当劳蕴含的美国文化成分并没有变,但其形象发生了变化,作者从员工来源、食品原材料以及自我形象塑造方式等方面,看它是怎样打扮自己的。本段内举了不少例子,说明了作者是跟踪观察的,涉及到店里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结交学校的学生、教师,到维持公共交通,直至节日活动。
第7段,麦当劳在中国的经营策略。
麦当劳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在经营策略上所采取的措施。文章用了列举的方式,如方便年轻恋人的“情人角”,吸引儿童的“儿童乐园”,再如店员的选用,广告词的制作等,无不是为了扩大营销的商业目的。在本段末尾,收束6、7两段;用“总之”概括了: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中国特色”是其变化的部分,可以迎合中国顾客适应他们的需要的部分,“美国文化”是其不变的部分,即经营理念和方式。
第8段,从麦当劳的地方化谈外来文化的本土化问题。
这一段是前面两段的理论升华,试图从理论上解释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这个现象的意义。作者将这个文化现象放在人类文化活动的大背景下来看,用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与之类比,证明麦当劳本土化的必然。
第四部分(第9—12段),文化冲撞的作用和意义。
第9段,全球化的实质。
作者认为,“全球化”是社会文化过程,其活动形式是各种文化在更大程度上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其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动和混合。即把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与全球化的理论相联系。
第10段,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的复兴。
传统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因为所谓传统已经被外来文化所潜化。
第11段,从文化交流的势头看当前文化冲撞和互动的规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文化冲撞和互动,本节将文化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指出两者是同一的。把近代以来的文化交流史分为三个阶段:近代、殖民主义时期和二战时期、二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迅猛。作者运用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促成这种加速变化的原因,探究了问题的本质。
第12段,文化冲撞所引发的变动的多向性。指出本文的最后部分是从前面的具体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与前文照应。再用“由此可见”引出全文的结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三、重点语段品读
第一段
『品味』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当作一个好地方。被美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体会』在中国,麦当劳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有了象征意义。
以上是文章的引子,即第一部分。
第二段。
『品味』在麦当劳就餐,价格差别不大,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也无大差别。
『体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式餐馆就餐的感受是不同的,能使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第三段
『品味』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是吸引顾客来就餐的重要原因。
『体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第四段
『品味』在麦当劳餐厅里,顾客的行为举止比在同等或更高档次的中国式餐厅的顾客行为更加自律。
『体会』麦当劳不仅把中国人带进一种新的餐饮方式,还使他们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
小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一、麦当劳在中国被赋予的意义的改变
二、人们对麦当劳中文化的接受麦当劳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及其原因
三、麦当劳采取的一些措施
四、麦当劳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1、全球化的形成2、传统文化的变化3、文化冲撞与融合是历史必然

第六课时《拿来主义》(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难点:
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半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还有同学看《西厢记》。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师生共读: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三、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请同学们阅读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1)同学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义”?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确: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学生齐读第一节,思考、议论、回答“别的且不说罢”的作用,明确:这一句非常严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单讲文学艺术上的东西。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只是“学艺”上的问题?何止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当时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二节以朗读过渡,讲述“礼尚往来”的含义。
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媚外,只送去,送去,送去,不拿来。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3)学生默读第三节,要求找出说明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语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学生默读巡视、指导,辨别“诩”、“炙”的字形、字音,讲述“自诩”、“残羹冷炙”的含义。
学生议论、回答,明确: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学生朗读第三节,体会内容与写法。
(4)学生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这一节中区别了哪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学生回答,要求明确:特地区别“抛来”与“抛给”,讽刺国民党反动派不过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讲读课文后半部分。
(5)指名朗读第五、六、七节。注意对“吝啬”、“为”、“髓”正音。吝(lìn)啬(sè)为(wéi)髓(suǐ)
(6)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
(7)学生讨论后,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8)齐读、背诵第七节。
(9)指导阅读第八、九两节,要求弄清楚: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表现这些倾向的关键词语是哪些?“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整个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法,起什么作用?
(10)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
(11)学生讨论回答时,除明确上述破与立的内容外,还须强调,对待文化遗产,“占有”的前提,“挑选”是关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12)齐读最后一节,指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是全文思想和语言的精华所在。
(13)要求学生逐句讲述含义,明确: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既紧扣题意,又收束全文。第二句承接前一节的“挑选”,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在板书“吃掉”“存”“走散”后面分别写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第三句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等照应,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明确论说只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用排比的手法,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言简意赅,感情真切。
(14)自由朗读最后一节;教师提问,学生背诵: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背诵第一句。怎样“拿来”?背诵第二句。“拿来”的目的何在?背诵第三句。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背诵第四句。全文的主旨是------师生一起背诵文章的最后一句。
四、小结
第一部分(第l一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_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实面目,划清“拿来”与“送去”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五、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要求仔细读两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闭关主义(排外)

送去主义(媚外)
拿来主义
破——三种错误态度
立——拿来主义
立——拿来

第七课时《拿来主义》(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难点:
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注音:礼尚(shàng)往来自诩(xǔ)残羹(gēng)冷炙(zhì)
二、重点语段品读
第一部分
『品味』(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仲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l段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体会』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与第一段中的“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我们在‘‘送去”的同时,更要善于勇于“拿来”,从而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品味』(1)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3)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
“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把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对照鲜明,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体会』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并且承上启下地提出“拿来主义”,为下文详尽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最后归结“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作铺垫。
第三部分
『品味』(1)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2)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第四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品味』(1)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2)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3)文中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我觉得大家一定都见过。同学们看过反映二三十年代的一些电影:那些达官贵人吃的是山珍海味,吃完后就吸鸦片,吸鸦片就用烟枪、烟灯,而旁边就站着个姨太太。
(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组合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大家见得着,思路开阔,兴趣盎然。)
(4)简要说出最后一段每句话的内容。
『体会』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5)最后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
『体会』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三、疑难问题探析
“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1840年以前,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的落后经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向外不断扩张,开辟新的倾销商品的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首先挖开了中国的大门,继后其他列强接道而至。这时候,清政府便改变它的对外政策,以“送去主义”取代“闭关主义”。
而国民党反动派继承鸦片战争以来历届反动统治者的衣钵,积极投靠帝国主义,公然出卖民族利益,发展到什么都是“送去主义”的地步。所谓“闭关主义”,就是盲目排外主义;所谓“送去主义”,就是民族投降主义。两者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前者拒外,后者媚外),实质却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腐朽的统治。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运用“拿来主义”观点,写一篇分析课外阅读的古代或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文。
板书设计:

闭关主义(排外)
破贻害后人
送去主义(媚外)
孱头——逃避主义
破(三种错误态度)昏蛋——虚无主义
拿来主义废物——投降主义
占有
成为
立——拿来主义使用——鱼翅新人
立——拿来挑选存放——鸦片新文艺
毁灭——烟枪、烟灯

创新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
教学内容: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庄子
非攻(节选)墨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学生能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3.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确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确读音和词的含义。
4.学生能正确诵读本专题所选的文章。
5.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专题所选的文章。
6.学生能根据要求给本专题部分文章加注、断句或翻译。
7.学生能就本专题所选文章的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8.学生能根据要求梳理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呈现方式:
文本研习与活动
课时安排:
九课时

第一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一、专题内涵解说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本专题为落实这一要求而专门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本专题由“因声求气”“仔细理会”和“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因声求气”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所选的两篇文章各有特点,能较好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训练。《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议论性文章,语言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长短交错。“文本研习”的各项学习活动,对文言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梳理、指导和训练。第二板块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或《鸿门宴》的学习,梳理了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和文义的常用方法。第三板块由《非攻(节选)》《秋水(节选)》《察今(节选)》三个文言片段组成。让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等具有文言学习特点的学习活动中融会贯通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积累与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二、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三、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
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背诵。(以上内容可安排一课时)
六、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安排为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八、作业
扩展阅读:可选择“读本”中《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
板书设计:
无礼于晋
秦晋围郑
贰于楚也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
亡郑利晋阙秦
说退秦师存郑利秦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晋师撤离

附: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二、虚词
1.以
(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4)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5)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6)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2.而
(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
(2)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承接)
(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
3.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4)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一说句末语气词)
(5)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6)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4)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
(7)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5.其
(1)以其无利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
(3)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
(4)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
(5)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6.且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二、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5)亦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3.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2)邻之厚,君之薄也(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直接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请(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变式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日(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晋)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叉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4.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高中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②掌握诗中所用技巧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抓住诗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探究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昭君出塞》主题曲《倾心相许》。

同学们知道课前老师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吗?昭君出塞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昭君出塞的悲剧也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相关背景及解题

1、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视频《昭君出塞》,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下这首诗。

2、解题

接下来看一段名人介绍《咏怀古迹》的视频。

三、美读诗文

1、听视频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课件:视频朗读)

要求:A多媒体播放朗读,让学生注意朗读语调和情感,并与自己课前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B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

明确:诗歌基调:沉郁怨愤。

2、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

A、学生自由读,一边朗读,揣摩作者的感情

B、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大意,并找出本诗的诗眼。(怨恨)

C、指名学生朗读,同学点评

3、学生个别读。(何宇、陈玲)(黄玲玲)(课件:视频朗读)

四、合作探究、品味情感,归纳主旨

讨论:昭君有何怨恨?为什么怨恨?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出示课件)

预设:【生1:我认为她怨画师。因为画工把她画丑了,让她见不到皇帝。

生2: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远嫁匈奴,想回家却不能回家。

师:嗯,很好。谁还有吗?

生3:老师,我认为她也怨恨皇帝。其实她心里很明白,一个小小的画师怎么会有那么大胆,还不是皇帝昏庸,才导致了她的悲剧。

生4:老师,我看过史书说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这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谁能接受得了啊。昭君又怎能不怨恨啊!

师:说得非常好。匈奴的这种习俗真的令人无法接受,那种痛真的足以摧折人心!她有怨恨那是必然的。概括起来她的怨有着几个方面:(课件)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及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和对皇帝昏庸的怨恨

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课件)

生:明确:一去紫台连塑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形是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播放《昭君出塞琵琶曲》

《五更哀怨曲》王昭君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讨论:诗人咏叹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联系写作背景与杜甫身世)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曾因上疏救宰相触怒唐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作者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社会仍然动荡不安,战争也接连不断,诗人依旧客居他乡,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出示课件)

预设:生1:我认为二人遭遇上相似。

师:具体阐述一下。

生1:王昭君貌若天仙,却被宫廷画师毛延寿画得丑陋无比,据说被画成了一幅克夫相,使得汉元帝忽视了她的存在,最后被远嫁匈奴,死葬异地,实为凄惨;杜甫胸怀大志,饱读诗书,却在长安困顿了十年左右,虽当过小官,但仕途坎坷,沦落憔悴,终病死舟中,遭遇不好。二人在这方面很相似。

师:阐述的的很好,足见你的涉猎之广,很棒。其他同学找到两人身上的相似之处了吗?

生2:二人都在思念家乡吧。你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一“留”,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明了王昭君人虽远去,但心留在了家乡,所以她应该在思念故园。还有一句“环珮空归夜月魂”,似乎是说她的魂魄在月夜之下独自回到家乡。作者写首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社会仍然动荡不安,战争也接连不断,诗人依旧客居他乡,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师:说的很正确。(学生抢着答)

生3:老师,我认为他们都爱国。我们刚刚学过的《秋兴八首(其一)》与本诗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其中有两句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风云”语带双关,暗含着对国事的忧虑,这足以说明他爱国。

师:刚才学生能把从《秋兴八首(其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咏怀古迹》上来了,真是让我吃惊。我太欣慰了。哪位同学又找到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生4:我认为二人都怨恨皇帝。要是不是皇帝昏庸,昭君也不会远嫁异域,也不会有环佩空归事情发生吧。同样,要是不是皇帝昏庸,不辨忠佞,他也不会被疏远,社会也不会一直动荡不安,只是他飘泊半生,有家难回。

师:真是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其他同学找到还能找到吗?

生5:老师,我认为他们二人一定都很孤独寂寞。

师:何以见得?

生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想想王昭君一个人在塞北大漠,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够孤独的,够寂寞的。杜甫到了晚年还那样的辗转漂泊,身边也没有亲人的消息,后来他的好朋友严武也死了,孤独寂寞也是一定的。

师:说得好。看来,王昭君与杜甫身上的相似点还真不少,如果再挖掘下去,一定还能找到相似的地方,限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探讨到此。找到了二人的相似点,由此可知作者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那位同学来概括一下?

归纳诗歌主旨(提示: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诗歌主旨:这首诗通过诗人咏叹王昭君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昭君的同情,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故乡难回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小结:这首诗让我们感觉到诗人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内心的深沉怨恨。

五、佳句赏析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提示:可从修辞、词语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

生1:我认为“赴”字用的很传神,能让人产生联想。荆门是昭君的故乡,作者用一个“赴”字就赋予了群山以意识和生命,让群山也知道荆门出现了昭君,它也迫不及待想去见一样。我还体会到其中蕴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师:很好。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都没想到这一点。

生2: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再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图景,使全诗气势磅礴,可算得上本句的点睛之笔。

师:赏析得非常好。

生3:这句诗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突出了昭君的奇美与坚强。

总结:诗歌的主旨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写昭君的出生地,通过咏江山之奇绝引出歌咏的对象,进而烘托佳人的奇美和坚强,接着诗人运用对比和反衬手法,用两联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在尾联明确点出昭君的怨恨,将感情推向高潮。

六、作业布置

1、比较阅读

(提示:要知内容,在体味情感)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和亲功绩赞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在这首诗中,昭君成了一个为了民族团结欣然和亲的巾帼英雄。)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内心怨恨同情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课后可搜集有关昭君诗来比较

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昭君怀古伤己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悲昭君以自悲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创新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创新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登高》教案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下注释:

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落木:落叶。萧萧:风吹落叶声。万里:指诗人离家万里。百年:这里指到了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全句是说,穷困潦倒本可借浊酒以浇愁怀,偏偏最近又因病戒酒停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

技能与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疾苦。

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国运的艰难,身

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三、朗读诗歌

1.同学个别朗读2.教师范读3.集体朗读4.听朗读录音四、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

1.听过录音,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明确:悲

2.同学融入感情朗读

3.仔细品味感情: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品味颈联所蕴含的感情。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几种。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鹤林玉露》明确:

(1)“万里”:联系课下注释,指离家万里。很远的地方,诗人作此诗地点

在夔州,他把长安当做自己的家乡,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第一层悲,远隔万里之悲。

(2)“秋”:古诗伤春悲秋的主题,一片萧索之景,可联想到人的暮年。(3)“作客”:和现在的“做客”是否相同?

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外漂泊,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4)“常作客”:长期的漂泊在外,羁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

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作客是客居他乡,漂泊在外因为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远隔万里可能还不那么悲,但如果你是长期的漂泊在外,那这个悲就很大了。

(5)“百年”:联系课下注释,指到了晚年。(6)“多病”:杜甫疾病缠身。

(7)“独登台”:重阳节登高,只身一人没有亲朋。联系《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8)“台”:高迥处也。高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联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能够感受到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而我渺小的孤独的一个人在这样大的一种时空当中,更突显落寞和孤寂。

4.品味尾联所蕴含的感情

(1)“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杜甫个人的命运又指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忧

国忧民的情怀。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具有博大的胸怀。

(2)“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认为酒能浇愁,无奈多病连酒也不能喝了。这

种忧愁怎么排解呢?

5.融入感情,同学再读颈联和尾联,指导朗读

颈联是他的身世之苦,读“万里”的时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觉,巨大的空间感。“悲秋”重点突出悲字,这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常作客”突出“常”。四、探究景物描写

1.诗歌中的景跟情有关系吗?诗歌当中的景跟大自然的景有什么区别。找同学回答。

明确:诗歌中的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象我们叫做意象。2.首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身体冷,心里冷。高天:高远的天空下感觉人很渺小。猿啸哀: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3.颔联写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中国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生命的陨落之感,韶光易逝。不尽长江:时间的永恒之感。

对比之下,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4.分析意境

刚才同学们说初步感觉这首诗是“悲”的,当我们整体的体会这首诗给我们的境界感的时候,你觉得你会用得很么词来表达呢?悲哀,悲沉还是其他的什么?

明确:悲壮五:小结

小结:作者在写景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萧瑟、凄凉、开阔的景象,而他所表达的感情有羁旅愁,有身世苦,同时还有非常高远的家国忧。景象与感情融合到一起就是这首诗的意境“悲壮”。六、集体背诵本诗七:作业:

1.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望岳》

《望岳》杜甫24岁在齐鲁大地壮游时所写。早年作品和晚年的《登高》作品不同在哪里。八、板书设计

首联:风、天、猿啸渚、沙、鸟登悲颔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高杜甫

壮颈联:八种悲尾联:忧国忧民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