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6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
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
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
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
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实施方式设计: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按流程图中、顺序探究(称
组),另一组学生按流程、顺序探究(称组)。各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小组独立
探究,小组内交流与全作完成任务。适时组织小组间交流讨论,适时组织两大组间的交流
讨论,进行自我评价与组间评价。
教学的主要过程
1、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特性鉴别物质。水和酒精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由颜色鉴别;自来水
和矿泉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
2、借助已有认知,作出假设
(学生)用质量来鉴别铜块比铝块重。
(教师)铜块一定比铝块重吗?体积大的铝块和体积小的铜块的测量,否定了上述说
法。
(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规定体积。物体的质量大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
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学生)假设:(1)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
(2)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3、开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分两步来进行研究;定体积、定物质(或、)。分别探究
、假设(或、假设),然后综合得出完整结论。(学生分组,交待各组具体的探
究路线。)
(教师)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
的量?和组里的同学讨论。在笔记本上简单写下方法,并介绍给另一小组的同学。(学生)
材料:托盘天平一台、量筒两只,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蜡块三块,不规则形状
蜡块一块,水,细铁丝一根,刻度尺一把。在各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
设计一个标准步骤及记录表格。
4、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井纪录数据,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
测铜、铝的体积,用量筒、水及细铁丝测出蜡块的体积,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把测量数据
记录在设计好的表中,用这些数据分别算出铜、铝、蜡和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填入表中。
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记在笔记本上。
5、分析试验结果,形成结论
教师将记录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是否考虑实验的精确性?交流
各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前述研究,然后作出结论。
线结论: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等,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
线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
不变量。综合、线结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
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6、进行组间交流,实施评估
组、组将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结果相互交流,教师及时通过各组自评、他评的
方式找出各环节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修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澄清思维上
的不清晰认识,明确具体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等。
7、运用密度概念,解决问题给学生两个开放型题目,让学生运用上述探究所得寻求答案。
(1)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2)有一捆很长(约几km)缠乱的均匀细铁丝,给你一台磅秤、一架天平和一把直尺,请设
计出确定这捆细铁线长度的最快方法,要快而准确。
总之,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
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
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掌握学习方法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物质的密度学案(新教科版)


6.2物质的密度

【教师寄语】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理解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的公式及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认识密度

1.如何辨别体积和外观均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

我的方法是………………………………………………………………………………………………………………………………………………………………………。

2.如何辨别质量和外观均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

我的方法是……………………………………………………………………………。

3.当质量和体积均不相同时,如何辨别外观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

我的方法是……………………………………………………………………………。

4.右表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收集的数据,由数据可知:

①对于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②对于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时(如铁块2和铝块1),质量…………………………,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以上两题均填“不同”或“相同”)

5.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与…………………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读作“rou”)来表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种类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6.密度的公式ρ=m/v,质量m的国际单位是…………………,体积v的单位是m3,密度ρ的单位就是………………,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单位换算1g/cm3=………………Kg/m3。

7.ρ=m/v的两个变形公式①…………………………,用来求质量;②…………………………,用来求体积。

8.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

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

目标密度知识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当我们不能判断物质的种类时,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的公式………………………去计算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种物质了。

2.利用密度选择材料①飞机材料应选择密度较………………的物质,以减轻重量,便于起飞和运输;②拍摄影视剧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密度较………………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3.利用密度公式去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①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可以计算质量,如要知道人名英雄纪念碑的质量,不可能用秤去测量,但是我们可以用刻度尺去测量纪念碑的长、宽、高,算出体积,然后用公式计算出质量;②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可以计算体积,如要知道自己的体积,不可能直接测量,但是我们可以容易地测出自己的质量,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基本相同,然后由公式代入计算就可以了。③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1L=m3=cm3;0.9×103kg/m3=g/cm3

2.在横线上填出下列物质对应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余汽油的密度。

(2)一瓶氧气病人用掉一半,剩在钢瓶中的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

(3)冰熔化成水,质量,体积,密度

3.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图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ρ甲:ρ乙=………………。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只比V甲:V乙=………………

4.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是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用此瓶装某种液体,最多能装0.45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液体的密度。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苏科版)


《6.3物质的密度》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能应用公式ρ=m/v,能进行质量、体积、密度的简单计算.
3.了解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密度,能用密度鉴别常见物质.
二、学习流程
活动一:区分铁块和塑料块
P8图中小明和小华区分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的对话,小明的说法你赞成吗?
小华提到的大块塑料和小块铁,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进行比较的?
活动二: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对上节内容“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的实验表格中的2、3两组数据分析发现第3组回形针的数目是第2组的2倍,质量也约为第2组的2倍.你有何猜想?
活动三:分组实验分别选择三个体积不等的正方体铁块和塑料块,分别用天平刻度尺测量各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P9的表格中.
交流讨论:
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是否相等或接近?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
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等?
3、本次实验在选择铁块和塑料块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三块体积不等的长方体?
活动四:实验表明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里的“一般不同”有何含义?
活动五:密度的基础知识
1.定义:
2.公式:密度=字母表达式:ρ=变形式:m=v=
3.单位:(1)国际单位:,符号:;(2)常用单位:,符号:;
(3)换算关系:
4.由公式看,能否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为什么?
活动六:阅读P10密度表
1.识记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解释物理意义:
2.通过阅读密度表,找寻规律:
(1)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密度是如图表中的:
(2)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可能,如表格中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是气体密度的倍左右.
(4)为什么课本中把质量称为物体的属性,而密度却称为物质的属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精品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精品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初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总结加深对密度公式的理解;掌握利用不同物理知识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推导;通过小组讨论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人教版教材已有整体把握,但是由于尚未进行总结归纳,综合能力较低。

3重点难点

加深对密度公式理解的同时能够利用不同物理知识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会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推导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上节课我们对《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进行了基础复习,由于密度的测量这一知识点是近年中考热点,尤其考察大家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表达式推导能力,所以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是《密度的测量—专项复习》。

大屏幕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一)密度的常规测量

教师提问如何分别用这一实验原理来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展示相应习题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密度的特殊测量

过渡语:以上是密度的常规测量,所用器材是天平和量筒,但是在实际解题的时候不一定给出这些基本器材,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1.等容法

小明在学习了密度的测量这节课后想测量家里食用油的密度,但是向老师借器材时只借到了天平,老师看了看小明手中的饮料,说:“你这么勤于思考,有天平就足够了。”小明能粗略地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吗?你能帮助他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教师根据实验目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并按照学生的思路写出实验步骤,鼓励学生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2.针压法

小明发现家中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他就想试着测出它的密度,于是他在第二天又向老师借来了量筒,从家中找出了一根细铁丝,想想看,他是怎样测量出蜡块的密度呢?

指导学生在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后用自己整理好的语言简述实验步骤。

3.配重法

在上一个问题基础上加设问题:如果小明在家中没有找到细铁丝,你有办法帮助他测量出蜡块的密度吗?

教师提醒学生用身边常见的物体做实验,语言强化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4.溢水法

小明在使用你们提供的方法寻找小石块时捡到了一个无比坚硬,形状不规则且体积偏大的石块,他又想着测量大石块的密度,却不能直接把它放到量筒中,欲测量它的密度,小明还需向老师借哪些器材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后补全以下实验步骤并求出密度表达式。

5.等压强法

某老师上课时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直玻璃管压入水中演示了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的实验,爱动脑筋且善于动手的小明当即悟到应用此实验装置可以测出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思路板书压强相等的等式,并引导学生用倒叙的方法设计实验步骤,期间注意点拨实验的关键点。

6.浮力法

小明在学习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之后,一边玩弄着手中的小石块一边思考,能否用浮力知识测得食用油的密度呢?若想达到目的,除了以下器材外,他还需要准备哪一器材?

器材:水、食用油、小石块、细绳、______________

请大家在分组讨论后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三、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总结内容,使学生形成本节知识的整体脉络。

四、作业布置

完成提纲上自制密度计、杠杆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活动3【活动】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学生准备好独立完成的《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提纲。

学生观看大屏幕,了解本节学习目标所在。

学生回答分别用这一实验原理来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并解决相应习题。

学生选择器材:天平、饮料瓶、水、食用油。

设计步骤:

(1)用天平称出空饮料瓶的质量m1;

(2)将空饮料瓶内倒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饮料瓶中的水,将饮料瓶中倒满食用油,称出总质量m3。

(4)密度表达式

学生简要写下实验步骤并口头表述实验步骤,最终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石块放入量筒,石块先浸没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3)然后将石块和蜡块一起浸没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那么蜡块体积为V2—V1;

(4)密度表达式

学生分组讨论后补全实验步骤并求解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思考并尝试着提出用等压强法解决此问题。

和老师一起按照等压强的方法列出等式并设计实验步骤,最终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在思考后集体回答:弹簧测力计。

学生分组讨论后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上节课我们对《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进行了基础复习,由于密度的测量这一知识点是近年中考热点,尤其考察大家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表达式推导能力,所以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是《密度的测量—专项复习》。

大屏幕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一)密度的常规测量

教师提问如何分别用这一实验原理来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展示相应习题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密度的特殊测量

过渡语:以上是密度的常规测量,所用器材是天平和量筒,但是在实际解题的时候不一定给出这些基本器材,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1.等容法

小明在学习了密度的测量这节课后想测量家里食用油的密度,但是向老师借器材时只借到了天平,老师看了看小明手中的饮料,说:“你这么勤于思考,有天平就足够了。”小明能粗略地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吗?你能帮助他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教师根据实验目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并按照学生的思路写出实验步骤,鼓励学生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2.针压法

小明发现家中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他就想试着测出它的密度,于是他在第二天又向老师借来了量筒,从家中找出了一根细铁丝,想想看,他是怎样测量出蜡块的密度呢?

指导学生在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后用自己整理好的语言简述实验步骤。

3.配重法

在上一个问题基础上加设问题:如果小明在家中没有找到细铁丝,你有办法帮助他测量出蜡块的密度吗?

教师提醒学生用身边常见的物体做实验,语言强化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4.溢水法

小明在使用你们提供的方法寻找小石块时捡到了一个无比坚硬,形状不规则且体积偏大的石块,他又想着测量大石块的密度,却不能直接把它放到量筒中,欲测量它的密度,小明还需向老师借哪些器材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后补全以下实验步骤并求出密度表达式。

5.等压强法

某老师上课时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直玻璃管压入水中演示了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的实验,爱动脑筋且善于动手的小明当即悟到应用此实验装置可以测出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思路板书压强相等的等式,并引导学生用倒叙的方法设计实验步骤,期间注意点拨实验的关键点。

6.浮力法

小明在学习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之后,一边玩弄着手中的小石块一边思考,能否用浮力知识测得食用油的密度呢?若想达到目的,除了以下器材外,他还需要准备哪一器材?

器材:水、食用油、小石块、细绳、______________

请大家在分组讨论后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三、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总结内容,使学生形成本节知识的整体脉络。

四、作业布置

完成提纲上自制密度计、杠杆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活动3【活动】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

学生准备好独立完成的《密度的测量》专项训练提纲。

学生观看大屏幕,了解本节学习目标所在。

学生回答分别用这一实验原理来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并解决相应习题。

学生选择器材:天平、饮料瓶、水、食用油。

设计步骤:

(1)用天平称出空饮料瓶的质量m1;

(2)将空饮料瓶内倒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饮料瓶中的水,将饮料瓶中倒满食用油,称出总质量m3。

(4)密度表达式

学生简要写下实验步骤并口头表述实验步骤,最终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加适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石块放入量筒,石块先浸没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3)然后将石块和蜡块一起浸没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那么蜡块体积为V2—V1;

(4)密度表达式

学生分组讨论后补全实验步骤并求解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思考并尝试着提出用等压强法解决此问题。

和老师一起按照等压强的方法列出等式并设计实验步骤,最终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学生在思考后集体回答:弹簧测力计。

学生分组讨论后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推导出密度表达式: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