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人是什么备课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5

人是什么备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是什么备课”,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备课资料
一、课文字词
伫(zhù)立挑剔(tī)伉(kànɡ)俪(lì)慰藉(jiè)
暮霭(ǎi)安谧(mì)憧(chōnɡ)憬(jǐnɡ)光霁(jì)日月
风烛残年:临近死亡的晚年。
根深蒂固:也写作“根深柢固”,比喻基础稳固,不易动摇。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一俟(sì):俟,等到。
溘(kè)然长逝:溘然,忽然,突然。逝,逝世。
蹉(cuō)跎(tuó)岁月: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安谧:安宁,安静。
伉俪:夫妻。
光霁日月: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二、字形辨别
追溯——朔风慰藉——籍贯暮霭——和蔼
伫立——贮藏座右铭——保佑根深蒂固——缔造
1.关于作者:赵鑫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有《赵鑫珊文集》《哲学与当代世界》等多种著作。
2.希腊神话中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是埃俄罗斯的儿子,他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狭窄地带建立并统治着美丽的城邦科任托斯。由于他背叛了宙斯,宙斯把他视作所有人类中最奸诈的人,就惩罚他。每天清晨,他都必须将一块沉重的巨石从平地搬到山顶上。每当他自以为已经搬到山顶时,石头就突然顺着山坡滚下去,他还必须重新回头搬动石头。
3.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太繁重),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绳人也。
4.希腊神话中造人的故事:普罗米修斯造人:普罗米修斯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的儿子。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他们封进人的胸膛里。在天神中,普罗米修斯有一个女友即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朝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后来宙斯为了报复人类,与众神合伙制造了“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潘多拉,宙斯给他注入了恶毒的祸水,潘多拉用一个魔盒把一切灾难都抛向人间,只在盒子里留下一个“希望”。这第一代的人类,被称为“黄金的一代”。后来神祗用白银创造了第二代人类,宙斯创造了第三代人,即青铜人类,青铜人类降入地府之后,宙斯创造了第四代人。在青铜人类时代,罪恶多端,宙斯决定惩罚他们,发动南风,锁住北风,大雨如注。海神波塞冬也来助阵,大地一片汪洋。生物几乎全部没于泽国。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丢卡利翁事先得到了父亲的警告,造了一只大船,当洪水到来后与妻子皮拉保住了性命。当大水退去之后,他们又向女神忒弥斯请求帮助世界再生,忒弥斯教给他们一个办法:戴上面纱,解开腰带,然后把母亲的骸骨扔到身后。丢卡利翁悟出了这神秘的语言,于是抓起石块向身后扔去,在他们身后于是又出现了人。丢卡利翁所扔成了男人,皮拉所扔成了女人。
5.《新约》中耶和华造人的故事。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起,滋润遍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肉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园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悦人的心目,树上的果子可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园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耶和华神将那人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因为哪一天吃了,你必定死。耶和华神说,亚当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用土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生物,那就是生物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字,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到亚当跟前。这便是夏娃。
三、人生格言
1.赐我沉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赐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去判断两者的区别。(林霍德尼布尔)
2.而已矣,不能复返,聪明的人现在与将来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因此他们不再在过去的事情上虚耗光阴。(弗兰西斯培根)
3.最近的时刻总是无上的时刻。现在晚餐耽误五分钟,要比十年前的大悲伤更重要。
(巴特勒)
4.抓紧现在的时刻。每一种情况的忍耐,每一秒钟的忍耐,都价值无限。我像一个在一张牌上押上大笔赌注的人,一直在“现在”上押赌注,而且这不是夸张,我总是设法把赌注尽可能地加大。(歌德)
5.若要享受生命,现在正是时候——不是明朝,不是明年,不是死后的来世。为了明年有更好的生活,最佳的准备是今年有个充实、完全、和谐而快乐的生活。相信丰饶的将来没有多大的意义,除非先铸成一个丰饶的现在。今天应该总是我们最美好的一天。
(陶玛士维尔)
6.快乐存在于各人的喜好当中,而不在于事情的本身,拥有我们自己所喜欢的,我们更快乐,而不是拥有别人喜爱的。〖JY〗(法兰莎得拉罗谢福果)
7.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爱的事,而在于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詹姆士M巴里)
8.我要勤奋地准备着,安排就绪,等待我的机会来临。(林肯)
9.世界上什么也替代不了恒心的作用,能力不行,有能力却不能成功的人真是太普遍了;天才也不行,天妒英才,这已经成为一句格言,天才难有酬报;教育不行,受过教育的时代弃儿简直举不胜举。一切之中,只有恒心是无所不能的;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在一句“加油”中得到了解决,并且仍将继续因他而得到解决。(加尔文柯尔律治)

扩展阅读

历史是什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历史是什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历史与历史“重现”

第1课历史是什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历史的含义

历史最基本的含义

历史上的古代文明

讨论法

世界各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丰富想象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学探究的必要性

探索科学、寻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是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

客观历史、书写历史的概念

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

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区别

比较法

人们能够超越历史吗

人无法超越历史

历史的连续性、不可割断性

尊重历史

提问法、讨论法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学习认清历史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尊重历史,科学地尊重前人的书写历史成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历史”的含义,比较“历史”的两种含义的区别,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

难点

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介绍了什么是历史:“历史”的含义、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人们不能超越历史。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加强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尽可能化抽象为具体,使用例证法,展示具体感性的历史材料,化解接受和理解抽象概念的障碍,为在高中阶段以后的学习中增加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课文在引言中引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历史”的四种解释,教学可先对此进行正确的阅读和理解,并且思考引言里提出的问题,以此为切入口,进入本课的学习。词典中这四种对于“历史”的解释,互有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既包括了历史研究的对象(第1、2两种解释),也包括了历史研究的手段、方法(第3、4两种解释),亦即第二目将要学到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书写的历史。

第一目“历史”的含义

教材从理论和实例两个层次阐释了“历史”这个概念的一般含义。作为这个概念的内涵,课文首先区别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含义,并说明通常所说的“历史”即指后者;然后以中国的历史既是国家的历史,也是民族的历史,以及其他几个古文明的历史为例,展示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的部分外延。

第一目所提到的“历史”概念都是指历史学所研究的对象,换句话说,我们研究史学,就应该先研究什么是历史。课文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历史的最基本的概念,即历史是指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包括正在进行的现实形态,也包括已经完成的过去形态,凡是客观世界中已经完成的物质运动过程,就是历史的题中之义。这正是历史的一般性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一切学问的学问”。这是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定义“历史”这个概念,课文中指出,在这个无限放大的历史定义下,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地区的、国家的、民族的、部门的、一个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甚至一个具体的个人的经历,都属于“历史”。实际上,在这个定义之下,历史可谓包罗万象,有史以来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放到这个定义下成为历史学的某个分支,所以白寿彝在他的《史学概论》一书中解释“历史”的概念时,从宇宙说起,宇宙有历史,“宇宙的历史也就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由此说到地球也有历史,地球上的人类也有历史。

从广义上来说,历史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而且自然史和人类史关系相当密切。人类史以生产活动为基本特征,对自然界的改造的过程,即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为在时间中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质。但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别。首先,自然界如天体、地质、物种、气候等的变化,比起人类历史来,速度很慢,在短时期内甚至难以为人们所发现;第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而在自然界中,运动是由一些不自觉的力量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自然史上的现象可以在实验室里相当准确地重现出来,人类史则不能。人类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远远超过自然史。通常所说的,也是历史学所要研究的“历史”,应该是指狭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同探讨概括,因为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应避免分析过于复杂,避免把思辨的结果代替思辨的过程灌输给学生。对于自然史与人类史两个概念的区别,建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概括、总结出主要的几点区别。可以举具体例子帮助理解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抽象概念,使得抽象问题生动形象化。

第一目的第二段,主要强调了“历史”的内涵中人类史的地位。一方面,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涉及到自然界,历史也主要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的过程。所谓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教材举出了几个例子,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都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的范畴,亦即“人的历史”,因为这些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有了人才有人类的社会,也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与人之间构成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军事、文化诸方面。每个具体的个人在这个系统内,从事各自的历史创造。所有个人的创造的总和,或者说,这个社会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历史”,人是历史的灵魂。李大钊《史学要论》解释人类史的内涵时说:“吾人自束发受书,一听见‘历史’这个名词,便联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记》,《紫阳纲目》,《资治通鉴》乃至Herodotus,Grote等人作的希腊史等等。以为这些便是中国人的历史,希腊人的历史。我们如欲研究中国史,希腊史,便要在这些东西上去研究;这些东西以外,更没有中国史希腊史了。但是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这段材料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史即“通常所说的历史”,与自然史乃至与广义历史的区别点。

第一目的第三段以中国历史为例来说明人类史的含义。中国历史首先是国家的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奴隶主与奴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不同,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就建立起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阶级冲突限制在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范围内,使之对奴隶的剥削和统治合法化、固定化,形成奴隶制国家。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与罗马最早都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可见国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发展运动的过程。中国历史又是民族的历史。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根本无所谓“民族”,人类社会的初始组织或人们共同体是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距今数千年前,人类祖先的某些部分在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基础上,创制了文字,开始了自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是文明史。正是从那时起,阶级、国家开始产生,古老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开始解体,并逐渐被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新的人们共同体所取代。这种新的人们共同体,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经过长期的不断融合,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事实上,汉族也是以华夏族为主体,融合了周边其他少数民族而形成的。民族的形成过程,同样也是人的共同体不断运动的过程,亦即人的历史。

第一目最后一段进一步列举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四个古文明,文明是人类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总和。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增加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了解,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意识。教师还要指出,在世界历史上的几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伟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了5000年而没有中断过,借此增强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目“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

本目阐述了客观历史、书写历史的概念,旨在使学生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和重现历史的主观性。《说文解字》对“历”的解释为“历,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说文解字》对“史”的解释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手记事。历史的来历可以是多种途径的,如最早的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到图画、文字,从遗迹遗址到神话、民间故事,同时新闻也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历史。但是,文字出现以后,历史记载的方式就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其他多种记录手段,但还是不可能完全离开文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文字仍然是人类历史最有效、最基本的记录手段。在文字的历史中,主要有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历史记载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原始性,它主要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它是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综合、会通,按一定体例、体裁写成的历史著述。

在发现历史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大历史观”,即应该更多地“介入”当时的历史性进程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甚至是“神游八极”式的勾连,尽可能把历史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空间和时间元素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待,从而有效地揭示繁复的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故事”。

第三目“人们能够超越历史吗?”

本目围绕能否超越历史的设问展开,实际上是在分析了历史的含义与区别了两种不同的历史之后,进一步讨论历史观问题。历史观,就是对历史的看法。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既不可能割断历史,又有必要应用历史为现实服务,因此对历史总要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形成对历史的一定的观点。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很多,诸如历史的发展趋向、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等等。本目针对超越历史这样一种错误的历史观,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其谬误,由此提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继承前人历史创造活动的积极成果。所谓超越历史,是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某些人片面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可以脱离历史而存在,从而否认历史对今人所造成的影响与限制。这是一种错误史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从根本上与唯物史学背道而驰。建议教师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思维。

白寿彝在《史学概论》一书中引用了宋朝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一句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说:“历史恰如滔滔大江,前逝后继,源源不绝,本身就是一个永恒运动的长流。”正像任何其他物质一样,历史也是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当中,后一段历史必然是承前一段历史的发展而来,无法割断。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发展,但是不可能停止历史的发展。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的历史;但是,同时人也是历史的人,人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可能不同时受到历史本身的制约。人的群体构成社会,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人是这个运动系统中的一分子,而不是它的主宰。虽然科学技术日益昌明,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但是人们仍然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改造历史。不论哪一代人的现实社会都是前一代社会的发展,都是以往历史的继续,都享有了前人留下的成果,面临前人留下的问题。人们无法对此任意作出选择,而只能接过前人的“历史接力棒”,以前人的终点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起点,人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也受到前人创造并留下的历史条件的左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不否认人对于历史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等于无限夸大到可以“超越”历史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体现在充分尊重历史客观性的前提下,运用人的聪明才智,研究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探索各种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原因及结果,力求找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求认清历史发展的潮流,使得自己的活动能够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避免站到历史发展方向的对立面去,被历史所抛弃。在这个问题上,建议教师从历史中举出顺历史潮流而行和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实例进行说明。

本目第二个角度是就历史的继承性进行讨论。由于历史的连续性,必然带来继承前人历史遗产的问题。任何时代的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都必然以继承前人历史为前提。教材中毛泽东的引言,从指导民族战争的角度,阐释了继承历史遗产的重要性。关于历史遗产,仔细划分的话,还可以再分为历史遗产与史学遗产两种,实际上对应于前面课文所讨论的客观历史与撰述历史。历史遗产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前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流传下来的成果,都在历史遗产之列。历史遗产,是人类已往全部历史过程所遗留的成果。史学遗产是历史遗产的众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即人类的史学发生、发展以来的成果。举凡过去的历史家在历史观点、历史文献整理、史书编著、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成果,都属于史学遗产之列。教材上主要侧重前一个意义,亦即前人留下的任何成果,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前人留下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又涉及如何对待这些历史遗留的方法问题。在教材所引用的毛泽东的引言中,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的原则,亦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批判地总结,否定地继承。所以说我们既反对割断历史,又反对无批判地继承历史。这是今天我们对待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也是尊重历史的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通过讨论,使学生实现正确的认识,完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本课的目的即在于帮助学生对这个概念理出一个条理比较清晰的系统,所以在正式引入课文之前,首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各自对历史的理解,经过师生共同的综合概括,整理出比较集中的几个角度,以之与课本所引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进行比较验证。向学生进一步点明,本目主要是来学习掌握作为历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的含义。在讲解历史的最基本的含义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一起尽可能多举例证,以体会这个广义历史的外延的无限宽泛,然后把这些外延集约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史与人类史。对自然史与人类史进行比较,以理解两种历史的主要区别及人类史的核心,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针对自然史与人类史各举出实例的前提下,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自由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与学生一起理出自然史与人类史的主要区别点。教材中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与李大钊的经典论述,教师应积极予以利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补充介绍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人类史的外延,首先必须点明这个历史的核心,即人的活动。涉及到的地区、种族、民族、国家四个概念,应稍作解释。对中国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以及世界上的文明古国的介绍,都应围绕人的活动这个核心来展开阐释,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文物介绍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本堂课的感性成分。但是课外资料的使用,不能偏离中心,即使学生树立一个认识: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是人的历史;一个观念: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为中华文明而自豪。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历史是什么”课堂答辩会。

如何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什么,可采用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讨论的形式──答辩会。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历史”这一概念,弄清楚历史的基本含义,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学会认清历史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学会尊重历史。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其重点是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其难点是准确而贴切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这种答辩会的课堂教学形式,既有记者招待会的味道,又不失辩论形式本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教学效果会比教师采取直接讲述“历史是什么”的效果要好。

“历史是什么”课堂答辩会的程序设计如下:

一、陈述观点。在理解阅读课文和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对于历史是什么,由学生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也将自己对于历史是什么的看法讲出来。

二、自由辩论。对于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使同学们懂得历史的基本含义,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与重现历史的主观性,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懂得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会尊重历史和学会顺应历史发展。

三、总结陈词。对于什么是历史,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见解。先由学生总结他们的几种观点。然后教师总结自己的观点如下:

历史是什么,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这个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便是历史。历史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然,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从狭义上理解,历史单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形态,这是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现实形态相对而言的。

历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其次,历史具有“一度性”。人类社会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现象,任何人类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一过即逝,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现。再次,历史具有综合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构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战争、宗教等等。

案例二 了解身边“历史”的探究活动。

历史是什么,通过让学生了解身边“历史”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直接感悟历史,理解历史是什么,弄清楚历史与历史资料的区别。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身边“历史”的探究活动设计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收集文字、图片及实物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整理、比较历史资料的能力。

2.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分析历史问题。

3.认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理解“历史”这一概念。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如“上学使用书包变化的调查”“上学使用交通工具变化的调查”等。围绕一个主题,根据各自兴趣自由组合为若干小组并确定本组主题。

2.教师指导收集资料、调查的方法和如何制定活动计划。

3.教师制定活动评价表。评价表分为活动内容和得分;活动内容分为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调查报告等;评价分为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

三、活动建议

1.从调查了解身边的“历史”入手,分析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以及历史与历史资料的区别。

2.通过分析身边的“历史”,理解历史是什么以及历史的特点。

3.就以上几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并自定题目,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以小组为单位,开一次小型讨论会,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并写出关于讨论会的报道。

四、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历史”有哪些含义?

最基本的含义,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的总和。

通常所说的含义,主要是指人类史。

2.客观的历史与撰写的历史有什么区别?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为什么说人们不能超越历史?

两个原因:

历史的连续性。人处在连续不断的历史运动中,必然受到历史的限制。

历史的继承性。任何时代的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都必须继承前人的历史遗产。

2.阅读与思考

课文中列举了对“历史”的几种不同的解释,你怎样理解?

课本上对于历史的解释,首先是导言中《现代汉语词典》的四种解释,其次是历史最基本的含义与通常所说含义的区别,然后是客观历史与撰述历史的区别。此处理解是一个开放性的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人是什么(第二课时)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是什么(第二课时)》,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是什么(第二课时)
一、重点解读,探究质疑
方法:针对课文设计一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释,概括的内容能具体阐释。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一段话中,爱因斯坦意在说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一致的见解”指什么?(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指代性的内容)
明确: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什么是“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怎样理解这种感受?(概括的内容能具体理解)
明确:“忧郁”是指过去生活中的痛苦,是一些令人伤感的对象。而这些东西一旦到了回忆中,或成了文学艺术的题材,就往往会因为距离或艺术创作的魅力而形成美感,这就是“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如与亲人分别甚至失去亲人是生活中的痛苦,但一旦成为回忆,就往往因能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景而有一种令人心颤的美的感受。“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就是这一美感的突出体现:不仅因回忆当时女主人公穿的绿罗裙而感到美,甚至因此而怜爱绿色的草了。
7.毕加索说:“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语境,透过字面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追求本身才能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如我国在高空钢索上单独生活25天,平均每天在钢索上行走超过3小时,创造新的吉尼斯记录的阿迪力曾多次打破过世界吉尼斯记录,但他就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自己向自己挑战,不断有新的追求。他就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强者,他就是把追求的过程看得比追求的目标更重的人。因为他在追求的过程中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8.为什么说“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为什么说“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能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读,实现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明确: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性”“物理性”上来理解,往事已逝,其现实性、物质性已经消失,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举例来说,鲁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的情景,写作之时,不也是一场“白日梦”吗?这样的回忆不也是寄托着一种愿望,不也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吗?
9.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0,是为了说明什么?(概括的内容能具体理解)
明确: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二、拓展延伸,创造性的训练
1.作者以“1”和“0”作比,阐述人生的意义,很有创意,请您仿照作者的写法,也以“1”与“0”作比,说一段话,用它来阐明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例文: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每个小学生都有懂得: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0只有在1的后面(而不是在1的前面)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分量。1后面的0越多值越大,若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示范1:至于我,则把身体健康看成是1,把理想、事业、爱情、金钱、名誉、人格……分别看成是0,1的位置很重要,1只有在最前面,后面的0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身体是人生的第一本钱,但也要以理想、事业、爱情、金钱、名誉、人格等来支撑。
示范2:至于笔者,则是把人格看做小学算术课本中的1,把金钱、功名、地位等等看做是0,1的有无或者说位置很重要,没有了1,0即使再多也是无意义的;1如果在前面,后面的0越多则值就越大。这就是说,金钱诚宝贵,功名价更高,若为人格故,二者皆可抛。
2.活动:体验“偶像”的人生观。
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可能是高大的,也可能是平凡的;这个偶像可能是历史人物,也可能是现时人物,还可能是虚拟人物,但既然是偶像我们就要把他化作我们的血肉。在关键时刻他可能就要站出来指挥我们的一言一行。偶像的一言一行也许会让我们津津乐道,特别是他的颇富人生意义的哲言警句。下面由学生发言,介绍偶像的哲言警句和事迹,由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情境,该生试回答这位偶像会怎样说怎样做。
示例: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他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以为他故弄玄虚。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他仍然是那一句话。这一次没有人不再相信他,但对他的所谓智慧百探而不得其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跑了。
老师提出一个情境:现在我们的高三生活很苦,有人说,高三就是高山。想想到明年6月份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而什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科分数必须得到将近90%。真是高不可攀,如果你就是山田本一,你会怎样面对这段生活呢?
学生答:我会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如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二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一仗一仗地往前打。我会把总分分解到各科中,一科科地攻。
三、课后作业
每人拟写2~5条人生格言。班级编写一本格言集,向同学征集集名,老师也可参与。比如《倾听心跳》《黄金法则》《未名箴语》等。
●延伸阅读
我的信念
[法]居里夫人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要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受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④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⑤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到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忱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消防员,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思考题:
1.蚕结茧子这件事,有的人想到的是“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或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而居里夫人想到的却是“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想想居里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结合你的理解,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2.第③段中说到“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有哪些“美好快乐的回忆”?请写出具体的内容,(孤独地过求学的岁月;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并说明这些回忆为什么会让居里夫人感到“美好快乐”?(这些对常人来说似乎难以忍受的回忆,对居里夫人来说却是“美好快乐的回忆,因为偏偏鼓舞着她,求学与研究过程,就是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也是她感到幸福和满足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当然是美好快乐的)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境界)
3.第⑥段中写自己温和沉静性格的养成和老来的多种情趣,似乎与信念无关,是否是多余之笔?(看似与信念无关,其实正是写其理想和追求)
4.居里夫人紧扣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谈理想、信念,表明自己的许多观点。请你认真阅读全文,分条概括居里夫人围绕信念、理想而表明的观点。(不少于3条)(人人都有天赋的才能,要对自己不失却信心;要确立人生奋斗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要永远保持宁静的心态,远离名利的诱惑;要始终保持孩稚般的童心,醉心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5.根据课文,结合你的理解,请你解释一下信念之于人的巨大作用。(信念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引力,它既推动我们,又引导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奋斗,走向成功,走向幸福;对于人类来说,一旦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就要永远保持你的信念,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人是什么(第一课时)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人是什么(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人是什么

●说课

从课文的标题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文章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即孔子的“生无所息”)。第二部分将议论引向深入,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将来三个部分,针对“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三个部分作者逐一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还是围绕“生无所息”这一中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理想、价值、意义贬值的物欲社会学习它,颇有意义,能通过这一课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观上涂上鲜亮的一笔,真是“不朽”的一课,“功德无量”的一课。从语文能力上看,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强积累,内化为言语能力也应该是一个契机。从论证上看,文章大开大合,收放有度,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需要一定的思维强度,特别是对学生的搜集整理概括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句子能够具体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对学生积极人生观的教育不能采用从书本到教条的形式,应该通过组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感受体验。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中也没有必要过细讲解,更不能越俎代庖,只需作适当的点拨即可。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会运用写格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积累语言,掌握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记诵一些哲理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教学难点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学生默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运用活动课的形式,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义的故事、名句等。

●教学用具

带有声像阅览室的图书馆。讲义(或投影)。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有一种动物,小的时候是四条腿,中年的时候是两条腿,老了后是三条腿,同学们说说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是“人”。汉字“人”的写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写个人,关于这一撇一捺,人们作出了很多的解释,有这样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对人的说解确实很有意义。其实,关于对人的本身的思考自从有了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是什么》。

二、整体初读,整合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教师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思考:标题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课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做人生真谛。开头迂回地引出这个话题。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积极与消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认识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议论要引向深入,就要向人的心灵开掘。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这三个部分一一展开论述。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三、深入理解,归纳提要

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整合课文:

思考题一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家、文学家是怎样回答的?作者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评论?试用精要的语言填写下表。(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

回答

评论

爱因斯坦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

/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

生命是短暂的。

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

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

生无所息。

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

思考题二作者是怎样看待“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说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又为什么说如果“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根据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并加以提要)

明确: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四、课外练习,拓宽延伸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各民族神话中有关“造人”的故事,思考其中的文化蕴含。

1.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并摘抄有关人生的格言,背诵其中一些很有文采而又有积极意义的。

2.你最崇拜哪位名人,多了解有关于他的事迹,总结他的人生观。

●板书设计

高三语文教案:《人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人是什么》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地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我们定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诵读上,通过学生的诵读去体味哲理,感受激情。

教学目标

也许人很难最终完全彻底的认清自己,也许人是什么这个命题在哲学领域中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探究。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一是要学生学习领会大量引用名言、诗文,使文章丰厚,可读性强的写法,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领悟,能知晓昨日之非,能把握今日之实,去创造明日之辉煌。如果学生学了此文,也能喜欢上这种大量引用的写法,尝试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适时的引用;如果学生学了此文,心灵有所触动,在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思索着不虚此一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通过一课堂的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引李白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体会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再引南唐李煜的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理解他的无奈,消沉;后引华罗庚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进取精神。由上述诗句,自然转入对“人是什么”的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非常重要,而我们有些老师注意不够,总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大不然。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本课所做的导入中,学生就可以用引用诗句中有所收益,对高考中考核名言,名诗句的默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备战。)

(二)布置学生朗读训练。

可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可齐读,可单人读,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同学两部分分自然段读。总之,形式可多样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力争读进去,读透,读懂。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名言,诗文背诵,并书面撰写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谈自己对所背诵名言诗文的体会,谈自己喜爱这一句名言,诗文的原因。

(四)背诵名言诗文,由学生发言讨论,谈自己对背诵名言,诗文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

教案点评: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人是什么》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