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冀教版第三册《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案

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1

冀教版第三册《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第三册《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十二个生字,写好十个生字。

2、了解“戈壁滩、嘶鸣、弓箭、乐滋滋”等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二、教材赏析

两千多年来,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出现、存在,并形成了长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

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描述了现在人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两相对照,体现了古今巨大变化,使人既了解到长城当年“是打仗的战场”,又感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

课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两句话,内容精练,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易于诵读。

第一自然段仅用一句话勾勒出古长城今天的状貌:“矮矮的土墙墩,断断续续,排成一长串”。这样的长城与大多数学生心目中高大雄伟、绵延不绝的长城形象形成反差,体现出年代久远,突出了“古”。

第二自然段中“又高又长”点出这是长城原来的面目。“人喊叫,马嘶鸣,刀枪丁丁当当”,只用十多个字,以声造势,体现出战斗的激烈,使人心惊胆寒。

第三自然段转而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述长城现在的景象。“长城变矮了”,把上千年的时代变迁浓缩在五个字中,化无形为有形,化凝重为活泼,学生读来亲切,容易激发想象。“蓝天、白云、绿草”,景色清新、优美;“清脆的笛声飘得很远很远”,既表达出牧羊大哥哥愉快的心情,又衬托出原野的宁静。

后两个自然段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而且对比鲜明。长城样子的对比、声音的对比、人的对比,前者令人觉得很紧张,后者令人觉得轻松。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学前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师要侧重收集戈壁滩上古长城的资料。

(二)读题质疑

教师可先板书“长城”(“城”是生字,应注音),指名认读。再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与认识。然后把课题补充完整。由于课题较长,生字较多,要引领学生读准、读好。接下来,启发学生由课题质疑,如:什么是“戈壁滩”?什么是“古长城”?戈壁滩上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等等。对于前两个问题要随机解决,而后面的问题要为自主读书蓄势,不必解答。

课题中的“戈”与“城”是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随机学习。

“戈”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斜钩、撇、点,可以联系“我”字进行识记,如:左看不是我,右看半个我。“城”字可以运用分解识字或扩词识记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由于课文篇幅不长,句式多为短句,可以通过多读使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复现,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之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查、巩固识字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可以由学生提出各种检查办法,自查自评。

1、字音上要注意以下两个字:嘶(si)、滋(zi)

2、识记字形时仍要注意突出趣味,一方面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可以熟练运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特点不断渗透新方法,使学生对学汉字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如:

根据常用的部件组合的办法识记:壁、排、仗、箭、滋。

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容(这个宝盖真是大,谷米再多放得下。)

做动作记忆:挎

用画图的方法识记:串,会意字。一根绳子穿过两个框形之物。弓,象形字。古文字是拉开弓架的象形,无弦(弦线细小,远处见不到)。

字画同源,表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少汉字的形都是摹仿具体物象而构造的,往往“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

3、指导书写:

(1)写好独体字:写“戈”的难点在于第二笔倾斜角度的掌握,太直了、太斜了都不美观。教师除了让学生自我揣摩外,还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不同倾斜角度的字,让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掌握方法。写“弓”字可以联系前面写过的“弯”字来练习。

(2)写好上下结构的字:“箭、笛、容、蓝”都要写得上小下大,其中“容”字的“口”要写得稍扁些;“蓝”字的“皿”底也要扁一些;“兵”字要写得上大下小,但要注意下半部分的角度。

(3)自主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城、现

(四)激发想象,加深感悟,引导诵读。

1、把整体感知落到实处,为想象、背诵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描写了古今两种不同的景象。并在书上勾划出关键词语“两千多年前”“现在”,然后通过分段读、按要求选读(教师提出要求:向大家介绍长城过去的情景或现在的情景,学生选相应内容)、同桌对读(一人读描写过去的内容,一人读描写今天的内容)等方式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对比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想象画面、理解内容、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想象。

(1)边读边想象。

朗读或背诵时要注意,这篇课文整体上语调平和,叙述沉稳。学习第二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战争场面的宏大,及高度戒备状态下的紧张;学习第三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蓝天、白云、碧草构成的美景,抓住“乐滋滋”“悠悠”“清脆的笛声”等词语想象人们心情的愉快,而无论是景、人、羊儿、笛声给人的都是一种微风徐拂一般的安宁、祥和的感受,不是喧闹,不是浮躁。

所以如果想象到了画面,体会到了这一点,读的时候语调是较平稳的,语速是较舒缓的。

(2)表演法。可以通过表演第二段中“挎着弓箭的士兵在上面走来走去,脸上一点儿笑容都没有”样子,体会当时气氛的肃穆、紧张。

(3)局部扩展法。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古诗,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代战争的严酷。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配乐法。依据课文描述的古今不同的景象,配上合适的音乐(以苍凉、悲壮的音乐表现古长城的景象;以轻松、悠扬、舒缓的音乐表现今天长城内外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人民不同的情感。

(5)多媒体演示法。

(五)积累运用。

自主分类积累词语: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考资料

戈壁滩是一种由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戈壁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和低纬地区大陆西岸。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北部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分布。

小编推荐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课前准备:

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出示课件,感受八达岭长城的宏伟壮观。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学生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三、由扶到放,认读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识哪个读哪个,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认读单个生字。

5.通过游戏巩固识字。

四、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五、配乐朗读,深化体验。

教师激情引读,师生共同配乐朗读全文。

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展示“弓、戈、兵”三个字的演变过程。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汉字“故事”。

2.搜集有关长城的其他资料。通过录像,提供生动的视听形象,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激起学生对长城的向往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铺垫。

看过录像以后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的要求,体现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3.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无处不有的识字资源。同时,防止“零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互补识字。由扶到放,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边朗读边感悟课文内涵。让学生在音乐中回顾全文,细细回味,感受古长城的沧桑巨变。)

4.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汉字字形的演变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以此为窗口,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由古长城的变迁过渡到古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1.诵读全文。

2.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一背。

3.自由练习。

4.比赛背。

二、巩固识字。

1.卡片认读生字。

2.交流汉字“故事”。

3.指导书写田字格里的10个字。

重点指导“戈、蓝、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长城的其他资料。

2.再次感受本课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了解汉字“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生命”,使学生带着情感书写祖国的汉字。

4.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注意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以课文为引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板书设计:

两千多年前高长

人喊叫,马嘶鸣

战争激烈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现在变矮

乐滋滋慢悠悠

和平幸福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学设计汇总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介绍的两种不同的景象。

3、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4、培养学生对长城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初步了解,从而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

5、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两种不同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进入情境——“戈壁滩上古长城”。

2、引导学生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

3、学生开始自己读课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其他学生通过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可以补充或提问题)

3、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4、读生词、生字。

5、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认读生词和生字,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城”、“箭”、“脸”、“蓝”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让孩子课下去搜集有关古长城的其他资料。

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小本本”上。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的文化有更深远的认识,更增进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介绍的两种不同的景象。

3、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4、培养学生对长城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初步了解,从而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

5、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两种不同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进入情境——“戈壁滩上古长城”。

2、引导学生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

3、学生开始自己读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其他学生通过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可以补充或提问题)

3、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4、读生词、生字。

5、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认读生词和生字,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城”、“箭”、“脸”、“蓝”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让孩子课下去搜集有关古长城的其他资料。

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小本本”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的文化有更深远的认识,更增进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年级语文上27戈壁滩上古长城教案作业题(冀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27戈壁滩上古长城教案作业题(冀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7戈壁滩上古长城

【教学目标】

1.会读“戈、矮、断、续、排、枪、挎、箭、滋、悠”10个字,会写“戈、墙、城、枪、叮、弓、容、坐”等个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素材】

1.有关戈壁滩的知识

2.有关古长城的知识

3.教学图片

4.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戈、矮、断、续、排、枪、挎、箭、滋、悠”10个字,会写“戈、墙、城、枪、叮、弓、容、坐”8个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有关长城的图片资料、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城吗?

生:我去过长城。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2)(播放课件,师解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具有“东方游龙”之称的万里长城。它奔腾起伏,蜿蜒曲折,就像一条巨龙在山间盘旋。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明代修建的,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戈壁滩上去,那里的长城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比明代的长城更古老,所以也称为古长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戈壁滩上古长城(板书:《戈壁滩上古长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戈壁滩是什么样子的?

生:大沙漠。

师:(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戈壁滩)这就是广阔的戈壁滩,来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让人怀疑到了沙的海洋,这里到处是石块和沙粒,植物和水都很稀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戈壁滩上古长城。(课件出示4)

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认真听录音,看看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3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动笔圈出来,并标出文中的自然段。

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看一看这些词语你是否认识。

生:(课件出示5)(课件:戈壁、排队、一串、打仗、嘶鸣、挎着、弓箭、士兵、笑容、乐滋滋、慢悠悠、断断续续。)

把这些词再放入文中,谁来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生:略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卡片,“戈、矮、断、续、排、枪、挎、箭、滋、悠”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课件出示7)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戈、墙、城、枪、叮、弓、容、坐”。给这几个字组词。

写字指导:“墙、城、枪、叮”都时左右结构,写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戈”字最后一笔是撇。“坐”的第六笔竖要在竖中线上。

(2)仿写,小组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戈壁liánxù刀枪zīwèi

挎着gēbì弓箭gōngjiàn

连续kuàzhe滋味dāoqiā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gēbìchángchénggōngjiàn

xiàoróngdāoqiāngzuòxià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叮叮当当_______________

乐滋滋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戈壁liánxù刀枪zīwèi

挎着gēbì弓箭gōngjiàn

连续kuàzhe滋味dāoqiāng

二、戈壁长城弓箭笑容刀枪坐下

三、叽叽喳喳叮叮咚咚嘻嘻哈哈红彤彤笑嘻嘻乐呵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2.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有关长城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戈壁滩断断续续挎着乐滋滋

弓箭刀枪牧笛笑容(课件出示9)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板块一: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0)

师:谁来说一说戈壁滩上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生:矮矮的土墙墩、断断续续、排成一长串。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古长城是这样的,那么两千多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的,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10)(课件:打仗场面)

板块二: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11)

师:结合刚才我们看到的场面,说说你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生:我知道了这里两千多年前是打仗的战场。(板书:古代)

生:当时战斗非常的激烈。(板书:人喊叫,马嘶鸣)

生:当时的长城又高又长,挎着弓箭的士兵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板书:人没有笑脸)

师:有没有不懂得地方?

生: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生:每个人都想来侵犯我们,把我们的国家搞的小一点。

师:为什么士兵脸上没有笑容?

生:打仗,死人。

有战争就有伤亡,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场上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儿女失去了爸爸,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真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怎么能笑得出来呢?所以他们的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教师范读。指名读。

朗读指导:读这一段时注意语速要低沉,缓慢。(课件出示12)跟着音乐,带着感情再读一读这一段。

板块三: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13)

两千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古长城又是什么样的?(板书:现代)

生:天很蓝,云很白,放羊的大哥哥坐在墙墩上了滋滋的吹着笛子,羊儿上上下下,跳来跳去。

生:不打仗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板书:天蓝,云白,笛声清脆,羊儿慢悠悠地吃着草)(板书:巨变)

师总结:现在的古长城没有了硝烟,没有了战火,而多了一份安宁,多了一份和平,美好。经过两千多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到今天,长城作为战争防御工具的实用性功能已经消退,它的审美特性却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积淀、增长。长城已经作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和举世闻名的中国代表建筑迎接着各国的游客。

指名读。

朗读指导:读出幸福的语气。

指导背诵:观看图片对比古代和现在的古长城,想象背诵。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师:《戈壁滩上古长城》描写了古长城的过去和现在,在这两幅画面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课件出示14)

生:第二幅。

生:第二幅是和平的年代,人们生活幸福。

师:和平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愿望。我们正处于和平的年代,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吧!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照样子再写几个。

慢悠悠:,,。

断断续续:,,。

又高又长:,,。

二、填上合适的词。

()着弓箭()着刀枪

()着牧笛()着笑容

()的士兵()的羊儿

()的长城

三、用下列词语造句。

笑容——。

弓箭——。

答案:

一、胖乎乎绿油油静悄悄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日日夜夜

又细又长又圆又大又粗又高

二、挎拿吹带走来走去跳来跳去断断续续

三、他总是面带笑容。

古时候士兵用弓箭打仗。

板书设计:

戈壁滩上古长城

古代人喊叫,马嘶鸣,人没有笑脸

巨变

现代天蓝,云白,笛声清脆,羊儿慢悠悠地吃草

【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新课标强调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课堂上如果总是用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走,必然会扼杀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本课坚持先学后教。新课开始,鼓励学生自由地、积极地读书,扫清词语障碍。在此基础上,有这样几个交流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共赏中,充分感受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教给阅读方法。

低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我注意引导学生逐渐领悟、积累一些理解词义的方法。学生通过画一画去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去理解“挎着”,结合上下文听一听声音去理解“嘶鸣”等等,都使他们对识字兴趣盎然。

另外,我也注意让学生“自主”发现读书的方法:“平时读书的时候要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喜欢哪些地方?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留下自己思考的记号。”

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习惯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如“你知道了什么?”这一环节,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没有什么价值,但只有敢于质疑,才能谈得上方法的指导,一步一步,水到渠成。

当然,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既需要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更需要长期地坚持培养。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我首先通过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描写了古今两种不同的景象。并在书上勾划出关键词语“两千多年前”“现在”,然后通过分段读、按要求选读(教师提出要求:向大家介绍长城过去的情景或现在的情景,学生选相应内容)、同桌对读(一人读描写过去的内容,一人读描写今天的内容)等方式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对比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想象画面、理解内容、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激趣

1.我们上节课对《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真正的走进戈壁滩去看看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二、进入情境,引导学习

1.(出示课件:古代和现代的古长城)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长城?(古代的、现在的)

2.指名回答,并分别读课文。板书:古代:

现在:

3.同桌对话读,一人读描写古代的长城的、一人读描写现在的长城的。读后互换角色。

4.小组内读课文,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5.全班交流并解决重点字词的含义

结合回答理解:嘶鸣、叮叮当当、悠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又高又长古战场嘶鸣喊叫叮叮当当士兵(斗争、紧张)

矮断断续续笛声清脆牧童(和平、幸福)

6.大家都知道了很多,那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

可能的问题:

(1)古长城为什么重要?

(2)为什么打仗的时候一点笑容也没有?

(3)为什么打仗的时候战场上是叮叮当当的?

(5)为什么放羊的孩子会乐滋滋的。

……

对于这些问题,你想解决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问题。

可能出现的答案:

(1)长城原来是打仗的地方,2000多年前在这里打仗。

(2)长城越来越矮了。

(3)打仗的时候士兵脸上连笑容也没有。

(4)戈壁滩上的古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了。

(5)现在战争结束了,人们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6)以前打仗的时候是用刀抢。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这篇课文写了古长城过去的画面和现在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个画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3.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来读,说说你为何喜欢它?

4.选择你不喜欢的段落来读,说说为何不喜欢?

5.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让我们远离战争,呼唤和平!)

6.同桌对读(一人读描写过去的内容,一人读描写今天的内容)

7.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课后总结,课内延伸

1.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却有许多的好词好句,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读一读。并把勾画的好词好句摘抄到小本本上。

2.让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古长城的其他资料

3.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小本本上。

精彩片段

师:你们登过长城吗?登过哪儿的长城?

生:我登过八达岭长城。

师:同学们登的长城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播放八达岭长城录像)它建于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儿的古长城。(板书课题)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2000多年了。出发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戈壁滩?

生: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师:戈壁滩,有人知道吗?(见无人举手,出示戈壁滩图片)这就是戈壁滩。这地方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一望无际,非常荒凉。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戈壁滩上古长城》。(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画一个小小的问号。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指导)

师:(出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就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你们会读吗?会读哪个先读哪个。

(学生选择自己会读的读)

师:还有不会读的,怎么办?

生:问老师。

生:查字典。

师:拼一拼,问一问,查一查,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把不认识的字学会。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自学字词。老师用开火车的方法大面积检查自学情况)

师:词语会读了,意思明白吗?不懂的问一问吧!

生:嘶鸣是什么意思?

生:嘶鸣就是人喊叫的声音。

师:是吗?我们把它放到课文中去,请同学们读读嘶鸣所在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师:是人喊叫吗?

生:是马叫。

师:马怎样叫?(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马叫来。老师展示“嘶鸣”的奔马)马如此大声地叫,说明什么?

生:战争很激烈。

师:理解词语要把它放到课文中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才能准确理解词义。

生:什么是挎着?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包,谁来表演一下,什么叫挎着。

(一个学生表演竖挎,一个学生表演斜挎)

师:挂在肩头上叫挎。

(一个学生表演挎在腰上)

师:挂在腰上也叫挎。

(一个学生表演挎在脖子上)

课件

资料暂存

备课资料

1.戈壁滩

戈壁滩是一种由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戈壁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和低纬地区大陆西岸。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北部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分布。

2.长城的资料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练习:

1.给下面的字组词:

断_________()排_________()

滋_________()悠_________()

矮_________()枪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作为(wéiwèi)二(2)班的学生,我要为(wéiwèi)班里争光。

(2)因为纸不但价钱便(piánbiàn)宜,而且携带方便(piánbiàn),所以用纸的人越来越多。

3.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中。

蓝篮兰

(1)妈妈从集市上买了一()子鸡蛋。

(2)我家窗台上有一盆()花。

(3)清请的湖水映照着()天白云。

战站

(4)“小朋友,你知道火车()怎么走吗?”

(5)全世界人民希望停止()争,和平共处。

4.照样子填词语。

例:美丽的花朵洁白的云朵

辽阔的()()的稻谷

()的白云倒映在()的湖水上。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练习。

现在古长城变矮了羊儿上上下下跳来跳去放羊的大哥哥坐在墙墩上乐滋滋地吹着牧笛天很蓝云很白羊儿慢悠悠地吃着草清脆的笛声飘得很远很远

(1)请你给上段文字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段文字描写的景色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们能体会出小哥哥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断_________(折断)排_______(排除)

滋_________(滋味)悠_______(悠闲)

矮_________(矮人)枪________(手枪)

2.(1)wéi(2)wèi(3)pián(4)biàn

3.(1)篮(2)兰(3)蓝(4)站(5)战

4.草原金黄一片片蓝蓝

5.(1),。,。,,。。

(2)天蓝,云白,笛声清脆,羊儿慢悠悠地吃草

(3)在和平的年代生活的很幸福。小哥哥很满足,心情高兴,珍惜现在的生活。

冀教版第三册《燕子专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十个生字。

3.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当中,了解人类对动物的爱心与关心,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是一个重点。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搜集了列车,燕子的图片,可是,列车和燕子,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师: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通过两组图片之间的联系,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拼拼音、猜一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认字方法大比拼——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

(3)指名读词语,检查认字情况。

瑞士昆虫长途政府几乎可怜

帮助寻找小箩筐盒子终于决定

各式各样

(4)指名朗读课文。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把生字置于语境中反复认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清脉络,从总体上把握文章。

3.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了这篇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重点体会)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感悟,提升语文素养。

4.拓展延伸、回顾课文。

师:读了这篇故事你体会最深刻的是什么?

课上交流扩大了生生交流的范围,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深化了他们对文章感情的理解。

5.课外积累。

推荐:《生命的起源》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第二课时

1.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找朋友。(为三个字找到形近字朋友,并区分字形上的不同。)

土()俄()大()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书写“专、特”两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毛遂自荐。

“按、政、将”等字,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及占格位置,练习书写。

通过归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由“讲”到“放”,教给了学生研习生字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自主习字的能力得以提高。

2.生生互评,欣赏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习字作品放在组内传阅,相互交流。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的同时,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第三课时

1.通过这篇故事,说说你所理解的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是怎样的

(1)小组讨论发表感想看法讲一讲你所搜集的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深化学生对课文思想的理解

2.生生互评,欣赏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故事或图画作品放在组内传阅,相互交流。

相互交流,加深印象

《游八达岭长城》教案(北京版第三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长城的样子。

2.指导书写“达、岭”两个字。

3.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并对长城产生喜爱、赞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知道八达岭长城很雄伟。

教学难点

能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长城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谁去过长城?(指名回答)

你能说说长城什么样子吗?

当然了没有去过长城的同学也不要遗憾,今天我们就有机会和作者一起游览八达岭长城,当一回好汉。(板书课题:游八达岭长城)

1.齐读课题,找到课题中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达、岭”

“达”

(1)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及占格要点后汇报。

(2)学生描红后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岭”教师范写,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山字要写的小一些,第二笔竖折的折要往上提一些。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不会读的词要多读几遍。

2.小伙伴间互相读。

3.指名读(分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了解长城的雄伟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八达岭长城。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明确:雄伟)

过渡:“雄伟”这个词是描写长城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长城是什么样子。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想一想长城是什么样子,然后吧课文中描写长城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画完之后,要记得和小邻居们交流交流,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2.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有可能会说:①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课件出示)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师:长城高7米多呢,相当于我们五六个同学摞在一起。

(指导学生在读前半句时,要让别人听出来长城的城墙真高呀!)

课件出示:“起伏弯曲”、“远方”

师:你能从这些词中看出什么?(明确:长城的长和高)

师:怎样读才能让别人听出长城又高又长。

(学生朗读、评读)

3.出示: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谁来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师:说一说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明确:长城真的是非常地长。)

教师说明:1里是500米,相当于大约500个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一万多里就是一万多组5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从这些具体数字当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估计学生回答:长城真长呀!)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么高这么长的八达岭长城,仅仅是万里长城的一小部分,这又说明了什么?(明确:长城的雄伟)

指导学生在读“妈妈”说的话时,一定要让别人听出长城真的很长很长。

4.出示: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什么是并排?你能叫五六位同学并排站一下队吗?

(6个同学手拉手站队,体会长城很宽。)

教师:这些马不是只站在那里而是在奔跑,这更加说明了长城的(学生说出:宽)

读句子,要表现出长城很宽。

5.把这三句话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城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又高又长的长城会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点明:当形容事物很高大、很有力量、很有气势时,就用“雄伟”这个词。你还能用雄伟来形容一些事物吗?(雄伟的高楼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的高山等)

过渡:除了知道长城的样子外,你还想了解到什么?

6.出示课件: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读完这句话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a.“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b.“烽火和烽火台”(看课件讲明:这里是白天燃烟、夜间点火传递军情的信号站。)

同学们在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它在写什么吗?(明确:建造长城的人真的很了不起很棒聪明等)。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赞美它。

四、总结

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登上长城来亲自感受它的雄伟。在这些人当中,有尼克松、里根、叶利钦等国家元首。读全文,请同学们再一次感受长城的雄伟。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鄂教版小语第三册《雨后》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孩子们雨后戏水玩耍的儿童诗歌,意境优美、基调欢快。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戏水时“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情景,场面热烈,充满童趣,比较适合少年儿童朗读和说话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体会孩子们雨后游玩戏水时的欢快心情。

3、鼓励学生由熟练朗读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课文,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设计理念:

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以读为本贯穿全课,引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激发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和理解文本,强化情景体验,诱发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儿歌《大雨和小雨》与《捉泥鳅》歌带等。

教学流程:

一、感受生活,揭示课题。(启发思维,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1、上课开始,听儿歌《大雨和小雨》。

2、大雨哗哗下,大家听到了什么?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大家都曾有过戏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们雨后戏水时的欢乐情景写成了一首诗歌,说不定诗歌当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呢?(板书:13雨后)

二、自读文本,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诗歌。

2、听课件录音读,感知诗歌内容。

3、课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雨后、广场、水花、糟糕、赤脚、神仙、水淋淋、发射、唇儿)

4、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亲切感,会更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展开想象,感受童趣。

1、出示挂图,听配乐诗朗诵。

2、放声朗读第一节,说说自己仿佛看见了什么?

3、“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4、指名朗读第一节第二句,领会、品味诗歌情感。

5、雨后的广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请大家带着欢乐的心情读读第一节。(要求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四、指导表演,体验快乐。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二、三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同桌之间把二、三节中所描写的情景演一演,看谁演得好。

3、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在位置上自由表演。然后,让学生评议台上同学那里表演最精彩!

4、引导学生把诗歌中的童真、童趣读出来。(可以自读,找朋友比赛读,教师相机课件展示孩子们戏水时的画面,进一步指导读出感情。)

五、精品细读,理解感悟。

1、学生自由读第四节,具体看看小妹妹在听了哥哥的提醒,看到小哥哥滑了一跤后,她自己是怎么跑的。

2、课件出示句子:小妹妹撅着两条粗短的小辫、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的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动词,领会描写的细节。)

3、体会“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所包含的情感。

4、指导用多种形式诵读。

六、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诗歌。

2、背一背,把你喜欢的诗句背给同学听。

3、画一画,把小朋友们雨后戏水时的情景画成一幅画与同学交流。(课件播放儿歌《捉泥鳅》营造氛围)

4、课后查一查描写其它雨后景色的诗歌或文章读一读。

附 板书设计:

水的海洋

13 雨 后 快乐似神仙

欢乐的海洋

沪教版第三册37《发烫的手指》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第三册37《发烫的手指》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能在老师的指导描写并记忆“馆、亢、委、凉、芬、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小朋友们闭目欣赏一段交响音乐。

2、交流: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引出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读词:“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听音辨别“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指导读句)

4、引出第一节(读词:“维也纳”、“简陋”、“旅馆”)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过渡: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故事。

2、交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随机板书:疑惑、赞叹

三、精读课文,明白道理。

(一)旅客为什么而感到疑惑呢?

1、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节,找找答案。

2、交流并板书:渗水

3、指导读句

(二)旅客又为什么而“赞叹”呢?

1、轻轻读读课文3、4、5小节,圈划出有关的词句。

2、交流并随机出示:

(1)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

①给“全神贯注”找个近义词朋友?(换上“聚精会神”读句)

②指导读句

(2)他不时地把手在水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

①师引读句子

②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吗?

③指导读句

(3)“你知道吗?他就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侍者轻轻地告诉他。

“是吗?”这位旅客睁大了眼睛,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

①旅客为什么会睁大眼睛?

②指导读句

3、师引读3、4、5节

四、总结课文,课后探究。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2、简介贝多芬:谁知道他曾谱写过哪些音乐作品?

3、布置探究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名人苦练的小故事。

第三册《连加》教学设计


第三册《连加》教学设计(第四稿)
教学内容:课本P26例1
教学目标:(1)探索用竖式计算连加两步式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十位在计算时漏加进位数
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听算。(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只写得数。订正时1人汇报结果,其他同桌互改)
(1)7+37+27+68+74+7
(2)3+7+12+5+35+5+16+8+1
小结:师:刚才最后一题是什么算式?(连加)
师:一般情况下,“连加”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出示例题:(写在卡纸上出示)
汇景学校一、二年级参加开心一课的人数统计
项目手工小组羽毛球小组舞蹈小组
人数(个)283423
2.分析问题
(1)请你观察表格,并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三个小组一共多少人?
(3)要求三个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要求三个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把几和几和几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解答问题
(1)你能列出算式吗?(28+34+23=)
(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同桌交流算法,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计算方法,如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异同:
相同点---最后的得数都相同,计算方法都相同: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不同点---书写的方式不同,方法一是分步写出竖式,方法二是综合起来写,方法三是三个数连在一起写
4、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对的,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而又准确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全班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完成,其中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注意关注学生出现的错例)
46+25+17=37+28+19=
(1)订正
(2)如果出现错例要分析: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以后要注意什么。
(3)小结:检查要做到“一步一回头”
2、解决问题:请你看图提出一个连加的问题,并解答。
小熊图猴子图企鹅图
21元33元28元
小汽车图足球图篮球图
47元24元30元
3、拓展练习
四、全课总结
五、课外作业

第三册语文复习要点归纳


各位同学、家长们:

三册语文的复习重点还是生字、词语的识记,所有的一类字(生字表二)都要会写、能够组词,二类字(生字表一)能够认识。

现在将各单元的复习要点归纳如下:

第一单元:

1、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赠刘景文》、《山行》,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正确默写古诗。

2、积累关于描写秋天的词语和AABB式的词语。

3、能够写出相同偏旁的字。

4、容易写错的生字:谷、壮、劳、尤、区、巨、经、

5、多音字:当、都、为、

第二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琴、休、甜、歌、身、礼

2、多音字:背、兴

3、熟悉并能运用写动作的词语。

4、能够掌握部首查字法

5、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三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州、族、旁、

2、能够正确掌握反义词,并能根据要求写出反义词

3、能够说出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

4、积累描写风景的词语

第四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落、补、拔、功、弯、浅、吸、极、兔

2、多音字:转

3、积累成语

4、正确使用问号和感叹号

第五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折、满、背、祝福、令、直、

2、多音字:教、漂

3、能够写出相同偏旁的字

4、积累谚语

5、能够按要求写词语

第六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暖、寻、粮、食、晴

2、多音字:还、好、

3、正确写出反义词

4、背诵《假如》、《回乡偶书》、《赠汪伦》,能够按课文内容填空、正确默写古诗

5、掌握日记的正确格式,能写简单的日记

第七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晨、掉、船、纸、被、刻

2、能够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了解并写出简单的打比方的句子。

3、背诵《“红领巾”真好》以及《清澈的湖水》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能够词语接龙

第八单元

1、容易写错的字:运、游、能、历史、植、厂、

2、多音字:没、分

3、能够写出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的名称、了解活化石、太空、现代农业的有关知识

4、能够给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5、积累成语

6、区分并能正确使用意思相近的词语

统计与猜测北师第三册教案


统计与猜测

教学内容生日、买书、抛硬币。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在统计活动中,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乐于和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上简单的猜测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4、使学生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并能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教学重点
1、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的不确定现象,有些事情的发
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统计意识。
教学难点
1、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统计的意义。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生日1课时
第2课时买书1课时
第3课时抛硬币1课时

生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用方块图表达统计结果,能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设置直观的情景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统计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能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用方块图表达统计结果。

教学难点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比较、分析、判断,提出或回答问题。

教学手段用小黑板写出教材第91页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都过过生日吧。你们喜欢
生日吗?讲一讲你们过生日的情况好吗?
2、出示生日幻灯片,从而导出新课。
3、承上启下: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班里同学的生日是
在什么季节?

二、生日。
1、讲解:要想知道我们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就要进行调查,这就是统计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学习:三、四、五月是春季,请春季出生的同学举手。
3、依此类推调查夏季、秋季、冬季。
4、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别的调查方法吗?
5、请问同学们:如何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呢?
6、出示幻灯片,告诉学生:我们用不同的颜色把表示的数据的直条格子涂上颜色。
7、要求学生巩固本课学习的有关知识。

三、说一说。
1、讲解:为了解决问题而去统计,统计是必要的。
2、引导提问:统计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上图涂
的方格,我们能得出什么信息?
3、根据上图涂的方格得出的信息有哪些?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
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4、试着根据今天所学的统计知识,调查你家今年电话
费支出情况。分析统计结果。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体验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与猜测的过程。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生日
把调查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的调查结果涂在格子里。

小学数学第三册《快乐的动物》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数学第三册《快乐的动物》》,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

册《快乐的动物》。在整节课中运用做、说、练三个主要环节,探究有关等分与除法之间的知识。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温暖,动物王国欢聚!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来到

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提示:展示挂图。

(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

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

(评析语言:)(你成功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

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用惊喜的语气肯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

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愉快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

用学过的知识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

猴子:○○○

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

(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

板书:6÷3=2

(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

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

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

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

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小红旗。)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

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

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

鼠的4倍。)

(反思):可惜这里没有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

题;教师读题一遍。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

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讲解语言)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

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考教师、考学生;教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活动面会更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4、过渡语言: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看问题口答,D同学你说一说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课时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

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呢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评析语言: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评析语言:用8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8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

高。~~~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讲解语言: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鱼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独立完成。

②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四、课堂评价。

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

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五、课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

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

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

五、(附)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1、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

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

小学数学第三册《快乐的动物》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教材分析】

拼音练习: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读背训练:读出韵味,有感情,并背诵。写字训练: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训练: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要求】

、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 (1)在书上练习(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对照认读。 (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馈(1)分小组竞赛(2)大小写字母配对子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散、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熟继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学习《三字经》摘句。(1)、审题。 ①指名读练习要求。 ②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教师范读 ④讲解意思 ⑤教师、学生读(3)练习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4)反馈 ①检查朗读 ②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3)练习:画秋天,边说边画第三课时 一、 口语交际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想别说呢? 3、李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4、小组讨论 试说 5、集体汇报交流 6、小组分角色表演 7、创设情景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呢?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积累带生字的词语,从而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并进行感情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大致感受诗的意境,了解风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

体会刮风时景物的变化。

教学突破

组织学生在读中感悟,启发学生思维,并体会刮风时景物变化,结合诗的内容进行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片、幻灯机、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风的知识、古诗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自学指导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先来猜个谜语: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出它是谁了吗?

生:它是风。

师:唐代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以《风》题目的小诗。(板书课题)

(教学一开始,老师便用谜语的形式将古诗的内容展现给孩子们,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猜谜中感知了古诗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想读读吗?那就看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自己小声地读读吧。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由读诗。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师:说说吧,你用了什么方法,认识了哪些字?并且领同学们读一读。

师:还想再读读你新认识的字吗?(出示投影片-1)

师:这一遍你想怎么读呢?

(放手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旨在培养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识字。识字中体现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有些学生拿着自己的书问别人,还有的主动帮助同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最后,回归到课文中,将古诗出示在课件中,引导学生在古诗这一语言环境中找到生字并巩固。)

师:这些字我们都认会了,那我们就小组合作着读读这些字吧。请各小组的一号小组长起立。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组织小组同学读一读呢?

生1:我们想用抢答的方法,我拿出一张字卡让他们读,看谁读得最快。

生2:我想让他们齐读,这样每个人都读得到。

生3:我觉得拿出一张字卡,让每个人都读一遍这个方法最好。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不少,那就赶快行动吧。比比哪个组长最负责任,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读。

小组合作识字。

(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得很充分。要达到目的,就要团结协作,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同的分工,这就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往,小组长都是固定的人选,安排组长轮换,将四个人分别定为一号组长、二号组长、三号组长、四号组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组织者的角色的机会,从而拉近学生间的差距,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师:你们看,这些字宝宝在和我们做游戏呢。它们淘气地躲在小动物的身后,你能根据它露出来的那部分猜一猜,这是课文中的哪个字吗?(出示生字卡片)

猜字游戏。

师:和我们做过游戏,这些字宝宝被风吹回到了我们的小诗中,现在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自己先读一读。

指名读,其他同学做听众并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为字音是否准确。

(在这里,老师强调引导,对于所提的要求的度把握得非常好,如先提问: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读得流利吗等等,而没有在刚学会生字后就提出了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孩子们学得真认真。我想奖励同学们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宝贵的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当风吹起来的时候,我们周围的景物是怎么变化的?

三、根据图片,感悟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师:好了。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大屏幕上的四幅画,在这些美丽的图片里,画的就是课文中的四行诗,不信你就再读读课文,对照着课文找一找是这四幅图。(出示投影片-3)

学生读诗,对照课文找图画。

(1)解落三秋叶

师:(生看图叶)现在正是秋天,你们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么样?

生1:秋天很冷,一说话能看见哈气;

生2: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很漂亮;

生3:秋天,虽然金黄的叶子落下来很美,但是也有一些绿色的叶子被秋天的风叶落下来,看到绿色的叶子落到地上,我的心情不太好,因为秋风有些残忍;

生4:我同意她说的。而且树上没有了叶子,光秃秃的,很冷清。

师:那就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读读吧。

指名读,齐读。

(2)能开二月花

师:(生看图花)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的什么?

师:你想怎么读一读呢?自己试一试吧。

生练读。

师:现在请你读一读吧,让孩子们听一听你的感受。

生读本句诗。

其他学生听,并带着同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诗。

(3)过江千尺浪

师:(生看图浪)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1:很汹涌;

生2:很有气势;

生3:我看到浪那么大,仿佛听着浪的声音,我的心情很激动。

师:那就自己试着读一读吧,看谁读得最有气势。

指名读。齐读。

(4)入竹万竿斜

师:(生看图竹)你们看,竹林里所有的竹子都被风吹得倾斜了,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学生练读。齐读。

小结: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了这首小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春天,它为大地披上绿装;夏天,它给我们送来阵阵凉爽;秋天,它吹响了丰收的号角;冬天,它又为我们带来了片片雪花。让我们完整地读读这首诗。自己先读一读,别忘了刚才你读诗的语气。

指名读,齐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文章的含义,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这节课安排了丰富、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每一次读有每一次读的目的,每一次读有每一次读的效果。让学生在不同的图片、录像、声音中感受风,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拓展思维。

师:风这么可爱,但我们好像看不到它们。可是我们却能感觉到,请读读下面的名子,说说你怎么知道风的哪儿?(谁也没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

,我们知道风在哪儿。)

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师:这里有老师积累的一首写风的小诗,请大家读一读。(风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火盆。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师:从这首小诗里,你们知道了风能做什么?

生:吹来燕子,吹熟庄稼吹熟果

师:你们还知道风能干什么吗?

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结果。

(出示投影片-4)

(虽然这首诗学完了,可是与风有关的词语、诗句还很多,帮助他们积累。)

五、学生自评

师:你们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生1:我满意。因为我以前上课总搞小动作,今天我没有。

生2:以前我说话声音太小,今天声音很响亮,所以我满意。

板书设计

《冀教版第三册《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