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0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作生产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
中国有着丰富有农作物资源。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重要问题: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
1.西周及其以前,耕作工具以耒、耜为主。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成为主要农具。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运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铁农具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这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唐代,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的三个优点:①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犁衡,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②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③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耕作方式的发展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时代——铁制农具和牛耕
(原始社会)(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
说明:从春秋战国起,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牛耕的发展
春秋后期出现——汉代广泛推广——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二)灌溉工具
古代的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三国魏国)、筒车(唐朝)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一)水利建设成就
1.内地主要农业区
(1)上古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建设成就①防洪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二千年来一直发挥着功效。
②治理黄河: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千载无患。
 2.边疆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
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西汉时)。
(二)水利建设的经验总结
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明代的潘季驯《河防一览图卷》记载了治河的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泰西水法。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良和进步;②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③水利工程的修建、灌溉工具的发明。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一)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组织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千耦其耘”。
(二)春秋以后:自耕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
1.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主要经营模式: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对自耕农经济的一般认识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安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自然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自耕农的因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JAb88.coM

相关推荐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概要
中国以农业立国,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随着生产工具、水利灌溉以及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渐渐形成规模。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也不断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取代周的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带来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变化,虽然封建国家也曾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总的看来没有取得突出的效果。作为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也不断的发展,并且带动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城市的出现。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在中国出现,但是这一进步的经济因素遭到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封锁和扼杀,中国的经济发展渐渐迟滞下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为辅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新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主体,但是在复习中国古代农业的时候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的农业在距今8000年前已经出现。进入1840年以后,小农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就全国而言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经济,直至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学习这一专题应该注意不要把知识环境固定在封建社会,应该更广泛一些。
一、农业的起源
原始农业怎样发展来的?存在怎样的区域差别?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B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2、在中国、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古人喜欢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的生肖属相。其中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等。这种纪年法反映了:
A农业文明B草原文明C海洋文明D儒家文明

二、我国古代耕作方式演变的过程(原始农业、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

三、精耕细作
第一,牛力耕田。牛力耕田解放了一定数量的生产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
简要介绍牛力耕田的发展过程,你牛力的使用有何重大意义?

3、(2003年上海)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春秋战国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D隋唐时期
.4、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第二,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提高。三齿耙、镰、锄等不同形状工具的出现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类别的手工操作和生产工序。曲辕犁可以调整起垄的高低,说明不同农作物对垄台高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铁农具何时开始使用?有何意义?

第三,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出现。其出现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正努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生产。
你能列举出多少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5、“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是对战国时期哪一现象的评价?()
A、经济恢复B、交通运输C、水利兴修D、边疆开发

第四,自耕农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规模极小的私有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增加产量成为最低的劳动要求。
第五,耕作方法的进步(简要了解,《创优设计》)
6、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D.一年三熟制

四经营方式(耕作方式)
(一)商周时期耕作方式及原因

7.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二)小农经济
1、出现时间及原因

2特征(列出)

你能给出小农经济的概念吗?

8、读诗明史
下列诗句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情况: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①
——宋范成大
(注释:①“钟”: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糠覈(he)”:指米麦的粗屑;这句说的是:农民每年两钟粮,就得忍痛另外输献一斛,只能把剩下的糠皮碎注给孩子吃。)
读后问题:
(1)“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一句反映了农业生产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又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一句反映了农民怎样的生活?

(4)据你看来,作者写作此诗的用意是什么?

根据小农经济特征,你认为怎样做就能使小农经济瓦解?我国小农经济何时开始瓦解?

3如何评价?

为什么历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着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朔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2应有客户元佃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既德为己业,彼户欣然,于是茸屋植树,改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记》
材料3民不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藉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4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易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

总结:概括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拓展巩固
10、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2分)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3分)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3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朱陈村
唐白居易(772-846年)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管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请回答:
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2分)

⑵“朱陈村”的婚姻状态有什么局限性?(2分)

⑶如何评价“朱陈村”的生产结构?(3分)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演变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土地私有制:

(1)井田制是怎样的土地制度?为什么说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12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历史发展是如何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井田制瓦解的表现:

1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14、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

15、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但是社会经济依然继续发展。其重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各诸侯国为了争霸需要发展生产D.农民地位较高

(3)、土地兼并的危害有那些?

(4)、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均田制:

485年北魏实行,历代沿袭(即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民,通过扩大自耕农经济的方式抑制土地兼并)农民=使用土地+纳税+服役
(5)、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
16、下列对地主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B、引起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加以克服
D、导致政府收入减少

(6)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结合第1课。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为什么土地私有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基础?

经济史1单元1-2课答案:

1-5BABBC6C7C
8、本题借助于诗句,考察对于宋代农业生产情况的再认能力,具有一般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惟有最末一问,需要结合诗句的意义、作者的立场、宋代的背景等加以揣度。

(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很高,采用稻麦复种制。
(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虽然农民日夜劳作,异常辛苦,但在封建剥削之下,仍不得温饱,生活十分艰难。
(4)反映农业技术水平、反映农民生活困苦、希望进行政治改革、关注民生的重民情怀等。
9、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题的能力。第一问中的答案主要体现在材料一中的“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鼓励垦荒”等句上。第二问分成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积极的一面,三四体现了消极的一面。
(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自耕农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
(2)有利因素:封建王朝往往用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政策
不利因素:封建政府加重自耕农的负担;自然灾害;土地兼并。

10、(8分)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3分)
(3)农民生活辛劳困苦,承担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备受水旱之灾,遭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以至卖田宅、鬻子孙。(3分)
11、第3问答到要点即可。(7分)
⑴描写了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景象。作者渴望安定的社会环境。(2分)
⑵近亲结婚,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1分)
⑶“朱陈村”的生产结构是我国古代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农民可以吃饱穿暖,在盐铁之外,不必外求,生活安定。但在封建制度下,很难扩大再生产。它的自给自足的性质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分)
12-16ABACC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
▲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和狭隘性:
脆弱性: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
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
(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从此,“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仅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贫瘠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提示开发这些“边地”,一方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今天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训: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环境并重。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课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2.地域差别:

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3.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①五谷:

②六畜: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农业的发展(生产力方面)——从耒耜到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

1.原始社会:

2.商周:

3.春秋战国:

4.西汉中期:

5.唐代: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

(二)灌溉工具:

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

2.春秋战国:

3.西汉:

4.东汉:

5.西域:(四)农学理论的产生:三.农业的发展(生产关系进步)——从千耦其酝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

①产生原因:

②特点:

③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三:

④自耕农经济的评价:

1.我国“南稻北粟”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从集体农耕到个体农耕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1.“精耕细作”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表现:

(1)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如铁农具、铁犁牛耕、曲辕犁。

(2)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从千耦其酝到个体农耕。

(3)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

(4)农学知识理论不断积累和推广:如《农政全书》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按工具出现先后顺序B.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

C.按考古学特点来划分D.按工具的优劣来划分

2.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一项技术革新是

A.犁壁的安装B.铁犁铧的发明

C.牛鼻环的使用D.“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

3.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

6.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了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7.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

8.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

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9.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家庭观念加强

10.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B

C

B

C

C

11.(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

特点:①自给自足。

②以家庭为单位。

③封闭性。

④分散性。

(2)材料二。

主要观点:①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

②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

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概括出三点即可。)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
▲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和狭隘性:
脆弱性: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
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坎儿井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
(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从此,“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仅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贫瘠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提示开发这些“边地”,一方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今天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训:要做到开发和保护环境并重。